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先皇是个没有什么文化和艺术细胞的男人,所以屋子里全是适用的家具,甚至连装饰品都是弓箭,而皇帝顾世旻显然不是这样,所以房间里多了装饰的花瓶,还插上了梅花,墙上也有字画,多宝阁上摆着几件文玩。
房里烧着暖炉,比较暖和。
因如意和玉娘不敢跟进来,留在了外面,长宁又被拉进了稍间里,头上还戴着帷帽,她只好自己解下了帷帽。
皇帝因为生气,此时已经在一边坐下了,看长宁自己收拾帷帽,才对着在里面伺候的太监呵斥了一声:“还不赶紧伺候公主。”
那大太监赶紧上前接过长宁手中的帷帽,然后递给小太监,又伺候公主结了披风,已经有人送了热水和巾帕进来,伺候长宁洗脸暖手。
在皇兄跟前做这些,其实是不大好的,长宁说想去收拾好了再来给皇帝请安,被皇帝驳斥了,说:“不急,先和朕将话说清楚了再去。”
长宁无奈了,于是只是简单地洗了洗脸,又暖了暖手,便对皇帝行礼道:“皇兄,我是有要事,才前来此地,还望皇兄恕罪。”
她要来这北方的事,之前并没有对皇帝说过。
皇帝让房里的太监们都出去了,这才同长宁说道:“是有何事,为何不在信中说,却冒着严寒前来此地。”
长宁站在那里,将她同几个大臣商议好让鞑靼对付北齐的事同皇帝说了,又道:“鞑靼可汗答里赤宠幸自己的小儿子明王也都,也都喜好金银珠宝,为人有狂傲,要是前去贿赂他,很容易说动他让答里赤出兵攻打北齐,除了也都,鞑靼宰相古延也是主战派,要说动鞑靼朝廷对付北齐,太容易了。再说,路大人一张嘴巧舌如簧,而且他本就有一半的鞑靼血统,他的生母是鞑靼人,当年是奴隶,他的身份也不高,年少时受尽欺辱,当年得遇皇兄您,才能有今日,他是愿意为皇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由他前往鞑靼游说,没有不成功的。”
“只要鞑靼出兵攻打北齐,北齐定然不能再顾上我大周。大周就可以抽出兵力全力对付西梁,定能攻下西梁,还能为长姐报仇。”
长宁说着,目光殷切地看着皇帝。
皇帝上前将长宁拉着让她在榻上坐了,说道:“说动鞑靼容易,但要通过北齐到达鞑靼,却是不易。”
长宁坚定地说道:“总能有办法。”
路明征和长宁一道进入寿州城,因要长宁公主上报皇帝之后,他才能觐见皇帝,故而他一直等在外面的耳房之中。
喝了两杯暖茶,又烤着火将身子烤暖和了,便正好有太监来传他,说皇帝召见。
皇帝在稍间里接见了他,他进屋便行了大礼,皇帝和蔼地说道:“爱卿平身吧。赐坐。”
便有太监端了椅子放在了一边,路明征赶紧谢恩,这才去坐下了。
再抬起头来看时,只见长宁公主就坐在皇帝的旁边,已经去掉了披风和帷帽,穿着一身素色裘衣,肌肤如雪,眼瞳若夜空,气质沉稳,气势隐隐,甚至不比皇帝身上的雍容贵气以及帝王威势要势弱。
这是路明征第一次见到长宁公主的真人,因为之前长宁公主都戴着帷帽。
他看长宁公主时,长宁公主也在看他,甚至还对着他点了一下头,气度从容稳重,丝毫没有小女儿的娇柔之气。
且公主殿下的黝黑眸子实在太过慑人,让路明征不敢多看。
长宁说道:“路大人,你便对皇兄说一说你的计划吧。”
所谓计划,就是用什么办法从北齐去鞑靼。
路明征对着皇帝又行了一礼,这才开始说他的计划。
虽然大周和北齐一直在打仗,就从没有友好过,但两国之间并不是没有往来,这个往来就是走私的商人。
大周有海上的商船偷偷前往北齐的胶州等地,他可以先坐船去到胶州,再从胶州前往鞑靼。
虽然海上风浪大,危险度高,但据他所说,大多数海船还是没有事的。
皇帝听了之后,便问道:“如此,需要多久能到鞑靼。”
路明征道:“一路顺利的话,一月不到便可,即使遇到些麻烦,一月半也能到了。”
皇帝上前执了路明征的手,道:“朕等你归来,为你加官进爵。”
皇帝这种承诺,自然是会算话的,路明征道:“下臣本只是一无名小子,乃是陛下的恩德,让下臣有了今日,臣甘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路明征出去之后,长宁便对皇帝说道:“若是大周有足够的海上战船,从海上到北齐海州,攻萧祐一个措手不及,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要发展海上战船,却是不易。等解决了此事事情,皇兄可以考虑此事。”
皇帝道:“正是如此。宁宁你比朕所思深远。”
长宁说道:“那是因皇兄您要忙的事太多,且您是皇上,知人善任乃是明君,而我只是您的妹妹,能够为您分忧,便已经满心欢喜。”
☆、第55章
第三十三章
前线军营里过春节是很潦草简单的,甚至皇帝也只是简简单单地过了。
不过,一向仁爱的皇帝很体恤前线将士,让在春节期间给所有将士都多加了菜,然后每人多发了饷银。
为了不让将士因过年而士气低落,长宁建议皇帝在春节期间亲自去各军营里慰问阅兵,并且对外发言,说因北齐要侵犯我大周,为了护住大周子民百姓不被战火所扰衣食无着只能过流离生活,他们必须好好守卫边疆,这是为了家和国而战。
虽然将士在前线打仗,都是为了粮饷和立战功加官进爵,但是有这种精神支持,男儿热血,会更激起他们的斗志,不会因这严寒的天气和过春节想家而精神萎靡战斗力变低。
再说,皇帝亲征,陪着所有将士在这严寒的北境,还亲自到兵营里慰问看望士兵,就是这份心,已经足以让将士们士为知己者死,士气大震了。
皇帝虽然不是个身体强健和勇武的人,自己又对作战并不是很在行,但他很能分辨臣子的建议的好坏,所以长宁提出这个建议之后,他马上知道这个建议非常好,便决定这么去干。
虽然天子自有威严,他又是儒雅天子,一向是不会亲自去兵营里慰问的。
皇帝在长宁提出这个建议的第二天就召集了几位大将来说此事,然后在下午,就亲自去了城中的营地慰问将士,对于皇帝冒着严寒亲自巡营慰问,并且发表了讲话,还嘉奖了他们,将士们自然是非常感动,皆言道会为守家卫国而拼死战斗。
营地里响起三呼万岁之声,之后又开始高唱战歌:
批铁甲兮,挎长刀。 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 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
长宁即使在大将军府中,也觉得这高歌之声声震洪宇,数万人的高歌,其势之大,不仅是城中处处能够听到,就是城外也能听到。
寿州城外也有营地,皇帝甚至出城去阅兵,这大大地提高了士气,连驻扎在淮河之北的北齐王师,也得知了寿州城内外士气高唱战歌士气大震之事。
在斥候兵回报说大周军营里发生这种事乃是因皇帝亲自到兵营里慰问和讲话,并且同将士们一起高唱战歌之后,萧祐便说道:“朕不曾想,那顾世旻倒有这份机勇,朕还以为他只是个弱质书生皇帝。”
下面便有一位大将说道:“听说长宁公主从西都到了寿州城,现在在顾世旻跟前随侍,说不得这个建议乃是她给出。据说在西都,顾世旻就很看重这个妹妹,对她的很多意见都听从。”
萧祐笑道:“朕听闻她只是个尚未及笄的小娘们,长得花容玉貌,而且有一双勾魂夺魄的眼睛。而那顾世旻,居然听这么一个小娘们的话,朕攻下大周,也是指日可待了。”
皇甫昇现在已经是萧祐身边亲卫羽林军都指挥使,他见过长宁,便说:“末将见过那长宁公主,她当时能够站在大周先帝顾宗豫的御座旁边,可见连顾宗豫这般自负之人也疼宠她至此,既然如此,自有她好的道理,恐怕她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娘们,皇上还不要这般轻敌。”
萧祐却并不这般认为,狂言道:“那朕倒要看看她到底有什么不一般,不过,最好是在床榻之上。朕攻下大周,就将她纳到身边,既然说是大周第一的美人,想来的确是自有其好的道理。”
皇甫昇在心里摇了摇头,也不好再说了。
其他的大将,大多是跟着笑,觉得一个小娘们,的确没什么。
而且以战败国的公主充塞后宫之事,乃是常事,是以之后并没有人劝说皇帝不要产生这般想法,因为长宁公主素有机智善谋的名声,比较危险。
萧祐狂妄,又想着长宁公主的美貌,以至于热血沸腾,马上决定再次大军过淮河攻击大周军队。
而且萧祐真有上天护佑一般,在他决定大军进发大周之时,天气马上对北齐很有利,因为天气越发严寒,淮河已经在几日之中完全结冰,冰层很厚,骑兵可以从上面直接通过,正是南下攻伐的好时机。
北齐兵分四路,进攻寿州城,为了尽快攻下寿州城,便要防濠州城的大周兵前来支援,便又分了两路兵马攻击濠州城,这样就可将濠州城的将士堵在城中无法及时接应救援。
大周看淮河冰层厚得足以骑兵通过,便知道北齐必定会马上发兵再次大举进犯大周了。
路明征为了赶时间,在觐见了皇帝之后的第二天便启程了。
皇帝又派了数十位武艺高强的精兵护送他,他们一行人扮成了商人先到楚州,然后想办法从海州前往胶州,然后继续北上。
这一路定然是急行,路上的苦楚可想而知,而且时刻面对危险。
在路明征离开时,皇帝执着他的手说:“朕等你回来。”
其言语感情深切,这一句话比什么都更让人动容,让路明征甚至都眼眶犯热,跪下给皇帝行了礼,“臣定不辱使命。”
皇帝将他扶了起来,看着他带着人马和不少贵重礼品走了。
因皇帝没有允许慕昭回京,慕老将军慕靖怕慕昭在泗州城被北齐他的父族说动,便要求让慕昭到了寿州城他的眼皮子底下来看着。
从慕昭从泗州城转到了寿州城这一点,长宁便猜测出,或者慕老将军深知慕昭在被北齐频繁地策反,或者知道了慕昭有假意回到皇甫家去做奸细的事,所以才把他放到自己身边来看着。
当然,这也体现了慕老将军十分看重自己这个外孙。
不过这也难怪,慕老将军儿子虽多,女儿却不多,嫡女就只有一个,又遭遇了那般的事情最后郁郁而亡,他多疼爱一些她的儿子,也是应当的。
慕昭虽然来了寿州城,但是并不愿意驻守在寿州城之中,因寿州城中已经有好几员猛将,所以他向慕老将军建议,要在寿州城外面十几里处建一个堡垒,然后在堡垒里面驻军,这样可以更好地援助策应寿州城。
因这个建议很好,慕老将军在和另外几位将军商议之后,很快就同意了。
这还是在皇帝北上之前发生的事情。
现在这个堡垒之中也驻扎着数万人,皇帝在春节之时也到此处去阅兵视察慰问了,慕昭现在已经是四品武将,统领有五千多兵马,而且还可以调动不少其他兵马,正是年少勇猛有为,加上长宁公主十分喜欢和看重他,有非他不嫁的架势,皇帝当然也对他刮目相看,故而在慰问完将士,并且赐酒之后,就又在主将营帐之中单独接见了慕昭。
慕昭已经近十八岁了,霍去病便是十八岁封侯,孙策也是在十八岁做了将军,所以慕昭并没有觉得自己年纪小。
他行了大礼之后,只听皇帝说道:“平身吧。”
“谢皇上!”慕昭起了身,站在一边。
皇帝看慕昭在军中数年,已经长得高大挺拔,从他坚毅的眉宇之间,已经看不到少年的稚嫩。
皇帝没有拐弯抹角,直言道:“宁宁到了寿州城。”
长宁到寿州城之事,自然并没有传扬开,只有少部分人知道情况。
不过慕昭已经知道了,但因此事并没有传开,所以他只能当不知道,他当即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不过既然皇帝在他跟前提起长宁,便是皇帝也知道他和长宁的关系,并且赞同两人关系的意思。
慕昭不好说要求去看长宁公主的事,毕竟男女还是授受不亲,再者,他现在乃是一军将领,怎么能够擅离职守。
他只好压下心中的渴望和思念,说道:“末将定不辱使命,报效皇上家国,建功立业,不让公主殿下失望。”
皇帝因他这拐弯抹角很像求婚的话逗笑了,看着慕昭,虽然对要抢走自己妹妹的人,他总是怀着警惕的,而且觉得世间任何男儿也不足以同他妹妹匹配,谁都不够好,但看慕昭这般,他还是对他起了欣赏,再说,慕昭的确有大将之才,只是现在还太小了。
他将来继承慕老将军慕靖之职也不是不可能。
皇帝想着长宁,就说道:“朕不听虚言,若是你想见见长宁,便随朕回寿州城见她一面。”
他以为慕昭必定会答应,没想到慕昭却说:“末将不敢!”
皇帝略微惊讶,只听慕昭又说:“末将作为一军将领,不敢为私情擅离。”
皇帝目光锐利地盯着他,慕昭又解释了一句:“公主殿下一向以大局为重,要是末将不顾职责前往见她,她定然会生气。”
皇帝叹了一声,道:“既如此,便算了吧。”
皇帝走了,慕昭亲自率领精兵在皇帝的亲卫的数千兵马后护送他入了寿州城,但之后却带着兵马又返回了这新筑好的堡垒营地之中。
在寿州城外望着高大雄伟的城墙的时候,他真想过随着皇帝一起进程,但他克制住了这种冲动,又回来了。
皇帝回了大将军府,长宁随即便来见了他。
皇帝和她说了这视察和慰问的情况之后,就又讲了慕昭不愿来寿州城看她的事,他没说慕昭给出的原因,只说:“朕让他来看你,他没有答应。”
房里烧着暖炉,比较暖和。
因如意和玉娘不敢跟进来,留在了外面,长宁又被拉进了稍间里,头上还戴着帷帽,她只好自己解下了帷帽。
皇帝因为生气,此时已经在一边坐下了,看长宁自己收拾帷帽,才对着在里面伺候的太监呵斥了一声:“还不赶紧伺候公主。”
那大太监赶紧上前接过长宁手中的帷帽,然后递给小太监,又伺候公主结了披风,已经有人送了热水和巾帕进来,伺候长宁洗脸暖手。
在皇兄跟前做这些,其实是不大好的,长宁说想去收拾好了再来给皇帝请安,被皇帝驳斥了,说:“不急,先和朕将话说清楚了再去。”
长宁无奈了,于是只是简单地洗了洗脸,又暖了暖手,便对皇帝行礼道:“皇兄,我是有要事,才前来此地,还望皇兄恕罪。”
她要来这北方的事,之前并没有对皇帝说过。
皇帝让房里的太监们都出去了,这才同长宁说道:“是有何事,为何不在信中说,却冒着严寒前来此地。”
长宁站在那里,将她同几个大臣商议好让鞑靼对付北齐的事同皇帝说了,又道:“鞑靼可汗答里赤宠幸自己的小儿子明王也都,也都喜好金银珠宝,为人有狂傲,要是前去贿赂他,很容易说动他让答里赤出兵攻打北齐,除了也都,鞑靼宰相古延也是主战派,要说动鞑靼朝廷对付北齐,太容易了。再说,路大人一张嘴巧舌如簧,而且他本就有一半的鞑靼血统,他的生母是鞑靼人,当年是奴隶,他的身份也不高,年少时受尽欺辱,当年得遇皇兄您,才能有今日,他是愿意为皇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由他前往鞑靼游说,没有不成功的。”
“只要鞑靼出兵攻打北齐,北齐定然不能再顾上我大周。大周就可以抽出兵力全力对付西梁,定能攻下西梁,还能为长姐报仇。”
长宁说着,目光殷切地看着皇帝。
皇帝上前将长宁拉着让她在榻上坐了,说道:“说动鞑靼容易,但要通过北齐到达鞑靼,却是不易。”
长宁坚定地说道:“总能有办法。”
路明征和长宁一道进入寿州城,因要长宁公主上报皇帝之后,他才能觐见皇帝,故而他一直等在外面的耳房之中。
喝了两杯暖茶,又烤着火将身子烤暖和了,便正好有太监来传他,说皇帝召见。
皇帝在稍间里接见了他,他进屋便行了大礼,皇帝和蔼地说道:“爱卿平身吧。赐坐。”
便有太监端了椅子放在了一边,路明征赶紧谢恩,这才去坐下了。
再抬起头来看时,只见长宁公主就坐在皇帝的旁边,已经去掉了披风和帷帽,穿着一身素色裘衣,肌肤如雪,眼瞳若夜空,气质沉稳,气势隐隐,甚至不比皇帝身上的雍容贵气以及帝王威势要势弱。
这是路明征第一次见到长宁公主的真人,因为之前长宁公主都戴着帷帽。
他看长宁公主时,长宁公主也在看他,甚至还对着他点了一下头,气度从容稳重,丝毫没有小女儿的娇柔之气。
且公主殿下的黝黑眸子实在太过慑人,让路明征不敢多看。
长宁说道:“路大人,你便对皇兄说一说你的计划吧。”
所谓计划,就是用什么办法从北齐去鞑靼。
路明征对着皇帝又行了一礼,这才开始说他的计划。
虽然大周和北齐一直在打仗,就从没有友好过,但两国之间并不是没有往来,这个往来就是走私的商人。
大周有海上的商船偷偷前往北齐的胶州等地,他可以先坐船去到胶州,再从胶州前往鞑靼。
虽然海上风浪大,危险度高,但据他所说,大多数海船还是没有事的。
皇帝听了之后,便问道:“如此,需要多久能到鞑靼。”
路明征道:“一路顺利的话,一月不到便可,即使遇到些麻烦,一月半也能到了。”
皇帝上前执了路明征的手,道:“朕等你归来,为你加官进爵。”
皇帝这种承诺,自然是会算话的,路明征道:“下臣本只是一无名小子,乃是陛下的恩德,让下臣有了今日,臣甘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路明征出去之后,长宁便对皇帝说道:“若是大周有足够的海上战船,从海上到北齐海州,攻萧祐一个措手不及,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要发展海上战船,却是不易。等解决了此事事情,皇兄可以考虑此事。”
皇帝道:“正是如此。宁宁你比朕所思深远。”
长宁说道:“那是因皇兄您要忙的事太多,且您是皇上,知人善任乃是明君,而我只是您的妹妹,能够为您分忧,便已经满心欢喜。”
☆、第55章
第三十三章
前线军营里过春节是很潦草简单的,甚至皇帝也只是简简单单地过了。
不过,一向仁爱的皇帝很体恤前线将士,让在春节期间给所有将士都多加了菜,然后每人多发了饷银。
为了不让将士因过年而士气低落,长宁建议皇帝在春节期间亲自去各军营里慰问阅兵,并且对外发言,说因北齐要侵犯我大周,为了护住大周子民百姓不被战火所扰衣食无着只能过流离生活,他们必须好好守卫边疆,这是为了家和国而战。
虽然将士在前线打仗,都是为了粮饷和立战功加官进爵,但是有这种精神支持,男儿热血,会更激起他们的斗志,不会因这严寒的天气和过春节想家而精神萎靡战斗力变低。
再说,皇帝亲征,陪着所有将士在这严寒的北境,还亲自到兵营里慰问看望士兵,就是这份心,已经足以让将士们士为知己者死,士气大震了。
皇帝虽然不是个身体强健和勇武的人,自己又对作战并不是很在行,但他很能分辨臣子的建议的好坏,所以长宁提出这个建议之后,他马上知道这个建议非常好,便决定这么去干。
虽然天子自有威严,他又是儒雅天子,一向是不会亲自去兵营里慰问的。
皇帝在长宁提出这个建议的第二天就召集了几位大将来说此事,然后在下午,就亲自去了城中的营地慰问将士,对于皇帝冒着严寒亲自巡营慰问,并且发表了讲话,还嘉奖了他们,将士们自然是非常感动,皆言道会为守家卫国而拼死战斗。
营地里响起三呼万岁之声,之后又开始高唱战歌:
批铁甲兮,挎长刀。 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 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
长宁即使在大将军府中,也觉得这高歌之声声震洪宇,数万人的高歌,其势之大,不仅是城中处处能够听到,就是城外也能听到。
寿州城外也有营地,皇帝甚至出城去阅兵,这大大地提高了士气,连驻扎在淮河之北的北齐王师,也得知了寿州城内外士气高唱战歌士气大震之事。
在斥候兵回报说大周军营里发生这种事乃是因皇帝亲自到兵营里慰问和讲话,并且同将士们一起高唱战歌之后,萧祐便说道:“朕不曾想,那顾世旻倒有这份机勇,朕还以为他只是个弱质书生皇帝。”
下面便有一位大将说道:“听说长宁公主从西都到了寿州城,现在在顾世旻跟前随侍,说不得这个建议乃是她给出。据说在西都,顾世旻就很看重这个妹妹,对她的很多意见都听从。”
萧祐笑道:“朕听闻她只是个尚未及笄的小娘们,长得花容玉貌,而且有一双勾魂夺魄的眼睛。而那顾世旻,居然听这么一个小娘们的话,朕攻下大周,也是指日可待了。”
皇甫昇现在已经是萧祐身边亲卫羽林军都指挥使,他见过长宁,便说:“末将见过那长宁公主,她当时能够站在大周先帝顾宗豫的御座旁边,可见连顾宗豫这般自负之人也疼宠她至此,既然如此,自有她好的道理,恐怕她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娘们,皇上还不要这般轻敌。”
萧祐却并不这般认为,狂言道:“那朕倒要看看她到底有什么不一般,不过,最好是在床榻之上。朕攻下大周,就将她纳到身边,既然说是大周第一的美人,想来的确是自有其好的道理。”
皇甫昇在心里摇了摇头,也不好再说了。
其他的大将,大多是跟着笑,觉得一个小娘们,的确没什么。
而且以战败国的公主充塞后宫之事,乃是常事,是以之后并没有人劝说皇帝不要产生这般想法,因为长宁公主素有机智善谋的名声,比较危险。
萧祐狂妄,又想着长宁公主的美貌,以至于热血沸腾,马上决定再次大军过淮河攻击大周军队。
而且萧祐真有上天护佑一般,在他决定大军进发大周之时,天气马上对北齐很有利,因为天气越发严寒,淮河已经在几日之中完全结冰,冰层很厚,骑兵可以从上面直接通过,正是南下攻伐的好时机。
北齐兵分四路,进攻寿州城,为了尽快攻下寿州城,便要防濠州城的大周兵前来支援,便又分了两路兵马攻击濠州城,这样就可将濠州城的将士堵在城中无法及时接应救援。
大周看淮河冰层厚得足以骑兵通过,便知道北齐必定会马上发兵再次大举进犯大周了。
路明征为了赶时间,在觐见了皇帝之后的第二天便启程了。
皇帝又派了数十位武艺高强的精兵护送他,他们一行人扮成了商人先到楚州,然后想办法从海州前往胶州,然后继续北上。
这一路定然是急行,路上的苦楚可想而知,而且时刻面对危险。
在路明征离开时,皇帝执着他的手说:“朕等你回来。”
其言语感情深切,这一句话比什么都更让人动容,让路明征甚至都眼眶犯热,跪下给皇帝行了礼,“臣定不辱使命。”
皇帝将他扶了起来,看着他带着人马和不少贵重礼品走了。
因皇帝没有允许慕昭回京,慕老将军慕靖怕慕昭在泗州城被北齐他的父族说动,便要求让慕昭到了寿州城他的眼皮子底下来看着。
从慕昭从泗州城转到了寿州城这一点,长宁便猜测出,或者慕老将军深知慕昭在被北齐频繁地策反,或者知道了慕昭有假意回到皇甫家去做奸细的事,所以才把他放到自己身边来看着。
当然,这也体现了慕老将军十分看重自己这个外孙。
不过这也难怪,慕老将军儿子虽多,女儿却不多,嫡女就只有一个,又遭遇了那般的事情最后郁郁而亡,他多疼爱一些她的儿子,也是应当的。
慕昭虽然来了寿州城,但是并不愿意驻守在寿州城之中,因寿州城中已经有好几员猛将,所以他向慕老将军建议,要在寿州城外面十几里处建一个堡垒,然后在堡垒里面驻军,这样可以更好地援助策应寿州城。
因这个建议很好,慕老将军在和另外几位将军商议之后,很快就同意了。
这还是在皇帝北上之前发生的事情。
现在这个堡垒之中也驻扎着数万人,皇帝在春节之时也到此处去阅兵视察慰问了,慕昭现在已经是四品武将,统领有五千多兵马,而且还可以调动不少其他兵马,正是年少勇猛有为,加上长宁公主十分喜欢和看重他,有非他不嫁的架势,皇帝当然也对他刮目相看,故而在慰问完将士,并且赐酒之后,就又在主将营帐之中单独接见了慕昭。
慕昭已经近十八岁了,霍去病便是十八岁封侯,孙策也是在十八岁做了将军,所以慕昭并没有觉得自己年纪小。
他行了大礼之后,只听皇帝说道:“平身吧。”
“谢皇上!”慕昭起了身,站在一边。
皇帝看慕昭在军中数年,已经长得高大挺拔,从他坚毅的眉宇之间,已经看不到少年的稚嫩。
皇帝没有拐弯抹角,直言道:“宁宁到了寿州城。”
长宁到寿州城之事,自然并没有传扬开,只有少部分人知道情况。
不过慕昭已经知道了,但因此事并没有传开,所以他只能当不知道,他当即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不过既然皇帝在他跟前提起长宁,便是皇帝也知道他和长宁的关系,并且赞同两人关系的意思。
慕昭不好说要求去看长宁公主的事,毕竟男女还是授受不亲,再者,他现在乃是一军将领,怎么能够擅离职守。
他只好压下心中的渴望和思念,说道:“末将定不辱使命,报效皇上家国,建功立业,不让公主殿下失望。”
皇帝因他这拐弯抹角很像求婚的话逗笑了,看着慕昭,虽然对要抢走自己妹妹的人,他总是怀着警惕的,而且觉得世间任何男儿也不足以同他妹妹匹配,谁都不够好,但看慕昭这般,他还是对他起了欣赏,再说,慕昭的确有大将之才,只是现在还太小了。
他将来继承慕老将军慕靖之职也不是不可能。
皇帝想着长宁,就说道:“朕不听虚言,若是你想见见长宁,便随朕回寿州城见她一面。”
他以为慕昭必定会答应,没想到慕昭却说:“末将不敢!”
皇帝略微惊讶,只听慕昭又说:“末将作为一军将领,不敢为私情擅离。”
皇帝目光锐利地盯着他,慕昭又解释了一句:“公主殿下一向以大局为重,要是末将不顾职责前往见她,她定然会生气。”
皇帝叹了一声,道:“既如此,便算了吧。”
皇帝走了,慕昭亲自率领精兵在皇帝的亲卫的数千兵马后护送他入了寿州城,但之后却带着兵马又返回了这新筑好的堡垒营地之中。
在寿州城外望着高大雄伟的城墙的时候,他真想过随着皇帝一起进程,但他克制住了这种冲动,又回来了。
皇帝回了大将军府,长宁随即便来见了他。
皇帝和她说了这视察和慰问的情况之后,就又讲了慕昭不愿来寿州城看她的事,他没说慕昭给出的原因,只说:“朕让他来看你,他没有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