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太子出生时,大周基业刚刚奠定,皇帝接受前面的一些政权短短时间就出乱子毁于一旦的教训,所以开始有计划地培养太子。
在大周之前的政权,包括北边西边和南边,共有数个,有儿子杀了老子篡位而造成内乱的,有兄弟互相厮杀而亡国的,有臣子造反而被篡了帝位的,有嗜杀自取灭亡的……
所以启元帝登基之后,一边打仗一边就找文臣们提出意见,要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问题,这些文臣的确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之后大周境内重视农业,开渠引水,农桑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优待文士,让文化得以发展传播;对官员加大考察,政治清明……
诸如此类,这些让大周很快就稳定下来,虽然年年交战,但大周境内并没有出现民不聊生的情况,反而在东边之地,已经有盛世的繁荣景象。
这些都是让皇帝非常满意和有成就感的。
但这里又有了问题,那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里,西梁北齐和大周形成了鼎立之势,他一直没能一统天下。
因此,便又出了另外的岔子。
因他当时接受文士的建议,天下平定之后,以文治理天下,便可以避免以后出现之前这近百年的战乱,启元帝顾宗豫仔细斟酌后,觉得这非常有道理。
所以他挑选老师,从小教育太子,把太子教育成了拥有以文治理天下的思想的继承人,不仅如此,太子受文人思想影响过重,还偏于重禅理,之后皇帝发现这样的太子又并不是他所喜欢的,他还是喜欢更像他一些的人。
他希望自己还能够改过太子的那些思想,在他才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锻炼他,让他在大周国内巡查官吏的吏治,又让他去督军,但这些似乎并没有改变太子的性格。
于是皇帝越发对太子不满意了,这时候老七,现在的简王又长大了,他觉得老七和自己很像,就又有意简王。
不过他对太子,应该还是有父子亲情在的,所以并没有废掉他。
比起前朝的皇帝,儿媳妇都不放过,和任何儿子都不特别亲近,甚至听信宦官之言就想杀自己儿子,最后被儿子杀了,要求已经降得很低的宁宁觉得自己的老爹还算不错了。
而且他的政治理念也没什么问题。
让他时运不济的,只是在他优秀的同时,奈何西梁和北齐的君主也不昏庸,让他一直没有办法一统天下。
大约就是周瑜那一句“既生瑜何生亮”吧。
宁宁在东宫,并不敢建议太子在和文臣相交且受文臣们拥戴的同时,去拉拢京中武将,毕竟皇帝在权利上心思特别敏感且多疑,到时候引起皇帝反感得不偿失。
但是,不拉拢武将和他们关系密切,却也不能不对有权势的武将特别了解,这样一旦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知道要怎么办。
宁宁也是此时才彻底明白皇后想把自己嫁给殿前都指挥使刘昶之子的良苦用心了。
不过她现在想,即使她想把自己嫁给刘家,但皇帝说不定还不允许呢。
是否是皇后想和武将之家搭上关系,所以皇帝之后才越发冷落她,宁宁不得而知,不过前朝有皇后闷死生病的皇帝自己跟武将跑掉的前车之鉴在,皇帝说不定真因此生疑也说不定。
第32章
第十章
宁宁是不吝啬对太子说一些自己的见解的,因她知道太子为人忠厚,即使自己说大逆不道之言,他也不会责怪自己。
所以宁宁对太子说了对武将之家要有些了解,以后想要用他们的时候,可以通过什么关系得到他们的效劳,太子听后,便言道:“有属官对本宫提过此等建议,不过父皇在京中耳目不少,杨家又生怕抓不住我的把柄,东宫里的属官乃是父皇所设,不是人人为我所用,贸然让人去打探武将之家之事,走漏风声,反而不妥。”
宁宁不由道:“难道无一人堪用吗?”
太子笑了笑,轻轻摸了摸宁宁的头发,说道:“倒不是没有,本宫心里自有明账,放心吧。”
各衙门是在正月初八就开始解印办事了,太子便也忙碌起来,要掌管一个朝廷政府的运作,可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
不过宁宁并没有因此就搬回静安长公主府去住,她留在太子东宫里,会帮太子看奏折,和提一些自己的问题。
通过这种办法,她对这朝廷的运作和朝中不少大臣,便也有了一些了解。
和太子在一起之后,宁宁发现她哥哥倒没有她之前想的那样没有心眼,在人前,他倒是个威严的太子,大约自己是他妹妹,他没有防备,才将自己最脆弱的一面露给自己。
以至于让自己以为,他一直是那般地柔弱忠厚和没心眼。
之后宁宁也意识到,太子东宫里人少,并不仅仅是因为要响应皇帝所言的节俭的号召,而是太子不愿意用太多人,人多必定耳目多,必定口舌多。
太子的书房里,更是只用一个不识字的哑巴在打扫,门口也是一直有守卫的,院落里更是没有种植任何的花木,显得十分空阔,也是为了不让任何人有掩藏的机会。
太子能够敏感和机警至此,想来以前日子也并不好过。
他是十六岁就入住东宫,当时还是个小少年呢,当了三十多年太子,只是让皇帝不满,没有被废或者被杀,宁宁突然觉得她哥也挺不容易。
宁宁知道这时候并没有密折制度,所以很多奏折,即使是直接上呈给皇帝,也可能被身边伺候的太监和宫女看了去,然后将消息传递出去,更遑论那些一层层送来的奏折,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看去,多少大事就是这样被坏掉的,她便对太子建议了密折制度,太子也并不敢用,只说等父皇回朝,让其他官员上疏。
朝中官员所写的折子,有相当一部分是互相倾扎,要从中有所判断,便不是一件易事。
她见太子对这种折子的处理便是放到一边,看似不予理睬,宁宁便问:“太子哥哥,这些都不处理吗?”
太子便说:“这种事,若是处理,一时并不能公允掌握,有可能会使好官蒙冤,先放几日,定还会有与此相关的奏折呈上来的,你再看看,就会明白了。”
宁宁便说:“但也有三人成虎的说法。”
太子道:“看这些奏折,便可知道,哪些人之间关系比较好,哪些人互相交恶了。先只要心中有数便成。心中有数,之后就知道让谁去调查此案较好。坐在政务殿中,想要了解人心,并不容易。”
宁宁觉得很对,说:“所以一个好的监查制度,便也非常必要。”
过年期间,太子和皇帝之间的信件几乎是日日都有的,看来皇帝在前线也很关注京中政务。
这说明了几种可能性,第一,皇帝不信任太子,可能有人在皇帝跟前说太子坏话;第二,皇帝关心朝政,是勤政皇帝,腰时时了解政务;第三,皇帝还是很爱太子的,所以言辞都还很亲切。
宁宁就问太子:“宫中也可给父皇写信吗?”
太子便道:“应该可以。杨同勋乃是督粮官,他可以带信去。”
杨同勋正是贵妃杨氏的哥哥。
自从贵妃杨氏受宠,杨家便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不过皇帝也不是昏庸之君,虽然重用杨家,但并没有偏听杨家,所以杨家在京中虽然跋扈,但也有限。
宁宁让去北边前线的慕言带了不少东西去给皇帝,小到擦手擦脸的膏脂,袜子,护膝护腰靴子,大到给将士们做的棉衣,还有不少行军饼,这饼在现在还没有出现,所以宁宁觉得做去给皇帝,皇帝吃到应该会比较高兴。
在大周之前的政权,包括北边西边和南边,共有数个,有儿子杀了老子篡位而造成内乱的,有兄弟互相厮杀而亡国的,有臣子造反而被篡了帝位的,有嗜杀自取灭亡的……
所以启元帝登基之后,一边打仗一边就找文臣们提出意见,要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问题,这些文臣的确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之后大周境内重视农业,开渠引水,农桑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优待文士,让文化得以发展传播;对官员加大考察,政治清明……
诸如此类,这些让大周很快就稳定下来,虽然年年交战,但大周境内并没有出现民不聊生的情况,反而在东边之地,已经有盛世的繁荣景象。
这些都是让皇帝非常满意和有成就感的。
但这里又有了问题,那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里,西梁北齐和大周形成了鼎立之势,他一直没能一统天下。
因此,便又出了另外的岔子。
因他当时接受文士的建议,天下平定之后,以文治理天下,便可以避免以后出现之前这近百年的战乱,启元帝顾宗豫仔细斟酌后,觉得这非常有道理。
所以他挑选老师,从小教育太子,把太子教育成了拥有以文治理天下的思想的继承人,不仅如此,太子受文人思想影响过重,还偏于重禅理,之后皇帝发现这样的太子又并不是他所喜欢的,他还是喜欢更像他一些的人。
他希望自己还能够改过太子的那些思想,在他才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锻炼他,让他在大周国内巡查官吏的吏治,又让他去督军,但这些似乎并没有改变太子的性格。
于是皇帝越发对太子不满意了,这时候老七,现在的简王又长大了,他觉得老七和自己很像,就又有意简王。
不过他对太子,应该还是有父子亲情在的,所以并没有废掉他。
比起前朝的皇帝,儿媳妇都不放过,和任何儿子都不特别亲近,甚至听信宦官之言就想杀自己儿子,最后被儿子杀了,要求已经降得很低的宁宁觉得自己的老爹还算不错了。
而且他的政治理念也没什么问题。
让他时运不济的,只是在他优秀的同时,奈何西梁和北齐的君主也不昏庸,让他一直没有办法一统天下。
大约就是周瑜那一句“既生瑜何生亮”吧。
宁宁在东宫,并不敢建议太子在和文臣相交且受文臣们拥戴的同时,去拉拢京中武将,毕竟皇帝在权利上心思特别敏感且多疑,到时候引起皇帝反感得不偿失。
但是,不拉拢武将和他们关系密切,却也不能不对有权势的武将特别了解,这样一旦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知道要怎么办。
宁宁也是此时才彻底明白皇后想把自己嫁给殿前都指挥使刘昶之子的良苦用心了。
不过她现在想,即使她想把自己嫁给刘家,但皇帝说不定还不允许呢。
是否是皇后想和武将之家搭上关系,所以皇帝之后才越发冷落她,宁宁不得而知,不过前朝有皇后闷死生病的皇帝自己跟武将跑掉的前车之鉴在,皇帝说不定真因此生疑也说不定。
第32章
第十章
宁宁是不吝啬对太子说一些自己的见解的,因她知道太子为人忠厚,即使自己说大逆不道之言,他也不会责怪自己。
所以宁宁对太子说了对武将之家要有些了解,以后想要用他们的时候,可以通过什么关系得到他们的效劳,太子听后,便言道:“有属官对本宫提过此等建议,不过父皇在京中耳目不少,杨家又生怕抓不住我的把柄,东宫里的属官乃是父皇所设,不是人人为我所用,贸然让人去打探武将之家之事,走漏风声,反而不妥。”
宁宁不由道:“难道无一人堪用吗?”
太子笑了笑,轻轻摸了摸宁宁的头发,说道:“倒不是没有,本宫心里自有明账,放心吧。”
各衙门是在正月初八就开始解印办事了,太子便也忙碌起来,要掌管一个朝廷政府的运作,可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
不过宁宁并没有因此就搬回静安长公主府去住,她留在太子东宫里,会帮太子看奏折,和提一些自己的问题。
通过这种办法,她对这朝廷的运作和朝中不少大臣,便也有了一些了解。
和太子在一起之后,宁宁发现她哥哥倒没有她之前想的那样没有心眼,在人前,他倒是个威严的太子,大约自己是他妹妹,他没有防备,才将自己最脆弱的一面露给自己。
以至于让自己以为,他一直是那般地柔弱忠厚和没心眼。
之后宁宁也意识到,太子东宫里人少,并不仅仅是因为要响应皇帝所言的节俭的号召,而是太子不愿意用太多人,人多必定耳目多,必定口舌多。
太子的书房里,更是只用一个不识字的哑巴在打扫,门口也是一直有守卫的,院落里更是没有种植任何的花木,显得十分空阔,也是为了不让任何人有掩藏的机会。
太子能够敏感和机警至此,想来以前日子也并不好过。
他是十六岁就入住东宫,当时还是个小少年呢,当了三十多年太子,只是让皇帝不满,没有被废或者被杀,宁宁突然觉得她哥也挺不容易。
宁宁知道这时候并没有密折制度,所以很多奏折,即使是直接上呈给皇帝,也可能被身边伺候的太监和宫女看了去,然后将消息传递出去,更遑论那些一层层送来的奏折,不知道会被多少人看去,多少大事就是这样被坏掉的,她便对太子建议了密折制度,太子也并不敢用,只说等父皇回朝,让其他官员上疏。
朝中官员所写的折子,有相当一部分是互相倾扎,要从中有所判断,便不是一件易事。
她见太子对这种折子的处理便是放到一边,看似不予理睬,宁宁便问:“太子哥哥,这些都不处理吗?”
太子便说:“这种事,若是处理,一时并不能公允掌握,有可能会使好官蒙冤,先放几日,定还会有与此相关的奏折呈上来的,你再看看,就会明白了。”
宁宁便说:“但也有三人成虎的说法。”
太子道:“看这些奏折,便可知道,哪些人之间关系比较好,哪些人互相交恶了。先只要心中有数便成。心中有数,之后就知道让谁去调查此案较好。坐在政务殿中,想要了解人心,并不容易。”
宁宁觉得很对,说:“所以一个好的监查制度,便也非常必要。”
过年期间,太子和皇帝之间的信件几乎是日日都有的,看来皇帝在前线也很关注京中政务。
这说明了几种可能性,第一,皇帝不信任太子,可能有人在皇帝跟前说太子坏话;第二,皇帝关心朝政,是勤政皇帝,腰时时了解政务;第三,皇帝还是很爱太子的,所以言辞都还很亲切。
宁宁就问太子:“宫中也可给父皇写信吗?”
太子便道:“应该可以。杨同勋乃是督粮官,他可以带信去。”
杨同勋正是贵妃杨氏的哥哥。
自从贵妃杨氏受宠,杨家便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不过皇帝也不是昏庸之君,虽然重用杨家,但并没有偏听杨家,所以杨家在京中虽然跋扈,但也有限。
宁宁让去北边前线的慕言带了不少东西去给皇帝,小到擦手擦脸的膏脂,袜子,护膝护腰靴子,大到给将士们做的棉衣,还有不少行军饼,这饼在现在还没有出现,所以宁宁觉得做去给皇帝,皇帝吃到应该会比较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