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10节
没有人敢打扰天子处理政务,整个温室殿安静地落针可闻。倒是木炭燃烧发出的轻微‘毕剥’声明显了起来——这也有专门的宫人负责,免得火星子掸在缫席或者屏风上。
处理完了上上下下的政务,只剩下一些少府的呈送文件了。一般来说少府说到的都是一些‘家事’,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天子都是比较靠后去看。
今日少府有两份奏章,刘启拿起上面一份,看过之后‘呵’了一声,不再去理会。这奏章上只说明了已经出嫁的平度公主低价买了少府一个漆器作坊——这有些类似清朝时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手头上缺钱的时候就会找国库去借,然后这些人都在国库挂了不小的账目。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也没人觉得这是一个要紧的事。
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遇到了硬茬子的皇帝,该还钱还钱,问题严重的抄家。著名的曹雪芹先生家族就死在这件事上面——虽然当时的曹家问题很多,这件事只能算是导火索。
此时的少府也是如此,皇室成员,或者和皇室比较亲近的王公贵族,一旦有什么钱财上的不凑手,就会想到挖少府的墙角。低价买入一个手艺很不错的漆器作坊,回去继续运营,那就是躺在床上赚钱!
或者说,哪怕不低价买,就正常价格买,那也是赚的!普通人为什么不做这个生意,不是人家想不到这个赚钱,而是没有足够的技术和工人!这可是西元前的时代,真当技术人才遍地可见啊!
这种事情只是小事,平常也很常见。只不过相比起小吃小拿,这次平度公主手笔大一些而已。但说起来还是小事一桩,报告给皇帝知道也只是表达一下少府忠心,没有随便安排陛下资产的意思。
刘启也不是在意这种小事的人,随手批了就扔到一边。倒是剩下一份奏章让他看了好一会儿…这是一份太医令的奏章,主要说明的内容就是根据曲台殿侍医报告,清河王的风寒已经痊愈。
清河王是天子的亲儿子,前头天子还亲自安排过药方,现在病好了,主管这件事的官员说一声是很正常的流程。
但看到这份奏章时刘启想到了陈嫣拿出来的药方…站起身来,往西偏殿去。
此时的西偏殿卧室已经熄了灯火,卧室外的灯倒是留了好几盏,都是守夜的宫人在看。这些宫人都得管着炭盆不熄,还得服侍主人半夜喝水或者更衣…瞌睡是不敢打的,不然一夜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什么事谁都救不了!
这个时候主人倒不一定会惩罚,但上司绝不会放过!
刘启到西偏殿的时候这些宫人就正在添炭、添灯油,见到天子来到,一个个都深深伏跪。而刚准备出声问安就被天子阻止了,挥挥手,让他们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而卧室之中也是有宫人的,两个宫婢跽坐在床尾,照管陈嫣——防着陈嫣踢被子什么的。
两个宫婢当然注意到了外间的动静,见到是天子也很乖觉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低着头,跪着挪到了一边。
适应了卧室的昏暗后,刘启透过外间一点幽暗的烛光看到床上的大概情形。
陈嫣睡得很好,她没有什么睡觉的坏毛病。这上面刘启没有让宫中女史训练过,因为陈嫣好像从小就有很好的习惯,不需要掰正。
被子恰好掖在女童圆润的下巴下面,规规矩矩地仰卧,一双小手看被子轮廓是乖乖交叠在小腹上的。确定哪里都好之后天子才在床头的位置跪坐了下来,从他的角度能看到孩子脸上的细细绒毛,在幽暗的光线里有着微微的光。
就像阳光下的细小灰尘。
伸出手本想摸摸孩子的脑袋,但又怕吵醒了孩子,于是手伸到一半又放了回来。
但还是吵醒了因为身体不好格外浅眠的孩子…陈嫣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道:“…舅舅…?”
刘启将孩子用丝绵被裹好,抱在怀里轻轻拍背:“…阿嫣安睡吧。”
闻到一股让人安心的檀木香气,本来就不怎么清醒的陈嫣不一会儿又睡着了——仿佛全心全意信任着父母的幼崽。
小孩子乖巧柔软的样子让刘启不经意间想起了好几年前的事情…那一日本身是平平无奇的,没有发生任何值得铭记的大事。但奇异的是那一天的种种琐碎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就好像上天预示着什么一样。
一切都在向人间的帝王示意:上天早有安排。
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自己还年轻,精力无限,春日里在上林苑纵马。饮马河边的时候却遇到一个从上游漂流而下的木盆,木盆里是鲜花拥簇的一个孩子…上百种的鲜花有异香,闻起来让人心驰神往。
忽然梦醒,之后天将破晓的时候有宫人来禀报,之前后半夜里他的姐姐馆陶长公主生下一个女孩子。
虽然觉得巧合,但天子此时并没有完全将两者联系到一起。说到托梦的故事,老刘家才是祖宗,高皇帝玩这一手顺的不行!而到了刘启这里,王皇后做妃嫔的时候就向外宣扬过儿子刘彻是梦日而生。刘启相信吗?没有人会去问天子这个问题。
一开始听说,当是后宫女子争宠的手段,只当是听个乐就是了。做到了皇帝这一步,因为‘近天’‘近神’,反而更容易看透这方面的虚伪。也因为如此,天子并没有因此生气,谁会为一件一笑置之的小事生气呢。
直到后来这个孩子送到了自己身边,刘启的内心才反复想起那个梦境——有些事情或许的确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启才会主动去看自己的小外甥女。一开始他的目的很简单,只不过想弄清楚这个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奇异之处。
说实话,真正的奇异没有看出来,唯一可见的就是这孩子格外乖巧而已。
这孩子的小手没有力气,但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一样抓住了他的一根手指,黑白分明的眼睛、全心全意的依赖——她是全然爱并信任着面前这个男子的,不因为他是大汉天子,不因为他拥有四海,甚至不因为这个男人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
只是因为她当他是‘父亲’,她是他的孩子,他是世界上最可亲可信的人。
天子刘启的一生经历过许多东西,好的坏的,真诚的虚伪的,老实说坏的可能更多一些——寡人,称孤道寡、孤家寡人,站在这个位置上,别人即使是好意也会下意识地怀疑为不怀好意。至于别人的恶意,坐在龙椅上,看每一个人都觉得是自己的敌人!
皇帝或许就是这种角色,拥有了一切,而又一无所有。
以至于他发现上天垂怜,送来这样一个全然爱他,不因为他是皇帝,甚至不因为他是‘刘启’的孩子,心中有一种接近于‘受宠若惊’的感觉。
他当然是爱这个孩子的,因为这个孩子爱他,同时也因为这个孩子昭示着神明的旨意——若是他没有得到上天的认可,上天为什么要送来这样一个让他不再孤独的孩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启爱着他的孩子,这种爱难以消解,因为这份爱很大一部分是从‘爱自己’而来。
陈嫣象征着他的成功,在是他的孩子之外,也是他的勋章。
陈嫣拿出来的药方治好了刘乘,被太医们赞不绝口。而刘启很清楚,陈嫣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少府太医之外的疾医,而她所说的医书…有也好,没有也好,其实都是一样的。
没有这部医书,她是从何得知药方?有这部医书,她又是何等巧合才能找到?少府太医这么多,谁又不是当世的名医?他们未有知晓,却被一个孩子知晓了,本身就是神迹!
天子最不相信‘神’,因为他们离‘造神’太近,就像是巫婆神汉一般都不相信神神鬼鬼一样!但天子一旦相信这些,则比谁都偏执——身处漩涡中央,不是最平静,就是最汹涌。
怀里的孩子可比小时候枕头大小有分量多了,让刘启有一种安心感…好不容易养到这么大的孩子,总不会再被上天收走吧。
“…不会的…”天子轻声道,这个时候他不再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帝王,只是一个服从于命运,会犹豫不定的普通男人。
第17章 鹊巢(1)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早晨的曲台殿偏殿传来读书声,《诗经》作为‘古代’经典,在公元前的西汉王朝一样是少年读书的重要教材之一。哪怕不是治《诗》的学者,至少也要通学过一遍才是。
刘舜正在读书时,外间传来脚步声,不需要抬头就知道是自己的兄长。
果然,刘乘踏入偏殿,笑着道:“阿舜还在读书?收拾一下,陪兄长去一趟温室殿。”
这是昨晚兄弟二人就商量好的,或者说,刘乘单方面很积极,而刘舜只是不情不愿而已。
刘乘的风寒痊愈之后又调理了几天,昨天侍疾的侍医下达了最终的康复通知,确定了病情完全痊愈,绝不可能出现反复。而刘乘也不是瞎子聋子,自己的病都好了还不知道是谁在这背后出了力。
侍医说是天子令人送来了药方,天子又不是大夫,怎么可能自己开药方!而天子身边的太医?他们倒是高明,只不过这种事那些太医根本不会主动去做!无他,费力不讨好而已!
真要是治好了王子皇孙,虽说能得一些好处,但有限,无非就是财货赏赐而已。毕竟医生做到太医已经是极致了,想要往上升也没有空间啊!天子也不可能因为太医有功就安排官职…
可要是没治好,那可就完蛋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皇子真的出事了,那些派去的太医还能活命,可这个‘不请自来’的想也知道会被抓典型,成为这件事的‘负责者’之一。
这宫廷之中就没有秘密可言,一些隐秘的、为天子所忌惮的信息除外,其他的消息只要不是毫无根基的人物都能打听一二。由此,刘乘没费多大力气就知道拿出药方的人是陈嫣。
他倒不像自己父皇刘启那样想太多,他的思路就是普通人的思路。大概是陈嫣找了自己身边的侍医想办法,只不过侍医肯定是不想事后出事了担责任的,所以隐瞒了身份。
在这件事上陈嫣似乎有‘借花献佛’的嫌疑,不过刘乘不这么看。就事论事,陈嫣就是这件事里的‘关键先生’。太医再有水平又如何呢?当时的情况时他们根本不敢给刘乘用药方,是陈嫣坚持,而且找到了天子,这才有了刘乘转危为安。
这种不怕自己但上干系的关系是宫廷之中极为难得的!比起那些所谓的‘情谊’,显得不起眼,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刘乘现在风寒痊愈了,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去答谢陈嫣。叫上弟弟刘舜一起去,也是显得郑重一些。
刘舜无奈,只能跟着去。只不过人是去了,脸却是板着的。
“唔,温室殿是在做什么?”才到温室殿前的复道上,刘乘眯着眼睛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温室殿前阳光最好的一小片地方围绕了许多宫人,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一日是个晴天,冬日里的日光并不暖,但晃眼是一样的。
“能行何事?不过是陈家阿嫣在胡闹罢了…哼哼,反正她就算是胡闹也有的是人奉承。”刘舜拢着袖子,一旁事不关己地微微闭上了眼。他的眼睛尖,一下就看到了宫人中间穿粉色深衣的陈嫣。
不过也是陈嫣的衣服显眼…西汉的染色技术还不够发达,很多颜色不是贵人,其他人根本用不上!宫廷之中能穿这种颜色的只有‘公主’,而天子曾经下过命令,‘不夜翁主一切起居,具从公主礼’。
具体到能在温室殿弄出这样大的阵仗,不是陈嫣又能是谁?
刘乘虽然是个性格温和的人,但并不是一味的软弱,面对弟弟是有自己的威信的。看了一眼刘舜,刘舜虽然依旧硬着头皮不肯改口,但多余的话却是不再多说了的。
一行人来到了温室殿前,刘乘果然见到了宫人之中的陈嫣——陈嫣今日打扮不同于平常,以一条彩索绑住了深衣的大袖,深衣衣摆也是一样,撩起来一些,方便行动。这不像是大汉翁主了,反倒像需要自己劳作的市井女子打扮。
再一看,殿前这一小片地方架了一只圆肚螭纹青铜汤镬鼎,鼎下烧着旺火,鼎里头都是深褐色的液体,白色的布袋沉沉浮浮。乍一看有些像是在煮草药,但看宫人勾起来的一个个布袋子,打开来里面都是煮好的蚕茧,这才知道这些人是在煮茧。
陈嫣和这些宫人一起,将小布袋里的蚕茧倒入清水中漂洗,并且割破蚕茧,从中拿掉没有破茧机会的蚕蛾。最后再将蚕茧用楦子撑大——小楦子、大楦子不断倒换,最终撑成有小孩子上身大小的绵兜。
刘乘这等天潢贵胄当然没机会见到这种劳作场面…就算他老爹提倡节俭,以至于后宫女子会装装样子纺线织布什么的,也不会从养蚕煮茧开始做起啊!更何况等到刘乘记事的时候她母亲王美人已经去世了。
“乘表兄已痊愈矣?”陈嫣见到刘乘,立刻放下了手上的蚕茧,还在自己的‘敝膝’上擦了擦手。围着刘乘转了两圈,小大人一样点了点头。
刘乘微微翘起嘴角,眼睛笑成了一弯新月:“痊愈矣!要多谢阿嫣!”
陈嫣不好意思地扇了扇手掌,“阿嫣不敢居功,全赖侍医用心,乘表兄自己注意养护身体。”
陈嫣是这样说,但刘乘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还是多谢阿嫣!”
多谢了一会儿,刘乘甚至拉着刘舜一起向陈嫣表示感谢——兄弟一体,在这个时代这是很正常的。
陈嫣知道无法推脱,不好意思了好一会儿才受下来。
“阿嫣在忙何事?如今就在学女子纺绩之事了么?”刘乘看到陈嫣接触煮茧这种事,也只能想到这个了。
汉朝时女子没有近古时代的限制,德容言功中女红一项还没有成为女子们都要修习的功课。但是,这不代表这时候就没有这方面的传统了,只是没有后来那样严厉,连林黛玉这样的千金小姐每年做的针线活儿少一些也能被人说嘴。
比如汉乐府里的名篇《孔雀东南飞》,赞颂女主人公刘兰芝的,不就是‘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云云。
但说实在的,这种劳作肯定轮不到大汉贵女这个阶层,除非是有特殊情况——比如家风勤俭,家中女眷从来都从事纺织。更何况以陈嫣的年纪,做这些也太早了。
陈嫣快乐地摇了摇头:“不是呐,是阿嫣有了一个主意,要给舅舅爹娘他们制绵被。”
看到刘乘,陈嫣又补充了一句:“也给乘表兄制,乘表兄身体不好更应该保暖,我制的这个绵被比之前的要暖和!”
“那便多谢阿嫣之赐了。”刘乘不一定知道陈嫣在做什么,不过顺着女孩子的话说总是没错的,更何况人家还是一番心意呢。
正在此时,天子从宣室殿早朝归来,也看到了温室殿前的热闹。见陈嫣以布巾包头,彩索绑袖,还围了敝膝,一把将她抱了起来,刮了刮她的鼻子:“阿嫣今日倒和西市里的小妇人相似。”
当然了,由小孩子这样装扮,只有可爱而已。
“儿子给父皇请安,愿父皇长乐无极!”刘乘和刘舜自然不可能像天子怀里的陈嫣一样随便,很快行礼请安。
天子挥挥手就算是知道了:“平身吧。”
又特意打量了刘乘:“病已风寒痊愈了是一件大好事。”说着吩咐宦官赏赐刘乘身边服侍的侍医和宫人。
病已是刘乘小时候的小名,他刚刚出生的时候就身体不好,这才有这样一个小名。刘病已,这倒是和后世的汉宣帝重名了。不过这并不稀奇‘病已’的意思就是病好,此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名字,寄托着天下父母朴实而寻常的愿望。
也正是因为太常见了,后来汉宣帝改名刘询——主要是为了天下人避讳方便。就像刘彻封太子之前名为刘彘,之所以改为此时更加生僻的‘彻’,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刘家天子比较迁就百姓。
“劳烦父皇挂心,乘实在难安。”刘乘一张小脸绷着,完全没有了平时温和亲切的样子。
明明是一对亲父子,说的却全是客气话。不过三五句也就到头了,再相对竟然有一种尴尬感。
刘乘对此并不在意,皇室的父子之情向来如此,这是他早就知道的。相比起他这个当事人,反而是刘舜,袖子下垂着的手捏紧——刘启此时正在事无巨细地询问陈嫣早上做了什么。
再不是没话说的样子,就连陈嫣早上用的粟米甜粥都能也能讨论很久:是不是太甜了?又或者明日用菹和醢搭配…陈嫣根本就是在说上午的‘流水账’,但天子捧场的不得了。
虽然早就知道对于父皇来说,陈嫣比其他亲生子女加起来还像是亲生子女,但每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刘舜依旧不能无动于衷。
刘乘注意到了刘舜的异常,作为一个对情绪感知极为敏锐的兄长,他怎么能不知刘乘在想什么呢。赶在被其他有心人看出来之前,刘乘赶紧带着刘舜告退。
处理完了上上下下的政务,只剩下一些少府的呈送文件了。一般来说少府说到的都是一些‘家事’,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天子都是比较靠后去看。
今日少府有两份奏章,刘启拿起上面一份,看过之后‘呵’了一声,不再去理会。这奏章上只说明了已经出嫁的平度公主低价买了少府一个漆器作坊——这有些类似清朝时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手头上缺钱的时候就会找国库去借,然后这些人都在国库挂了不小的账目。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也没人觉得这是一个要紧的事。
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遇到了硬茬子的皇帝,该还钱还钱,问题严重的抄家。著名的曹雪芹先生家族就死在这件事上面——虽然当时的曹家问题很多,这件事只能算是导火索。
此时的少府也是如此,皇室成员,或者和皇室比较亲近的王公贵族,一旦有什么钱财上的不凑手,就会想到挖少府的墙角。低价买入一个手艺很不错的漆器作坊,回去继续运营,那就是躺在床上赚钱!
或者说,哪怕不低价买,就正常价格买,那也是赚的!普通人为什么不做这个生意,不是人家想不到这个赚钱,而是没有足够的技术和工人!这可是西元前的时代,真当技术人才遍地可见啊!
这种事情只是小事,平常也很常见。只不过相比起小吃小拿,这次平度公主手笔大一些而已。但说起来还是小事一桩,报告给皇帝知道也只是表达一下少府忠心,没有随便安排陛下资产的意思。
刘启也不是在意这种小事的人,随手批了就扔到一边。倒是剩下一份奏章让他看了好一会儿…这是一份太医令的奏章,主要说明的内容就是根据曲台殿侍医报告,清河王的风寒已经痊愈。
清河王是天子的亲儿子,前头天子还亲自安排过药方,现在病好了,主管这件事的官员说一声是很正常的流程。
但看到这份奏章时刘启想到了陈嫣拿出来的药方…站起身来,往西偏殿去。
此时的西偏殿卧室已经熄了灯火,卧室外的灯倒是留了好几盏,都是守夜的宫人在看。这些宫人都得管着炭盆不熄,还得服侍主人半夜喝水或者更衣…瞌睡是不敢打的,不然一夜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什么事谁都救不了!
这个时候主人倒不一定会惩罚,但上司绝不会放过!
刘启到西偏殿的时候这些宫人就正在添炭、添灯油,见到天子来到,一个个都深深伏跪。而刚准备出声问安就被天子阻止了,挥挥手,让他们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而卧室之中也是有宫人的,两个宫婢跽坐在床尾,照管陈嫣——防着陈嫣踢被子什么的。
两个宫婢当然注意到了外间的动静,见到是天子也很乖觉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低着头,跪着挪到了一边。
适应了卧室的昏暗后,刘启透过外间一点幽暗的烛光看到床上的大概情形。
陈嫣睡得很好,她没有什么睡觉的坏毛病。这上面刘启没有让宫中女史训练过,因为陈嫣好像从小就有很好的习惯,不需要掰正。
被子恰好掖在女童圆润的下巴下面,规规矩矩地仰卧,一双小手看被子轮廓是乖乖交叠在小腹上的。确定哪里都好之后天子才在床头的位置跪坐了下来,从他的角度能看到孩子脸上的细细绒毛,在幽暗的光线里有着微微的光。
就像阳光下的细小灰尘。
伸出手本想摸摸孩子的脑袋,但又怕吵醒了孩子,于是手伸到一半又放了回来。
但还是吵醒了因为身体不好格外浅眠的孩子…陈嫣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道:“…舅舅…?”
刘启将孩子用丝绵被裹好,抱在怀里轻轻拍背:“…阿嫣安睡吧。”
闻到一股让人安心的檀木香气,本来就不怎么清醒的陈嫣不一会儿又睡着了——仿佛全心全意信任着父母的幼崽。
小孩子乖巧柔软的样子让刘启不经意间想起了好几年前的事情…那一日本身是平平无奇的,没有发生任何值得铭记的大事。但奇异的是那一天的种种琐碎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就好像上天预示着什么一样。
一切都在向人间的帝王示意:上天早有安排。
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自己还年轻,精力无限,春日里在上林苑纵马。饮马河边的时候却遇到一个从上游漂流而下的木盆,木盆里是鲜花拥簇的一个孩子…上百种的鲜花有异香,闻起来让人心驰神往。
忽然梦醒,之后天将破晓的时候有宫人来禀报,之前后半夜里他的姐姐馆陶长公主生下一个女孩子。
虽然觉得巧合,但天子此时并没有完全将两者联系到一起。说到托梦的故事,老刘家才是祖宗,高皇帝玩这一手顺的不行!而到了刘启这里,王皇后做妃嫔的时候就向外宣扬过儿子刘彻是梦日而生。刘启相信吗?没有人会去问天子这个问题。
一开始听说,当是后宫女子争宠的手段,只当是听个乐就是了。做到了皇帝这一步,因为‘近天’‘近神’,反而更容易看透这方面的虚伪。也因为如此,天子并没有因此生气,谁会为一件一笑置之的小事生气呢。
直到后来这个孩子送到了自己身边,刘启的内心才反复想起那个梦境——有些事情或许的确冥冥之中自有天定。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启才会主动去看自己的小外甥女。一开始他的目的很简单,只不过想弄清楚这个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奇异之处。
说实话,真正的奇异没有看出来,唯一可见的就是这孩子格外乖巧而已。
这孩子的小手没有力气,但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一样抓住了他的一根手指,黑白分明的眼睛、全心全意的依赖——她是全然爱并信任着面前这个男子的,不因为他是大汉天子,不因为他拥有四海,甚至不因为这个男人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
只是因为她当他是‘父亲’,她是他的孩子,他是世界上最可亲可信的人。
天子刘启的一生经历过许多东西,好的坏的,真诚的虚伪的,老实说坏的可能更多一些——寡人,称孤道寡、孤家寡人,站在这个位置上,别人即使是好意也会下意识地怀疑为不怀好意。至于别人的恶意,坐在龙椅上,看每一个人都觉得是自己的敌人!
皇帝或许就是这种角色,拥有了一切,而又一无所有。
以至于他发现上天垂怜,送来这样一个全然爱他,不因为他是皇帝,甚至不因为他是‘刘启’的孩子,心中有一种接近于‘受宠若惊’的感觉。
他当然是爱这个孩子的,因为这个孩子爱他,同时也因为这个孩子昭示着神明的旨意——若是他没有得到上天的认可,上天为什么要送来这样一个让他不再孤独的孩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启爱着他的孩子,这种爱难以消解,因为这份爱很大一部分是从‘爱自己’而来。
陈嫣象征着他的成功,在是他的孩子之外,也是他的勋章。
陈嫣拿出来的药方治好了刘乘,被太医们赞不绝口。而刘启很清楚,陈嫣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少府太医之外的疾医,而她所说的医书…有也好,没有也好,其实都是一样的。
没有这部医书,她是从何得知药方?有这部医书,她又是何等巧合才能找到?少府太医这么多,谁又不是当世的名医?他们未有知晓,却被一个孩子知晓了,本身就是神迹!
天子最不相信‘神’,因为他们离‘造神’太近,就像是巫婆神汉一般都不相信神神鬼鬼一样!但天子一旦相信这些,则比谁都偏执——身处漩涡中央,不是最平静,就是最汹涌。
怀里的孩子可比小时候枕头大小有分量多了,让刘启有一种安心感…好不容易养到这么大的孩子,总不会再被上天收走吧。
“…不会的…”天子轻声道,这个时候他不再是这个庞大帝国的帝王,只是一个服从于命运,会犹豫不定的普通男人。
第17章 鹊巢(1)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早晨的曲台殿偏殿传来读书声,《诗经》作为‘古代’经典,在公元前的西汉王朝一样是少年读书的重要教材之一。哪怕不是治《诗》的学者,至少也要通学过一遍才是。
刘舜正在读书时,外间传来脚步声,不需要抬头就知道是自己的兄长。
果然,刘乘踏入偏殿,笑着道:“阿舜还在读书?收拾一下,陪兄长去一趟温室殿。”
这是昨晚兄弟二人就商量好的,或者说,刘乘单方面很积极,而刘舜只是不情不愿而已。
刘乘的风寒痊愈之后又调理了几天,昨天侍疾的侍医下达了最终的康复通知,确定了病情完全痊愈,绝不可能出现反复。而刘乘也不是瞎子聋子,自己的病都好了还不知道是谁在这背后出了力。
侍医说是天子令人送来了药方,天子又不是大夫,怎么可能自己开药方!而天子身边的太医?他们倒是高明,只不过这种事那些太医根本不会主动去做!无他,费力不讨好而已!
真要是治好了王子皇孙,虽说能得一些好处,但有限,无非就是财货赏赐而已。毕竟医生做到太医已经是极致了,想要往上升也没有空间啊!天子也不可能因为太医有功就安排官职…
可要是没治好,那可就完蛋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皇子真的出事了,那些派去的太医还能活命,可这个‘不请自来’的想也知道会被抓典型,成为这件事的‘负责者’之一。
这宫廷之中就没有秘密可言,一些隐秘的、为天子所忌惮的信息除外,其他的消息只要不是毫无根基的人物都能打听一二。由此,刘乘没费多大力气就知道拿出药方的人是陈嫣。
他倒不像自己父皇刘启那样想太多,他的思路就是普通人的思路。大概是陈嫣找了自己身边的侍医想办法,只不过侍医肯定是不想事后出事了担责任的,所以隐瞒了身份。
在这件事上陈嫣似乎有‘借花献佛’的嫌疑,不过刘乘不这么看。就事论事,陈嫣就是这件事里的‘关键先生’。太医再有水平又如何呢?当时的情况时他们根本不敢给刘乘用药方,是陈嫣坚持,而且找到了天子,这才有了刘乘转危为安。
这种不怕自己但上干系的关系是宫廷之中极为难得的!比起那些所谓的‘情谊’,显得不起眼,但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刘乘现在风寒痊愈了,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去答谢陈嫣。叫上弟弟刘舜一起去,也是显得郑重一些。
刘舜无奈,只能跟着去。只不过人是去了,脸却是板着的。
“唔,温室殿是在做什么?”才到温室殿前的复道上,刘乘眯着眼睛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温室殿前阳光最好的一小片地方围绕了许多宫人,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这一日是个晴天,冬日里的日光并不暖,但晃眼是一样的。
“能行何事?不过是陈家阿嫣在胡闹罢了…哼哼,反正她就算是胡闹也有的是人奉承。”刘舜拢着袖子,一旁事不关己地微微闭上了眼。他的眼睛尖,一下就看到了宫人中间穿粉色深衣的陈嫣。
不过也是陈嫣的衣服显眼…西汉的染色技术还不够发达,很多颜色不是贵人,其他人根本用不上!宫廷之中能穿这种颜色的只有‘公主’,而天子曾经下过命令,‘不夜翁主一切起居,具从公主礼’。
具体到能在温室殿弄出这样大的阵仗,不是陈嫣又能是谁?
刘乘虽然是个性格温和的人,但并不是一味的软弱,面对弟弟是有自己的威信的。看了一眼刘舜,刘舜虽然依旧硬着头皮不肯改口,但多余的话却是不再多说了的。
一行人来到了温室殿前,刘乘果然见到了宫人之中的陈嫣——陈嫣今日打扮不同于平常,以一条彩索绑住了深衣的大袖,深衣衣摆也是一样,撩起来一些,方便行动。这不像是大汉翁主了,反倒像需要自己劳作的市井女子打扮。
再一看,殿前这一小片地方架了一只圆肚螭纹青铜汤镬鼎,鼎下烧着旺火,鼎里头都是深褐色的液体,白色的布袋沉沉浮浮。乍一看有些像是在煮草药,但看宫人勾起来的一个个布袋子,打开来里面都是煮好的蚕茧,这才知道这些人是在煮茧。
陈嫣和这些宫人一起,将小布袋里的蚕茧倒入清水中漂洗,并且割破蚕茧,从中拿掉没有破茧机会的蚕蛾。最后再将蚕茧用楦子撑大——小楦子、大楦子不断倒换,最终撑成有小孩子上身大小的绵兜。
刘乘这等天潢贵胄当然没机会见到这种劳作场面…就算他老爹提倡节俭,以至于后宫女子会装装样子纺线织布什么的,也不会从养蚕煮茧开始做起啊!更何况等到刘乘记事的时候她母亲王美人已经去世了。
“乘表兄已痊愈矣?”陈嫣见到刘乘,立刻放下了手上的蚕茧,还在自己的‘敝膝’上擦了擦手。围着刘乘转了两圈,小大人一样点了点头。
刘乘微微翘起嘴角,眼睛笑成了一弯新月:“痊愈矣!要多谢阿嫣!”
陈嫣不好意思地扇了扇手掌,“阿嫣不敢居功,全赖侍医用心,乘表兄自己注意养护身体。”
陈嫣是这样说,但刘乘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还是多谢阿嫣!”
多谢了一会儿,刘乘甚至拉着刘舜一起向陈嫣表示感谢——兄弟一体,在这个时代这是很正常的。
陈嫣知道无法推脱,不好意思了好一会儿才受下来。
“阿嫣在忙何事?如今就在学女子纺绩之事了么?”刘乘看到陈嫣接触煮茧这种事,也只能想到这个了。
汉朝时女子没有近古时代的限制,德容言功中女红一项还没有成为女子们都要修习的功课。但是,这不代表这时候就没有这方面的传统了,只是没有后来那样严厉,连林黛玉这样的千金小姐每年做的针线活儿少一些也能被人说嘴。
比如汉乐府里的名篇《孔雀东南飞》,赞颂女主人公刘兰芝的,不就是‘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云云。
但说实在的,这种劳作肯定轮不到大汉贵女这个阶层,除非是有特殊情况——比如家风勤俭,家中女眷从来都从事纺织。更何况以陈嫣的年纪,做这些也太早了。
陈嫣快乐地摇了摇头:“不是呐,是阿嫣有了一个主意,要给舅舅爹娘他们制绵被。”
看到刘乘,陈嫣又补充了一句:“也给乘表兄制,乘表兄身体不好更应该保暖,我制的这个绵被比之前的要暖和!”
“那便多谢阿嫣之赐了。”刘乘不一定知道陈嫣在做什么,不过顺着女孩子的话说总是没错的,更何况人家还是一番心意呢。
正在此时,天子从宣室殿早朝归来,也看到了温室殿前的热闹。见陈嫣以布巾包头,彩索绑袖,还围了敝膝,一把将她抱了起来,刮了刮她的鼻子:“阿嫣今日倒和西市里的小妇人相似。”
当然了,由小孩子这样装扮,只有可爱而已。
“儿子给父皇请安,愿父皇长乐无极!”刘乘和刘舜自然不可能像天子怀里的陈嫣一样随便,很快行礼请安。
天子挥挥手就算是知道了:“平身吧。”
又特意打量了刘乘:“病已风寒痊愈了是一件大好事。”说着吩咐宦官赏赐刘乘身边服侍的侍医和宫人。
病已是刘乘小时候的小名,他刚刚出生的时候就身体不好,这才有这样一个小名。刘病已,这倒是和后世的汉宣帝重名了。不过这并不稀奇‘病已’的意思就是病好,此时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名字,寄托着天下父母朴实而寻常的愿望。
也正是因为太常见了,后来汉宣帝改名刘询——主要是为了天下人避讳方便。就像刘彻封太子之前名为刘彘,之所以改为此时更加生僻的‘彻’,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刘家天子比较迁就百姓。
“劳烦父皇挂心,乘实在难安。”刘乘一张小脸绷着,完全没有了平时温和亲切的样子。
明明是一对亲父子,说的却全是客气话。不过三五句也就到头了,再相对竟然有一种尴尬感。
刘乘对此并不在意,皇室的父子之情向来如此,这是他早就知道的。相比起他这个当事人,反而是刘舜,袖子下垂着的手捏紧——刘启此时正在事无巨细地询问陈嫣早上做了什么。
再不是没话说的样子,就连陈嫣早上用的粟米甜粥都能也能讨论很久:是不是太甜了?又或者明日用菹和醢搭配…陈嫣根本就是在说上午的‘流水账’,但天子捧场的不得了。
虽然早就知道对于父皇来说,陈嫣比其他亲生子女加起来还像是亲生子女,但每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刘舜依旧不能无动于衷。
刘乘注意到了刘舜的异常,作为一个对情绪感知极为敏锐的兄长,他怎么能不知刘乘在想什么呢。赶在被其他有心人看出来之前,刘乘赶紧带着刘舜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