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299节
孙策一听就愣住了。这郑家来头不小啊,居然是郑吉之后,那可是他景仰已久的英雄,五夺车师,第一任西域都护,是汉朝在西域奠定统治地位的功臣之一。这样的人怎么也成了自己的敌人?
“他们为什么要反对我,阻止我入境?是为袁绍吗?”
“是不是为袁绍,我不清楚。我估计真正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他们自恃门户,瞧不起武人;二是将军要均田,他们不愿意放弃产业。”
“我不是白要他们的……”
全柔笑了,笑得很神秘。“将军,你肯给他们的,袁绍都肯给,你不肯给他们的,袁绍还肯给。说实话,我若不是武人,我也未必愿意支持将军。”
孙策立刻闭上了嘴巴。他知道自己不该解释,解释是没有意义的,那些人又不聋,不可能一点风声也听不到,更何况沈直不久前就在固陵城里。他最多是等价交换,袁绍却能给他们更多的好处,他们凭什么支持他,不支持袁绍?至于天下崩坏,谁关心那么多。嘴上说说还行,真要割自己的肉,没几个人愿意,少拿一点都不行。但凡变法,最大的阻碍就是这些既得利益者。想靠赎买来取得他们的支持,最后只会让变法中途而废,或者成为他们捞取更多利益的工具。
全柔说得很实在,他和凌操、董袭等人一样,若不是受到排斥,仕途受阻,谁愿意支持他?
不流血,哪能变法成功。该狠的时候还得狠,要不然什么事也做不成。
……
固陵城头,郭异与王晟并肩而立,极目远眺,面容愁苦。远处溪口的大营火光点点,有若繁星,倒映在湖水中。微风徐来,繁星微微晃动,有一种眩晕感。
两人都有些晕。
早上刚刚盛气凌人的拒绝了全柔的劝降,下午就被孙策切断了退路。孙策就像一只喷着怒火的凤鸟,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后。忽然之间,形势逆转。就算是再天真的人,也知道形势对他们非常不利。固陵存粮有限,后路断绝,就算盛宪赶到馀暨,收集到了粮食,也无法送到固陵来。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敢指望盛宪,馀暨没什么兵,盛宪也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
郭异有些后悔,不该拒绝盛宪的推荐,应该让沈直留下,至少可以听听他的意见。
“王公,事已至此,奈何?”
王晟年近七十,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他抚着稀疏的胡须,沉吟半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请明府派勇士潜行过江,与严白虎联络,请他派兵袭扰孙策后方,断孙策后路,前后夹击,也许能反败为胜,大破孙策,毕其功于一役。”
郭异瞅瞅远处的贺纯,低声说道:“听说贺纯从子贺齐能战,何不派人去太末,邀他前来解围,反倒去寻严白虎?严白虎一山贼尔,安能胜孙策?”
王晟苦笑。“贺齐兵少,太末偏远,来回近千里,不若召严白虎迅捷,渡江即至。”
郭异连声叹息。下午一战,让他对山贼的战斗力没什么信心。孙策的部下太强悍了,严白虎在山里还能折腾折腾,出了山,与孙策对阵,他还有机会吗?可是事已至此,除了严白虎,他也没什么人能指望得上,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接受王晟的建议,派人联络严白虎。
第820章 喜相逢
初平四年,三月中。蓟县。
刘备一手勒着缰绳,一手搭在眉上,极目远眺。
远处似乎有烟尘,隐隐约约,看得不是很清楚。三月份的蓟县风沙很大,经常有沙尘不期而至。一路走来,刘备已经几次误判,每次都以为是赵云追上来了,等啊等啊,短的半个时辰,长的一个时辰,最后都是失望。
已经进入蓟县,再往前走二三十里,他们就要走进蓟城,拜见幽州牧刘虞,赵云却还是不见踪影。刘备心里其实已经绝望了,赵云可能不会来了,他只是不死心而已。
风定,尘散,官道上空无一人。
“玄德,走吧。”简雍轻声说道,拨转马头。
刘备默默地应了一声,低下了头,轻踢战马,跟着简雍驰下了土坡。张飞在坡下等着,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拿着肉干,大口大口的吃得正香。见刘备走来,站起身,将干粮和酒递了过来。刘备一点胃口也没有,挥挥手。
“走吧。”
张飞很诧异,看看刘备,又看看简雍,知道又等了个空。他倒是早有心理准备,一点也不着急,安慰道:“也许是子龙在路上耽误了。冀州、幽州正在交战,也许是路传不好办吧,又或者子龙人多,大路上走太招摇,所以走便道,和我们走岔了。”
刘备看看张飞,强笑道:“益德,你现在口才不错啊,会安慰人了。”
张飞哈哈一笑。“我本来就会安慰人啊,以前云长在,总呲我,我不想和他争吵,所以才不怎么说话。”话音未落,他又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云长在南阳好不好,说不定他也去了长安找我们呢。玄德,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消息的。”
刘备没吭声,快马加鞭,向前急驰而去。简雍瞪了张飞一眼。张飞歪歪嘴,讪讪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关羽留在了南阳,赵云又爽约,刘备现在只能带他们两个人进蓟城,比当初离开幽州的时候还要惨,心情很糟糕,这时候提关羽不合适。
刘备当然希望关羽跟他来幽州,但关羽的父亲在南阳,他怎么能让他们父子分离。
蓟城在望,刘备又回头看了一眼,官道是依然一片空寥。刘备一声长叹,向城门奔去。城门前稀稀拉拉的有几个人,看城门的士卒正在检查。刘备勒住坐骑,下了马,跟着人群往前走。走到护城河边,正准备上吊桥,一个年轻汉子突然挤了过来。刘备一看,手下意识的按在了刀柄上。
“敢问足下可是涿郡刘备?”
刘备打量了那人一番,又用眼角的余光看看四周,见张飞和简雍在身后站定,面前这人又不像有恶意的模样,这才点头道:“正是,敢问足下是……”
那年轻人笑了,拱手施礼。“我是常山赵家的部曲赵复,奉家君赵云之命,在此等候刘君多日。”
“子龙?”刘备狂喜,四处张望。“他在哪儿?”
“在南门云阳亭,请刘君随我来。”
赵复解下系在一旁的坐骑,翻身上马,向南门驰去。刘备不敢怠慢,也跟着飞身上马,紧随其后。张飞和简雍也非常兴奋,连忙上马跟上。刘备赶上赵复,问起情况,这才知道被张飞言中,他们走岔了道。刘备离开五天后,赵云就出了门,昼夜兼程,但一直没追上刘备,直到进了蓟县也没碰上。赵云估计他们是走岔了,便在城外相候,他本人在南门等,派赵复在西门等。他们已经在这儿等了快十天了,如果再等不到刘备,赵云就准备回头找了。
刘备暗自惭愧。他为了能早点和赵云会合,他在中山、常山的郡界停了两天,大概就是那时候错过了。按照赵复的时间计算,他那时候刚刚进中山国的毋极县。
来到南门外云阳亭西的山坡上,刘备看到了赵云,又惊又喜。赵云带的人太多了,足足有五百多人,而且全是骑兵,亭里根本住不下,他们就在山坡上扎起了营盘。刘备赶到的时候,赵云正在演练骑术,几十名骑兵在坡下往来奔驰,士气高昂。
看到刘备,赵云迎了过来,老远就拱手施礼。刘备跳下马,奔了过去,抱着赵云,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眼泪就涌了出来。“子龙,我……”
赵云笑着拍拍刘备的肩膀。“玄德,我第一次来蓟县,走错了,让玄德担心了。”
“没事,没事,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刘备欢喜不禁,看着围过来的骑士。“这些都是你带来的?”
赵云点点头,拍拍手。“诸君,这就是我和你们说的刘君玄德,还不过来见礼。”
骑士们纷纷拱手施礼,朗声道:“见过刘君。”
刘备欣喜不已,一一还礼。有了赵云和这五百多骑,他的腰杆就硬气多了。这些人都是青壮汉子,堪称精锐。他又向赵云致谢。“子龙,有了你的这些人马,大事可成。”
赵云摇摇头。“玄德,这不是我的人马,是你的部曲。”
刘备愣住了,张着嘴巴,眼睛瞪得溜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些人是赵云的部曲还是他的部曲,区别很大。过了一会儿,他回过神来,连连摇头。“不不不,子龙,你能来帮我,我就很高兴了,怎么能……”
“玄德毋须推辞,这些都是我常山健儿,闻说玄德奉诏书安抚河北,都愿意来助玄德一臂之力,并非只为功业。玄德,有件事很紧急,你要尽快想办法通知刘使君,以备不虞。”
刘备还沉浸在突然多了五百骑的兴奋之中,心不在焉地连连点头。赵云将他拉到一旁,很严肃地说道:“我经过河间的时候听说袁绍正在征兵,有可能会南下攻取青州。”
刘备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现在?”
“是不是很反常?”
刘备没说话,心里迅速分析着赵云这句话背后的含义。现在是春天,马上就要春耕,一般来说不会劳师远征,否则会耽误农时。袁绍肯定遇到了非这么做不可的困难,这才违反常规。春天马瘦,对骑兵不利,袁绍选择这个时候攻青州,等于放弃了自己的骑兵优势,除非他的目标不是青州,而是另有其人,比如更依赖骑兵的公孙瓒——青州的赋税是幽州必不可少的补充,袁绍攻青州,公孙瓒不可能坐视不理。
“子龙,这听起来像是一计啊。”
赵云点点头。“是的,不过凡事有弊必有利,如果利用得好,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第821章 机会
刘备回幽州,明面上的任务是调解刘虞和公孙瓒的矛盾,私下里的目标则是在幽州站稳脚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中原转了几年,他受够了中原世家的白眼,也见识了袁谭、孙策等人的实力,知道那里没什么机会,不如回幽州。幽州没什么大的世家,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
但不管是哪个任务,他都要面对公孙瓒。虽说曾经是同窗,虽说他当年将公孙瓒当兄长一样看待,但公孙瓒对他并无特别之处,有了他转投陶谦、袁绍这个波折之后,公孙瓒会怎么看他,刘备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他避开河间国,取道中山国进入广阳郡,就是有意避开公孙瓒。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公孙瓒实力强,虽说被袁绍打得鼻青眼肿,收拾他还是很轻松的事,真要发了火,随时可以要他的命。如果公孙瓒中了袁绍的计,被袁绍重创,对他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如果他能借此机会救公孙瓒一次,也许能将功补过,尽释前嫌。
这就是赵云所说的机会。
刘备与赵云、简雍、张飞四人商议了很久,决定派简雍赶回涿郡,一是看看家里的情况,二是找机会见见公孙瓒,先做个铺垫,看看公孙瓒对他的态度究竟怎么样。
事不宜迟,简雍连蓟城都不进了,立刻南下。
刘备回到城门口,准备进城。身后有赵云等五百余骑,不用刘备说什么,城上的都尉便如临大敌,一边命令加强戒备,一边亲自下城迎接。查验了刘备的文书,得知刘备是带着诏书从长安来的使者,都尉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热情的送刘备去州牧府。
刘备昂然入城,赵云、张飞夹侍左右,五百骑士前导后从,威风凛凛,街上的行人纷纷避让,眼神敬畏。蓟城既是州治,又是郡治,更是燕国曾经的国都,算是北方大都会,这里的百姓见多识广,一看刘备身边的这些骑士就知道不是等闲之辈,远远地避开,免遭无妄之灾。
刘虞不在城中,从事鲜于辅接到报告,赶出来迎接刘备。鲜于辅三十左右,年富力强,国字脸,一部浓密的短须,未语先笑,非常客气,但眼神警惕。见刘备随从众多,便请他们先到驿馆休息,他派人去请刘虞回来接诏,却绝口不提刘虞在什么地方。
刘备知道鲜于辅对自己有戒备,毕竟他和公孙瓒的关系人人皆知,刘虞又和公孙瓒闹得很不愉快。他请鲜于辅安排他的部下在蓟城休息,自己只身随鲜于辅去见刘虞,以节省时间。鲜于辅担心稍减,亲自领着刘备去驿亭。
刘备安顿下来,将五百多名骑士全部留在驿亭,只带赵云、张飞二人随鲜于辅出城。半路上,鲜于辅告诉刘备,前几天,公孙瓒抢了刘虞准备赏赐给乌桓人的东西,引起了乌桓人的强烈不满,刘虞正在安抚乌桓人。
出了城门,赵云忽然扯了扯刘备的手肘。刘备转头,赵云悄悄地伸手指了指。刘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城东南角一个高台,非常突兀,看起来比一旁的蓟城城墙还要高很多。
“鲜于兄,那是什么所在?”
鲜于辅看了一眼,苦笑道:“公孙将军建的京观。他总是疑心刘牧会对他不利,筑了这京观,派重兵把守,回蓟城就住京观中,也不亲见刘牧,只派使者来往传信。”
刘备没说什么,心里却不免诧异。他和公孙瓒相识多年,太了解公孙瓒的脾气了。那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遇到凶猛的胡人都毫无惧色,怎么会怕刘虞,还特地筑了京观。要么是他败于袁绍之后,胆气尽丧,要么是刘虞集结了重兵,让公孙瓒也感到了威胁。公孙瓒的主力在涿郡与袁绍对峙,他回蓟城只带亲卫营,不会带太多人马。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的机会。
“公孙伯珪最近回来过吗?”
“前几天刚走。”
刘备想起赵云说的事,多留了一份心。“他走之前有没有索要大量粮草?”
鲜于辅叹了一口气。“公孙将军这两年连续与袁绍交战,死伤甚多,损失的军械辎重不计其数。他又不肯罢休,非要报复,接连扩充人马,需要的粮草辎重越来越多,幽州不堪重负。刘牧辛苦了这么多年,总算让幽州民生有了起色,被他这么一弄,前功尽弃,粮价一天一个价,老百姓怨言很重啊。使者若是不信,不妨去市井走走,自然就清楚了。”
刘备附和了几句。他有领兵作战的经历,知道打仗需要耗费很多钱,尤其是骑兵。他也是幽州人,知道幽州并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和冀州没法比。客观因素决定了幽州支撑不起长时间的战事。如果能打赢了,还可以攻入冀州,取冀州财赋自给。现在公孙瓒不是袁绍对手,连战连败,损失惨重,对幽州的民生肯定影响很大,在百姓中的口碑肯定不会好。从鲜于辅的口气就可以看得出来,公孙瓒不得人心。
刘虞名声好,得民心,与胡人的关系也不错,但他书生气太重,不知用兵之道。公孙瓒擅长用兵,但他穷兵黩武,民愤极大。两人各有所长,又水火不容,冲突在所难免。调解的作用可能不大,还是利用这个机会占一席之地比较实际。
刘备一边走一边想,忽然充满了自信。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啊。刘虞与公孙瓒交战,肯定需要像我这样的人。北疆不缺武人,但大多靠天赋,在实际战斗中积累经验,放眼天下,像孙策那样重视练兵的人都没几个。我虽然在孙策麾下时间不长,可是我学到的那些本领在幽州几乎无人可比,尤其是步卒。
刘备心中主意已定,轻笑一声:“兵法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幽州贫瘠,本就不如冀州富庶。一战不胜,便当休养生息,养士练兵,怎么能轻易出击呢。伯珪兄勇猛无双,这性子却有些轻躁,难怪刘牧烦恼。我虽不才,不忍见幽州父老受苦,愿借朝廷诏书之威,尽绵薄之力,助刘牧劝服伯珪,罢兵休战,养兵殖谷。待会儿见到刘牧,还请鲜于兄代我呈意。”
鲜于辅心中暗喜,对刘备多了几分好感。“刘君所言甚是,我一定将你的美意转达刘牧。”
第822章 观其友
蓟城东北二十余里有个胡市,地方不大,方仅两百余步。临时设市,所以没有市墙,也没有市肆,基本是自由堆放。胡人也没什么精细的货物,大多是一些皮货、山货,另外还有一些马匹。
刘备对马匹尤其关心。赵云带了五百余骑来,战马的消耗就成了他必须考虑的因素。五百名骑兵最少需要六百匹战马,如果考虑到急行军的消耗和战损,这个数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果能有一千匹战马,他就能保证这五百骑士的战斗力了。
稍稍看了一眼,刘备就有些失望。胡市上虽然有马,但都不是什么好马,仅有三成堪作战马,剩下的大多是普通骑乘马,有一些甚至只能拉车。刘备向鲜于辅请教这些马的价格,鲜于辅有些迟疑,过了一会儿才说,这些马价格都不低,好的要五六千一匹,差的也要三四千。不过为了鼓励交易,胡市是不收税的。
鲜于辅说得很隐晦,但刘备听懂了。这些胡市都是安抚胡人的,相当于送钱。
刘虞就在胡市中,正和几个乌桓人站在一起说话。他又高又瘦,头发花白,穿着一身布衣,比市中的商人还要朴素几分。得知刘备从长安来,他随即问起他派往长安的使者田畴和鲜于银。刘备很惊讶,他在长安时间不短,张飞还和很多人比武较艺,却没听说田寿和鲜于银。
刘虞没有再问,随即请刘备到当作公廨的帐篷里就座,接了诏书。他捧着诏书,长吁短叹。鲜于辅向刘虞转达了刘备刚刚在路上说的话,刘备也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愿意协助刘虞劝阻公孙瓒,恢复幽州的安定,并主动请缨,愿往涿郡面见公孙瓒,传达朝廷诏书。
刘虞表示感谢,便让鲜于辅送刘备去驿馆休息,明天起程去涿郡见公孙瓒。
刘备感觉到了刘虞的敷衍,却也无可奈何,只得趁鲜于辅送他出门的时候,再次向鲜于辅表示他的一片诚意,请他代为转达。鲜于辅送走刘备,回到刘虞身边,问起刘虞对刘备的观感。
刘虞思索良久。“元弼,你知道我子刘和被袁绍扣在邺城吧。”
鲜于辅点点头。“知道,袁绍还不肯让他回来?”
“他们为什么要反对我,阻止我入境?是为袁绍吗?”
“是不是为袁绍,我不清楚。我估计真正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他们自恃门户,瞧不起武人;二是将军要均田,他们不愿意放弃产业。”
“我不是白要他们的……”
全柔笑了,笑得很神秘。“将军,你肯给他们的,袁绍都肯给,你不肯给他们的,袁绍还肯给。说实话,我若不是武人,我也未必愿意支持将军。”
孙策立刻闭上了嘴巴。他知道自己不该解释,解释是没有意义的,那些人又不聋,不可能一点风声也听不到,更何况沈直不久前就在固陵城里。他最多是等价交换,袁绍却能给他们更多的好处,他们凭什么支持他,不支持袁绍?至于天下崩坏,谁关心那么多。嘴上说说还行,真要割自己的肉,没几个人愿意,少拿一点都不行。但凡变法,最大的阻碍就是这些既得利益者。想靠赎买来取得他们的支持,最后只会让变法中途而废,或者成为他们捞取更多利益的工具。
全柔说得很实在,他和凌操、董袭等人一样,若不是受到排斥,仕途受阻,谁愿意支持他?
不流血,哪能变法成功。该狠的时候还得狠,要不然什么事也做不成。
……
固陵城头,郭异与王晟并肩而立,极目远眺,面容愁苦。远处溪口的大营火光点点,有若繁星,倒映在湖水中。微风徐来,繁星微微晃动,有一种眩晕感。
两人都有些晕。
早上刚刚盛气凌人的拒绝了全柔的劝降,下午就被孙策切断了退路。孙策就像一只喷着怒火的凤鸟,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后。忽然之间,形势逆转。就算是再天真的人,也知道形势对他们非常不利。固陵存粮有限,后路断绝,就算盛宪赶到馀暨,收集到了粮食,也无法送到固陵来。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敢指望盛宪,馀暨没什么兵,盛宪也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
郭异有些后悔,不该拒绝盛宪的推荐,应该让沈直留下,至少可以听听他的意见。
“王公,事已至此,奈何?”
王晟年近七十,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他抚着稀疏的胡须,沉吟半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请明府派勇士潜行过江,与严白虎联络,请他派兵袭扰孙策后方,断孙策后路,前后夹击,也许能反败为胜,大破孙策,毕其功于一役。”
郭异瞅瞅远处的贺纯,低声说道:“听说贺纯从子贺齐能战,何不派人去太末,邀他前来解围,反倒去寻严白虎?严白虎一山贼尔,安能胜孙策?”
王晟苦笑。“贺齐兵少,太末偏远,来回近千里,不若召严白虎迅捷,渡江即至。”
郭异连声叹息。下午一战,让他对山贼的战斗力没什么信心。孙策的部下太强悍了,严白虎在山里还能折腾折腾,出了山,与孙策对阵,他还有机会吗?可是事已至此,除了严白虎,他也没什么人能指望得上,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接受王晟的建议,派人联络严白虎。
第820章 喜相逢
初平四年,三月中。蓟县。
刘备一手勒着缰绳,一手搭在眉上,极目远眺。
远处似乎有烟尘,隐隐约约,看得不是很清楚。三月份的蓟县风沙很大,经常有沙尘不期而至。一路走来,刘备已经几次误判,每次都以为是赵云追上来了,等啊等啊,短的半个时辰,长的一个时辰,最后都是失望。
已经进入蓟县,再往前走二三十里,他们就要走进蓟城,拜见幽州牧刘虞,赵云却还是不见踪影。刘备心里其实已经绝望了,赵云可能不会来了,他只是不死心而已。
风定,尘散,官道上空无一人。
“玄德,走吧。”简雍轻声说道,拨转马头。
刘备默默地应了一声,低下了头,轻踢战马,跟着简雍驰下了土坡。张飞在坡下等着,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拿着肉干,大口大口的吃得正香。见刘备走来,站起身,将干粮和酒递了过来。刘备一点胃口也没有,挥挥手。
“走吧。”
张飞很诧异,看看刘备,又看看简雍,知道又等了个空。他倒是早有心理准备,一点也不着急,安慰道:“也许是子龙在路上耽误了。冀州、幽州正在交战,也许是路传不好办吧,又或者子龙人多,大路上走太招摇,所以走便道,和我们走岔了。”
刘备看看张飞,强笑道:“益德,你现在口才不错啊,会安慰人了。”
张飞哈哈一笑。“我本来就会安慰人啊,以前云长在,总呲我,我不想和他争吵,所以才不怎么说话。”话音未落,他又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云长在南阳好不好,说不定他也去了长安找我们呢。玄德,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消息的。”
刘备没吭声,快马加鞭,向前急驰而去。简雍瞪了张飞一眼。张飞歪歪嘴,讪讪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关羽留在了南阳,赵云又爽约,刘备现在只能带他们两个人进蓟城,比当初离开幽州的时候还要惨,心情很糟糕,这时候提关羽不合适。
刘备当然希望关羽跟他来幽州,但关羽的父亲在南阳,他怎么能让他们父子分离。
蓟城在望,刘备又回头看了一眼,官道是依然一片空寥。刘备一声长叹,向城门奔去。城门前稀稀拉拉的有几个人,看城门的士卒正在检查。刘备勒住坐骑,下了马,跟着人群往前走。走到护城河边,正准备上吊桥,一个年轻汉子突然挤了过来。刘备一看,手下意识的按在了刀柄上。
“敢问足下可是涿郡刘备?”
刘备打量了那人一番,又用眼角的余光看看四周,见张飞和简雍在身后站定,面前这人又不像有恶意的模样,这才点头道:“正是,敢问足下是……”
那年轻人笑了,拱手施礼。“我是常山赵家的部曲赵复,奉家君赵云之命,在此等候刘君多日。”
“子龙?”刘备狂喜,四处张望。“他在哪儿?”
“在南门云阳亭,请刘君随我来。”
赵复解下系在一旁的坐骑,翻身上马,向南门驰去。刘备不敢怠慢,也跟着飞身上马,紧随其后。张飞和简雍也非常兴奋,连忙上马跟上。刘备赶上赵复,问起情况,这才知道被张飞言中,他们走岔了道。刘备离开五天后,赵云就出了门,昼夜兼程,但一直没追上刘备,直到进了蓟县也没碰上。赵云估计他们是走岔了,便在城外相候,他本人在南门等,派赵复在西门等。他们已经在这儿等了快十天了,如果再等不到刘备,赵云就准备回头找了。
刘备暗自惭愧。他为了能早点和赵云会合,他在中山、常山的郡界停了两天,大概就是那时候错过了。按照赵复的时间计算,他那时候刚刚进中山国的毋极县。
来到南门外云阳亭西的山坡上,刘备看到了赵云,又惊又喜。赵云带的人太多了,足足有五百多人,而且全是骑兵,亭里根本住不下,他们就在山坡上扎起了营盘。刘备赶到的时候,赵云正在演练骑术,几十名骑兵在坡下往来奔驰,士气高昂。
看到刘备,赵云迎了过来,老远就拱手施礼。刘备跳下马,奔了过去,抱着赵云,还没来得及说一句话,眼泪就涌了出来。“子龙,我……”
赵云笑着拍拍刘备的肩膀。“玄德,我第一次来蓟县,走错了,让玄德担心了。”
“没事,没事,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刘备欢喜不禁,看着围过来的骑士。“这些都是你带来的?”
赵云点点头,拍拍手。“诸君,这就是我和你们说的刘君玄德,还不过来见礼。”
骑士们纷纷拱手施礼,朗声道:“见过刘君。”
刘备欣喜不已,一一还礼。有了赵云和这五百多骑,他的腰杆就硬气多了。这些人都是青壮汉子,堪称精锐。他又向赵云致谢。“子龙,有了你的这些人马,大事可成。”
赵云摇摇头。“玄德,这不是我的人马,是你的部曲。”
刘备愣住了,张着嘴巴,眼睛瞪得溜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些人是赵云的部曲还是他的部曲,区别很大。过了一会儿,他回过神来,连连摇头。“不不不,子龙,你能来帮我,我就很高兴了,怎么能……”
“玄德毋须推辞,这些都是我常山健儿,闻说玄德奉诏书安抚河北,都愿意来助玄德一臂之力,并非只为功业。玄德,有件事很紧急,你要尽快想办法通知刘使君,以备不虞。”
刘备还沉浸在突然多了五百骑的兴奋之中,心不在焉地连连点头。赵云将他拉到一旁,很严肃地说道:“我经过河间的时候听说袁绍正在征兵,有可能会南下攻取青州。”
刘备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现在?”
“是不是很反常?”
刘备没说话,心里迅速分析着赵云这句话背后的含义。现在是春天,马上就要春耕,一般来说不会劳师远征,否则会耽误农时。袁绍肯定遇到了非这么做不可的困难,这才违反常规。春天马瘦,对骑兵不利,袁绍选择这个时候攻青州,等于放弃了自己的骑兵优势,除非他的目标不是青州,而是另有其人,比如更依赖骑兵的公孙瓒——青州的赋税是幽州必不可少的补充,袁绍攻青州,公孙瓒不可能坐视不理。
“子龙,这听起来像是一计啊。”
赵云点点头。“是的,不过凡事有弊必有利,如果利用得好,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第821章 机会
刘备回幽州,明面上的任务是调解刘虞和公孙瓒的矛盾,私下里的目标则是在幽州站稳脚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在中原转了几年,他受够了中原世家的白眼,也见识了袁谭、孙策等人的实力,知道那里没什么机会,不如回幽州。幽州没什么大的世家,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
但不管是哪个任务,他都要面对公孙瓒。虽说曾经是同窗,虽说他当年将公孙瓒当兄长一样看待,但公孙瓒对他并无特别之处,有了他转投陶谦、袁绍这个波折之后,公孙瓒会怎么看他,刘备心里一点底也没有。他避开河间国,取道中山国进入广阳郡,就是有意避开公孙瓒。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公孙瓒实力强,虽说被袁绍打得鼻青眼肿,收拾他还是很轻松的事,真要发了火,随时可以要他的命。如果公孙瓒中了袁绍的计,被袁绍重创,对他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如果他能借此机会救公孙瓒一次,也许能将功补过,尽释前嫌。
这就是赵云所说的机会。
刘备与赵云、简雍、张飞四人商议了很久,决定派简雍赶回涿郡,一是看看家里的情况,二是找机会见见公孙瓒,先做个铺垫,看看公孙瓒对他的态度究竟怎么样。
事不宜迟,简雍连蓟城都不进了,立刻南下。
刘备回到城门口,准备进城。身后有赵云等五百余骑,不用刘备说什么,城上的都尉便如临大敌,一边命令加强戒备,一边亲自下城迎接。查验了刘备的文书,得知刘备是带着诏书从长安来的使者,都尉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热情的送刘备去州牧府。
刘备昂然入城,赵云、张飞夹侍左右,五百骑士前导后从,威风凛凛,街上的行人纷纷避让,眼神敬畏。蓟城既是州治,又是郡治,更是燕国曾经的国都,算是北方大都会,这里的百姓见多识广,一看刘备身边的这些骑士就知道不是等闲之辈,远远地避开,免遭无妄之灾。
刘虞不在城中,从事鲜于辅接到报告,赶出来迎接刘备。鲜于辅三十左右,年富力强,国字脸,一部浓密的短须,未语先笑,非常客气,但眼神警惕。见刘备随从众多,便请他们先到驿馆休息,他派人去请刘虞回来接诏,却绝口不提刘虞在什么地方。
刘备知道鲜于辅对自己有戒备,毕竟他和公孙瓒的关系人人皆知,刘虞又和公孙瓒闹得很不愉快。他请鲜于辅安排他的部下在蓟城休息,自己只身随鲜于辅去见刘虞,以节省时间。鲜于辅担心稍减,亲自领着刘备去驿亭。
刘备安顿下来,将五百多名骑士全部留在驿亭,只带赵云、张飞二人随鲜于辅出城。半路上,鲜于辅告诉刘备,前几天,公孙瓒抢了刘虞准备赏赐给乌桓人的东西,引起了乌桓人的强烈不满,刘虞正在安抚乌桓人。
出了城门,赵云忽然扯了扯刘备的手肘。刘备转头,赵云悄悄地伸手指了指。刘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城东南角一个高台,非常突兀,看起来比一旁的蓟城城墙还要高很多。
“鲜于兄,那是什么所在?”
鲜于辅看了一眼,苦笑道:“公孙将军建的京观。他总是疑心刘牧会对他不利,筑了这京观,派重兵把守,回蓟城就住京观中,也不亲见刘牧,只派使者来往传信。”
刘备没说什么,心里却不免诧异。他和公孙瓒相识多年,太了解公孙瓒的脾气了。那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遇到凶猛的胡人都毫无惧色,怎么会怕刘虞,还特地筑了京观。要么是他败于袁绍之后,胆气尽丧,要么是刘虞集结了重兵,让公孙瓒也感到了威胁。公孙瓒的主力在涿郡与袁绍对峙,他回蓟城只带亲卫营,不会带太多人马。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的机会。
“公孙伯珪最近回来过吗?”
“前几天刚走。”
刘备想起赵云说的事,多留了一份心。“他走之前有没有索要大量粮草?”
鲜于辅叹了一口气。“公孙将军这两年连续与袁绍交战,死伤甚多,损失的军械辎重不计其数。他又不肯罢休,非要报复,接连扩充人马,需要的粮草辎重越来越多,幽州不堪重负。刘牧辛苦了这么多年,总算让幽州民生有了起色,被他这么一弄,前功尽弃,粮价一天一个价,老百姓怨言很重啊。使者若是不信,不妨去市井走走,自然就清楚了。”
刘备附和了几句。他有领兵作战的经历,知道打仗需要耗费很多钱,尤其是骑兵。他也是幽州人,知道幽州并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和冀州没法比。客观因素决定了幽州支撑不起长时间的战事。如果能打赢了,还可以攻入冀州,取冀州财赋自给。现在公孙瓒不是袁绍对手,连战连败,损失惨重,对幽州的民生肯定影响很大,在百姓中的口碑肯定不会好。从鲜于辅的口气就可以看得出来,公孙瓒不得人心。
刘虞名声好,得民心,与胡人的关系也不错,但他书生气太重,不知用兵之道。公孙瓒擅长用兵,但他穷兵黩武,民愤极大。两人各有所长,又水火不容,冲突在所难免。调解的作用可能不大,还是利用这个机会占一席之地比较实际。
刘备一边走一边想,忽然充满了自信。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啊。刘虞与公孙瓒交战,肯定需要像我这样的人。北疆不缺武人,但大多靠天赋,在实际战斗中积累经验,放眼天下,像孙策那样重视练兵的人都没几个。我虽然在孙策麾下时间不长,可是我学到的那些本领在幽州几乎无人可比,尤其是步卒。
刘备心中主意已定,轻笑一声:“兵法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幽州贫瘠,本就不如冀州富庶。一战不胜,便当休养生息,养士练兵,怎么能轻易出击呢。伯珪兄勇猛无双,这性子却有些轻躁,难怪刘牧烦恼。我虽不才,不忍见幽州父老受苦,愿借朝廷诏书之威,尽绵薄之力,助刘牧劝服伯珪,罢兵休战,养兵殖谷。待会儿见到刘牧,还请鲜于兄代我呈意。”
鲜于辅心中暗喜,对刘备多了几分好感。“刘君所言甚是,我一定将你的美意转达刘牧。”
第822章 观其友
蓟城东北二十余里有个胡市,地方不大,方仅两百余步。临时设市,所以没有市墙,也没有市肆,基本是自由堆放。胡人也没什么精细的货物,大多是一些皮货、山货,另外还有一些马匹。
刘备对马匹尤其关心。赵云带了五百余骑来,战马的消耗就成了他必须考虑的因素。五百名骑兵最少需要六百匹战马,如果考虑到急行军的消耗和战损,这个数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如果能有一千匹战马,他就能保证这五百骑士的战斗力了。
稍稍看了一眼,刘备就有些失望。胡市上虽然有马,但都不是什么好马,仅有三成堪作战马,剩下的大多是普通骑乘马,有一些甚至只能拉车。刘备向鲜于辅请教这些马的价格,鲜于辅有些迟疑,过了一会儿才说,这些马价格都不低,好的要五六千一匹,差的也要三四千。不过为了鼓励交易,胡市是不收税的。
鲜于辅说得很隐晦,但刘备听懂了。这些胡市都是安抚胡人的,相当于送钱。
刘虞就在胡市中,正和几个乌桓人站在一起说话。他又高又瘦,头发花白,穿着一身布衣,比市中的商人还要朴素几分。得知刘备从长安来,他随即问起他派往长安的使者田畴和鲜于银。刘备很惊讶,他在长安时间不短,张飞还和很多人比武较艺,却没听说田寿和鲜于银。
刘虞没有再问,随即请刘备到当作公廨的帐篷里就座,接了诏书。他捧着诏书,长吁短叹。鲜于辅向刘虞转达了刘备刚刚在路上说的话,刘备也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愿意协助刘虞劝阻公孙瓒,恢复幽州的安定,并主动请缨,愿往涿郡面见公孙瓒,传达朝廷诏书。
刘虞表示感谢,便让鲜于辅送刘备去驿馆休息,明天起程去涿郡见公孙瓒。
刘备感觉到了刘虞的敷衍,却也无可奈何,只得趁鲜于辅送他出门的时候,再次向鲜于辅表示他的一片诚意,请他代为转达。鲜于辅送走刘备,回到刘虞身边,问起刘虞对刘备的观感。
刘虞思索良久。“元弼,你知道我子刘和被袁绍扣在邺城吧。”
鲜于辅点点头。“知道,袁绍还不肯让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