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顾大河理解儿子的意思,生怕家里人觉得举人容易考,以后对儿子失望,就帮腔道:“是啊,我在郡城问过别人了,很多秀才考到老都考不上举人,那些人也和栓子差不多,十五六岁就考上秀才了,可是举人一直没能考上。在我们家,又没有钱,没有关系,想找学问好的夫子教都难找,只能几十号人一起上课,那时只有一个夫子教,顾不得那么多学生的。”
可以说,顾青云和顾大河这段话,把顾家人这几天翘起来的尾巴都打掉了。
他们还以为顾青云能轻易地一直考到最后呢,毕竟他一直都很顺利地一关一关过的,没想到举人和进士竟然那么难考。不约而言的,他们之前在考虑的时候,都把顾伯山的遭遇忽略了。
“咳咳,看看咱大伯就知道了。”顾大河提了一句。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想起科举的残酷性,这些日子的美好想象顿时不翼而飞。
第43章 吃惊
“奶奶, 如果你有个女儿,你家里很富裕, 又有人当官, 那你乐意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一个乡下小秀才吗?”顾青云又问道,“乡下和城里的生活习惯不同,他们一顿饭可能就花费一两银子以上, 嫁过来后,习惯肯定和咱们家格格不入,那时大家都不好相处了。对方势大,我们有求于人,就得捧着她, 我不敢生她的气,可是你们又是我最亲的人, 我帮谁都不好, 夹在中间也难受,一难受,我就不能专心读书了,考举人的时间也遥遥无期, 唉。”
顾青云故作忧愁状。
老陈氏已经把思绪沉浸在顾青云营造的想象中了。
顾青云又把可能发生的事情分析了一遍,虽然他觉得自己是在胡言乱语, 可万一呢?还是先要打好预防针。
老陈氏陷入了沉思, 就是一直旁听的小陈氏和李氏也在思考着。
只有家里的男人们频频点头,很是赞同的样子。
“栓子,不能娶农家女, 又够不着大家闺秀,那能娶谁?”李氏眼珠子一转,问道。
“和我们家门当户对的就行。”顾青云其实也没想过,不过如果非要自己成亲的话,那他宁愿娶一个识字的姑娘,和他们家门当户对的,他知道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爱上对方,但他保证,一定会对她体贴,不会有二心,尽最大的努力让对方和自己成亲不觉得后悔。
“奶奶,你等我考上举人再给我说亲吧,我现在不想这个。”顾青云最后说道,很是严肃。
“就听栓子的,以后他的婚事要他同意才行,栓子和我们不同,娶的媳妇要他自己满意才行,以后两口子才能和和美美,栓子才能把精力放在读书上。”顾季山吐出一口烟气,总结道,“至于其他人说的什么亲戚女儿,你们都不能随便应诺。”
顾青云这才知道,自从大家知道他考上秀才后,附近的人都想着下手快点和他定亲,就是李氏也被她娘家大嫂说动了,想把她大嫂的女儿说给顾青云,可惜她刚一提,就被老陈氏拒绝了。
顾季山毕竟是一家之主,只要他出声了,这事一般都是按照他的吩咐办。
于是,有关于顾青云的婚事就这样告一段落。
顾青云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对他爷爷很是感激。
接下来就说起了二弟顾青平启蒙的事,顾季山的话让顾二河和李氏都高兴不已。
他们看向顾大河一家,见他们都是一副平静的样子,心里知道了什么,两人就更高兴了。
“不过,狗蛋儿他性子活泼,一下子送到大伯家是不是不太好?不是每个人都和栓子一样能沉得下心读书的。”顾二河高兴过后犹豫了一会,终于忍不住说道。
自家那个泥猴子,他不是没教过他认字,可是连一炷香的热度都没有,老是想着出去玩,坐不定,记得快忘得更快。
顾季山一听,也想到了顾青平平时的表现,敲敲烟杆道:“太小了的确不太好,这样吧,等到他六岁再送过去,这段时间你在家要好好教他认字,拘拘他的性子,就像当初栓子一样,也是认字后才去大哥那里的,结果学得很好。”
顾青云一囧,好吧,貌似他的一切举动都被家人过度解读,想让后面的两个弟弟向他看齐。
“爷爷,二叔,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二弟虽然活泼,但是他很聪明,记东西也比较快,只要能耐下心,一定能学好的。”显然的,顾青云的这段话让顾二河和李氏忍不住笑开了花。
顾青云最后打算,这段时间他在家,有空就由他教一下。他这也是怕顾伯山太过于严厉的态度让顾青平厌学,才决定这样做的。
第二天顾青云和何谦竹、赵文轩两人一起坐着何家的牛车去了县城,因为和县衙的人在码头办事时就熟悉了,加上顾青云等人是新晋秀才,所以县衙办事的速度很快。
顾青云刚和老书吏、李书办他们叙旧呢,就听到有一名衙役过来说县令想见他们。
他们再一次见到刘县令,发现对方比上一次看起来要精神多了,整个人看起来意气风发的。
码头的成功,和他治下出现了新朝建立以来数量最多的秀才,这让刘县令接见他们时脸上都是带着笑意的。
顾青云感触颇深,上次见面,他和赵文轩还要下跪磕头,现在就不必了,这让他觉得舒服多了。
“你们都是难得的青年才俊,不过仍需继续努力,秀才才是起点,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刘县令感叹一声,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他的读书生涯,脸上忍不住露出微笑,道,“尤其是你,顾青云,你年纪尚幼,到了府学要谨记初心,不能被府城的繁华迷了眼,荒废学业,浪费自己的大好前程。”
顾青云忙点头,拱手道:“学生谨遵县尊大人教诲。”心里却在嘀咕,怎么好像每个师长都在告诫自己不要骄傲,难道自己是一个看起来容易得意忘形的人吗?
接下来刘县令就让他们把自己不会的问题提出,他可以稍加指点。
顾青云三人闻言,都大喜过望。
可惜的是,刘县令公务繁忙,没过多久就有人来请示工作,顾青云三人只能很有眼色地遗憾告退。
“真厉害,县尊大人才只是一个同进士,对经义就如此了解,都过去那么久了,他还记得如何解题,真是太厉害了!”顾青云感叹,貌似他前世上完大学后,几年不用英语,基本上都快忘光了,也只有在看美剧的时候依稀能记起一些。
赵文轩也是一脸的敬仰,叹道:“是啊,同进士就如此,不知那些状元榜眼探花又是何等风采?”
何谦竹很是赞同。
三人第一次受到进士的指点,虽然时间很短,但从对方的解答中都能有所收获。
事情都办完了,三人也不忙着回家,就到方子茗家里,准备约他出来,顺便看他是否能有空到自家吃喜宴。
不过到了方宅,才知道方子茗昨天就跟着他爹去邻县北山县了,现在还没回来。
三人大为扫兴,留下自己的请帖后,就开始在县城闲逛了,可看来看去都没什么好玩的,最后不由自主地走到书肆消磨时间,直到下午才意犹未尽地乘牛车回家。
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在大摆酒席这一天,天公作美,秋高气爽。
林溪村村尾的顾家可谓是喜气洋洋,热闹非凡,院内和院外的空地上都摆满了向村里人借来的桌椅,榕树下还搭起了一个简单的草棚,里面临时砌了几口大锅,正在做饭煮菜,旁边有一堆妇人在择菜洗菜。
顾莲夫妻俩前一天就过来帮忙了,正被老陈氏指挥忙得团团转。
顾青云不需要帮忙干活,他只需站在门口和顾季山、顾大河一起迎接客人即可。
其实他们家的亲戚也没多少,老陈氏和小陈氏的娘家都不知在何处,就只有二婶李氏的娘家在邻村,所以基本上来的亲戚除了本村人,就是二婶的娘家、还有大姐顾莲的婆家何大夫夫妇,除此之外,就是何秀才、赵玉堂等人。
不过除了这些人外,还是有一些意料之外的客人到来。
方子茗前几天人虽然在外县,但这一天却坐着牛车出现在他面前,让顾青云惊喜不已。
两人相互行礼后,顾青云捶捶他的手臂,笑道:“你不是外出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方子茗也是满脸笑意,道:“昨天正好回家,看到你留的请帖,想着今天没事就上门了,怎么样,是不是很惊喜?”
顾青云看了眼正在上礼的方管家一眼,点点头,赶紧先把他迎进去,再让他站在外面,就会引起交通堵塞了。
旁边的村民见和顾青云同科的小秀才来了,都议论纷纷,特别是方子茗还长得如此俊美,更是惹得周围的大娘小媳妇小姑娘脸蛋红红的,眼睛都紧盯着他。
方子茗早被人注视惯了,不以为然。只有顾青云觉得众人的眼光太过于火热,这才想赶紧把他带回屋内。
在庭院里见到二姐,顾青云就忙道:“二姐,你再给堂屋加多一套碗筷。”
顾二丫看了一眼方子茗,脸倏地红了起来,忙低头细声道:“好的,稍等。”
顾青云忍不住瞪了一眼方子茗。
方子茗正摇着扇子,眼睛看向庭院,对角落的靶子颇感兴趣。
庭院里也是人来人往的,顾青云忙把方子茗带到里面。
堂屋那里还摆着一桌,顾伯山在作陪,何秀才等人都是坐在这桌。
之后就是家里附近的一些小乡绅和商户,基本上就是来送个礼露个面,不说礼物多贵重,就为了和顾青云混个脸熟。毕竟他现在的地位还不够高,如果是举人的话,估计都有人直接送房子了。
其中何秀才的儿子何林也代表镇上的书肆来了,这是顾青云第一次见到何智的父亲,何智的容貌和他有几分相似,人长得不错,说起话来也是斯斯文文的,很是儒雅。
何秀才当时还在一旁介绍,主要是想让何林在府城的时候,如果可以的话就照顾一下顾青云,这让他很是感激。
顾大河之前在府城和何林打过交道,两人就走到一边说起话来了。
还有今年同一科考上的另外两个三十多岁的同年也派人来送礼金。
顾二河和顾青明在门口记账,谁送了什么礼都要记下来,方便以后回礼。
顾申河和顾青亮父子俩帮自家到何谦竹、赵文轩家里送礼去了。到了这个时候,顾家才发现人丁稀少的难处。
总之,办一场喜酒让整个顾家都忙得人仰马翻,到了下午才陆陆续续送走客人,只留下一地狼藉,不过自有请来帮忙的人打扫。当然,还有一些人要赶场的,自然就中途走了。
在早上开祠堂时,顾伯山把顾青云的事写进了族谱里,只有区区一行字就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即的奋斗目标了。
最后,顾二丫取名为顾荷,三丫为顾蓉,让两人都很高兴。
摆完喜酒后,接下来的日子平静地度过了。
顾青云感觉生活没什么变化,他每天照样要在家读书,不过这次重点就放在律法书上。
本朝有六律律法,即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与朝廷的六部相对应。顾青云之前没有学这些,而是学《名例律》,它位于六律之上,是律典篇首,其内容是关于刑名、刑等、刑之加减、恤刑、赦免、共犯、自首、类推等方面的原则性规定,以及关于律典中使用的词语的解释,相当于名词解释。
相比现代的法律法规,本朝的律法规定少了许多,正文部分只有480条,但正文部分外还有很多是律注或律解,是各条正文的必要注解,一般以小字夹编在各律条相应的文字之间。它的作用是弥补了正文因语言太简略而带来的缺漏,或消除由简约而产生的歧义。
现在顾青云还没有买六律律法的书籍,这个据说是要考进士的时候才会学习,他只有一本《名例律》,通读后发现里面体现了儒家的“三纲五常”、“亲亲尊尊”、“矜老恤幼”、“亲亲相隐”等伦理原则。
自汉朝独尊儒术以来,中国的儒学就一直贯穿着历史,就是到了后世也没法消除它的影响力,所以即使顾青云对这些“三纲五常”、“亲亲相隐”等看不过眼,他也不会明着去反对,反而还要去熟悉它、掌握它。
先前考院试的时候,出的律法题比较简单,毕竟事先没跟大家说过,只在朝廷上露出过风声,如果出的题目比较难的话,本身就已经惹得众人议论纷纷、群潮汹涌了,再出难一点那不是让人更是不满吗?
顾青云提前看了几遍书,在院试中占了这个便宜,现在不行了,以后出的题会更难,自己要把书本背下来才行。
他发现,虽然自己觉得有些词语和段落不明白,但只要自己背下来,每天至少背一遍的话,日子久了,就好像明白了一点,再被别人一点拨,就可以明白个大概,这样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快。
不知道这是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正他挺高兴自己能找到个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
这天,顾青云正在构思自己的话本小说,没一会儿就听到身后没有声音传出了。
他转头一看,就见二弟顾青平正在猫着小身子准备从他右手边悄悄溜出去。
“咳!”顾青云轻咳一声。
顾青平小身子一僵,接着头也不抬,就蹑手蹑脚地走回专属他的草席上,拿起顾青云做的小木片,似模似样地念道:“天、地、人、木、顾、青、平、狗、爷爷、奶奶……”他说的是官话,而不是本地的土话。
大概是穿越者皇帝留下来的福利,这个时空的官话和前世的普通话相似程度比较高,所以顾青云读书的时候学起来费不了多大的力气。
顾青云此时正斜眼看着他。
顾青平大眼睛偷瞄了他一眼,又继续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夜来风雨声,花落,花落知多少。”
顾青云静静听着,他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教小孩子,尤其是这么小的孩子,所以他就采取了这样的一个办法,先让他背诗,再认字,认字也是从周围常见的事物先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自己和亲人的名字了。
也不知道是否有效?以后他有孩子了,也这样教吗?
“大哥,我会念了。”顾青平脆声道,眨着大眼睛,打断了顾青云的思绪。
“把写有你名字的卡片找出来。”顾青云不理会他的卖萌。
顾青平看着眼前的一堆卡片,想了想,才把“顾”字和“青”字挑出来,“平”字却挑错了。
“不是说都会念了吗?”顾青云严肃地看着他,道,“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告诉我,我再教你,你学会了才能去玩。”
“可是大哥,已经好久好久了,我肚子都饿了。”
可以说,顾青云和顾大河这段话,把顾家人这几天翘起来的尾巴都打掉了。
他们还以为顾青云能轻易地一直考到最后呢,毕竟他一直都很顺利地一关一关过的,没想到举人和进士竟然那么难考。不约而言的,他们之前在考虑的时候,都把顾伯山的遭遇忽略了。
“咳咳,看看咱大伯就知道了。”顾大河提了一句。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想起科举的残酷性,这些日子的美好想象顿时不翼而飞。
第43章 吃惊
“奶奶, 如果你有个女儿,你家里很富裕, 又有人当官, 那你乐意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一个乡下小秀才吗?”顾青云又问道,“乡下和城里的生活习惯不同,他们一顿饭可能就花费一两银子以上, 嫁过来后,习惯肯定和咱们家格格不入,那时大家都不好相处了。对方势大,我们有求于人,就得捧着她, 我不敢生她的气,可是你们又是我最亲的人, 我帮谁都不好, 夹在中间也难受,一难受,我就不能专心读书了,考举人的时间也遥遥无期, 唉。”
顾青云故作忧愁状。
老陈氏已经把思绪沉浸在顾青云营造的想象中了。
顾青云又把可能发生的事情分析了一遍,虽然他觉得自己是在胡言乱语, 可万一呢?还是先要打好预防针。
老陈氏陷入了沉思, 就是一直旁听的小陈氏和李氏也在思考着。
只有家里的男人们频频点头,很是赞同的样子。
“栓子,不能娶农家女, 又够不着大家闺秀,那能娶谁?”李氏眼珠子一转,问道。
“和我们家门当户对的就行。”顾青云其实也没想过,不过如果非要自己成亲的话,那他宁愿娶一个识字的姑娘,和他们家门当户对的,他知道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爱上对方,但他保证,一定会对她体贴,不会有二心,尽最大的努力让对方和自己成亲不觉得后悔。
“奶奶,你等我考上举人再给我说亲吧,我现在不想这个。”顾青云最后说道,很是严肃。
“就听栓子的,以后他的婚事要他同意才行,栓子和我们不同,娶的媳妇要他自己满意才行,以后两口子才能和和美美,栓子才能把精力放在读书上。”顾季山吐出一口烟气,总结道,“至于其他人说的什么亲戚女儿,你们都不能随便应诺。”
顾青云这才知道,自从大家知道他考上秀才后,附近的人都想着下手快点和他定亲,就是李氏也被她娘家大嫂说动了,想把她大嫂的女儿说给顾青云,可惜她刚一提,就被老陈氏拒绝了。
顾季山毕竟是一家之主,只要他出声了,这事一般都是按照他的吩咐办。
于是,有关于顾青云的婚事就这样告一段落。
顾青云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对他爷爷很是感激。
接下来就说起了二弟顾青平启蒙的事,顾季山的话让顾二河和李氏都高兴不已。
他们看向顾大河一家,见他们都是一副平静的样子,心里知道了什么,两人就更高兴了。
“不过,狗蛋儿他性子活泼,一下子送到大伯家是不是不太好?不是每个人都和栓子一样能沉得下心读书的。”顾二河高兴过后犹豫了一会,终于忍不住说道。
自家那个泥猴子,他不是没教过他认字,可是连一炷香的热度都没有,老是想着出去玩,坐不定,记得快忘得更快。
顾季山一听,也想到了顾青平平时的表现,敲敲烟杆道:“太小了的确不太好,这样吧,等到他六岁再送过去,这段时间你在家要好好教他认字,拘拘他的性子,就像当初栓子一样,也是认字后才去大哥那里的,结果学得很好。”
顾青云一囧,好吧,貌似他的一切举动都被家人过度解读,想让后面的两个弟弟向他看齐。
“爷爷,二叔,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二弟虽然活泼,但是他很聪明,记东西也比较快,只要能耐下心,一定能学好的。”显然的,顾青云的这段话让顾二河和李氏忍不住笑开了花。
顾青云最后打算,这段时间他在家,有空就由他教一下。他这也是怕顾伯山太过于严厉的态度让顾青平厌学,才决定这样做的。
第二天顾青云和何谦竹、赵文轩两人一起坐着何家的牛车去了县城,因为和县衙的人在码头办事时就熟悉了,加上顾青云等人是新晋秀才,所以县衙办事的速度很快。
顾青云刚和老书吏、李书办他们叙旧呢,就听到有一名衙役过来说县令想见他们。
他们再一次见到刘县令,发现对方比上一次看起来要精神多了,整个人看起来意气风发的。
码头的成功,和他治下出现了新朝建立以来数量最多的秀才,这让刘县令接见他们时脸上都是带着笑意的。
顾青云感触颇深,上次见面,他和赵文轩还要下跪磕头,现在就不必了,这让他觉得舒服多了。
“你们都是难得的青年才俊,不过仍需继续努力,秀才才是起点,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刘县令感叹一声,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他的读书生涯,脸上忍不住露出微笑,道,“尤其是你,顾青云,你年纪尚幼,到了府学要谨记初心,不能被府城的繁华迷了眼,荒废学业,浪费自己的大好前程。”
顾青云忙点头,拱手道:“学生谨遵县尊大人教诲。”心里却在嘀咕,怎么好像每个师长都在告诫自己不要骄傲,难道自己是一个看起来容易得意忘形的人吗?
接下来刘县令就让他们把自己不会的问题提出,他可以稍加指点。
顾青云三人闻言,都大喜过望。
可惜的是,刘县令公务繁忙,没过多久就有人来请示工作,顾青云三人只能很有眼色地遗憾告退。
“真厉害,县尊大人才只是一个同进士,对经义就如此了解,都过去那么久了,他还记得如何解题,真是太厉害了!”顾青云感叹,貌似他前世上完大学后,几年不用英语,基本上都快忘光了,也只有在看美剧的时候依稀能记起一些。
赵文轩也是一脸的敬仰,叹道:“是啊,同进士就如此,不知那些状元榜眼探花又是何等风采?”
何谦竹很是赞同。
三人第一次受到进士的指点,虽然时间很短,但从对方的解答中都能有所收获。
事情都办完了,三人也不忙着回家,就到方子茗家里,准备约他出来,顺便看他是否能有空到自家吃喜宴。
不过到了方宅,才知道方子茗昨天就跟着他爹去邻县北山县了,现在还没回来。
三人大为扫兴,留下自己的请帖后,就开始在县城闲逛了,可看来看去都没什么好玩的,最后不由自主地走到书肆消磨时间,直到下午才意犹未尽地乘牛车回家。
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在大摆酒席这一天,天公作美,秋高气爽。
林溪村村尾的顾家可谓是喜气洋洋,热闹非凡,院内和院外的空地上都摆满了向村里人借来的桌椅,榕树下还搭起了一个简单的草棚,里面临时砌了几口大锅,正在做饭煮菜,旁边有一堆妇人在择菜洗菜。
顾莲夫妻俩前一天就过来帮忙了,正被老陈氏指挥忙得团团转。
顾青云不需要帮忙干活,他只需站在门口和顾季山、顾大河一起迎接客人即可。
其实他们家的亲戚也没多少,老陈氏和小陈氏的娘家都不知在何处,就只有二婶李氏的娘家在邻村,所以基本上来的亲戚除了本村人,就是二婶的娘家、还有大姐顾莲的婆家何大夫夫妇,除此之外,就是何秀才、赵玉堂等人。
不过除了这些人外,还是有一些意料之外的客人到来。
方子茗前几天人虽然在外县,但这一天却坐着牛车出现在他面前,让顾青云惊喜不已。
两人相互行礼后,顾青云捶捶他的手臂,笑道:“你不是外出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方子茗也是满脸笑意,道:“昨天正好回家,看到你留的请帖,想着今天没事就上门了,怎么样,是不是很惊喜?”
顾青云看了眼正在上礼的方管家一眼,点点头,赶紧先把他迎进去,再让他站在外面,就会引起交通堵塞了。
旁边的村民见和顾青云同科的小秀才来了,都议论纷纷,特别是方子茗还长得如此俊美,更是惹得周围的大娘小媳妇小姑娘脸蛋红红的,眼睛都紧盯着他。
方子茗早被人注视惯了,不以为然。只有顾青云觉得众人的眼光太过于火热,这才想赶紧把他带回屋内。
在庭院里见到二姐,顾青云就忙道:“二姐,你再给堂屋加多一套碗筷。”
顾二丫看了一眼方子茗,脸倏地红了起来,忙低头细声道:“好的,稍等。”
顾青云忍不住瞪了一眼方子茗。
方子茗正摇着扇子,眼睛看向庭院,对角落的靶子颇感兴趣。
庭院里也是人来人往的,顾青云忙把方子茗带到里面。
堂屋那里还摆着一桌,顾伯山在作陪,何秀才等人都是坐在这桌。
之后就是家里附近的一些小乡绅和商户,基本上就是来送个礼露个面,不说礼物多贵重,就为了和顾青云混个脸熟。毕竟他现在的地位还不够高,如果是举人的话,估计都有人直接送房子了。
其中何秀才的儿子何林也代表镇上的书肆来了,这是顾青云第一次见到何智的父亲,何智的容貌和他有几分相似,人长得不错,说起话来也是斯斯文文的,很是儒雅。
何秀才当时还在一旁介绍,主要是想让何林在府城的时候,如果可以的话就照顾一下顾青云,这让他很是感激。
顾大河之前在府城和何林打过交道,两人就走到一边说起话来了。
还有今年同一科考上的另外两个三十多岁的同年也派人来送礼金。
顾二河和顾青明在门口记账,谁送了什么礼都要记下来,方便以后回礼。
顾申河和顾青亮父子俩帮自家到何谦竹、赵文轩家里送礼去了。到了这个时候,顾家才发现人丁稀少的难处。
总之,办一场喜酒让整个顾家都忙得人仰马翻,到了下午才陆陆续续送走客人,只留下一地狼藉,不过自有请来帮忙的人打扫。当然,还有一些人要赶场的,自然就中途走了。
在早上开祠堂时,顾伯山把顾青云的事写进了族谱里,只有区区一行字就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即的奋斗目标了。
最后,顾二丫取名为顾荷,三丫为顾蓉,让两人都很高兴。
摆完喜酒后,接下来的日子平静地度过了。
顾青云感觉生活没什么变化,他每天照样要在家读书,不过这次重点就放在律法书上。
本朝有六律律法,即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与朝廷的六部相对应。顾青云之前没有学这些,而是学《名例律》,它位于六律之上,是律典篇首,其内容是关于刑名、刑等、刑之加减、恤刑、赦免、共犯、自首、类推等方面的原则性规定,以及关于律典中使用的词语的解释,相当于名词解释。
相比现代的法律法规,本朝的律法规定少了许多,正文部分只有480条,但正文部分外还有很多是律注或律解,是各条正文的必要注解,一般以小字夹编在各律条相应的文字之间。它的作用是弥补了正文因语言太简略而带来的缺漏,或消除由简约而产生的歧义。
现在顾青云还没有买六律律法的书籍,这个据说是要考进士的时候才会学习,他只有一本《名例律》,通读后发现里面体现了儒家的“三纲五常”、“亲亲尊尊”、“矜老恤幼”、“亲亲相隐”等伦理原则。
自汉朝独尊儒术以来,中国的儒学就一直贯穿着历史,就是到了后世也没法消除它的影响力,所以即使顾青云对这些“三纲五常”、“亲亲相隐”等看不过眼,他也不会明着去反对,反而还要去熟悉它、掌握它。
先前考院试的时候,出的律法题比较简单,毕竟事先没跟大家说过,只在朝廷上露出过风声,如果出的题目比较难的话,本身就已经惹得众人议论纷纷、群潮汹涌了,再出难一点那不是让人更是不满吗?
顾青云提前看了几遍书,在院试中占了这个便宜,现在不行了,以后出的题会更难,自己要把书本背下来才行。
他发现,虽然自己觉得有些词语和段落不明白,但只要自己背下来,每天至少背一遍的话,日子久了,就好像明白了一点,再被别人一点拨,就可以明白个大概,这样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快。
不知道这是不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正他挺高兴自己能找到个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
这天,顾青云正在构思自己的话本小说,没一会儿就听到身后没有声音传出了。
他转头一看,就见二弟顾青平正在猫着小身子准备从他右手边悄悄溜出去。
“咳!”顾青云轻咳一声。
顾青平小身子一僵,接着头也不抬,就蹑手蹑脚地走回专属他的草席上,拿起顾青云做的小木片,似模似样地念道:“天、地、人、木、顾、青、平、狗、爷爷、奶奶……”他说的是官话,而不是本地的土话。
大概是穿越者皇帝留下来的福利,这个时空的官话和前世的普通话相似程度比较高,所以顾青云读书的时候学起来费不了多大的力气。
顾青云此时正斜眼看着他。
顾青平大眼睛偷瞄了他一眼,又继续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夜来风雨声,花落,花落知多少。”
顾青云静静听着,他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教小孩子,尤其是这么小的孩子,所以他就采取了这样的一个办法,先让他背诗,再认字,认字也是从周围常见的事物先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自己和亲人的名字了。
也不知道是否有效?以后他有孩子了,也这样教吗?
“大哥,我会念了。”顾青平脆声道,眨着大眼睛,打断了顾青云的思绪。
“把写有你名字的卡片找出来。”顾青云不理会他的卖萌。
顾青平看着眼前的一堆卡片,想了想,才把“顾”字和“青”字挑出来,“平”字却挑错了。
“不是说都会念了吗?”顾青云严肃地看着他,道,“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告诉我,我再教你,你学会了才能去玩。”
“可是大哥,已经好久好久了,我肚子都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