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
夏文七品小翰林,不过,凡在朝廷里做官的,哪个不关心这天下大势呢?
尤其,昭文帝在五月着礼部册封了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藩地,只是以皇子尚且年少,父子之情,未令这几位皇子就藩。
这一年,宋老太太七十三岁的大寿,宋侯府并未大贺,宋皇后依着往年的例赐了几件寿礼。
夏文这七品小翰林都觉着,如今的局势与去岁不同了。
晚上,夏文同赵长卿道,“真是不得了了,听说有御史给陛下献了一卷书。”
“什么书?”
“《武则天传》”
赵长卿无语,良久方问,“这是撕破脸了吗?”
“不知道。”夏文叹,“就这事儿,也是过好几天,才传出来的,等消息到我这儿,基本上就无人不知了。”
赵长卿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哪。”
这些军中大事,夏文所窥不过冰山一角罢了,更不必提赵长卿。大臣也不是给昭文帝献书《武则天传》,而是在昭文帝册封三位皇子之后,在贺章里写了一首儿歌,那儿歌还特有名,就叫什么:一摘使瓜稀,二摘使瓜好,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当然,这儿歌好像也与武则天有关。
宋 皇后倒是没武则天生四个儿子的本事,她只有一个儿子,但,宋皇后与七皇子生母秦美人关系平平是真的,还有八皇子生母宋德妃,这位是宋皇后同父异母的妹妹, 按理该极亲近的,只是,宋德妃死后,还有流言说与宋皇后有关。可见,这对姐妹关系也一般。故此,大臣表示了对几个庶出皇子安危的担心。
反正,昭文帝龙体违和,大臣们对于宋皇后代为朱批之事是极为惶恐的。
朝臣都是极擅体查圣意的,这写儿歌的御史上本之后,昭文帝没啥反应,接着,景淑长公主请求去慈宁宫给称病的方太后侍疾。
方太后前几年朝里朝外极为欢腾,哪儿都是她的事儿,自从幼子仁德亲王一家子在藩地得时疫过逝后,她老人家身子不爽,在慈宁宫称病,久不见人矣。
昭文帝问宋皇后,“皇后说要如何处置?”
宋皇后道,“悉听圣裁。”
昭文帝轻咳几声,叹,“不知多少人盼朕死,不知多少人盼朕生。”
宋皇后道,“太子年纪尚小,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叹口气。
宋皇后道,“西北不宁,战事时有发生,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又叹口气。
宋皇后道,“朝中大臣,有的想做周公,有的想做王莽,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连气都叹不出了。
宋皇后道,“五儿还未长大成人,还未出嫁,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握住宋皇后的手,问,“皇后呢?”
“我少时以为我父亲是最可靠的人,后来,他权衡利弊,舍弃了我。我母亲过逝的早,自小到大,大哥最关心我,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哥离开了帝都。”宋皇后眼中流光闪过,恰似泪光,道,“陛下是唯一没有舍弃抛弃我的人。”
昭文帝轻叹,“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第243章
大臣们擅于猜度皇帝的心意,但有许多时候,大臣也很会一厢情愿。
譬如,他们硬是觉着人家夫妻感情比不上他们君臣感情。
昭 文帝允了景淑长公主到慈宁宫侍疾之事,不过朝中不只一位长公主,也不只一位公主。皇帝的姐妹被封长公主,皇帝的女儿被封公主。昭文帝有三个姐妹,长公主 中,年纪以景淑长公主为长,不过,论尊贵却是当属景惠长公主,无他,景惠长公主是正经先帝元配嫡出公主,论血统,她比昭文帝还要尊贵三分。故此,三位长公 主中,景惠长公主为首。公主中,大公主端睿公主为戚贵妃所出,二公主端和公主远嫁北凉做了太子妃,三公主端祥公主大前年嫁给了景淑长公主的儿子,算是姑表 做亲。四公主尚未出嫁,五公主便是宋皇后的女儿,尚在稚龄,六公主年纪更小。
既然长公主们要侍疾,已经嫁人的公主们自然也要表一 表孝心。皇子们亦不能傻等,后宫他们不好进宫,上请安折子还是可以的。再说,亲爹龙体也不好,皇子们便请旨想在亲爹身边侍疾。他们真的是拳拳孝心,半点不 的搀假。出身缘故,皇位是没他们份儿的,到如今,各家藩地也都尘埃落定了,他爹给他们的地方,不是最好,却也不差。他们是真的不想他爹死,是做皇帝的儿子 好,还是做皇帝的兄弟好,这个选择不言而喻。若他们爹有个三长两短的,就是他们太子弟弟当家了,与太子弟弟平日里关系倒也不差。这也是废话,因太子有个了 不得的中宫皇后娘,太子一出生就是嫡子,长了几年便被册太子,他生下来时年纪最小,却生就高兄弟们一头,大家以后都要在他手下讨生活,自然没哪个兄弟去讨 太子的无趣。
与太子弟弟关系好,皇后娘娘平日里瞧着也是个和善人,可大臣们对皇后娘娘的看法明显不是和善这样简单。以至于,皇子们也有些心慌慌,于是,兄弟同心的祈盼起他们的皇帝爹长命百岁来。
昭 文帝并未让皇子们到身边侍疾,他带着宋皇后与苏神医出城了,当然,后头还有帝王不可或缺的无数排场。昭文帝先是带着宋皇后去看了自己的陵墓,昭文帝道, “朕还未登基时,孝温皇后便过逝了,那会儿朕的陵还没修呢,便择了块福地安置了她,后来孝昭太子过身,是朕再未料到的事,将他葬到他母亲身边,那孩子,定 也是安心的。朕的陵寝,给皇后留了个位子。”
宋皇后道,“好。”生则同寝,死则同穴。
昭文帝带着宋皇后祭过祖宗看过自己的坟地,原本就该回去了,结果,昭文帝命仪驾去了文睿太后陵。
文睿太后别看也带个“文”字,与昭文帝半点不相干。二者年代也差了上千年,文睿太后并非东穆皇族,而是大凤朝一牛人。
别 的女人,纵使做了太后、太皇太后,最终史书提起来,后人提起来,仍是某某皇后,这样来称呼她。但,文睿太后是以太后谥终结的人。之所以不称她为文睿皇后, 是因为,她丈夫不是皇帝,活着时不是,死后亦不是。但,她儿子是个非常了不得的皇帝——大凤朝武皇帝,人称凤武帝。
大凤朝离当今已有千年之遥,故此,大凤朝的事颇有些传奇之意。
如凤武帝吧,他亲娘的丈夫不是皇帝,也就是说,他爹不是皇帝,可他为什么会做了皇帝?
人 们说起凤武帝继位的原因,更离奇了。凤武帝的爹不是皇帝,他爹是藩王,当然,他爹的藩王与昭文帝封的藩王不一样,凤武帝的爹,那年头是割据西南云贵二省的 藩王,正经的土皇帝,说起来也是权势赫赫,颇令朝廷堵心的存在。凤武帝未继位前,大凤朝当权的是他亲伯父,大凤朝史上相当贤明的一代君主凤景帝。
凤 景帝在史书中风评不错,就是子孙缘淡了些。他有四位皇子长大成人,但,突然之间,四子中,三子突遭横死。有被生母杀了的,有地震砸死的,有在宗人府不明不 白死了的,最明白的一位,是被凤景帝自己赐死的。反正,凤景帝的儿子们兴许命格生得不大好,死法都有些不甚体面。
四个儿子都死光 了,凤景帝还有孙子,就是凤景帝自己那会儿也不过刚过天命之年,对于一个皇帝,这个年纪并不算大,何况凤景帝身体状况很不错,儿子没了,重新生也来得及。 但,凤景帝没继续生儿子,他突然退位,而且没传位给自己孙子,而是传位给了自己侄子,这就是后来的凤武皇帝。
只看凤武帝继位过程,若说不是篡位,脑子得给驴踢了。
但, 凤武帝接下来干的事,让“阴谋篡位说”自抽耳光。首先,凤武帝继位时便说了,第一,他不留后嗣,将来必还位于皇侄,也就是凤景帝的亲孙子们。第二,他只做 二十年皇帝,多一天他也不干,给座金山也不干。凤武帝真的说到做到,凤武帝这二十年开创了大凤朝接下来四百年盛世。凤武帝二十岁继位,做二十年皇帝,他退 位时也才四十岁,刚到不惑之年。那会儿朝中大臣其实半点不介意凤武帝说了不算的,结果,人家凤武帝说了就算,说退位就退位,你哭着喊着不让他退都不行。退 位之后,江湖中便只剩凤武帝的传说了。因为,没人知道他去哪儿了,正史中再不见凤武帝一字。
凤武帝也的确终身无嗣,凤武帝退位,传位景帝之孙文皇帝,信守誓诺,圣人的节操。
文睿皇后是凤武帝的亲娘,能生出这样的皇帝来,文睿太后也不是凡人。
凤武帝退位后神踪飘渺,文睿太后升格为太皇太后,地位却有些尴尬,文皇帝不过是她的侄孙,据史书记载,两人关系似乎也不大好。结果,文皇帝继位三载便过逝了。至于文皇帝过逝之说,那更是精彩纷呈,各有说辞,且除了正史,各野史说辞均能与文睿太后有扯不清的关系。
不管有没有相关,文皇帝过逝导致了文睿太后二十年的掌权生涯。
不过,文皇帝之死并不能掩盖文睿太后执政生涯的光辉。
文睿太后曾经说过,“权利在我的手里并未被玷污,我用它守护天下,捍卫天下,于心无愧,于天下无愧。死亦可瞑目。”这句话,便刻在文睿太后碑石之上。
后 来,大凤朝的年代远去,大凤朝皇家陵园被盗。除了凤武帝陵外,唯文睿太后陵得以幸免,凤武帝是因为他那陵根本不叫陵,单就一块碑。读史书的都知道,凤武帝 活着时没建陵墓,不过退位前他就把碑给自己立好了。那碑就汉白玉做的,瞧着高大气派,但不值钱,盗墓的都看不上眼。文睿太后陵是实有其陵的,据说陵中珍宝 颇多,此陵未盗,绝非是盗墓者手下留情,实在是有颇多诡异之事发生。譬如原是朗朗晴天,他们一铲子下去,刚铲破块土皮,立刻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电闪雷 鸣,天崩地裂。盗墓者数次不能近,只得放弃,于是,这座陵寝得以保留。
昭文帝带着宋皇后来祭文睿太后陵,昭文帝道,“太|祖皇帝平生最敬仰凤武帝,说为帝当如凤武帝。朕自幼读史,凤武帝英明神武,自不肖多言。然,历朝历代后妃之中,朕最欣赏的莫过于文睿太后。”
正午阳光有些刺眼,昭文帝眯着眼睛,望着文睿太后碑上的苍劲的字迹,温声道,“权利在我手里并未被玷污,我用它守护天下,捍卫天下,于心无愧,于天下无愧。死亦可瞑目。”
昭文帝望向宋皇后,眼神既温柔又悲伤,既坚定又决然,他握住宋皇后的手,“皇后,朕希望,有朝一日,朕可对列祖列宗说,朕晚年,做的最对的事,就是立你为后,娶你为妻。”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嘉言,朕这一生,有过无数的女人。朕想,你不是朕最喜欢的,朕亦不是你最喜欢的。我们之间,夫妻,君臣,权利,感情,构成种种复杂的交织。但,不能否认,你是朕此生遇到的最好的女人。
你的父亲舍弃你,你的兄长离弃你,除了权利,你别无依靠。
除了权利,朕亦别无所赠。
嘉言,你会成为谁?
大臣担心的那样,武则天?还是朕所期待的文睿太后?
或者,都不是。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朕此生遇到的最好的女人,朕未能爱你,便要离开你。离开你之前,朕将朕的至爱相赠——
权握天下。
☆、第244章
自从昭文帝带宋皇后祭过文睿太后陵,朝臣一瞬间失声,哑巴了。
如果这时候他们还不明白昭文帝的心意,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夏 文嘴上不说,心里很替宋皇后高兴,小小的暗爽了一番。不只是因为他与宋家走的亲近,夏文心下亦觉着昭文帝此举甚是英明。那些大道理暂可不提,如今明摆着太 子年幼,若昭文帝真有个好歹,内阁辅政是其一,但,若将权利悉数付诸内阁,也就等于将皇权付诸阁臣的良心。遇着周公,他会将皇权交还,遇着王莽,那就得两 说。
而且,阁臣毕竟是外人。
一件至尊之物,外人替你保管,与你母亲替你保管,哪个更可靠?
昭文帝半点不糊涂。
接下来的事,更印证了这位君主的英明。
昭文帝信任宋皇后,他信任宋皇后的人品,信任宋皇后身为母亲的良心。但是,昭文帝也不会完全信任谁。譬如昭文帝自己,他以前倒是很信任他亲娘方太后,结果,方太后是个可以媲美郑庄公母亲的人物,种种事迹,昭文帝根本不想再回想。
昭文帝带宋皇后祭过文睿太后陵,也没忘记安抚内阁,他赐了一卷《周公传》给内阁首辅彭相。
彭相感动的老泪直流,进宫与昭文帝说了不少私密话。
多年君臣,能说的话便多,尤其,一些别人不能说的话,彭相是可以说的。彭相道,“太后娘娘毕竟是陛下生母,臣听说太后想来探望陛下。”
昭文帝淡淡道,“朕身子不好,太后身子也不结实,见了不过彼此伤心,倒不若不见。”
彭相劝道,“陛下……”
“师傅啊……朕累了。”昭文帝忽然唤了这一声,彭相险些流下泪来,他初时被先帝指给当时的三皇子为师,两人一路经过多少风雨,君臣这一辈子,感情非比寻常。彭相眼眶发烫,道,“陛下不想见,不见亦无妨。”
昭文帝道,“拟一道旨意,待皇子就藩时,允诸皇子生母养母一并就藩,以便诸皇子膝下尽孝。”
“是。”
“方谅还在吗?”
昭 文帝陡然提及方谅,幸而彭相当朝首辅的脑子,反应迅疾才想起方谅是谁。此人是昭文帝舅家表侄,当然,方谅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宋皇后的元配丈夫,虽然两人 未有夫妻生活,但当时还是方太后赐婚,三媒六聘进了方家门的。后来,宋嘉让出事,亦是方谅在宋嘉让酒中下了药。方谅自身祸事亦自起,自己是个草包,还一径 找死,宋家可不是好惹的。最终,方谅被判三千里发配,无旨不得回帝都。
彭相身为当朝相辅,着实没精力关注一个发配三千里的囚犯。彭相道,“老臣下去查一查,怕要费些工夫。”
昭文帝道,“查不必查,拟旨,赐他一死。”
“是。”
“拟旨西北陈靖,严守西平关。”
“拟旨方国公,留意南越动静。”
“拟旨辽东总督,北凉……”
……
最后,昭文帝道,“师傅辅佐朕多年,将来,师傅像辅佐朕一样辅佐太子。”
彭相深深叩首,“陛下恩重,臣百死不能相报。”
尤其,昭文帝在五月着礼部册封了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藩地,只是以皇子尚且年少,父子之情,未令这几位皇子就藩。
这一年,宋老太太七十三岁的大寿,宋侯府并未大贺,宋皇后依着往年的例赐了几件寿礼。
夏文这七品小翰林都觉着,如今的局势与去岁不同了。
晚上,夏文同赵长卿道,“真是不得了了,听说有御史给陛下献了一卷书。”
“什么书?”
“《武则天传》”
赵长卿无语,良久方问,“这是撕破脸了吗?”
“不知道。”夏文叹,“就这事儿,也是过好几天,才传出来的,等消息到我这儿,基本上就无人不知了。”
赵长卿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哪。”
这些军中大事,夏文所窥不过冰山一角罢了,更不必提赵长卿。大臣也不是给昭文帝献书《武则天传》,而是在昭文帝册封三位皇子之后,在贺章里写了一首儿歌,那儿歌还特有名,就叫什么:一摘使瓜稀,二摘使瓜好,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
当然,这儿歌好像也与武则天有关。
宋 皇后倒是没武则天生四个儿子的本事,她只有一个儿子,但,宋皇后与七皇子生母秦美人关系平平是真的,还有八皇子生母宋德妃,这位是宋皇后同父异母的妹妹, 按理该极亲近的,只是,宋德妃死后,还有流言说与宋皇后有关。可见,这对姐妹关系也一般。故此,大臣表示了对几个庶出皇子安危的担心。
反正,昭文帝龙体违和,大臣们对于宋皇后代为朱批之事是极为惶恐的。
朝臣都是极擅体查圣意的,这写儿歌的御史上本之后,昭文帝没啥反应,接着,景淑长公主请求去慈宁宫给称病的方太后侍疾。
方太后前几年朝里朝外极为欢腾,哪儿都是她的事儿,自从幼子仁德亲王一家子在藩地得时疫过逝后,她老人家身子不爽,在慈宁宫称病,久不见人矣。
昭文帝问宋皇后,“皇后说要如何处置?”
宋皇后道,“悉听圣裁。”
昭文帝轻咳几声,叹,“不知多少人盼朕死,不知多少人盼朕生。”
宋皇后道,“太子年纪尚小,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叹口气。
宋皇后道,“西北不宁,战事时有发生,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又叹口气。
宋皇后道,“朝中大臣,有的想做周公,有的想做王莽,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连气都叹不出了。
宋皇后道,“五儿还未长大成人,还未出嫁,陛下放心吗?”
昭文帝握住宋皇后的手,问,“皇后呢?”
“我少时以为我父亲是最可靠的人,后来,他权衡利弊,舍弃了我。我母亲过逝的早,自小到大,大哥最关心我,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哥离开了帝都。”宋皇后眼中流光闪过,恰似泪光,道,“陛下是唯一没有舍弃抛弃我的人。”
昭文帝轻叹,“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第243章
大臣们擅于猜度皇帝的心意,但有许多时候,大臣也很会一厢情愿。
譬如,他们硬是觉着人家夫妻感情比不上他们君臣感情。
昭 文帝允了景淑长公主到慈宁宫侍疾之事,不过朝中不只一位长公主,也不只一位公主。皇帝的姐妹被封长公主,皇帝的女儿被封公主。昭文帝有三个姐妹,长公主 中,年纪以景淑长公主为长,不过,论尊贵却是当属景惠长公主,无他,景惠长公主是正经先帝元配嫡出公主,论血统,她比昭文帝还要尊贵三分。故此,三位长公 主中,景惠长公主为首。公主中,大公主端睿公主为戚贵妃所出,二公主端和公主远嫁北凉做了太子妃,三公主端祥公主大前年嫁给了景淑长公主的儿子,算是姑表 做亲。四公主尚未出嫁,五公主便是宋皇后的女儿,尚在稚龄,六公主年纪更小。
既然长公主们要侍疾,已经嫁人的公主们自然也要表一 表孝心。皇子们亦不能傻等,后宫他们不好进宫,上请安折子还是可以的。再说,亲爹龙体也不好,皇子们便请旨想在亲爹身边侍疾。他们真的是拳拳孝心,半点不 的搀假。出身缘故,皇位是没他们份儿的,到如今,各家藩地也都尘埃落定了,他爹给他们的地方,不是最好,却也不差。他们是真的不想他爹死,是做皇帝的儿子 好,还是做皇帝的兄弟好,这个选择不言而喻。若他们爹有个三长两短的,就是他们太子弟弟当家了,与太子弟弟平日里关系倒也不差。这也是废话,因太子有个了 不得的中宫皇后娘,太子一出生就是嫡子,长了几年便被册太子,他生下来时年纪最小,却生就高兄弟们一头,大家以后都要在他手下讨生活,自然没哪个兄弟去讨 太子的无趣。
与太子弟弟关系好,皇后娘娘平日里瞧着也是个和善人,可大臣们对皇后娘娘的看法明显不是和善这样简单。以至于,皇子们也有些心慌慌,于是,兄弟同心的祈盼起他们的皇帝爹长命百岁来。
昭 文帝并未让皇子们到身边侍疾,他带着宋皇后与苏神医出城了,当然,后头还有帝王不可或缺的无数排场。昭文帝先是带着宋皇后去看了自己的陵墓,昭文帝道, “朕还未登基时,孝温皇后便过逝了,那会儿朕的陵还没修呢,便择了块福地安置了她,后来孝昭太子过身,是朕再未料到的事,将他葬到他母亲身边,那孩子,定 也是安心的。朕的陵寝,给皇后留了个位子。”
宋皇后道,“好。”生则同寝,死则同穴。
昭文帝带着宋皇后祭过祖宗看过自己的坟地,原本就该回去了,结果,昭文帝命仪驾去了文睿太后陵。
文睿太后别看也带个“文”字,与昭文帝半点不相干。二者年代也差了上千年,文睿太后并非东穆皇族,而是大凤朝一牛人。
别 的女人,纵使做了太后、太皇太后,最终史书提起来,后人提起来,仍是某某皇后,这样来称呼她。但,文睿太后是以太后谥终结的人。之所以不称她为文睿皇后, 是因为,她丈夫不是皇帝,活着时不是,死后亦不是。但,她儿子是个非常了不得的皇帝——大凤朝武皇帝,人称凤武帝。
大凤朝离当今已有千年之遥,故此,大凤朝的事颇有些传奇之意。
如凤武帝吧,他亲娘的丈夫不是皇帝,也就是说,他爹不是皇帝,可他为什么会做了皇帝?
人 们说起凤武帝继位的原因,更离奇了。凤武帝的爹不是皇帝,他爹是藩王,当然,他爹的藩王与昭文帝封的藩王不一样,凤武帝的爹,那年头是割据西南云贵二省的 藩王,正经的土皇帝,说起来也是权势赫赫,颇令朝廷堵心的存在。凤武帝未继位前,大凤朝当权的是他亲伯父,大凤朝史上相当贤明的一代君主凤景帝。
凤 景帝在史书中风评不错,就是子孙缘淡了些。他有四位皇子长大成人,但,突然之间,四子中,三子突遭横死。有被生母杀了的,有地震砸死的,有在宗人府不明不 白死了的,最明白的一位,是被凤景帝自己赐死的。反正,凤景帝的儿子们兴许命格生得不大好,死法都有些不甚体面。
四个儿子都死光 了,凤景帝还有孙子,就是凤景帝自己那会儿也不过刚过天命之年,对于一个皇帝,这个年纪并不算大,何况凤景帝身体状况很不错,儿子没了,重新生也来得及。 但,凤景帝没继续生儿子,他突然退位,而且没传位给自己孙子,而是传位给了自己侄子,这就是后来的凤武皇帝。
只看凤武帝继位过程,若说不是篡位,脑子得给驴踢了。
但, 凤武帝接下来干的事,让“阴谋篡位说”自抽耳光。首先,凤武帝继位时便说了,第一,他不留后嗣,将来必还位于皇侄,也就是凤景帝的亲孙子们。第二,他只做 二十年皇帝,多一天他也不干,给座金山也不干。凤武帝真的说到做到,凤武帝这二十年开创了大凤朝接下来四百年盛世。凤武帝二十岁继位,做二十年皇帝,他退 位时也才四十岁,刚到不惑之年。那会儿朝中大臣其实半点不介意凤武帝说了不算的,结果,人家凤武帝说了就算,说退位就退位,你哭着喊着不让他退都不行。退 位之后,江湖中便只剩凤武帝的传说了。因为,没人知道他去哪儿了,正史中再不见凤武帝一字。
凤武帝也的确终身无嗣,凤武帝退位,传位景帝之孙文皇帝,信守誓诺,圣人的节操。
文睿皇后是凤武帝的亲娘,能生出这样的皇帝来,文睿太后也不是凡人。
凤武帝退位后神踪飘渺,文睿太后升格为太皇太后,地位却有些尴尬,文皇帝不过是她的侄孙,据史书记载,两人关系似乎也不大好。结果,文皇帝继位三载便过逝了。至于文皇帝过逝之说,那更是精彩纷呈,各有说辞,且除了正史,各野史说辞均能与文睿太后有扯不清的关系。
不管有没有相关,文皇帝过逝导致了文睿太后二十年的掌权生涯。
不过,文皇帝之死并不能掩盖文睿太后执政生涯的光辉。
文睿太后曾经说过,“权利在我的手里并未被玷污,我用它守护天下,捍卫天下,于心无愧,于天下无愧。死亦可瞑目。”这句话,便刻在文睿太后碑石之上。
后 来,大凤朝的年代远去,大凤朝皇家陵园被盗。除了凤武帝陵外,唯文睿太后陵得以幸免,凤武帝是因为他那陵根本不叫陵,单就一块碑。读史书的都知道,凤武帝 活着时没建陵墓,不过退位前他就把碑给自己立好了。那碑就汉白玉做的,瞧着高大气派,但不值钱,盗墓的都看不上眼。文睿太后陵是实有其陵的,据说陵中珍宝 颇多,此陵未盗,绝非是盗墓者手下留情,实在是有颇多诡异之事发生。譬如原是朗朗晴天,他们一铲子下去,刚铲破块土皮,立刻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电闪雷 鸣,天崩地裂。盗墓者数次不能近,只得放弃,于是,这座陵寝得以保留。
昭文帝带着宋皇后来祭文睿太后陵,昭文帝道,“太|祖皇帝平生最敬仰凤武帝,说为帝当如凤武帝。朕自幼读史,凤武帝英明神武,自不肖多言。然,历朝历代后妃之中,朕最欣赏的莫过于文睿太后。”
正午阳光有些刺眼,昭文帝眯着眼睛,望着文睿太后碑上的苍劲的字迹,温声道,“权利在我手里并未被玷污,我用它守护天下,捍卫天下,于心无愧,于天下无愧。死亦可瞑目。”
昭文帝望向宋皇后,眼神既温柔又悲伤,既坚定又决然,他握住宋皇后的手,“皇后,朕希望,有朝一日,朕可对列祖列宗说,朕晚年,做的最对的事,就是立你为后,娶你为妻。”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嘉言,朕这一生,有过无数的女人。朕想,你不是朕最喜欢的,朕亦不是你最喜欢的。我们之间,夫妻,君臣,权利,感情,构成种种复杂的交织。但,不能否认,你是朕此生遇到的最好的女人。
你的父亲舍弃你,你的兄长离弃你,除了权利,你别无依靠。
除了权利,朕亦别无所赠。
嘉言,你会成为谁?
大臣担心的那样,武则天?还是朕所期待的文睿太后?
或者,都不是。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朕此生遇到的最好的女人,朕未能爱你,便要离开你。离开你之前,朕将朕的至爱相赠——
权握天下。
☆、第244章
自从昭文帝带宋皇后祭过文睿太后陵,朝臣一瞬间失声,哑巴了。
如果这时候他们还不明白昭文帝的心意,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夏 文嘴上不说,心里很替宋皇后高兴,小小的暗爽了一番。不只是因为他与宋家走的亲近,夏文心下亦觉着昭文帝此举甚是英明。那些大道理暂可不提,如今明摆着太 子年幼,若昭文帝真有个好歹,内阁辅政是其一,但,若将权利悉数付诸内阁,也就等于将皇权付诸阁臣的良心。遇着周公,他会将皇权交还,遇着王莽,那就得两 说。
而且,阁臣毕竟是外人。
一件至尊之物,外人替你保管,与你母亲替你保管,哪个更可靠?
昭文帝半点不糊涂。
接下来的事,更印证了这位君主的英明。
昭文帝信任宋皇后,他信任宋皇后的人品,信任宋皇后身为母亲的良心。但是,昭文帝也不会完全信任谁。譬如昭文帝自己,他以前倒是很信任他亲娘方太后,结果,方太后是个可以媲美郑庄公母亲的人物,种种事迹,昭文帝根本不想再回想。
昭文帝带宋皇后祭过文睿太后陵,也没忘记安抚内阁,他赐了一卷《周公传》给内阁首辅彭相。
彭相感动的老泪直流,进宫与昭文帝说了不少私密话。
多年君臣,能说的话便多,尤其,一些别人不能说的话,彭相是可以说的。彭相道,“太后娘娘毕竟是陛下生母,臣听说太后想来探望陛下。”
昭文帝淡淡道,“朕身子不好,太后身子也不结实,见了不过彼此伤心,倒不若不见。”
彭相劝道,“陛下……”
“师傅啊……朕累了。”昭文帝忽然唤了这一声,彭相险些流下泪来,他初时被先帝指给当时的三皇子为师,两人一路经过多少风雨,君臣这一辈子,感情非比寻常。彭相眼眶发烫,道,“陛下不想见,不见亦无妨。”
昭文帝道,“拟一道旨意,待皇子就藩时,允诸皇子生母养母一并就藩,以便诸皇子膝下尽孝。”
“是。”
“方谅还在吗?”
昭 文帝陡然提及方谅,幸而彭相当朝首辅的脑子,反应迅疾才想起方谅是谁。此人是昭文帝舅家表侄,当然,方谅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宋皇后的元配丈夫,虽然两人 未有夫妻生活,但当时还是方太后赐婚,三媒六聘进了方家门的。后来,宋嘉让出事,亦是方谅在宋嘉让酒中下了药。方谅自身祸事亦自起,自己是个草包,还一径 找死,宋家可不是好惹的。最终,方谅被判三千里发配,无旨不得回帝都。
彭相身为当朝相辅,着实没精力关注一个发配三千里的囚犯。彭相道,“老臣下去查一查,怕要费些工夫。”
昭文帝道,“查不必查,拟旨,赐他一死。”
“是。”
“拟旨西北陈靖,严守西平关。”
“拟旨方国公,留意南越动静。”
“拟旨辽东总督,北凉……”
……
最后,昭文帝道,“师傅辅佐朕多年,将来,师傅像辅佐朕一样辅佐太子。”
彭相深深叩首,“陛下恩重,臣百死不能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