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 第162节
那老话是怎么说的?
他还是个孩子啊!
哦不对,重来一遍。
来都来了,大过年的!
这年前年后的,大家伙儿的消费欲望本来就很高,富贵大街又不是那种寻常百姓会来的。事实上,会逛到富贵大街这一块的人,兜里肯定是有闲钱的。那些兜里没钱又想凑热闹的,多半会去坊市里,或者直接去乡下的庙会,又热闹又花不了几个钱,而且年味儿特别浓郁。
一句话,会选择在正月里跑来富贵大街溜达的人,本身就不差钱且乐意花钱。
于是,就有人那图新鲜的凑过来买了一个小福袋。
值得一提的是,安卉也意识到了这年头的人可能不了解福袋机制,因此第一天开售的,都是那种小福袋。这里的“小”,指的并不是福袋本身有多小,而是价格较为便宜。
第一天上架销售的,全都是售价九十九文钱的刚需福袋。
安父刚听到这种描述的时候,就从心底里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预感成真了。
刚需啊,什么叫做刚需呢?那还不能是每家每户日常用得到的东西?这么说可能还不够浅显易懂,但如果加上一个前提,福袋内所有的商品都是来自于别家给安家的年礼呢?
年礼里最接地气的是什么?
吃的啊!
什么腊肠腊肉腊鸡腿,什么酱肉酱鸭酱猪蹄,什么花生瓜子蜜饯糕点……
这些东西本来是打算往安家村送的,但一则路途实在是遥远,二则安家父女其实跟老家的亲戚也不亲近,而且他们也怕老乡们不远千里的过来投奔。反正一寻思,感觉犯不上,就歇了这份心。
那自家又不吃完,这玩意儿哪怕冬日里是放得住的,那也是迟早要坏的。
所以安卉直接拿这些东西开刀,第一天开售的福袋里,全是类似的吃食。
都说了是刚需福袋了,吃食还不刚需?
于是,在迎来了第一个尝鲜的客人后,安父老神在在的站在一旁看热闹,尤其是他看到第一个客人穿着很是体面,一看就是个有钱人,他就更想知道对方得知福袋里的东西后,究竟是个什么表情了。
那人显然也不觉得九十九文钱是什么大钱,付了钱后就顺手从安卉递过来的浅口箩筐里拿了一个小荷包。
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架不住正月里大家伙儿都很闲。人一闲,就特别想凑个热闹,看到这么新鲜的玩意儿,哪怕自己不买,也想凑过来瞧一瞧。
一时间,安氏殡葬铺门口就围上了好些人。
值得一提的是,安卉也明白大过年的,大家可能并不想进到殡葬铺里,因此她是把福袋摊位摆在了自家铺子门口的。这年头是没有城管大队的,但理论上来说,铺子门口也是不允许摆摊的,因为老板会赶走的。但如果是自家想要摆,只要别太离谱,是没人会说的。
安父就这么袖着手冷眼瞧着。
“就这么个荷包,能出啥呢?”拿到福袋的那人,起初还以为是什么不值钱的小首饰,但拿到手后一掂量,那分量轻飘飘的,就好像里头没东西一样。好在他也不介意,顺手打开后,发现里头有纸条,顿时以为是什么祝福语,想着大过年的讨个好彩头倒也还成。
可等他打开纸条后,人却傻了。
旁边等着瞧热闹的围观群众眼巴巴的看着他,可他也不吭声,就这么傻不愣登的立在当场,就有人忍不住催促起来:“你快念啊,上头写了个啥?哦,你不认识字。”
安卉忙道:“本店提供帮读服务,当然如果你不信的话,也可以请路边代写书信的书生帮着读。”
那人迷茫的抬头:“我认识字。”
也是,他看着就是个体面人,当然不像是读书人,只能说应该是念过几年书的那种商户子弟。
“那你倒是念呢!”就有围观群众忍不住喊了起来。
念就念呗。
那人估计也是麻了,用一种毫无起伏的语气念到:“腊肠两挂,花生两斤,瓜子一斤,四色糕点一包。”
他又抬起头看向安卉,脸上充满了绝望之情:“我可以放弃吗?我不要你退钱。”
安卉肯定不能让他放弃领奖,这倒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他是头一个买了自家福袋的,这要是弃奖了,肯定不是什么好兆头。
于是,她露出了营业似的笑容:“这位客官,这可是新春福袋,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您将福气满满。如果您选择了弃奖,恐怕……我个人建议您,还是带回去吧!”
说完这话,安卉赶紧让自家仆从将奖励拿了过来,亲自交到了对方的手里:“东西不在于多或者少,而是在于这是您的新年福气!您可以理解成上寺庙里烧香拜佛后,吃的那顿斋饭。不在于味道如何,只求一个好兆头。”
那她都这么说了,对方肯定不能推辞啊!
这要是推掉了,要是在今年一整年里没病没灾的,倒是还行。但凡出现了什么问题,他能啪啪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不能推,只能收,但偏生他今个儿出门也没带人……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个体面人不得不接过了一堆东西,甚至安家的仆从还特别有眼力劲儿的帮忙安顿好。譬如说,两挂腊肠可以挂在他的脖子上,这不就腾出手来了吗?一斤瓜子和一包点心可以用一只手拎着,另外的那只手不就能提上两斤花生了吗?
人形展示架√
安父无言以对,他才意识到,他闺女不光有毒,还有剧毒。
更离谱的是,因为他们家本身在富贵大街待了好几年了,不说声名在外吧,反正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就算不知道的也会有人主动帮着解说的。这明明就是个新时代割韭菜的促销手段,在挂是行了封建迷信的外衣后,愣是彻底变了味儿。
而有了一个尝鲜的之后,还用担心没人主动上钩吗?况且安卉搞的福袋,单纯的从价值上来说,确实是不亏的,只能分小赚和大赚、特赚的区别罢了。
但价值不亏是一回事儿,问题是福袋这玩意儿开出来的东西,多半是用不上的!
你说吃的一定能用得上?会跑来富贵大街的人,他搞不好从来没买过这些玩意儿!
只一个上午,从富贵大街上离开的人身上都多了各种大包小包,什么腊肠酱肉花生瓜子,明明是一些很普通的年货,配合那些体面人,怎么看怎么奇怪。
越奇怪就越想看。
看一眼,再看一眼。
噫!更奇怪了。
可这大过年的,对吧?来都来了,是吧?九十九文钱又不贵的,没错吧?
如此这般,原本安卉寻思着能卖好几天的新春小福袋,愣是不出半天就卖完了。哪怕家里的年礼仍然堆积如山的,但一方面年礼是需要人提前搬运到铺子里来的,另一方面她准备的荷包也在家里,还有就是荷包里的纸条也需要再写。
所以,提前结束吧。
安卉向众人宣布了这个消息,但她也是懂销售心理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她说:“第一批新春福袋已全部销售一空,第二批何时上架未知,请大家耐心的等待消息。”
末了她还补充了一句:“第二批福袋将采取限购模式,就是每个人只限购买一份。”
面对人群的躁动,安父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又没有身份验证的,就凭他闺女那破记性,除非是连续购买数次,不然只要出去逛一圈,她能记住个啥?!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安父这般理智,一听说第一批卖完,第二批上架时间未定,并未还限购了,一时间人群直接炸了锅。
哪怕在今天之前,大家都不知道福袋是个什么玩意儿,但对于那些稀罕物件,还是有些经验的。当场就有人把这事儿跟寺庙里的烧头香联系到了一块儿去,并且纷纷讨论该怎样才能第一时间抢购到一个福袋。
抢福袋和烧头香?可怎么看都是他闺女更缺德啊!
安父:……我闺女啊,终于搞疯了所有人!
第160章
其实, 安卉之所以能靠着福袋忽悠到那么多人,说白了还不是因为有安父先打了样?
这要是随随便便哪个商家推出个促销活动, 就有人上赶着凑上去, 那就是出了鬼了。别看古代人们没经历过促销时代,但有时候正是因为没经历过,才不会立马随大流。很多事情本来就是习惯成自然的, 但假如根本没那样的习惯,又怎会跟着别人走呢?
最好的例子就是消费观的变迁,在安卉上辈子,提前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可天知道在多年前压根就不是这样的。然而, 当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个事情非常正常的时候, 哪怕它再不正常,也只能让它成为“正常”。
当然, 三观问题绝不是永恒的,是会随着某些特定的事情或者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这个年代,大家真的还没习惯福袋文化。
但不怕,这不是有安父打底吗?
安父怎么也不愿意承认,就是因为他,才让安卉如此轻易的忽悠到了那么多人。
在第一批福袋销售一空后, 没过几天就迎来了第二批福袋。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再度售罄, 接着是第三批、第四批……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并非安卉不想卖了或者已经卖完了,也并不是正月结束了。要知道, 所谓的新春福袋,仅仅只是她随口那么一说, 大不了回头改个名儿,最简单的就是以二十四节气命名,嫌麻烦可以改成以一年四季为名,要是还觉得烦干脆就用十二生肖命名嘛,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缺德的人想出来的自然是损招儿。
然而,安家确实是暂时消停下来了。
因为很客观的原因。
更确切的说,是整个府城都沉寂下来了。
老皇帝驾崩了。
是的,正月都还没过完呢,在此时多数人的观念里,不出正月就代表着没过完年。然而就是还在年关里的这档口,远在京城皇城里的老皇帝却突然驾鹤西去了。
事情真的挺突然的,反正在府城这边是丁点儿预兆都没有,就是不清楚京城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了。
因为从未接触过这样的事情,安卉第一时间收拾了福袋买卖。她其实也不清楚是否犯忌讳,但谨慎一些总归是错不了的,横竖年前积压的那些年礼已经被清得七七八八了,而且她是先清理不容易保存的年货,然后才是其他东西。因此,哪怕还剩余了一些,大不了留着自家用呗,问题不大。
她是觉得没啥,富贵大街上的其他商户却是一个个面无人色、如丧考妣。
这个形象真的不夸张,他们年前才经历了集体破产,好不容易过了一个年,眼瞅着生意渐渐的有了起色,还盘算着今年一定要大干特干一场,好把去年遭遇的损失赚回来,结果……
皇帝驾崩,这叫国丧。
放在眼下这个时代里,国丧期间是禁止一切宴乐婚嫁,以表示哀悼之情。
听着好像也挺合情合理的,但这要是一两日的,当然没什么问题,可国丧一般时间都不算短。假如是皇后、皇太后这种,兴许还不会很长,通常也就是几个月到一年的。但假如是皇帝驾崩,那时间就不一定了,得看新帝的意思。
问题是,通常情况下,新帝为表孝道,都会刻意延长国丧时间的……
这下可好,别说富贵大街了,但凡家里做买卖或者跟买卖相关的人家,都感觉未来黯淡无光。
不过有一说一,这么一搞,悲痛的气氛确实是搞起来了。
然而,这里头却还是有意外的。
像安氏殡葬铺就完全不受影响,那禁止宴乐婚嫁是合理的,但也不能禁止殡葬行业吧?你还能不让人死呢?阎王爷都干不出来这种事情。而本朝一贯提倡孝道,也因此只要家中尚有余钱,丧事多半都是大办的。
宴乐嫁娶之中的宴,是将丧宴刻意排除在外的。
于是,在所有买卖人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的时候,安氏殡葬铺一如既往的开门营业。
当然其实买卖也不是完全不能开门,只能说理论上头一个月肯定不能营业,但从京城将消息传到这里,时间已经过去了挺久的。反正上头没说所有的铺面都关门大吉,只表示自己掂量着办,各家各户都收敛一些。
这话吧,基本上可以说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通俗点说,就是说了跟没说一个样儿。
能不悠着吗?这可是国丧期间啊!
最惨的是什么情况呢?就是那些已经把婚嫁前头的那些流程,诸如大定小定都走完了的,结果眼瞅着已经快到良辰吉日了,啪叽一下,噩耗从天而降,婚礼取消。
这找谁说理去啊!
他还是个孩子啊!
哦不对,重来一遍。
来都来了,大过年的!
这年前年后的,大家伙儿的消费欲望本来就很高,富贵大街又不是那种寻常百姓会来的。事实上,会逛到富贵大街这一块的人,兜里肯定是有闲钱的。那些兜里没钱又想凑热闹的,多半会去坊市里,或者直接去乡下的庙会,又热闹又花不了几个钱,而且年味儿特别浓郁。
一句话,会选择在正月里跑来富贵大街溜达的人,本身就不差钱且乐意花钱。
于是,就有人那图新鲜的凑过来买了一个小福袋。
值得一提的是,安卉也意识到了这年头的人可能不了解福袋机制,因此第一天开售的,都是那种小福袋。这里的“小”,指的并不是福袋本身有多小,而是价格较为便宜。
第一天上架销售的,全都是售价九十九文钱的刚需福袋。
安父刚听到这种描述的时候,就从心底里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预感成真了。
刚需啊,什么叫做刚需呢?那还不能是每家每户日常用得到的东西?这么说可能还不够浅显易懂,但如果加上一个前提,福袋内所有的商品都是来自于别家给安家的年礼呢?
年礼里最接地气的是什么?
吃的啊!
什么腊肠腊肉腊鸡腿,什么酱肉酱鸭酱猪蹄,什么花生瓜子蜜饯糕点……
这些东西本来是打算往安家村送的,但一则路途实在是遥远,二则安家父女其实跟老家的亲戚也不亲近,而且他们也怕老乡们不远千里的过来投奔。反正一寻思,感觉犯不上,就歇了这份心。
那自家又不吃完,这玩意儿哪怕冬日里是放得住的,那也是迟早要坏的。
所以安卉直接拿这些东西开刀,第一天开售的福袋里,全是类似的吃食。
都说了是刚需福袋了,吃食还不刚需?
于是,在迎来了第一个尝鲜的客人后,安父老神在在的站在一旁看热闹,尤其是他看到第一个客人穿着很是体面,一看就是个有钱人,他就更想知道对方得知福袋里的东西后,究竟是个什么表情了。
那人显然也不觉得九十九文钱是什么大钱,付了钱后就顺手从安卉递过来的浅口箩筐里拿了一个小荷包。
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架不住正月里大家伙儿都很闲。人一闲,就特别想凑个热闹,看到这么新鲜的玩意儿,哪怕自己不买,也想凑过来瞧一瞧。
一时间,安氏殡葬铺门口就围上了好些人。
值得一提的是,安卉也明白大过年的,大家可能并不想进到殡葬铺里,因此她是把福袋摊位摆在了自家铺子门口的。这年头是没有城管大队的,但理论上来说,铺子门口也是不允许摆摊的,因为老板会赶走的。但如果是自家想要摆,只要别太离谱,是没人会说的。
安父就这么袖着手冷眼瞧着。
“就这么个荷包,能出啥呢?”拿到福袋的那人,起初还以为是什么不值钱的小首饰,但拿到手后一掂量,那分量轻飘飘的,就好像里头没东西一样。好在他也不介意,顺手打开后,发现里头有纸条,顿时以为是什么祝福语,想着大过年的讨个好彩头倒也还成。
可等他打开纸条后,人却傻了。
旁边等着瞧热闹的围观群众眼巴巴的看着他,可他也不吭声,就这么傻不愣登的立在当场,就有人忍不住催促起来:“你快念啊,上头写了个啥?哦,你不认识字。”
安卉忙道:“本店提供帮读服务,当然如果你不信的话,也可以请路边代写书信的书生帮着读。”
那人迷茫的抬头:“我认识字。”
也是,他看着就是个体面人,当然不像是读书人,只能说应该是念过几年书的那种商户子弟。
“那你倒是念呢!”就有围观群众忍不住喊了起来。
念就念呗。
那人估计也是麻了,用一种毫无起伏的语气念到:“腊肠两挂,花生两斤,瓜子一斤,四色糕点一包。”
他又抬起头看向安卉,脸上充满了绝望之情:“我可以放弃吗?我不要你退钱。”
安卉肯定不能让他放弃领奖,这倒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他是头一个买了自家福袋的,这要是弃奖了,肯定不是什么好兆头。
于是,她露出了营业似的笑容:“这位客官,这可是新春福袋,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您将福气满满。如果您选择了弃奖,恐怕……我个人建议您,还是带回去吧!”
说完这话,安卉赶紧让自家仆从将奖励拿了过来,亲自交到了对方的手里:“东西不在于多或者少,而是在于这是您的新年福气!您可以理解成上寺庙里烧香拜佛后,吃的那顿斋饭。不在于味道如何,只求一个好兆头。”
那她都这么说了,对方肯定不能推辞啊!
这要是推掉了,要是在今年一整年里没病没灾的,倒是还行。但凡出现了什么问题,他能啪啪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不能推,只能收,但偏生他今个儿出门也没带人……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个体面人不得不接过了一堆东西,甚至安家的仆从还特别有眼力劲儿的帮忙安顿好。譬如说,两挂腊肠可以挂在他的脖子上,这不就腾出手来了吗?一斤瓜子和一包点心可以用一只手拎着,另外的那只手不就能提上两斤花生了吗?
人形展示架√
安父无言以对,他才意识到,他闺女不光有毒,还有剧毒。
更离谱的是,因为他们家本身在富贵大街待了好几年了,不说声名在外吧,反正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就算不知道的也会有人主动帮着解说的。这明明就是个新时代割韭菜的促销手段,在挂是行了封建迷信的外衣后,愣是彻底变了味儿。
而有了一个尝鲜的之后,还用担心没人主动上钩吗?况且安卉搞的福袋,单纯的从价值上来说,确实是不亏的,只能分小赚和大赚、特赚的区别罢了。
但价值不亏是一回事儿,问题是福袋这玩意儿开出来的东西,多半是用不上的!
你说吃的一定能用得上?会跑来富贵大街的人,他搞不好从来没买过这些玩意儿!
只一个上午,从富贵大街上离开的人身上都多了各种大包小包,什么腊肠酱肉花生瓜子,明明是一些很普通的年货,配合那些体面人,怎么看怎么奇怪。
越奇怪就越想看。
看一眼,再看一眼。
噫!更奇怪了。
可这大过年的,对吧?来都来了,是吧?九十九文钱又不贵的,没错吧?
如此这般,原本安卉寻思着能卖好几天的新春小福袋,愣是不出半天就卖完了。哪怕家里的年礼仍然堆积如山的,但一方面年礼是需要人提前搬运到铺子里来的,另一方面她准备的荷包也在家里,还有就是荷包里的纸条也需要再写。
所以,提前结束吧。
安卉向众人宣布了这个消息,但她也是懂销售心理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她说:“第一批新春福袋已全部销售一空,第二批何时上架未知,请大家耐心的等待消息。”
末了她还补充了一句:“第二批福袋将采取限购模式,就是每个人只限购买一份。”
面对人群的躁动,安父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又没有身份验证的,就凭他闺女那破记性,除非是连续购买数次,不然只要出去逛一圈,她能记住个啥?!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安父这般理智,一听说第一批卖完,第二批上架时间未定,并未还限购了,一时间人群直接炸了锅。
哪怕在今天之前,大家都不知道福袋是个什么玩意儿,但对于那些稀罕物件,还是有些经验的。当场就有人把这事儿跟寺庙里的烧头香联系到了一块儿去,并且纷纷讨论该怎样才能第一时间抢购到一个福袋。
抢福袋和烧头香?可怎么看都是他闺女更缺德啊!
安父:……我闺女啊,终于搞疯了所有人!
第160章
其实, 安卉之所以能靠着福袋忽悠到那么多人,说白了还不是因为有安父先打了样?
这要是随随便便哪个商家推出个促销活动, 就有人上赶着凑上去, 那就是出了鬼了。别看古代人们没经历过促销时代,但有时候正是因为没经历过,才不会立马随大流。很多事情本来就是习惯成自然的, 但假如根本没那样的习惯,又怎会跟着别人走呢?
最好的例子就是消费观的变迁,在安卉上辈子,提前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可天知道在多年前压根就不是这样的。然而, 当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个事情非常正常的时候, 哪怕它再不正常,也只能让它成为“正常”。
当然, 三观问题绝不是永恒的,是会随着某些特定的事情或者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这个年代,大家真的还没习惯福袋文化。
但不怕,这不是有安父打底吗?
安父怎么也不愿意承认,就是因为他,才让安卉如此轻易的忽悠到了那么多人。
在第一批福袋销售一空后, 没过几天就迎来了第二批福袋。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再度售罄, 接着是第三批、第四批……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并非安卉不想卖了或者已经卖完了,也并不是正月结束了。要知道, 所谓的新春福袋,仅仅只是她随口那么一说, 大不了回头改个名儿,最简单的就是以二十四节气命名,嫌麻烦可以改成以一年四季为名,要是还觉得烦干脆就用十二生肖命名嘛,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缺德的人想出来的自然是损招儿。
然而,安家确实是暂时消停下来了。
因为很客观的原因。
更确切的说,是整个府城都沉寂下来了。
老皇帝驾崩了。
是的,正月都还没过完呢,在此时多数人的观念里,不出正月就代表着没过完年。然而就是还在年关里的这档口,远在京城皇城里的老皇帝却突然驾鹤西去了。
事情真的挺突然的,反正在府城这边是丁点儿预兆都没有,就是不清楚京城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了。
因为从未接触过这样的事情,安卉第一时间收拾了福袋买卖。她其实也不清楚是否犯忌讳,但谨慎一些总归是错不了的,横竖年前积压的那些年礼已经被清得七七八八了,而且她是先清理不容易保存的年货,然后才是其他东西。因此,哪怕还剩余了一些,大不了留着自家用呗,问题不大。
她是觉得没啥,富贵大街上的其他商户却是一个个面无人色、如丧考妣。
这个形象真的不夸张,他们年前才经历了集体破产,好不容易过了一个年,眼瞅着生意渐渐的有了起色,还盘算着今年一定要大干特干一场,好把去年遭遇的损失赚回来,结果……
皇帝驾崩,这叫国丧。
放在眼下这个时代里,国丧期间是禁止一切宴乐婚嫁,以表示哀悼之情。
听着好像也挺合情合理的,但这要是一两日的,当然没什么问题,可国丧一般时间都不算短。假如是皇后、皇太后这种,兴许还不会很长,通常也就是几个月到一年的。但假如是皇帝驾崩,那时间就不一定了,得看新帝的意思。
问题是,通常情况下,新帝为表孝道,都会刻意延长国丧时间的……
这下可好,别说富贵大街了,但凡家里做买卖或者跟买卖相关的人家,都感觉未来黯淡无光。
不过有一说一,这么一搞,悲痛的气氛确实是搞起来了。
然而,这里头却还是有意外的。
像安氏殡葬铺就完全不受影响,那禁止宴乐婚嫁是合理的,但也不能禁止殡葬行业吧?你还能不让人死呢?阎王爷都干不出来这种事情。而本朝一贯提倡孝道,也因此只要家中尚有余钱,丧事多半都是大办的。
宴乐嫁娶之中的宴,是将丧宴刻意排除在外的。
于是,在所有买卖人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的时候,安氏殡葬铺一如既往的开门营业。
当然其实买卖也不是完全不能开门,只能说理论上头一个月肯定不能营业,但从京城将消息传到这里,时间已经过去了挺久的。反正上头没说所有的铺面都关门大吉,只表示自己掂量着办,各家各户都收敛一些。
这话吧,基本上可以说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通俗点说,就是说了跟没说一个样儿。
能不悠着吗?这可是国丧期间啊!
最惨的是什么情况呢?就是那些已经把婚嫁前头的那些流程,诸如大定小定都走完了的,结果眼瞅着已经快到良辰吉日了,啪叽一下,噩耗从天而降,婚礼取消。
这找谁说理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