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佞臣 第37节
三皇子一笑,道:“无妨,我本就要寻五郎说话。”
定远侯进屋便注意到三皇子身边的姚颜卿,说起来这还是两人第一次在私人场合碰面,作为继父,定远侯不免觉得有些尴尬,若是在朝中,他大可称呼一声姚学士,可私下……定远侯清咳一声,想起了平日里妻子对姚颜卿的称呼,说道:“阿卿何时来的?四郎当真是不懂事,也不说知会一声。”说罢,忙邀了三皇子与姚颜卿去正院大堂。
按年龄来说,姚颜卿却是该坐在这里与这些年轻郎君吃酒玩笑,但以品级和圣眷来说,他却是该被安排到正院大堂,只是不知引路的小厮是如何做想,竟把他引来了此处。
定远侯引着三皇子和姚颜卿去往正院大堂,姚颜卿原是放心不下自己四哥,曹希贵已出言道:“四郎君有我们照应着,五郎莫不是还放心不下不成?”
姚四郎亦道:“五郎只管去就是了,我这大的人还用你担心?”
姚颜卿不由失笑,他前世是吃过这样的亏的,人欺他商贾出身,指桑骂槐的说一些入不得耳的话,是以才担心四哥遭受同样待遇,他倒是忘了,如今不比往日,有他在,谁要是敢不长眼的说些难听话,他少不得公报私仇,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参他家老子一本。
姚颜卿与三皇子走后,厅里不免议论纷纷,这里面见过三皇子的还真没有几个,身上大多都未担着差事,对三皇子只闻其人未见其面,等其走后,不免大感后悔,早知他身份很是该上前问安才是,又想着杨士英实不会做事,怎得也不说与他们引荐一番。
有和曹希贵相熟的,便凑到他身边,三皇子他自是晓得,只是跟他一同离去那个少年郎君却是不知身份,便和曹希贵打听道:“刚刚与三殿下坐在一处的小郎君是何人?怎不曾在京里见过?”
曹希贵哈哈一笑,说道:“你若见过便怪了,五郎是广陵人士,来京也不过一年罢了。”
那人听是外乡人便撇了下嘴,说道:“难怪未曾见他在京里走动过。”
顾六郎瞧出他不以为然,便道:“五郎身上是担着正经差事的,哪里如我们一般不过是个吃闲饭的。”
听了顾六郎的话,便有人笑骂道:“好你个顾六郎,抬高别人也就算了,怎得还贬低了咱们兄弟,你且说说他担了什么紧要的差事,可我们这些吃闲饭的强了。”
顾六郎笑道:“官至侍读学士,可不是比我们都强出许多。”
他话一出口,便把众人的嘴堵上了,侍读学士官虽不高,可架不住是圣人身边的近臣,都是自有锦绣前程的,想着那少年郎的年龄怕也与他们不相上下,可已得了圣人亲睐,正应了顾六郎的话,比他们都强出许多呢!有聪明的,立时想到了姚颜卿的身份,便出言相询,待得到证实后,心底那点酸意顿时散去,他们可没有本事能搞来顶了国库大半税收的银子来孝敬圣人,这样的人难怪能少年得志。
姚颜卿沾了三皇子的光,与他坐在了一处,这个位置好,高高在上,尽可以把所有人脸上的神色都纳入眼中,姚颜卿喜欢这个位置,或者说喜欢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今日当真是宾客满堂。”三皇子轻笑一声,与姚颜卿说道。
姚颜卿嘴角勾了勾,看着定远侯府今日的富贵不由想起了温家来,依着圣人之心,也不知定远侯府的富贵还能长久几时。
“臣敬殿下一杯。”安成侯作为定远侯的连襟,自是要过府贺寿,只是想不到竟有意外之喜,叫他碰见了三皇子。
三皇子笑着饮下一杯酒,众人见他这般和气,也纷纷前来敬酒,三皇子是个有酒量的,烧刀子那样的烈性的酒喝上一坛子都面不改色,更不用说用来宴客的太平水酒,这样的酒他便是喝上十坛子都未必会醉。
众人顾及三皇子身份,敬了一杯酒后便坐了回去,倒是和祁家沾亲带故的记起了姚颜卿的身份,又想着他如今圣眷在身,便端起长辈慈爱之相与他说起了话来。
第77章
皇家是一个严于人宽于几的地方,以嫡庶制度来说,曾坐在太和殿上的可没有几个是嫡子出身,但皇家又规定袭爵者必为嫡长子,若嫡长子逝则可由嫡次子或嫡长孙袭爵,当然,这也要看圣人的意思,如平阳侯高家,当年平阳公有嫡出两子,老大病逝后老公爷上折子请封嫡长孙为世子,可平阳公嫡次子高文曾做过晋文帝的伴读,晋文帝的心自是偏了,折子自此压了下来,等老公爷去了,他御笔一挥,让高文降一级袭了爵,成了平阳侯。
高家嫡长孙冤吗?凭心来说挺冤,好端端的爵位就这么飞了,可谁能和圣人讲道理,自古皇家便是最不讲理的地方,如姚颜卿被晋文帝认命接待使臣,这原是理藩院的差事,让他一个翰林院任职的给抢了,理藩院一众官员自然是不服,呈了折子上去,晋文帝反倒是拿原理藩院尚书杨溥颐来说事,让理藩院一众官员好个没脸,心里不免暗忖圣人待姚颜卿过于偏爱,失了公允,可私下,对姚颜卿安排之事倒是更上了心,不敢如之前那般懈怠。
大理寺卿徐学程和新任理藩院尚书交情不错,推心置腹的说了一席话:“姚学士不单单是圣人的臣子,亦是圣人的外甥,便是偏爱有些也是实属平常,这种酸醋委实没有必要吃。”
人的心本就是长偏的,晋文帝的心自然也不例外,他偏爱四皇子燕溥,哪怕明知恪顺王的死有他的手笔他亦做无知,他偏爱三皇子燕灏,知晓端宁侯的死另有隐情只做不知,在臣子中,他偏爱姚颜卿,哪怕以他之少年难以服众,他也愿意给他一个锦绣前程。
晋文帝事后对姚颜卿道:“朕一再给你常人没有的机遇,勿要让朕失望。”
姚颜卿深鞠一礼,他当然明白晋文帝对他的偏爱,不管以晚辈的身份还是以一个臣子的身份,圣人给他的都已超过他能拥有的许多,论出身,他与显贵二字八竿子打不着,论才干,姚颜卿虽有几分自负,可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再者,能在朝为官者哪个又没有几分真才实学呢!又有多少人怀才不遇,以他之龄官至侍读学士,仅仅这份知遇之恩已够他铭刻在心一辈子了。
高句丽、新罗、百济使臣几乎同时抵达京城,姚颜卿本着以礼仪之风彰显晋唐威仪,率百名侍卫相迎,人虽不多,可单拎出来不论哪个都是仪表堂堂,一眼望过去,身高皆高对方护卫队一头多,膀子更是比他们宽出近一半,便连腰间悬挂的长刀瞧着分量都比他们的要重。
姚颜卿一身绯色官服站在前方,身上披着一袭白狐裘,衬得小脸如同冰琢玉砌,他人又得俊美非常,个子又窜了一小指头,站在打头的位置异常的显眼。
三国使臣年年都来,都是老面孔了,往年接待他们的也都是老面孔,确实也好,胡子都有些花白了,前理藩院尚书杨溥颐是个干巴老头,哪里比得上姚颜卿人物风流俊俏,是以三国使臣瞧见姚颜卿眼睛一亮,观感极好,心里也乐开了花,少年人总比那些老狐狸好说话一些。
姚颜卿异常热情,笑眯眯的接待了三位使臣,言谈客气及至,对于三国献上的重礼,别直参,一挥手让人收下了,再三保证必会呈与圣人过目,至于面圣的请求,姚颜卿笑眯眯的道:“三位使臣远道而来还请在驿馆歇息一日,等圣人宣召后本官自会带三位使臣觐见。”
三国使臣皆是一怔,往年他们献上重礼后必会觐见晋唐皇帝,歌功颂德一番后领了赏赐方回驿馆,怎得这次大有不同。
高句丽使臣面有疑惑,刚要开口询问,姚颜卿已笑眯眯的把他们请上了车,之后一问三摇头,笑的比花还要好看,实在抱歉,本官非理藩院出身,番邦语言实不太精通。
姚颜卿把三为使臣安排在同一驿馆,极热情的命人待他们三人下去沐浴洗漱,洗去一身尘土,等三人穿戴一新出来后,忙吩咐人上菜,笑眼盈盈的说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三位使臣远道而来,又赶至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使三位使臣不能与家人团聚,本官分外能体会三位使臣之心,特命人烹饪三位使臣的家乡菜肴,以圆各位思乡之情。”
姚颜卿话音刚落,便有侍女端着特色菜肴而来,玉白的瓷碟上装着各色菜肴,大多为腌制而成,酸辣可口,其中一道腌萝卜还被雕刻成了鸽子蛋大小的花卉,外面翠绿,花心艳红,看的便叫人食欲大增。
“三位使臣且尝尝看可还合胃口。”姚颜卿笑眯眯的说道。
以往三国使臣来到晋唐,除了大块吃肉还是大块吃肉,实话来说,他们国家食物匮乏,一年中吃的最好的一顿也就是在晋唐了,不想这一次竟连个正经肉菜都没瞧见,一眼望过去,都是家乡美食,饶是如此,三位使臣面上还得作出惊喜之状,说道:“大人实是客气了,不想在晋唐竟能吃到如此正宗的家乡美食,实在叫人惊喜。”
新罗使臣吃了一口腌萝卜后,一脸感慨的说道:“果然是我新罗佳肴。”
“什么你新罗佳肴,这分明是我百济美味。”百济使臣一脸不悦的开口说道,冷哼了一声。
新罗使臣闻言大为不悦,冷笑道:“这分明是我新罗佳肴,被你们百济窥了去。”
高句丽夹了一筷子辣腌白菜吃了,慢条斯理的说道:“你们两国也不用争了,此乃我高句丽美味佳肴,皆为你们两国窥去秘方,实在无耻至极。”
姚颜卿唇角含笑,温声劝道:“三国莫要为此伤了和气才好,既为美味不妨多用些,我听三位使臣对这一席菜肴分外满意,如此我便放心了,必会安排妥当,每日按照此等席面为三位使臣安排膳食。”
高句丽刚要附和姚颜卿的话,听了后话脸上的笑意一僵,随即说道:“大人不必如此,有道是入乡随俗。”
“哪里,哪里,三位使臣皆为贵客,理应受此礼遇。”姚颜卿微微一笑。
新罗使臣面带笑意,询问道:“不知大人明日会在何时安排我等进宫觐见?”
“等圣人有所宣召本官必会带三位使臣觐见圣人。”姚颜卿笑着说道。
待陪着三位使臣用过膳后,姚颜卿便进宫复命,顺带把三箱别直参呈给圣人过目。
晋文帝眼角一抽,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年年都是一箱子别直参,真当晋唐没有人参不成。
“臣估摸着明日三位使臣进宫觐怕是要一诉苦楚了。”姚颜卿略低着头,轻声说道,这话修饰的好听,实际上他想说的又来打秋风了。
晋文帝清咳一声,国库实不富裕呀!今年五郎好不容易搞来了银子,他还没捂热和,实在舍不得赏赐出去。
“谁不苦,晋唐百姓也苦呀!”晋文帝轻叹一声,可面子也是重要的,晋唐泱泱大国,总不能叫他们空手而归。
姚颜卿微微一笑,说道:“臣以为高句丽、新罗、百济所献贡品皆相同,圣人不妨也比照如此回礼的好,免得有厚此薄彼之嫌。”
晋文帝略有深意的望了姚颜卿一眼,笑问道:“五郎既如此说,相比心中已有章程了,既朕叫你负责接待番邦使臣,回礼之事也在你的职责范围内,不妨说说你的想法。”
姚颜卿对此等厚颜无耻之国当真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尤其是他南下搞来的银子,刚充盈了国库,转头这些人就像用一箱别直参换走一箱金银珠宝,此等一本万利的买卖打的也太精了些。
“臣以三国既所呈之贡品皆为特产,我国应也比照如此回礼方不失礼节,有句话说的话,礼轻情意重,圣人已知三国国主之情意,想必圣人之心他们亦知。”姚颜卿笑眯眯的说道。
晋文帝佯怒的瞪了他一眼,笑骂道:“这又没有外人,与朕还卖什么关子。”
姚颜卿先是告罪,之后笑道:“臣想着我国地大物博,既有丝绸陶瓷,又有香茗美酒,不妨依照此四物赏赐于他们。”
晋文帝闻言不由一笑:“你小子弄出这四物来回礼,少不得要被人参上一本了。”
姚颜卿见晋文帝语气亲昵,便笑道:“有圣人护着臣,便是叫人参上一本臣亦是不怕的。”
晋文帝喜欢姚颜卿用这样亲近的语气和自己说话,偏爱一个人的时候,这种不够恭敬的态度便成一种叫人受用的近亲,当对一个人厌弃之时,哪怕再恭敬的态度,也能鸡蛋里挑出骨头。
晋文帝大手一挥,准了姚颜卿以四物回礼,至于谁要参他一本,姚颜卿眯眼一笑,那就让此人拿出一个回礼的章程了,管他是金银还是珠宝,国库是没有这个银子的,谁出的主意便由谁出资采买便是了。
第78章
继高句丽、新罗、百济使臣到来后,扶桑、暹罗、安南、骠国等使臣亦陆续到来,晋文帝择一良道吉日一同接见,同时设宴款待,由文武百官作陪。
高句丽使臣率先起身敬酒,待晋文帝略沾了沾酒杯后,提出和亲之意,意为许嫁宝华公主,结两国秦晋之好。
蛮夷之地女子焉能入宫为妃,姚颜卿闻言皱了下眉头,又听高句丽使臣道:“宝华公主自幼钦慕晋唐文化,愿与晋唐联姻,永结百世之好。”
高句丽使臣话音一落,安南使臣便出言道:“尊敬的陛下,我国也盼着能与晋唐永结百世之好,此次来晋唐,乌诗丽公主亦同行,盼陛下允见一面。”
骠国与安南国素有不合,听了安南使臣的话,骠国使臣当即冷笑一声,说道:“乌诗丽公主之貌如何能与陛下匹配,还是我国玛蕾公主天香国色,更与陛下匹配。”
安南使臣一听这话,眉毛冲竖而起,骠国使臣却是不惧,冷笑数声,袖子一撸,大有要当场大干一场的架势。
晋唐文官见状不免摇头,心下鄙夷,到底是蛮夷之地来的,就是没有一点规矩礼仪,他们却是忘记了,晋唐亦有文官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例子,如此时面露不屑之色的吏部尚书王桐,他在一个月前便在太和殿与礼部侍郎唐景田大打出手,一个青了左眼,一个青了右眼,最后还是冯百川上前把人架开。
晋文帝清咳一声,看了三皇子一眼,三皇子会意,忙上前一手一个架开两位使臣,晋文帝则笑道:“两位使臣怎得未饮美酒已先醉了。”其意暗指两人失态之举。
晋文帝话一出口,两位使臣忙一整衣衫,告失礼之罪。
高句丽使臣鄙夷的看了他们两眼,两个黑不溜秋的公主也好意思许嫁晋唐国主,呸,眼得多瞎才能看上两块黑炭。
高句丽使臣自信满满的旧事重提,介绍起了宝华公主,着重点明宝华公主生的冰肌玉肤,乃是高句丽第一美人。
新罗使臣闻言露出不屑的神色,只因晋文帝有话在先,他讥讽之言只能咽回腹中,鼻子中发出一声“哼”声。
有官员见各国使臣皆有联姻之意,心下一动,倒觉得这是个机会,蛮夷女子自不能嫁入皇室,以免玷污皇室血统,但是晋唐可以下嫁公主,当然此公主非彼公主,圣人完全可以从官家女子中择几女封为公主下嫁,以此全了与各国邦交之情谊。
次日早朝,便有官员上奏,欲以臣女下嫁番邦,以太宗时汾阳公主为例进行,诉说此举的种种好处,此言一出倒得不好官员赞同,然朝中清流却面露不屑之意。
徐太傅眉头一皱,沉声说道:“完全是无稽之谈,汾阳公主因何下嫁,是因当时晋唐兵力不足,才会许嫁公主,这是什么,这是耻辱,如今晋唐正值盛世,国富而民强,有什么必要与蛮夷联姻。”
作为姚颜卿的师座,徐太傅既已开口,作为弟子姚颜卿自当附议,依他本心而言,下嫁公主,哪怕是假公主对于晋唐来说无任何必要,正如徐太傅所言,如今晋唐正值盛世,国富而民强,而番邦小国乃是晋唐的附属国,何须以和亲的方式表达国之善意。
“臣认为徐太傅所言及是,我晋唐乃泱泱大国,怎可下嫁公主到蛮夷之地。”姚颜卿出言说道。
大学士陈昂则道:“臣以为徐太傅所言有失偏颇,下嫁公主怎能说是耻辱之事,徐太傅此言甚为不妥,甚至有不敬太宗之意。”
徐太傅冷笑一声,反问道:“难道陈大人认为当初汾阳公主下嫁乃是一件极其有脸的事不成?”
晋文帝见两位重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吵了起来,不由皱眉,沉声道:“此事不用在议,你们有这闲工夫在这争吵,不妨为百姓做一些实事。”
晋文帝本就没有动过和亲的心思,徐太傅有一句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汾阳公主下嫁对当时的晋唐来说正是一件耻辱,若当年兵力强盛,能一阻吐蕃进犯,焉会下嫁公主换取一时的安定。
晋文帝的话一出口,再无人不识趣的提及此事,徐学程更觉得上奏此事的官员完全是闲的,才会提及这样无用之事,一没战事,二没纷争,无端端有什么和亲的必要。
晋文帝见无人上奏,正要命退朝,话未出口便有人跳了出来,参姚颜卿怠慢使臣失职之罪,晋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殿下的臣子,道:“姚爱卿还不速速上前自辩。”
姚颜卿口中称“是”,他兼任监察御史以来还未参过别人,倒是先叫人参了一本,当真有趣。
他看了参他一本的梁中丞一眼,微微一笑,道:“梁大人可是对我有所误会?”
梁中丞轻哼一声,冷声道;“本官自无误会,本官劝姚大人好生认错的好,也能求圣人一个宽大处理。”
姚颜卿长眉一挑,轻声道:“梁大人说我怠慢使臣,不知这话从何而来?”
梁中丞见姚颜卿不见棺材不落泪,冷笑一声道:“有人禀告本官你日日给高句丽、新罗、百济使臣吃腌菜,更为扶桑使臣备下未经烹调的食物,任你姚大人舌灿莲花,亦不容你分辨。”
姚颜卿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随即正色问道:“敢问梁大人可知番邦风俗?”
梁中丞眉头一皱,沉声道:“姚大人无需东扯西拉,你慢待使臣乃是事实,与本官是否知晓番邦风俗又有何干系。”
姚颜卿微微一笑,道:“看来梁大人是不知了。”说完,面向晋文帝道:“臣为各国使臣备下的乃是他们家乡美食,如梁大人口中的腌菜,正是高句丽、新罗、百济的美味佳肴,三位使臣对此都赞不绝口,称之为第一美味,而扶桑使臣更赞我晋唐海味鲜美,梁大人是有所不知,扶桑国素来喜欢生食海味,此等未经烹调的美食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
刑部尚书对此是闻所未闻,不禁暗自嘀咕了一句,这念头还有喜欢咸菜和生肉的?蛮夷果然是蛮夷,上不了台面。
梁中丞确实不知姚颜卿所言真假,他又不曾在理藩院任职过,当即便斥道:“一派胡言乱语,我平生未闻还有人喜欢食生肉的,我劝姚大人勿要狡辩,还是老实认罪的好。”
定远侯进屋便注意到三皇子身边的姚颜卿,说起来这还是两人第一次在私人场合碰面,作为继父,定远侯不免觉得有些尴尬,若是在朝中,他大可称呼一声姚学士,可私下……定远侯清咳一声,想起了平日里妻子对姚颜卿的称呼,说道:“阿卿何时来的?四郎当真是不懂事,也不说知会一声。”说罢,忙邀了三皇子与姚颜卿去正院大堂。
按年龄来说,姚颜卿却是该坐在这里与这些年轻郎君吃酒玩笑,但以品级和圣眷来说,他却是该被安排到正院大堂,只是不知引路的小厮是如何做想,竟把他引来了此处。
定远侯引着三皇子和姚颜卿去往正院大堂,姚颜卿原是放心不下自己四哥,曹希贵已出言道:“四郎君有我们照应着,五郎莫不是还放心不下不成?”
姚四郎亦道:“五郎只管去就是了,我这大的人还用你担心?”
姚颜卿不由失笑,他前世是吃过这样的亏的,人欺他商贾出身,指桑骂槐的说一些入不得耳的话,是以才担心四哥遭受同样待遇,他倒是忘了,如今不比往日,有他在,谁要是敢不长眼的说些难听话,他少不得公报私仇,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参他家老子一本。
姚颜卿与三皇子走后,厅里不免议论纷纷,这里面见过三皇子的还真没有几个,身上大多都未担着差事,对三皇子只闻其人未见其面,等其走后,不免大感后悔,早知他身份很是该上前问安才是,又想着杨士英实不会做事,怎得也不说与他们引荐一番。
有和曹希贵相熟的,便凑到他身边,三皇子他自是晓得,只是跟他一同离去那个少年郎君却是不知身份,便和曹希贵打听道:“刚刚与三殿下坐在一处的小郎君是何人?怎不曾在京里见过?”
曹希贵哈哈一笑,说道:“你若见过便怪了,五郎是广陵人士,来京也不过一年罢了。”
那人听是外乡人便撇了下嘴,说道:“难怪未曾见他在京里走动过。”
顾六郎瞧出他不以为然,便道:“五郎身上是担着正经差事的,哪里如我们一般不过是个吃闲饭的。”
听了顾六郎的话,便有人笑骂道:“好你个顾六郎,抬高别人也就算了,怎得还贬低了咱们兄弟,你且说说他担了什么紧要的差事,可我们这些吃闲饭的强了。”
顾六郎笑道:“官至侍读学士,可不是比我们都强出许多。”
他话一出口,便把众人的嘴堵上了,侍读学士官虽不高,可架不住是圣人身边的近臣,都是自有锦绣前程的,想着那少年郎的年龄怕也与他们不相上下,可已得了圣人亲睐,正应了顾六郎的话,比他们都强出许多呢!有聪明的,立时想到了姚颜卿的身份,便出言相询,待得到证实后,心底那点酸意顿时散去,他们可没有本事能搞来顶了国库大半税收的银子来孝敬圣人,这样的人难怪能少年得志。
姚颜卿沾了三皇子的光,与他坐在了一处,这个位置好,高高在上,尽可以把所有人脸上的神色都纳入眼中,姚颜卿喜欢这个位置,或者说喜欢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今日当真是宾客满堂。”三皇子轻笑一声,与姚颜卿说道。
姚颜卿嘴角勾了勾,看着定远侯府今日的富贵不由想起了温家来,依着圣人之心,也不知定远侯府的富贵还能长久几时。
“臣敬殿下一杯。”安成侯作为定远侯的连襟,自是要过府贺寿,只是想不到竟有意外之喜,叫他碰见了三皇子。
三皇子笑着饮下一杯酒,众人见他这般和气,也纷纷前来敬酒,三皇子是个有酒量的,烧刀子那样的烈性的酒喝上一坛子都面不改色,更不用说用来宴客的太平水酒,这样的酒他便是喝上十坛子都未必会醉。
众人顾及三皇子身份,敬了一杯酒后便坐了回去,倒是和祁家沾亲带故的记起了姚颜卿的身份,又想着他如今圣眷在身,便端起长辈慈爱之相与他说起了话来。
第77章
皇家是一个严于人宽于几的地方,以嫡庶制度来说,曾坐在太和殿上的可没有几个是嫡子出身,但皇家又规定袭爵者必为嫡长子,若嫡长子逝则可由嫡次子或嫡长孙袭爵,当然,这也要看圣人的意思,如平阳侯高家,当年平阳公有嫡出两子,老大病逝后老公爷上折子请封嫡长孙为世子,可平阳公嫡次子高文曾做过晋文帝的伴读,晋文帝的心自是偏了,折子自此压了下来,等老公爷去了,他御笔一挥,让高文降一级袭了爵,成了平阳侯。
高家嫡长孙冤吗?凭心来说挺冤,好端端的爵位就这么飞了,可谁能和圣人讲道理,自古皇家便是最不讲理的地方,如姚颜卿被晋文帝认命接待使臣,这原是理藩院的差事,让他一个翰林院任职的给抢了,理藩院一众官员自然是不服,呈了折子上去,晋文帝反倒是拿原理藩院尚书杨溥颐来说事,让理藩院一众官员好个没脸,心里不免暗忖圣人待姚颜卿过于偏爱,失了公允,可私下,对姚颜卿安排之事倒是更上了心,不敢如之前那般懈怠。
大理寺卿徐学程和新任理藩院尚书交情不错,推心置腹的说了一席话:“姚学士不单单是圣人的臣子,亦是圣人的外甥,便是偏爱有些也是实属平常,这种酸醋委实没有必要吃。”
人的心本就是长偏的,晋文帝的心自然也不例外,他偏爱四皇子燕溥,哪怕明知恪顺王的死有他的手笔他亦做无知,他偏爱三皇子燕灏,知晓端宁侯的死另有隐情只做不知,在臣子中,他偏爱姚颜卿,哪怕以他之少年难以服众,他也愿意给他一个锦绣前程。
晋文帝事后对姚颜卿道:“朕一再给你常人没有的机遇,勿要让朕失望。”
姚颜卿深鞠一礼,他当然明白晋文帝对他的偏爱,不管以晚辈的身份还是以一个臣子的身份,圣人给他的都已超过他能拥有的许多,论出身,他与显贵二字八竿子打不着,论才干,姚颜卿虽有几分自负,可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再者,能在朝为官者哪个又没有几分真才实学呢!又有多少人怀才不遇,以他之龄官至侍读学士,仅仅这份知遇之恩已够他铭刻在心一辈子了。
高句丽、新罗、百济使臣几乎同时抵达京城,姚颜卿本着以礼仪之风彰显晋唐威仪,率百名侍卫相迎,人虽不多,可单拎出来不论哪个都是仪表堂堂,一眼望过去,身高皆高对方护卫队一头多,膀子更是比他们宽出近一半,便连腰间悬挂的长刀瞧着分量都比他们的要重。
姚颜卿一身绯色官服站在前方,身上披着一袭白狐裘,衬得小脸如同冰琢玉砌,他人又得俊美非常,个子又窜了一小指头,站在打头的位置异常的显眼。
三国使臣年年都来,都是老面孔了,往年接待他们的也都是老面孔,确实也好,胡子都有些花白了,前理藩院尚书杨溥颐是个干巴老头,哪里比得上姚颜卿人物风流俊俏,是以三国使臣瞧见姚颜卿眼睛一亮,观感极好,心里也乐开了花,少年人总比那些老狐狸好说话一些。
姚颜卿异常热情,笑眯眯的接待了三位使臣,言谈客气及至,对于三国献上的重礼,别直参,一挥手让人收下了,再三保证必会呈与圣人过目,至于面圣的请求,姚颜卿笑眯眯的道:“三位使臣远道而来还请在驿馆歇息一日,等圣人宣召后本官自会带三位使臣觐见。”
三国使臣皆是一怔,往年他们献上重礼后必会觐见晋唐皇帝,歌功颂德一番后领了赏赐方回驿馆,怎得这次大有不同。
高句丽使臣面有疑惑,刚要开口询问,姚颜卿已笑眯眯的把他们请上了车,之后一问三摇头,笑的比花还要好看,实在抱歉,本官非理藩院出身,番邦语言实不太精通。
姚颜卿把三为使臣安排在同一驿馆,极热情的命人待他们三人下去沐浴洗漱,洗去一身尘土,等三人穿戴一新出来后,忙吩咐人上菜,笑眼盈盈的说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三位使臣远道而来,又赶至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使三位使臣不能与家人团聚,本官分外能体会三位使臣之心,特命人烹饪三位使臣的家乡菜肴,以圆各位思乡之情。”
姚颜卿话音刚落,便有侍女端着特色菜肴而来,玉白的瓷碟上装着各色菜肴,大多为腌制而成,酸辣可口,其中一道腌萝卜还被雕刻成了鸽子蛋大小的花卉,外面翠绿,花心艳红,看的便叫人食欲大增。
“三位使臣且尝尝看可还合胃口。”姚颜卿笑眯眯的说道。
以往三国使臣来到晋唐,除了大块吃肉还是大块吃肉,实话来说,他们国家食物匮乏,一年中吃的最好的一顿也就是在晋唐了,不想这一次竟连个正经肉菜都没瞧见,一眼望过去,都是家乡美食,饶是如此,三位使臣面上还得作出惊喜之状,说道:“大人实是客气了,不想在晋唐竟能吃到如此正宗的家乡美食,实在叫人惊喜。”
新罗使臣吃了一口腌萝卜后,一脸感慨的说道:“果然是我新罗佳肴。”
“什么你新罗佳肴,这分明是我百济美味。”百济使臣一脸不悦的开口说道,冷哼了一声。
新罗使臣闻言大为不悦,冷笑道:“这分明是我新罗佳肴,被你们百济窥了去。”
高句丽夹了一筷子辣腌白菜吃了,慢条斯理的说道:“你们两国也不用争了,此乃我高句丽美味佳肴,皆为你们两国窥去秘方,实在无耻至极。”
姚颜卿唇角含笑,温声劝道:“三国莫要为此伤了和气才好,既为美味不妨多用些,我听三位使臣对这一席菜肴分外满意,如此我便放心了,必会安排妥当,每日按照此等席面为三位使臣安排膳食。”
高句丽刚要附和姚颜卿的话,听了后话脸上的笑意一僵,随即说道:“大人不必如此,有道是入乡随俗。”
“哪里,哪里,三位使臣皆为贵客,理应受此礼遇。”姚颜卿微微一笑。
新罗使臣面带笑意,询问道:“不知大人明日会在何时安排我等进宫觐见?”
“等圣人有所宣召本官必会带三位使臣觐见圣人。”姚颜卿笑着说道。
待陪着三位使臣用过膳后,姚颜卿便进宫复命,顺带把三箱别直参呈给圣人过目。
晋文帝眼角一抽,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年年都是一箱子别直参,真当晋唐没有人参不成。
“臣估摸着明日三位使臣进宫觐怕是要一诉苦楚了。”姚颜卿略低着头,轻声说道,这话修饰的好听,实际上他想说的又来打秋风了。
晋文帝清咳一声,国库实不富裕呀!今年五郎好不容易搞来了银子,他还没捂热和,实在舍不得赏赐出去。
“谁不苦,晋唐百姓也苦呀!”晋文帝轻叹一声,可面子也是重要的,晋唐泱泱大国,总不能叫他们空手而归。
姚颜卿微微一笑,说道:“臣以为高句丽、新罗、百济所献贡品皆相同,圣人不妨也比照如此回礼的好,免得有厚此薄彼之嫌。”
晋文帝略有深意的望了姚颜卿一眼,笑问道:“五郎既如此说,相比心中已有章程了,既朕叫你负责接待番邦使臣,回礼之事也在你的职责范围内,不妨说说你的想法。”
姚颜卿对此等厚颜无耻之国当真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尤其是他南下搞来的银子,刚充盈了国库,转头这些人就像用一箱别直参换走一箱金银珠宝,此等一本万利的买卖打的也太精了些。
“臣以三国既所呈之贡品皆为特产,我国应也比照如此回礼方不失礼节,有句话说的话,礼轻情意重,圣人已知三国国主之情意,想必圣人之心他们亦知。”姚颜卿笑眯眯的说道。
晋文帝佯怒的瞪了他一眼,笑骂道:“这又没有外人,与朕还卖什么关子。”
姚颜卿先是告罪,之后笑道:“臣想着我国地大物博,既有丝绸陶瓷,又有香茗美酒,不妨依照此四物赏赐于他们。”
晋文帝闻言不由一笑:“你小子弄出这四物来回礼,少不得要被人参上一本了。”
姚颜卿见晋文帝语气亲昵,便笑道:“有圣人护着臣,便是叫人参上一本臣亦是不怕的。”
晋文帝喜欢姚颜卿用这样亲近的语气和自己说话,偏爱一个人的时候,这种不够恭敬的态度便成一种叫人受用的近亲,当对一个人厌弃之时,哪怕再恭敬的态度,也能鸡蛋里挑出骨头。
晋文帝大手一挥,准了姚颜卿以四物回礼,至于谁要参他一本,姚颜卿眯眼一笑,那就让此人拿出一个回礼的章程了,管他是金银还是珠宝,国库是没有这个银子的,谁出的主意便由谁出资采买便是了。
第78章
继高句丽、新罗、百济使臣到来后,扶桑、暹罗、安南、骠国等使臣亦陆续到来,晋文帝择一良道吉日一同接见,同时设宴款待,由文武百官作陪。
高句丽使臣率先起身敬酒,待晋文帝略沾了沾酒杯后,提出和亲之意,意为许嫁宝华公主,结两国秦晋之好。
蛮夷之地女子焉能入宫为妃,姚颜卿闻言皱了下眉头,又听高句丽使臣道:“宝华公主自幼钦慕晋唐文化,愿与晋唐联姻,永结百世之好。”
高句丽使臣话音一落,安南使臣便出言道:“尊敬的陛下,我国也盼着能与晋唐永结百世之好,此次来晋唐,乌诗丽公主亦同行,盼陛下允见一面。”
骠国与安南国素有不合,听了安南使臣的话,骠国使臣当即冷笑一声,说道:“乌诗丽公主之貌如何能与陛下匹配,还是我国玛蕾公主天香国色,更与陛下匹配。”
安南使臣一听这话,眉毛冲竖而起,骠国使臣却是不惧,冷笑数声,袖子一撸,大有要当场大干一场的架势。
晋唐文官见状不免摇头,心下鄙夷,到底是蛮夷之地来的,就是没有一点规矩礼仪,他们却是忘记了,晋唐亦有文官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的例子,如此时面露不屑之色的吏部尚书王桐,他在一个月前便在太和殿与礼部侍郎唐景田大打出手,一个青了左眼,一个青了右眼,最后还是冯百川上前把人架开。
晋文帝清咳一声,看了三皇子一眼,三皇子会意,忙上前一手一个架开两位使臣,晋文帝则笑道:“两位使臣怎得未饮美酒已先醉了。”其意暗指两人失态之举。
晋文帝话一出口,两位使臣忙一整衣衫,告失礼之罪。
高句丽使臣鄙夷的看了他们两眼,两个黑不溜秋的公主也好意思许嫁晋唐国主,呸,眼得多瞎才能看上两块黑炭。
高句丽使臣自信满满的旧事重提,介绍起了宝华公主,着重点明宝华公主生的冰肌玉肤,乃是高句丽第一美人。
新罗使臣闻言露出不屑的神色,只因晋文帝有话在先,他讥讽之言只能咽回腹中,鼻子中发出一声“哼”声。
有官员见各国使臣皆有联姻之意,心下一动,倒觉得这是个机会,蛮夷女子自不能嫁入皇室,以免玷污皇室血统,但是晋唐可以下嫁公主,当然此公主非彼公主,圣人完全可以从官家女子中择几女封为公主下嫁,以此全了与各国邦交之情谊。
次日早朝,便有官员上奏,欲以臣女下嫁番邦,以太宗时汾阳公主为例进行,诉说此举的种种好处,此言一出倒得不好官员赞同,然朝中清流却面露不屑之意。
徐太傅眉头一皱,沉声说道:“完全是无稽之谈,汾阳公主因何下嫁,是因当时晋唐兵力不足,才会许嫁公主,这是什么,这是耻辱,如今晋唐正值盛世,国富而民强,有什么必要与蛮夷联姻。”
作为姚颜卿的师座,徐太傅既已开口,作为弟子姚颜卿自当附议,依他本心而言,下嫁公主,哪怕是假公主对于晋唐来说无任何必要,正如徐太傅所言,如今晋唐正值盛世,国富而民强,而番邦小国乃是晋唐的附属国,何须以和亲的方式表达国之善意。
“臣认为徐太傅所言及是,我晋唐乃泱泱大国,怎可下嫁公主到蛮夷之地。”姚颜卿出言说道。
大学士陈昂则道:“臣以为徐太傅所言有失偏颇,下嫁公主怎能说是耻辱之事,徐太傅此言甚为不妥,甚至有不敬太宗之意。”
徐太傅冷笑一声,反问道:“难道陈大人认为当初汾阳公主下嫁乃是一件极其有脸的事不成?”
晋文帝见两位重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吵了起来,不由皱眉,沉声道:“此事不用在议,你们有这闲工夫在这争吵,不妨为百姓做一些实事。”
晋文帝本就没有动过和亲的心思,徐太傅有一句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汾阳公主下嫁对当时的晋唐来说正是一件耻辱,若当年兵力强盛,能一阻吐蕃进犯,焉会下嫁公主换取一时的安定。
晋文帝的话一出口,再无人不识趣的提及此事,徐学程更觉得上奏此事的官员完全是闲的,才会提及这样无用之事,一没战事,二没纷争,无端端有什么和亲的必要。
晋文帝见无人上奏,正要命退朝,话未出口便有人跳了出来,参姚颜卿怠慢使臣失职之罪,晋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殿下的臣子,道:“姚爱卿还不速速上前自辩。”
姚颜卿口中称“是”,他兼任监察御史以来还未参过别人,倒是先叫人参了一本,当真有趣。
他看了参他一本的梁中丞一眼,微微一笑,道:“梁大人可是对我有所误会?”
梁中丞轻哼一声,冷声道;“本官自无误会,本官劝姚大人好生认错的好,也能求圣人一个宽大处理。”
姚颜卿长眉一挑,轻声道:“梁大人说我怠慢使臣,不知这话从何而来?”
梁中丞见姚颜卿不见棺材不落泪,冷笑一声道:“有人禀告本官你日日给高句丽、新罗、百济使臣吃腌菜,更为扶桑使臣备下未经烹调的食物,任你姚大人舌灿莲花,亦不容你分辨。”
姚颜卿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随即正色问道:“敢问梁大人可知番邦风俗?”
梁中丞眉头一皱,沉声道:“姚大人无需东扯西拉,你慢待使臣乃是事实,与本官是否知晓番邦风俗又有何干系。”
姚颜卿微微一笑,道:“看来梁大人是不知了。”说完,面向晋文帝道:“臣为各国使臣备下的乃是他们家乡美食,如梁大人口中的腌菜,正是高句丽、新罗、百济的美味佳肴,三位使臣对此都赞不绝口,称之为第一美味,而扶桑使臣更赞我晋唐海味鲜美,梁大人是有所不知,扶桑国素来喜欢生食海味,此等未经烹调的美食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
刑部尚书对此是闻所未闻,不禁暗自嘀咕了一句,这念头还有喜欢咸菜和生肉的?蛮夷果然是蛮夷,上不了台面。
梁中丞确实不知姚颜卿所言真假,他又不曾在理藩院任职过,当即便斥道:“一派胡言乱语,我平生未闻还有人喜欢食生肉的,我劝姚大人勿要狡辩,还是老实认罪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