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752节
数日之后,刘备传来消息。他一路进兵很顺利,在逢纪的协助下,青州的世家、豪强也很配合,不仅为他提供了粮草、给养,让他的部下进坞堡、庄园休息,还派人为他带路,打探消息,意外只有一个:沈友并没有出兵增援历城的意思,他还在临淄,其他诸县都放弃了,连守卒都没几个人。
济南的情况也差不多,徐琨固守历城,有江东兵五六千人,再加上郡兵两两多人,守卫森严。
当然,诸县的粮仓也是空的。据说秋收之后不久,徐琨、沈友就下令各县将收上来的粮食送到历城、临淄,不久前又一次将诸县粮仓里的存粮收刮一空,现在这两个城中至少储备了能吃两年的粮食,摆明了就是要死守两城。
刘备只有骑兵,不能攻城。临淄离高唐已经超过三百里,沈友不出城,再向东就没有意义,而且临淄以东河流纵横,对骑兵行军也不方便。因此,刘备提出一个建议,希望袁谭授权他就地征发步卒,集结各郡国世家的部曲,包围临淄。
袁谭反复考虑后,否决了刘备的建议,要求他保持移动状态,防止孙策或其他人从东莱登陆,或由徐州北上,至于攻取三城的任务,由他率领的步卒来完成。青州世家的部曲能守城,未必能攻城,他们的战斗力堪忧,仓促上阵,只会徒增伤亡。
随后,袁谭下令强攻高唐。
第1986章 三军之胆
朱然背着手,在城墙上来回走动。
北风劲吹,将血红的盔缨吹得乱舞,头顶的战旗被扯得啪啪作响,烈火凤凰在风中跳跃,仿佛下一刻就会展翅高飞,发出令百鸟俯首的长鸣。
朱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即使北风吹得脸如刀割,心里却有一团烈火在熊熊燃烧。
他看了一眼城外。重重叠叠的大营,一眼望不到头,林立的战旗如同等待收割的庄稼,让他油然而生一种收获的喜悦。
二十万大军,围攻一个小小的高唐城。袁谭,你还真是给面子啊,送我这么一桩奇功。
朱然回想着在吴王身边学到的战术,仔细比对。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复查了,却还是不肯有一丝一毫的大意。他很清楚,他在吴王听了很多,看了很多,甚至亲自参与了很多战役的方案制定,但亲自统兵作战却是第一次,能不能将学到的东西全部用起来并没有绝对的把握,但这又一次难得的机会,有坚城,有精兵,有充足的粮食,更有一战成名的机遇,他必须抓住。
只有如此,他才有机会代表丹阳系,在吴国占据一席之地。
丹阳虽与吴郡、会稽并列吴国王畿,却没有一个能充当领袖的人物,原本他的父亲朱治有机会,但朱治是孙坚旧部,随孙坚征战交州去了,短期内看不到立大功的机会。于是,这个机会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袁谭的二十万大军吓住了很多人,包括沈友、徐琨在内,但朱然不同,他从中看到了机会。军谋处曾经反复推演过,就攻城而言,兵力并非越多越好,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兵力的增加不仅不能增加攻击力度,反而会成为负担。对于守城一方来说,情况却正好相反,只要兵力达到一定的规模,能够满足将士轮替,保证将士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有一定的预备兵力,弥补伤亡带来的损失,就足以坚守较长的时间。
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朱然才能比其他人更快的发现庞统这个计划中的机会。按照那个推演结果,朱然测算出守住高唐城的最小兵力是三千人,三千人足以守住四面城墙,有两千人作为预备兵力,高唐城固若金汤,能守多久,就看粮食、药物和军械能支持多久。
尤其是粮食。
朱然的目标是守半年,只要坚守到明年春夏,黄河复通,袁谭不退兵也得退,否则水师就会溯河而上,截断他的退路。
城中的粮食能满足这个要求,军械和药物欠缺一些。要在袁谭数万大军的眼皮子底下急行军进入高唐堂,他无法携带太多的辎重,只能由朱然自己想办法来解决。
“将军,算好了。”一个参军奔了过来,手里拿着一页纸。虽然北风正劲,他却满头大汗,脸色潮红。
“怎么了?”朱然看出了参军的紧张,故意笑了一声:“怕了?”
参军看看城外的袁军大阵,咧了咧嘴。“二十万大军啊……”
“什么二十万大军,二十万头猪。”朱然接过参军手中的纸,看了一眼推演的结果,满意地点点头。“传令各营,注意隐蔽,不仅要守住城,还要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喏。”参军应了一声,转身去传令。朱然又叫住了他,扬了扬手中的纸。“你觉得这是最保守的推演,还是最乐观的?”
参军沉吟片刻,又打量了朱然两眼。“我觉得这是最乐观的。”
朱然拍了拍腰间的拍髀。“知道这是什么刀吗?”
参军眼睛一亮。这是吴王身边近侍外放时才会有的短刀,不仅锋利,更加精致,既是一口利刃,更是一件艺术品,据说是由南阳大匠所制,每一口刀上都有名字,可以当作家藏,传之子孙。
“将军想打赌吗?”
“以三天为限。如果损失数据不如预期,这口刀就是你的。”
参军扬扬眉。“当真?”
“真得不能再真。”朱然嘴角轻挑。“如果损失数据更小,此战过后,你跟我三年,只管衣食,没有俸禄。”
参军大笑。如果这一战能取胜,朱然就会成为吴国耀眼的新星,前途无量,一般人想跟着他都难。“将军,三年太少,如果你赢了,我跟你一辈子。”
“一言为定!”朱然举起手掌,轻轻的摇了摇。参军也撸起袖子,与朱然三击掌。“啪啪啪!”清脆的击掌声吸取了无数人的目光,大家都看了过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参军与朱然击完掌,转身回去,向大家讲叙他与朱然打赌的事。众人见朱然如此自信,也不免相视而笑,原本的压抑气氛一时松驰了许多。
将是三军之胆,朱然如此自信,他们也有了信心,连说话的声音都大了起来,走路带风,分头奔向各处,传达朱然的命令。比起这些大多是本地辟除的参军,各营统兵的校尉、军侯们更加从容一些。他们大多是江东人,跟着徐琨、沈友征战多年,作战经验丰富,并没有把城外的袁军放在眼里。朱然要考核战损,论功行赏,倒是激起了他们的兴趣,一个个互相叫阵,命令部下牢记战术规范,不仅要保住自己的命,还要尽可能减少伤亡,到时候拿赏钱喝酒。
将士们大声呼喝着,气氛热烈,看得传令的参军自惭形秽,也更添了几分信心。
在热烈的气氛中,城外的袁军开始攻击了。四面响起了激烈的战鼓声,闻名天下的冀州强弩手在刀盾手的保护下逼到城下,准备向城上展开压制射击。与此同时,士卒们喊着号子,推着数十架高大的楼车逼近城墙,楼车上的强弩手睁大双眼,寻找有价值的目标。数以百计的抛石机也被推了上来,进入百步之内。
朱然在将台上环顾四周,举起手,打了个响指。
捧着令旗一旁侍立的参军看得真切,走到将台旁,举起令旗,用力挥动,发出了第一道命令。
“霹雳营,准备——”
“喏!”四周响起了响亮的回答声,隐藏在城墙下的抛石机开始调整方向和射程,装弹,上弦。城墙上的观察手盯着城外的目标,迅速测算数据,又将数据传达给各自的操作手。一呼一应,简洁明了,透着让人生威的力量。
“射手营,射击!”
“喏!”城墙上令旗挥动,或蹲或站在城垛后面的射手开始射击,他们的目标是即将进入射程的袁军抛石机。袁谭有足够的人手,所以砍光了几十里以内的树木,制作了大量的抛石机,密密麻麻,看上去有几千架,可是在这些江东军的眼中,这些抛石机太粗糙了,和自家的抛石机一比,简直是垃圾,射程绝不会超过一百五十步,而且没什么准头可言,全是蒙着眼睛乱打。
所以,射手的任务就是将抛石机挡在一百五十步之外,让他们射出大部分弹丸无法越过城墙。
一百五十步已经超过了普通弓弩的射程,也不是普通的弓弩手能够完成的任务,只有这些经过长期训练的射手能够完成。抛石机当然也可以,但朱然需要袁军的弹丸作为补充,所以不能一下子将袁军的抛石机全部毁掉,他需要这些抛石机发挥作用,将弹丸送到城下。
况且,抛石机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那些比城墙还高的楼车。楼车上的射手不仅能够进行狙击,还能将城中的情况传达给袁谭,毁掉这些楼车,就是打瞎袁谭的眼睛,比毁掉那些抛石机更重要。在进行战术安排的时候,朱然已经多次强调了这一点,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什么任务是重点,必须先完成,什么任务是次要的,可以暂时放一放。
双方开始对射。
城下近万名袁军强弩手射出密集的箭雨,从四面扑向高唐城,声势惊人,万里晴空为之一暗。
城上的江东军早有准备,有人躲在城墙后面,有的举起了大盾,尽可能缩起身体。
羽箭飞驰,嗖嗖有声,箭矢射在盾牌上,如炒豆一般急响,射在城墙上,城墙震动,瞬间就多了一层由羽箭组成的毛发,看起来了更加厚实。
朱然坐在将台上。高唐城规模有限,将台建在城的中央,四面通透,从将台上可以俯瞰全城,也能看到城外。袁军弓弩手自然也看到了朱然,将他作为主要目标,至少有近百具十石弩瞄准了他。十石弩射程四百步,足以从城外射到将台,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内射杀朱然,这一战就没什么悬念了。
可惜,朱然早有准备。他在四周挂起了由粗大的麻绳织成的网,绳上抹了泥防火,绳索粗大结实,又是软的,还挂了粗厚的木板,就算是抛石机抛石的弹丸也能被卸去力量,更别说这些十石弩射出的箭了。长矛般的弩箭破风而来,射在这些晃晃悠悠的绳网上、木板上,纷纷坠落在地。
一个参军捡起一杆弩箭,跑到朱然面前。“将军,你看。”
朱然接过弩箭,反复检查了一番,有点嫌弃的撇撇嘴。“真粗糙,将就着用吧。”
第1987章 过犹不及
与袁军扑天盖地,气势惊人的密集箭阵相比,江东军的反击相形见绌,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射手们躲在城垛和盾牌后面,射出一枝枝利箭,就像石子扔进汹涌的河水一般,一瞬间就没了。
唯一的区别是这些箭虽然不多,却成功的激起了一朵朵浪花,由鲜血组成的浪花。
推着抛石机前进的袁军士卒中响起一声惨叫,一个士卒中箭倒地,抓着胸口的箭矢,发出痛苦的尖叫,吓得其他的士卒面无人色,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向远处的城墙。一百五十步外一箭毙命,这一点实在太吓人,他们原本以为在射程之外,不会成为对方的目标,没想到对方第一时间冲着他们来了。
士卒们慌乱起来,前进的速度更慢。指挥的都尉大怒,厉声呼喝,命令士卒们加快速度,刚喊了两句,数枝羽箭从远处破风而至,都督身边的亲卫虽然及时扑了上去,挡住了箭矢,都督却被撞倒在地,啃了一嘴的泥。看着被利箭洞穿的盾牌,都尉后背升起一股凉意,头皮发麻。
久闻江东军的射手技艺高超,今天总算见到了。如果不是袁谭事先吩咐过,所有军侯以上的将领都要重点保护,卫士们盾牌不准离手,他今天就成了对方射手功劳簿上的一个数字。
在江东射手的赫赫威名阴影下,袁军将领不敢太张扬,尽可能的远离战场,推动抛石机的士卒也提高了警惕,眼睛盯着远处的城墙,一有风吹草动就缩成一团。推进的速度原本就不快,如此一来就更慢了。
城墙上的箭矢依然一枝枝的射来,每一枝都会引起一阵恐慌,不时有人被射中,倒在地上哀嚎,直到被抬走,或者被督战的亲卫砍死。死亡的气息笼罩着每一个,气氛越来越紧张。逼得最近的强弩手也不例外,即使有盾牌的掩护,还是难免露出破绽,成为城头江东军射手的目标,惨叫声此起彼伏,一个又一个弩手中箭倒地,在阵中指挥的军侯、屯长更是如临大敌,不敢有一丝大意。
“抛石机,抛石机怎么还不来?”一名屯长转身看向如乌龟一般缓慢前进的抛石机,气得破口大骂。有卫士举着盾牌上前保护,却被他一掌推开。强弓硬弩再密,终究奈何不了城墙,想破坏城头的防务设施还要靠抛石机,他们只是为抛石机提供掩护。抛石机拖延得最久,他们的伤亡就越大。
话音未落,一枝羽箭破风而至,正中屯长后心,强劲的力量带着他扑倒在地,挣扎了两下就不动了。
袁军的抛石机还没到位,江东军的抛石机却开始怒吼,一枚用蒲草包起的泥弹飞上了高空,迎着密集的箭雨,逆风而行,扑向一座楼车,楼车上的射手看得真切,发出惊恐的嘶吼,顾不得射箭,缩起身体,紧紧的抱着楼车的立柱。
泥弹擦着楼车呼啸而过,又飞跃数十步,砸中了后一架楼车的基座,粗大的木柱发出巨响,应声而折,楼车倒了下来,上面的射手惊呼着飞起,下面的士卒也被飞散的泥块击中,头破血流,惊呼声四起,乱成一团。刚刚幸免的楼车也没能支撑多久,接连两枚泥弹飞来,几乎不分先命的命中,楼车轰然倒塌,士卒们惊呼着,转身逃跑,督战营极力拦截,也无法控制局面。
泥弹一枚接着一枚的从城中飞出,又快又准,几乎三四枚就能命中一枚,即使射失,也不会全无效果,密集的袁军阵型成了最好的目标,楼车下的士卒被殃及者不计其数,原本规模的阵营开始出现混乱,督战营嘶吼着四处弹压,砍下了一颗又一颗的首级,才勉强控制住形势。
但督战队控制得住慌乱的袁军士卒,却控制不住江东军的抛石机,随着一颗颗泥弹射出,袁军的楼车陆续被击中,再也看不到城里的情况。
……
离城墙三百步的地方,四周用厚厚的木板挡起来的将台上,袁谭背着手,俯视阵地,脸色平静。
攻击受挫,并不令他意外,这些都是事先就能想到的事情,他也没想过一次攻击就能拿下高唐城。他不是鲁肃,朱然更不是傅允,半日夺城的奇迹就算能复制,也不会由他来完成。
“元观,能顶住吗?”袁谭侧过脸,打量着高览。
高览的脸色也很平静。“请使君放心,只有箭矢、泥弹能供应得上,我一定能持续攻击。”
袁谭笑道:“我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
高览也笑了,但笑得很勉强。他和袁谭都清楚,这次冀州全力以赴,征发了二十万大军,如果不能迅速拿下青州,冀州必然出事,不管是粮草不济还是黑山贼趁火打劫,都将使冀州陷入困境。成功的希望就寄托在迅速攻克高唐、历城诸城上。有青州世家的支持,只要能攻克这几个城,将徐琨、沈友赶出青州,青州就是袁谭的。
但这几个城不易攻,尤其是眼前的高唐城,虽然不大,却极其坚固,就像一根刺,深深的扎在袁谭的嗓子里,让他吐不出,又咽不下,非拔出不可。袁谭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他却没有一点必胜的信心。他知道袁谭想听到他的承诺,但他不敢给袁谭这样的承诺。
袁谭等了好一会儿,也没等到想听的答案,心里有些失望,却什么也没说。
“元观,尽人事,听天命。”
“喏。”高览拱手施礼。“使君,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里太危险,你还是回中军吧。”
袁谭又看了一眼正在激战的战场,点了点头,转身下了将台。沮鹄在下面等着,一看袁谭下来,立刻举起一面盾牌,护住袁谭,其他几个卫士也拥了过来,将袁谭护在中间。江东射手天下闻名,即使这里离城墙已经超过两百步,他们还是不敢大意。
袁谭回到中军大营,进了帐,郭图正在帐中烤火。见到袁谭,他站了起来,躬身施礼的同时递过来一个眼神。袁谭会意,挥手让沮鹄等人退下,脱了大氅,在火塘边坐下,又示意郭图坐。郭图重新坐好,斟酌了片刻。
“孙策班师,可能和一个叫朱建平的有关。”
“朱建平?”袁谭仔细想了想,有点印象。这个沛国相士在汝颍士人圈子里很有名,给很多人算过命。“孙策算命了?”
“具体情况不清楚,只知道朱建平受袁夫人之邀,为其妹袁王后相过面,后来又受邀去见孙策,然后就没有再露面。大概半个月后,孙策就班师了。”
郭图说着,递过来一张纸条。袁谭接在手中,看了一眼,不由得轻笑一声,顺手将纸笔扔进火塘里。纸条被火舔着,迅速化为灰烬。袁谭搓着手,沉默了片刻。“这么说,我们可能有一年的时间?”
“是的,所以我们不用急。”郭图淡淡地说道:“不妨派人围住高唐、历城和临淄,先接收了青州再说,青州抛荒的土地很多,我们可以在这里屯田,以战养战,减轻运输负担。”
袁谭沉默不语,仔细斟酌着郭图建议背后的用意。郭图虽然现在和沮授、田丰相处得还算和睦,但那只是汝颍系的精英接连出走,实力大减,形势又危急,不得己的权宜之计,如果有机会重振汝颍系,郭图一定不会放过。
接管青州,在青州屯田,这样的机会自然要给汝颍系,汝颍系有了土地,又和青州人结盟,就有了和冀州系抗衡的实力。对他来说,这可能是个好机会,也可能是个麻烦,不能不慎重考虑。他不是郭图,站的角度不同,考虑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尤其是这种时候,引入新的派系会增加很多不确定性,让事情变得更复杂,无疑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也是个办法,可以讨论一下。”袁谭抬起头。“郭公,你说朱建平这件事背后会不会有人在推动?”
郭图有些失望,袁谭等于搁置了他的建议,至少要和沮授、田丰商议再做决定。可是在他看来,沮授、田丰根本不可能赞成这样的决定,否则他也不用避开沮鹄。
“只能说有可能,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郭图很谨慎,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我倒是觉得,这更像是孙策自己搞出来的一计。”
袁谭皱起眉头,看了郭图一眼,想了想,也道:“倒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以他目前的形势,守则有余,攻则不足,诱我们主动进攻当然更有利。”
“凡事皆在度,过犹不及。孙策向来谨慎,这次未免谨慎过了头。大兵压境,三面受敌,就算他守得艰固,只要有一点被突破,可能就是溃败之局。显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郭图有些着急,声音也大了起来,花白的须发抖动。
袁谭沉吟了良久,又问道:“若依郭公之见,取青州之后,三城未下,接下来该如何?”
济南的情况也差不多,徐琨固守历城,有江东兵五六千人,再加上郡兵两两多人,守卫森严。
当然,诸县的粮仓也是空的。据说秋收之后不久,徐琨、沈友就下令各县将收上来的粮食送到历城、临淄,不久前又一次将诸县粮仓里的存粮收刮一空,现在这两个城中至少储备了能吃两年的粮食,摆明了就是要死守两城。
刘备只有骑兵,不能攻城。临淄离高唐已经超过三百里,沈友不出城,再向东就没有意义,而且临淄以东河流纵横,对骑兵行军也不方便。因此,刘备提出一个建议,希望袁谭授权他就地征发步卒,集结各郡国世家的部曲,包围临淄。
袁谭反复考虑后,否决了刘备的建议,要求他保持移动状态,防止孙策或其他人从东莱登陆,或由徐州北上,至于攻取三城的任务,由他率领的步卒来完成。青州世家的部曲能守城,未必能攻城,他们的战斗力堪忧,仓促上阵,只会徒增伤亡。
随后,袁谭下令强攻高唐。
第1986章 三军之胆
朱然背着手,在城墙上来回走动。
北风劲吹,将血红的盔缨吹得乱舞,头顶的战旗被扯得啪啪作响,烈火凤凰在风中跳跃,仿佛下一刻就会展翅高飞,发出令百鸟俯首的长鸣。
朱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即使北风吹得脸如刀割,心里却有一团烈火在熊熊燃烧。
他看了一眼城外。重重叠叠的大营,一眼望不到头,林立的战旗如同等待收割的庄稼,让他油然而生一种收获的喜悦。
二十万大军,围攻一个小小的高唐城。袁谭,你还真是给面子啊,送我这么一桩奇功。
朱然回想着在吴王身边学到的战术,仔细比对。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复查了,却还是不肯有一丝一毫的大意。他很清楚,他在吴王听了很多,看了很多,甚至亲自参与了很多战役的方案制定,但亲自统兵作战却是第一次,能不能将学到的东西全部用起来并没有绝对的把握,但这又一次难得的机会,有坚城,有精兵,有充足的粮食,更有一战成名的机遇,他必须抓住。
只有如此,他才有机会代表丹阳系,在吴国占据一席之地。
丹阳虽与吴郡、会稽并列吴国王畿,却没有一个能充当领袖的人物,原本他的父亲朱治有机会,但朱治是孙坚旧部,随孙坚征战交州去了,短期内看不到立大功的机会。于是,这个机会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袁谭的二十万大军吓住了很多人,包括沈友、徐琨在内,但朱然不同,他从中看到了机会。军谋处曾经反复推演过,就攻城而言,兵力并非越多越好,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兵力的增加不仅不能增加攻击力度,反而会成为负担。对于守城一方来说,情况却正好相反,只要兵力达到一定的规模,能够满足将士轮替,保证将士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有一定的预备兵力,弥补伤亡带来的损失,就足以坚守较长的时间。
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朱然才能比其他人更快的发现庞统这个计划中的机会。按照那个推演结果,朱然测算出守住高唐城的最小兵力是三千人,三千人足以守住四面城墙,有两千人作为预备兵力,高唐城固若金汤,能守多久,就看粮食、药物和军械能支持多久。
尤其是粮食。
朱然的目标是守半年,只要坚守到明年春夏,黄河复通,袁谭不退兵也得退,否则水师就会溯河而上,截断他的退路。
城中的粮食能满足这个要求,军械和药物欠缺一些。要在袁谭数万大军的眼皮子底下急行军进入高唐堂,他无法携带太多的辎重,只能由朱然自己想办法来解决。
“将军,算好了。”一个参军奔了过来,手里拿着一页纸。虽然北风正劲,他却满头大汗,脸色潮红。
“怎么了?”朱然看出了参军的紧张,故意笑了一声:“怕了?”
参军看看城外的袁军大阵,咧了咧嘴。“二十万大军啊……”
“什么二十万大军,二十万头猪。”朱然接过参军手中的纸,看了一眼推演的结果,满意地点点头。“传令各营,注意隐蔽,不仅要守住城,还要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喏。”参军应了一声,转身去传令。朱然又叫住了他,扬了扬手中的纸。“你觉得这是最保守的推演,还是最乐观的?”
参军沉吟片刻,又打量了朱然两眼。“我觉得这是最乐观的。”
朱然拍了拍腰间的拍髀。“知道这是什么刀吗?”
参军眼睛一亮。这是吴王身边近侍外放时才会有的短刀,不仅锋利,更加精致,既是一口利刃,更是一件艺术品,据说是由南阳大匠所制,每一口刀上都有名字,可以当作家藏,传之子孙。
“将军想打赌吗?”
“以三天为限。如果损失数据不如预期,这口刀就是你的。”
参军扬扬眉。“当真?”
“真得不能再真。”朱然嘴角轻挑。“如果损失数据更小,此战过后,你跟我三年,只管衣食,没有俸禄。”
参军大笑。如果这一战能取胜,朱然就会成为吴国耀眼的新星,前途无量,一般人想跟着他都难。“将军,三年太少,如果你赢了,我跟你一辈子。”
“一言为定!”朱然举起手掌,轻轻的摇了摇。参军也撸起袖子,与朱然三击掌。“啪啪啪!”清脆的击掌声吸取了无数人的目光,大家都看了过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参军与朱然击完掌,转身回去,向大家讲叙他与朱然打赌的事。众人见朱然如此自信,也不免相视而笑,原本的压抑气氛一时松驰了许多。
将是三军之胆,朱然如此自信,他们也有了信心,连说话的声音都大了起来,走路带风,分头奔向各处,传达朱然的命令。比起这些大多是本地辟除的参军,各营统兵的校尉、军侯们更加从容一些。他们大多是江东人,跟着徐琨、沈友征战多年,作战经验丰富,并没有把城外的袁军放在眼里。朱然要考核战损,论功行赏,倒是激起了他们的兴趣,一个个互相叫阵,命令部下牢记战术规范,不仅要保住自己的命,还要尽可能减少伤亡,到时候拿赏钱喝酒。
将士们大声呼喝着,气氛热烈,看得传令的参军自惭形秽,也更添了几分信心。
在热烈的气氛中,城外的袁军开始攻击了。四面响起了激烈的战鼓声,闻名天下的冀州强弩手在刀盾手的保护下逼到城下,准备向城上展开压制射击。与此同时,士卒们喊着号子,推着数十架高大的楼车逼近城墙,楼车上的强弩手睁大双眼,寻找有价值的目标。数以百计的抛石机也被推了上来,进入百步之内。
朱然在将台上环顾四周,举起手,打了个响指。
捧着令旗一旁侍立的参军看得真切,走到将台旁,举起令旗,用力挥动,发出了第一道命令。
“霹雳营,准备——”
“喏!”四周响起了响亮的回答声,隐藏在城墙下的抛石机开始调整方向和射程,装弹,上弦。城墙上的观察手盯着城外的目标,迅速测算数据,又将数据传达给各自的操作手。一呼一应,简洁明了,透着让人生威的力量。
“射手营,射击!”
“喏!”城墙上令旗挥动,或蹲或站在城垛后面的射手开始射击,他们的目标是即将进入射程的袁军抛石机。袁谭有足够的人手,所以砍光了几十里以内的树木,制作了大量的抛石机,密密麻麻,看上去有几千架,可是在这些江东军的眼中,这些抛石机太粗糙了,和自家的抛石机一比,简直是垃圾,射程绝不会超过一百五十步,而且没什么准头可言,全是蒙着眼睛乱打。
所以,射手的任务就是将抛石机挡在一百五十步之外,让他们射出大部分弹丸无法越过城墙。
一百五十步已经超过了普通弓弩的射程,也不是普通的弓弩手能够完成的任务,只有这些经过长期训练的射手能够完成。抛石机当然也可以,但朱然需要袁军的弹丸作为补充,所以不能一下子将袁军的抛石机全部毁掉,他需要这些抛石机发挥作用,将弹丸送到城下。
况且,抛石机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那些比城墙还高的楼车。楼车上的射手不仅能够进行狙击,还能将城中的情况传达给袁谭,毁掉这些楼车,就是打瞎袁谭的眼睛,比毁掉那些抛石机更重要。在进行战术安排的时候,朱然已经多次强调了这一点,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什么任务是重点,必须先完成,什么任务是次要的,可以暂时放一放。
双方开始对射。
城下近万名袁军强弩手射出密集的箭雨,从四面扑向高唐城,声势惊人,万里晴空为之一暗。
城上的江东军早有准备,有人躲在城墙后面,有的举起了大盾,尽可能缩起身体。
羽箭飞驰,嗖嗖有声,箭矢射在盾牌上,如炒豆一般急响,射在城墙上,城墙震动,瞬间就多了一层由羽箭组成的毛发,看起来了更加厚实。
朱然坐在将台上。高唐城规模有限,将台建在城的中央,四面通透,从将台上可以俯瞰全城,也能看到城外。袁军弓弩手自然也看到了朱然,将他作为主要目标,至少有近百具十石弩瞄准了他。十石弩射程四百步,足以从城外射到将台,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内射杀朱然,这一战就没什么悬念了。
可惜,朱然早有准备。他在四周挂起了由粗大的麻绳织成的网,绳上抹了泥防火,绳索粗大结实,又是软的,还挂了粗厚的木板,就算是抛石机抛石的弹丸也能被卸去力量,更别说这些十石弩射出的箭了。长矛般的弩箭破风而来,射在这些晃晃悠悠的绳网上、木板上,纷纷坠落在地。
一个参军捡起一杆弩箭,跑到朱然面前。“将军,你看。”
朱然接过弩箭,反复检查了一番,有点嫌弃的撇撇嘴。“真粗糙,将就着用吧。”
第1987章 过犹不及
与袁军扑天盖地,气势惊人的密集箭阵相比,江东军的反击相形见绌,完全不能相提并论。射手们躲在城垛和盾牌后面,射出一枝枝利箭,就像石子扔进汹涌的河水一般,一瞬间就没了。
唯一的区别是这些箭虽然不多,却成功的激起了一朵朵浪花,由鲜血组成的浪花。
推着抛石机前进的袁军士卒中响起一声惨叫,一个士卒中箭倒地,抓着胸口的箭矢,发出痛苦的尖叫,吓得其他的士卒面无人色,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向远处的城墙。一百五十步外一箭毙命,这一点实在太吓人,他们原本以为在射程之外,不会成为对方的目标,没想到对方第一时间冲着他们来了。
士卒们慌乱起来,前进的速度更慢。指挥的都尉大怒,厉声呼喝,命令士卒们加快速度,刚喊了两句,数枝羽箭从远处破风而至,都督身边的亲卫虽然及时扑了上去,挡住了箭矢,都督却被撞倒在地,啃了一嘴的泥。看着被利箭洞穿的盾牌,都尉后背升起一股凉意,头皮发麻。
久闻江东军的射手技艺高超,今天总算见到了。如果不是袁谭事先吩咐过,所有军侯以上的将领都要重点保护,卫士们盾牌不准离手,他今天就成了对方射手功劳簿上的一个数字。
在江东射手的赫赫威名阴影下,袁军将领不敢太张扬,尽可能的远离战场,推动抛石机的士卒也提高了警惕,眼睛盯着远处的城墙,一有风吹草动就缩成一团。推进的速度原本就不快,如此一来就更慢了。
城墙上的箭矢依然一枝枝的射来,每一枝都会引起一阵恐慌,不时有人被射中,倒在地上哀嚎,直到被抬走,或者被督战的亲卫砍死。死亡的气息笼罩着每一个,气氛越来越紧张。逼得最近的强弩手也不例外,即使有盾牌的掩护,还是难免露出破绽,成为城头江东军射手的目标,惨叫声此起彼伏,一个又一个弩手中箭倒地,在阵中指挥的军侯、屯长更是如临大敌,不敢有一丝大意。
“抛石机,抛石机怎么还不来?”一名屯长转身看向如乌龟一般缓慢前进的抛石机,气得破口大骂。有卫士举着盾牌上前保护,却被他一掌推开。强弓硬弩再密,终究奈何不了城墙,想破坏城头的防务设施还要靠抛石机,他们只是为抛石机提供掩护。抛石机拖延得最久,他们的伤亡就越大。
话音未落,一枝羽箭破风而至,正中屯长后心,强劲的力量带着他扑倒在地,挣扎了两下就不动了。
袁军的抛石机还没到位,江东军的抛石机却开始怒吼,一枚用蒲草包起的泥弹飞上了高空,迎着密集的箭雨,逆风而行,扑向一座楼车,楼车上的射手看得真切,发出惊恐的嘶吼,顾不得射箭,缩起身体,紧紧的抱着楼车的立柱。
泥弹擦着楼车呼啸而过,又飞跃数十步,砸中了后一架楼车的基座,粗大的木柱发出巨响,应声而折,楼车倒了下来,上面的射手惊呼着飞起,下面的士卒也被飞散的泥块击中,头破血流,惊呼声四起,乱成一团。刚刚幸免的楼车也没能支撑多久,接连两枚泥弹飞来,几乎不分先命的命中,楼车轰然倒塌,士卒们惊呼着,转身逃跑,督战营极力拦截,也无法控制局面。
泥弹一枚接着一枚的从城中飞出,又快又准,几乎三四枚就能命中一枚,即使射失,也不会全无效果,密集的袁军阵型成了最好的目标,楼车下的士卒被殃及者不计其数,原本规模的阵营开始出现混乱,督战营嘶吼着四处弹压,砍下了一颗又一颗的首级,才勉强控制住形势。
但督战队控制得住慌乱的袁军士卒,却控制不住江东军的抛石机,随着一颗颗泥弹射出,袁军的楼车陆续被击中,再也看不到城里的情况。
……
离城墙三百步的地方,四周用厚厚的木板挡起来的将台上,袁谭背着手,俯视阵地,脸色平静。
攻击受挫,并不令他意外,这些都是事先就能想到的事情,他也没想过一次攻击就能拿下高唐城。他不是鲁肃,朱然更不是傅允,半日夺城的奇迹就算能复制,也不会由他来完成。
“元观,能顶住吗?”袁谭侧过脸,打量着高览。
高览的脸色也很平静。“请使君放心,只有箭矢、泥弹能供应得上,我一定能持续攻击。”
袁谭笑道:“我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
高览也笑了,但笑得很勉强。他和袁谭都清楚,这次冀州全力以赴,征发了二十万大军,如果不能迅速拿下青州,冀州必然出事,不管是粮草不济还是黑山贼趁火打劫,都将使冀州陷入困境。成功的希望就寄托在迅速攻克高唐、历城诸城上。有青州世家的支持,只要能攻克这几个城,将徐琨、沈友赶出青州,青州就是袁谭的。
但这几个城不易攻,尤其是眼前的高唐城,虽然不大,却极其坚固,就像一根刺,深深的扎在袁谭的嗓子里,让他吐不出,又咽不下,非拔出不可。袁谭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他却没有一点必胜的信心。他知道袁谭想听到他的承诺,但他不敢给袁谭这样的承诺。
袁谭等了好一会儿,也没等到想听的答案,心里有些失望,却什么也没说。
“元观,尽人事,听天命。”
“喏。”高览拱手施礼。“使君,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里太危险,你还是回中军吧。”
袁谭又看了一眼正在激战的战场,点了点头,转身下了将台。沮鹄在下面等着,一看袁谭下来,立刻举起一面盾牌,护住袁谭,其他几个卫士也拥了过来,将袁谭护在中间。江东射手天下闻名,即使这里离城墙已经超过两百步,他们还是不敢大意。
袁谭回到中军大营,进了帐,郭图正在帐中烤火。见到袁谭,他站了起来,躬身施礼的同时递过来一个眼神。袁谭会意,挥手让沮鹄等人退下,脱了大氅,在火塘边坐下,又示意郭图坐。郭图重新坐好,斟酌了片刻。
“孙策班师,可能和一个叫朱建平的有关。”
“朱建平?”袁谭仔细想了想,有点印象。这个沛国相士在汝颍士人圈子里很有名,给很多人算过命。“孙策算命了?”
“具体情况不清楚,只知道朱建平受袁夫人之邀,为其妹袁王后相过面,后来又受邀去见孙策,然后就没有再露面。大概半个月后,孙策就班师了。”
郭图说着,递过来一张纸条。袁谭接在手中,看了一眼,不由得轻笑一声,顺手将纸笔扔进火塘里。纸条被火舔着,迅速化为灰烬。袁谭搓着手,沉默了片刻。“这么说,我们可能有一年的时间?”
“是的,所以我们不用急。”郭图淡淡地说道:“不妨派人围住高唐、历城和临淄,先接收了青州再说,青州抛荒的土地很多,我们可以在这里屯田,以战养战,减轻运输负担。”
袁谭沉默不语,仔细斟酌着郭图建议背后的用意。郭图虽然现在和沮授、田丰相处得还算和睦,但那只是汝颍系的精英接连出走,实力大减,形势又危急,不得己的权宜之计,如果有机会重振汝颍系,郭图一定不会放过。
接管青州,在青州屯田,这样的机会自然要给汝颍系,汝颍系有了土地,又和青州人结盟,就有了和冀州系抗衡的实力。对他来说,这可能是个好机会,也可能是个麻烦,不能不慎重考虑。他不是郭图,站的角度不同,考虑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尤其是这种时候,引入新的派系会增加很多不确定性,让事情变得更复杂,无疑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也是个办法,可以讨论一下。”袁谭抬起头。“郭公,你说朱建平这件事背后会不会有人在推动?”
郭图有些失望,袁谭等于搁置了他的建议,至少要和沮授、田丰商议再做决定。可是在他看来,沮授、田丰根本不可能赞成这样的决定,否则他也不用避开沮鹄。
“只能说有可能,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郭图很谨慎,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我倒是觉得,这更像是孙策自己搞出来的一计。”
袁谭皱起眉头,看了郭图一眼,想了想,也道:“倒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以他目前的形势,守则有余,攻则不足,诱我们主动进攻当然更有利。”
“凡事皆在度,过犹不及。孙策向来谨慎,这次未免谨慎过了头。大兵压境,三面受敌,就算他守得艰固,只要有一点被突破,可能就是溃败之局。显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郭图有些着急,声音也大了起来,花白的须发抖动。
袁谭沉吟了良久,又问道:“若依郭公之见,取青州之后,三城未下,接下来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