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徐温:去!
殿堂之上,一老一少。
少年是商王最喜欢的儿子朱训枫,年十四。
商王目光深邃,遥望虚空,深沉道:“未来的根基不在这里,而在南方的大明,不管怎么说,那里才是真正的龙兴之地,没有新大明的支持,咱们大商朝站不稳啊。”
“别看如今风平浪静,私底下却暗流涌动,不知有多少人正在谋划。”
少年目光闪烁,有些懵的样子,一副天真无邪。
商王轻轻叹了口气。
“过段时间你就去吧,去学习真正的大明文化,不要忘了你身上留的什么血,不要整天和那些人混......”
朱训枫心一凛,微微低下了头。
他知道父亲对自己的一些事情表达了不满,这段时间内,他是有些松懈了,爱上了和一些“蛮子”厮混,变得有些堕落。
商王从怀中掏出一颗玉佩,有些干巴的手,轻轻摩挲着它,双眸中流露着复杂的情感,他低声道:“这是当年二哥赠予我的,说让我好好看护北疆,祐我大明,先帝在世时,也曾嘱托我们三兄弟,让我们守望相助,切不可再起当年事端。”
朱训枫听出了父皇的意思,父皇嘴中的那个二哥,应该就是如今新大明帝王的父亲,也就是他的二叔。
“看来父皇有些释怀了。”
商王低沉道:“可是....我还是没有放弃心中的成见,毅然起兵,差点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商王咽了一口吐沫,咳嗽几声。
“事已至此,裂痕出现了,再也难恢复到原先的样子。”
“假如当年我没有起兵,恐怕又是另外一种局面。”
朱训枫有些好奇的看着父皇,只见商王把玉佩递到了他的前面。
“这个交给你,等你前往新大明之后,想必你哪位堂兄会见你的,到时候你把这块儿玉佩转交给他,告诉他,我,永远是大明的商王。”
朱训枫一震!
商王说完这番话,陡然变得有些落寞。
人上了年纪,就不由自主的开始怀念。
若说商王最怀念的日子,那就是当年驰骋疆场,为新大明开拓的日子。
望着有些空荡的大殿,商王坐在台阶上,头顶戴的龙冠有些歪扭,低声呢喃,不知在说着什么话。
朱训枫走出宫殿后,刚出门,就看见一位穿着儒服的老人,他连忙加快步伐,走到老人面前亲切的说道:“老师。”
这位老人赫然是徐温,作为商王手底下最大的谋臣,深受商王的宠幸。
而且他还是朱训枫的老师。
徐温一直教导朱训枫。
徐温抬起浑浊的双眸,虽然双颊偏瘦,但是眼中时不时透露出的精光,令人不敢忽视他的存在。
“殿下。”
朱训枫正想问一问刚才发生的事情,他连忙述说了一下。
“陛下让您去大明?”
朱训枫皱着眉头:“是啊,但是我这么一去,恐怕.....”
徐温立马打断了他的话:“去,国内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去了大明您的地位才更加巩固。”
“为什么?”
徐温看了一眼朱训枫,心中叹了一口气,虽然殿下聪慧,但一直被他和陛下保护的太好,政治方面还有些加强。
但是,也只有这样他才更加的放心。
“殿下觉得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朱训枫一愣,眉毛上扬,一时之间有些回答不上来,他有些迟疑道:“父皇最疼爱我?”
“那为何最重视你呢?”
徐温反问道。
“我.....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我的性格...”
徐温摇摇头:“不,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身上流淌的全是汉人的血,不像其他皇子,他们身上还有一半的血不是汉人的血脉。”
商王为了笼络各大部落,四处联姻,娶了不少的蛮族女子,这些蛮族女子背后都有部落支持,形成了一股制衡的力量。
一旦商王离去,不论谁上台都会造成一个结果,那些依仗母妃后面的皇子,必将进行清理异己的活动,那好不容易才创下的国度,就会面临分崩离析的景象。
朱训枫的眉毛渐渐舒展。
“跟随陛下来的将领大臣们,只有殿下您当上我们才放心,而其他人,都不会令众人信服。”
“而大明恐怕也会支持你,到时候国内有我们这一群大臣支持,外面又有大明强援,您就可以安稳了。”
朱训枫眼前一亮,瞬间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老师,我懂了,我这就去准备前往新大明。”
徐温望着朱训枫离去的背影,然后整理了一下衣衫,走进了宫殿。
台阶上的商王看了一眼徐温,没有任何动作。
徐温慢慢走到殿前,轻声道:“陛下。”
商王轻声道:“告诉他了吗?”
“嗯,殿下聪慧,很快就明白了道理。”徐温缓缓道。
“知道了就好,他还是有些单纯,不过还好,有你们这群大臣辅佐,谅其他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徐温恭敬道:“他们成不了气候。”
话语虽然平淡,却流露出了浓浓的自信。
商王站起来,拍了拍衣裳,目光灼灼地看着徐温,道:“我已经决定了。”
徐温目光闪烁,他知道陛下的意思,以后就真正是商王了。
商朝对外要换个名义了。
商王决定恢复和新大明的关系,商王自请为“商王”,从商朝的国王降一级。
商朝和大明的关系相当于中明和安南的关系。
“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一个人再有雄心壮志,精神决定不了物质。
物质决定精神。
汉人的数量决定了商朝的国力强弱。
目前商朝境内,殷人的数量高达90%以上,剩余的才是汉人,这些汉人的标准有些低。
只要有汉人的血脉,就是汉人。
可以说这也是一滴血原则。
然而就是这样,汉人的数量还是少量。
当然在明面上,没有区分。
但是大臣们和商王心里都有数。
现在看着一团和气,但未来,谁也不敢赌。
商王脸颊上露出一丝冷冽的寒光,道:“看看谁先跳出来,别怪本王不客气了。”
徐温暗暗道:“又有人倒霉了.....”
少年是商王最喜欢的儿子朱训枫,年十四。
商王目光深邃,遥望虚空,深沉道:“未来的根基不在这里,而在南方的大明,不管怎么说,那里才是真正的龙兴之地,没有新大明的支持,咱们大商朝站不稳啊。”
“别看如今风平浪静,私底下却暗流涌动,不知有多少人正在谋划。”
少年目光闪烁,有些懵的样子,一副天真无邪。
商王轻轻叹了口气。
“过段时间你就去吧,去学习真正的大明文化,不要忘了你身上留的什么血,不要整天和那些人混......”
朱训枫心一凛,微微低下了头。
他知道父亲对自己的一些事情表达了不满,这段时间内,他是有些松懈了,爱上了和一些“蛮子”厮混,变得有些堕落。
商王从怀中掏出一颗玉佩,有些干巴的手,轻轻摩挲着它,双眸中流露着复杂的情感,他低声道:“这是当年二哥赠予我的,说让我好好看护北疆,祐我大明,先帝在世时,也曾嘱托我们三兄弟,让我们守望相助,切不可再起当年事端。”
朱训枫听出了父皇的意思,父皇嘴中的那个二哥,应该就是如今新大明帝王的父亲,也就是他的二叔。
“看来父皇有些释怀了。”
商王低沉道:“可是....我还是没有放弃心中的成见,毅然起兵,差点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商王咽了一口吐沫,咳嗽几声。
“事已至此,裂痕出现了,再也难恢复到原先的样子。”
“假如当年我没有起兵,恐怕又是另外一种局面。”
朱训枫有些好奇的看着父皇,只见商王把玉佩递到了他的前面。
“这个交给你,等你前往新大明之后,想必你哪位堂兄会见你的,到时候你把这块儿玉佩转交给他,告诉他,我,永远是大明的商王。”
朱训枫一震!
商王说完这番话,陡然变得有些落寞。
人上了年纪,就不由自主的开始怀念。
若说商王最怀念的日子,那就是当年驰骋疆场,为新大明开拓的日子。
望着有些空荡的大殿,商王坐在台阶上,头顶戴的龙冠有些歪扭,低声呢喃,不知在说着什么话。
朱训枫走出宫殿后,刚出门,就看见一位穿着儒服的老人,他连忙加快步伐,走到老人面前亲切的说道:“老师。”
这位老人赫然是徐温,作为商王手底下最大的谋臣,深受商王的宠幸。
而且他还是朱训枫的老师。
徐温一直教导朱训枫。
徐温抬起浑浊的双眸,虽然双颊偏瘦,但是眼中时不时透露出的精光,令人不敢忽视他的存在。
“殿下。”
朱训枫正想问一问刚才发生的事情,他连忙述说了一下。
“陛下让您去大明?”
朱训枫皱着眉头:“是啊,但是我这么一去,恐怕.....”
徐温立马打断了他的话:“去,国内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去了大明您的地位才更加巩固。”
“为什么?”
徐温看了一眼朱训枫,心中叹了一口气,虽然殿下聪慧,但一直被他和陛下保护的太好,政治方面还有些加强。
但是,也只有这样他才更加的放心。
“殿下觉得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朱训枫一愣,眉毛上扬,一时之间有些回答不上来,他有些迟疑道:“父皇最疼爱我?”
“那为何最重视你呢?”
徐温反问道。
“我.....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我的性格...”
徐温摇摇头:“不,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身上流淌的全是汉人的血,不像其他皇子,他们身上还有一半的血不是汉人的血脉。”
商王为了笼络各大部落,四处联姻,娶了不少的蛮族女子,这些蛮族女子背后都有部落支持,形成了一股制衡的力量。
一旦商王离去,不论谁上台都会造成一个结果,那些依仗母妃后面的皇子,必将进行清理异己的活动,那好不容易才创下的国度,就会面临分崩离析的景象。
朱训枫的眉毛渐渐舒展。
“跟随陛下来的将领大臣们,只有殿下您当上我们才放心,而其他人,都不会令众人信服。”
“而大明恐怕也会支持你,到时候国内有我们这一群大臣支持,外面又有大明强援,您就可以安稳了。”
朱训枫眼前一亮,瞬间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老师,我懂了,我这就去准备前往新大明。”
徐温望着朱训枫离去的背影,然后整理了一下衣衫,走进了宫殿。
台阶上的商王看了一眼徐温,没有任何动作。
徐温慢慢走到殿前,轻声道:“陛下。”
商王轻声道:“告诉他了吗?”
“嗯,殿下聪慧,很快就明白了道理。”徐温缓缓道。
“知道了就好,他还是有些单纯,不过还好,有你们这群大臣辅佐,谅其他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徐温恭敬道:“他们成不了气候。”
话语虽然平淡,却流露出了浓浓的自信。
商王站起来,拍了拍衣裳,目光灼灼地看着徐温,道:“我已经决定了。”
徐温目光闪烁,他知道陛下的意思,以后就真正是商王了。
商朝对外要换个名义了。
商王决定恢复和新大明的关系,商王自请为“商王”,从商朝的国王降一级。
商朝和大明的关系相当于中明和安南的关系。
“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一个人再有雄心壮志,精神决定不了物质。
物质决定精神。
汉人的数量决定了商朝的国力强弱。
目前商朝境内,殷人的数量高达90%以上,剩余的才是汉人,这些汉人的标准有些低。
只要有汉人的血脉,就是汉人。
可以说这也是一滴血原则。
然而就是这样,汉人的数量还是少量。
当然在明面上,没有区分。
但是大臣们和商王心里都有数。
现在看着一团和气,但未来,谁也不敢赌。
商王脸颊上露出一丝冷冽的寒光,道:“看看谁先跳出来,别怪本王不客气了。”
徐温暗暗道:“又有人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