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之前顾青云就对着文书研究了下,发现画得和自己不怎么像,不过主要特点画出来了,比如他还带着婴儿肥的圆脸,眉心里的小痣,文书上还写自己面白无须,矮小,年龄11岁。
晕,11岁当然矮小了!顾青云对这两个字非常不满。
这时士兵就让他脱下棉袄检查,没有以前他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么变态,不用脱光,但是穿着一件单衣也冷得他瑟瑟发抖。
幸好士兵检查得很快,得回自己的棉袄后顾青云赶紧在顾青明的帮助下穿上去了。
终于检查完,他可以进去了,感觉进个考场好麻烦,值得庆幸的是不用脱光衣服,还有自己的馒头也没有被掰开两瓣查看里面是否裹有小纸条。可能是因为这只是县试,考上了也没多大的利益。
之后就是等待,在所有考生都入场后,要在县令、县丞、教谕等官员的带领下给孔圣人上香,拜了三拜后,由教谕宣读考场规矩,最后由县令宣布开考。
顾青云拿着自己的考牌在衙役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号房。
号房是一排排连在一起的小房子,他的对面也是一排,两排之间的距离还是比较宽大的,目测一下起码有四五米宽。
他掀开木板进入自己的号房,里面又窄又矮,如果是一米八的大个子肯定要弯着腰,幸亏他现在还很矮小,高度对他影响不大,就是觉得太窄了,大约一米二的宽度,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凳子,凳子上放有三根蜡烛和一个盛有清水的笔洗。
其中桌子就是拦在外面的木板充任的。
条件很简陋,这是坐牢吧?
顾青云暗自嘀咕,前朝穿越者皇帝为什么不改善一下科考的条件呢?这还是力所能及的,不像其他那些,基本上不注意方法的话,很难成功。
不过想想人家是皇帝又不用参加科举考试,怎么可能关注这点小事?大把的国家大事在等着他呢。
顾青云把门板放下来做桌子,然后才把凳子上的蜡烛和笔洗都放在桌子上,接着就是把书箱里的破布拿出来,开始擦擦擦。
他对面的那个十五六岁少年此刻正一脸郁闷地瞪着自己,见自己看过去还挤眉弄眼的。
顾青云瞄了对方一眼,没理他,心里却很是纳闷:考试怎么不做好准备工作的?
像他,问问有经验的何谦竹和赵文轩就行了,再不济也可以问夫子嘛。要知道号房一向以“脏乱差”而闻名,一年就用那么一次,虽然据说是年年检修,可是一般人的检修标准和县衙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再者,虽然考试之前县衙还会派人来打扫,但这个就看打扫人的良心和用心了。
最后,就看你自己的运气了。
像顾青云的号房就有一层浅浅的灰尘,角落还有一些蜘蛛网。不过他已经很满足了,起码屋顶的瓦片很完整,不用怕下雨淋湿东西。
对面的少年见顾青云不理他,咬咬牙,把身上的毛大衣脱下,再把里面的一件绸缎的外衫给脱下,直接就用外衫当抹布来擦了。
顾青云无意中瞧见,目瞪口呆。
少年“哼”了一声,示威般地看了他一眼,得意地继续擦擦擦。
顾青云很是无语,正好有士兵走过来巡逻,他赶紧继续干活。
打扫完毕,他把书箱里的东西都一一摆出来,唯独馒头和清水留在里面,坐下来就开始闭目养神,等待发考卷。
不久,考卷下发后,顾青云先点起一根蜡烛,他的位置不是很好,离门较远,现在刚刚天亮,号房内还觉得昏暗。
下发的考卷内容很丰富,有20张,还有10张白纸,他迅速地把考卷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现题目没有模糊不清、没有错漏的,这才放下心来。
事实上,看完考卷后,顾青云就放心多了。
他吹掉蜡烛,开始撑着腮闭目养神。闭眼之前,就看到对面的少年又瞪了一眼自己。
视力太好了也是一种烦恼,顾青云暗想,换了只手继续撑着脸颊。
考场多奇葩,古人诚不欺我也。
等到他手发麻、都快睡着后,太阳终于出来了,号房里也变得明亮起来。
顾青云开始研墨,一边看着考题一边思考。
县试很简单,其他朝代的科考顾青云不知道,但本朝的他现在知道了。
第一天考的试内容是帖经,所谓的帖经简单的说就是现代他做过的填空题和默写题,出题者从四书五经中随便抽出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一般来说,只要记忆力好点的都可全部答出。
顾青云把书背得很熟,这个当然难不倒他,唯一要注意的是自己答题的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字要写得正确。毕竟前世写了二十几年的简体字,有时候稍不留神就会犯点小错误。
他摩擦双手,等手不那么僵硬后才开始答题,等他做完试卷、一一晾干后,再检查了几遍,觉得已经很完美了,就开始等待有人提前交卷。
反正他自己是不会做第一个的。
对面的少年正在抓耳挠腮,苦思不已。
顾青云暗爽,见对方的毛大衣就知道对方的家庭条件很好,身体还是微胖型,应该是平时读书不够努力才这样子的,可能只是一般的地主老财。
没错,他就是那么小心眼。
期间县令还到他的号房前把他的试卷盯了好大一会,顾青云久经“考验”,当然没有紧张。不过他也不敢抬头去看县令大人的脸色如何。
刚才排队进来的时候,他注意到了,考生年龄大小不一,像他这般才十一二岁的也有两个。
当时他还特意望了对方几眼,毕竟他是自家知道自家事的,那对方敢下场,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吧?
结果发现那两个小孩都是一脸的倨傲样,身边都跟着几个不知是下人还是亲人,一看衣着就不是同一个阶层的,于是顾青云就死了前去攀谈的心。
等到了中午,发现他们这两排终于有人陆陆续续交卷了,顾青云也跟着交了,在号房里坐着不动实在是太冷了,馒头也是冷的,他不想吃。
出了考场后,因为事先有约定,大家谁出来谁就先回别院,不用等,于是他就径直回去了。
回去才发现赵文轩和何谦竹早就回来了,三人见面,忍不住相视一笑。
过了一个时辰后,赵玉堂和顾青明也回来了。他们一回来,别院里就热闹起来,不过因为事先说过不许对答案,所以大家都没说考试的事,但见大家面带喜色,知道都考得不错。
第二天考的是墨义,所谓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也就是用四书五经中的句子让应试者应答,或者要求对答这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下一句,或要求对答注疏,类似今天的名字解释或简答题。这对记忆的考核就更加明显了。
顾青云照样顺利完成,交卷之前收获对面少年的白眼一枚。
第三天是帖经和墨义一起考,但出的题已经明显范围变宽,难度变深。
这次照样难不倒顾青云,不过这次对面的少年没有再给他脸色看了。少年的一张脸已经变得惨白,整个人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他。
第四天就是经义,所谓的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就是以经文的核心解释来看高低。通俗点来说,就是以四书五经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节同一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应试者作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类似现代的读后感。自然,想要写得好,引经据典是不可少的,这是可加分的文采。
这个是顾青云的弱点,不过在跟着何秀才学习一年后,简单的经义已经难不倒他了。毕竟这只是县试,难度肯定没有之后的考试大。
除了考经义外,第四场考试也要考诗赋,但是这算是文才,在任何一场中都不算重点,只是点缀而已,能工整押韵就可,虽然出色者可加分。
不过顾青云觉得要写得出色,肯定很不容易吧?毕竟能写的唐代和宋朝感觉早就写光了。
反正顾青云看到题目心里就是一松,题目要求作一首以春天有关的诗,这个他有准备。
在考试之前,他就把春夏秋冬、各种常见花卉、理想啊志向之类容易被考到的诗都准备好了,不说多好,起码写得押韵,特别是他还让何秀才给他批改过的,所以过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当然,想要优秀那是不可能的,自己的水平就摆在那呢。
第25章 案首
唉, 自己的记忆力太差了,想抄袭前世的诗句都记不住, 即使记住也只是记住了一两句, 根本就不成诗。而且抄袭的诗句还得符合自己的身份、背景、学识等,要不然容易被人识穿,那样的话就别想在文人圈子里混了。
当然, 做这种事情容易心虚,不到山穷水尽时,顾青云是绝对不会做的,省得自己一辈子都不安心。
他早早就把这条捷径划掉了。
等考完四场后,顾青云心里放松了些, 觉得这次县试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能过的。
六七年的刻苦学习没有白费, 顾青云觉得他连前世高考的时候都没现在那么卖力。
通过这次县试, 看来古代的县试只要家里有钱肯支持,自己能勤奋背诵和练字,再加上点运气,一般情况下都能通过的。
毕竟何秀才早就说过, 童生考的是两点,第一点就是基本背诵四书五经, 甚至你没背完也没关系, 只要考的是你背过的那些就可以过关;第二点就是看你写的字如何。
这两方面顾青云都很有信心,所以才会在今年就下场。
考完后,同窗们这才有心思聊天说话,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这次考试的内容。
“太偏了太偏了,我书只读了几遍,都背不下来。”赵玉堂抱怨。
“我也是,第三场有一些不会,刚学过,不过背不了。”顾青明也很郁闷,继续说道,“好像还有几个字写错了,不知道县官是如何评判的?”
他们俩抱怨了一通,发现其他三人都只是在默默地收拾东西,终于发觉不对劲了,忙问道:“你们呢?考得如何?”
顾青云把晒在外面的衣服收回来,这几天他们要考试,都是厨娘帮忙洗衣服的。
“我把卷子都答完了。”顾青云看向何谦竹和赵文轩。
何谦竹微微一笑,看了一眼赵文轩,说道:“还行。”
“必过。”赵文轩吐出两个字。
赵玉堂哀嚎一声,捂着脑袋道:“我就知道不该问你们的。”
顾青明虽然有点失落,但现在成绩还没出来,所以也不着急。
“大哥,我们快收拾东西回去吧,趁着现在天色未晚。”他们都是下午才考完,现在最多四点钟,还可以赶回家。
何谦竹本来还想留在这里等十天后的榜单出来,但见顾青云他们收拾东西,心里也动了念。长这么大第一次在外面住这么多天,也有点想家了。
于是他说道:“这次家父家母在家肯定很担心,我也得回去,看榜的事到时再来也可以,这么近。”在古代,半个时辰的距离那简直就不叫远。
到了最后,除了赵玉堂坚持要在这里等外,其他四人在结算完这几天的花费后,都准备回家了。
顾青云和顾青明没有走山中的小路,虽然走那里会节省一半的时间,但他们平时很少走,而且山中天色晚得快,怕有危险,还不如和何谦竹他们一起从镇上这里回,起码道路很熟悉,都走了一年了。
在他们收拾行李的时候,赵玉堂还出去了一趟,把桃花镇一起来考试的人问了个遍,约定大家可以一起回去。
最后有两个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他们都是李秀才的学生,之前念书时在镇上也碰见过,所以大家都还算熟悉。
一路上说说笑笑的,主要就是谈论考试的事情。
顾青云基本上保持沉默,节省体力。但从大家的谈话来看,赵文轩和何谦竹基本上是可以过的,现在就看名次了。
看赵文轩自信的样子,顾青云觉得他可能会得个县案首。
走了一个时辰,他们终于到家了。
家里人对他赶回来都很惊讶。
“不多住一晚,摸黑赶回来,万一出点事怎么办?”小陈氏埋怨,一边帮他把书箱拿下来。
“呸呸呸,乌鸦嘴,能出什么事?外面能和家里比吗?当然是家里比较舒服。”老陈氏瞪了她一眼。
“栓子,考得如何了?”李氏见她们都没问到正事,就连忙开口道。
这才几天,花钱就跟流水似的,五六两银子就花出去了,都够得上家里一年的收入了。当然,这是除开咸鸡蛋和鸡的收入。
“还不错。”对自己的家人,顾青云当然会说实话,笑道,“我题都做完了,出来翻书看觉得答案基本答对了,主要是看字写得如何,现在就看县官怎么改卷了。”
顾家人紧绷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了,神情满是兴奋。刚才李氏询问的时候,顾青云都感觉到大家在屏住呼吸。
“结果还没出,千万不可张扬出去。”顾季山警告道。
众人点头。
晕,11岁当然矮小了!顾青云对这两个字非常不满。
这时士兵就让他脱下棉袄检查,没有以前他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么变态,不用脱光,但是穿着一件单衣也冷得他瑟瑟发抖。
幸好士兵检查得很快,得回自己的棉袄后顾青云赶紧在顾青明的帮助下穿上去了。
终于检查完,他可以进去了,感觉进个考场好麻烦,值得庆幸的是不用脱光衣服,还有自己的馒头也没有被掰开两瓣查看里面是否裹有小纸条。可能是因为这只是县试,考上了也没多大的利益。
之后就是等待,在所有考生都入场后,要在县令、县丞、教谕等官员的带领下给孔圣人上香,拜了三拜后,由教谕宣读考场规矩,最后由县令宣布开考。
顾青云拿着自己的考牌在衙役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号房。
号房是一排排连在一起的小房子,他的对面也是一排,两排之间的距离还是比较宽大的,目测一下起码有四五米宽。
他掀开木板进入自己的号房,里面又窄又矮,如果是一米八的大个子肯定要弯着腰,幸亏他现在还很矮小,高度对他影响不大,就是觉得太窄了,大约一米二的宽度,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凳子,凳子上放有三根蜡烛和一个盛有清水的笔洗。
其中桌子就是拦在外面的木板充任的。
条件很简陋,这是坐牢吧?
顾青云暗自嘀咕,前朝穿越者皇帝为什么不改善一下科考的条件呢?这还是力所能及的,不像其他那些,基本上不注意方法的话,很难成功。
不过想想人家是皇帝又不用参加科举考试,怎么可能关注这点小事?大把的国家大事在等着他呢。
顾青云把门板放下来做桌子,然后才把凳子上的蜡烛和笔洗都放在桌子上,接着就是把书箱里的破布拿出来,开始擦擦擦。
他对面的那个十五六岁少年此刻正一脸郁闷地瞪着自己,见自己看过去还挤眉弄眼的。
顾青云瞄了对方一眼,没理他,心里却很是纳闷:考试怎么不做好准备工作的?
像他,问问有经验的何谦竹和赵文轩就行了,再不济也可以问夫子嘛。要知道号房一向以“脏乱差”而闻名,一年就用那么一次,虽然据说是年年检修,可是一般人的检修标准和县衙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再者,虽然考试之前县衙还会派人来打扫,但这个就看打扫人的良心和用心了。
最后,就看你自己的运气了。
像顾青云的号房就有一层浅浅的灰尘,角落还有一些蜘蛛网。不过他已经很满足了,起码屋顶的瓦片很完整,不用怕下雨淋湿东西。
对面的少年见顾青云不理他,咬咬牙,把身上的毛大衣脱下,再把里面的一件绸缎的外衫给脱下,直接就用外衫当抹布来擦了。
顾青云无意中瞧见,目瞪口呆。
少年“哼”了一声,示威般地看了他一眼,得意地继续擦擦擦。
顾青云很是无语,正好有士兵走过来巡逻,他赶紧继续干活。
打扫完毕,他把书箱里的东西都一一摆出来,唯独馒头和清水留在里面,坐下来就开始闭目养神,等待发考卷。
不久,考卷下发后,顾青云先点起一根蜡烛,他的位置不是很好,离门较远,现在刚刚天亮,号房内还觉得昏暗。
下发的考卷内容很丰富,有20张,还有10张白纸,他迅速地把考卷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现题目没有模糊不清、没有错漏的,这才放下心来。
事实上,看完考卷后,顾青云就放心多了。
他吹掉蜡烛,开始撑着腮闭目养神。闭眼之前,就看到对面的少年又瞪了一眼自己。
视力太好了也是一种烦恼,顾青云暗想,换了只手继续撑着脸颊。
考场多奇葩,古人诚不欺我也。
等到他手发麻、都快睡着后,太阳终于出来了,号房里也变得明亮起来。
顾青云开始研墨,一边看着考题一边思考。
县试很简单,其他朝代的科考顾青云不知道,但本朝的他现在知道了。
第一天考的试内容是帖经,所谓的帖经简单的说就是现代他做过的填空题和默写题,出题者从四书五经中随便抽出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一般来说,只要记忆力好点的都可全部答出。
顾青云把书背得很熟,这个当然难不倒他,唯一要注意的是自己答题的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字要写得正确。毕竟前世写了二十几年的简体字,有时候稍不留神就会犯点小错误。
他摩擦双手,等手不那么僵硬后才开始答题,等他做完试卷、一一晾干后,再检查了几遍,觉得已经很完美了,就开始等待有人提前交卷。
反正他自己是不会做第一个的。
对面的少年正在抓耳挠腮,苦思不已。
顾青云暗爽,见对方的毛大衣就知道对方的家庭条件很好,身体还是微胖型,应该是平时读书不够努力才这样子的,可能只是一般的地主老财。
没错,他就是那么小心眼。
期间县令还到他的号房前把他的试卷盯了好大一会,顾青云久经“考验”,当然没有紧张。不过他也不敢抬头去看县令大人的脸色如何。
刚才排队进来的时候,他注意到了,考生年龄大小不一,像他这般才十一二岁的也有两个。
当时他还特意望了对方几眼,毕竟他是自家知道自家事的,那对方敢下场,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吧?
结果发现那两个小孩都是一脸的倨傲样,身边都跟着几个不知是下人还是亲人,一看衣着就不是同一个阶层的,于是顾青云就死了前去攀谈的心。
等到了中午,发现他们这两排终于有人陆陆续续交卷了,顾青云也跟着交了,在号房里坐着不动实在是太冷了,馒头也是冷的,他不想吃。
出了考场后,因为事先有约定,大家谁出来谁就先回别院,不用等,于是他就径直回去了。
回去才发现赵文轩和何谦竹早就回来了,三人见面,忍不住相视一笑。
过了一个时辰后,赵玉堂和顾青明也回来了。他们一回来,别院里就热闹起来,不过因为事先说过不许对答案,所以大家都没说考试的事,但见大家面带喜色,知道都考得不错。
第二天考的是墨义,所谓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也就是用四书五经中的句子让应试者应答,或者要求对答这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下一句,或要求对答注疏,类似今天的名字解释或简答题。这对记忆的考核就更加明显了。
顾青云照样顺利完成,交卷之前收获对面少年的白眼一枚。
第三天是帖经和墨义一起考,但出的题已经明显范围变宽,难度变深。
这次照样难不倒顾青云,不过这次对面的少年没有再给他脸色看了。少年的一张脸已经变得惨白,整个人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他。
第四天就是经义,所谓的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就是以经文的核心解释来看高低。通俗点来说,就是以四书五经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节同一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应试者作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类似现代的读后感。自然,想要写得好,引经据典是不可少的,这是可加分的文采。
这个是顾青云的弱点,不过在跟着何秀才学习一年后,简单的经义已经难不倒他了。毕竟这只是县试,难度肯定没有之后的考试大。
除了考经义外,第四场考试也要考诗赋,但是这算是文才,在任何一场中都不算重点,只是点缀而已,能工整押韵就可,虽然出色者可加分。
不过顾青云觉得要写得出色,肯定很不容易吧?毕竟能写的唐代和宋朝感觉早就写光了。
反正顾青云看到题目心里就是一松,题目要求作一首以春天有关的诗,这个他有准备。
在考试之前,他就把春夏秋冬、各种常见花卉、理想啊志向之类容易被考到的诗都准备好了,不说多好,起码写得押韵,特别是他还让何秀才给他批改过的,所以过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当然,想要优秀那是不可能的,自己的水平就摆在那呢。
第25章 案首
唉, 自己的记忆力太差了,想抄袭前世的诗句都记不住, 即使记住也只是记住了一两句, 根本就不成诗。而且抄袭的诗句还得符合自己的身份、背景、学识等,要不然容易被人识穿,那样的话就别想在文人圈子里混了。
当然, 做这种事情容易心虚,不到山穷水尽时,顾青云是绝对不会做的,省得自己一辈子都不安心。
他早早就把这条捷径划掉了。
等考完四场后,顾青云心里放松了些, 觉得这次县试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能过的。
六七年的刻苦学习没有白费, 顾青云觉得他连前世高考的时候都没现在那么卖力。
通过这次县试, 看来古代的县试只要家里有钱肯支持,自己能勤奋背诵和练字,再加上点运气,一般情况下都能通过的。
毕竟何秀才早就说过, 童生考的是两点,第一点就是基本背诵四书五经, 甚至你没背完也没关系, 只要考的是你背过的那些就可以过关;第二点就是看你写的字如何。
这两方面顾青云都很有信心,所以才会在今年就下场。
考完后,同窗们这才有心思聊天说话,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这次考试的内容。
“太偏了太偏了,我书只读了几遍,都背不下来。”赵玉堂抱怨。
“我也是,第三场有一些不会,刚学过,不过背不了。”顾青明也很郁闷,继续说道,“好像还有几个字写错了,不知道县官是如何评判的?”
他们俩抱怨了一通,发现其他三人都只是在默默地收拾东西,终于发觉不对劲了,忙问道:“你们呢?考得如何?”
顾青云把晒在外面的衣服收回来,这几天他们要考试,都是厨娘帮忙洗衣服的。
“我把卷子都答完了。”顾青云看向何谦竹和赵文轩。
何谦竹微微一笑,看了一眼赵文轩,说道:“还行。”
“必过。”赵文轩吐出两个字。
赵玉堂哀嚎一声,捂着脑袋道:“我就知道不该问你们的。”
顾青明虽然有点失落,但现在成绩还没出来,所以也不着急。
“大哥,我们快收拾东西回去吧,趁着现在天色未晚。”他们都是下午才考完,现在最多四点钟,还可以赶回家。
何谦竹本来还想留在这里等十天后的榜单出来,但见顾青云他们收拾东西,心里也动了念。长这么大第一次在外面住这么多天,也有点想家了。
于是他说道:“这次家父家母在家肯定很担心,我也得回去,看榜的事到时再来也可以,这么近。”在古代,半个时辰的距离那简直就不叫远。
到了最后,除了赵玉堂坚持要在这里等外,其他四人在结算完这几天的花费后,都准备回家了。
顾青云和顾青明没有走山中的小路,虽然走那里会节省一半的时间,但他们平时很少走,而且山中天色晚得快,怕有危险,还不如和何谦竹他们一起从镇上这里回,起码道路很熟悉,都走了一年了。
在他们收拾行李的时候,赵玉堂还出去了一趟,把桃花镇一起来考试的人问了个遍,约定大家可以一起回去。
最后有两个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他们都是李秀才的学生,之前念书时在镇上也碰见过,所以大家都还算熟悉。
一路上说说笑笑的,主要就是谈论考试的事情。
顾青云基本上保持沉默,节省体力。但从大家的谈话来看,赵文轩和何谦竹基本上是可以过的,现在就看名次了。
看赵文轩自信的样子,顾青云觉得他可能会得个县案首。
走了一个时辰,他们终于到家了。
家里人对他赶回来都很惊讶。
“不多住一晚,摸黑赶回来,万一出点事怎么办?”小陈氏埋怨,一边帮他把书箱拿下来。
“呸呸呸,乌鸦嘴,能出什么事?外面能和家里比吗?当然是家里比较舒服。”老陈氏瞪了她一眼。
“栓子,考得如何了?”李氏见她们都没问到正事,就连忙开口道。
这才几天,花钱就跟流水似的,五六两银子就花出去了,都够得上家里一年的收入了。当然,这是除开咸鸡蛋和鸡的收入。
“还不错。”对自己的家人,顾青云当然会说实话,笑道,“我题都做完了,出来翻书看觉得答案基本答对了,主要是看字写得如何,现在就看县官怎么改卷了。”
顾家人紧绷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了,神情满是兴奋。刚才李氏询问的时候,顾青云都感觉到大家在屏住呼吸。
“结果还没出,千万不可张扬出去。”顾季山警告道。
众人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