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
躺在床上, 却思念家乡的姐姐,想着家里四人在干什么,这些年姐姐对自己比她自己的孩子都要上心。从没有因为她自己有了孩子而疏于照顾自己。
只有窗外的明月,陪伴自己一起思念家乡的亲人。希望这轮明月能把自己的思念送到。再过不久义军继续南下。自己离姐姐姐夫会越来越远,现在的义军还不够强大,不敢和朝廷众多的军士抗衡,哪怕都是一些贪生怕死的军士,也不强抗。
只能先行南下,为以后的回归做准备。心中有无限的惆帐,为远离亲人而感到不舍。
刘三行色匆匆的从春风镇赶回家里,进门有点心慌,“辉哥,你怎么了?”
“玉兰,春风镇好像有军队驻扎。”
“这么快就到了我们这儿?”
“嗯,我看挺多人的,还有外面现在行人很少,有也是一些生面孔。”
“别怕,只要不惹到我们这里来,还是暂且不要担忧。”
说了不担忧,但是还是会担忧的,周玉兰家里可是挖了隐秘地窖的,这几年一直有储存粮食的习惯,每次都会在进镇的时候买上一些粮食回来。
每次都不多,刘家庄的人都是这样,一次次的带些粮食回来,家里都储存了不少粮食,除了那些手里一点积蓄也没有的人家,即使想带也带不了什么。
从刘三带回来镇上的消息开始,周玉兰就让刘三去老宅和公公说了这事,之后刘家庄的人都拢住家里的孩子,不再让他们到处乱跑。村里的老人还动员族人们打扫祠堂,刘氏宗祠下面有一个暗道,与祠堂后面的后山相连,地下有巨大的山洞。可以容纳族人们躲避战乱。
刘三也参与了打扫,他回家告诉周玉兰,很奇怪的是山洞里面除了脏,一点也不潮湿,四处还有地方通风,在山里找不到进入地下山洞的进出口。
周玉兰没有想到刘氏一族的祖先中有这样的能人,看来不管何时何地都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现在每天祠堂和底下都要打扫,每次打扫的时候都要派人守在祠堂外面,不能让人看见。
中午,打扫完,大家都三三两两的回家,还没有走出去多远,就看到村口方向好似来了不少服装统一的人。刘三有个不好的预感,“大哥,二哥,回去一个告诉家里的人,不要外出家里的该遮掩的东西都遮掩起来。”
“我回去。”刘二慌忙绕路跑了回去,都住在老宅不远处,也能都通知到。
刘三和刘大躲在一边,看看是怎么回事儿,不像是一些起义的义军,应该是官府的人或者军士。
一位军士看见一村民,拦住喝问:“你可是刘家庄的村民。”
“军爷,小的是刘家庄人。”
“带我去找你们村的里正。”
“是。”
刘二回家推门就和胡氏说:“家里的粮食全部藏在地窖,明面上只放一点点,够吃三五天的,还有菜也是。”
村里的女人都知道为什么这么交待,不用多问,放下手里的事情,赶紧装袋藏东西。
刘二也跟着到大哥家里和老三家里去通知一声。周玉兰得到通知,家里的明面上只留了二十来天的口粮,家里看着还不错,留的太少反而惹人怀疑。
反正再过一个多月地里就可以收庄稼,二十来天的粮食,每天节约些,吃一个多月还是能说的过去的。
一行的军士有十来人,腰间还挎着刀,威风凛凛的跟在村民的后面去到里正家里。
“里正,有军爷找你。”
“快请进。”里正听到军爷,心中一惊,赶紧使眼色,让家里的孩子们都进屋,外面留他和老婆子在家里招待客人就行。
他知道这些人不会无故来下面村落,不是有事觉得不会来。
请进来以后,只有一位坐下,其余的在院子里面站着,或者站在院门外面,搞的很吓人,不知道的还以为里正家里出了什么事。
“刘里正,如今外面到处都是流匪,到处闹事。朝廷也派了不少军士出来镇压。我们这些当兵的到各地,现在军粮也吃的差不多了,几乎没得剩下。皇帝有旨意,这段时间军需靠地方供给,今天我们是来征军粮的,每家每户一担。今日交齐,你是一村的里正,手里应该有一村的名册。拿来吧。”
没有多少啰嗦多余的话,人家直接要粮食,不管前面说的多冠冕堂皇,后面也改不了他们想抢粮食的贼心。
“军爷,小老儿给您提个醒,村民们家里都在闹饥荒,现在一家一户一担的粮食绝对拿不出来,地里还有一个多月才能收割,要不等收割了以后再交怎么样?”
“啪”坐在椅子上的军士,大力拍打椅子,并大声斥喝里正:“一个多月,我们这些早就饿死了,不行,今天你们庄子上每户都要交上一担粮食。拒不交者,斩。”
“可是家中没有,拿什么交。”
里正就知道这些混账一来就没啥好事,交一担,亏他们想的出来。这时候就是年景好的时候,村民们也不一定还有一担粮食,还别说现在。
“没有,逼逼就有了。”
周玉兰把家里都收拾好以后,在四周布置下符箓,特别是大门上。
刘三回到家里,让孩子们和郑夫子都躲在家里最隐秘的地窖里面去,还让周玉兰也下去地窖,“辉哥,我不下去。我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留你一人在上面,我也不放心。”
“玉兰,听话先下去,来的军士都有刀,看来不是什么好事?”
“那我也不下去,我去给脸上抹把灰。”不知道在哪儿抹了一手灰,抹在脸上。
之后就是两位军士陪着里正挨家挨户敲锣的通知,一担粮食,全村哗然。怎么可能,谁家愿意。就是有也不可能给这些人,这是保命的粮食,给了他们自家吃什么,外面的物价高的离谱,他们怎么不去商人家里抢,现在来抢自己这些穷苦百姓。真是岂有此理。
等会儿就有人来收,收什么,收的都是自己的血和肉。给他们怎么可能。
村里的村民利用这个机会都安顿好家里的孩子和女人,男人们都集结在一起,准备反抗杀了这些军士,这是事先商量好的。两件事要反抗,一件事是征兵,另外一件事是征粮。两件都是天怒人怨的事情,他们都不能接受。
现在世道已经够艰难的了,还要再逼他们,那就只能拼死反抗。
这年月一个家庭没有了男人和粮食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很多男人都不敢想象,自家可是有老有小,以后在乱世怎么办。
周玉兰也有力气还会打猎,她掺和其中,刘氏一族的男人更高兴。有了她也许更有胜算,都知道她用石子打猎物是百发百中,打人和猎物也没啥区别。人还没有猎物跑的快,打人也许更容易。只要打翻这些人难道还不怕抓不住他们。
十来个军士,以为这些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还有这些人胆小,不敢反抗,也忒大意了,兵分多路,在春风镇附近的村落收刮粮食,遇到财物也是要抢的,和土匪没啥区别。
晒的热热的土路上,刘里正带着十位军士,准备从村口第一家开始收,一路朝外面走,炽烈的太阳,晒在身上很热。还别说穿着盔甲的军士们,更是热。心情自然就不怎么好,对里正大呼小喝的,“刘里正走快点,你是不是故意磨蹭?”
“军爷,看您说哪儿的话,人老了不中用了。走不动咯!”
“废什么话,怎么还没有到?”
里正家的儿子在不远处听见这些人呵斥自己爹,心里老大不爽。
“我们什么时候出手,再不出手,我爹就要出事哒。”
“等等,看看再说。”
刘里正带着军爷们从第一家开始收粮食,“家里有人吗?”
喊了十来身,也没有人回答,一位军士气得用脚踢开了大门,走进去家里啥也没有。十人和土匪没有区别,在第一家又踢又砸,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粮食是一粒都没有,大家现在还不下手,主要是看看这些人是不是会真的穷凶极恶,要是他们没有找到粮食想杀人泄愤。
那就再出手,能不杀人还是不要杀人的好。他们都是普通百姓,也不是什么凶恶之人。
带头的那位,见什么也没有找到,反身过来就打刘里正,一记耳光打在里正的脸上。“人呢,去哪儿了?”
“军爷,我也不知道啊。从您来了开始,我也没有和村民们单独说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更固定下午五点更新,么么哒!
第131章 弟弟是开国皇帝8
刘里正说得话, 军士岂能没有想到过,只是想推脱。每一队出来都是有任务的,完不成任务回去是要吃板子的。
不但要吃板子还要挨饿, 吃不饱怎么和流匪还有造反的刁民们打仗。
只是他们不愿意自己挨板子和挨饿, 才打算找刘里正的麻烦。刘里正的儿子看着自己的爹挨了耳光,急得要冲出去,再不成出去,说不定自己爹就要有性命之忧。
周玉兰用手撞了一下刘三, 他及时的站起来,“大哥二哥我们去救里正伯。”
三兄弟站立起来, 不少人都跟着站立起来,周玉兰趁乱用石子投掷出去, 石子打击在领头的军士膝盖处,“扑通”领头的军士, 跪在地上, “谁, 是谁敢打老子。”
刚准备站起来,周玉兰的石头又击打在他的膝弯处,这次力气更大,他不可能立即站立起来, 疼的“嗷嗷嗷”直叫。
其余的人也大乱,这时刘家庄的青壮年,都拿着锄头和弯刀冲上前去。和他们打斗了起来,虽然庄稼汉没有招式, 但是也有一把子力气,还是能过两招的,这些军士也不是什么作战勇敢的军士。没什么高深的招式,力气说实话有的还不如这些庄稼汉子。
周玉兰眼神好,躲在后面,用石头各个击破,每一颗石头都没有白扔,全部击打在这些军士身上。刘三他们见此一拥而上,制服了这些人,周玉兰走了过来,冷声说:“杀了他们。剥掉所有衣服,把衣服烧了。人扔到深山里面去。”
深山有狼,这些死人就是尸骨无存,这些军士听到一个女人这样说,吓傻了。“不要杀我们,杀了我们,上峰会来调查的,你们也逃不掉。”
“不杀你们,我们也是个死,还不如杀了你们,死也值得,有几个垫背的。”
“毒妇,老乡们,不要听这个毒妇的,杀了我们会带来灾难的。”
“杀了,不要听这些人的。”刘里正也要杀他们,倒不是打了他记恨在心,只是他明白一个道理,不能放虎归山。要不以后会更麻烦,灾难更大。
有了里正这句话,一群男人们拖着这群人到后面山上去,一边走一边拨衣服,专门有人挑着箩筐接这些衣服和盔甲,军刀。
到一处山坳所有男人都用军刀刺杀一次这些军士,每人都练练胆子,只是这十人被刺成了血窟窿。进山的男人们还没有回来,村里烧衣服的都已经烧完,还处理好现场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
刘三跟在大家伙儿后面处理痕迹,特别是血迹,他是一定要处理好的。
周玉兰趁机在进村的几条路上,布置了符箓,外面来的人不认识路边的树木,肯定不知道这里有路。她只是遮掩村口的路,村民还是能隐约认出来路,手段有些粗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能全部遮掩起来,让所有人都找不到路进出。村里人还要出去买东西,或者和刘家庄外面的亲人来往。
忙碌一天,村里人才恢复正常的生活。不少老人孩子女人从地窖里面走了出来。
周玉兰一家的生活又恢复原样,只是从第二天开始村里就有人发现了村口的不一样,从村里出去的路没有什么不一样,还是能清清楚楚的知道,那就是一条路。可是出去以后,再回来,要不是村里人太熟悉这条路,还真的找不到路口走进来。外面的人要想进来估计难,你说奇怪不奇怪。
族长和里正,族老们都走出去看,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这里的路。现在站在村口,发现这里真的一片朦胧,雾蒙蒙的围绕着整个村落和附近的山脉。好似让外面的人找不到进刘家庄的路。
老人们激动的不行,一个个的跑回祠堂,激动的跪拜:“谢祖宗保佑,谢祖宗保佑,……”一群四五六十的人,全部热泪盈眶,激动的大喊,年青男人们则是被家中老人催促回去拿香蜡祭拜保佑他们刘氏一族的祖宗们。
祠堂里面烟雾缭绕,哭喊声,喜乐声不绝。都是一群老头子带头跪拜。周玉兰站在祠堂外面看到以后,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的鼻子,一不小心被当作了刘氏一族显灵的祖宗,真是不好意思。
她绝对不是故意的,在祠堂外站立了一会儿,就离开这里。
老人们的生活经验丰富,紧接着就开始限制村里的人出去,各家各户的成年男人都换班轮流出去,二十个人一组,轮流出去。各家各户要采买的东西,交代好,给银钱,让他们轮流出去。缴获的盔甲和军刀和藏在祠堂下面的山洞里面。
春风镇外驻扎的军营里面,在十位军士死的当晚,就知道他们失踪,还不止一处。去别的村子里面收粮食的军士,也有出现问题的,有一队十人也是一个不见,不知道是生是死。还有一队逃回来几人,身上也挂了彩,哭喊着趴在千总脚下哭喊,叙说进村收粮的情况,“大人,那里全是刁民,全是刁民,他们不上交军粮,还打死好几位兄弟,我们几个是好不容易逃出来的。”三人跪在千总的脚下,哭的稀里哗啦。泪水汗液鲜血混成一团,看着就糟心。“废物,你们是饭桶吗?一群手无寸铁的农民都抓不住,还折损了几位,真是好本事。”骂完还不解气,还用脚踢了他们三几脚,才算完。只是这一踢,伤的就更重。三人不敢喊痛,也不敢大声叫唤。
第二天准备派人到几个村里调查情况时,州府出事,千总也不敢分散兵力,带人去几个村子里面调查事情,也有怕迁延军务原因,春风镇是交通要道,这里才有军队驻扎,也有想从这里捞外快的意思,来往的人比别的地方都要多。
时间一晃就是十天月,驻扎的军队终于打算下村找麻烦,调查原因。别的村子里面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刘家庄的人都不清楚,但是军士们在刘家庄转悠了一天也没有找到进村的路,只能失败而回。如此反复十多天,他们放弃了寻找,真是找不到路,还找了附近村里的人带路,可是也没有找到。
刘家庄的人之前提着的心,在外面的人不再来以后,慢慢的放下不少。外面路口闹腾了十多天,不少人都知道那些当兵的人找来了,心都提上嗓子眼。打算到时和这些人拼死一搏。家里的老人孩子女人都已经躲进了祠堂下面的山洞。他们也不怕被人找到。
只是如此闹腾十多天以后,这些人不再来,又等了好些天,才放松警惕,村里的人又是烧香拜祖宗,宗祠里面香火缭绕。一群老头子每天没事就在祠堂里面坐坐,和祖宗们说说话,吐吐苦水,希望祖宗们帮忙给解决一下。还有不少祈求祖宗保佑子孙,保佑风调雨顺。
有的还希望自家的直系祖宗能给自己一些宝贝,好在他们祖宗不知道,要知道绝对要烦死。
忙碌担心过后,村民们投入到收割庄稼的大事中去,经过十几二十来天的收割,村民们全部把粮食已经晒好装仓。
族长,里正,一群老人坐在祠堂商量给官府交粮的事情,个个都唉声叹气,收成不好。以后交了家里可咋办,山上的野草都要挖光。
刘父也在这群人中间,他思虑很久,才开口说道:“不交,反正官府的人也进不来,现在天下大乱,说知道以后会咋样?留着粮食养活自家的娃儿,为啥要便宜那些贪官。”
“是,我同意老九说的,官府的人也进不来。我们不交。”族长也不愿意交。
有人提议,就有人附和,但是也有人担心,担心以后官府的追究,万一出事了咋办?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打算再看看,看看官府的衙役会不会找来,能不能进村。
没有想到就小小扇动一下,村里人的思想有了如此大的转变,还敢于主动招惹官府,孺子可教也。
只有窗外的明月,陪伴自己一起思念家乡的亲人。希望这轮明月能把自己的思念送到。再过不久义军继续南下。自己离姐姐姐夫会越来越远,现在的义军还不够强大,不敢和朝廷众多的军士抗衡,哪怕都是一些贪生怕死的军士,也不强抗。
只能先行南下,为以后的回归做准备。心中有无限的惆帐,为远离亲人而感到不舍。
刘三行色匆匆的从春风镇赶回家里,进门有点心慌,“辉哥,你怎么了?”
“玉兰,春风镇好像有军队驻扎。”
“这么快就到了我们这儿?”
“嗯,我看挺多人的,还有外面现在行人很少,有也是一些生面孔。”
“别怕,只要不惹到我们这里来,还是暂且不要担忧。”
说了不担忧,但是还是会担忧的,周玉兰家里可是挖了隐秘地窖的,这几年一直有储存粮食的习惯,每次都会在进镇的时候买上一些粮食回来。
每次都不多,刘家庄的人都是这样,一次次的带些粮食回来,家里都储存了不少粮食,除了那些手里一点积蓄也没有的人家,即使想带也带不了什么。
从刘三带回来镇上的消息开始,周玉兰就让刘三去老宅和公公说了这事,之后刘家庄的人都拢住家里的孩子,不再让他们到处乱跑。村里的老人还动员族人们打扫祠堂,刘氏宗祠下面有一个暗道,与祠堂后面的后山相连,地下有巨大的山洞。可以容纳族人们躲避战乱。
刘三也参与了打扫,他回家告诉周玉兰,很奇怪的是山洞里面除了脏,一点也不潮湿,四处还有地方通风,在山里找不到进入地下山洞的进出口。
周玉兰没有想到刘氏一族的祖先中有这样的能人,看来不管何时何地都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现在每天祠堂和底下都要打扫,每次打扫的时候都要派人守在祠堂外面,不能让人看见。
中午,打扫完,大家都三三两两的回家,还没有走出去多远,就看到村口方向好似来了不少服装统一的人。刘三有个不好的预感,“大哥,二哥,回去一个告诉家里的人,不要外出家里的该遮掩的东西都遮掩起来。”
“我回去。”刘二慌忙绕路跑了回去,都住在老宅不远处,也能都通知到。
刘三和刘大躲在一边,看看是怎么回事儿,不像是一些起义的义军,应该是官府的人或者军士。
一位军士看见一村民,拦住喝问:“你可是刘家庄的村民。”
“军爷,小的是刘家庄人。”
“带我去找你们村的里正。”
“是。”
刘二回家推门就和胡氏说:“家里的粮食全部藏在地窖,明面上只放一点点,够吃三五天的,还有菜也是。”
村里的女人都知道为什么这么交待,不用多问,放下手里的事情,赶紧装袋藏东西。
刘二也跟着到大哥家里和老三家里去通知一声。周玉兰得到通知,家里的明面上只留了二十来天的口粮,家里看着还不错,留的太少反而惹人怀疑。
反正再过一个多月地里就可以收庄稼,二十来天的粮食,每天节约些,吃一个多月还是能说的过去的。
一行的军士有十来人,腰间还挎着刀,威风凛凛的跟在村民的后面去到里正家里。
“里正,有军爷找你。”
“快请进。”里正听到军爷,心中一惊,赶紧使眼色,让家里的孩子们都进屋,外面留他和老婆子在家里招待客人就行。
他知道这些人不会无故来下面村落,不是有事觉得不会来。
请进来以后,只有一位坐下,其余的在院子里面站着,或者站在院门外面,搞的很吓人,不知道的还以为里正家里出了什么事。
“刘里正,如今外面到处都是流匪,到处闹事。朝廷也派了不少军士出来镇压。我们这些当兵的到各地,现在军粮也吃的差不多了,几乎没得剩下。皇帝有旨意,这段时间军需靠地方供给,今天我们是来征军粮的,每家每户一担。今日交齐,你是一村的里正,手里应该有一村的名册。拿来吧。”
没有多少啰嗦多余的话,人家直接要粮食,不管前面说的多冠冕堂皇,后面也改不了他们想抢粮食的贼心。
“军爷,小老儿给您提个醒,村民们家里都在闹饥荒,现在一家一户一担的粮食绝对拿不出来,地里还有一个多月才能收割,要不等收割了以后再交怎么样?”
“啪”坐在椅子上的军士,大力拍打椅子,并大声斥喝里正:“一个多月,我们这些早就饿死了,不行,今天你们庄子上每户都要交上一担粮食。拒不交者,斩。”
“可是家中没有,拿什么交。”
里正就知道这些混账一来就没啥好事,交一担,亏他们想的出来。这时候就是年景好的时候,村民们也不一定还有一担粮食,还别说现在。
“没有,逼逼就有了。”
周玉兰把家里都收拾好以后,在四周布置下符箓,特别是大门上。
刘三回到家里,让孩子们和郑夫子都躲在家里最隐秘的地窖里面去,还让周玉兰也下去地窖,“辉哥,我不下去。我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留你一人在上面,我也不放心。”
“玉兰,听话先下去,来的军士都有刀,看来不是什么好事?”
“那我也不下去,我去给脸上抹把灰。”不知道在哪儿抹了一手灰,抹在脸上。
之后就是两位军士陪着里正挨家挨户敲锣的通知,一担粮食,全村哗然。怎么可能,谁家愿意。就是有也不可能给这些人,这是保命的粮食,给了他们自家吃什么,外面的物价高的离谱,他们怎么不去商人家里抢,现在来抢自己这些穷苦百姓。真是岂有此理。
等会儿就有人来收,收什么,收的都是自己的血和肉。给他们怎么可能。
村里的村民利用这个机会都安顿好家里的孩子和女人,男人们都集结在一起,准备反抗杀了这些军士,这是事先商量好的。两件事要反抗,一件事是征兵,另外一件事是征粮。两件都是天怒人怨的事情,他们都不能接受。
现在世道已经够艰难的了,还要再逼他们,那就只能拼死反抗。
这年月一个家庭没有了男人和粮食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很多男人都不敢想象,自家可是有老有小,以后在乱世怎么办。
周玉兰也有力气还会打猎,她掺和其中,刘氏一族的男人更高兴。有了她也许更有胜算,都知道她用石子打猎物是百发百中,打人和猎物也没啥区别。人还没有猎物跑的快,打人也许更容易。只要打翻这些人难道还不怕抓不住他们。
十来个军士,以为这些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还有这些人胆小,不敢反抗,也忒大意了,兵分多路,在春风镇附近的村落收刮粮食,遇到财物也是要抢的,和土匪没啥区别。
晒的热热的土路上,刘里正带着十位军士,准备从村口第一家开始收,一路朝外面走,炽烈的太阳,晒在身上很热。还别说穿着盔甲的军士们,更是热。心情自然就不怎么好,对里正大呼小喝的,“刘里正走快点,你是不是故意磨蹭?”
“军爷,看您说哪儿的话,人老了不中用了。走不动咯!”
“废什么话,怎么还没有到?”
里正家的儿子在不远处听见这些人呵斥自己爹,心里老大不爽。
“我们什么时候出手,再不出手,我爹就要出事哒。”
“等等,看看再说。”
刘里正带着军爷们从第一家开始收粮食,“家里有人吗?”
喊了十来身,也没有人回答,一位军士气得用脚踢开了大门,走进去家里啥也没有。十人和土匪没有区别,在第一家又踢又砸,可是什么也没有找到,粮食是一粒都没有,大家现在还不下手,主要是看看这些人是不是会真的穷凶极恶,要是他们没有找到粮食想杀人泄愤。
那就再出手,能不杀人还是不要杀人的好。他们都是普通百姓,也不是什么凶恶之人。
带头的那位,见什么也没有找到,反身过来就打刘里正,一记耳光打在里正的脸上。“人呢,去哪儿了?”
“军爷,我也不知道啊。从您来了开始,我也没有和村民们单独说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更固定下午五点更新,么么哒!
第131章 弟弟是开国皇帝8
刘里正说得话, 军士岂能没有想到过,只是想推脱。每一队出来都是有任务的,完不成任务回去是要吃板子的。
不但要吃板子还要挨饿, 吃不饱怎么和流匪还有造反的刁民们打仗。
只是他们不愿意自己挨板子和挨饿, 才打算找刘里正的麻烦。刘里正的儿子看着自己的爹挨了耳光,急得要冲出去,再不成出去,说不定自己爹就要有性命之忧。
周玉兰用手撞了一下刘三, 他及时的站起来,“大哥二哥我们去救里正伯。”
三兄弟站立起来, 不少人都跟着站立起来,周玉兰趁乱用石子投掷出去, 石子打击在领头的军士膝盖处,“扑通”领头的军士, 跪在地上, “谁, 是谁敢打老子。”
刚准备站起来,周玉兰的石头又击打在他的膝弯处,这次力气更大,他不可能立即站立起来, 疼的“嗷嗷嗷”直叫。
其余的人也大乱,这时刘家庄的青壮年,都拿着锄头和弯刀冲上前去。和他们打斗了起来,虽然庄稼汉没有招式, 但是也有一把子力气,还是能过两招的,这些军士也不是什么作战勇敢的军士。没什么高深的招式,力气说实话有的还不如这些庄稼汉子。
周玉兰眼神好,躲在后面,用石头各个击破,每一颗石头都没有白扔,全部击打在这些军士身上。刘三他们见此一拥而上,制服了这些人,周玉兰走了过来,冷声说:“杀了他们。剥掉所有衣服,把衣服烧了。人扔到深山里面去。”
深山有狼,这些死人就是尸骨无存,这些军士听到一个女人这样说,吓傻了。“不要杀我们,杀了我们,上峰会来调查的,你们也逃不掉。”
“不杀你们,我们也是个死,还不如杀了你们,死也值得,有几个垫背的。”
“毒妇,老乡们,不要听这个毒妇的,杀了我们会带来灾难的。”
“杀了,不要听这些人的。”刘里正也要杀他们,倒不是打了他记恨在心,只是他明白一个道理,不能放虎归山。要不以后会更麻烦,灾难更大。
有了里正这句话,一群男人们拖着这群人到后面山上去,一边走一边拨衣服,专门有人挑着箩筐接这些衣服和盔甲,军刀。
到一处山坳所有男人都用军刀刺杀一次这些军士,每人都练练胆子,只是这十人被刺成了血窟窿。进山的男人们还没有回来,村里烧衣服的都已经烧完,还处理好现场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
刘三跟在大家伙儿后面处理痕迹,特别是血迹,他是一定要处理好的。
周玉兰趁机在进村的几条路上,布置了符箓,外面来的人不认识路边的树木,肯定不知道这里有路。她只是遮掩村口的路,村民还是能隐约认出来路,手段有些粗糙,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能全部遮掩起来,让所有人都找不到路进出。村里人还要出去买东西,或者和刘家庄外面的亲人来往。
忙碌一天,村里人才恢复正常的生活。不少老人孩子女人从地窖里面走了出来。
周玉兰一家的生活又恢复原样,只是从第二天开始村里就有人发现了村口的不一样,从村里出去的路没有什么不一样,还是能清清楚楚的知道,那就是一条路。可是出去以后,再回来,要不是村里人太熟悉这条路,还真的找不到路口走进来。外面的人要想进来估计难,你说奇怪不奇怪。
族长和里正,族老们都走出去看,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这里的路。现在站在村口,发现这里真的一片朦胧,雾蒙蒙的围绕着整个村落和附近的山脉。好似让外面的人找不到进刘家庄的路。
老人们激动的不行,一个个的跑回祠堂,激动的跪拜:“谢祖宗保佑,谢祖宗保佑,……”一群四五六十的人,全部热泪盈眶,激动的大喊,年青男人们则是被家中老人催促回去拿香蜡祭拜保佑他们刘氏一族的祖宗们。
祠堂里面烟雾缭绕,哭喊声,喜乐声不绝。都是一群老头子带头跪拜。周玉兰站在祠堂外面看到以后,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的鼻子,一不小心被当作了刘氏一族显灵的祖宗,真是不好意思。
她绝对不是故意的,在祠堂外站立了一会儿,就离开这里。
老人们的生活经验丰富,紧接着就开始限制村里的人出去,各家各户的成年男人都换班轮流出去,二十个人一组,轮流出去。各家各户要采买的东西,交代好,给银钱,让他们轮流出去。缴获的盔甲和军刀和藏在祠堂下面的山洞里面。
春风镇外驻扎的军营里面,在十位军士死的当晚,就知道他们失踪,还不止一处。去别的村子里面收粮食的军士,也有出现问题的,有一队十人也是一个不见,不知道是生是死。还有一队逃回来几人,身上也挂了彩,哭喊着趴在千总脚下哭喊,叙说进村收粮的情况,“大人,那里全是刁民,全是刁民,他们不上交军粮,还打死好几位兄弟,我们几个是好不容易逃出来的。”三人跪在千总的脚下,哭的稀里哗啦。泪水汗液鲜血混成一团,看着就糟心。“废物,你们是饭桶吗?一群手无寸铁的农民都抓不住,还折损了几位,真是好本事。”骂完还不解气,还用脚踢了他们三几脚,才算完。只是这一踢,伤的就更重。三人不敢喊痛,也不敢大声叫唤。
第二天准备派人到几个村里调查情况时,州府出事,千总也不敢分散兵力,带人去几个村子里面调查事情,也有怕迁延军务原因,春风镇是交通要道,这里才有军队驻扎,也有想从这里捞外快的意思,来往的人比别的地方都要多。
时间一晃就是十天月,驻扎的军队终于打算下村找麻烦,调查原因。别的村子里面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刘家庄的人都不清楚,但是军士们在刘家庄转悠了一天也没有找到进村的路,只能失败而回。如此反复十多天,他们放弃了寻找,真是找不到路,还找了附近村里的人带路,可是也没有找到。
刘家庄的人之前提着的心,在外面的人不再来以后,慢慢的放下不少。外面路口闹腾了十多天,不少人都知道那些当兵的人找来了,心都提上嗓子眼。打算到时和这些人拼死一搏。家里的老人孩子女人都已经躲进了祠堂下面的山洞。他们也不怕被人找到。
只是如此闹腾十多天以后,这些人不再来,又等了好些天,才放松警惕,村里的人又是烧香拜祖宗,宗祠里面香火缭绕。一群老头子每天没事就在祠堂里面坐坐,和祖宗们说说话,吐吐苦水,希望祖宗们帮忙给解决一下。还有不少祈求祖宗保佑子孙,保佑风调雨顺。
有的还希望自家的直系祖宗能给自己一些宝贝,好在他们祖宗不知道,要知道绝对要烦死。
忙碌担心过后,村民们投入到收割庄稼的大事中去,经过十几二十来天的收割,村民们全部把粮食已经晒好装仓。
族长,里正,一群老人坐在祠堂商量给官府交粮的事情,个个都唉声叹气,收成不好。以后交了家里可咋办,山上的野草都要挖光。
刘父也在这群人中间,他思虑很久,才开口说道:“不交,反正官府的人也进不来,现在天下大乱,说知道以后会咋样?留着粮食养活自家的娃儿,为啥要便宜那些贪官。”
“是,我同意老九说的,官府的人也进不来。我们不交。”族长也不愿意交。
有人提议,就有人附和,但是也有人担心,担心以后官府的追究,万一出事了咋办?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打算再看看,看看官府的衙役会不会找来,能不能进村。
没有想到就小小扇动一下,村里人的思想有了如此大的转变,还敢于主动招惹官府,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