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开拓
旅顺终于到了。
此时此刻,抵达了旅途的终点,很快……张静一便见到了无数熟悉的面孔。
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他的老父亲张天伦。
张天伦年纪已是愈发的老迈了,不似从前那般的精神奕奕了,不过今日人逢喜事,却显得格外的喜悦。
以他为首,便是辽东文武诸官,除此之外,还有便是这辽东各路的头脑人物。
皇太极此时穿着甲胄,亦步亦趋地跟在张天伦的身后。
另外便是张献忠和李自成二人,这二人口里呵着白气,也是听闻了张静一不日即将抵达旅顺,于是从自己的驻地先行赶来迎接王驾。
再之后,便是驻扎旅顺的军校诸生员。
旅顺原本只是寂寂无名的小镇,是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从这里进兵,派水师在此登陆,用来攻击这里的北元残党,最终在此登陆,因而才特地下旨将这里改为了旅顺!
所谓旅顺,不过是师旅顺利之意而已。
可如今,这一座海滨小镇,如今却已是初具大城的气象。
追随张家来的无数能工巧匠,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个作坊,从造船到钢铁,再加上东林军校位于旅顺的分校,更不必提大量商户和流民的涌入,此时的旅顺人口已近三十万之众。
而这……却只是开始,每年涌入之人,依旧日益增多,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地已渐渐成为了辽东的中心,这里有商港,有辽东最大的铁路站点,如今兴办了许多的学堂,供应了大明不少的军需,有了大量的岗位,便永远不乏有愿意讨生活的人来此。
旅顺附近的土地,除了预留的未来的发展的城市用地之外,大量荒芜的土地被人开拓出来,沿途尽是麦田,虽是三十万人口……短短数年,粮食竟可做到自给自足。
再加上附近又有大量的牧场……牛羊也比关内多得多,因而此地肉价竟比关内低廉得多。
于是乎,不少人都在朝关内修书,都是呼朋唤友,或者希望亲戚们能携家带口来。
在这个时代,讨生活本就是极艰辛的事,对于许多人而言,旅顺本就是这天下机会最多,已基本能做到填饱肚子不受饥寒交迫之害的乐土。
而如今……除了制造铁甲的军舰之外,这旅顺也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船坞,许多的船坞已得到了大量民船的订单。
尤其是击溃了佛郎机海军之后,已有不少人意识到,想来或可以此为出海口,进行对全天下的贸易。
之所以不少人愿意选择在此出海,一方面是张家在这里,最先提出宫中民船出入的规范,不似关内的口岸那般,虽然已彻底开海,可实际上,地方官府依旧有诸多的限制,商船来去,不必提心吊胆。
另一方面,却是这里造船业发达。
众人迎了张静一以及家眷人等至辽王府。
这辽王府占地颇大。
毕竟这地方,原本就是不毛之地,而张天伦早早便盘算将来自己势必儿孙满堂,因而……房子造的是否雕梁画栋是其次,紧要的是要足够大。
张静一先向张天伦见了礼,父子二人免不得唏嘘一番。
吃过了酒宴,安顿之后,紧接着,便是许多人来拜访了。
最先来拜访私谈的乃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
张静一请他们落座,二人倒是显得颇有几分拘谨,此时哪里还有山大王的做派,倒更像是那扭捏的小媳妇。
当然,这只是面对张静一而已,若是其他人,多半那一股子匪王的气势,却还是教人胆颤的。
看着张静一随和的脸色,李自成率先开口道:“殿下此番入辽,这辽东上下的军民,就有主心骨了。”
张静一端起茶盏,呷了一口,便笑吟吟地道:“这话言重了,大家都是过日子,我在不在,又有什么要紧呢?怎么,弟兄们过的都还好吧。”
“好的很。”李自成的目光很是真诚,看着张静一,由衷地道:“人安置了下来,有了土地可以耕种,各地的矿山,也舍得给薪俸,主要还是有了地,大家都安心了,这里如今就是咱们自己的家,能吃饱饭,一年下来,还有余钱,怎么不自在呢?说实话,俺这些弟兄,当初没有作乱的时候,是饥寒交迫,此后作乱,转战千里,这其中的苦头,自不必言。也就如今,才真正过上了安生的日子,有了土地,自己耕作,心里踏实了啊。”
“现如今,但凡有几分出息的年轻人,也都肯进学,不少人还立志要考军校呢!其实……在朝廷的眼里,可能俺们这些人狡诈残忍,可……俺说一句实在话,从前是真的苦啊,现在有了安生太平的日子,谁还有其他的心思呢?”
说着,他又道:“现如今,俺们聚集的几处地方,都有学堂,有医馆,还有集市,又靠着铁路,咱们的收成可以靠铁路运出去,换一点银子,外头的商货也能进来,这都是殿下的缘故,俺这辈子不服其他人,唯独只服殿下。”
张静一此时倒是想到了什么,不由道:“京里的情况,你知道一些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自成倒没有犹豫,老实地道:“是知道一些的。”
张静一点了点头,道:“京中不少人都说你们必然还要反,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可我却以为,你们断不会再反。若说我相信你们的承诺,这倒言过了,而是我知晓……当初你们无论反不反,都只是为了能填饱肚子而已,只要能将人安置下来,大家伙儿就是良民。”
张静一这话显然没有参杂一点虚假。
张献忠在一旁不禁感慨地道:“是极,殿下此言……真是俺们的感受,也是俺们的真心话。只是殿下,俺有一个不情之请。”
他说着,和李自成对视了一眼。
二人似乎来之前,就已经商榷好了。
张静一倒不介怀,便笑了笑道:“说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张献忠才道:“辽东这边,建奴人在殿下的资助之下,不断地向极北之地开拓,听闻那里……还残留着不少北元的势力,有诸多的汗国,这建奴八旗,一直深入,与那北元残党交战,倒是开拓了不少的土地,说实话……俺老张打了半辈子的仗,要让俺闲下来,这浑身的骨头,还真……有些痒痒啊,那建奴八旗能干的事,俺老张也可干,照样可以组织一些儿郎,也一路往北杀去,其他且也不论,总不比那建奴人差吧。”
李自成也连忙接口道:“其实俺也是这个意思。”
张静一闻言,便晓得他们的心思了,倒也不觉得意外。
事实上,张家封在了辽东,可辽东只是一个地里概念,可是边界在哪里,只有天知道。
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土地疆界一说,说白了,就是谁控制那里,这地就是谁的。
对于朝廷,反正也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事,辽东封给了张家,其实人家也懒得管了。
故而当初建奴人投降之后,张静一留下了皇太极,也其实有这个意思,这些建奴人……让他们恢复从前的渔猎生活,他们未必甘愿,可让他们种地和做工,却似乎也不稳妥。
于是张静一索性给他们分发了粮食和武器,让老弱妇孺搬迁至各地,也依旧分发一些土地和牛马给他们,其余的精壮,则让他们对外开拓。
建奴人久在辽东,无论是建奴女真,还是海西女真,早已习惯了这极寒的天气。
分发他们精良的武器,其实也不担心他们作乱,毕竟建奴人已经被打怕了,何况他们的家小也都在大后方呢。
开拓了土地,献上了首级,这土地自然张家占着,可拿下了多大的地,就给他们多少赏金,这形同于是整个八旗,被张静一雇佣了。
他们打到哪里,张家再派人驻守在那里,而后打通一个粮道,勘探附近的资源和地形。
而至于此时的外辽东区域,其实一直都是当初蒙古人鞭挞天下时留下的各个汗国。
比如现在较辽东最近的,便是西伯利亚汗国!这西伯利亚汗国,乃是当初金帐汗国分裂而出,人口不多,只有二十万,生产力也极其低下,看上去占据着广袤的土地,可实际上……却都是极北苦寒之地。
当然……现在大明依旧还称其为西伯利亚汗国,可实际上……这里已被沙皇俄国兼并了,主要的都城,已落入了沙皇之手。
只有和辽东接壤的地方,为西伯利亚汗国的残部占据,如今……八旗人如狼似虎一般,开始侵入这广袤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区域,肃清西伯利亚汗国的残部,犹如风卷残云一般,摧枯拉朽。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八旗打不过东林军,还打不过你这些西伯利亚汗国的残党吗?
因此,他们无畏地一路攻城略地,而张家也很痛快,青壮们在前头卖命,后方他们的妻儿父母,赏金一分不拉,在辽东都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此时此刻,抵达了旅途的终点,很快……张静一便见到了无数熟悉的面孔。
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他的老父亲张天伦。
张天伦年纪已是愈发的老迈了,不似从前那般的精神奕奕了,不过今日人逢喜事,却显得格外的喜悦。
以他为首,便是辽东文武诸官,除此之外,还有便是这辽东各路的头脑人物。
皇太极此时穿着甲胄,亦步亦趋地跟在张天伦的身后。
另外便是张献忠和李自成二人,这二人口里呵着白气,也是听闻了张静一不日即将抵达旅顺,于是从自己的驻地先行赶来迎接王驾。
再之后,便是驻扎旅顺的军校诸生员。
旅顺原本只是寂寂无名的小镇,是太祖高皇帝在的时候,从这里进兵,派水师在此登陆,用来攻击这里的北元残党,最终在此登陆,因而才特地下旨将这里改为了旅顺!
所谓旅顺,不过是师旅顺利之意而已。
可如今,这一座海滨小镇,如今却已是初具大城的气象。
追随张家来的无数能工巧匠,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个作坊,从造船到钢铁,再加上东林军校位于旅顺的分校,更不必提大量商户和流民的涌入,此时的旅顺人口已近三十万之众。
而这……却只是开始,每年涌入之人,依旧日益增多,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地已渐渐成为了辽东的中心,这里有商港,有辽东最大的铁路站点,如今兴办了许多的学堂,供应了大明不少的军需,有了大量的岗位,便永远不乏有愿意讨生活的人来此。
旅顺附近的土地,除了预留的未来的发展的城市用地之外,大量荒芜的土地被人开拓出来,沿途尽是麦田,虽是三十万人口……短短数年,粮食竟可做到自给自足。
再加上附近又有大量的牧场……牛羊也比关内多得多,因而此地肉价竟比关内低廉得多。
于是乎,不少人都在朝关内修书,都是呼朋唤友,或者希望亲戚们能携家带口来。
在这个时代,讨生活本就是极艰辛的事,对于许多人而言,旅顺本就是这天下机会最多,已基本能做到填饱肚子不受饥寒交迫之害的乐土。
而如今……除了制造铁甲的军舰之外,这旅顺也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船坞,许多的船坞已得到了大量民船的订单。
尤其是击溃了佛郎机海军之后,已有不少人意识到,想来或可以此为出海口,进行对全天下的贸易。
之所以不少人愿意选择在此出海,一方面是张家在这里,最先提出宫中民船出入的规范,不似关内的口岸那般,虽然已彻底开海,可实际上,地方官府依旧有诸多的限制,商船来去,不必提心吊胆。
另一方面,却是这里造船业发达。
众人迎了张静一以及家眷人等至辽王府。
这辽王府占地颇大。
毕竟这地方,原本就是不毛之地,而张天伦早早便盘算将来自己势必儿孙满堂,因而……房子造的是否雕梁画栋是其次,紧要的是要足够大。
张静一先向张天伦见了礼,父子二人免不得唏嘘一番。
吃过了酒宴,安顿之后,紧接着,便是许多人来拜访了。
最先来拜访私谈的乃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
张静一请他们落座,二人倒是显得颇有几分拘谨,此时哪里还有山大王的做派,倒更像是那扭捏的小媳妇。
当然,这只是面对张静一而已,若是其他人,多半那一股子匪王的气势,却还是教人胆颤的。
看着张静一随和的脸色,李自成率先开口道:“殿下此番入辽,这辽东上下的军民,就有主心骨了。”
张静一端起茶盏,呷了一口,便笑吟吟地道:“这话言重了,大家都是过日子,我在不在,又有什么要紧呢?怎么,弟兄们过的都还好吧。”
“好的很。”李自成的目光很是真诚,看着张静一,由衷地道:“人安置了下来,有了土地可以耕种,各地的矿山,也舍得给薪俸,主要还是有了地,大家都安心了,这里如今就是咱们自己的家,能吃饱饭,一年下来,还有余钱,怎么不自在呢?说实话,俺这些弟兄,当初没有作乱的时候,是饥寒交迫,此后作乱,转战千里,这其中的苦头,自不必言。也就如今,才真正过上了安生的日子,有了土地,自己耕作,心里踏实了啊。”
“现如今,但凡有几分出息的年轻人,也都肯进学,不少人还立志要考军校呢!其实……在朝廷的眼里,可能俺们这些人狡诈残忍,可……俺说一句实在话,从前是真的苦啊,现在有了安生太平的日子,谁还有其他的心思呢?”
说着,他又道:“现如今,俺们聚集的几处地方,都有学堂,有医馆,还有集市,又靠着铁路,咱们的收成可以靠铁路运出去,换一点银子,外头的商货也能进来,这都是殿下的缘故,俺这辈子不服其他人,唯独只服殿下。”
张静一此时倒是想到了什么,不由道:“京里的情况,你知道一些吗?”
对于这个问题,李自成倒没有犹豫,老实地道:“是知道一些的。”
张静一点了点头,道:“京中不少人都说你们必然还要反,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可我却以为,你们断不会再反。若说我相信你们的承诺,这倒言过了,而是我知晓……当初你们无论反不反,都只是为了能填饱肚子而已,只要能将人安置下来,大家伙儿就是良民。”
张静一这话显然没有参杂一点虚假。
张献忠在一旁不禁感慨地道:“是极,殿下此言……真是俺们的感受,也是俺们的真心话。只是殿下,俺有一个不情之请。”
他说着,和李自成对视了一眼。
二人似乎来之前,就已经商榷好了。
张静一倒不介怀,便笑了笑道:“说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张献忠才道:“辽东这边,建奴人在殿下的资助之下,不断地向极北之地开拓,听闻那里……还残留着不少北元的势力,有诸多的汗国,这建奴八旗,一直深入,与那北元残党交战,倒是开拓了不少的土地,说实话……俺老张打了半辈子的仗,要让俺闲下来,这浑身的骨头,还真……有些痒痒啊,那建奴八旗能干的事,俺老张也可干,照样可以组织一些儿郎,也一路往北杀去,其他且也不论,总不比那建奴人差吧。”
李自成也连忙接口道:“其实俺也是这个意思。”
张静一闻言,便晓得他们的心思了,倒也不觉得意外。
事实上,张家封在了辽东,可辽东只是一个地里概念,可是边界在哪里,只有天知道。
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土地疆界一说,说白了,就是谁控制那里,这地就是谁的。
对于朝廷,反正也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事,辽东封给了张家,其实人家也懒得管了。
故而当初建奴人投降之后,张静一留下了皇太极,也其实有这个意思,这些建奴人……让他们恢复从前的渔猎生活,他们未必甘愿,可让他们种地和做工,却似乎也不稳妥。
于是张静一索性给他们分发了粮食和武器,让老弱妇孺搬迁至各地,也依旧分发一些土地和牛马给他们,其余的精壮,则让他们对外开拓。
建奴人久在辽东,无论是建奴女真,还是海西女真,早已习惯了这极寒的天气。
分发他们精良的武器,其实也不担心他们作乱,毕竟建奴人已经被打怕了,何况他们的家小也都在大后方呢。
开拓了土地,献上了首级,这土地自然张家占着,可拿下了多大的地,就给他们多少赏金,这形同于是整个八旗,被张静一雇佣了。
他们打到哪里,张家再派人驻守在那里,而后打通一个粮道,勘探附近的资源和地形。
而至于此时的外辽东区域,其实一直都是当初蒙古人鞭挞天下时留下的各个汗国。
比如现在较辽东最近的,便是西伯利亚汗国!这西伯利亚汗国,乃是当初金帐汗国分裂而出,人口不多,只有二十万,生产力也极其低下,看上去占据着广袤的土地,可实际上……却都是极北苦寒之地。
当然……现在大明依旧还称其为西伯利亚汗国,可实际上……这里已被沙皇俄国兼并了,主要的都城,已落入了沙皇之手。
只有和辽东接壤的地方,为西伯利亚汗国的残部占据,如今……八旗人如狼似虎一般,开始侵入这广袤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区域,肃清西伯利亚汗国的残部,犹如风卷残云一般,摧枯拉朽。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八旗打不过东林军,还打不过你这些西伯利亚汗国的残党吗?
因此,他们无畏地一路攻城略地,而张家也很痛快,青壮们在前头卖命,后方他们的妻儿父母,赏金一分不拉,在辽东都过上了不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