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705节
他顿了顿,也引了一句孟子的名言。“虽千万人,吾往矣。”
天子激动不已,握着荀彧的手,用力的摇了摇。荀彧觉得天子的手很大,很有力。他抬起头,赫然发现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比他高了,五官有几分先帝的影子,身材却不像先帝那样文弱,匀称健壮,英气勃勃。
天子原本意气昂扬,被荀彧看了一会,却有些羞怯起来。他抽出手,摸摸脸。“令君,怎么了?”
“没什么。”荀彧也回过神来,拍拍天子强壮的手臂,欣慰地笑道:“陛下长大了,是个大丈夫了,堪为吴王之敌。”
天子雀跃不已。“还请令君教我。”
荀彧点点头,略加思索。“既然争的是道,那就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胜要胜得堂堂正正,败也要败得光明磊落。”
“对对对,我也是这么想。”天子连连点头。他眼珠一转,又道:“令君,吴王可能也是这么想。”
“是么?”
“姊姊有家书来,说吴王曾言,他助我西征,就是希望能与我一战。”
荀彧无语。他瞅瞅天子,一声长叹。“你们……还真是命中注定的对手。”
第1888章 经与权
天子引荀彧入殿,促膝而坐。荀彧侃侃而谈,为天子分析当前的形势。
如果承认孙策并非梁冀、何进那样的无知之辈,那他与天子之间最大的分歧其实就是治道之争。简而言之,就是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礼法之争。
孟子、荀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王道,区别在于实现手段。孟子希望王者施仁政,行王道,以德为先,德正则合乎礼。荀子希望王者先行霸道,再行王道,先讲礼,再讲德。
就这两者而言,孟子更理想化,荀子则更务实一些。正因为如此,孟子游说诸王都没能成功,荀子虽然自己没能有实践的机会,但他的两个弟子却分别得到了秦王的赏识,一个从实践上,一个从理论上,为秦王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这也说明,由孟子而荀子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的,荀子对儒学的发展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顺应了形势,既保留了孔孟的仁义为经,又强化了礼法从权,是一种进步,而非退步。
对于当前的形势来说,荀子的礼法也比孟子的仁政更切乎实际,尤其是对天子而言。
天子是君,孙策是臣,既定身份的不同让天子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对孙策来说则多了一个无形的限制。不管他是有高远的目标,还是顾忌到将来君臣相处,他都不能肆无忌惮的乱来,以免落人话柄,将来被人效仿,危及自己的地位。
孙策读书不多,但他显然不是梁冀那样的鲁莽之人。他看到了这一点,选择争夺民心,堂堂正正的取胜。从发展趋势来看,他也有这个实力,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但他现在还没有。
为什么没有?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孟子的仁政虽好,却并非完美无缺。最明显的弱点就是不能应急,无法面对乱世。行仁政要有前提,那就是不能有外患,这也是孟子一生未能得到认可的原因。孙策为争夺民心不得不勉强行之,自然也逃不过这个困境。
孙策的确爱护百姓。他爱护百姓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身体力行。他夺取世家的土地,让百姓有地可耕;减免赋税,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开设工坊,让百姓可以做工补贴家用。他治下的百姓生活安定,家家富给,的确是仁政。
但他本人却欠了一大笔债。
这些债从何而来?征战。战争不仅需要数以万计的青壮劳力,更会消耗大量的钱粮。十万之师,一日千金。运粮千里,数十钟而致一石。战场越远,战线越长,他的消耗越大。孙策开办工坊、提倡商业可以解决钱的问题,但他解决不了粮的问题,反倒因为寄食人口的增多加剧了粮食消耗的短缺。
相反,天子固守关中,没有这样的压力。士家制的推行让关中有足够的兵力自守,也足够的粮食自食,剩下的就是与孙策对峙。
如果说关中自强的武器是法,那与孙策对峙的武器就是礼。以礼法约束孙策,要求孙策向朝廷缴纳赋税,要求孙策亲自入朝主政,并按朝廷礼法送子弟为质,一步步的约束孙策。孙策如果遵从,那就再好不过。如果不遵从,那他就违背了礼法,朝廷可以正光光明的讨伐他。
孙策居于臣位,又有所顾忌,不能逾礼。他既不能主动进攻关中,又不能不防,只能维持十余万大军,保持戒备。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耗,一旦发生战事,消耗更加惊人,迟早会拖垮孙策,让他难以为继。
乱世之中,孟子仁政不及荀子礼法能救急,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好战必亡也是常识,大汉被羌乱拖得精疲力竭也是眼前的事。
归根结底,只要朝廷能守住关中,以静制动,持续的施加压力,让孙策被十几万大军的开支不断侵蚀,无法积攒实力,总可以等到反击的那一天。轻率出击,反而容易给孙策迅速击破的机会。
天子听得如痴如醉,连声附和。他将刘晔、刘巴等人的计划转述给荀彧。从根本上说,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以静制动,以守代攻,在具体方案上,荀彧着眼于全局,刘晔、刘巴则着眼于具体的战术。他们提议以封王为允诺,使曹操、刘备、袁谭、贾诩等人持续施加压力,迫使孙策就范。
荀彧原则上不反对,但他强调先礼后兵,不能授人以柄,失了民心。
天子点头答应。
……
三月初一,朝会。
大将军长史杨修第一次参加朝会,与三公九卿及各官署的一些官员见面。
杨修满眼看去,朝堂上有一大半面孔不认识,都是一些凉州籍的少壮派,虽然他们的官职并不算高,未必有资格在朝会上发言,精气神却非常旺盛,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杨修泰然自若,进退有礼,没有半点可让人指摘的地方。
大将军掌内外事,是当之无愧的朝臣之首,孙策又有吴王的身份,两者综合,便在天子御座之下拥有一席之地,其他文武只能在他下面设座,先是以陈王刘宠为首的宗室,后是以太傅皇甫嵩为首的大臣,各府寺的掾吏则在本署长官后面或坐或立。
杨修是大将军长史,所以在孙策的座席后面就坐。孙策的座席空着,向人们无声的彰显存在。
例行公事的讨论了几件事务,天子转向杨修。“杨卿,你代大将军入朝主政,第一次与诸公卿见面,有不少人未曾谋面,不如先互相认识一下,然后再就相关事务讨论各抒己见,相互琢磨,如何?”
杨修躬身领命。“唯!”
天子又转向荀彧。“令君,你既与杨卿是故交,又与诸公君熟悉,不如劳烦你介绍一下?”
荀彧躬身施礼,正准备说话,杨修又道:“陛下,臣斗胆,有一提议。”
天子毫不介意。“杨卿直言无妨。”
“夫子云: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臣与在朝诸君素不相知,所要讨论的却是关乎天下的大事,岂能不知其人而失言?夫子又云:吾于其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臣愿听诸君之言,观诸君之行,询以圣贤之道,核以生民之术,以知其人可否与言。”
天子与荀彧交换了一个眼神,会心一笑。杨修还真是狂,一点也不谦虚,第一次见面就要考校群臣。
“令君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
第1889章 你们都不行
得到天子许可,杨修转身面向群臣,拱手施礼。
“蒙陛下诏书,与诸君相见,某不甚荣幸。不揣妄陋,敢自某始。某,弘农华阴杨氏子,名修,字德祖。生于熹平四年二月初九。高祖父讳震,字伯起,曾祖父讳秉,字叔节,祖父讳赐,字伯献,父讳彪,字文先,母袁氏女,出自汝南袁氏。蒙列代先帝恩宠,弘农杨氏幸得薄名,小有门户,想来诸位有所耳闻,某就不一一介绍了。”
殿上一片寂静。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小有门户,那这殿上除了天子之外还有谁敢自称高门大姓?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同样四世三公的袁氏女为母。比门户,比出身,此人无敌手啊。
司空赵温咳嗽一声。“弘农杨氏名扬天下,我等知之甚悉,长史就不必介绍了,还是说说你自己吧。”
杨修微微一笑。“喏,如赵公言。某少承家教,由祖父伯献公启蒙,传《欧阳尚书》,旁及诸子,略通算术,初平三年至汝南,蒙孙将军不弃,引为左右,先任文书,后任主簿,掌军中辎重。初平五年,孙将军平定刘繇、高干之乱,某接任豫章太守,任职三年零四个月,于建安二年十月转大将军长史,奉大将军之命,入朝佐政。”
杨修说完自己的履历,拱手环顾四周。“年少无知,能浅德薄,还请诸位多多指教。”
堂上鸦雀无声。杨修不仅出身好,这履历也让人艳羡,二十岁做太守,起点高得让人绝望,二十四岁做大将军长史,代大将军入朝主政,一步跨过了三公九卿。
杨修介绍完自己,拱手向陈王刘宠施礼。“大王别来无恙?吴王兄弟想念大王,尤其是小妹尚香,嘱托某向大王致意。”
刘宠含笑还礼。“多谢吴王关心,本王安好。”
杨修又向看刘宠身边的人,那人长身而起,向杨修致意,自我介绍了一番,却是梁王刘弥。梁国也早就在孙策的控制之下,刘弥没什么存在感,也没和孙策见过面,和陈王倒是有来往,天子迁都长安,征宗室入朝,他也就来到了长安。
刘弥之后,沛王刘曜等人纷纷自我介绍,杨修一一见礼。
宗室介绍完,杨修转向文武大臣。皇甫嵩抚着胡须,刚要说话,杨修笑着拱拱手。“太傅请安坐。太傅名扬天下,修虽孤陋寡闻,对太傅还是熟悉的。”
皇甫嵩淡淡一笑,眼神如刀。“犬子坚寿奉诏出使,承蒙吴王款待数年,颇有进益,本欲当面向吴王致意,可惜无缘得见。嵩老矣,怕是没机会与吴王相见,还请长史代为转达。”
众臣会心而笑,无数双目光齐唰唰地落在杨修脸上。皇甫坚寿被孙策软禁了两年多,去年才放回来。皇甫坚寿正当壮年,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去年的西征必然有份。白白错过了一个大好机会,皇甫嵩心里这口恶气憋得太久了,今天终于当着天子和众人的面撒了出来,明嘲暗讽,只是不知道杨修会如何应付。
杨修面不改色,从容应道:“太傅客气了。吴王戎马倥偬,没什么时间与令郎切磋,帮助有限。倒是故太尉黄公经常去看他,有所指导。太傅谢黄公即可,吴王为人洒脱率性,不太在意这些小事的。”
皇甫嵩的脸色有些尴尬,只得沉默不语。众人听到黄公二字,想起被孙策软禁的可不仅仅是皇甫坚寿,太尉黄琬,司徒士孙瑞,包括在朝堂上的司空赵温在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赵温已经回来了,士孙瑞在路上,黄琬则根本不打算回来,区区一个皇甫坚寿,孙策根本不在意。
再说了,你皇甫嵩不爽又怎么样,能奈吴王何?
杨修随即转向刘巴。司徒士孙瑞还没回来,司空掾刘巴代理整个司徒府的事务。对杨修的态度,刘巴很不爽,如果不是在朝堂上,又有天子口谕,他甚至不想理杨修。大将军长史又能怎么样,大将军府都是一个空壳,区区一个长史还真想接管朝政?
“司空掾,零陵烝阳刘巴,字子初。”刘巴拱拱手,干巴巴的自我介绍了两句,便不吭声了,不屑与言的意思几乎摆在脸上。
杨修说道:“刘掾祖父可是故苍梧太守刘曜,令尊故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祥?”
“正是。”
“令尊荡寇将军曾与骠骑将军并肩作战,讨伐董卓,堪称忠臣。”
刘巴不咸不淡的客气了两句,并无感激之情。杨修也没有再问,接着转向赵温。他和赵温也很熟,寒喧了两句,便找上了司空掾杨阜。杨阜自我介绍了一下籍贯、履历,杨修问了他几句学问师门,便转向下一人。
堂上官员近百人,杨修一一问过,足足花了小半个时辰。每个人只是三言两语,并无出格之处。杨修礼节周到而克制,既不热情,也不傲慢,却自有世家子弟的矜持和自信。相比之下,群臣就有些逊色,尤其是新进的少壮派,有的傲慢,如刘巴,有的疏简,如杨阜,更多的则是底气不足,面对杨修这样的高门子弟时有些色怯。
天子耐心地听着,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杨修与群臣。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杨修来之前,他也没觉得朝中的官员有什么不好,现在与杨修一比,差距就出来了。不论是气度还是学识,甚至是相貌,都没有几个人能和杨修比肩,综合而言,也就是荀彧与杨修相提并论,连刘晔、刘巴都要略逊一筹。
“杨卿,能入卿眼者几人?”
杨修微微一笑。“陛下求贤若渴,唯才是举,能振弱扶危,也是意料中事。”
天子眨眨眼睛。杨修这句话大有深意,看似夸他能用人,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说他唯才是举,其实也可能是说他不重德行。
“杨卿,你代大将军入朝,当辟除掾吏,不知殿中可有人有资格应募?”
杨修摇摇头。“陛下言重了。天子之臣,岂能再入大将军府为吏。”他顿了顿,又道:“况且大将军用人虽不拘门第,却极重真才实学,不是什么人都能入幕的。”
天子正中下怀。“如杨卿所言,这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能入大将军府的?”
杨修躬身施礼。“陛下有问,臣不敢不答。他们……都不行。”
天子歪了歪嘴,暗自得意。杨修毕竟年轻,被他一激,还是说了狂话。此言一出,朝中的文臣都被他得罪光了。他大概也知道大将军府是空壳,不可能真的掌权,索性摆出这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即使如此,那也不能让他轻轻揭过,要把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朕甚是不解,杨卿能否明言一二。”
“唯!”杨修早有准备,躬身领命。“敢问陛下,可曾听说过月旦评?”
“自然。”天子笑笑。“朕还听说许劭与吴王多有冲突,至今漂泊在外,有家难归。”
阶下响起一片轻笑声。杨修恍若未闻,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说得没错,许劭自恃名高,多次与吴王当众激辩,只可惜不是敌手,屡战屡战,屡屡以吐血终,后自知不敌,远走他乡了。”
天子早就知道这些事,却故作惊讶。“哦,如此激烈却是为何,居然吐了血?”
“说来话长,今天且说其中一次。许劭以善辨才而著称,月旦评每月一期,十余年间,点评数百人。不少人为求成名,趋之若骛。”杨修笑了笑。“益州牧曹操也曾请许劭点评,许劭本不肯开口,曹操苦求不果,便以刀威胁,许劭无奈,这才批了‘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十字。”
天子很意外,看向荀彧。“还有这事?”
荀彧倒是听曹操说过这话,却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态,只得推说不知。杨修说道:“许劭兄许虔为南昌令,与臣共治一城,亲口对臣提及此事。许虔字子政,与许劭并称许氏二龙,当初曾得汝南名士谢甄评为干国之器。”
天子面色尴尬。他说许劭不为孙策效劳,杨修反手就还了一记,许劭不愿意,他兄长许虔愿意啊,而且是以干国之器俯就南昌令。
“干国之器为南昌令,是不是有些屈才了?”
“真正的人才不会埋没,如今许虔已经升任豫章太守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许虔一样有真才实学,吴王曾派人统计过许劭评点的人才,其中不凡所谓千里之才之类,但是很可惜,名符其实的人屈指可数,沽名钓誉之辈倒是比比皆是。许劭吐血,正是为此。”
天子心头升起一丝不祥,没敢轻易接话。
杨修接着说道:“许劭也就罢了,比起太原人郭泰郭林宗,他还算是有些分寸的。据臣所知,天下人士被题为王佐的有两位,其中一位便是故太傅王允王子师,题他之人便是郭泰。”
天子激动不已,握着荀彧的手,用力的摇了摇。荀彧觉得天子的手很大,很有力。他抬起头,赫然发现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比他高了,五官有几分先帝的影子,身材却不像先帝那样文弱,匀称健壮,英气勃勃。
天子原本意气昂扬,被荀彧看了一会,却有些羞怯起来。他抽出手,摸摸脸。“令君,怎么了?”
“没什么。”荀彧也回过神来,拍拍天子强壮的手臂,欣慰地笑道:“陛下长大了,是个大丈夫了,堪为吴王之敌。”
天子雀跃不已。“还请令君教我。”
荀彧点点头,略加思索。“既然争的是道,那就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胜要胜得堂堂正正,败也要败得光明磊落。”
“对对对,我也是这么想。”天子连连点头。他眼珠一转,又道:“令君,吴王可能也是这么想。”
“是么?”
“姊姊有家书来,说吴王曾言,他助我西征,就是希望能与我一战。”
荀彧无语。他瞅瞅天子,一声长叹。“你们……还真是命中注定的对手。”
第1888章 经与权
天子引荀彧入殿,促膝而坐。荀彧侃侃而谈,为天子分析当前的形势。
如果承认孙策并非梁冀、何进那样的无知之辈,那他与天子之间最大的分歧其实就是治道之争。简而言之,就是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礼法之争。
孟子、荀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王道,区别在于实现手段。孟子希望王者施仁政,行王道,以德为先,德正则合乎礼。荀子希望王者先行霸道,再行王道,先讲礼,再讲德。
就这两者而言,孟子更理想化,荀子则更务实一些。正因为如此,孟子游说诸王都没能成功,荀子虽然自己没能有实践的机会,但他的两个弟子却分别得到了秦王的赏识,一个从实践上,一个从理论上,为秦王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这也说明,由孟子而荀子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的,荀子对儒学的发展并非无中生有,而是顺应了形势,既保留了孔孟的仁义为经,又强化了礼法从权,是一种进步,而非退步。
对于当前的形势来说,荀子的礼法也比孟子的仁政更切乎实际,尤其是对天子而言。
天子是君,孙策是臣,既定身份的不同让天子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对孙策来说则多了一个无形的限制。不管他是有高远的目标,还是顾忌到将来君臣相处,他都不能肆无忌惮的乱来,以免落人话柄,将来被人效仿,危及自己的地位。
孙策读书不多,但他显然不是梁冀那样的鲁莽之人。他看到了这一点,选择争夺民心,堂堂正正的取胜。从发展趋势来看,他也有这个实力,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但他现在还没有。
为什么没有?原因很多。其中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孟子的仁政虽好,却并非完美无缺。最明显的弱点就是不能应急,无法面对乱世。行仁政要有前提,那就是不能有外患,这也是孟子一生未能得到认可的原因。孙策为争夺民心不得不勉强行之,自然也逃不过这个困境。
孙策的确爱护百姓。他爱护百姓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身体力行。他夺取世家的土地,让百姓有地可耕;减免赋税,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开设工坊,让百姓可以做工补贴家用。他治下的百姓生活安定,家家富给,的确是仁政。
但他本人却欠了一大笔债。
这些债从何而来?征战。战争不仅需要数以万计的青壮劳力,更会消耗大量的钱粮。十万之师,一日千金。运粮千里,数十钟而致一石。战场越远,战线越长,他的消耗越大。孙策开办工坊、提倡商业可以解决钱的问题,但他解决不了粮的问题,反倒因为寄食人口的增多加剧了粮食消耗的短缺。
相反,天子固守关中,没有这样的压力。士家制的推行让关中有足够的兵力自守,也足够的粮食自食,剩下的就是与孙策对峙。
如果说关中自强的武器是法,那与孙策对峙的武器就是礼。以礼法约束孙策,要求孙策向朝廷缴纳赋税,要求孙策亲自入朝主政,并按朝廷礼法送子弟为质,一步步的约束孙策。孙策如果遵从,那就再好不过。如果不遵从,那他就违背了礼法,朝廷可以正光光明的讨伐他。
孙策居于臣位,又有所顾忌,不能逾礼。他既不能主动进攻关中,又不能不防,只能维持十余万大军,保持戒备。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耗,一旦发生战事,消耗更加惊人,迟早会拖垮孙策,让他难以为继。
乱世之中,孟子仁政不及荀子礼法能救急,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好战必亡也是常识,大汉被羌乱拖得精疲力竭也是眼前的事。
归根结底,只要朝廷能守住关中,以静制动,持续的施加压力,让孙策被十几万大军的开支不断侵蚀,无法积攒实力,总可以等到反击的那一天。轻率出击,反而容易给孙策迅速击破的机会。
天子听得如痴如醉,连声附和。他将刘晔、刘巴等人的计划转述给荀彧。从根本上说,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以静制动,以守代攻,在具体方案上,荀彧着眼于全局,刘晔、刘巴则着眼于具体的战术。他们提议以封王为允诺,使曹操、刘备、袁谭、贾诩等人持续施加压力,迫使孙策就范。
荀彧原则上不反对,但他强调先礼后兵,不能授人以柄,失了民心。
天子点头答应。
……
三月初一,朝会。
大将军长史杨修第一次参加朝会,与三公九卿及各官署的一些官员见面。
杨修满眼看去,朝堂上有一大半面孔不认识,都是一些凉州籍的少壮派,虽然他们的官职并不算高,未必有资格在朝会上发言,精气神却非常旺盛,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杨修泰然自若,进退有礼,没有半点可让人指摘的地方。
大将军掌内外事,是当之无愧的朝臣之首,孙策又有吴王的身份,两者综合,便在天子御座之下拥有一席之地,其他文武只能在他下面设座,先是以陈王刘宠为首的宗室,后是以太傅皇甫嵩为首的大臣,各府寺的掾吏则在本署长官后面或坐或立。
杨修是大将军长史,所以在孙策的座席后面就坐。孙策的座席空着,向人们无声的彰显存在。
例行公事的讨论了几件事务,天子转向杨修。“杨卿,你代大将军入朝主政,第一次与诸公卿见面,有不少人未曾谋面,不如先互相认识一下,然后再就相关事务讨论各抒己见,相互琢磨,如何?”
杨修躬身领命。“唯!”
天子又转向荀彧。“令君,你既与杨卿是故交,又与诸公君熟悉,不如劳烦你介绍一下?”
荀彧躬身施礼,正准备说话,杨修又道:“陛下,臣斗胆,有一提议。”
天子毫不介意。“杨卿直言无妨。”
“夫子云: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臣与在朝诸君素不相知,所要讨论的却是关乎天下的大事,岂能不知其人而失言?夫子又云:吾于其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臣愿听诸君之言,观诸君之行,询以圣贤之道,核以生民之术,以知其人可否与言。”
天子与荀彧交换了一个眼神,会心一笑。杨修还真是狂,一点也不谦虚,第一次见面就要考校群臣。
“令君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
第1889章 你们都不行
得到天子许可,杨修转身面向群臣,拱手施礼。
“蒙陛下诏书,与诸君相见,某不甚荣幸。不揣妄陋,敢自某始。某,弘农华阴杨氏子,名修,字德祖。生于熹平四年二月初九。高祖父讳震,字伯起,曾祖父讳秉,字叔节,祖父讳赐,字伯献,父讳彪,字文先,母袁氏女,出自汝南袁氏。蒙列代先帝恩宠,弘农杨氏幸得薄名,小有门户,想来诸位有所耳闻,某就不一一介绍了。”
殿上一片寂静。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小有门户,那这殿上除了天子之外还有谁敢自称高门大姓?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同样四世三公的袁氏女为母。比门户,比出身,此人无敌手啊。
司空赵温咳嗽一声。“弘农杨氏名扬天下,我等知之甚悉,长史就不必介绍了,还是说说你自己吧。”
杨修微微一笑。“喏,如赵公言。某少承家教,由祖父伯献公启蒙,传《欧阳尚书》,旁及诸子,略通算术,初平三年至汝南,蒙孙将军不弃,引为左右,先任文书,后任主簿,掌军中辎重。初平五年,孙将军平定刘繇、高干之乱,某接任豫章太守,任职三年零四个月,于建安二年十月转大将军长史,奉大将军之命,入朝佐政。”
杨修说完自己的履历,拱手环顾四周。“年少无知,能浅德薄,还请诸位多多指教。”
堂上鸦雀无声。杨修不仅出身好,这履历也让人艳羡,二十岁做太守,起点高得让人绝望,二十四岁做大将军长史,代大将军入朝主政,一步跨过了三公九卿。
杨修介绍完自己,拱手向陈王刘宠施礼。“大王别来无恙?吴王兄弟想念大王,尤其是小妹尚香,嘱托某向大王致意。”
刘宠含笑还礼。“多谢吴王关心,本王安好。”
杨修又向看刘宠身边的人,那人长身而起,向杨修致意,自我介绍了一番,却是梁王刘弥。梁国也早就在孙策的控制之下,刘弥没什么存在感,也没和孙策见过面,和陈王倒是有来往,天子迁都长安,征宗室入朝,他也就来到了长安。
刘弥之后,沛王刘曜等人纷纷自我介绍,杨修一一见礼。
宗室介绍完,杨修转向文武大臣。皇甫嵩抚着胡须,刚要说话,杨修笑着拱拱手。“太傅请安坐。太傅名扬天下,修虽孤陋寡闻,对太傅还是熟悉的。”
皇甫嵩淡淡一笑,眼神如刀。“犬子坚寿奉诏出使,承蒙吴王款待数年,颇有进益,本欲当面向吴王致意,可惜无缘得见。嵩老矣,怕是没机会与吴王相见,还请长史代为转达。”
众臣会心而笑,无数双目光齐唰唰地落在杨修脸上。皇甫坚寿被孙策软禁了两年多,去年才放回来。皇甫坚寿正当壮年,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去年的西征必然有份。白白错过了一个大好机会,皇甫嵩心里这口恶气憋得太久了,今天终于当着天子和众人的面撒了出来,明嘲暗讽,只是不知道杨修会如何应付。
杨修面不改色,从容应道:“太傅客气了。吴王戎马倥偬,没什么时间与令郎切磋,帮助有限。倒是故太尉黄公经常去看他,有所指导。太傅谢黄公即可,吴王为人洒脱率性,不太在意这些小事的。”
皇甫嵩的脸色有些尴尬,只得沉默不语。众人听到黄公二字,想起被孙策软禁的可不仅仅是皇甫坚寿,太尉黄琬,司徒士孙瑞,包括在朝堂上的司空赵温在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赵温已经回来了,士孙瑞在路上,黄琬则根本不打算回来,区区一个皇甫坚寿,孙策根本不在意。
再说了,你皇甫嵩不爽又怎么样,能奈吴王何?
杨修随即转向刘巴。司徒士孙瑞还没回来,司空掾刘巴代理整个司徒府的事务。对杨修的态度,刘巴很不爽,如果不是在朝堂上,又有天子口谕,他甚至不想理杨修。大将军长史又能怎么样,大将军府都是一个空壳,区区一个长史还真想接管朝政?
“司空掾,零陵烝阳刘巴,字子初。”刘巴拱拱手,干巴巴的自我介绍了两句,便不吭声了,不屑与言的意思几乎摆在脸上。
杨修说道:“刘掾祖父可是故苍梧太守刘曜,令尊故江夏太守、荡寇将军刘祥?”
“正是。”
“令尊荡寇将军曾与骠骑将军并肩作战,讨伐董卓,堪称忠臣。”
刘巴不咸不淡的客气了两句,并无感激之情。杨修也没有再问,接着转向赵温。他和赵温也很熟,寒喧了两句,便找上了司空掾杨阜。杨阜自我介绍了一下籍贯、履历,杨修问了他几句学问师门,便转向下一人。
堂上官员近百人,杨修一一问过,足足花了小半个时辰。每个人只是三言两语,并无出格之处。杨修礼节周到而克制,既不热情,也不傲慢,却自有世家子弟的矜持和自信。相比之下,群臣就有些逊色,尤其是新进的少壮派,有的傲慢,如刘巴,有的疏简,如杨阜,更多的则是底气不足,面对杨修这样的高门子弟时有些色怯。
天子耐心地听着,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杨修与群臣。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杨修来之前,他也没觉得朝中的官员有什么不好,现在与杨修一比,差距就出来了。不论是气度还是学识,甚至是相貌,都没有几个人能和杨修比肩,综合而言,也就是荀彧与杨修相提并论,连刘晔、刘巴都要略逊一筹。
“杨卿,能入卿眼者几人?”
杨修微微一笑。“陛下求贤若渴,唯才是举,能振弱扶危,也是意料中事。”
天子眨眨眼睛。杨修这句话大有深意,看似夸他能用人,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说他唯才是举,其实也可能是说他不重德行。
“杨卿,你代大将军入朝,当辟除掾吏,不知殿中可有人有资格应募?”
杨修摇摇头。“陛下言重了。天子之臣,岂能再入大将军府为吏。”他顿了顿,又道:“况且大将军用人虽不拘门第,却极重真才实学,不是什么人都能入幕的。”
天子正中下怀。“如杨卿所言,这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能入大将军府的?”
杨修躬身施礼。“陛下有问,臣不敢不答。他们……都不行。”
天子歪了歪嘴,暗自得意。杨修毕竟年轻,被他一激,还是说了狂话。此言一出,朝中的文臣都被他得罪光了。他大概也知道大将军府是空壳,不可能真的掌权,索性摆出这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即使如此,那也不能让他轻轻揭过,要把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朕甚是不解,杨卿能否明言一二。”
“唯!”杨修早有准备,躬身领命。“敢问陛下,可曾听说过月旦评?”
“自然。”天子笑笑。“朕还听说许劭与吴王多有冲突,至今漂泊在外,有家难归。”
阶下响起一片轻笑声。杨修恍若未闻,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说得没错,许劭自恃名高,多次与吴王当众激辩,只可惜不是敌手,屡战屡战,屡屡以吐血终,后自知不敌,远走他乡了。”
天子早就知道这些事,却故作惊讶。“哦,如此激烈却是为何,居然吐了血?”
“说来话长,今天且说其中一次。许劭以善辨才而著称,月旦评每月一期,十余年间,点评数百人。不少人为求成名,趋之若骛。”杨修笑了笑。“益州牧曹操也曾请许劭点评,许劭本不肯开口,曹操苦求不果,便以刀威胁,许劭无奈,这才批了‘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十字。”
天子很意外,看向荀彧。“还有这事?”
荀彧倒是听曹操说过这话,却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态,只得推说不知。杨修说道:“许劭兄许虔为南昌令,与臣共治一城,亲口对臣提及此事。许虔字子政,与许劭并称许氏二龙,当初曾得汝南名士谢甄评为干国之器。”
天子面色尴尬。他说许劭不为孙策效劳,杨修反手就还了一记,许劭不愿意,他兄长许虔愿意啊,而且是以干国之器俯就南昌令。
“干国之器为南昌令,是不是有些屈才了?”
“真正的人才不会埋没,如今许虔已经升任豫章太守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许虔一样有真才实学,吴王曾派人统计过许劭评点的人才,其中不凡所谓千里之才之类,但是很可惜,名符其实的人屈指可数,沽名钓誉之辈倒是比比皆是。许劭吐血,正是为此。”
天子心头升起一丝不祥,没敢轻易接话。
杨修接着说道:“许劭也就罢了,比起太原人郭泰郭林宗,他还算是有些分寸的。据臣所知,天下人士被题为王佐的有两位,其中一位便是故太傅王允王子师,题他之人便是郭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