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700节
孙策嘿嘿一笑。“姊姊说得没错,我正是要做一篇大赋,这名字就叫……就叫《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你觉得怎么样?”
袁权“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与你相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你做赋,我可真是荣幸。听说你送了一首诗给阿宓,今天这首赋就送给我吧。”
“敢不从命。”孙策扭了扭腰。“姊姊是不是该先把我请进去,总不能在门口作文章吧?”
“你可真是烦人。”袁权嗔道。
孙策调笑道:“怎么我的赋还没做,姊姊却要出口成章了?”
“你……”袁权羞不自胜,轻咬樱唇,转头乜了孙策一眼,眼神迷离如波,又吐出粉红色的舌尖,轻轻滑过丰满湿润的嘴唇。
没有袁衡在侧,她迅速找到了和孙策独处的感觉,配合默契,浅斟低唱之余犹不忘孙策要做赋送她的承诺。孙策连那篇名赋的名字都记不清,哪里记得内容,只得装聋作哑。袁权也知道他没什么文采,做几句诗已经难得,做赋实在太为难他了,却又不肯浪费这样的机会,便主动让步,气喘呈吁的说道:“你……你好歹……说两句,也让我……了个心愿。”
“这还是你的心愿?”孙策很好奇,没想到袁权还有和甄宓一样的文艺范,想要专属的诗赋。
“我也是……读过书……的女子,未嫁时也……也和闺中蜜友……吟诗……做赋,想着将来嫁一个风……风流名士、博学大儒,只是没想到……后来……嫁了个……伪君子,总算上天待我不薄,遇到了你,此生心愿足矣,若说遗憾……便是你……这文采……稍微逊色了些。本来……也无所谓,人无完人,可是……可是……”
“可是我送了阿宓一首诗,所以你也想要一首?”
“是……是的。”袁权双手捂脸,吃吃笑道:“夫……夫君,我……我是不是很无聊,和一个孩子争风。”
“这不是无聊,这是人之常情。好胜之心,人皆有之,你又怎么可能例外?”孙策坐了下来,将袁权抱在怀中,交颈如鹤,托着她的臀股,缓缓上下。孙策贴在袁权耳边,轻声说道:“姊姊,我尽力做两句,多少不限,你别笑我就行。”
“我怎么舍得笑你。”
孙策闭上眼睛,一边享受一边构思,勉强想起几句,立刻说道:“姊姊,有了,你听好了。”
袁权欢喜不禁。“我听着呢,你快说。”
孙策睁开眼睛,正准备说话,突然发现对面站着一人,一手掩着胸前的衣襟,一手掩着腿心,身材修长挺拔,两条长腿紧紧的夹在一起,正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不是袁衡还能是谁。袁衡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了,也不知道怎么来到这里,更不知道她看了多少。
“夫君,你怎么不说了?”袁权背对袁衡,不知状况,见孙策半天没说话,又催促道。
孙策脱口而出。“你妹……”
袁衡突然竖起了手指,挡在唇边,缓缓地摇了摇头,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
来回折腾了两个月,十月末,三封三让终于走完了流程,孙策正式接受朝廷封赏,成为本朝一百多年来的第一个异姓王,并就任大将军,掌内外军事。
诏书公布天下,顿时民情沸腾,舆论嚣嚣。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即使是支持或反对也并非一致,分歧明显到甚至是背道而驰,争论不休。
有的人支持朝廷,觉得朝廷能面对现实,为了天下太平可以事急从权,封孙策为王,又征孙策入朝主政,而不是选择战争,有胸怀,有气度,天子虽然年少,却非等闲之辈,有明君之相。大汉中兴有望。有的支持孙策,认为孙策封王是实至名归,入朝主政也是天经地义。新政在山东推行数年,效果显著,理当推行天下,恩泽万民。
支持的如此,反对的也不例外。有人反对朝廷举动,认为违背祖制,不仅助长了孙策的气焰,还开了一个坏头,将来称王称霸,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人会越来越多。有人反对孙策,认为他有谋逆之心,违背了圣人教诲的忠义之道,言行不一致,是个伪君子。
面对汹涌的舆情,孙策稳如泰山,既不急于自辩清白,也没有打压的意思。他按照既定的方针一步步地向前走,最多只是调整一下缓急。
眼下最急的事务自然是防线。天子封他为王,征他入朝主政,都是朝堂上的较量,战场上虽然风平浪静,但暗流涌动。曹操、贾诩加官进爵便是明证。益州、并州是关中的两臂,朝廷的用意再明显不过,战争不仅不会结束,反而会越来越残酷。
战争是烧钱,钱粮是基础,不能有丝毫大意。秋收结束,各州郡的上计结果陆续送到,孙策封王之后的第一次盘算家底,五年计划第一年的实施效果陆续展开,大量的财会审计工作需要人主持。孙策拜张纮为首相,负责全面工作,虞翻为计相,主要负责财政,共同主持年终审计,清点家底。
军事方面,孙策以大将军开府治事,内设军师处,以郭嘉为军师祭酒,下统军师、参军数十名,参谋军事。外设九都督:周瑜督江陵,黄忠督南阳,鲁肃督洛阳,吕范督浚仪,纪灵督任城,徐琨督济南,沈友督北海,太史慈督辽东,甘宁督水师,各委派军师一人、参军数人辅佐军事。此外再设长史一人,由杨修担任,代表孙策入朝主政,与天子斗智斗勇。
军师府和九都督直接向孙策本人负责,不受州郡限制。军权是立身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假手于人。
因为沈友的职务变化,孙策又调整了五州刺史,杜畿继续担任荆州刺史,陶商任徐州刺史,满宠正式接任豫州刺史,伊籍接任青州刺史,高柔接任扬州刺史。
一连数日,孙策都忙得不可开交,不是开会协商,就是接见文武,或是勉励新升官的人,比如伊籍、高柔,或是安抚对职务不太满意的人,比如陶商。还有一些虽然很重要,但一时半会还没办法安排的,他也要接见一下,好让他们安心做事,比如吕岱、孙河。还有询问方略,准备上任的,比如杨修。
虽然还没做皇帝,孙策已经感受到了日理万机的压力,身心疲惫。
第1879章 家与国
腊月底,孙策与孙坚、吴夫人一起回到富春祭祖,袁衡、袁权等人随行。
这大概是他最后一次回富春老宅祭祖了。吴国肇立,要建宗庙,以后祭祖就在宗庙,不用再回富春。
孙策封王的消息早就传回富春,同样引起了不小的哄动,同样是各种意见都有,但反对的声音不多,就算有人反对也不会公开,最多私下里摇摇头,相顾叹惜。来攀龙附凤的人倒是多如过江之鲫,孙策不胜其烦,最后和孙坚商量了一下,由叔叔孙静出任宗正,家族内部的事都由孙静去处理,乡党请托的事也一并让他代理,经过他筛选的人再交由相关部门考核。
孙静倒是无所谓,只要不让他离开富春老宅,他都可以接受。
正月末,孙坚准备起程返回交州。孙策亲自送他登船,为他送行。父子俩在飞庐上站了一会,说了几句闲话,孙策便打算下船。孙坚有些迟疑,欲言又止。孙策看得真切,本想等他主动说,孙坚却只是叹了两口气,挥手示意孙策可以走了。
孙策笑笑。“是不是有话要说,而且和仲谋有关?”
孙坚盯着孙策看了片刻,点了点头,无奈地苦笑道:“我就知道瞒不过你。”
孙策一点也不意外。孙坚这次从交州赶回来,和他有几次长谈,主要是交州前一段时间的战事,该说的几乎都说了,但是有一点他一直在有意无意的避开——凡是与孙权有关的事,他都尽可能不提,实在避不开就轻描淡定的说两句。
孙策早就感觉到异常——以孙权的性格,不可能是这么低调的存在——但他一直没说,现在分别在即,孙坚又有说的欲望,他也不能装看不见。这事毕竟关系到交州的安危,关系到他们父子兄弟的亲情。
孙策重新入座,孙坚也坐了下来,踌躇了片刻,把他的担心说了出来。
孙权到交州之后,非常积极,多次参与作战。他武艺不错,作战也很勇猛,立了不少功,但孙坚很快也发现了他的短处,他战场上的直觉比较差,临阵指挥总是欠缺一筹,做普通将领问题不大,成为名将却不太可能。他的长处在内务,让他统筹粮草,安排辎重,他能做得非常妥贴——在这一点上,他不像孙坚,倒有些像舅舅吴景。如果他能安心处理这些事务,他会是一个得力助手。
可问题是他自己不这么觉得,他一心想冲锋陷阵,想立赫赫战功。他没有说,但孙坚感觉得到,他想和孙策比。可是即使孙坚也很清楚,论战场上的天赋,孙策是他无法超越的目标。
“我以为让他吃些苦头,他就能认清自己,所以追击高干时,我让他做前锋主将,结果他追得太猛,中了刘繇的埋伏。亏得文表(秦松)有预见,安排黄公覆带兵驰援,才没有出大事。”
孙策搓着手指,暗自苦笑。孙坚所说的没出大事只是指孙权没死,他率领的几千人伤亡过半,几乎全军覆没就不提了。“阿翁觉得他能吸取教训吗?”
“我觉得应该能。”孙坚说得很有把握,语气却不太自信。“可是张子布一去,可能适得其反。张子布性格刚直,仲谋对他一向有些抵触,之前在汝南任郡吏时相处就不是特别愉快,如今在交州重聚,我担心会有冲突。”
“阿翁希望我将张子布调回来?”
孙坚没吭声,但他显然是这个意思。孙策安排张昭去交州的事没有事先和孙坚商量,张昭到交州不久,孙坚就赶回来参加孙策的封王典礼,和张昭共事的时间也不长。可是细算下来,张昭到交州已经有半年时间,会不会和孙权发生冲突,甚至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冲突,他一点把握也没有。
孙策沉默了良久。“张子布虽然有些迂直,但他学问好,道德高,处理政务的能力也很强。不管到哪儿都有用武之地。我将他调回来没问题,可是阿翁打算到哪儿找一个能与仲谋投契的人?还是说,就将交州留给仲谋?”
“可以吗?”孙坚几乎在恳求。“你已经有了五州,将来还有可能得天下,留一州与仲谋,可以吗?”
迎着孙坚殷切的目光,孙策沉吟了良久,还是摇摇头。“不可以。”
孙坚一声长叹,无奈地摇了摇头,神情落寞。
孙策抬起手,示意孙坚不要急。“阿翁,你听我说。我说完之后,你也不必急着下结论。这一路到交州有大半个月,你可以慢慢想。”
孙坚点点头,神情缓和了些。
“天子封我为王,并非心甘情愿,而是迫不得已,以退为进。数年之内,我无力进攻关中,天子也没有实力出关,所以正面决战的可能性不大,侧翼交锋必是主流,幽州、交州都是双方争夺之地。幽州关系到战马,交州关系到粮食和海外奇货,我不能失,天子也一定会争。”
“我知道,你的压力很大。不过你放心,我一定能守住交州,不会让曹操得手。”
“阿翁的能力,我有足够的信心,但交州多山,丛林密布,瘴气又多,易守难攻,迅速推进是不太现实的事,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和充足的钱粮。阿翁让我将交州留给仲谋,需不需要我提供钱粮夺取苍梧以西诸郡?如果不需要我提供钱粮,他也能占据交州,我可以将交州留给他,只要他不主动攻击我,我绝不会主动攻击他。可是如果他需要我提供钱粮,我就不能将交州留给他,否则太史慈岂不是也可以据幽州自立?”
孙坚沉吟不语。
孙策接着说道:“如果说,仲谋不需要我提供钱粮,一定要自己试一试,倒也并非不可。可是阿翁有没有想过,你和他是父子,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帮他,别人呢?秦文表、陈子正是不是愿意?程仲德、黄公覆他们是不是也愿意?如果他们不愿意,你会让他们回来吗?”
孙策停顿了片刻,最后说道:“阿翁,我理解你的心情,也理解仲谋的心情,少年意气,想立一番功劳,这不足为奇,但是拿交州和那些跟了你十几年的老部下的前途做赌注,这个代价未免太大。因此,我有一个建议,阿翁可以考虑一下。”
“你说。”
“让他独领一部,自己筹集钱粮,招募人马,去攻城掠地。他能得一县,就让他做一县之令长。能得一郡,就让他做一郡之守,能得一州,就让他独据一州。作为父亲,你愿意给多少,我不干涉。做为兄长,我可以资助他一部分,但数量不会太多,只能聊表心意。”
孙坚反复权衡,最后表示会认真考虑孙策的意见,尽快给孙策答复。
孙策起身,再次向孙坚拜别,心里说不出的失落。他不知道这次分别之后还能不能见到孙坚,见面的时候是敌是友。真正的敌人还没有出现,自家父子兄弟倒有反目的可能。他不怪孙坚,孙坚也是左右为难。他甚至也不怪孙权,虽然他先入为主,对孙权印象不佳,但他也清楚孙权正是中二的时候,难免会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有几个不觉得自己才是拯救世界的盖世英雄?他只希望孙权折腾几年,能够认清现实,迷途知返,不要真的闹到兄弟反目,对阵疆场。
中二有期限,不能成年了还中二。胡闹也要适可而止,真不知天高地厚,就算是亲兄弟也要敲打敲打。
……
目送楼船离开,孙策站在沙洲上,迟迟没有动身。
郭嘉走了过来,摇着羽扇,淡淡地说道:“太上王为大王二弟的事犯愁?”
孙策点点头。他没有必要瞒郭嘉。以郭嘉的能力,他应该早就看出端倪了。他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在此之前,他没有和郭嘉商量过这件事,他对孙坚说的那些话也是他自己的想法,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
郭嘉听完,笑眯眯地点点头。“大王这个方案不错,让他知难而退,再好不过。”
孙策慢慢地往回走,郭嘉在后面跟着。过了一会儿,孙策又说道:“奉孝,如果由你来处理此事,你打算怎么做?”
“差不多还是大王这个思路,只不过会更狠一些。大王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不必再问了。如果有必要,交由臣筹划即可。”
孙策停下来瞅了郭嘉一眼。以他对郭嘉的了解,郭嘉的意思已经再清楚不过。他只是让孙权自己去撞南墙,郭嘉却有可能为孙权建一堵南墙,甚至还会附送一个陷阱,让孙权自投罗网,死得正大光明。以孙权那好出猎的性子,安排几个刺客取他性命简直是易如反掌。
“看他自己造化吧,我们且冷眼旁观。或许过几年,他吃了苦头,知道创业艰难,就不这么想了。”
“喏。”郭嘉收起笑容,应了一声。孙策既然做出了决定,他就不能自行其事。孙权的死活影响不了大局,违逆孙策的命令却是自找麻烦。他才不想因为孙权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呢。
“奉孝啊,人人都想化家为国,却不知道家一旦化成了国,家就没了。”孙策摇摇头,一声长叹,说不尽的惆怅。
第1880章 玄学
送走孙坚后,孙策很快也辞别孙静及一众宗族,返回秣陵。
首相张纮和计相虞翻正在筹建秣陵。虞翻提出了修改意见后,张纮也不敢大意,再次勘察整个拟建都城的整个区域,还请了精通风水的同道来参谋。
这位同道不是旁人,正是襄阳学院的祭酒蔡邕。蔡邕是个通才,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通晓各种秘术,比如图谶,对地理也有相当的造诣,据说读过传自黄石公的《青囊经》残本,灵不灵不清楚,反正说起来头头是道。
他说那一套玄而又玄的理念,孙策没听懂,只听懂了一个意思:秣陵王气已经被秦始皇掘断,不宜作为王都,否则国祚不久。至于疾疫,秣陵的确有郁结之气,可是有秦淮河疏通其间,只要人口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发生疾疫的可能性不大。
孙策不相信蔡邕的理论,但是他承认蔡邕的结果有一定的科学性。所谓疾疫,很多时候都和人口有关。人口多了,卫生状况堪忧,传染病就容易发作,相互感染,形成所谓的疾疫。如果医疗卫生做得到位,即使是大都市,出现大规模疾疫的可能性也不大。
参考了蔡邕的建议后,张纮和虞翻统一了意见,建议在金陵邑的旧址营建新城。
金陵邑是楚国灭越之后营建的军事要塞,就建在沿江的台地上。这片台地是一片本地不多见的石质山地,又称为石头山。石头山北临大江,西临秦淮,水路交通极其便利。正对着石头山的江心有一片江心洲,将大江一隔为二,主江可供百姓船只来往,夹江可停泊水师战船和官府的船只,互不干扰。在东侧,有玄武湖可供战船长期停泊、训练。
孙策听取了汇报之后,同意了他们的建议。这没什么好怀疑的,地理条件就是如此,这些人又是当世人杰,尤其是有了几年的实践经验,做出的决定必然是最合理的那一个。孙策唯一的意见就是不要急,一来秣陵终究是临时都城,不会是长久之计,没必要太花心思。二来三线作战,财政困难,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花在营建城邑上不合时宜。
毕竟现在的形势不同,他不需要依赖秣陵对抗中原。
张纮、虞翻都同意孙策的决定,除了石头城之外,暂时不考虑其他的建筑。即使是石头城也不打算建得规模太大,有几座宫殿,符合孙策的吴王身份就行。
石头城还在图纸上,孙策邀蔡邕到汤山别苑小住。
再次见到孙策,蔡邕心情很好。这些年他在襄阳著史,进展顺利,初稿已经完成大半,相关的志书已经全部完成了。只是蔡琰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说他所著的史书与孙策期望的史书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写完了,付刊印行的可能性也不大。这让他心里有些不安,借着这次机会,他想和孙策见个面,交换一下意见。
孙策看完了蔡邕带来的目录和一部分书稿,考虑了很久时间,又和张纮、虞翻等人反复商量,最后做出决定:蔡邕还按原计划完成史书,他已经六十六岁了,还有没有精力重来一遍实在是个问题。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虽然与孙策期望的还有一些距离,却也无愧于一部良史。既然写出来了,就应该印行天下。这部书完成之后,如果他还有精力完成改版,到时候再印就是了。如今印书成本大幅度下降,多印一两部书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新旧两部史相对照,白纸黑字,也能记载这个时代的变迁,让后人有更确切的感受。
蔡邕如释重负,心情大好。他主动提及了新版的计划。他虽然在襄阳著史,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作为有名的大儒,各郡县出版新书都会送一份给他,不少学问争论还需要他仲裁,因此他对学术界的动向一清二楚,就连杨彪、黄琬还在撰写中的官制史稿都如数家珍,对孙策的希望早有领会。
“大王所求者,道也。”蔡邕如是说,自信满满。“先天地而生的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不以人心为转移的道,是为道学。”
张纮听了蔡邕的意见后,有些担心。“会不会与道家学说相混,让人误以为是《淮南子》一类。”一边说,他一边看了孙策一眼。
袁权“噗嗤”一声笑出声来。“与你相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你做赋,我可真是荣幸。听说你送了一首诗给阿宓,今天这首赋就送给我吧。”
“敢不从命。”孙策扭了扭腰。“姊姊是不是该先把我请进去,总不能在门口作文章吧?”
“你可真是烦人。”袁权嗔道。
孙策调笑道:“怎么我的赋还没做,姊姊却要出口成章了?”
“你……”袁权羞不自胜,轻咬樱唇,转头乜了孙策一眼,眼神迷离如波,又吐出粉红色的舌尖,轻轻滑过丰满湿润的嘴唇。
没有袁衡在侧,她迅速找到了和孙策独处的感觉,配合默契,浅斟低唱之余犹不忘孙策要做赋送她的承诺。孙策连那篇名赋的名字都记不清,哪里记得内容,只得装聋作哑。袁权也知道他没什么文采,做几句诗已经难得,做赋实在太为难他了,却又不肯浪费这样的机会,便主动让步,气喘呈吁的说道:“你……你好歹……说两句,也让我……了个心愿。”
“这还是你的心愿?”孙策很好奇,没想到袁权还有和甄宓一样的文艺范,想要专属的诗赋。
“我也是……读过书……的女子,未嫁时也……也和闺中蜜友……吟诗……做赋,想着将来嫁一个风……风流名士、博学大儒,只是没想到……后来……嫁了个……伪君子,总算上天待我不薄,遇到了你,此生心愿足矣,若说遗憾……便是你……这文采……稍微逊色了些。本来……也无所谓,人无完人,可是……可是……”
“可是我送了阿宓一首诗,所以你也想要一首?”
“是……是的。”袁权双手捂脸,吃吃笑道:“夫……夫君,我……我是不是很无聊,和一个孩子争风。”
“这不是无聊,这是人之常情。好胜之心,人皆有之,你又怎么可能例外?”孙策坐了下来,将袁权抱在怀中,交颈如鹤,托着她的臀股,缓缓上下。孙策贴在袁权耳边,轻声说道:“姊姊,我尽力做两句,多少不限,你别笑我就行。”
“我怎么舍得笑你。”
孙策闭上眼睛,一边享受一边构思,勉强想起几句,立刻说道:“姊姊,有了,你听好了。”
袁权欢喜不禁。“我听着呢,你快说。”
孙策睁开眼睛,正准备说话,突然发现对面站着一人,一手掩着胸前的衣襟,一手掩着腿心,身材修长挺拔,两条长腿紧紧的夹在一起,正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不是袁衡还能是谁。袁衡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了,也不知道怎么来到这里,更不知道她看了多少。
“夫君,你怎么不说了?”袁权背对袁衡,不知状况,见孙策半天没说话,又催促道。
孙策脱口而出。“你妹……”
袁衡突然竖起了手指,挡在唇边,缓缓地摇了摇头,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
来回折腾了两个月,十月末,三封三让终于走完了流程,孙策正式接受朝廷封赏,成为本朝一百多年来的第一个异姓王,并就任大将军,掌内外军事。
诏书公布天下,顿时民情沸腾,舆论嚣嚣。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即使是支持或反对也并非一致,分歧明显到甚至是背道而驰,争论不休。
有的人支持朝廷,觉得朝廷能面对现实,为了天下太平可以事急从权,封孙策为王,又征孙策入朝主政,而不是选择战争,有胸怀,有气度,天子虽然年少,却非等闲之辈,有明君之相。大汉中兴有望。有的支持孙策,认为孙策封王是实至名归,入朝主政也是天经地义。新政在山东推行数年,效果显著,理当推行天下,恩泽万民。
支持的如此,反对的也不例外。有人反对朝廷举动,认为违背祖制,不仅助长了孙策的气焰,还开了一个坏头,将来称王称霸,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人会越来越多。有人反对孙策,认为他有谋逆之心,违背了圣人教诲的忠义之道,言行不一致,是个伪君子。
面对汹涌的舆情,孙策稳如泰山,既不急于自辩清白,也没有打压的意思。他按照既定的方针一步步地向前走,最多只是调整一下缓急。
眼下最急的事务自然是防线。天子封他为王,征他入朝主政,都是朝堂上的较量,战场上虽然风平浪静,但暗流涌动。曹操、贾诩加官进爵便是明证。益州、并州是关中的两臂,朝廷的用意再明显不过,战争不仅不会结束,反而会越来越残酷。
战争是烧钱,钱粮是基础,不能有丝毫大意。秋收结束,各州郡的上计结果陆续送到,孙策封王之后的第一次盘算家底,五年计划第一年的实施效果陆续展开,大量的财会审计工作需要人主持。孙策拜张纮为首相,负责全面工作,虞翻为计相,主要负责财政,共同主持年终审计,清点家底。
军事方面,孙策以大将军开府治事,内设军师处,以郭嘉为军师祭酒,下统军师、参军数十名,参谋军事。外设九都督:周瑜督江陵,黄忠督南阳,鲁肃督洛阳,吕范督浚仪,纪灵督任城,徐琨督济南,沈友督北海,太史慈督辽东,甘宁督水师,各委派军师一人、参军数人辅佐军事。此外再设长史一人,由杨修担任,代表孙策入朝主政,与天子斗智斗勇。
军师府和九都督直接向孙策本人负责,不受州郡限制。军权是立身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假手于人。
因为沈友的职务变化,孙策又调整了五州刺史,杜畿继续担任荆州刺史,陶商任徐州刺史,满宠正式接任豫州刺史,伊籍接任青州刺史,高柔接任扬州刺史。
一连数日,孙策都忙得不可开交,不是开会协商,就是接见文武,或是勉励新升官的人,比如伊籍、高柔,或是安抚对职务不太满意的人,比如陶商。还有一些虽然很重要,但一时半会还没办法安排的,他也要接见一下,好让他们安心做事,比如吕岱、孙河。还有询问方略,准备上任的,比如杨修。
虽然还没做皇帝,孙策已经感受到了日理万机的压力,身心疲惫。
第1879章 家与国
腊月底,孙策与孙坚、吴夫人一起回到富春祭祖,袁衡、袁权等人随行。
这大概是他最后一次回富春老宅祭祖了。吴国肇立,要建宗庙,以后祭祖就在宗庙,不用再回富春。
孙策封王的消息早就传回富春,同样引起了不小的哄动,同样是各种意见都有,但反对的声音不多,就算有人反对也不会公开,最多私下里摇摇头,相顾叹惜。来攀龙附凤的人倒是多如过江之鲫,孙策不胜其烦,最后和孙坚商量了一下,由叔叔孙静出任宗正,家族内部的事都由孙静去处理,乡党请托的事也一并让他代理,经过他筛选的人再交由相关部门考核。
孙静倒是无所谓,只要不让他离开富春老宅,他都可以接受。
正月末,孙坚准备起程返回交州。孙策亲自送他登船,为他送行。父子俩在飞庐上站了一会,说了几句闲话,孙策便打算下船。孙坚有些迟疑,欲言又止。孙策看得真切,本想等他主动说,孙坚却只是叹了两口气,挥手示意孙策可以走了。
孙策笑笑。“是不是有话要说,而且和仲谋有关?”
孙坚盯着孙策看了片刻,点了点头,无奈地苦笑道:“我就知道瞒不过你。”
孙策一点也不意外。孙坚这次从交州赶回来,和他有几次长谈,主要是交州前一段时间的战事,该说的几乎都说了,但是有一点他一直在有意无意的避开——凡是与孙权有关的事,他都尽可能不提,实在避不开就轻描淡定的说两句。
孙策早就感觉到异常——以孙权的性格,不可能是这么低调的存在——但他一直没说,现在分别在即,孙坚又有说的欲望,他也不能装看不见。这事毕竟关系到交州的安危,关系到他们父子兄弟的亲情。
孙策重新入座,孙坚也坐了下来,踌躇了片刻,把他的担心说了出来。
孙权到交州之后,非常积极,多次参与作战。他武艺不错,作战也很勇猛,立了不少功,但孙坚很快也发现了他的短处,他战场上的直觉比较差,临阵指挥总是欠缺一筹,做普通将领问题不大,成为名将却不太可能。他的长处在内务,让他统筹粮草,安排辎重,他能做得非常妥贴——在这一点上,他不像孙坚,倒有些像舅舅吴景。如果他能安心处理这些事务,他会是一个得力助手。
可问题是他自己不这么觉得,他一心想冲锋陷阵,想立赫赫战功。他没有说,但孙坚感觉得到,他想和孙策比。可是即使孙坚也很清楚,论战场上的天赋,孙策是他无法超越的目标。
“我以为让他吃些苦头,他就能认清自己,所以追击高干时,我让他做前锋主将,结果他追得太猛,中了刘繇的埋伏。亏得文表(秦松)有预见,安排黄公覆带兵驰援,才没有出大事。”
孙策搓着手指,暗自苦笑。孙坚所说的没出大事只是指孙权没死,他率领的几千人伤亡过半,几乎全军覆没就不提了。“阿翁觉得他能吸取教训吗?”
“我觉得应该能。”孙坚说得很有把握,语气却不太自信。“可是张子布一去,可能适得其反。张子布性格刚直,仲谋对他一向有些抵触,之前在汝南任郡吏时相处就不是特别愉快,如今在交州重聚,我担心会有冲突。”
“阿翁希望我将张子布调回来?”
孙坚没吭声,但他显然是这个意思。孙策安排张昭去交州的事没有事先和孙坚商量,张昭到交州不久,孙坚就赶回来参加孙策的封王典礼,和张昭共事的时间也不长。可是细算下来,张昭到交州已经有半年时间,会不会和孙权发生冲突,甚至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冲突,他一点把握也没有。
孙策沉默了良久。“张子布虽然有些迂直,但他学问好,道德高,处理政务的能力也很强。不管到哪儿都有用武之地。我将他调回来没问题,可是阿翁打算到哪儿找一个能与仲谋投契的人?还是说,就将交州留给仲谋?”
“可以吗?”孙坚几乎在恳求。“你已经有了五州,将来还有可能得天下,留一州与仲谋,可以吗?”
迎着孙坚殷切的目光,孙策沉吟了良久,还是摇摇头。“不可以。”
孙坚一声长叹,无奈地摇了摇头,神情落寞。
孙策抬起手,示意孙坚不要急。“阿翁,你听我说。我说完之后,你也不必急着下结论。这一路到交州有大半个月,你可以慢慢想。”
孙坚点点头,神情缓和了些。
“天子封我为王,并非心甘情愿,而是迫不得已,以退为进。数年之内,我无力进攻关中,天子也没有实力出关,所以正面决战的可能性不大,侧翼交锋必是主流,幽州、交州都是双方争夺之地。幽州关系到战马,交州关系到粮食和海外奇货,我不能失,天子也一定会争。”
“我知道,你的压力很大。不过你放心,我一定能守住交州,不会让曹操得手。”
“阿翁的能力,我有足够的信心,但交州多山,丛林密布,瘴气又多,易守难攻,迅速推进是不太现实的事,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和充足的钱粮。阿翁让我将交州留给仲谋,需不需要我提供钱粮夺取苍梧以西诸郡?如果不需要我提供钱粮,他也能占据交州,我可以将交州留给他,只要他不主动攻击我,我绝不会主动攻击他。可是如果他需要我提供钱粮,我就不能将交州留给他,否则太史慈岂不是也可以据幽州自立?”
孙坚沉吟不语。
孙策接着说道:“如果说,仲谋不需要我提供钱粮,一定要自己试一试,倒也并非不可。可是阿翁有没有想过,你和他是父子,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帮他,别人呢?秦文表、陈子正是不是愿意?程仲德、黄公覆他们是不是也愿意?如果他们不愿意,你会让他们回来吗?”
孙策停顿了片刻,最后说道:“阿翁,我理解你的心情,也理解仲谋的心情,少年意气,想立一番功劳,这不足为奇,但是拿交州和那些跟了你十几年的老部下的前途做赌注,这个代价未免太大。因此,我有一个建议,阿翁可以考虑一下。”
“你说。”
“让他独领一部,自己筹集钱粮,招募人马,去攻城掠地。他能得一县,就让他做一县之令长。能得一郡,就让他做一郡之守,能得一州,就让他独据一州。作为父亲,你愿意给多少,我不干涉。做为兄长,我可以资助他一部分,但数量不会太多,只能聊表心意。”
孙坚反复权衡,最后表示会认真考虑孙策的意见,尽快给孙策答复。
孙策起身,再次向孙坚拜别,心里说不出的失落。他不知道这次分别之后还能不能见到孙坚,见面的时候是敌是友。真正的敌人还没有出现,自家父子兄弟倒有反目的可能。他不怪孙坚,孙坚也是左右为难。他甚至也不怪孙权,虽然他先入为主,对孙权印象不佳,但他也清楚孙权正是中二的时候,难免会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有几个不觉得自己才是拯救世界的盖世英雄?他只希望孙权折腾几年,能够认清现实,迷途知返,不要真的闹到兄弟反目,对阵疆场。
中二有期限,不能成年了还中二。胡闹也要适可而止,真不知天高地厚,就算是亲兄弟也要敲打敲打。
……
目送楼船离开,孙策站在沙洲上,迟迟没有动身。
郭嘉走了过来,摇着羽扇,淡淡地说道:“太上王为大王二弟的事犯愁?”
孙策点点头。他没有必要瞒郭嘉。以郭嘉的能力,他应该早就看出端倪了。他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在此之前,他没有和郭嘉商量过这件事,他对孙坚说的那些话也是他自己的想法,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
郭嘉听完,笑眯眯地点点头。“大王这个方案不错,让他知难而退,再好不过。”
孙策慢慢地往回走,郭嘉在后面跟着。过了一会儿,孙策又说道:“奉孝,如果由你来处理此事,你打算怎么做?”
“差不多还是大王这个思路,只不过会更狠一些。大王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不必再问了。如果有必要,交由臣筹划即可。”
孙策停下来瞅了郭嘉一眼。以他对郭嘉的了解,郭嘉的意思已经再清楚不过。他只是让孙权自己去撞南墙,郭嘉却有可能为孙权建一堵南墙,甚至还会附送一个陷阱,让孙权自投罗网,死得正大光明。以孙权那好出猎的性子,安排几个刺客取他性命简直是易如反掌。
“看他自己造化吧,我们且冷眼旁观。或许过几年,他吃了苦头,知道创业艰难,就不这么想了。”
“喏。”郭嘉收起笑容,应了一声。孙策既然做出了决定,他就不能自行其事。孙权的死活影响不了大局,违逆孙策的命令却是自找麻烦。他才不想因为孙权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呢。
“奉孝啊,人人都想化家为国,却不知道家一旦化成了国,家就没了。”孙策摇摇头,一声长叹,说不尽的惆怅。
第1880章 玄学
送走孙坚后,孙策很快也辞别孙静及一众宗族,返回秣陵。
首相张纮和计相虞翻正在筹建秣陵。虞翻提出了修改意见后,张纮也不敢大意,再次勘察整个拟建都城的整个区域,还请了精通风水的同道来参谋。
这位同道不是旁人,正是襄阳学院的祭酒蔡邕。蔡邕是个通才,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通晓各种秘术,比如图谶,对地理也有相当的造诣,据说读过传自黄石公的《青囊经》残本,灵不灵不清楚,反正说起来头头是道。
他说那一套玄而又玄的理念,孙策没听懂,只听懂了一个意思:秣陵王气已经被秦始皇掘断,不宜作为王都,否则国祚不久。至于疾疫,秣陵的确有郁结之气,可是有秦淮河疏通其间,只要人口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发生疾疫的可能性不大。
孙策不相信蔡邕的理论,但是他承认蔡邕的结果有一定的科学性。所谓疾疫,很多时候都和人口有关。人口多了,卫生状况堪忧,传染病就容易发作,相互感染,形成所谓的疾疫。如果医疗卫生做得到位,即使是大都市,出现大规模疾疫的可能性也不大。
参考了蔡邕的建议后,张纮和虞翻统一了意见,建议在金陵邑的旧址营建新城。
金陵邑是楚国灭越之后营建的军事要塞,就建在沿江的台地上。这片台地是一片本地不多见的石质山地,又称为石头山。石头山北临大江,西临秦淮,水路交通极其便利。正对着石头山的江心有一片江心洲,将大江一隔为二,主江可供百姓船只来往,夹江可停泊水师战船和官府的船只,互不干扰。在东侧,有玄武湖可供战船长期停泊、训练。
孙策听取了汇报之后,同意了他们的建议。这没什么好怀疑的,地理条件就是如此,这些人又是当世人杰,尤其是有了几年的实践经验,做出的决定必然是最合理的那一个。孙策唯一的意见就是不要急,一来秣陵终究是临时都城,不会是长久之计,没必要太花心思。二来三线作战,财政困难,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花在营建城邑上不合时宜。
毕竟现在的形势不同,他不需要依赖秣陵对抗中原。
张纮、虞翻都同意孙策的决定,除了石头城之外,暂时不考虑其他的建筑。即使是石头城也不打算建得规模太大,有几座宫殿,符合孙策的吴王身份就行。
石头城还在图纸上,孙策邀蔡邕到汤山别苑小住。
再次见到孙策,蔡邕心情很好。这些年他在襄阳著史,进展顺利,初稿已经完成大半,相关的志书已经全部完成了。只是蔡琰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说他所著的史书与孙策期望的史书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写完了,付刊印行的可能性也不大。这让他心里有些不安,借着这次机会,他想和孙策见个面,交换一下意见。
孙策看完了蔡邕带来的目录和一部分书稿,考虑了很久时间,又和张纮、虞翻等人反复商量,最后做出决定:蔡邕还按原计划完成史书,他已经六十六岁了,还有没有精力重来一遍实在是个问题。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虽然与孙策期望的还有一些距离,却也无愧于一部良史。既然写出来了,就应该印行天下。这部书完成之后,如果他还有精力完成改版,到时候再印就是了。如今印书成本大幅度下降,多印一两部书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新旧两部史相对照,白纸黑字,也能记载这个时代的变迁,让后人有更确切的感受。
蔡邕如释重负,心情大好。他主动提及了新版的计划。他虽然在襄阳著史,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作为有名的大儒,各郡县出版新书都会送一份给他,不少学问争论还需要他仲裁,因此他对学术界的动向一清二楚,就连杨彪、黄琬还在撰写中的官制史稿都如数家珍,对孙策的希望早有领会。
“大王所求者,道也。”蔡邕如是说,自信满满。“先天地而生的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不以人心为转移的道,是为道学。”
张纮听了蔡邕的意见后,有些担心。“会不会与道家学说相混,让人误以为是《淮南子》一类。”一边说,他一边看了孙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