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327节
“多谢万岁。”黄通站起身,抬衣袖擦着眼泪,模样甚是可怜。
景和帝赐坐,然后道,“仁阳自小便是个倔脾气,犯起浑来十头牛都拉不回,让黄驸马和剑云受苦了。她既已嫁入黄家便是黄家妇,当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朕这就派人去公主府教她规矩,教不好她是朕教妹无方,怪不得老将军。”
“老臣惶恐。”黄通跪地行礼,一颗心总算踏实了。
待黄通走后,景和帝吩咐道,“宣仁阳进宫,请贤太妃亲自管教。”
传旨太监走了后,杨奉问道,“万岁,姜松姜大人已侯在宫门外,您看?”
景和帝已没了召见姜松的心思,便道,“姜松近来在做什么?”
杨奉回道,“他正随魏大人编纂《唐书》。”
景和帝闻言,便道,“编纂《唐书》是大事,让姜松带人去藏书阁,挑选前朝史册、奏章和公文,可尽数搬去翰林院,三月后再如数送回。”
“是。”杨奉笑道,“姜大人接旨时,怕是嘴都合不拢了。”
景和帝想到姜松,便忍不住想到了姜枫,想到姜枫便想到了自己体弱多病的四皇儿,又吩咐道,“将朕抄的经文送去灵宝观,为卓儿祈福。”
“灵宝天尊感念万岁诚挚爱子之心,定会护佑四皇子平安的。”杨奉很想跟万岁说,四皇子体弱,有一半都是被其生母容妃折腾的,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出口。
报事太监进来,禀告道,“启禀万岁,京兆府尹张文江、西城兵马司指挥使姜枫在宫门外求见。”
姜枫来了?杨奉和孔风阁的目光都落在万岁脸上,肉眼可见的,万岁脸上便有了笑意。
“宣。”
见二弟跟着京兆府尹来到宫门前,姜松先给张文江行礼,然后看向二弟:你咋来了?
姜二爷冲着大哥露出一脸无辜的表情:府尹大人叫我来的,我也不知,我啥也没干。
姜松看得揪心,转头与张文江寒暄,“张大人,下官听闻大业坊出了命案,案情可有进展?”
姜松这么问,便是什么都不知道。张文江四平八稳道,“案情已有些眉目,我这次入宫便是来请旨查案的。姜大人来此是?”
这么快就眉目了?请旨查案是此案牵扯了哪个衙门,怕万岁动怒,所以带着二弟过来压一压万岁的火气?姜松心思百转,含笑道,“下官奉召前来,还不知万岁有何吩咐。”
三人正说着话,宫门打开,黄通从里边走了出来。
见到黄通两眼通红一脸憔悴,宫门口的三人心里俱是一个咯噔,连忙躬身行礼,“阁老。”
黄通停住,“张大人,姜大人,枫贤侄,你们也来了。”
众人……这是怎么个称呼法?
被称为“贤侄”的姜枫连忙上前一步,“黄伯父,您这是?”
黄通摇首,一副天凉好个秋的表情,“昨日剑云过去贤侄那边吃肉,回来后甚是高兴,老夫过几日进山狩猎,弄些野味回来摆酒,贤侄到时带着孩子们过来,咱们一块热闹热闹。”
众人……这是唱得哪出?
姜二爷如沐春风,“那小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家的孩子都能闹腾,伯父到时可别嫌烦。”
“人老了就喜欢热闹。”黄通与姜枫说完,又与张文江和姜松客气几句,才转身离去。他走后,宣德殿的太监上前行礼,先与姜松道,“万岁听闻翰林院正在编纂《唐书》,问您是否需要宫中藏书阁内的朝史册、奏章和公文,若是需要,可尽数搬去翰林院。”
姜松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请公公代为传话,微臣多谢万岁隆恩,微臣这就回翰林院叫人过来搬书。”
回去叫人之前,最好先跟管藏书阁的张宝平见一面,商定好怎么搬书。姜二爷有心提醒大哥一句,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好开口,只得眼睁睁看着大哥一路小跑着走了。
小太监又给张文江和姜枫行礼,“万岁宣两位大人去宣德殿。”
两人来到宣德殿内行礼参拜后,张文江诚惶诚恐、万分惭愧地表明昨晚大业坊发生血案是他失职,请万岁责罚。
这种套话景和帝早就听厌烦了,是以在张文江说话时,景和帝的目光一直落在殿中身姿如松如玉,力能扛鼎的姜枫身上,他幼时有多孱弱、又是如何康复的?待张文江滔滔不绝地说完,景和帝未置可否,只不动声色地问道,“此案详情如何?”
“回万岁,臣已查明,此案所在的大业坊明昌观后巷的宅院归一个名叫郑学的人所有,郑学是邑江侯世子刘承的贴身侍卫郑兴的族弟。此案中的七名死者,有一女子名为春露,被人割喉而亡,其本是清平江旁的歌伎,两月前郑兴为她赎身,安置在案发院中。其余六名死者中有四人是邑江侯府的侍卫,包括郑兴在内,余下两名死者身穿夜行衣,身份尚未查明。案发之后,微臣派人去邑江侯府问询,邑江侯世子刘承声称其昨晚在府中未出,不知发生何事;郑学案发时亦不在院中,有证人可证。”
院子归刘承侍卫族兄所有,死在里边的人却是刘承的贴身侍卫和歌伎,刘承还声称他昨夜未外出……站在万岁右边的孔风阁咧开嘴角,笑得颇为猥琐。
站在万岁右边的杨奉抬眸看向张文江身侧的姜枫,姜枫既不是此案的目击证人,案发地又不在西城之内,张文江带他来,意欲何为?
------------
第663章 请旨查案
死的是黑衣人和刘承的侍卫,仁阳一大早打了黄剑云,惹怒了黄通……也就是说,昨晚的黑衣人许是仁阳派去的,目标是刺杀刘承。黄剑云在西明寺遇袭时刘承在寺中,仁阳此举是想为儿子报仇,因行刺未成才一大早发怒,打了黄剑云,引得黄通发怒,进宫找他哭诉。
将这些事情串联起来后,景和帝正欲问姜枫跟随进宫的目的。还不等他问,张文江便主动讲了,“左邻右舍听到动静未敢外出查看,就在微臣以为此案并无目击证人时,姜枫今早到京兆府禀告,说他府上的一个护院曾目睹此案。微臣听后,觉得应请邑江侯世子配合查案,所以才带姜枫进宫,向万岁请旨。”
哦?景和帝、杨奉、孔风阁及殿内的太监宫女们都将目光落在姜枫身上。景和帝问道,“姜卿,怎么回事?”
姜二爷躬身行礼,小心翼翼地回道,“回万岁,微臣听说邑江侯世子刘承在府外……收了个嗓子极好的歌伎,昨夜便派人去打探消息。万岁,臣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看看是不是真有这回事儿。谁知臣派去的人刚跳进那处院子,里边就打了起来。他今早将事情报知微臣,微臣觉得此事干系重大,便将事情禀明了张大人。”
景和帝问道,“卿为何对刘承的事如此在意?”
殿中众人……这不是明摆着的事么,还用问?
姜二爷如实道,“回万岁,臣与刘承关系不睦。臣想着若这事是真的,便偷偷写小纸条送去御史台,请御史们参刘承一本。”
张文江……你真是实在!!!
景和帝听罢,眼角也有了笑纹,“卿因何与刘承不睦?”
说起这个,姜二爷真的是一肚子气,“回万岁,臣与刘承在同一家书院读书,因臣少时身体不好,十岁才得入学读书,臣入学第一天,刘承便带人嘲笑臣。臣少时体弱很少出门,此前都没见过他,更不可能与他结仇。但自此之后二十年,他处处与臣作对,臣只能见招拆招。”
景和帝点头,“卿府上的护院在案发地可有何发现?”
姜二爷回道,“回万岁,那护院刚跳进去,便听里边有人喊‘保护世子’,然后两边就打了起来。因房顶上有弓箭手向下射冷箭,臣府里的护院怕被伤到,便跳出院子跑了。”
孔风阁忍不住插嘴,“姜大人,这人如此胆小怕事,如何能当护院?”
谁说不是呢!姜二爷叹了口气,“将军说得不错。这人说起来,还有些来头,万岁可还记得景隆三年,微臣的兄长姜松因人诟陷,连同臣的义子江凌、侄儿姜思宇一同被押入西城兵马司大牢之事?”
景和帝点头。
姜二爷继续道,“臣府上这个护院名叫呼延图,当时就被关押在西城兵马司大牢之中,恰好与我兄长所在的牢房毗邻。臣的义子江凌在牢中时早晚练拳脚,被呼延图认出江凌的武功套路,呼延图还说他与江凌的师门有些交情。第二年春,江凌随着臣的兄长出狱之后,求臣花银子替呼延图交罚银,救他出狱。呼延图出狱后无处可去,便留在臣府里做事。若论起来他的拳脚也不差,但他说昨晚案发地房顶上的弓箭手箭法极好,黑衣人的工夫也在他之上,他摸不清情况,只好逃命。”
杨奉见姜枫态度自然目光平静,便知他说并未说谎。姜枫与刘承有恩怨,有人去刺杀刘承,呼延图不声不响撤走才合乎常理。
张文江接话道,“臣叫了呼延图仔细盘问,他确认当时邑江侯府的侍卫不少于六人。但案发现场只有四俱邑江侯福侍卫的尸体,臣这才进宫请旨,请万岁准臣请刘承到京兆府配合查案。”
景和帝点头,“准。”
“臣领旨,谢万岁,万岁万万岁。”张文江领旨谢恩,带着姜枫告退。
待他们走后,不等景和帝说什么,孔风阁便道,“姜大人竟用牢里出来的人当护院,真是……”
“真是慧眼识珠。”杨奉接过话茬,专挑景和帝爱听地讲,“万岁,去年入京朝贺的匈奴使者呼延固,与姜大人从牢里赎出来的呼延图乃同族,若论马上工夫,当属一员猛将。姜枫去西城牢里探望其兄时,牢内还有一个叫刘曲的老翁犯事被囚,跪求姜枫帮他回家看看,怕他闺女被儿媳卖了。姜枫后来派人一打听,得知刘曲家中发生了命案,刘曲的儿媳杀人后嫁祸刘曲的女儿,姜凤便请了康安状师陆雪明为刘曲的女儿打官司,救了刘曲的女儿。”
孔风阁诧异,“陆雪明那人极难说话的,姜枫花多少银子请的他?”
“或许一文未取。”景和帝端起茶饮了一口,“姜卿行走康安三十载,与陆雪明有交情并不奇怪。”
杨奉笑道,“万岁英明,一语中的,陆雪明欠过姜枫一个人情,姜枫便用这份人情,托他为刘曲的女儿打官司。”
孔风阁眼睛一亮,“莫非这个叫刘曲的老翁也大有来头?”
杨奉含笑看了他一眼,道,“刘曲只是个走街串巷的小贩,刑满出狱后他背着磨刀石走街串巷磨刀为生,这几年姜家的菜刀都是他磨的。”
孔风阁……“陆雪明的人情,姜枫就用来救了个磨刀人的女儿。”
“哈哈哈——”景和帝端着茶杯,仰面大笑。
博得万岁一笑后,杨奉又继续道,“后来曾有人问过姜枫为何救刘曲的女儿,姜枫说他应了刘曲。又有人问他为何应刘曲,姜枫说因为刘曲跪下求他,又不是什么大事,他便应了。至于为何让陆雪明帮着打官司,姜枫说是他既然应了,又知其有冤情,自是不能不管。陆雪明接了,后来还收了刘曲的女婿为徒。姜枫出仕后,刘曲的女婿入西城兵马司做事报恩,现任西城兵马司典史。”
杨奉说完,景和帝感慨良久,才道,“积善因得善果,姜枫被百姓奉为康安城第一美男子,绝非只因容貌尔,此子,纯善。”
若说姜枫的康安城第一美男子是名不虚传,那刘承的康安城第二美男子便是浪得虚名,这个名头,他不配!
------------
第664章 提审刘承
贤太妃既被封为“贤”字,说明其在先帝看来,是德、才兼具的。不只如此,贤太妃还容貌甚姝,先帝在位时,后宫佳丽三十余人,贤太妃一人独得近半宠爱,远胜正宫的秦太后。先帝死后,景和帝继位,其子安王柴岳被囚,贤太妃被景和帝“荣养”宫中,已有七载。
黄通进宫告御状,万岁下旨让仁阳进宫,仁阳本以为她要被康皇后训斥时,却被太监领到了母妃的寝宫之内。一迈入宫门口,瞧见院中熟悉的一草一木皆已摧败零落,她的呼吸便变得急促,快步进入宫门,见到端坐在阴暗正殿中的母妃竟满头白发,仁阳公主忍不住泪如雨下,“母妃!”
送仁阳公主进来的太监跟随进殿行礼后,推到宫门外,并体贴地关上了殿门。贤太妃这才平静道,“哭什么,起来。”
殿内的老宫女上前扶起仁阳公主,仁阳公主还是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去年六月初,宫中同日诞下两位皇子后,景和帝便已母妃身体不适为由,不准任何人入她的寝宫探望,仁阳一年半未见母妃,她竟苍老如斯……可想而知着一年多来,母妃的日子是如何过的。仁阳跪在母妃面前,头扶在她消瘦双膝上,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贤太妃抬起苍老的手摸着女儿乌黑光亮的鬓发,面上却依旧平静,“杨奉说黄通进宫面圣,说你打了剑云,可有此事?”
“女儿是一时情急……”
“啪!”贤太妃的巴掌,狠狠落在女儿脸上,打得她跌坐到一旁,鬓发偏垂,金钗落地。
仁阳被打傻了,她缓缓抬头,不可置信地望着母妃。
贤太妃淡淡地问,“我养了你十七年,从未动过你一巴掌,挨打的滋味如何?”
仁阳失了言语,她的耳中轰鸣,脸上火辣辣地疼,她早上打云儿时,云儿也是这样的么?她心中懊悔不已。
许久之后,仁阳公主跪爬回母妃面前,泪水浸湿了她的衣袍,“母妃,您这一年多来……受苦了……”
贤太妃依旧平静,“哀家少时家中富贵,入宫之后得万岁恩宠,万岁殡天之后得当今万岁荣养,天下女人能享的福哀家都享了,能受什么苦?”
仁阳公主很想问四皇子早产是否跟母亲有关,否则为何两个皇子落地后,柴岱就将母亲也圈禁起来了。莫说宫门外站着的柴岱的走犬,便是母妃身边的宫人,仁阳也信不过。母女二人又沉默许久,贤太妃才吩咐宫人取来珍珠粉,给女儿轻轻抹在脸上,盖住她脸上的巴掌印。
母妃现在的动作有多温柔,仁阳公主的心就有多痛。不过她把疼痛都压在心底,神情也渐渐平静下来。
贤太妃为女儿抹匀珍珠粉,又抹好胭脂、梳好长发、插入金簪和金步摇,才道,“你既然入宫,礼应去拜见皇后,去吧。”
“是。”仁阳起身,行礼告退,请太监带她去华春宫。
孩童咯咯地笑声传出宫门,仁阳公主脸上挂起笑容,装作轻快地迈入富丽堂皇的华春宫,只见三皇子正追着一直小白狗四处跑,身着白狐裘,手握铜制暖手炉的康皇后站在殿门前,笑得十分满足。
她乃正宫皇后,又有两个皇子,高枕无忧,确实该满足。仁阳公主心中翻腾,脸上火辣辣地疼,却还是要带着笑紧走几步,到了康皇后面前行礼,“皇嫂。”
康皇后抬手扶住她的胳膊,笑道,“宣儿过来,看谁来了?”
粉雕玉琢般的三皇子柴文宣跑过来,抬起红扑扑的小脸,黑溜溜的大眼睛望着仁阳公主,然后咧开小嘴甜甜道,“三姑姑。”
仁阳公主弯腰含笑道,“宣儿好棒,这只小狗狗叫什么名字?”
柴文宣甜甜道,“狗儿,父皇给宣儿的。”
康皇后笑道,“宣儿去跟狗儿玩,母后与你姑姑去屋里吃茶。”
景和帝赐坐,然后道,“仁阳自小便是个倔脾气,犯起浑来十头牛都拉不回,让黄驸马和剑云受苦了。她既已嫁入黄家便是黄家妇,当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朕这就派人去公主府教她规矩,教不好她是朕教妹无方,怪不得老将军。”
“老臣惶恐。”黄通跪地行礼,一颗心总算踏实了。
待黄通走后,景和帝吩咐道,“宣仁阳进宫,请贤太妃亲自管教。”
传旨太监走了后,杨奉问道,“万岁,姜松姜大人已侯在宫门外,您看?”
景和帝已没了召见姜松的心思,便道,“姜松近来在做什么?”
杨奉回道,“他正随魏大人编纂《唐书》。”
景和帝闻言,便道,“编纂《唐书》是大事,让姜松带人去藏书阁,挑选前朝史册、奏章和公文,可尽数搬去翰林院,三月后再如数送回。”
“是。”杨奉笑道,“姜大人接旨时,怕是嘴都合不拢了。”
景和帝想到姜松,便忍不住想到了姜枫,想到姜枫便想到了自己体弱多病的四皇儿,又吩咐道,“将朕抄的经文送去灵宝观,为卓儿祈福。”
“灵宝天尊感念万岁诚挚爱子之心,定会护佑四皇子平安的。”杨奉很想跟万岁说,四皇子体弱,有一半都是被其生母容妃折腾的,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出口。
报事太监进来,禀告道,“启禀万岁,京兆府尹张文江、西城兵马司指挥使姜枫在宫门外求见。”
姜枫来了?杨奉和孔风阁的目光都落在万岁脸上,肉眼可见的,万岁脸上便有了笑意。
“宣。”
见二弟跟着京兆府尹来到宫门前,姜松先给张文江行礼,然后看向二弟:你咋来了?
姜二爷冲着大哥露出一脸无辜的表情:府尹大人叫我来的,我也不知,我啥也没干。
姜松看得揪心,转头与张文江寒暄,“张大人,下官听闻大业坊出了命案,案情可有进展?”
姜松这么问,便是什么都不知道。张文江四平八稳道,“案情已有些眉目,我这次入宫便是来请旨查案的。姜大人来此是?”
这么快就眉目了?请旨查案是此案牵扯了哪个衙门,怕万岁动怒,所以带着二弟过来压一压万岁的火气?姜松心思百转,含笑道,“下官奉召前来,还不知万岁有何吩咐。”
三人正说着话,宫门打开,黄通从里边走了出来。
见到黄通两眼通红一脸憔悴,宫门口的三人心里俱是一个咯噔,连忙躬身行礼,“阁老。”
黄通停住,“张大人,姜大人,枫贤侄,你们也来了。”
众人……这是怎么个称呼法?
被称为“贤侄”的姜枫连忙上前一步,“黄伯父,您这是?”
黄通摇首,一副天凉好个秋的表情,“昨日剑云过去贤侄那边吃肉,回来后甚是高兴,老夫过几日进山狩猎,弄些野味回来摆酒,贤侄到时带着孩子们过来,咱们一块热闹热闹。”
众人……这是唱得哪出?
姜二爷如沐春风,“那小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家的孩子都能闹腾,伯父到时可别嫌烦。”
“人老了就喜欢热闹。”黄通与姜枫说完,又与张文江和姜松客气几句,才转身离去。他走后,宣德殿的太监上前行礼,先与姜松道,“万岁听闻翰林院正在编纂《唐书》,问您是否需要宫中藏书阁内的朝史册、奏章和公文,若是需要,可尽数搬去翰林院。”
姜松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请公公代为传话,微臣多谢万岁隆恩,微臣这就回翰林院叫人过来搬书。”
回去叫人之前,最好先跟管藏书阁的张宝平见一面,商定好怎么搬书。姜二爷有心提醒大哥一句,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好开口,只得眼睁睁看着大哥一路小跑着走了。
小太监又给张文江和姜枫行礼,“万岁宣两位大人去宣德殿。”
两人来到宣德殿内行礼参拜后,张文江诚惶诚恐、万分惭愧地表明昨晚大业坊发生血案是他失职,请万岁责罚。
这种套话景和帝早就听厌烦了,是以在张文江说话时,景和帝的目光一直落在殿中身姿如松如玉,力能扛鼎的姜枫身上,他幼时有多孱弱、又是如何康复的?待张文江滔滔不绝地说完,景和帝未置可否,只不动声色地问道,“此案详情如何?”
“回万岁,臣已查明,此案所在的大业坊明昌观后巷的宅院归一个名叫郑学的人所有,郑学是邑江侯世子刘承的贴身侍卫郑兴的族弟。此案中的七名死者,有一女子名为春露,被人割喉而亡,其本是清平江旁的歌伎,两月前郑兴为她赎身,安置在案发院中。其余六名死者中有四人是邑江侯府的侍卫,包括郑兴在内,余下两名死者身穿夜行衣,身份尚未查明。案发之后,微臣派人去邑江侯府问询,邑江侯世子刘承声称其昨晚在府中未出,不知发生何事;郑学案发时亦不在院中,有证人可证。”
院子归刘承侍卫族兄所有,死在里边的人却是刘承的贴身侍卫和歌伎,刘承还声称他昨夜未外出……站在万岁右边的孔风阁咧开嘴角,笑得颇为猥琐。
站在万岁右边的杨奉抬眸看向张文江身侧的姜枫,姜枫既不是此案的目击证人,案发地又不在西城之内,张文江带他来,意欲何为?
------------
第663章 请旨查案
死的是黑衣人和刘承的侍卫,仁阳一大早打了黄剑云,惹怒了黄通……也就是说,昨晚的黑衣人许是仁阳派去的,目标是刺杀刘承。黄剑云在西明寺遇袭时刘承在寺中,仁阳此举是想为儿子报仇,因行刺未成才一大早发怒,打了黄剑云,引得黄通发怒,进宫找他哭诉。
将这些事情串联起来后,景和帝正欲问姜枫跟随进宫的目的。还不等他问,张文江便主动讲了,“左邻右舍听到动静未敢外出查看,就在微臣以为此案并无目击证人时,姜枫今早到京兆府禀告,说他府上的一个护院曾目睹此案。微臣听后,觉得应请邑江侯世子配合查案,所以才带姜枫进宫,向万岁请旨。”
哦?景和帝、杨奉、孔风阁及殿内的太监宫女们都将目光落在姜枫身上。景和帝问道,“姜卿,怎么回事?”
姜二爷躬身行礼,小心翼翼地回道,“回万岁,微臣听说邑江侯世子刘承在府外……收了个嗓子极好的歌伎,昨夜便派人去打探消息。万岁,臣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看看是不是真有这回事儿。谁知臣派去的人刚跳进那处院子,里边就打了起来。他今早将事情报知微臣,微臣觉得此事干系重大,便将事情禀明了张大人。”
景和帝问道,“卿为何对刘承的事如此在意?”
殿中众人……这不是明摆着的事么,还用问?
姜二爷如实道,“回万岁,臣与刘承关系不睦。臣想着若这事是真的,便偷偷写小纸条送去御史台,请御史们参刘承一本。”
张文江……你真是实在!!!
景和帝听罢,眼角也有了笑纹,“卿因何与刘承不睦?”
说起这个,姜二爷真的是一肚子气,“回万岁,臣与刘承在同一家书院读书,因臣少时身体不好,十岁才得入学读书,臣入学第一天,刘承便带人嘲笑臣。臣少时体弱很少出门,此前都没见过他,更不可能与他结仇。但自此之后二十年,他处处与臣作对,臣只能见招拆招。”
景和帝点头,“卿府上的护院在案发地可有何发现?”
姜二爷回道,“回万岁,那护院刚跳进去,便听里边有人喊‘保护世子’,然后两边就打了起来。因房顶上有弓箭手向下射冷箭,臣府里的护院怕被伤到,便跳出院子跑了。”
孔风阁忍不住插嘴,“姜大人,这人如此胆小怕事,如何能当护院?”
谁说不是呢!姜二爷叹了口气,“将军说得不错。这人说起来,还有些来头,万岁可还记得景隆三年,微臣的兄长姜松因人诟陷,连同臣的义子江凌、侄儿姜思宇一同被押入西城兵马司大牢之事?”
景和帝点头。
姜二爷继续道,“臣府上这个护院名叫呼延图,当时就被关押在西城兵马司大牢之中,恰好与我兄长所在的牢房毗邻。臣的义子江凌在牢中时早晚练拳脚,被呼延图认出江凌的武功套路,呼延图还说他与江凌的师门有些交情。第二年春,江凌随着臣的兄长出狱之后,求臣花银子替呼延图交罚银,救他出狱。呼延图出狱后无处可去,便留在臣府里做事。若论起来他的拳脚也不差,但他说昨晚案发地房顶上的弓箭手箭法极好,黑衣人的工夫也在他之上,他摸不清情况,只好逃命。”
杨奉见姜枫态度自然目光平静,便知他说并未说谎。姜枫与刘承有恩怨,有人去刺杀刘承,呼延图不声不响撤走才合乎常理。
张文江接话道,“臣叫了呼延图仔细盘问,他确认当时邑江侯府的侍卫不少于六人。但案发现场只有四俱邑江侯福侍卫的尸体,臣这才进宫请旨,请万岁准臣请刘承到京兆府配合查案。”
景和帝点头,“准。”
“臣领旨,谢万岁,万岁万万岁。”张文江领旨谢恩,带着姜枫告退。
待他们走后,不等景和帝说什么,孔风阁便道,“姜大人竟用牢里出来的人当护院,真是……”
“真是慧眼识珠。”杨奉接过话茬,专挑景和帝爱听地讲,“万岁,去年入京朝贺的匈奴使者呼延固,与姜大人从牢里赎出来的呼延图乃同族,若论马上工夫,当属一员猛将。姜枫去西城牢里探望其兄时,牢内还有一个叫刘曲的老翁犯事被囚,跪求姜枫帮他回家看看,怕他闺女被儿媳卖了。姜枫后来派人一打听,得知刘曲家中发生了命案,刘曲的儿媳杀人后嫁祸刘曲的女儿,姜凤便请了康安状师陆雪明为刘曲的女儿打官司,救了刘曲的女儿。”
孔风阁诧异,“陆雪明那人极难说话的,姜枫花多少银子请的他?”
“或许一文未取。”景和帝端起茶饮了一口,“姜卿行走康安三十载,与陆雪明有交情并不奇怪。”
杨奉笑道,“万岁英明,一语中的,陆雪明欠过姜枫一个人情,姜枫便用这份人情,托他为刘曲的女儿打官司。”
孔风阁眼睛一亮,“莫非这个叫刘曲的老翁也大有来头?”
杨奉含笑看了他一眼,道,“刘曲只是个走街串巷的小贩,刑满出狱后他背着磨刀石走街串巷磨刀为生,这几年姜家的菜刀都是他磨的。”
孔风阁……“陆雪明的人情,姜枫就用来救了个磨刀人的女儿。”
“哈哈哈——”景和帝端着茶杯,仰面大笑。
博得万岁一笑后,杨奉又继续道,“后来曾有人问过姜枫为何救刘曲的女儿,姜枫说他应了刘曲。又有人问他为何应刘曲,姜枫说因为刘曲跪下求他,又不是什么大事,他便应了。至于为何让陆雪明帮着打官司,姜枫说是他既然应了,又知其有冤情,自是不能不管。陆雪明接了,后来还收了刘曲的女婿为徒。姜枫出仕后,刘曲的女婿入西城兵马司做事报恩,现任西城兵马司典史。”
杨奉说完,景和帝感慨良久,才道,“积善因得善果,姜枫被百姓奉为康安城第一美男子,绝非只因容貌尔,此子,纯善。”
若说姜枫的康安城第一美男子是名不虚传,那刘承的康安城第二美男子便是浪得虚名,这个名头,他不配!
------------
第664章 提审刘承
贤太妃既被封为“贤”字,说明其在先帝看来,是德、才兼具的。不只如此,贤太妃还容貌甚姝,先帝在位时,后宫佳丽三十余人,贤太妃一人独得近半宠爱,远胜正宫的秦太后。先帝死后,景和帝继位,其子安王柴岳被囚,贤太妃被景和帝“荣养”宫中,已有七载。
黄通进宫告御状,万岁下旨让仁阳进宫,仁阳本以为她要被康皇后训斥时,却被太监领到了母妃的寝宫之内。一迈入宫门口,瞧见院中熟悉的一草一木皆已摧败零落,她的呼吸便变得急促,快步进入宫门,见到端坐在阴暗正殿中的母妃竟满头白发,仁阳公主忍不住泪如雨下,“母妃!”
送仁阳公主进来的太监跟随进殿行礼后,推到宫门外,并体贴地关上了殿门。贤太妃这才平静道,“哭什么,起来。”
殿内的老宫女上前扶起仁阳公主,仁阳公主还是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去年六月初,宫中同日诞下两位皇子后,景和帝便已母妃身体不适为由,不准任何人入她的寝宫探望,仁阳一年半未见母妃,她竟苍老如斯……可想而知着一年多来,母妃的日子是如何过的。仁阳跪在母妃面前,头扶在她消瘦双膝上,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贤太妃抬起苍老的手摸着女儿乌黑光亮的鬓发,面上却依旧平静,“杨奉说黄通进宫面圣,说你打了剑云,可有此事?”
“女儿是一时情急……”
“啪!”贤太妃的巴掌,狠狠落在女儿脸上,打得她跌坐到一旁,鬓发偏垂,金钗落地。
仁阳被打傻了,她缓缓抬头,不可置信地望着母妃。
贤太妃淡淡地问,“我养了你十七年,从未动过你一巴掌,挨打的滋味如何?”
仁阳失了言语,她的耳中轰鸣,脸上火辣辣地疼,她早上打云儿时,云儿也是这样的么?她心中懊悔不已。
许久之后,仁阳公主跪爬回母妃面前,泪水浸湿了她的衣袍,“母妃,您这一年多来……受苦了……”
贤太妃依旧平静,“哀家少时家中富贵,入宫之后得万岁恩宠,万岁殡天之后得当今万岁荣养,天下女人能享的福哀家都享了,能受什么苦?”
仁阳公主很想问四皇子早产是否跟母亲有关,否则为何两个皇子落地后,柴岱就将母亲也圈禁起来了。莫说宫门外站着的柴岱的走犬,便是母妃身边的宫人,仁阳也信不过。母女二人又沉默许久,贤太妃才吩咐宫人取来珍珠粉,给女儿轻轻抹在脸上,盖住她脸上的巴掌印。
母妃现在的动作有多温柔,仁阳公主的心就有多痛。不过她把疼痛都压在心底,神情也渐渐平静下来。
贤太妃为女儿抹匀珍珠粉,又抹好胭脂、梳好长发、插入金簪和金步摇,才道,“你既然入宫,礼应去拜见皇后,去吧。”
“是。”仁阳起身,行礼告退,请太监带她去华春宫。
孩童咯咯地笑声传出宫门,仁阳公主脸上挂起笑容,装作轻快地迈入富丽堂皇的华春宫,只见三皇子正追着一直小白狗四处跑,身着白狐裘,手握铜制暖手炉的康皇后站在殿门前,笑得十分满足。
她乃正宫皇后,又有两个皇子,高枕无忧,确实该满足。仁阳公主心中翻腾,脸上火辣辣地疼,却还是要带着笑紧走几步,到了康皇后面前行礼,“皇嫂。”
康皇后抬手扶住她的胳膊,笑道,“宣儿过来,看谁来了?”
粉雕玉琢般的三皇子柴文宣跑过来,抬起红扑扑的小脸,黑溜溜的大眼睛望着仁阳公主,然后咧开小嘴甜甜道,“三姑姑。”
仁阳公主弯腰含笑道,“宣儿好棒,这只小狗狗叫什么名字?”
柴文宣甜甜道,“狗儿,父皇给宣儿的。”
康皇后笑道,“宣儿去跟狗儿玩,母后与你姑姑去屋里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