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539节
走在前边的姜二爷与姜留把他们的话听得清清楚楚,父女俩对对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
听到归听到,回到房中后姜二爷还是装出啥也不知道的架势,“二郎想跟二叔说什么事?”
姜二郎躬身行礼,“二叔,侄儿对袁姑娘一见倾心,想娶她为妻。若您觉得这门亲事还成,侄儿便写信回康安征得祖母和父母同意后,去边城袁家提亲。”
姜二爷满面带笑,“你父亲出京之前就说了,若在肃州能寻到合适的人家,就让我做主,把你的亲事订下来。袁家三代为国守边,满门忠良,二月更是天底下难寻的好姑娘,这门亲事当然能接。你能给寻到这么好的亲事,二叔很高兴,你祖母和父母知道了,也会为你高兴的。”
哪是他寻的,是袁姑娘主动跑过来的。脸都红透了的姜二郎跟二叔道出了心中的顾虑,“侄儿愚笨,怕不能让袁姑娘过上好日子。”
“读不好书,不代表愚笨。”姜二爷非常直白地赞扬侄子,“你是几个孩子中最悉心的一个,你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做事细致周全,交给你的事你都能做好,从未让二叔失望过。你在二叔心里,不比任何人差。”
从没听家中长辈称赞过自己的姜二郎,一下没忍住,哭了。他自小就活在大哥的阴影之下,大哥是嫡长子,被家中长辈寄予厚望,大哥书读得比他好,比他会说话……无论他怎么努力,他在姜家都像个没人能注意到的影子。原来二叔觉得他不比任何人差,二叔说得是真的吗?
没想到自己一句话把侄子说哭了,姜二爷心里有些慌。还真让留儿说中了,二郎打心底不自信,看来以后他们哥仨闲着没事就得多夸夸他才成。姜二爷上前拍了拍侄子的肩膀,鼓励道,“你自幼习文,十七岁才跟着凌儿一块习武,十九岁便能立下战功封将……”
姜二郎抹着眼泪道,“侄儿能立下战功,是因为有二叔和裘叔提携、凌弟暗中相助。无论是谁站在侄儿这个位子上,做得都不会比侄儿差。”
这话你可说错了,若跟来的是三郎,他不给我添乱就不错了,哪能做到你这样。姜二爷真诚地道,“我是你亲二叔,提携你是应该的。裘叔和凌儿帮你,是因为他们认同你这个人,觉得你值得帮。能让别人认同并帮你,这就是你的本事,这样的本事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终于哄好了侄子,姜二爷才问道,“你跟二月成亲后,想留在肃州还是跟二叔回康安?”
哭了一顿的姜二郎说话带着鼻音,“侄儿不是将帅之才,留在肃州虽有裘叔照拂,但也闯不出什么名堂来了。侄儿想跟二叔回康安,继续在羽林卫做事,二叔您看成么?”
姜二爷点头,“如此甚好,把你留在这儿我也不放心。待会儿我就去跟裘叔商量你的亲事,让他替你保媒。至于什么时候成亲,还得看袁家的意思。最好是能先把婚事订下来,让二月跟咱们一块回京后再迎娶她入门。”
姜二郎有些发傻,“二叔,这是不是太快了?”
姜二爷笑道,“确实是快了些,但咱们两家离得太远,一来一回就得三四个月,你和二月都到了成亲的年纪,没必要再托着。若觉得委屈了人家姑娘,你以后就待人家好些。”
姜二郎保证道,“二叔,我会好好待她的。”
“这话你跟我说没用,得跟袁将军去说。”姜二爷笑容满面,“我让川嫂子去打听打听这边成亲的讲究,该准备都准备齐了,不能让人家挑了理。”
得知姜二爷要为侄子向袁家求娶袁夏月,先道恭喜后,笑容满面地跟姜二爷商量道,“二爷,好事成双,咱们不如喜上加喜,把六姑娘和凌少爷的婚事也订下来?”
姜二爷挑眉,“你的意思是让爷的宝贝闺女当个添头?”
裘叔立刻敛笑,一本正经道,“那绝对不能!六姑娘的婚事须得慎重,一丝一毫都不能凑合!”
这还差不多,姜二爷点头,“二郎到岁数了,先把他和二月的婚事订下来再说。事不宜迟,等拿下永昌后,我就去边城给二郎提亲,顺便巡视福禄。”
裘叔立刻道,“还是二爷考虑得周全,老夫也该去边城巡视防务。”
“巡视边城防务不急,咱们先合计合计,把永昌拿下来。”姜二郎与裘叔商量起正事,“滕里已经撑不住了,我给他下个最后通牒,让他五日内交出兵权。您老派兵过去接管永昌。待突厥退兵,裘叔就派人把葛逻给他们送回去。”
裘叔应下,“那突厥想要的山丹马场?”
姜二爷霸气十足道,“山丹所有马场必须归我大周所有,他们一丝一毫也别想沾。若突厥有意见,就让凌儿去把突厥灭了!如今我大周兵强马壮,不惧他们。”
裘叔笑了,“好,听您的。拿下永昌后,咱们必须把回鹖武力打散,否则他们早晚还会反。二爷您看,武将这边老夫安排,文官您看派谁过去合适?”
姜二爷低声道,“若日平蕃侯给我来信,想让我想万岁举荐靖安伯之子赵崇贤。”
裘叔立刻道,“平蕃侯想把永昌握在他的手中,为将来二皇子争位增加筹码。二爷,此事咱们沾不得。”
------------
第1103章 景和帝的信任
永昌不只地理位置紧要,其内还有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利于马匹繁衍生长的山丹县,谁掌握了山丹,谁就掌握着最优秀的军马,谁就能在征战中夺得先机,所以永昌才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骁勇善战的回鹖一族衰败,永昌即将落入大周之手,这令突厥等外族眼红,也令大周的官员垂涎。所以,姜二爷还未收回永昌,大周各路官员便开始为永昌第一任知府的位子明争暗斗。
二皇子外祖父、盘踞泸州的平蕃侯给姜二爷直接来信,点名要姜二爷向万岁举荐靖安伯之子赵崇贤,也是想将永昌握在自己手中。靖安伯府与平蕃侯府往来过密,若让靖安伯之子出任刚刚收腹的永昌知府,将等于平蕃侯握住了山丹军马场。
姜二爷不怀疑赵崇贤有此能,但若真用了他,便是为两北埋下了祸端。
这是姜二爷绝不可能做的事,所以他对平蕃侯送信的缘由有些不解,“平蕃侯常居泸州,我跟他家没什么交情,与靖安伯府不熟,更不认得在昌州做知府的赵崇贤,当然不会向万岁举荐他。裘叔你说,他为何还要给我写这封信,让我们俩面子上都不好看?”
裘叔回道,“康皇后的娘家实力雄厚,其父护国公康忠占据阁老之位,其兄康光举手掌右骁卫三万禁军。德妃的父亲平蕃侯是平复凉州吐蕃之乱的大功臣,但凉州刺史董毡之女入宫为妃并为万岁生下了五皇子,董毡与平蕃侯已经离心。若二皇子有争位之心,就必须拉拢朝臣为他所用。放眼当今朝堂,还有谁能比二爷您更得万岁信任?平蕃侯此举,一是想试试二爷的态度,二么,也有离间二爷与护国公府之意。”
姜二爷被裘叔说得频频点头,“还是您老看得透,我只看到了其一,没想到其二。”
裘叔继续道,“依老夫推测,派刺客去温肃刺杀汤文耀,并将泾州之乱闹大的幕后黑手,便是平蕃侯。平蕃侯此举,意在拉康家下马。不过平蕃侯终究棋差一招,康月良得到二爷的密信后赶去泾州,稳住了泾州局势。各方势力都等着看康月良怎么摆平泾州之事,护国公这位嫡长孙的本事可不小。”
引起泾州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泾州通判康立卓,乃是康忠的远房侄子,他的官位是康忠为他谋得的。若做事了康立卓的罪证,康家必受殃及。
“这些人勾心斗角、斗来斗去,真是不嫌费脑子!”姜二爷抱怨了一句,才推测道,“若康月良足够聪明,就会让康立卓直接咬上平蕃侯。这样泾州之乱就由官员贪墨变成了皇子夺位之争,万岁不只会对平蕃侯心生不满,也会看二皇子更不顺眼。”
裘叔赞许道,“若二爷认真起来,朝堂之中已无人能与二爷匹敌。”
姜二爷摇扇哼了一声,“你少忽悠爷。爷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搅入夺位之争干什么,自寻死路么?”
裘叔笑道,“老夫知道二爷不会搅进去,但旁人不信。汤文耀向您递了状子后,您给护国公府通风报信的事,已让朝臣认定您站在了大皇子这边,说不定万岁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姜二爷吓得一激灵,“不会吧?我行事十分小心,无人知晓我给护国公府送了信儿……”
姜二爷的声音越来越没底气,这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前脚把汤文耀的状子递到万岁面前,康月良后脚就出京了。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猜到护国公府提前得到了消息,这消息是谁给护国公府透露的?
万岁接的是他姜枫的密旨,能接触到密旨的都是万岁的亲信,他们不可能给康忠透露消息。温肃这边知道此事,又能快速把消息递到护国公府的,除了他姜枫还有谁?!
姜二爷快要哭了,眼巴巴向裘叔求策,“您老说我该如何是好?”
“君心难测,老夫亦不敢断言。”裘叔捋须,“不过,此事的来龙去脉,二爷还是尽快跟万岁讲明白为好。”
“我这就回去写奏章,向万岁解释我为何给护国公府送信。”姜二郎起身就要走。
裘叔叮嘱道,“既然平蕃侯开口向您讨要永昌知府的位子,那么镇守永昌的武将也不能再由老夫来指派了。二爷在奏章中奏请万岁,请万岁尽快派人接手永昌为好。”
此事关乎重大,姜二爷不知道该怎么说,便央求裘叔道,“要不这奏章由您老来写?”
这里没有外人,裘叔也不推辞客套,“也好。老夫拟出奏章,二爷润色后再呈给万岁。毕竟二爷与万岁常有书信往来,您比老夫更懂万岁的心思和喜好。 ”
姜二爷立刻点头,“就这么办!您老现在就写?”
裘叔……
“也好。”
裘叔写奏章,姜二爷润色,然后两人又逐字逐句地推敲一番,确认奏章上的每一个字都不会产生歧义,才慎重蜡封,将奏章交给清晏,叮嘱他以最快速度送到康安。
三个日夜后,奏章出现在了宣德殿内。两鬓银丝的景和帝闭眼待了许久,才将奏章取出,读了几行之后,景和帝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此信行文,并非出自姜枫之手。
他耐着性子读完,一直看到最一行,才微微一笑,“原来是忠义侯为他捉刀,难怪能将事情交待得如此清楚。”
杨奉微笑不搭话,孔风阁想了想,回道,“万岁,姜枫武科举出身,嘴皮子好使但书读得不多,隔着三千多里,他没办法进宫讲明白,所以才请忠义侯帮忙吧。”
你这回总算说了句人话,杨奉依旧安静的站在一旁不说话。
景和帝又把奏章细细读了一遍,含笑道,“姜爱卿怕的不是别的,他怕朕不信他。放眼满朝文武,朕若连他都不信,还能相信谁?杨奉,宣张文江。”
十日后,三千里外。姜二爷终于等到了景和帝的旨意,打开看过之后,姜二爷的桃花童渐渐湿润,他抬袖擦了擦眼泪,把圣旨递给裘叔。
裘叔打开一看,也愣了。
若说万岁钦点左武卫归德将军任凌生,带兵八千镇守永昌,还在裘叔的意料之中。那么万岁竟会钦点康安西城兵马司指挥使廖传睿,出任永昌第一任知府,就完全出乎裘叔的意料了。
------------
第1104章 心心念念的位子
永昌,何等重要之地。万岁竟将朝中各派争破头的位子,交给了姜二爷的侄女婿和义子!
得君如此信任,莫说姜二爷感动掉泪,裘叔都想哭了。他清清嗓子,正想与姜二爷商量该怎样才能不负万岁的这份信任时,却听姜二爷满腹怨念地都囔道:
“爷出京时,府尹大人分明答应得好好地,要把西城兵马司指挥使的位子给爷留着的。”
都什么时候了,您还心心念念地惦记着正六品指挥使的位子……
裘叔失笑,“二爷科举出仕后,做了三年半西城兵马司指挥使,就被提拔为兵部侍郎,出任钦差之位,名震肃州;廖大人出任西城兵马司指挥使不到两年,又被提拔为永昌知府。想必此时,康安官员都觉得西城兵马司指挥使是个风水极佳的官职,争破头想将其拿下。”
“不是西城兵马司的风水好,是爷自己有本事。要不然怎么余昌进在那个位子上坐了多年,最后还是灰熘熘走了?”姜二爷升起满满的危机感,迫不及待地想要回京把自己的位子要回来,“裘叔立刻下令,快把凌儿从边城调过来镇守永昌。”
滕里已将永昌大权拱手让给了姜二爷,突厥也已带着葛逻撤了。因万岁旨意未到,此刻是姜二爷和裘叔亲自坐镇永昌,分领永昌的民政和军务。等廖传睿安顿好西城事务,再从康安赶到永昌至少要两月,但近在边城的江凌却可以即刻赴任,领兵威慑环伺周边的虎豹豺狼。
裘叔传令后,姜二爷又道,“咱们今日就安排一支千人的队伍,尽快护送滕里上路。”
永昌虽已归大周,但回鹖各部官员和百姓的心还向着旧主。所以姜二爷早就与景和帝商议好对策,在康安城给滕里赐了座府邸,让他去康安“享福”。
把滕里送走,接手永昌的官员才好捋顺永昌官场。
治理一州十余万百姓,除了知府和镇守的武将外,还需要很大数量的官吏。如州衙里的孔目官、勾押官、开拆官、押司官,粮料官;治下各县的知县,以及县衙内的押司、录事、手分、贴司等。现阶段只能先用永昌旧吏,待永昌知府和各县知县到位后,再逐步替换。
这些不归姜二爷管,而是知府廖传睿和统管永昌的安抚使要考虑的事。
想到这里,姜二爷又把万岁的旨意前后看了两遍,俊美的容颜满是疑惑和震惊,“万岁没说把永昌归入哪一路……难道说永昌不归肃宣路或秦凤路的安抚使调度,而是由廖传睿直接向万岁报事?”
大周疆土共分二十四路,路下设府、州,府州下设县。永昌归入大周后,却不划入二十四路中的任何一路。这样一来,永昌府的兵、漕、宪、仓诸务都归廖传睿统管?
若廖传睿的奏章可直接报送康安……
这……
姜二爷的桃花童越睁越大,那廖传睿就相当于是挂着知府名号的永昌安抚使了!
裘叔笑道,“二爷莫急,待廖大人来永昌赴任,一切便清楚了。不管万岁怎么安排,在此之前永昌与肃州都归您统筹安排。”
莫急?才怪!姜二爷急得火上房,若不是廖传睿是他侄女婿,他现在就要派人给廖传睿送信,让他快马加鞭,一个月赶到永昌,把这块烫手的山芋接过去!
想到廖传睿那张脸,姜二爷有种想揍人的冲动。
康安城京兆府后衙书房内,京兆府尹张文江也有同样的冲动。他抬拳头掩口咳嗽了一声,绷起脸教训道,“万岁钦点你出任永昌知府,一是因为你是姜枫的侄女婿,二是因为万岁相信你有此能。有一事,你当铭记在心。”
廖传睿拱手躬身。
张文江面容严肃道,“永昌地处西北,与靺鞨、突厥、匈奴,契丹、于阗等国相邻或相近,其治下多回鹖族人,各县的马场是我大周军马的主要来源地,为师相信你有治理好永昌之能。但你在永昌的作用,远不止于此。你是万岁钦点的永昌知府,你赴任后不只要治理好永昌,还要让西部诸国在你身上看到我大周的气度。”
廖传睿一躬扫地,“恩师教导,学生铭记在心。学生定与任将军同心协力治理好永昌,为万岁牧养万民,管理好军马场,一言一行都会慎之再慎,彰显我天朝大国风范。”
“也不要坠了你二叔姜谪仙的名头。他在肃州,可是被百姓尊称为姜青天的。”张文江这话说出口,心里忍不住酸熘熘。
前几日万岁宣张文江进宫后,先夸赞了一番姜枫在肃州的所作所为,才提起永昌,让张文江举荐能治理永昌的官员。
当时张文江便清楚地知道,万岁相中了廖传睿。大周之内朝堂之上,有能治理永昌的官员何其多也,但这些官员中与姜枫有紧密关联,又能让万岁把他这个“小小”的京兆府尹叫进宫“举荐”的,只有姜枫的侄女婿廖传睿!
三年前, 廖传睿当初娶姜家庶女时,谁能料到竟有这番造化等着他。永昌知府,比张文江给他规划的仕途好了不是一星半点。
听到归听到,回到房中后姜二爷还是装出啥也不知道的架势,“二郎想跟二叔说什么事?”
姜二郎躬身行礼,“二叔,侄儿对袁姑娘一见倾心,想娶她为妻。若您觉得这门亲事还成,侄儿便写信回康安征得祖母和父母同意后,去边城袁家提亲。”
姜二爷满面带笑,“你父亲出京之前就说了,若在肃州能寻到合适的人家,就让我做主,把你的亲事订下来。袁家三代为国守边,满门忠良,二月更是天底下难寻的好姑娘,这门亲事当然能接。你能给寻到这么好的亲事,二叔很高兴,你祖母和父母知道了,也会为你高兴的。”
哪是他寻的,是袁姑娘主动跑过来的。脸都红透了的姜二郎跟二叔道出了心中的顾虑,“侄儿愚笨,怕不能让袁姑娘过上好日子。”
“读不好书,不代表愚笨。”姜二爷非常直白地赞扬侄子,“你是几个孩子中最悉心的一个,你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做事细致周全,交给你的事你都能做好,从未让二叔失望过。你在二叔心里,不比任何人差。”
从没听家中长辈称赞过自己的姜二郎,一下没忍住,哭了。他自小就活在大哥的阴影之下,大哥是嫡长子,被家中长辈寄予厚望,大哥书读得比他好,比他会说话……无论他怎么努力,他在姜家都像个没人能注意到的影子。原来二叔觉得他不比任何人差,二叔说得是真的吗?
没想到自己一句话把侄子说哭了,姜二爷心里有些慌。还真让留儿说中了,二郎打心底不自信,看来以后他们哥仨闲着没事就得多夸夸他才成。姜二爷上前拍了拍侄子的肩膀,鼓励道,“你自幼习文,十七岁才跟着凌儿一块习武,十九岁便能立下战功封将……”
姜二郎抹着眼泪道,“侄儿能立下战功,是因为有二叔和裘叔提携、凌弟暗中相助。无论是谁站在侄儿这个位子上,做得都不会比侄儿差。”
这话你可说错了,若跟来的是三郎,他不给我添乱就不错了,哪能做到你这样。姜二爷真诚地道,“我是你亲二叔,提携你是应该的。裘叔和凌儿帮你,是因为他们认同你这个人,觉得你值得帮。能让别人认同并帮你,这就是你的本事,这样的本事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终于哄好了侄子,姜二爷才问道,“你跟二月成亲后,想留在肃州还是跟二叔回康安?”
哭了一顿的姜二郎说话带着鼻音,“侄儿不是将帅之才,留在肃州虽有裘叔照拂,但也闯不出什么名堂来了。侄儿想跟二叔回康安,继续在羽林卫做事,二叔您看成么?”
姜二爷点头,“如此甚好,把你留在这儿我也不放心。待会儿我就去跟裘叔商量你的亲事,让他替你保媒。至于什么时候成亲,还得看袁家的意思。最好是能先把婚事订下来,让二月跟咱们一块回京后再迎娶她入门。”
姜二郎有些发傻,“二叔,这是不是太快了?”
姜二爷笑道,“确实是快了些,但咱们两家离得太远,一来一回就得三四个月,你和二月都到了成亲的年纪,没必要再托着。若觉得委屈了人家姑娘,你以后就待人家好些。”
姜二郎保证道,“二叔,我会好好待她的。”
“这话你跟我说没用,得跟袁将军去说。”姜二爷笑容满面,“我让川嫂子去打听打听这边成亲的讲究,该准备都准备齐了,不能让人家挑了理。”
得知姜二爷要为侄子向袁家求娶袁夏月,先道恭喜后,笑容满面地跟姜二爷商量道,“二爷,好事成双,咱们不如喜上加喜,把六姑娘和凌少爷的婚事也订下来?”
姜二爷挑眉,“你的意思是让爷的宝贝闺女当个添头?”
裘叔立刻敛笑,一本正经道,“那绝对不能!六姑娘的婚事须得慎重,一丝一毫都不能凑合!”
这还差不多,姜二爷点头,“二郎到岁数了,先把他和二月的婚事订下来再说。事不宜迟,等拿下永昌后,我就去边城给二郎提亲,顺便巡视福禄。”
裘叔立刻道,“还是二爷考虑得周全,老夫也该去边城巡视防务。”
“巡视边城防务不急,咱们先合计合计,把永昌拿下来。”姜二郎与裘叔商量起正事,“滕里已经撑不住了,我给他下个最后通牒,让他五日内交出兵权。您老派兵过去接管永昌。待突厥退兵,裘叔就派人把葛逻给他们送回去。”
裘叔应下,“那突厥想要的山丹马场?”
姜二爷霸气十足道,“山丹所有马场必须归我大周所有,他们一丝一毫也别想沾。若突厥有意见,就让凌儿去把突厥灭了!如今我大周兵强马壮,不惧他们。”
裘叔笑了,“好,听您的。拿下永昌后,咱们必须把回鹖武力打散,否则他们早晚还会反。二爷您看,武将这边老夫安排,文官您看派谁过去合适?”
姜二爷低声道,“若日平蕃侯给我来信,想让我想万岁举荐靖安伯之子赵崇贤。”
裘叔立刻道,“平蕃侯想把永昌握在他的手中,为将来二皇子争位增加筹码。二爷,此事咱们沾不得。”
------------
第1103章 景和帝的信任
永昌不只地理位置紧要,其内还有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利于马匹繁衍生长的山丹县,谁掌握了山丹,谁就掌握着最优秀的军马,谁就能在征战中夺得先机,所以永昌才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骁勇善战的回鹖一族衰败,永昌即将落入大周之手,这令突厥等外族眼红,也令大周的官员垂涎。所以,姜二爷还未收回永昌,大周各路官员便开始为永昌第一任知府的位子明争暗斗。
二皇子外祖父、盘踞泸州的平蕃侯给姜二爷直接来信,点名要姜二爷向万岁举荐靖安伯之子赵崇贤,也是想将永昌握在自己手中。靖安伯府与平蕃侯府往来过密,若让靖安伯之子出任刚刚收腹的永昌知府,将等于平蕃侯握住了山丹军马场。
姜二爷不怀疑赵崇贤有此能,但若真用了他,便是为两北埋下了祸端。
这是姜二爷绝不可能做的事,所以他对平蕃侯送信的缘由有些不解,“平蕃侯常居泸州,我跟他家没什么交情,与靖安伯府不熟,更不认得在昌州做知府的赵崇贤,当然不会向万岁举荐他。裘叔你说,他为何还要给我写这封信,让我们俩面子上都不好看?”
裘叔回道,“康皇后的娘家实力雄厚,其父护国公康忠占据阁老之位,其兄康光举手掌右骁卫三万禁军。德妃的父亲平蕃侯是平复凉州吐蕃之乱的大功臣,但凉州刺史董毡之女入宫为妃并为万岁生下了五皇子,董毡与平蕃侯已经离心。若二皇子有争位之心,就必须拉拢朝臣为他所用。放眼当今朝堂,还有谁能比二爷您更得万岁信任?平蕃侯此举,一是想试试二爷的态度,二么,也有离间二爷与护国公府之意。”
姜二爷被裘叔说得频频点头,“还是您老看得透,我只看到了其一,没想到其二。”
裘叔继续道,“依老夫推测,派刺客去温肃刺杀汤文耀,并将泾州之乱闹大的幕后黑手,便是平蕃侯。平蕃侯此举,意在拉康家下马。不过平蕃侯终究棋差一招,康月良得到二爷的密信后赶去泾州,稳住了泾州局势。各方势力都等着看康月良怎么摆平泾州之事,护国公这位嫡长孙的本事可不小。”
引起泾州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泾州通判康立卓,乃是康忠的远房侄子,他的官位是康忠为他谋得的。若做事了康立卓的罪证,康家必受殃及。
“这些人勾心斗角、斗来斗去,真是不嫌费脑子!”姜二爷抱怨了一句,才推测道,“若康月良足够聪明,就会让康立卓直接咬上平蕃侯。这样泾州之乱就由官员贪墨变成了皇子夺位之争,万岁不只会对平蕃侯心生不满,也会看二皇子更不顺眼。”
裘叔赞许道,“若二爷认真起来,朝堂之中已无人能与二爷匹敌。”
姜二爷摇扇哼了一声,“你少忽悠爷。爷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搅入夺位之争干什么,自寻死路么?”
裘叔笑道,“老夫知道二爷不会搅进去,但旁人不信。汤文耀向您递了状子后,您给护国公府通风报信的事,已让朝臣认定您站在了大皇子这边,说不定万岁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姜二爷吓得一激灵,“不会吧?我行事十分小心,无人知晓我给护国公府送了信儿……”
姜二爷的声音越来越没底气,这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前脚把汤文耀的状子递到万岁面前,康月良后脚就出京了。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猜到护国公府提前得到了消息,这消息是谁给护国公府透露的?
万岁接的是他姜枫的密旨,能接触到密旨的都是万岁的亲信,他们不可能给康忠透露消息。温肃这边知道此事,又能快速把消息递到护国公府的,除了他姜枫还有谁?!
姜二爷快要哭了,眼巴巴向裘叔求策,“您老说我该如何是好?”
“君心难测,老夫亦不敢断言。”裘叔捋须,“不过,此事的来龙去脉,二爷还是尽快跟万岁讲明白为好。”
“我这就回去写奏章,向万岁解释我为何给护国公府送信。”姜二郎起身就要走。
裘叔叮嘱道,“既然平蕃侯开口向您讨要永昌知府的位子,那么镇守永昌的武将也不能再由老夫来指派了。二爷在奏章中奏请万岁,请万岁尽快派人接手永昌为好。”
此事关乎重大,姜二爷不知道该怎么说,便央求裘叔道,“要不这奏章由您老来写?”
这里没有外人,裘叔也不推辞客套,“也好。老夫拟出奏章,二爷润色后再呈给万岁。毕竟二爷与万岁常有书信往来,您比老夫更懂万岁的心思和喜好。 ”
姜二爷立刻点头,“就这么办!您老现在就写?”
裘叔……
“也好。”
裘叔写奏章,姜二爷润色,然后两人又逐字逐句地推敲一番,确认奏章上的每一个字都不会产生歧义,才慎重蜡封,将奏章交给清晏,叮嘱他以最快速度送到康安。
三个日夜后,奏章出现在了宣德殿内。两鬓银丝的景和帝闭眼待了许久,才将奏章取出,读了几行之后,景和帝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此信行文,并非出自姜枫之手。
他耐着性子读完,一直看到最一行,才微微一笑,“原来是忠义侯为他捉刀,难怪能将事情交待得如此清楚。”
杨奉微笑不搭话,孔风阁想了想,回道,“万岁,姜枫武科举出身,嘴皮子好使但书读得不多,隔着三千多里,他没办法进宫讲明白,所以才请忠义侯帮忙吧。”
你这回总算说了句人话,杨奉依旧安静的站在一旁不说话。
景和帝又把奏章细细读了一遍,含笑道,“姜爱卿怕的不是别的,他怕朕不信他。放眼满朝文武,朕若连他都不信,还能相信谁?杨奉,宣张文江。”
十日后,三千里外。姜二爷终于等到了景和帝的旨意,打开看过之后,姜二爷的桃花童渐渐湿润,他抬袖擦了擦眼泪,把圣旨递给裘叔。
裘叔打开一看,也愣了。
若说万岁钦点左武卫归德将军任凌生,带兵八千镇守永昌,还在裘叔的意料之中。那么万岁竟会钦点康安西城兵马司指挥使廖传睿,出任永昌第一任知府,就完全出乎裘叔的意料了。
------------
第1104章 心心念念的位子
永昌,何等重要之地。万岁竟将朝中各派争破头的位子,交给了姜二爷的侄女婿和义子!
得君如此信任,莫说姜二爷感动掉泪,裘叔都想哭了。他清清嗓子,正想与姜二爷商量该怎样才能不负万岁的这份信任时,却听姜二爷满腹怨念地都囔道:
“爷出京时,府尹大人分明答应得好好地,要把西城兵马司指挥使的位子给爷留着的。”
都什么时候了,您还心心念念地惦记着正六品指挥使的位子……
裘叔失笑,“二爷科举出仕后,做了三年半西城兵马司指挥使,就被提拔为兵部侍郎,出任钦差之位,名震肃州;廖大人出任西城兵马司指挥使不到两年,又被提拔为永昌知府。想必此时,康安官员都觉得西城兵马司指挥使是个风水极佳的官职,争破头想将其拿下。”
“不是西城兵马司的风水好,是爷自己有本事。要不然怎么余昌进在那个位子上坐了多年,最后还是灰熘熘走了?”姜二爷升起满满的危机感,迫不及待地想要回京把自己的位子要回来,“裘叔立刻下令,快把凌儿从边城调过来镇守永昌。”
滕里已将永昌大权拱手让给了姜二爷,突厥也已带着葛逻撤了。因万岁旨意未到,此刻是姜二爷和裘叔亲自坐镇永昌,分领永昌的民政和军务。等廖传睿安顿好西城事务,再从康安赶到永昌至少要两月,但近在边城的江凌却可以即刻赴任,领兵威慑环伺周边的虎豹豺狼。
裘叔传令后,姜二爷又道,“咱们今日就安排一支千人的队伍,尽快护送滕里上路。”
永昌虽已归大周,但回鹖各部官员和百姓的心还向着旧主。所以姜二爷早就与景和帝商议好对策,在康安城给滕里赐了座府邸,让他去康安“享福”。
把滕里送走,接手永昌的官员才好捋顺永昌官场。
治理一州十余万百姓,除了知府和镇守的武将外,还需要很大数量的官吏。如州衙里的孔目官、勾押官、开拆官、押司官,粮料官;治下各县的知县,以及县衙内的押司、录事、手分、贴司等。现阶段只能先用永昌旧吏,待永昌知府和各县知县到位后,再逐步替换。
这些不归姜二爷管,而是知府廖传睿和统管永昌的安抚使要考虑的事。
想到这里,姜二爷又把万岁的旨意前后看了两遍,俊美的容颜满是疑惑和震惊,“万岁没说把永昌归入哪一路……难道说永昌不归肃宣路或秦凤路的安抚使调度,而是由廖传睿直接向万岁报事?”
大周疆土共分二十四路,路下设府、州,府州下设县。永昌归入大周后,却不划入二十四路中的任何一路。这样一来,永昌府的兵、漕、宪、仓诸务都归廖传睿统管?
若廖传睿的奏章可直接报送康安……
这……
姜二爷的桃花童越睁越大,那廖传睿就相当于是挂着知府名号的永昌安抚使了!
裘叔笑道,“二爷莫急,待廖大人来永昌赴任,一切便清楚了。不管万岁怎么安排,在此之前永昌与肃州都归您统筹安排。”
莫急?才怪!姜二爷急得火上房,若不是廖传睿是他侄女婿,他现在就要派人给廖传睿送信,让他快马加鞭,一个月赶到永昌,把这块烫手的山芋接过去!
想到廖传睿那张脸,姜二爷有种想揍人的冲动。
康安城京兆府后衙书房内,京兆府尹张文江也有同样的冲动。他抬拳头掩口咳嗽了一声,绷起脸教训道,“万岁钦点你出任永昌知府,一是因为你是姜枫的侄女婿,二是因为万岁相信你有此能。有一事,你当铭记在心。”
廖传睿拱手躬身。
张文江面容严肃道,“永昌地处西北,与靺鞨、突厥、匈奴,契丹、于阗等国相邻或相近,其治下多回鹖族人,各县的马场是我大周军马的主要来源地,为师相信你有治理好永昌之能。但你在永昌的作用,远不止于此。你是万岁钦点的永昌知府,你赴任后不只要治理好永昌,还要让西部诸国在你身上看到我大周的气度。”
廖传睿一躬扫地,“恩师教导,学生铭记在心。学生定与任将军同心协力治理好永昌,为万岁牧养万民,管理好军马场,一言一行都会慎之再慎,彰显我天朝大国风范。”
“也不要坠了你二叔姜谪仙的名头。他在肃州,可是被百姓尊称为姜青天的。”张文江这话说出口,心里忍不住酸熘熘。
前几日万岁宣张文江进宫后,先夸赞了一番姜枫在肃州的所作所为,才提起永昌,让张文江举荐能治理永昌的官员。
当时张文江便清楚地知道,万岁相中了廖传睿。大周之内朝堂之上,有能治理永昌的官员何其多也,但这些官员中与姜枫有紧密关联,又能让万岁把他这个“小小”的京兆府尹叫进宫“举荐”的,只有姜枫的侄女婿廖传睿!
三年前, 廖传睿当初娶姜家庶女时,谁能料到竟有这番造化等着他。永昌知府,比张文江给他规划的仕途好了不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