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738节
“鲁肃攻取弘农,与朝廷对峙,将军助鲁肃,则朝廷必败。助朝廷,则鲁肃必败。天下尽在将军之手,难道还不应该庆贺一下?”
董越愣了片刻,觉得阎温说得有理,不禁有些兴奋起来。他很清楚,朝廷本来没把他们当回事,为董卓平反什么的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最多和之前祭拜段颎一样,承认董卓曾有功于朝廷。可是董卓和段颎的情况不太一样,段颎只是依附阉竖,抓了一些太学生,没有像董卓那样杀戮官员,甚至火烧洛阳。之所以愿意给他们这个承诺,还是因为孙策太强,朝廷不得不倚重凉州人,这才既往不咎。
可是朝廷还能击败鲁肃吗?如果朝廷最后必败,那我现在支持朝廷,岂不是自寻死路?
董越笑了起来,也端起酒杯,浅浅的呷了一口。“伯俭,朝廷还能击败鲁肃吗?”
“这也正是我要祝贺将军的第二个理由。”阎温不紧不慢地说道:“仅仅半天时间,弘农就失守,说明一个问题,凉州虽然出精兵,但不是每个凉州人都能做将军。凉州人虽已立足于朝廷,却还不够,还需要一些大将,久经沙场,能克敌制胜的大将。”
阎温笑道:“我相信,如果将军守弘农,鲁肃绝不可能半天时间就得手。”
董越深以为然。他也觉得傅允太无能了。弘农城啊,半天就丢了,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他是这么个废物?早知如此,我何必等到现在,早就拿下弘农了,哪里会把机会留给鲁肃。如果是我守弘农,就算最后还是守不住,也不可能半天时间就丢了,白送鲁肃一个大功。
天下的读书人都一样,卖卖嘴皮子还行,行军作战一窍不通。想当年袁绍自为盟主,召集几十万大军攻洛阳,不是一样被太师打得落花流水。傅允虽然是凉州人,毕竟也是读书人。杨阜和眼前的阎温也是。凉州人要想真正掌握朝政,还需要他们这些能够冲锋陷阵的武人。
见董越面露得意之色,阎温暗自鄙夷,脸上却越发诚恳。“鲁肃虽勇,孤身深入,弘农荒残,户口不足,钱粮有限,他难以持久。要想长期作战,他只有进攻河东,取河东盐铁、钱粮自给。以将军之勇,文和兄之谋,纵使不能夺回弘农,守住河东也是绰绰有余。如此一来,鲁肃除了撤退,还能有何选择?所以说,将军助鲁肃,则朝廷必败。将军助朝廷,则鲁肃必败。天下形势操于将军之手,正是将军建功立业之时,当浮一大白。”
阎温端起酒杯,高高举起,笑眯眯地看着董越。
董越的眼角抽了抽,一声不吭。他不太相信阎温的话,但他相信一点,比起朝廷,鲁肃更看不起他。如果鲁肃得胜,不仅弘农没了,刚刚到手的河东也没了。可若是朝廷胜了,不仅河东还是他的,还有机会收回弘农。哪怕是为了自己着想,现在也不能轻易投降鲁肃,至少应该等一等,看看形势再说。实在不行,将女儿董青献给蒋干就是了,保住命总是没问题的。
董越主意打定,举起酒杯,豪气干云。“干!”
……
贾诩推开门,眯起了眼睛。
夜里下了雪,院子里积了厚厚的一层,天地间亮得有些刺眼。
阎温拱着手,站在阶下,缁冠的顶部变成了白色,肩上堆着厚厚的雪,脚下的雪更厚,已经漫过了脚踝。阎温闭着眼睛,脸色发青,一动不动。
贾诩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胡车儿。胡车儿很委屈地吧哒着嘴。贾诩没有再说什么。论力气,一个胡车儿能打十个阎温。论口才,十个胡车儿也敌不过一个阎温。
“伯俭,这是为何?”贾诩一声轻叹。“快进屋,快进屋。”又对胡车儿说道:“还站着干什么,还不去温些酒来,再取些吃食。”
胡车儿应了一声,匆匆去了。阎温却晃了一下,险些栽倒。他扶着廊柱,哆嗦着发紫的嘴唇,强笑道:“文和兄,温有一事不明,夜不能眠,想向文和兄请教,希望没有打扰文和兄休息。”
贾诩连连摆手,扶起阎温,将他拉到屋里。阎温浑身冰凉,两条腿也冻得像木棍一样,只能靠在贾诩身上,慢慢挪进屋里。贾诩脱下他的外衣和鞋,将他推到还有热气的床上,用被子裹好。阎温打着寒战,好一会儿才慢慢平静下来。
胡车儿取来了酒和粥,贾诩亲自喂阎温吃了一些。热食下肚,阎温的脸色才渐渐恢复。他看着贾诩,露出苦笑。“以文和兄之智,想必已经知道我想说什么。”
贾诩拱着手,浅笑道:“伯俭谬赞,我愧不敢当。若是有智,又怎么会如此狼狈。”
阎温知道贾诩话中有话,说他离间董越,争夺河东。这些事逃不过贾诩的眼睛,他在院子里站了一夜就有请罪的意思。见贾诩不肯接话,他只好主动开口。事关重大,个人的荣辱只能先放一边了。
“文和兄,我实在不明白,当初董太师主政,为何对关东士人曲意笼络,却对我凉州士人不予理会?”
贾诩垂着眉,一时出神。看到阎温站在庭中,他就知道阎温为何而来。不过阎温这个问题还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当初董卓延揽关东士人,可谓诚意拳拳,蔡邕、荀爽、何颙、郑泰,韩融、陈纪,哪个不是尊崇备至,可是后来袁绍一举兵,几乎所有的关东人都反了,和袁绍里应外合,明的暗的,战场上,朝堂上,甚至不惜行刺客之事,只想把董卓除掉。
董卓是干了不少坏事,可关东人何尝清白,那些事里又有多少是关东人栽赃的?袁绍授意王允杀袁隗、袁基等人,这个罪名最后也落在了董卓头上。
关东、关西隔阂太深,就连关西人自己都不自信。如果当初董卓不是过于尊崇礼敬关东人,而是扶植关西士人,结果也许是另外一个局面。如今凉州士人入朝主政,机会难得,毁了太可惜。
贾诩沉默良久。“伯俭,我今年五十有三,弱冠举孝廉,入朝为郎,迄今三十年,身心疲惫,一事无成,乃夫子所言之无闻而不足畏者,担负不起重任。后生可畏,你们当努力。”
阎温看了贾诩半晌,起身下床,恭恭敬敬地向贾诩行了一礼。
第1956章 幸与不幸
潼亭,杨震墓。
天子率三万步骑东征,经过潼亭时特地停了下来,以牛酒祭奠杨震,亲作哀辞。
杨修与几名杨家子弟陪在一旁,心情复杂。他清楚天子这么做不仅仅是出于对高祖的敬重,还有希望弘农杨氏继续为朝廷效力的意思。如果他的父亲杨彪在此,少不得要痛哭流涕,誓死效忠。可他不是父亲杨彪,他非常确信大汉已经寿终正寢,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现实,禅让帝位,刘氏犹不失血食。孙策已经透露过这个意思,天子也清楚,却不肯认命。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他是天子,他也不肯认命。所以他能理解天子,却绝不支持天子。就像他对荀彧说的,杨家已经尽力了,至少他们父子如此。父亲杨彪将三十年光阴卖给了孙策,而他没有受过大汉的恩荫,不欠大汉什么情义,大可不必惭愧。
但杨家的其他人并不这么想。从兄杨亮站在不远处,看着杨修,神情有些诡异。其他人也差不多,大多和杨修保持着距离,眼神透着几分疏远。
杨奇、杨众在陪着天子说话,几个郎官、尚书、秘书站在一旁,不能大声说话,只能低声交流。天子来祭奠杨震,杨家子弟自然成了中心,只有杨修除外。他被有意无意的排斥了。杨修也乐得清静,他享受这种一个人的自在。
凤凰本来就不应该与凡鸟同群。
尚书郎傅巽走了过来,向杨修拱拱手。“北地傅巽,见过杨长史。”
杨修淡淡的拱手还礼。“尚书安好。”
“舍弟有幸,为弘农太守。”
杨修瞥了傅巽一眼,嘴角微挑。“令弟不幸,这时候做弘农太守。”
傅巽微微一笑,倒也不见气。他虽然和杨修政见不同,却没有私仇。他读过杨修的很多文章,对杨修的才气和见识非常佩服。
“舍弟虽然德薄才浅,不可能是鲁肃的对手,但弘农毕竟是曾经的雄关,保住性命,等待救援还是有把握的。就算有些损失,还不至于不幸。”
杨修没再说什么。既然傅巽姿态这么低,没有叫阵之意,他咄咄逼人也没意思。
“长史,陛下亲征,鲁肃应该会退兵吧?”傅巽咂咂嘴。“新年之前,能回师长安吗?”
杨修沉吟片刻。“那要看你们凉州人是不是能众志成城了,仅凭天子所率的四万新兵恐怕是不行。”他斜睨了傅巽一眼,似笑非笑。“我一直以为凉州武人善变,没想到你们这些世家子弟身段也这么灵活,倒是涨见识了。”
傅巽哈哈一笑。他弟弟傅允和董越关系一向不睦,现在却要指望董越策应,的确有些丢脸,被杨修调侃两句也是正常。“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连屠狗辈都知道的道理,杨长史怎么拘泥起来了。”
杨修笑而不语。傅巽略一思索,便知道此言不当,有把董越当敌人,一时利用之嫌。虽说的确有这个意思,却不能说出口,尤其是不能落入杨修之耳,否则落人口实,将来多少有些麻烦。他随即笑道:“天子忘过记功,就算是对吴王,陛下也能取其大节,不拘细过,我们又何必盯着董越的过错不放。”
杨修没吭声。这句话不太好回答,里面有陷阱。见杨修不说话,傅巽多少有些得意,正准备趁胜追击,远处有秘书郎快步走来,左手里拿着一份军报,右手提着一只木盒。军报上粘着羽毛,还用朱砂划了三道横线,是紧急军报。经过傅巽面前的时候,秘书郎看了傅巽一眼,随即又将目光转开,大步流星地向天子身边的刘晔走去。傅巽心中有些不安。尚书台、秘书台靠在一起,这个秘书郎是认识的,也知道他关心弟弟傅允,既然是从前线传来的消息,就算不能透露具体内容,至少也要给他一个暗示才对。
现在这表情是什么意思?难道战事不利,弘农告急?
傅巽很想追过去看一看,作为尚书台的代表,他是有资格参与御前议事的,但杨修在侧,他还是忍住了。如果是与傅允有关的重要消息,尚书仆射卫觊自然会转告他。傅允是守城,又不是好斗之人,不会亲自搏杀,就算弘农战事紧急,傅允本人也不至于有什么危险。
也许是鲁肃知道援兵将至,正在全力进攻吧。
傅巽暗自琢磨了一会儿,放下心来。“长史,听说你擅长射覆,不如猜猜这消息是吉是凶?”
杨修笑笑。“对我来说自然是大吉,对你来说,最多是小利。”
傅巽忍俊不禁,连连点头。难得杨修也会认怂,承认形势对鲁肃不利。“小利也不错,积小利为大利嘛。锱铢必较,虽说有些卑鄙,只要有利朝廷,也无妨的。孟子云,舍身取义,连身都舍得,区区薄名又算得了什么。”
杨修嘿嘿一笑。“久闻公悌唇吻了得,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论说甲乙,各得其妙。”
“能得长史一句赞,我也深感荣幸。”见杨修辞拙,傅巽谈兴更浓,意犹未尽,正想再与杨修讨教两句,远处有尚书郎向他招手,让他过去。他只好向杨修拱拱手,快步离开。
一旁的杨亮凑了过来。“德祖,这傅公悌号称北地郭林宗,你觉得如何?”
杨修瞅瞅杨亮,故作惊讶。“怎么,他也说过‘瞻乌爰止,于谁之屋’这样的话?”
杨亮面色微变,悻悻地看了杨修一眼,走了开去。杨修没理他,他盯着远处的傅巽。傅巽与一个秘书郎面对面站着,但身形僵直,秘书郎扶着他,正焦急的说着什么。杨修觉得奇怪,心里也关注弘农的战事,便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走了过去,想旁敲侧击的打听一点消息。
看到杨修走过,秘书郎神情怪异,松开傅巽,走了开去。杨修与傅巽并肩则立,看着正凑在一起说话的秘书郎,轻笑道:“怎么,利太大了,有惊喜?”
傅巽慢慢转过身,两眼通红,脸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如欲择人而噬的猛兽。杨修没看他,自顾自的说道:“都说小人发财如受罪,你怎么说也是个读书人,不至于承受不起吧?公悌,利再大,也不能见利忘义……”
“杨德祖!”傅巽一字一句的吼道:“你不要欺人太甚。”
杨修这才发现傅巽语气不对,转头看了一眼,顿时吓了一跳,本能地向后退了两步。“傅公悌,你这是干什么?想吃人么?”
傅巽握紧拳头,向前逼近一步。这时,马超赶了过来,横身拦在傅巽面前,一手搭在傅巽肩上,一手握住了腰间的刀环,沉声道:“傅尚书,冷静!”
见是马超,傅巽没有再向前。马超和杨修关系极好,长安人人皆知,而且马超的武艺也不是他能对付的,真要动粗也占不着便宜。马超拉着杨修出了人群,走到一旁,看看已经乱成一团的郎官们,低声说道:“德祖,鲁子敬攻破弘农,杀了傅允。”
杨修一愣,随即眼睛瞪得溜圆。“你说什么?”
“你没听错。”马超苦笑道:“我刚才就在陛下身边,听得千真万确,亲眼看到了傅允的首级。”
杨修想起了那只木盒,顿时心中狂喜。他太清楚鲁肃的这个胜利的意义了。他们离开长安的时候,鲁肃还没有开始攻城,从双方的兵力来看,所有人都认为鲁肃不可能攻克弘农,最多固守陕县,形成三方对峙。凉州系打算拉拢贾诩、董越,对鲁肃形成夹击之势。如果能够成功,不仅双方兵力悬殊,地形对鲁肃也非常不利。如果鲁肃不主动撤退,等待他的很可能是全军覆没。
就连杨修本人也觉得鲁肃这次孤军深入有点冒险,不够谨慎,可是奇迹出现了,鲁肃居然在援军已经到达的情况下夺取了弘农,而且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这不仅是一场改变形势的胜利,更是一场足以影响人心的胜利。
杨修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一时间只知道笑,狂笑!
一旁的杨家子弟侧目而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远处的傅巽咬牙切齿,仰天长叹!
一旁的马超一脸郁闷,欲言又止。杨修心中快意,笑道:“怎么,怕我树敌太多,你挡不住?”
“呃……”马超挠挠头。“德祖,你说……鲁子敬这么厉害,是运气还是吴王慧眼识人?”
“这还用说?九都督之中,只有鲁子敬是吴王亲自登门请的。”
马超一声轻叹,怅然若失。
“……”
第1957章 穷则变
杨奇快步走了过来,沉着脸。“德祖,伯起公墓前,不得放肆。”
杨修连忙收起笑容,躬身应道:“喏!”
杨奇就在天子身边,看到了皇甫坚寿传来的消息,也看到了傅允的首级,知道形势紧急,现在不是和杨修计较的时候。各为其主,杨彪、杨修父子对朝廷已经尽了力,不能求全责备,只是杨修在先祖墓前大笑实在失礼,有悖杨家礼书传家的名声,这才出言喝止。他正准备转身回去,杨亮一步赶了上来。
“父亲,出了什么事?”
看看杨修,再看看自己的儿子,杨奇莫名的有些不快。他刚才已经看到傅巽和杨修的较量,也看到杨亮凑到杨修身边,没说两句话又灰溜溜的走开了。虽然没听到内容,看神情却明显是吃了瘪,多少有些失落。他没有回答杨亮的话,反问道:“身为郎官,侍卫天子,又在先祖墓前,你不谨守礼法,心存敬畏,说些什么闲话!”
杨亮刚才被杨修一句话噎得差点翻白眼,现在又被父亲斥责,很是委屈,解释道:“父亲,是傅尚书和德祖论辩,我旁听而已,并未多嘴。”
杨奇瞥了一眼傅巽,也觉得有些奇怪。傅巽虽是凉州人,却颇有名士气度,并不是普通的凉州士人,即使伤心其弟傅允战殁,也不至于在天子面前如此失态。且身为弘农太守,守土有责,舍身取义也是份内之事。且傅允不仅失守弘农,还在败得如此草率,让天子陷入困境,严格来说,他是要请罪的,岂能如此义愤填膺,一副不甘的样子。
难道是杨修和他说了什么,激得他心神大乱?
杨奇示意杨亮说说情况。杨亮心中暗喜,连忙将傅巽和杨修斗嘴的事说了一遍。他只知道出了事,却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自然向着傅巽,说杨修强辞夺理,出言不逊。杨奇却一听就明白了,傅巽、杨修都没料到这个结果,但一悲一喜,自然大相径庭。见杨亮说得眉飞色舞,杨奇心中更加不悦。
严格来说,杨亮的资质不算差,可是和杨修站在一起,那就完全不是一类人了。看来弘农杨家四世三公的英名只能由杨彪那一支往下传来了,自家父子都不值一提,三公可望不可及。
“弘农失守,傅允阵亡了,首级就在陛下面前。”杨奇狠狠瞪了杨亮一眼,转身就走。
“啊?”杨亮大惊失色,一下子愣住了。等他回过神来,杨奇已经走远了。杨亮看看失魂落魄的傅巽,再看看虽然不再狂笑,但神情依然得意,顾盼自雄的杨修,不禁有些讪讪。如果不是父亲杨奇亲口说的,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是华阴人,自然知道弘农城的形势。他无法想象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弘农失守是什么情形,这傅允是猪吗?这凉州人还真是不行,哪怕是傅家兄弟也不过如此。
见杨亮看过去,杨修忍不住笑了笑,招招手。杨亮本不打算理他,腿却不听使唤地走了过来,拱手施礼,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
“德祖,有何指教?”
“德明兄,我的确有个问题想请教。”
董越愣了片刻,觉得阎温说得有理,不禁有些兴奋起来。他很清楚,朝廷本来没把他们当回事,为董卓平反什么的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最多和之前祭拜段颎一样,承认董卓曾有功于朝廷。可是董卓和段颎的情况不太一样,段颎只是依附阉竖,抓了一些太学生,没有像董卓那样杀戮官员,甚至火烧洛阳。之所以愿意给他们这个承诺,还是因为孙策太强,朝廷不得不倚重凉州人,这才既往不咎。
可是朝廷还能击败鲁肃吗?如果朝廷最后必败,那我现在支持朝廷,岂不是自寻死路?
董越笑了起来,也端起酒杯,浅浅的呷了一口。“伯俭,朝廷还能击败鲁肃吗?”
“这也正是我要祝贺将军的第二个理由。”阎温不紧不慢地说道:“仅仅半天时间,弘农就失守,说明一个问题,凉州虽然出精兵,但不是每个凉州人都能做将军。凉州人虽已立足于朝廷,却还不够,还需要一些大将,久经沙场,能克敌制胜的大将。”
阎温笑道:“我相信,如果将军守弘农,鲁肃绝不可能半天时间就得手。”
董越深以为然。他也觉得傅允太无能了。弘农城啊,半天就丢了,以前怎么没看出来他是这么个废物?早知如此,我何必等到现在,早就拿下弘农了,哪里会把机会留给鲁肃。如果是我守弘农,就算最后还是守不住,也不可能半天时间就丢了,白送鲁肃一个大功。
天下的读书人都一样,卖卖嘴皮子还行,行军作战一窍不通。想当年袁绍自为盟主,召集几十万大军攻洛阳,不是一样被太师打得落花流水。傅允虽然是凉州人,毕竟也是读书人。杨阜和眼前的阎温也是。凉州人要想真正掌握朝政,还需要他们这些能够冲锋陷阵的武人。
见董越面露得意之色,阎温暗自鄙夷,脸上却越发诚恳。“鲁肃虽勇,孤身深入,弘农荒残,户口不足,钱粮有限,他难以持久。要想长期作战,他只有进攻河东,取河东盐铁、钱粮自给。以将军之勇,文和兄之谋,纵使不能夺回弘农,守住河东也是绰绰有余。如此一来,鲁肃除了撤退,还能有何选择?所以说,将军助鲁肃,则朝廷必败。将军助朝廷,则鲁肃必败。天下形势操于将军之手,正是将军建功立业之时,当浮一大白。”
阎温端起酒杯,高高举起,笑眯眯地看着董越。
董越的眼角抽了抽,一声不吭。他不太相信阎温的话,但他相信一点,比起朝廷,鲁肃更看不起他。如果鲁肃得胜,不仅弘农没了,刚刚到手的河东也没了。可若是朝廷胜了,不仅河东还是他的,还有机会收回弘农。哪怕是为了自己着想,现在也不能轻易投降鲁肃,至少应该等一等,看看形势再说。实在不行,将女儿董青献给蒋干就是了,保住命总是没问题的。
董越主意打定,举起酒杯,豪气干云。“干!”
……
贾诩推开门,眯起了眼睛。
夜里下了雪,院子里积了厚厚的一层,天地间亮得有些刺眼。
阎温拱着手,站在阶下,缁冠的顶部变成了白色,肩上堆着厚厚的雪,脚下的雪更厚,已经漫过了脚踝。阎温闭着眼睛,脸色发青,一动不动。
贾诩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胡车儿。胡车儿很委屈地吧哒着嘴。贾诩没有再说什么。论力气,一个胡车儿能打十个阎温。论口才,十个胡车儿也敌不过一个阎温。
“伯俭,这是为何?”贾诩一声轻叹。“快进屋,快进屋。”又对胡车儿说道:“还站着干什么,还不去温些酒来,再取些吃食。”
胡车儿应了一声,匆匆去了。阎温却晃了一下,险些栽倒。他扶着廊柱,哆嗦着发紫的嘴唇,强笑道:“文和兄,温有一事不明,夜不能眠,想向文和兄请教,希望没有打扰文和兄休息。”
贾诩连连摆手,扶起阎温,将他拉到屋里。阎温浑身冰凉,两条腿也冻得像木棍一样,只能靠在贾诩身上,慢慢挪进屋里。贾诩脱下他的外衣和鞋,将他推到还有热气的床上,用被子裹好。阎温打着寒战,好一会儿才慢慢平静下来。
胡车儿取来了酒和粥,贾诩亲自喂阎温吃了一些。热食下肚,阎温的脸色才渐渐恢复。他看着贾诩,露出苦笑。“以文和兄之智,想必已经知道我想说什么。”
贾诩拱着手,浅笑道:“伯俭谬赞,我愧不敢当。若是有智,又怎么会如此狼狈。”
阎温知道贾诩话中有话,说他离间董越,争夺河东。这些事逃不过贾诩的眼睛,他在院子里站了一夜就有请罪的意思。见贾诩不肯接话,他只好主动开口。事关重大,个人的荣辱只能先放一边了。
“文和兄,我实在不明白,当初董太师主政,为何对关东士人曲意笼络,却对我凉州士人不予理会?”
贾诩垂着眉,一时出神。看到阎温站在庭中,他就知道阎温为何而来。不过阎温这个问题还是触动了他的内心。当初董卓延揽关东士人,可谓诚意拳拳,蔡邕、荀爽、何颙、郑泰,韩融、陈纪,哪个不是尊崇备至,可是后来袁绍一举兵,几乎所有的关东人都反了,和袁绍里应外合,明的暗的,战场上,朝堂上,甚至不惜行刺客之事,只想把董卓除掉。
董卓是干了不少坏事,可关东人何尝清白,那些事里又有多少是关东人栽赃的?袁绍授意王允杀袁隗、袁基等人,这个罪名最后也落在了董卓头上。
关东、关西隔阂太深,就连关西人自己都不自信。如果当初董卓不是过于尊崇礼敬关东人,而是扶植关西士人,结果也许是另外一个局面。如今凉州士人入朝主政,机会难得,毁了太可惜。
贾诩沉默良久。“伯俭,我今年五十有三,弱冠举孝廉,入朝为郎,迄今三十年,身心疲惫,一事无成,乃夫子所言之无闻而不足畏者,担负不起重任。后生可畏,你们当努力。”
阎温看了贾诩半晌,起身下床,恭恭敬敬地向贾诩行了一礼。
第1956章 幸与不幸
潼亭,杨震墓。
天子率三万步骑东征,经过潼亭时特地停了下来,以牛酒祭奠杨震,亲作哀辞。
杨修与几名杨家子弟陪在一旁,心情复杂。他清楚天子这么做不仅仅是出于对高祖的敬重,还有希望弘农杨氏继续为朝廷效力的意思。如果他的父亲杨彪在此,少不得要痛哭流涕,誓死效忠。可他不是父亲杨彪,他非常确信大汉已经寿终正寢,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现实,禅让帝位,刘氏犹不失血食。孙策已经透露过这个意思,天子也清楚,却不肯认命。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他是天子,他也不肯认命。所以他能理解天子,却绝不支持天子。就像他对荀彧说的,杨家已经尽力了,至少他们父子如此。父亲杨彪将三十年光阴卖给了孙策,而他没有受过大汉的恩荫,不欠大汉什么情义,大可不必惭愧。
但杨家的其他人并不这么想。从兄杨亮站在不远处,看着杨修,神情有些诡异。其他人也差不多,大多和杨修保持着距离,眼神透着几分疏远。
杨奇、杨众在陪着天子说话,几个郎官、尚书、秘书站在一旁,不能大声说话,只能低声交流。天子来祭奠杨震,杨家子弟自然成了中心,只有杨修除外。他被有意无意的排斥了。杨修也乐得清静,他享受这种一个人的自在。
凤凰本来就不应该与凡鸟同群。
尚书郎傅巽走了过来,向杨修拱拱手。“北地傅巽,见过杨长史。”
杨修淡淡的拱手还礼。“尚书安好。”
“舍弟有幸,为弘农太守。”
杨修瞥了傅巽一眼,嘴角微挑。“令弟不幸,这时候做弘农太守。”
傅巽微微一笑,倒也不见气。他虽然和杨修政见不同,却没有私仇。他读过杨修的很多文章,对杨修的才气和见识非常佩服。
“舍弟虽然德薄才浅,不可能是鲁肃的对手,但弘农毕竟是曾经的雄关,保住性命,等待救援还是有把握的。就算有些损失,还不至于不幸。”
杨修没再说什么。既然傅巽姿态这么低,没有叫阵之意,他咄咄逼人也没意思。
“长史,陛下亲征,鲁肃应该会退兵吧?”傅巽咂咂嘴。“新年之前,能回师长安吗?”
杨修沉吟片刻。“那要看你们凉州人是不是能众志成城了,仅凭天子所率的四万新兵恐怕是不行。”他斜睨了傅巽一眼,似笑非笑。“我一直以为凉州武人善变,没想到你们这些世家子弟身段也这么灵活,倒是涨见识了。”
傅巽哈哈一笑。他弟弟傅允和董越关系一向不睦,现在却要指望董越策应,的确有些丢脸,被杨修调侃两句也是正常。“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连屠狗辈都知道的道理,杨长史怎么拘泥起来了。”
杨修笑而不语。傅巽略一思索,便知道此言不当,有把董越当敌人,一时利用之嫌。虽说的确有这个意思,却不能说出口,尤其是不能落入杨修之耳,否则落人口实,将来多少有些麻烦。他随即笑道:“天子忘过记功,就算是对吴王,陛下也能取其大节,不拘细过,我们又何必盯着董越的过错不放。”
杨修没吭声。这句话不太好回答,里面有陷阱。见杨修不说话,傅巽多少有些得意,正准备趁胜追击,远处有秘书郎快步走来,左手里拿着一份军报,右手提着一只木盒。军报上粘着羽毛,还用朱砂划了三道横线,是紧急军报。经过傅巽面前的时候,秘书郎看了傅巽一眼,随即又将目光转开,大步流星地向天子身边的刘晔走去。傅巽心中有些不安。尚书台、秘书台靠在一起,这个秘书郎是认识的,也知道他关心弟弟傅允,既然是从前线传来的消息,就算不能透露具体内容,至少也要给他一个暗示才对。
现在这表情是什么意思?难道战事不利,弘农告急?
傅巽很想追过去看一看,作为尚书台的代表,他是有资格参与御前议事的,但杨修在侧,他还是忍住了。如果是与傅允有关的重要消息,尚书仆射卫觊自然会转告他。傅允是守城,又不是好斗之人,不会亲自搏杀,就算弘农战事紧急,傅允本人也不至于有什么危险。
也许是鲁肃知道援兵将至,正在全力进攻吧。
傅巽暗自琢磨了一会儿,放下心来。“长史,听说你擅长射覆,不如猜猜这消息是吉是凶?”
杨修笑笑。“对我来说自然是大吉,对你来说,最多是小利。”
傅巽忍俊不禁,连连点头。难得杨修也会认怂,承认形势对鲁肃不利。“小利也不错,积小利为大利嘛。锱铢必较,虽说有些卑鄙,只要有利朝廷,也无妨的。孟子云,舍身取义,连身都舍得,区区薄名又算得了什么。”
杨修嘿嘿一笑。“久闻公悌唇吻了得,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论说甲乙,各得其妙。”
“能得长史一句赞,我也深感荣幸。”见杨修辞拙,傅巽谈兴更浓,意犹未尽,正想再与杨修讨教两句,远处有尚书郎向他招手,让他过去。他只好向杨修拱拱手,快步离开。
一旁的杨亮凑了过来。“德祖,这傅公悌号称北地郭林宗,你觉得如何?”
杨修瞅瞅杨亮,故作惊讶。“怎么,他也说过‘瞻乌爰止,于谁之屋’这样的话?”
杨亮面色微变,悻悻地看了杨修一眼,走了开去。杨修没理他,他盯着远处的傅巽。傅巽与一个秘书郎面对面站着,但身形僵直,秘书郎扶着他,正焦急的说着什么。杨修觉得奇怪,心里也关注弘农的战事,便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走了过去,想旁敲侧击的打听一点消息。
看到杨修走过,秘书郎神情怪异,松开傅巽,走了开去。杨修与傅巽并肩则立,看着正凑在一起说话的秘书郎,轻笑道:“怎么,利太大了,有惊喜?”
傅巽慢慢转过身,两眼通红,脸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如欲择人而噬的猛兽。杨修没看他,自顾自的说道:“都说小人发财如受罪,你怎么说也是个读书人,不至于承受不起吧?公悌,利再大,也不能见利忘义……”
“杨德祖!”傅巽一字一句的吼道:“你不要欺人太甚。”
杨修这才发现傅巽语气不对,转头看了一眼,顿时吓了一跳,本能地向后退了两步。“傅公悌,你这是干什么?想吃人么?”
傅巽握紧拳头,向前逼近一步。这时,马超赶了过来,横身拦在傅巽面前,一手搭在傅巽肩上,一手握住了腰间的刀环,沉声道:“傅尚书,冷静!”
见是马超,傅巽没有再向前。马超和杨修关系极好,长安人人皆知,而且马超的武艺也不是他能对付的,真要动粗也占不着便宜。马超拉着杨修出了人群,走到一旁,看看已经乱成一团的郎官们,低声说道:“德祖,鲁子敬攻破弘农,杀了傅允。”
杨修一愣,随即眼睛瞪得溜圆。“你说什么?”
“你没听错。”马超苦笑道:“我刚才就在陛下身边,听得千真万确,亲眼看到了傅允的首级。”
杨修想起了那只木盒,顿时心中狂喜。他太清楚鲁肃的这个胜利的意义了。他们离开长安的时候,鲁肃还没有开始攻城,从双方的兵力来看,所有人都认为鲁肃不可能攻克弘农,最多固守陕县,形成三方对峙。凉州系打算拉拢贾诩、董越,对鲁肃形成夹击之势。如果能够成功,不仅双方兵力悬殊,地形对鲁肃也非常不利。如果鲁肃不主动撤退,等待他的很可能是全军覆没。
就连杨修本人也觉得鲁肃这次孤军深入有点冒险,不够谨慎,可是奇迹出现了,鲁肃居然在援军已经到达的情况下夺取了弘农,而且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这不仅是一场改变形势的胜利,更是一场足以影响人心的胜利。
杨修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一时间只知道笑,狂笑!
一旁的杨家子弟侧目而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远处的傅巽咬牙切齿,仰天长叹!
一旁的马超一脸郁闷,欲言又止。杨修心中快意,笑道:“怎么,怕我树敌太多,你挡不住?”
“呃……”马超挠挠头。“德祖,你说……鲁子敬这么厉害,是运气还是吴王慧眼识人?”
“这还用说?九都督之中,只有鲁子敬是吴王亲自登门请的。”
马超一声轻叹,怅然若失。
“……”
第1957章 穷则变
杨奇快步走了过来,沉着脸。“德祖,伯起公墓前,不得放肆。”
杨修连忙收起笑容,躬身应道:“喏!”
杨奇就在天子身边,看到了皇甫坚寿传来的消息,也看到了傅允的首级,知道形势紧急,现在不是和杨修计较的时候。各为其主,杨彪、杨修父子对朝廷已经尽了力,不能求全责备,只是杨修在先祖墓前大笑实在失礼,有悖杨家礼书传家的名声,这才出言喝止。他正准备转身回去,杨亮一步赶了上来。
“父亲,出了什么事?”
看看杨修,再看看自己的儿子,杨奇莫名的有些不快。他刚才已经看到傅巽和杨修的较量,也看到杨亮凑到杨修身边,没说两句话又灰溜溜的走开了。虽然没听到内容,看神情却明显是吃了瘪,多少有些失落。他没有回答杨亮的话,反问道:“身为郎官,侍卫天子,又在先祖墓前,你不谨守礼法,心存敬畏,说些什么闲话!”
杨亮刚才被杨修一句话噎得差点翻白眼,现在又被父亲斥责,很是委屈,解释道:“父亲,是傅尚书和德祖论辩,我旁听而已,并未多嘴。”
杨奇瞥了一眼傅巽,也觉得有些奇怪。傅巽虽是凉州人,却颇有名士气度,并不是普通的凉州士人,即使伤心其弟傅允战殁,也不至于在天子面前如此失态。且身为弘农太守,守土有责,舍身取义也是份内之事。且傅允不仅失守弘农,还在败得如此草率,让天子陷入困境,严格来说,他是要请罪的,岂能如此义愤填膺,一副不甘的样子。
难道是杨修和他说了什么,激得他心神大乱?
杨奇示意杨亮说说情况。杨亮心中暗喜,连忙将傅巽和杨修斗嘴的事说了一遍。他只知道出了事,却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自然向着傅巽,说杨修强辞夺理,出言不逊。杨奇却一听就明白了,傅巽、杨修都没料到这个结果,但一悲一喜,自然大相径庭。见杨亮说得眉飞色舞,杨奇心中更加不悦。
严格来说,杨亮的资质不算差,可是和杨修站在一起,那就完全不是一类人了。看来弘农杨家四世三公的英名只能由杨彪那一支往下传来了,自家父子都不值一提,三公可望不可及。
“弘农失守,傅允阵亡了,首级就在陛下面前。”杨奇狠狠瞪了杨亮一眼,转身就走。
“啊?”杨亮大惊失色,一下子愣住了。等他回过神来,杨奇已经走远了。杨亮看看失魂落魄的傅巽,再看看虽然不再狂笑,但神情依然得意,顾盼自雄的杨修,不禁有些讪讪。如果不是父亲杨奇亲口说的,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是华阴人,自然知道弘农城的形势。他无法想象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弘农失守是什么情形,这傅允是猪吗?这凉州人还真是不行,哪怕是傅家兄弟也不过如此。
见杨亮看过去,杨修忍不住笑了笑,招招手。杨亮本不打算理他,腿却不听使唤地走了过来,拱手施礼,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
“德祖,有何指教?”
“德明兄,我的确有个问题想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