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666节
刘备撤军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易县城内,袁谭召集文武议事,制定作战方案。
经过大半个月的战斗,袁谭不仅守住了易县,挫败了刘备的进攻,还让麾下的新卒得到了锻炼,见过了鲜血,成绩斐然。刘备曾经击败麹义,对诸将的压力很大,这次能击退刘备,对诸将重塑自信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就连袁谭本人都深有感触。
这一切都是受益于沮授的谋划,诸将对沮授佩服有加,养成了习惯,凡事都先请教沮授,然后再向袁谭汇报。如今有了新情况,要制定作战方案,他们也下意识的看向沮授。
沮授有些不安,袁谭却笑着摆摆手,示意沮授不必多虑。
沮授略作思索,便提出了建议。对刘备的撤退,他并不意外。刘备攻城不下,撤退是迟早的事。他撤退之后的动向也不难猜,无非两种可能:一是放弃涿郡,退回安次,明年再说;一是继续围攻涿县,困死张郃,逼着他们决战。
“涿郡是幽州门户,于我军而言,占领涿郡,便是在幽州伸进了一只脚。于刘备而言,失去了涿郡,他不仅面临我军威胁,也无法向西扩张,将代郡、上谷控制在手中。如今孙策正在辽东作战,一旦孙策击败公孙度,挥师西进,他将腹背受敌,无处可逃。因此,他对涿郡势在必得,继续围困涿县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诸君切不可有侥幸之心。”
沮授环顾诸将,目光最后落在袁谭的脸上。“使君,天气渐冷,天子西征的成败很快就要揭晓。不管结果如何,夺取涿郡都对我们非常重要。孙策正在攻击辽东,这个冬天是我们全取幽州西部的最后机会。如果不能抢在孙策之前拿下渔阳以西诸郡,一旦孙策席卷而来,我们就很难再踏足幽州,以后也无法得到战马,即使孙策不攻击冀州,冀州也很难独全。”
袁谭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刘备撤走,他原本还挺高兴的,听沮授这么一分析,他才清楚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孙策步步紧逼,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旦被孙策控制了幽州,他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几乎是必败之局。如果能抢在孙策到来之前击败刘备,夺取渔阳以西诸郡,他还有一线生机。
“请公与为我谋划。”袁谭恭恭敬敬地向沮授行了一礼。
沮授还礼,继续分析形势。既然刘备选择继续作战的可能性极大,现在就要准备,冬天将至,衣物、粮草、薪柴,这些都要提前准备好,否则这一战最大的敌人就不是刘备,而是严寒天气。不过这也不必着急,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张郃受伤至今已经有一个多月,即使还不能上阵搏杀,至少不影响指挥作战。刘备劫掠乡党的时间虽然持续不长,却已经留下了坏印象,涿县城里的世家应该会支持张郃战斗,所以刘备短期内破城的可能性不大,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准备,不必急着出城追击,大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沮授随即提出了三条建议:派人联络田丰,让他征发民夫,调集粮草等必须的物资,尤其是防寒的衣物,争取抢在河水结冰之前运到军中;征发附近的百姓,收割沼泽地里的芦苇、干草,充当草料;诸军加强演练冬季作战的战术,并与即将赶到的臧洪、牵招一起合练,做好战斗的准备。
最后,沮授又提出一条:派人联络鲜卑、乌桓诸部大人,请他们出兵攻击幽州,夹击刘备。尤其是鲜卑人,自从檀石槐主事以来,鲜卑人强盛,在弹汗山立王庭,离边境不过三百里,旦夕可至。如今檀石槐虽然死了,他的儿子和连不能服众,几年前战死,鲜卑各部不能统一,相互攻杀,损耗很大,本来就有侵边的动机,如果能引他们攻击渔阳、右北平一带,足以对刘备、太史慈形成压力。将来袁谭要控制幽州,也要面对鲜卑人的威胁,应该趁早着手,物色扶植能够为己所用的部落首领,加以笼络。
袁谭欣然从命,按照沮授的计划分部诸将。沮授讲得清楚,诸将听得明白,各自领命而去。大堂上安静下来,沮授起身,正准备告辞,一个亲卫带着一个人快步走了进来。此人风尘仆仆,脸色憔悴,眼睛里充满血丝,嘴唇干裂起皮,一看就是连续多日不眠不休的赶路所致。如果不是亲卫扶着,他站都站不稳。
袁谭心中不安,看了沮授一眼。他认得此人,是郭图身边的亲信,肯定是辽东那边出现了意外情况,而且是不好的情况。
沮授抬起手,不动声色的示意袁谭。“使君,无妨,就算孙策善战,击败了公孙度,也对大局没什么影响。寒冬将至,江东兵不适应辽东气候,孙策为人又谨慎,凡事谋定而后动,不会贸然行动的。”
袁谭赞同的点点头,让信使将消息呈上来。消息是郭图亲笔所书,确凿无疑,但消息却比沮授猜想的更严重。沓氏一战,孙策不仅击败了公孙度,而且迫降了公孙度,辽东已经落入孙策之手,幽州形势将迎来巨变。
袁谭和沮授面面相觑,异口同声的说道:“这……怎么可能?”
第1804章 应变如流
多智如沮授,也完全没想到辽东之战会是这个结果,一时间竟不知如何解说。
袁谭更是长吁短叹,掩饰不住内心的沮丧。自从任城被俘之后,他就没有再低估过孙策,将孙策当作最难对付的对手,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但他发现自己还是估计不足。十天之内平定辽东,这怎么听也不像是真的。公孙度纵横辽东数年,一向跋扈,他怎么会轻易向孙策俯首称臣?
“这不会是……误传吧?”袁谭喃喃自语。郭图并没有亲历战场,也许是消息有误。
“应该不会。”沮授很快冷静下来,重新拿起郭图的亲笔信,又看了一遍。“公孙度为什么会在沓氏与孙策对垒,许攸又去了何处?”
袁谭转过头,打量了沮授两眼,心里有些不高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忘党争?
沮授轻弹手中的信纸。“使君,你仔细想想,尤其是时间。”
袁谭转了转眼珠,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他转身命人取来之前收到的情报,与刚收到的一对比,立刻发现了问题。从几个时间节点来看,公孙度返回襄平,赶到沓氏,沈友驰援,被公孙度击退,向孙策求援,孙策放弃平原,赶到沓氏,一系列的事件联系起来,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公孙度到达沓氏的速度快得让人不敢相信,这只有一个解释:他不是按部就班的出师,而是轻军急行,突然包围了沓氏,准备的时间非常短,远远谈不上充足,他甚至来不及准备足够的粮草。
出奇制胜是好事,但出奇如果不制胜,那就是灾难了,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粮草、辎重跟不上。
沮授沉吟道:“公孙度大概是低估了江东军的战力,正面决战失利,又被断了粮道,不得不降。唉……”沮授一声长叹,摇了摇头。“骄兵必败,公孙度这些年战无不胜,轻敌在所难免,偏偏又遇到了孙策这种算无遗策的对手,受挫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袁谭仍不死心。“就算交战不利,也不至于一战而降吧?”
“使君,以孙策用兵的习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是连续重击,如蛆附骨,不死不休。公孙度以前遇到的都是利则战,不利则散的胡人,何曾见过这样的对手,一时不察,落了下风,就很难再逆转形势。常言道,峣峣者则折,皎皎者易污。公孙度心高气傲,目无余子,一朝战败,反不如其他人能委屈求全。使君不见公孙瓒乎,一旦战败,宁可自杀,也不肯逃走。”
袁谭感慨不已。“燕赵多烈士,诚非妄言。”
“是啊,燕赵多烈士,却少智者。”沮授挥挥手,仿佛赶走几只蚊蝇。“此等人只合为猛士,不足为王者。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有谁能平步青云,不受挫折?使君,公孙度不足论,孙策拿下辽东,解决了战马短缺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袁谭深有感触,原本郁闷的心情也舒缓了一些。是啊,有几个成大事的人没有受过挫折呢,群雄逐鹿,能走到最后的那个往往不是最强大的,而是最坚韧的。汉高祖曾经数次损失折将,光武帝也曾遭遇兄长被杀,自己连悲伤都不能的窘境,可是他们都咬着牙坚持住了,这才有机会问鼎天下。
他看着沮授恢复了镇定的眼神,庆幸不已。有一个智士参谋果然不一样。
沮授和袁谭商量了一番。孙策占据辽东,对幽州的形势影响极大,感受到威胁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刘备。刘备收到这个消息,更会铤而走险,力争迅速拿下涿郡,占据幽州西部诸郡。涿县之战已经不是可能,而是必然,除非袁谭放弃涿郡。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沮授摊开地图,反复权衡,最后提出一个方案:孙策本人不可能长期驻扎在辽东,他必然要委派一个将领为辽东太守。孙策麾下擅长骑战的将领本来就不多,能治民的更少,他很可能会委任太史慈为辽东太守。如此一来,右北平、辽东、辽东属国就失去了主心骨,公孙续、公孙范都不足为虑,正是三郡乌桓出击的好机会。如果能击败公孙范、公孙续,占据三郡,也能对孙策的幽州方略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如果能顺势西进,夹击刘备,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三郡乌桓有个问题,没有强悍有力的首领。三郡乌桓原本以丘力居为首领,丘力居死后,其子楼班年幼,便由从子蹋顿接管事务,但蹋顿不久前又战死在官渡,三郡乌桓群龙无首,已是一盘散沙,怕是形成不了真正的威胁,反倒可能被太史慈各个击破。要想将三郡乌桓集结起来,应该派一个人去统筹大事。
“可惜刘公衡不在了,否则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袁谭说道,神情有些懊丧。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原本极佳,否则他们也不会派兵协助袁绍出战,但官渡一战大败,袁绍死了,蹋顿也死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弱了。若刘和不死,还能借助刘虞的余泽,现在刘和也死了,他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与三郡乌桓联络。
原本还有一个人也适合:阎柔。袁绍曾经帮助阎柔杀掉护乌桓校尉邢举,关系一直不错。但袁绍死了,刘虞、刘和也先后去世,阎柔与袁谭的关系便疏远了,不久前还随刘备进攻颜良,现在自然不能再用。
沮授推荐了一个人,从事牵招。
袁谭知道牵招,但没想到沮授会推荐牵招担此重任,一时有些犹豫。牵招是安平国观津县人,袁绍入主冀州之后,辟牵招为从事,还曾让他掌乌桓突骑,也算是器重,但牵招与袁绍之间有一个心结,影响了袁绍对牵招的进一步信任和重用。
牵招是同县大儒乐隐的弟子。中平年间,乐隐受车骑将军何苗辟除,去洛阳赴任,后来董卓乱政,何苗、乐隐被杀,而杀死何苗和乐隐的吴匡就是袁绍一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乐隐是间接地死在袁绍手下。牵招一直想为乐隐报仇,后来还杀死一名曾参与其事的袁绍近臣,袁绍虽说没有处罚他,但也不肯真正重用他,只是口头上称赞了几句,不久就借故剥夺了牵招的兵权。
袁绍不肯重用牵招还有一个原因:牵招与刘备的关系非常好,堪称刎颈之交。在刘备叛离袁绍之后,牵招也受到了影响,再也没有独立领兵的机会。这次若不是形势紧急,袁谭也不会让他统骑兵去救平原,而这本身也是避免让牵招与刘备对阵。
三郡乌桓与冀州之间隔着渔阳、右北平,牵招等于脱离袁谭的控制,别领一部,这无疑很危险。
见袁谭神情疑惑,沮授说道:“牵招因乐隐之死,一直耿耿于怀,但吴匡死了,参与其事的人也被他杀了,现在连令尊也过世了,这件事可以放下了。牵招与刘备有故,但他是忠义之人,不会因私害公,使君大可放心,我沮授愿以身家担保。牵招智勇双全,又熟悉乌桓风俗,派他去统率三郡乌桓必能奏功。”
见沮授愿以身家担保,袁谭不好拒绝。他也清楚,现在是非常之时,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他接受了沮授的建议,派人召牵招前来,委以统率三郡乌桓之任。
牵招接到命令,很是惊讶,但他什么也没说,随即带着数十部曲出发了。
……
数日后,袁谭收到消息,刘备撤向涿县,一路征发民夫,将附近诸县收刮一空,摆明了是坚壁清野,不给袁谭任何获得补给的机会。
很快,关羽也撤出了易县,退守范阳。在沮授的要求下,斥候们注意到太史慈、公孙续、阎柔的战旗都不见了,率领骑兵协助关羽的是赵云。
袁谭知道一切正如沮授所料,刘备铁了心要拿下涿县,这一战已经不可避免。但他也不着急,张郃伤势渐复,刘备的搜刮也让涿县的世家对他充满了反感,与刘备的里应外合可能性极低,在断粮之前,涿县被刘备攻破的可能性不大。他按部就班的准备,派人调运粮草,收取易水河畔的芦苇,准备各种过冬的物资,直到一个月后,田丰调拨的粮草送到,袁谭才带着人马再次进入涿郡境内,步步为营,向范阳逼去,不到一百里路,他足足走了五天,没给关羽任何偷袭的机会。
关羽给刘备送了个消息,然后紧闭城门,摆出一副坚守的架势。袁谭也没客气,将范阳城团团城住,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范阳虽然不是郡治,城防不如涿县坚固,却也是一个古城,春秋时时属燕国,燕昭王曾在此筑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才,非普通县城可比。关羽在此立阵,阻击袁谭,也是地尽其利。袁谭想攻破范阳也非易事,只能按部就班的围城,打造军械,同时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让刘备不能全力攻城。
刘备试探着赶来救援,袁谭却不愿和他正面接触,立刻率部后退。见此情景,刘备知道速胜无望,只好咬着牙,耐着性子,包围涿县,做长期对峙的准备。
双方谁也不肯先退,厉兵秣马,等待对方露出破绽,一决胜负。
十一月末,涿县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大雪,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第1805章 以德服人
卢龙塞。
太史慈勒住坐骑,抬头看向城楼。阎柔站在城头,兴奋的挥着手,他身边还站着一个年轻汉子。太史慈不认识,但他一见此人便有一种亲切感,仿佛遇到神交已久的同道。
“子义兄,稍等啊,我这就让他们开门。”
阎柔喊了一声便消失了,只剩下那年轻汉子站在原处,静静地看着太史慈。太史慈拱了拱手,年轻汉子笑着拱手还礼。城门开了,阎柔快步夺了出来。太中慈翻身下马,与阎柔见礼。
“城上那人是谁?”
阎柔笑了,侧过身子,低身说道:“州别驾田畴田子泰,奉张使君之命,协助子义兄作战。子义兄,这次我能成行,田子泰可是有功之人。”
太史慈会意。张则派田畴来助阵的意义很复杂,可以说他是表明态度,表示支持,也可以说是就近监视,知己知彼。不过他并不担心,孙策已经夺得辽东,解决了战马资源的短缺,暂时不会觊觎幽州西部诸郡,而辽东原本就不在张则的控制之内,也谈不上什么冲突,有合作的可能。至于田畴,孙策对他说过,田畴是可以争取的人才,如今出现在面前,他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太史慈入了城,田畴也从城上下来,再次与太史慈见礼,通报姓名。太史慈笑道:“常听吴侯说起田君,不意在此见面,实在是三生有幸。听说田君是右北平人,有田君相助,我们就如同多了一双慧眼,再也不用担心迷路了。”
田畴客气了几句,看向太史慈身后的队伍,赞了一句。“都督所率皆是精锐,此战必能横行无忌。能有机会见识一下都督的风采,也是我的荣幸。”
太史慈微微一笑,倒也没有谦虚。他率领的骑兵虽然数量不多,只有两千人,却都是精锐,每一个人都是他精挑细选的。辽西户口都不多,总共不到万户,但百姓被乌桓、鲜卑骚扰太久,早就等着反击的机会,加上他募兵的条件优越,公告贴出去没多久,应募的健儿就蜂拥而至,足足五六千,他一一考核,从中精挑细选了两千骑,又挑了两千人充实到附近各县城,加强防务。两千精骑集训了半个月,披上准备好的新甲,士气高昂,看起来就与众不同,绝非卢龙塞的这些戍卒可比。
田畴顿了顿,又道:“武力既弘,文德可期。我听伯温说都督有化胡之论,畴甚是好奇,不知能否有幸听都督解说?”
太史慈笑道:“正当与田君共商大计。”
田畴点点头,没有再说。他之所以劝张则接受阎柔的建议,派骑兵协助太史慈出战,又主动请缨来做向导,一方面是因为他与孙策有约,一方面也是对太史慈的化胡论很感兴趣。他虽然不像阎柔那样与鲜卑人、乌桓人关系密切,但他也不赞成简单地杀戮,因为他很清楚,幽州汉胡混居,已经很难分清了,分辨华夷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可行性。太史慈倡化胡之论,足以说明他不是一个思维简单的武夫,比大多数读书人都有见识。孙策派这样的人来负责幽州事务可谓知人善任,从侧面也说明了孙策不是高谈阔论之辈,而是非常务实的人。
田畴将太史慈引入塞中,卢龙塞空间有限,容不下所有的骑兵,只能在塞外扎营。阎柔、田畴带来的三千骑兵也是如此。太史慈与阎柔见面之后,先送给他一百套甲胄、军械。阎柔惊喜莫名。他从刘备那里得到了一些军械,但数量非常有限,质量也不怎么好,太史慈送的军械比刘备的那个还好,和太史慈的部下所穿是一个款式,当然是最好的。有了这些甲胄装备亲卫骑,他的安全又多了几分保障。
阎柔看着塞外衣甲鲜明,挺立如松的骑兵,暗自琢磨着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一样成为孙策的部下,全部装备最好的军械。
卢龙都尉田靖是田畴的族兄,对太史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设宴款待。公孙续之前送来消息,他正在赶来的路上,最多两天就可以到达。太史慈询问了相关的情况后,非常满意。他随即和田畴、阎柔交换情况,商量出塞的计划。
田畴首先介绍了情况。
随着第一场大雪的降落,幽州正式进入冬季,按照往年的经验,草原上的胡人随时可能入侵,尤其是鲜卑人。鲜卑人与乌桓人一样,都是东胡遗种,但他们之间又有些区别。鲜卑人兴起比较晚,又被乌桓人阻隔,受大汉的影响比较小,除了短时间依附于匈奴人之外,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自由发展,与汉人的关系比较疏远,加上鲜卑兴起的时候正是大汉国力衰弱的时候,所以他们对大汉没什么敬畏可言,檀石槐甚至拒绝了朝廷和亲的建议,每年入境劫掠,张狂之极。
相比之下,乌桓人则早在本朝初年就依附朝廷,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朝廷募兵的对象,北军五校中的长水营就以乌桓骑兵为主。乌桓人之所以现在成了麻烦有两个原因:一是朝廷权移高门,安抚政策变了味,原本是朝廷对乌桓人的怀柔,现在变成了个人施恩,乌桓人不向朝廷效忠,却感激坚持安抚政策的官员,具体而言就是袁绍、刘虞。乌桓人派兵助袁绍作战就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们只是以为袁绍能够鼎立新朝,想依附袁绍,并不是想和汉人为敌。
田畴建议,这次出塞作战应该以鲜卑人为主要目标,只要能重创鲜卑人的主力,乌桓人不用打就服了。自从丘力居病死,蹋顿又战死在官渡之后,乌桓人已经四分五裂,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斡旋。阎柔的弟弟阎志已经赶往三郡乌桓的驻牧地,与各部落首领接洽,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来。
太史慈听完田畴的介绍,觉得有理。他兵力有限,不能举目皆敌,如果乌桓人肯改弦更张,充当马前卒,对他来说并不是坏事。
太史慈随即向田畴介绍了自己的化胡论。根据南阳、吴郡诸多学者的研究,三代的华夷与春秋的华夷不是一回事,与现在的华夷同样不是一回事。就拿孔子说过的九夷来说,原本是指鲁国以东的东夷,也就是现在徐州境内的人,徐州的徐就出自九夷之一的徐夷,如今九夷早已经融入华夏,九夷的后裔有不少成了徐州的大族,徐姓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如此,华夷之辨就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胡人经过教化,可以变成华夏衣冠,而华夏衣冠一旦衰弱,也有可能变成蛮夷。身为士,不仅仅要维护文明,更要拓展文明,德化四方,不能固步自封,只是给点钱粮,治标不治本,而应该努力化蛮夷为华夏,天下一家,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边患。
太史慈说得诚恳,田畴也听得认真。听了阎柔的介绍之后,田畴就觉得太史慈绝非等闲武夫,如今亲耳听太名慈解说化胡论,虽然没什么引经据典,但立论扎实,眼界也高,丝毫不亚于那些高谈阔论的儒生,非常合他的胃口。田畴曾奉刘虞之命去长安献贡,接触过不少饱读诗书的官员,但那些人大多固守华夷之别,却看不到华夷之间有转化的可能,甚至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傲慢,以至于对边郡人都抱有鄙视之心。
像太史慈这样致力于化蛮夷为华夏的中原人曲指可数,甚至可以说是他见到的第一个。即使是孙策,当初见面时也只是说要横行漠北,驱逐胡虏,没有提出化胡这样的高论。不过孙策任命太史慈为都督,负责幽州事务实在是太英明了,这个人选万里挑一。
田畴非常满意,与太史慈一见如故,引为知交。
两天后,公孙续率部赶到卢龙塞。他不仅带来了三千骑兵,还带来了不少干粮,包括大量的鱼干。孙策招募了不少渔民在海中捕鱼,将捕上来的鱼分割内大小适中的肉条,用盐腌成鱼干,能够保存几个月而不变质,食用的方法也简单,只要烧一些开水,将鱼干放进去煮就行,连盐都不用放。万一连烧水都没时间,也可以生嚼,就是口感稍微差一些。鱼干方便携带,又比粮食耐饥,可以带得更多,走得更远。
公孙续之所以现在才来,就是在等这些鱼干。
看了那一袋袋的鱼干,田畴等人目瞪口呆。他们早就知道孙策有钱,也舍得花钱,但眼前这一切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全员披铠也就罢了,连吃饭这样的小事都这么肯花心思,还有什么事是他们想不到,做不到的?
但他们不得不承认,用鱼干代替部分粮食是一个创见,不仅缓解了幽州人口不足,耕地有限的弱点,还保证了将士们的体力——普通士卒哪有将鱼当饭吃的,偶尔吃一顿都不容易。吃鱼当然要比吃粮食更耐饥,天天有鱼有肉吃的人体力当然要比只能吃粮食的人好,也方便得多,更适合连续作战的骑兵。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的,没有楼船,不能到海中捕鱼,仅靠渔民在海边捕点鱼根本无法满足数千骑兵的补给需要。公孙续带来的这些鱼干都是从大鱼身上切割下来的,鱼刺都被处理了,仅这一项就让人无法效仿。
太史慈拨了一些鱼干给阎柔。阎柔所领骑兵甲胄不足,战斗力也一般,但是他们熟悉地形,骑术精湛,是最好的斥候,让他们带上一些鱼干做干粮,可以走得更远,行动更加便利,无形中等于放大了侦察范围,能比对手更快一步。
太史慈的慷慨和大度获得了阎柔等人的一致拥护,他们心悦诚服的接受了太史慈的指挥。
又过了两天,阎志传来消息,三郡乌桓的首领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放弃袁氏,拥护孙策,但蹋顿之死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不久前公孙度的易帜更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他们都想看看形势再做决定。与此同时,阎志还传来一个消息:东部鲜卑的几个部落大人都接到了袁谭的邀请,打算出兵扰边,进攻渔阳、广阳诸郡,迫使刘备撤兵。
太史慈与田畴商量。田畴说,从檀石槐起,鲜卑人分三部,各领其地,一般不会越界。东部鲜卑是指从右北平向东,一直到夫余境,他们如果扰边,最西端就是卢龙塞,不太可能进入渔阳、广阳。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说明参与其事的不仅仅是东部鲜卑,还有可能包括中部鲜卑,甚至鲜卑王庭也在其中。
东部鲜卑的中心在白狼山,鲜卑王庭则在弹汗山,他们如果联手入侵渔阳,最可能的集合地点是在燕山以北的白檀山。尤其是东部鲜卑,他们的南侧就是乌桓人的牧场,在乌桓人保持中立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从东而来,这里几乎是必经之地。
阎柔也支持田畴的看法。
太史慈决定,全军赶往白檀山,捕捉战机,如果能先击破东部鲜卑的联军,这一战就拔得了头筹,抢占了先机。与胡人作战最难的不是击败他们,而是找到他们。既然鲜卑人主动送上门,没有不打的道理。
很快,太史慈率部出塞,在田畴的引导下奔向白檀山。大雪封山,冰天雪地,在山中行走非常困难,即使有地图也未必有用,可是有田畴这个熟悉地形的向导,太史慈省了很多力气,也少吃了不少苦头。
经过大半个月的战斗,袁谭不仅守住了易县,挫败了刘备的进攻,还让麾下的新卒得到了锻炼,见过了鲜血,成绩斐然。刘备曾经击败麹义,对诸将的压力很大,这次能击退刘备,对诸将重塑自信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就连袁谭本人都深有感触。
这一切都是受益于沮授的谋划,诸将对沮授佩服有加,养成了习惯,凡事都先请教沮授,然后再向袁谭汇报。如今有了新情况,要制定作战方案,他们也下意识的看向沮授。
沮授有些不安,袁谭却笑着摆摆手,示意沮授不必多虑。
沮授略作思索,便提出了建议。对刘备的撤退,他并不意外。刘备攻城不下,撤退是迟早的事。他撤退之后的动向也不难猜,无非两种可能:一是放弃涿郡,退回安次,明年再说;一是继续围攻涿县,困死张郃,逼着他们决战。
“涿郡是幽州门户,于我军而言,占领涿郡,便是在幽州伸进了一只脚。于刘备而言,失去了涿郡,他不仅面临我军威胁,也无法向西扩张,将代郡、上谷控制在手中。如今孙策正在辽东作战,一旦孙策击败公孙度,挥师西进,他将腹背受敌,无处可逃。因此,他对涿郡势在必得,继续围困涿县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诸君切不可有侥幸之心。”
沮授环顾诸将,目光最后落在袁谭的脸上。“使君,天气渐冷,天子西征的成败很快就要揭晓。不管结果如何,夺取涿郡都对我们非常重要。孙策正在攻击辽东,这个冬天是我们全取幽州西部的最后机会。如果不能抢在孙策之前拿下渔阳以西诸郡,一旦孙策席卷而来,我们就很难再踏足幽州,以后也无法得到战马,即使孙策不攻击冀州,冀州也很难独全。”
袁谭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刘备撤走,他原本还挺高兴的,听沮授这么一分析,他才清楚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孙策步步紧逼,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旦被孙策控制了幽州,他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几乎是必败之局。如果能抢在孙策到来之前击败刘备,夺取渔阳以西诸郡,他还有一线生机。
“请公与为我谋划。”袁谭恭恭敬敬地向沮授行了一礼。
沮授还礼,继续分析形势。既然刘备选择继续作战的可能性极大,现在就要准备,冬天将至,衣物、粮草、薪柴,这些都要提前准备好,否则这一战最大的敌人就不是刘备,而是严寒天气。不过这也不必着急,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张郃受伤至今已经有一个多月,即使还不能上阵搏杀,至少不影响指挥作战。刘备劫掠乡党的时间虽然持续不长,却已经留下了坏印象,涿县城里的世家应该会支持张郃战斗,所以刘备短期内破城的可能性不大,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准备,不必急着出城追击,大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沮授随即提出了三条建议:派人联络田丰,让他征发民夫,调集粮草等必须的物资,尤其是防寒的衣物,争取抢在河水结冰之前运到军中;征发附近的百姓,收割沼泽地里的芦苇、干草,充当草料;诸军加强演练冬季作战的战术,并与即将赶到的臧洪、牵招一起合练,做好战斗的准备。
最后,沮授又提出一条:派人联络鲜卑、乌桓诸部大人,请他们出兵攻击幽州,夹击刘备。尤其是鲜卑人,自从檀石槐主事以来,鲜卑人强盛,在弹汗山立王庭,离边境不过三百里,旦夕可至。如今檀石槐虽然死了,他的儿子和连不能服众,几年前战死,鲜卑各部不能统一,相互攻杀,损耗很大,本来就有侵边的动机,如果能引他们攻击渔阳、右北平一带,足以对刘备、太史慈形成压力。将来袁谭要控制幽州,也要面对鲜卑人的威胁,应该趁早着手,物色扶植能够为己所用的部落首领,加以笼络。
袁谭欣然从命,按照沮授的计划分部诸将。沮授讲得清楚,诸将听得明白,各自领命而去。大堂上安静下来,沮授起身,正准备告辞,一个亲卫带着一个人快步走了进来。此人风尘仆仆,脸色憔悴,眼睛里充满血丝,嘴唇干裂起皮,一看就是连续多日不眠不休的赶路所致。如果不是亲卫扶着,他站都站不稳。
袁谭心中不安,看了沮授一眼。他认得此人,是郭图身边的亲信,肯定是辽东那边出现了意外情况,而且是不好的情况。
沮授抬起手,不动声色的示意袁谭。“使君,无妨,就算孙策善战,击败了公孙度,也对大局没什么影响。寒冬将至,江东兵不适应辽东气候,孙策为人又谨慎,凡事谋定而后动,不会贸然行动的。”
袁谭赞同的点点头,让信使将消息呈上来。消息是郭图亲笔所书,确凿无疑,但消息却比沮授猜想的更严重。沓氏一战,孙策不仅击败了公孙度,而且迫降了公孙度,辽东已经落入孙策之手,幽州形势将迎来巨变。
袁谭和沮授面面相觑,异口同声的说道:“这……怎么可能?”
第1804章 应变如流
多智如沮授,也完全没想到辽东之战会是这个结果,一时间竟不知如何解说。
袁谭更是长吁短叹,掩饰不住内心的沮丧。自从任城被俘之后,他就没有再低估过孙策,将孙策当作最难对付的对手,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但他发现自己还是估计不足。十天之内平定辽东,这怎么听也不像是真的。公孙度纵横辽东数年,一向跋扈,他怎么会轻易向孙策俯首称臣?
“这不会是……误传吧?”袁谭喃喃自语。郭图并没有亲历战场,也许是消息有误。
“应该不会。”沮授很快冷静下来,重新拿起郭图的亲笔信,又看了一遍。“公孙度为什么会在沓氏与孙策对垒,许攸又去了何处?”
袁谭转过头,打量了沮授两眼,心里有些不高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忘党争?
沮授轻弹手中的信纸。“使君,你仔细想想,尤其是时间。”
袁谭转了转眼珠,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他转身命人取来之前收到的情报,与刚收到的一对比,立刻发现了问题。从几个时间节点来看,公孙度返回襄平,赶到沓氏,沈友驰援,被公孙度击退,向孙策求援,孙策放弃平原,赶到沓氏,一系列的事件联系起来,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公孙度到达沓氏的速度快得让人不敢相信,这只有一个解释:他不是按部就班的出师,而是轻军急行,突然包围了沓氏,准备的时间非常短,远远谈不上充足,他甚至来不及准备足够的粮草。
出奇制胜是好事,但出奇如果不制胜,那就是灾难了,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粮草、辎重跟不上。
沮授沉吟道:“公孙度大概是低估了江东军的战力,正面决战失利,又被断了粮道,不得不降。唉……”沮授一声长叹,摇了摇头。“骄兵必败,公孙度这些年战无不胜,轻敌在所难免,偏偏又遇到了孙策这种算无遗策的对手,受挫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袁谭仍不死心。“就算交战不利,也不至于一战而降吧?”
“使君,以孙策用兵的习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是连续重击,如蛆附骨,不死不休。公孙度以前遇到的都是利则战,不利则散的胡人,何曾见过这样的对手,一时不察,落了下风,就很难再逆转形势。常言道,峣峣者则折,皎皎者易污。公孙度心高气傲,目无余子,一朝战败,反不如其他人能委屈求全。使君不见公孙瓒乎,一旦战败,宁可自杀,也不肯逃走。”
袁谭感慨不已。“燕赵多烈士,诚非妄言。”
“是啊,燕赵多烈士,却少智者。”沮授挥挥手,仿佛赶走几只蚊蝇。“此等人只合为猛士,不足为王者。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有谁能平步青云,不受挫折?使君,公孙度不足论,孙策拿下辽东,解决了战马短缺的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袁谭深有感触,原本郁闷的心情也舒缓了一些。是啊,有几个成大事的人没有受过挫折呢,群雄逐鹿,能走到最后的那个往往不是最强大的,而是最坚韧的。汉高祖曾经数次损失折将,光武帝也曾遭遇兄长被杀,自己连悲伤都不能的窘境,可是他们都咬着牙坚持住了,这才有机会问鼎天下。
他看着沮授恢复了镇定的眼神,庆幸不已。有一个智士参谋果然不一样。
沮授和袁谭商量了一番。孙策占据辽东,对幽州的形势影响极大,感受到威胁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刘备。刘备收到这个消息,更会铤而走险,力争迅速拿下涿郡,占据幽州西部诸郡。涿县之战已经不是可能,而是必然,除非袁谭放弃涿郡。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沮授摊开地图,反复权衡,最后提出一个方案:孙策本人不可能长期驻扎在辽东,他必然要委派一个将领为辽东太守。孙策麾下擅长骑战的将领本来就不多,能治民的更少,他很可能会委任太史慈为辽东太守。如此一来,右北平、辽东、辽东属国就失去了主心骨,公孙续、公孙范都不足为虑,正是三郡乌桓出击的好机会。如果能击败公孙范、公孙续,占据三郡,也能对孙策的幽州方略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如果能顺势西进,夹击刘备,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三郡乌桓有个问题,没有强悍有力的首领。三郡乌桓原本以丘力居为首领,丘力居死后,其子楼班年幼,便由从子蹋顿接管事务,但蹋顿不久前又战死在官渡,三郡乌桓群龙无首,已是一盘散沙,怕是形成不了真正的威胁,反倒可能被太史慈各个击破。要想将三郡乌桓集结起来,应该派一个人去统筹大事。
“可惜刘公衡不在了,否则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袁谭说道,神情有些懊丧。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原本极佳,否则他们也不会派兵协助袁绍出战,但官渡一战大败,袁绍死了,蹋顿也死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弱了。若刘和不死,还能借助刘虞的余泽,现在刘和也死了,他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与三郡乌桓联络。
原本还有一个人也适合:阎柔。袁绍曾经帮助阎柔杀掉护乌桓校尉邢举,关系一直不错。但袁绍死了,刘虞、刘和也先后去世,阎柔与袁谭的关系便疏远了,不久前还随刘备进攻颜良,现在自然不能再用。
沮授推荐了一个人,从事牵招。
袁谭知道牵招,但没想到沮授会推荐牵招担此重任,一时有些犹豫。牵招是安平国观津县人,袁绍入主冀州之后,辟牵招为从事,还曾让他掌乌桓突骑,也算是器重,但牵招与袁绍之间有一个心结,影响了袁绍对牵招的进一步信任和重用。
牵招是同县大儒乐隐的弟子。中平年间,乐隐受车骑将军何苗辟除,去洛阳赴任,后来董卓乱政,何苗、乐隐被杀,而杀死何苗和乐隐的吴匡就是袁绍一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乐隐是间接地死在袁绍手下。牵招一直想为乐隐报仇,后来还杀死一名曾参与其事的袁绍近臣,袁绍虽说没有处罚他,但也不肯真正重用他,只是口头上称赞了几句,不久就借故剥夺了牵招的兵权。
袁绍不肯重用牵招还有一个原因:牵招与刘备的关系非常好,堪称刎颈之交。在刘备叛离袁绍之后,牵招也受到了影响,再也没有独立领兵的机会。这次若不是形势紧急,袁谭也不会让他统骑兵去救平原,而这本身也是避免让牵招与刘备对阵。
三郡乌桓与冀州之间隔着渔阳、右北平,牵招等于脱离袁谭的控制,别领一部,这无疑很危险。
见袁谭神情疑惑,沮授说道:“牵招因乐隐之死,一直耿耿于怀,但吴匡死了,参与其事的人也被他杀了,现在连令尊也过世了,这件事可以放下了。牵招与刘备有故,但他是忠义之人,不会因私害公,使君大可放心,我沮授愿以身家担保。牵招智勇双全,又熟悉乌桓风俗,派他去统率三郡乌桓必能奏功。”
见沮授愿以身家担保,袁谭不好拒绝。他也清楚,现在是非常之时,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他接受了沮授的建议,派人召牵招前来,委以统率三郡乌桓之任。
牵招接到命令,很是惊讶,但他什么也没说,随即带着数十部曲出发了。
……
数日后,袁谭收到消息,刘备撤向涿县,一路征发民夫,将附近诸县收刮一空,摆明了是坚壁清野,不给袁谭任何获得补给的机会。
很快,关羽也撤出了易县,退守范阳。在沮授的要求下,斥候们注意到太史慈、公孙续、阎柔的战旗都不见了,率领骑兵协助关羽的是赵云。
袁谭知道一切正如沮授所料,刘备铁了心要拿下涿县,这一战已经不可避免。但他也不着急,张郃伤势渐复,刘备的搜刮也让涿县的世家对他充满了反感,与刘备的里应外合可能性极低,在断粮之前,涿县被刘备攻破的可能性不大。他按部就班的准备,派人调运粮草,收取易水河畔的芦苇,准备各种过冬的物资,直到一个月后,田丰调拨的粮草送到,袁谭才带着人马再次进入涿郡境内,步步为营,向范阳逼去,不到一百里路,他足足走了五天,没给关羽任何偷袭的机会。
关羽给刘备送了个消息,然后紧闭城门,摆出一副坚守的架势。袁谭也没客气,将范阳城团团城住,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范阳虽然不是郡治,城防不如涿县坚固,却也是一个古城,春秋时时属燕国,燕昭王曾在此筑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才,非普通县城可比。关羽在此立阵,阻击袁谭,也是地尽其利。袁谭想攻破范阳也非易事,只能按部就班的围城,打造军械,同时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让刘备不能全力攻城。
刘备试探着赶来救援,袁谭却不愿和他正面接触,立刻率部后退。见此情景,刘备知道速胜无望,只好咬着牙,耐着性子,包围涿县,做长期对峙的准备。
双方谁也不肯先退,厉兵秣马,等待对方露出破绽,一决胜负。
十一月末,涿县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大雪,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第1805章 以德服人
卢龙塞。
太史慈勒住坐骑,抬头看向城楼。阎柔站在城头,兴奋的挥着手,他身边还站着一个年轻汉子。太史慈不认识,但他一见此人便有一种亲切感,仿佛遇到神交已久的同道。
“子义兄,稍等啊,我这就让他们开门。”
阎柔喊了一声便消失了,只剩下那年轻汉子站在原处,静静地看着太史慈。太史慈拱了拱手,年轻汉子笑着拱手还礼。城门开了,阎柔快步夺了出来。太中慈翻身下马,与阎柔见礼。
“城上那人是谁?”
阎柔笑了,侧过身子,低身说道:“州别驾田畴田子泰,奉张使君之命,协助子义兄作战。子义兄,这次我能成行,田子泰可是有功之人。”
太史慈会意。张则派田畴来助阵的意义很复杂,可以说他是表明态度,表示支持,也可以说是就近监视,知己知彼。不过他并不担心,孙策已经夺得辽东,解决了战马资源的短缺,暂时不会觊觎幽州西部诸郡,而辽东原本就不在张则的控制之内,也谈不上什么冲突,有合作的可能。至于田畴,孙策对他说过,田畴是可以争取的人才,如今出现在面前,他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太史慈入了城,田畴也从城上下来,再次与太史慈见礼,通报姓名。太史慈笑道:“常听吴侯说起田君,不意在此见面,实在是三生有幸。听说田君是右北平人,有田君相助,我们就如同多了一双慧眼,再也不用担心迷路了。”
田畴客气了几句,看向太史慈身后的队伍,赞了一句。“都督所率皆是精锐,此战必能横行无忌。能有机会见识一下都督的风采,也是我的荣幸。”
太史慈微微一笑,倒也没有谦虚。他率领的骑兵虽然数量不多,只有两千人,却都是精锐,每一个人都是他精挑细选的。辽西户口都不多,总共不到万户,但百姓被乌桓、鲜卑骚扰太久,早就等着反击的机会,加上他募兵的条件优越,公告贴出去没多久,应募的健儿就蜂拥而至,足足五六千,他一一考核,从中精挑细选了两千骑,又挑了两千人充实到附近各县城,加强防务。两千精骑集训了半个月,披上准备好的新甲,士气高昂,看起来就与众不同,绝非卢龙塞的这些戍卒可比。
田畴顿了顿,又道:“武力既弘,文德可期。我听伯温说都督有化胡之论,畴甚是好奇,不知能否有幸听都督解说?”
太史慈笑道:“正当与田君共商大计。”
田畴点点头,没有再说。他之所以劝张则接受阎柔的建议,派骑兵协助太史慈出战,又主动请缨来做向导,一方面是因为他与孙策有约,一方面也是对太史慈的化胡论很感兴趣。他虽然不像阎柔那样与鲜卑人、乌桓人关系密切,但他也不赞成简单地杀戮,因为他很清楚,幽州汉胡混居,已经很难分清了,分辨华夷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可行性。太史慈倡化胡之论,足以说明他不是一个思维简单的武夫,比大多数读书人都有见识。孙策派这样的人来负责幽州事务可谓知人善任,从侧面也说明了孙策不是高谈阔论之辈,而是非常务实的人。
田畴将太史慈引入塞中,卢龙塞空间有限,容不下所有的骑兵,只能在塞外扎营。阎柔、田畴带来的三千骑兵也是如此。太史慈与阎柔见面之后,先送给他一百套甲胄、军械。阎柔惊喜莫名。他从刘备那里得到了一些军械,但数量非常有限,质量也不怎么好,太史慈送的军械比刘备的那个还好,和太史慈的部下所穿是一个款式,当然是最好的。有了这些甲胄装备亲卫骑,他的安全又多了几分保障。
阎柔看着塞外衣甲鲜明,挺立如松的骑兵,暗自琢磨着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一样成为孙策的部下,全部装备最好的军械。
卢龙都尉田靖是田畴的族兄,对太史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设宴款待。公孙续之前送来消息,他正在赶来的路上,最多两天就可以到达。太史慈询问了相关的情况后,非常满意。他随即和田畴、阎柔交换情况,商量出塞的计划。
田畴首先介绍了情况。
随着第一场大雪的降落,幽州正式进入冬季,按照往年的经验,草原上的胡人随时可能入侵,尤其是鲜卑人。鲜卑人与乌桓人一样,都是东胡遗种,但他们之间又有些区别。鲜卑人兴起比较晚,又被乌桓人阻隔,受大汉的影响比较小,除了短时间依附于匈奴人之外,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自由发展,与汉人的关系比较疏远,加上鲜卑兴起的时候正是大汉国力衰弱的时候,所以他们对大汉没什么敬畏可言,檀石槐甚至拒绝了朝廷和亲的建议,每年入境劫掠,张狂之极。
相比之下,乌桓人则早在本朝初年就依附朝廷,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朝廷募兵的对象,北军五校中的长水营就以乌桓骑兵为主。乌桓人之所以现在成了麻烦有两个原因:一是朝廷权移高门,安抚政策变了味,原本是朝廷对乌桓人的怀柔,现在变成了个人施恩,乌桓人不向朝廷效忠,却感激坚持安抚政策的官员,具体而言就是袁绍、刘虞。乌桓人派兵助袁绍作战就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们只是以为袁绍能够鼎立新朝,想依附袁绍,并不是想和汉人为敌。
田畴建议,这次出塞作战应该以鲜卑人为主要目标,只要能重创鲜卑人的主力,乌桓人不用打就服了。自从丘力居病死,蹋顿又战死在官渡之后,乌桓人已经四分五裂,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斡旋。阎柔的弟弟阎志已经赶往三郡乌桓的驻牧地,与各部落首领接洽,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来。
太史慈听完田畴的介绍,觉得有理。他兵力有限,不能举目皆敌,如果乌桓人肯改弦更张,充当马前卒,对他来说并不是坏事。
太史慈随即向田畴介绍了自己的化胡论。根据南阳、吴郡诸多学者的研究,三代的华夷与春秋的华夷不是一回事,与现在的华夷同样不是一回事。就拿孔子说过的九夷来说,原本是指鲁国以东的东夷,也就是现在徐州境内的人,徐州的徐就出自九夷之一的徐夷,如今九夷早已经融入华夏,九夷的后裔有不少成了徐州的大族,徐姓就是其中之一。
既然如此,华夷之辨就不是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胡人经过教化,可以变成华夏衣冠,而华夏衣冠一旦衰弱,也有可能变成蛮夷。身为士,不仅仅要维护文明,更要拓展文明,德化四方,不能固步自封,只是给点钱粮,治标不治本,而应该努力化蛮夷为华夏,天下一家,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边患。
太史慈说得诚恳,田畴也听得认真。听了阎柔的介绍之后,田畴就觉得太史慈绝非等闲武夫,如今亲耳听太名慈解说化胡论,虽然没什么引经据典,但立论扎实,眼界也高,丝毫不亚于那些高谈阔论的儒生,非常合他的胃口。田畴曾奉刘虞之命去长安献贡,接触过不少饱读诗书的官员,但那些人大多固守华夷之别,却看不到华夷之间有转化的可能,甚至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傲慢,以至于对边郡人都抱有鄙视之心。
像太史慈这样致力于化蛮夷为华夏的中原人曲指可数,甚至可以说是他见到的第一个。即使是孙策,当初见面时也只是说要横行漠北,驱逐胡虏,没有提出化胡这样的高论。不过孙策任命太史慈为都督,负责幽州事务实在是太英明了,这个人选万里挑一。
田畴非常满意,与太史慈一见如故,引为知交。
两天后,公孙续率部赶到卢龙塞。他不仅带来了三千骑兵,还带来了不少干粮,包括大量的鱼干。孙策招募了不少渔民在海中捕鱼,将捕上来的鱼分割内大小适中的肉条,用盐腌成鱼干,能够保存几个月而不变质,食用的方法也简单,只要烧一些开水,将鱼干放进去煮就行,连盐都不用放。万一连烧水都没时间,也可以生嚼,就是口感稍微差一些。鱼干方便携带,又比粮食耐饥,可以带得更多,走得更远。
公孙续之所以现在才来,就是在等这些鱼干。
看了那一袋袋的鱼干,田畴等人目瞪口呆。他们早就知道孙策有钱,也舍得花钱,但眼前这一切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全员披铠也就罢了,连吃饭这样的小事都这么肯花心思,还有什么事是他们想不到,做不到的?
但他们不得不承认,用鱼干代替部分粮食是一个创见,不仅缓解了幽州人口不足,耕地有限的弱点,还保证了将士们的体力——普通士卒哪有将鱼当饭吃的,偶尔吃一顿都不容易。吃鱼当然要比吃粮食更耐饥,天天有鱼有肉吃的人体力当然要比只能吃粮食的人好,也方便得多,更适合连续作战的骑兵。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的,没有楼船,不能到海中捕鱼,仅靠渔民在海边捕点鱼根本无法满足数千骑兵的补给需要。公孙续带来的这些鱼干都是从大鱼身上切割下来的,鱼刺都被处理了,仅这一项就让人无法效仿。
太史慈拨了一些鱼干给阎柔。阎柔所领骑兵甲胄不足,战斗力也一般,但是他们熟悉地形,骑术精湛,是最好的斥候,让他们带上一些鱼干做干粮,可以走得更远,行动更加便利,无形中等于放大了侦察范围,能比对手更快一步。
太史慈的慷慨和大度获得了阎柔等人的一致拥护,他们心悦诚服的接受了太史慈的指挥。
又过了两天,阎志传来消息,三郡乌桓的首领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放弃袁氏,拥护孙策,但蹋顿之死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不久前公孙度的易帜更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他们都想看看形势再做决定。与此同时,阎志还传来一个消息:东部鲜卑的几个部落大人都接到了袁谭的邀请,打算出兵扰边,进攻渔阳、广阳诸郡,迫使刘备撤兵。
太史慈与田畴商量。田畴说,从檀石槐起,鲜卑人分三部,各领其地,一般不会越界。东部鲜卑是指从右北平向东,一直到夫余境,他们如果扰边,最西端就是卢龙塞,不太可能进入渔阳、广阳。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说明参与其事的不仅仅是东部鲜卑,还有可能包括中部鲜卑,甚至鲜卑王庭也在其中。
东部鲜卑的中心在白狼山,鲜卑王庭则在弹汗山,他们如果联手入侵渔阳,最可能的集合地点是在燕山以北的白檀山。尤其是东部鲜卑,他们的南侧就是乌桓人的牧场,在乌桓人保持中立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从东而来,这里几乎是必经之地。
阎柔也支持田畴的看法。
太史慈决定,全军赶往白檀山,捕捉战机,如果能先击破东部鲜卑的联军,这一战就拔得了头筹,抢占了先机。与胡人作战最难的不是击败他们,而是找到他们。既然鲜卑人主动送上门,没有不打的道理。
很快,太史慈率部出塞,在田畴的引导下奔向白檀山。大雪封山,冰天雪地,在山中行走非常困难,即使有地图也未必有用,可是有田畴这个熟悉地形的向导,太史慈省了很多力气,也少吃了不少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