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85节
从一座光秃秃的荒山,到一个丰富的山间农场,其实只要三四个月就够了。
王家人这时才明白陆尚买山的用意何在,可他们既没钱又没人,更是没有陆尚的人脉和脑子,便是再怎么眼馋,也只能看着人家种了半山的树,养了半山的禽畜。
若以山间农场来衡量陆尚这段时间的成果,那当然是极好的,可除了陆氏物流的生意,他另有一层身份——
鹿临书院的学子。
自从盘下南星村的山头后,陆尚可谓是一门心思扑在他的山间农场上,书院从一个月里请假五次增长到十五次,各种借口讨了个遍,到最后连夫子都懒得拆穿他的谎言了。
而乡试在即,与其将时间浪费在一个不求上进的学生身上,何不如多看看其他人呢?
两个月过去,陆尚进出学院已无人管束了,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讲学的夫子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期盼他小考大考全不过,也好早日驱逐出去。
奈何之后一场大考一场小考,陆尚凭着算数,全部擦边合格了去。
姜婉宁也隐约察觉到不对,可看他隔三差五回家时,浑身都是干劲儿,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力气,纠结许久,终归也没多说什么。
这一眨眼就是三个月过去了。
八月最后一天,秋闱如约而至。
姜婉宁已不是第一次送学生上考场,而私塾中的学生在她手下学了四五年,各自水平如何,她心里可是门儿清,谁能中谁还差点,谁又能在榜几名,她基本都有猜测。
可这不妨碍她越发紧张,尤其是到了乡试前两天,她几乎彻夜难眠。
无他,只是因为陆尚要上场了。
别管他在书院里学得怎么样,毕竟是个秀才,哪怕只是去场上感受一番氛围呢?
便是庞亮虽不打算今年下场,他也报了名,一起进到乡试考场上,也算熟悉一番流程,再看看试题,对自己的水平有个大概估量。
当然,为了避免意外,庞亮是不打算作答的,且等下一届科举,再来展露锋芒。
乡试当日,府城考场外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除了从松溪郡各城来的学子外,另有许多考生的家人,还有些纯粹看热闹感受氛围的,也一齐拥簇在外面。
当然,这些人里并没有姜婉宁和陆奶奶的身影。
按理说,大孙子/夫君考试,她们怎么也要来送一送的,可这个提议刚出来,就被陆尚高声否决了:“不用不用,那天考场外人太多,我怕你们被冲撞了,再说乡试足足三日,我也不放心你们一直守在外面,我那么大个人了,一个人也无妨的。”
话虽如此,可陆尚深知这理由有多假。
但凡他有一成的把握,他也是想看着姜婉宁入场的,奈何他在鹿临书院混沌度日,待了一年时间,实际学得的东西……不提也罢。
陆尚明面上是上场考试,但不等入场,他已猜到了结局——
无非是到场上看一看考卷,记一记题目,再吃点喝点,趴下睡一觉,等着考试结束罢了。
已经知道的结局,何必再牵扯其他家人跟着操心。
因着陆尚坚持,另外两人拿他没办法,只好作罢,便是想接他下场,也叫陆尚一口否决了,只叫她们在家里等着,就当他是去临郡出趟门了。
姜婉宁:“……”行吧。
许是被陆尚的态度影响到,随着乡试开考,姜婉宁焦躁不安了数日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
便是三日后考试结束,陆尚回家她也没有问询任何与考试相关的东西,只捏了捏他的手臂,笑道:“夫君在考场待了三日,怎好像还胖了点?”
旁人乡试,那是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半用,吃不好喝不好,睡觉也不能安生,反观陆尚,在考场上吃吃喝喝睡睡三整天,只当是去度假了。
他老脸一红,眼神飘忽,顾言其他。
乡试结束,私塾和书院里的学生也放了假,直至放榜才会恢复上学。
至于陆尚更是没了拘束,三天两头往南星村跑,全是为了他新办起来的山间农场。
十月底,乡试放榜。
放榜当日,陆尚去了塘镇未曾回来,而整个无名私塾的学生及其家人都到了官府外,姜婉宁想着该合一合气氛,又或者还是存了什么妄想,也跟着早早守在张榜处。
辰时一到,官府衙吏张登榜单。
姜婉宁不觉屏息,从第一名看到最后一名,其间看见许多熟悉的名字,而乡试榜单最后一名,是冯贺。
她下意识重新看了两遍,从头到尾,从尾到头,可不管她怎么看,都没能寻到最熟悉的两个字,在她又看一遍后,姜婉宁终于肯承认——
陆尚落榜了。
第63章
乡试放榜后的第一天, 陆尚滞留塘镇未归。
乡试放榜后的第二天,陆尚托人送信回来,说他跟着物流队去了临镇, 要再晚两天才能回来。
乡试放榜后的第三天,私塾中的学生结伴来了陆家, 抬着重礼拜谢恩师,从早到晚, 陆家的大门就没合上过,且进出的皆是远近闻名的富商善人,惹得邻里连连瞩目。
此番乡试, 无名私塾上场的学生共十九人, 中举者十一人, 位次最高的在第三十名。
而整个松溪郡中举者不过一百二十二位, 光是一个府城, 一个府城中名不见惊传的小私塾, 就占据了十分之一的位置, 传出去已足够骇人了。
要知道,便是府城最出名的鹿临书院,今年上榜者也不过二十二位, 书院中的学子又多是天赋较高的青年俊才, 只从生源和学生资质上说, 便比无名私塾高出几个档次去了。
饶是当年院试已刷新了各家对无名私塾的认识,可家中真出了个举人老爷,心情自是大不一样了。
大喜之下,他们也顾不得低调了, 大堆的金银铜器不要钱一般往陆家送,还有珍贵的布料首饰古籍字画, 反正值钱就对了!
除了前两个上门拜访的人家还内敛些,只抬了两个大箱子过来,后面的越送越多,实在没什么稀罕物件儿的,就直接抬整箱整箱的金子来充数,最上头再铺一层房契地契。
“夫子,这是前朝大家的画作,本事祖上传来的,我思来想去,也只有这般古物能配的上您高洁的品行,今日便将这画转赠给您,多谢您对犬子的教导。”
“姜夫子!还请夫子见谅,家中未有古物,前些阵子置办的绸缎绫罗也没能送来,我和内子商量后,索性抬了两箱金子来,姜夫子且收着,等过些天绸缎送到了,我再给您送来……”
“不——”姜婉宁站在堂前,张口欲要拒绝,可不等她张口,下一家人已经抬着东西上来了。
只半天过去,家中前院后院就堆满了箱匣,三台五台皆有,更有甚者,直接送了个纯金打造的马车车厢过来,外面是普通的木板,打开满是金灿灿的黄金,沉甸甸地落在地上,落下就抬不起来了。
姜婉宁自认见过不少好东西,可许是京中朝臣好清廉,比之大俗大雅之物,他们还是更喜欢清雅小调,一枝花一壶酒,一盘棋一盏茶,便是日常了。
换成府城的这些人家,能出得起昂贵束脩的,多半也是生活比较富裕的,而这些人又多是冯家所交好或有合作的,十之八九都是行商之人,最不缺的就是银两了。
总之姜婉宁见过的没见过的,听过的没听过的,这一天可是叫她大开眼界。
而学生家中亲眷也不多留,放下重礼和礼单就走,既不给姜婉宁拒绝的机会,也心照不宣地给后面人留出送礼的时间来,至于真要找女夫子说什么话,反正这只是前调,后头的谢师宴上且有的是时间呢!
姜婉宁见拒绝不得,索性也不为难自己了。
之后无论谁来送礼,她全是含笑应下,又亲自收好礼单,一齐放在手边的小匣里,中间用纸条间隔开,也方便她晚上再行区分。
随着冯家二老上门,他们便是最后一家了。
当年开办私塾就是冯夫人提议的,后续宣传招生,以及位置选址、桌椅置办,都有冯夫人帮忙参考,其中又有冯家生意和冯贺的关系在,这几年两家关系也越发亲近了。
相较于其他人家,冯家对姜婉宁的性子更了解些,他家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抬着大大小小谢礼来的。
冯夫人带了一个巴掌大的小匣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一颗颗圆润有光泽的珍珠,珍珠大小不一,最大的足有拇指大小,小的更是有着粉白等罕见颜色。
冯夫人高高兴兴地跟姜婉宁凑在一起,一颗颗给她拨弄着看:“婉宁你瞧这一两个,你可以拿去打一对珍珠耳饰……这几个小一点,但胜在圆润,串成一条手串也好看……还有这个,诶我留了几颗,正准备去做一条项链着,我瞧你平日不怎么带首饰,要不我一起给你打了?”
姜婉宁好奇地看着,没说什么“太贵重不能收”的丧气话,听完点点头:“那麻烦姐姐给我打了吧,就按姐姐说的那样,到时我跟您一起带出去。”
“好好好,那我再拿回去,都打好了再给你送来。”冯夫人满意地合上匣子,捂嘴轻笑道。
好不容易等她们俩说好了,才算有冯老爷和冯贺说话的余地。
冯贺中举,哪怕只是在榜单最后一位,冯家人也是心满意足了。
冯夫人送珍珠,那只能算是好姐妹之间的小情趣,真要说谢师,还是要冯老爷出手。
冯老爷也没整那些虚的,只带了三张地契来:“陆夫人也知道我,我就是一俗人,想来想去也寻不到其余合适的东西,又听说陆老板最近在办什么农场,赶巧我家有一庄子一直闲着,倒不如让给陆老板。”
“还有另两处,一个是府城商街上的铺子,紧挨着观鹤楼的,素日百姓往来极多,夫人瞧着随便卖点什么,赚不了什么大钱,但每月也能有个小百两的进项。”
“这最后一处就是紧挨着无名私塾的那两间房,正好跟私塾连着的,我差人给买了过来,夫人只需把墙给打通了,就能归做一个私塾了,往后再招学生什么的,您待着也宽敞。”
三张地契,先不论庄子的价钱,便是商街上的铺面也同样价值不菲,那又是临着观鹤楼的好位置,凭着姜婉宁的记忆,无论是左右哪一间,两间铺面都不小,挂到牙行去,少说也要值上千两。
一匣子珍珠她尚能坦然收下,这些房契地契,她便有些受不住了。
姜婉宁苦笑两声:“冯老爷又见外了。”
“我也不瞒着您,今天这一天,家里宾客络绎不绝,所为何您也是知道的,您就看亭外的大小箱子,也该猜到有多少东西了,便是这地契我也收了不少,还没来得及整理呢。”
“我知道诸位家中都是不差钱的,谢师我也不阻止,但现在这般,实在有些过了。”
冯老爷摆摆手,联想到五年前的事,很明白她的意思,但姜婉宁有她的底线,他们这些人家也有另外的想法:“夫人多虑了。”
“就说咱们这些人家,表面瞧着风光,可私下底的卑微苦处,也只有自己才知道,就拿我冯家来说,我冯家世代经商,在松溪郡也算排的上名号的了,可谁又知道,哪怕是衙门里一个衙吏,也能随意拿捏我们呢?更别说县官大人发话,再多东西再多银两,我们不还是要捧上去,送钱送东西也就罢了,还要赔着笑脸,不能露出一丝的不情愿,不然就是藐视朝廷,该杀!”
“我家自冯贺祖父那一辈,就开始琢磨改变了,奈何祖父于念书一途不通,我也静不下心去,好不容易出了个贺儿,一心想着考取功名,奈何脑袋枯朽,久读不中,而那真正厉害的大家,一听他出身商贾,连面都不肯露了,最多是些老秀才,才愿来家中做西席,若非遇上夫人您——”
若非是为了这希望渺茫的官运,如何会有这么多人家把家中嫡子的户籍迁去远亲家。
说到动情处,冯老爷不禁拭泪,在他身后的冯贺同样红了眼眶。
“夫人只当这是再寻常不过的师生教导,殊不知夫人对于我们这些人家来说,恩如再造啊!”
冯夫人继续道:“婉宁,这么多年了,我也知你不是那等在乎身外之物的,可我们家也就只有些身外物了,便是绞尽脑汁,也不知还能如何感谢你,再说贺儿……他的天赋摆在那儿,能考上举人,我们就知足了,再进一步我们已是不想了。”
姜婉宁不曾想过他们会这般,一时说不出话来。
她敛目沉思良久,终于还是将冯老爷手中的地契接了过了,只是:“既是您的一片心意,我再推拒就有些不合适了,但教书授课一事,本就是你情我愿,我收了钱,自然也该尽了本分,教不好便是失职,教好了也是应当的,所谓谢礼一说,过犹不及。”
“您这些地契我就先收下了,辛苦您帮忙打探合适地界,至于价钱如何,还请您找人核算一番,过两日我补齐给您……”姜婉宁稍稍抬高一点声音,止住冯老爷的话,“还是您要我来找人核算?”
冯老爷身体一颤,明白了她话中其余含义。
要是叫冯家找人核算账目,几张地契能做的手脚太多,说多说少全看他的意思,便是少要上几百两,姜婉宁也只做心照不宣,就算收了他们的谢师礼了。
可要是换成姜婉宁找人去算,可不就是强卖东西给人家吗?
冯老爷嘴唇微颤,还想再劝什么,可冯夫人已走过来,一把按在他的手臂上,继而道:“好好好,那就按婉宁你说的办,等回去了,我就马上找人来算。”
在她之后,冯贺又上前几步,屈膝下跪,恭恭敬敬行了谢礼。
姜婉宁扶他起来,少不得问及两句考场答题情况,最后沉吟道:“乡试结果已出,最迟再过半月,私塾就要恢复上课了,你若有心再进一步,也可来私塾再待半年,后面春闱无论中不中,倒不妨试试。”
“我——”冯贺顿时双眼放光,“夫子,我还能更进一步吗?”
院试内容多为书本所讲,时政策论占比不过十之二三,姜婉宁熟读诗书经义,自可放言院试易过。
到了乡试,时政策论占比就提高到了七成,考生答案除去贴题之外,更看重文章深意,且判卷官员的主管意见也有极大影响,到了这一步,便不是她一私塾夫子能左右的了。
而到了春闱场上,书本内容仅剩不足一成,当今圣上又是个看重实事才干的,除基本品行才学外,天赋等更是重要,真到了一些政务处理上,除了姜婉宁教授过的那些,还需考生自行思考,千篇一律的作答,从来不会成为榜上有名者。
王家人这时才明白陆尚买山的用意何在,可他们既没钱又没人,更是没有陆尚的人脉和脑子,便是再怎么眼馋,也只能看着人家种了半山的树,养了半山的禽畜。
若以山间农场来衡量陆尚这段时间的成果,那当然是极好的,可除了陆氏物流的生意,他另有一层身份——
鹿临书院的学子。
自从盘下南星村的山头后,陆尚可谓是一门心思扑在他的山间农场上,书院从一个月里请假五次增长到十五次,各种借口讨了个遍,到最后连夫子都懒得拆穿他的谎言了。
而乡试在即,与其将时间浪费在一个不求上进的学生身上,何不如多看看其他人呢?
两个月过去,陆尚进出学院已无人管束了,只要不影响到其他人,讲学的夫子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期盼他小考大考全不过,也好早日驱逐出去。
奈何之后一场大考一场小考,陆尚凭着算数,全部擦边合格了去。
姜婉宁也隐约察觉到不对,可看他隔三差五回家时,浑身都是干劲儿,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力气,纠结许久,终归也没多说什么。
这一眨眼就是三个月过去了。
八月最后一天,秋闱如约而至。
姜婉宁已不是第一次送学生上考场,而私塾中的学生在她手下学了四五年,各自水平如何,她心里可是门儿清,谁能中谁还差点,谁又能在榜几名,她基本都有猜测。
可这不妨碍她越发紧张,尤其是到了乡试前两天,她几乎彻夜难眠。
无他,只是因为陆尚要上场了。
别管他在书院里学得怎么样,毕竟是个秀才,哪怕只是去场上感受一番氛围呢?
便是庞亮虽不打算今年下场,他也报了名,一起进到乡试考场上,也算熟悉一番流程,再看看试题,对自己的水平有个大概估量。
当然,为了避免意外,庞亮是不打算作答的,且等下一届科举,再来展露锋芒。
乡试当日,府城考场外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除了从松溪郡各城来的学子外,另有许多考生的家人,还有些纯粹看热闹感受氛围的,也一齐拥簇在外面。
当然,这些人里并没有姜婉宁和陆奶奶的身影。
按理说,大孙子/夫君考试,她们怎么也要来送一送的,可这个提议刚出来,就被陆尚高声否决了:“不用不用,那天考场外人太多,我怕你们被冲撞了,再说乡试足足三日,我也不放心你们一直守在外面,我那么大个人了,一个人也无妨的。”
话虽如此,可陆尚深知这理由有多假。
但凡他有一成的把握,他也是想看着姜婉宁入场的,奈何他在鹿临书院混沌度日,待了一年时间,实际学得的东西……不提也罢。
陆尚明面上是上场考试,但不等入场,他已猜到了结局——
无非是到场上看一看考卷,记一记题目,再吃点喝点,趴下睡一觉,等着考试结束罢了。
已经知道的结局,何必再牵扯其他家人跟着操心。
因着陆尚坚持,另外两人拿他没办法,只好作罢,便是想接他下场,也叫陆尚一口否决了,只叫她们在家里等着,就当他是去临郡出趟门了。
姜婉宁:“……”行吧。
许是被陆尚的态度影响到,随着乡试开考,姜婉宁焦躁不安了数日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
便是三日后考试结束,陆尚回家她也没有问询任何与考试相关的东西,只捏了捏他的手臂,笑道:“夫君在考场待了三日,怎好像还胖了点?”
旁人乡试,那是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半用,吃不好喝不好,睡觉也不能安生,反观陆尚,在考场上吃吃喝喝睡睡三整天,只当是去度假了。
他老脸一红,眼神飘忽,顾言其他。
乡试结束,私塾和书院里的学生也放了假,直至放榜才会恢复上学。
至于陆尚更是没了拘束,三天两头往南星村跑,全是为了他新办起来的山间农场。
十月底,乡试放榜。
放榜当日,陆尚去了塘镇未曾回来,而整个无名私塾的学生及其家人都到了官府外,姜婉宁想着该合一合气氛,又或者还是存了什么妄想,也跟着早早守在张榜处。
辰时一到,官府衙吏张登榜单。
姜婉宁不觉屏息,从第一名看到最后一名,其间看见许多熟悉的名字,而乡试榜单最后一名,是冯贺。
她下意识重新看了两遍,从头到尾,从尾到头,可不管她怎么看,都没能寻到最熟悉的两个字,在她又看一遍后,姜婉宁终于肯承认——
陆尚落榜了。
第63章
乡试放榜后的第一天, 陆尚滞留塘镇未归。
乡试放榜后的第二天,陆尚托人送信回来,说他跟着物流队去了临镇, 要再晚两天才能回来。
乡试放榜后的第三天,私塾中的学生结伴来了陆家, 抬着重礼拜谢恩师,从早到晚, 陆家的大门就没合上过,且进出的皆是远近闻名的富商善人,惹得邻里连连瞩目。
此番乡试, 无名私塾上场的学生共十九人, 中举者十一人, 位次最高的在第三十名。
而整个松溪郡中举者不过一百二十二位, 光是一个府城, 一个府城中名不见惊传的小私塾, 就占据了十分之一的位置, 传出去已足够骇人了。
要知道,便是府城最出名的鹿临书院,今年上榜者也不过二十二位, 书院中的学子又多是天赋较高的青年俊才, 只从生源和学生资质上说, 便比无名私塾高出几个档次去了。
饶是当年院试已刷新了各家对无名私塾的认识,可家中真出了个举人老爷,心情自是大不一样了。
大喜之下,他们也顾不得低调了, 大堆的金银铜器不要钱一般往陆家送,还有珍贵的布料首饰古籍字画, 反正值钱就对了!
除了前两个上门拜访的人家还内敛些,只抬了两个大箱子过来,后面的越送越多,实在没什么稀罕物件儿的,就直接抬整箱整箱的金子来充数,最上头再铺一层房契地契。
“夫子,这是前朝大家的画作,本事祖上传来的,我思来想去,也只有这般古物能配的上您高洁的品行,今日便将这画转赠给您,多谢您对犬子的教导。”
“姜夫子!还请夫子见谅,家中未有古物,前些阵子置办的绸缎绫罗也没能送来,我和内子商量后,索性抬了两箱金子来,姜夫子且收着,等过些天绸缎送到了,我再给您送来……”
“不——”姜婉宁站在堂前,张口欲要拒绝,可不等她张口,下一家人已经抬着东西上来了。
只半天过去,家中前院后院就堆满了箱匣,三台五台皆有,更有甚者,直接送了个纯金打造的马车车厢过来,外面是普通的木板,打开满是金灿灿的黄金,沉甸甸地落在地上,落下就抬不起来了。
姜婉宁自认见过不少好东西,可许是京中朝臣好清廉,比之大俗大雅之物,他们还是更喜欢清雅小调,一枝花一壶酒,一盘棋一盏茶,便是日常了。
换成府城的这些人家,能出得起昂贵束脩的,多半也是生活比较富裕的,而这些人又多是冯家所交好或有合作的,十之八九都是行商之人,最不缺的就是银两了。
总之姜婉宁见过的没见过的,听过的没听过的,这一天可是叫她大开眼界。
而学生家中亲眷也不多留,放下重礼和礼单就走,既不给姜婉宁拒绝的机会,也心照不宣地给后面人留出送礼的时间来,至于真要找女夫子说什么话,反正这只是前调,后头的谢师宴上且有的是时间呢!
姜婉宁见拒绝不得,索性也不为难自己了。
之后无论谁来送礼,她全是含笑应下,又亲自收好礼单,一齐放在手边的小匣里,中间用纸条间隔开,也方便她晚上再行区分。
随着冯家二老上门,他们便是最后一家了。
当年开办私塾就是冯夫人提议的,后续宣传招生,以及位置选址、桌椅置办,都有冯夫人帮忙参考,其中又有冯家生意和冯贺的关系在,这几年两家关系也越发亲近了。
相较于其他人家,冯家对姜婉宁的性子更了解些,他家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抬着大大小小谢礼来的。
冯夫人带了一个巴掌大的小匣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一颗颗圆润有光泽的珍珠,珍珠大小不一,最大的足有拇指大小,小的更是有着粉白等罕见颜色。
冯夫人高高兴兴地跟姜婉宁凑在一起,一颗颗给她拨弄着看:“婉宁你瞧这一两个,你可以拿去打一对珍珠耳饰……这几个小一点,但胜在圆润,串成一条手串也好看……还有这个,诶我留了几颗,正准备去做一条项链着,我瞧你平日不怎么带首饰,要不我一起给你打了?”
姜婉宁好奇地看着,没说什么“太贵重不能收”的丧气话,听完点点头:“那麻烦姐姐给我打了吧,就按姐姐说的那样,到时我跟您一起带出去。”
“好好好,那我再拿回去,都打好了再给你送来。”冯夫人满意地合上匣子,捂嘴轻笑道。
好不容易等她们俩说好了,才算有冯老爷和冯贺说话的余地。
冯贺中举,哪怕只是在榜单最后一位,冯家人也是心满意足了。
冯夫人送珍珠,那只能算是好姐妹之间的小情趣,真要说谢师,还是要冯老爷出手。
冯老爷也没整那些虚的,只带了三张地契来:“陆夫人也知道我,我就是一俗人,想来想去也寻不到其余合适的东西,又听说陆老板最近在办什么农场,赶巧我家有一庄子一直闲着,倒不如让给陆老板。”
“还有另两处,一个是府城商街上的铺子,紧挨着观鹤楼的,素日百姓往来极多,夫人瞧着随便卖点什么,赚不了什么大钱,但每月也能有个小百两的进项。”
“这最后一处就是紧挨着无名私塾的那两间房,正好跟私塾连着的,我差人给买了过来,夫人只需把墙给打通了,就能归做一个私塾了,往后再招学生什么的,您待着也宽敞。”
三张地契,先不论庄子的价钱,便是商街上的铺面也同样价值不菲,那又是临着观鹤楼的好位置,凭着姜婉宁的记忆,无论是左右哪一间,两间铺面都不小,挂到牙行去,少说也要值上千两。
一匣子珍珠她尚能坦然收下,这些房契地契,她便有些受不住了。
姜婉宁苦笑两声:“冯老爷又见外了。”
“我也不瞒着您,今天这一天,家里宾客络绎不绝,所为何您也是知道的,您就看亭外的大小箱子,也该猜到有多少东西了,便是这地契我也收了不少,还没来得及整理呢。”
“我知道诸位家中都是不差钱的,谢师我也不阻止,但现在这般,实在有些过了。”
冯老爷摆摆手,联想到五年前的事,很明白她的意思,但姜婉宁有她的底线,他们这些人家也有另外的想法:“夫人多虑了。”
“就说咱们这些人家,表面瞧着风光,可私下底的卑微苦处,也只有自己才知道,就拿我冯家来说,我冯家世代经商,在松溪郡也算排的上名号的了,可谁又知道,哪怕是衙门里一个衙吏,也能随意拿捏我们呢?更别说县官大人发话,再多东西再多银两,我们不还是要捧上去,送钱送东西也就罢了,还要赔着笑脸,不能露出一丝的不情愿,不然就是藐视朝廷,该杀!”
“我家自冯贺祖父那一辈,就开始琢磨改变了,奈何祖父于念书一途不通,我也静不下心去,好不容易出了个贺儿,一心想着考取功名,奈何脑袋枯朽,久读不中,而那真正厉害的大家,一听他出身商贾,连面都不肯露了,最多是些老秀才,才愿来家中做西席,若非遇上夫人您——”
若非是为了这希望渺茫的官运,如何会有这么多人家把家中嫡子的户籍迁去远亲家。
说到动情处,冯老爷不禁拭泪,在他身后的冯贺同样红了眼眶。
“夫人只当这是再寻常不过的师生教导,殊不知夫人对于我们这些人家来说,恩如再造啊!”
冯夫人继续道:“婉宁,这么多年了,我也知你不是那等在乎身外之物的,可我们家也就只有些身外物了,便是绞尽脑汁,也不知还能如何感谢你,再说贺儿……他的天赋摆在那儿,能考上举人,我们就知足了,再进一步我们已是不想了。”
姜婉宁不曾想过他们会这般,一时说不出话来。
她敛目沉思良久,终于还是将冯老爷手中的地契接了过了,只是:“既是您的一片心意,我再推拒就有些不合适了,但教书授课一事,本就是你情我愿,我收了钱,自然也该尽了本分,教不好便是失职,教好了也是应当的,所谓谢礼一说,过犹不及。”
“您这些地契我就先收下了,辛苦您帮忙打探合适地界,至于价钱如何,还请您找人核算一番,过两日我补齐给您……”姜婉宁稍稍抬高一点声音,止住冯老爷的话,“还是您要我来找人核算?”
冯老爷身体一颤,明白了她话中其余含义。
要是叫冯家找人核算账目,几张地契能做的手脚太多,说多说少全看他的意思,便是少要上几百两,姜婉宁也只做心照不宣,就算收了他们的谢师礼了。
可要是换成姜婉宁找人去算,可不就是强卖东西给人家吗?
冯老爷嘴唇微颤,还想再劝什么,可冯夫人已走过来,一把按在他的手臂上,继而道:“好好好,那就按婉宁你说的办,等回去了,我就马上找人来算。”
在她之后,冯贺又上前几步,屈膝下跪,恭恭敬敬行了谢礼。
姜婉宁扶他起来,少不得问及两句考场答题情况,最后沉吟道:“乡试结果已出,最迟再过半月,私塾就要恢复上课了,你若有心再进一步,也可来私塾再待半年,后面春闱无论中不中,倒不妨试试。”
“我——”冯贺顿时双眼放光,“夫子,我还能更进一步吗?”
院试内容多为书本所讲,时政策论占比不过十之二三,姜婉宁熟读诗书经义,自可放言院试易过。
到了乡试,时政策论占比就提高到了七成,考生答案除去贴题之外,更看重文章深意,且判卷官员的主管意见也有极大影响,到了这一步,便不是她一私塾夫子能左右的了。
而到了春闱场上,书本内容仅剩不足一成,当今圣上又是个看重实事才干的,除基本品行才学外,天赋等更是重要,真到了一些政务处理上,除了姜婉宁教授过的那些,还需考生自行思考,千篇一律的作答,从来不会成为榜上有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