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34节
吃了几口菜,又谈起了科举的事情,山长尤其认真的道:“这次我们只出了温润一个举人,两年之后,争取再多出几个中举之人,你们都很有才学,但戒骄戒躁。”
众人满面红光,也不知道是喝酒喝的还是吃菜吃的,亦或是高兴的。
因为山长的话,代表着他们有中举的可能,一般山长不会这么说,但是他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有希望啊!
吃过了这顿饭,其他人都告辞了,温润挨个送别,毛师爷是被刘三儿亲自送回衙门的,山长跟两位先生留了下来。
被温润请到隔壁的雅间里,张大哥给安排的茶水点心。
等到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只有许攸还留下来,照顾三位长辈。
温润也赶紧收拾了一下,去了雅间陪着喝茶吃点心。
县城里书院的山长姓吴,名桂,字秋生。
山长是中秋的生日,非常的好记。
两位先生,一位姓孙,名兴,字钟华。
一位姓赵,名谆,字善行,又因为信佛的关系,他还有个俗家法号叫意会。
三位都是温润的师长,温润在他们面前也表现得跟从前一样,其实是根据原主的记忆来的,只不过他们也许久未见温润了,加上温润的身份不同了,又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他们也没多怀疑。
如今能坐在一起聊天,已经是很不错了。
“今天是你的好日子,是不是有一些疑惑?”吴山长悠哉悠哉的喝着茶水,还吃了一个山楂糕,这东西醒脾健胃助消化,。
“是的,山长,同窗也就那十几个,可是后来的几位……其实交情并不深。”温润问出来了:“何况都送了礼,这礼尚往来的,我并没有跟他们有什么交集。”
古代人讲究得很,这礼物也不是随便收的,礼尚往来,礼尚往来!
有来有往才能是礼尚往来。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你一个读书人,哪怕不是秀才举人呢,也得知礼懂礼。
因为在时人看来,“礼尚往来”应该是全民性的礼节。
且早在《礼记·曲礼上第一》中明确说,礼的原则,是要求自己谦卑而尊重他人。即使当小贩的那样身份低微的人,也都有自尊心,也都有值得尊重的地方,何况那些既富且贵的人。
富贵者懂得礼仪,就不会骄奢淫逸。
贫贱者懂得礼仪,就不会失去意志。
这里把礼尚往来的本意说得清清楚楚了,就是尊重人的自尊心,就是相互“劝进”。
“那你可知,礼尚往来,如何释义?”吴山长这还考验上温润了。
温润一愣,这个要考问?
礼尚往来是一种礼貌,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实所谓的“礼”,可以是礼品、礼物,也可以是一种礼节、礼貌,还可以是相互的帮助与支持。礼品、礼物的交换,是为了联络关系,增进感情。人与人交往,讲求平等、真诚、适度。真诚之下,礼物甚至礼节都是次要的外在表现。
缺乏真诚,即使礼品丰厚,礼节周全,也失去了相互交往的真正意义。
人与人的交往中,来而不往非礼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礼尚往来却非常容易出现偏差。
普遍存在的是炫耀攀比之风,或者是送礼行贿之风,这些都大大地超越了度,属于致人不仁不义的恶俗。
在礼品上炫耀贵重,是要以财压人,给人带来不快;为了利益行贿送礼,更是增加人的贪欲,致人违法。
这些行为实际上都失去了“礼”的本义。
温润组织了一下语言:“礼:礼节。尚:崇尚,重视。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正所谓”礼尚往来思报玖;情深吸引屡抛砖”。”
“释义的很好。”吴山长笑了:“你可知道,你考举人的时候,找了保人?”
“知道。”温润点头,随后恍然:“是要找我当保人?”
科举时代,读书人第一次考取的功名是秀才,官方的叫法为“生员”。
但是在成为生员之前,你先要有一定的家产,可以供你一直读书下去。
单从准备考秀才算起,你教科书的费用,《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共计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历朝历代经典古籍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从私塾启蒙教育到参加秀才赶考这一段时间所花费的什么学费、书本费等的正史典籍,笔墨纸砚,都花费许多。
这就是一大难题。
其次就是,你还得学习好!
作者闲话:
这都是温举人日后的喉舌啊喉舌,得先喂饱喽!
第46章 保人啊!
当初原主也是家有余产,才能安心读书,考中秀才之后,更有能力去府城考举人。
不过他花销太大,让温小叔十分不满,这家产缩水得厉害,所以才出手,让温润“嫁出去”,他还没胆子弄死人。
毕竟温润是个秀才,要是年纪轻轻的就去了,官上不可能不闻不问。
就连书院里,也会关注此事,那闹的就大了。
最后,你有钱,有时间,学习好,也不一定能考试,你必须要有担保人。
因为考功名,第一关就是出身,要三代都是清清白白,九族之内,没有犯法之男,没有再嫁之女。
所以古代的时候,宗族的力量才会那么大。
连带责任很大的,要是有女人成亲之后和离,再嫁,整个族里的男孩儿就没前程可言了。
不过一般的族谱里,只记载男丁,不记录女子。
古代女子不算丁,上族谱只是作为配偶而记录。
要求就是最起码,要在本地居住时间超过二十年,有田地房屋,有亲戚族人。
第二关就是你的有钱,有时间,才能静心读书,精心专研。
第三关就是要学得好,学得进去,也要学的精通。
第四关就是考试,这考试也不是你去了就能考的。
温润也是吴山长说,他才知道,原来在古代,生员录取是有固定名额的,名额根据各地文风高下,钱粮丁口多寡而定,具体分为大中小县。
一般大县的名额为二十出头,中县为十六七个,小县六七个不等。
至于府、州一级的,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略多十几个而已。
永宁县不大,不过因为是在南北交界处,又是水路要道,这才有十五个生员的名额。
也就是这样,他们去考试的时候,十五个人,有资格去的才五个,五个人里头,也才出了一个温润。
与温润前世那种大学动不动就扩招不同,古代的功名都是有一定的数量,上下浮动不多,毕竟以农业为本的封建时代,如果功名那么轻而易举的就得到,免了赋税和劳役,那还有谁去种地和干活?
朝廷优待读书人,那也是有个度。
都免除赋税和劳役了,朝廷喝西北风去啊?
按照本朝的规定,读书人考中秀才后,是要在当地的官学学习以备来年乡试的。
官学也分为县学、州学、府学,只有在院试中考中生员的,才能进入官学,可以理解为应届生。
而前一届的秀才,如果没有考中举人,也是无法继续留在官学的,要想继续的话,就得花钱啦。
考中了秀才并非是一劳永逸,生员这个功名也随时会被朝廷拿掉的。生员进入官学后其身份统一为附生,此后要进行考试,成绩最优者为廪生,次者为增生,没有通过考试的依然是附生。
通俗地理解,附生就是低级生员,增生就是中级生员,廪生就是高级生员。一旦有了廪生这个头衔,那么就可以吃上皇粮了,因为朝廷有补助啊!
本朝的标准是,廪生每年可以领到五两银子,十斤米,十斤面,这点钱如果在书院里紧着点过,馒头的钱应该是有了。
不过廪生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一些灰色收入,因为按照规定,每个童生(通过县试准备考秀才的读书人)在院试之前都要找一个廪生为担保人,称为“廪保”,这样廪生就可以拿到一笔好处费,远比一年四两银子的标准要高很多。
一个人起码要给个十两八两的“红包”银子。
温润上次就是去书院里领了自己“廪生”该得的银钱和粮食。
考秀才,就是要廪生担保。
那么考举人呢?
举人的担保人,就需要一位举人,两位秀才担保才可以继续。
而保人出具保单就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担保人替你担保是有一定责任风险的,一般举人不愁吃穿,是不爱给人担保的,因为一旦担保了,就有了风险,不想冒这个风险的举人,很多!
但是一旦给人担保,被保人怎么着,也得给送个红包吧?红包大小不论,你家总要意思意思吧。
再说秀才们好歹都是有功名的么?
去考场的水陆交通、打尖住店等等这些费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从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赶考路途远的话花费就更大了。
考试完后还要按规定交封卷钱,每人每次考试三分银子,在没有开榜前,还是要住在旅店里等开榜结果出来了才肯甘心回去,这期间住店、吃饭、到处旅游、买东西所花的银子也是不小的开支。
温小叔看着温润考个举人就这么能折腾了,往上再考个进士什么的,他家还能剩下个啥啊?
不过有功名还是又好处的,比如说,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等,甚至可以参与衙门的一些决议。
其中,免除赋税、徭役这一点是脱离平民百姓的一个重要开始。
古代的平民老百姓,可没现代的那些田补,地补各种补助的,他们是天天在土里刨个不停,却是干着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头来还得向朝廷交纳各种赋税、一旦朝廷有战事还得交纳剿饷、练饷等等各种名目赋税、徭役。
而秀才也不是高枕无忧的,因为是最低的一个功名了,秀才入学后,如果不考中举人的话,接下来最难熬的恐怕是“岁考”和“科考”了,这两次考试的成绩都会决定一个生员的命运。
每届乡试之后,各省的学政按例要卸任回京,朝廷会重新派出一个新学政。按例,新学生上任的第一年,就要到各府去主持考试,以检验前任学政录取的秀才是否合格。
这个考试就叫“岁考”。
“科考”顾名思义,就是在乡试之前举行的一场资格考试。
因为一个府包括应届的、历届的秀才总体数量还是很多的,如果都去参加乡试,那么省城的贡院恐怕也容不下。
所以学政老爷要举行科考,让那些成绩优秀的生员参加乡试。
岁考、科考的内容也是有定制的,一般都是四书文一篇、经文一篇,外加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有时还要默写《圣谕广训》。
岁考的考试结果分为六个等级,文理非常通顺的列一等,一般通顺的为二等,勉强过得去的为三等,文有瑕疵的为四五等,狗屁不通的为六等。
对于享受国家津贴的廪生来说,要保住每年四两银子,至少要考到三等,如果是四等那么不好意思要取消津贴,若是考到五等,则要取消廪生资格,那么要是六等又该如何呢?显然,生员的资格也是保不住了。
众人满面红光,也不知道是喝酒喝的还是吃菜吃的,亦或是高兴的。
因为山长的话,代表着他们有中举的可能,一般山长不会这么说,但是他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有希望啊!
吃过了这顿饭,其他人都告辞了,温润挨个送别,毛师爷是被刘三儿亲自送回衙门的,山长跟两位先生留了下来。
被温润请到隔壁的雅间里,张大哥给安排的茶水点心。
等到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只有许攸还留下来,照顾三位长辈。
温润也赶紧收拾了一下,去了雅间陪着喝茶吃点心。
县城里书院的山长姓吴,名桂,字秋生。
山长是中秋的生日,非常的好记。
两位先生,一位姓孙,名兴,字钟华。
一位姓赵,名谆,字善行,又因为信佛的关系,他还有个俗家法号叫意会。
三位都是温润的师长,温润在他们面前也表现得跟从前一样,其实是根据原主的记忆来的,只不过他们也许久未见温润了,加上温润的身份不同了,又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他们也没多怀疑。
如今能坐在一起聊天,已经是很不错了。
“今天是你的好日子,是不是有一些疑惑?”吴山长悠哉悠哉的喝着茶水,还吃了一个山楂糕,这东西醒脾健胃助消化,。
“是的,山长,同窗也就那十几个,可是后来的几位……其实交情并不深。”温润问出来了:“何况都送了礼,这礼尚往来的,我并没有跟他们有什么交集。”
古代人讲究得很,这礼物也不是随便收的,礼尚往来,礼尚往来!
有来有往才能是礼尚往来。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你一个读书人,哪怕不是秀才举人呢,也得知礼懂礼。
因为在时人看来,“礼尚往来”应该是全民性的礼节。
且早在《礼记·曲礼上第一》中明确说,礼的原则,是要求自己谦卑而尊重他人。即使当小贩的那样身份低微的人,也都有自尊心,也都有值得尊重的地方,何况那些既富且贵的人。
富贵者懂得礼仪,就不会骄奢淫逸。
贫贱者懂得礼仪,就不会失去意志。
这里把礼尚往来的本意说得清清楚楚了,就是尊重人的自尊心,就是相互“劝进”。
“那你可知,礼尚往来,如何释义?”吴山长这还考验上温润了。
温润一愣,这个要考问?
礼尚往来是一种礼貌,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实所谓的“礼”,可以是礼品、礼物,也可以是一种礼节、礼貌,还可以是相互的帮助与支持。礼品、礼物的交换,是为了联络关系,增进感情。人与人交往,讲求平等、真诚、适度。真诚之下,礼物甚至礼节都是次要的外在表现。
缺乏真诚,即使礼品丰厚,礼节周全,也失去了相互交往的真正意义。
人与人的交往中,来而不往非礼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礼尚往来却非常容易出现偏差。
普遍存在的是炫耀攀比之风,或者是送礼行贿之风,这些都大大地超越了度,属于致人不仁不义的恶俗。
在礼品上炫耀贵重,是要以财压人,给人带来不快;为了利益行贿送礼,更是增加人的贪欲,致人违法。
这些行为实际上都失去了“礼”的本义。
温润组织了一下语言:“礼:礼节。尚:崇尚,重视。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正所谓”礼尚往来思报玖;情深吸引屡抛砖”。”
“释义的很好。”吴山长笑了:“你可知道,你考举人的时候,找了保人?”
“知道。”温润点头,随后恍然:“是要找我当保人?”
科举时代,读书人第一次考取的功名是秀才,官方的叫法为“生员”。
但是在成为生员之前,你先要有一定的家产,可以供你一直读书下去。
单从准备考秀才算起,你教科书的费用,《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共计四十万七千二百多字)等,以及历朝历代经典古籍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从私塾启蒙教育到参加秀才赶考这一段时间所花费的什么学费、书本费等的正史典籍,笔墨纸砚,都花费许多。
这就是一大难题。
其次就是,你还得学习好!
作者闲话:
这都是温举人日后的喉舌啊喉舌,得先喂饱喽!
第46章 保人啊!
当初原主也是家有余产,才能安心读书,考中秀才之后,更有能力去府城考举人。
不过他花销太大,让温小叔十分不满,这家产缩水得厉害,所以才出手,让温润“嫁出去”,他还没胆子弄死人。
毕竟温润是个秀才,要是年纪轻轻的就去了,官上不可能不闻不问。
就连书院里,也会关注此事,那闹的就大了。
最后,你有钱,有时间,学习好,也不一定能考试,你必须要有担保人。
因为考功名,第一关就是出身,要三代都是清清白白,九族之内,没有犯法之男,没有再嫁之女。
所以古代的时候,宗族的力量才会那么大。
连带责任很大的,要是有女人成亲之后和离,再嫁,整个族里的男孩儿就没前程可言了。
不过一般的族谱里,只记载男丁,不记录女子。
古代女子不算丁,上族谱只是作为配偶而记录。
要求就是最起码,要在本地居住时间超过二十年,有田地房屋,有亲戚族人。
第二关就是你的有钱,有时间,才能静心读书,精心专研。
第三关就是要学得好,学得进去,也要学的精通。
第四关就是考试,这考试也不是你去了就能考的。
温润也是吴山长说,他才知道,原来在古代,生员录取是有固定名额的,名额根据各地文风高下,钱粮丁口多寡而定,具体分为大中小县。
一般大县的名额为二十出头,中县为十六七个,小县六七个不等。
至于府、州一级的,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略多十几个而已。
永宁县不大,不过因为是在南北交界处,又是水路要道,这才有十五个生员的名额。
也就是这样,他们去考试的时候,十五个人,有资格去的才五个,五个人里头,也才出了一个温润。
与温润前世那种大学动不动就扩招不同,古代的功名都是有一定的数量,上下浮动不多,毕竟以农业为本的封建时代,如果功名那么轻而易举的就得到,免了赋税和劳役,那还有谁去种地和干活?
朝廷优待读书人,那也是有个度。
都免除赋税和劳役了,朝廷喝西北风去啊?
按照本朝的规定,读书人考中秀才后,是要在当地的官学学习以备来年乡试的。
官学也分为县学、州学、府学,只有在院试中考中生员的,才能进入官学,可以理解为应届生。
而前一届的秀才,如果没有考中举人,也是无法继续留在官学的,要想继续的话,就得花钱啦。
考中了秀才并非是一劳永逸,生员这个功名也随时会被朝廷拿掉的。生员进入官学后其身份统一为附生,此后要进行考试,成绩最优者为廪生,次者为增生,没有通过考试的依然是附生。
通俗地理解,附生就是低级生员,增生就是中级生员,廪生就是高级生员。一旦有了廪生这个头衔,那么就可以吃上皇粮了,因为朝廷有补助啊!
本朝的标准是,廪生每年可以领到五两银子,十斤米,十斤面,这点钱如果在书院里紧着点过,馒头的钱应该是有了。
不过廪生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一些灰色收入,因为按照规定,每个童生(通过县试准备考秀才的读书人)在院试之前都要找一个廪生为担保人,称为“廪保”,这样廪生就可以拿到一笔好处费,远比一年四两银子的标准要高很多。
一个人起码要给个十两八两的“红包”银子。
温润上次就是去书院里领了自己“廪生”该得的银钱和粮食。
考秀才,就是要廪生担保。
那么考举人呢?
举人的担保人,就需要一位举人,两位秀才担保才可以继续。
而保人出具保单就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担保人替你担保是有一定责任风险的,一般举人不愁吃穿,是不爱给人担保的,因为一旦担保了,就有了风险,不想冒这个风险的举人,很多!
但是一旦给人担保,被保人怎么着,也得给送个红包吧?红包大小不论,你家总要意思意思吧。
再说秀才们好歹都是有功名的么?
去考场的水陆交通、打尖住店等等这些费用也是不能少的,如果从偏僻的地方去省城赶考路途远的话花费就更大了。
考试完后还要按规定交封卷钱,每人每次考试三分银子,在没有开榜前,还是要住在旅店里等开榜结果出来了才肯甘心回去,这期间住店、吃饭、到处旅游、买东西所花的银子也是不小的开支。
温小叔看着温润考个举人就这么能折腾了,往上再考个进士什么的,他家还能剩下个啥啊?
不过有功名还是又好处的,比如说,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可以直接找县官提建议等等,甚至可以参与衙门的一些决议。
其中,免除赋税、徭役这一点是脱离平民百姓的一个重要开始。
古代的平民老百姓,可没现代的那些田补,地补各种补助的,他们是天天在土里刨个不停,却是干着最重的活,得到的是最微薄的收入,到头来还得向朝廷交纳各种赋税、一旦朝廷有战事还得交纳剿饷、练饷等等各种名目赋税、徭役。
而秀才也不是高枕无忧的,因为是最低的一个功名了,秀才入学后,如果不考中举人的话,接下来最难熬的恐怕是“岁考”和“科考”了,这两次考试的成绩都会决定一个生员的命运。
每届乡试之后,各省的学政按例要卸任回京,朝廷会重新派出一个新学政。按例,新学生上任的第一年,就要到各府去主持考试,以检验前任学政录取的秀才是否合格。
这个考试就叫“岁考”。
“科考”顾名思义,就是在乡试之前举行的一场资格考试。
因为一个府包括应届的、历届的秀才总体数量还是很多的,如果都去参加乡试,那么省城的贡院恐怕也容不下。
所以学政老爷要举行科考,让那些成绩优秀的生员参加乡试。
岁考、科考的内容也是有定制的,一般都是四书文一篇、经文一篇,外加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有时还要默写《圣谕广训》。
岁考的考试结果分为六个等级,文理非常通顺的列一等,一般通顺的为二等,勉强过得去的为三等,文有瑕疵的为四五等,狗屁不通的为六等。
对于享受国家津贴的廪生来说,要保住每年四两银子,至少要考到三等,如果是四等那么不好意思要取消津贴,若是考到五等,则要取消廪生资格,那么要是六等又该如何呢?显然,生员的资格也是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