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婚 第98节
柏菡看过去,不解。
晏沥下巴微抬,视线指向门外等候的考生,“吃完给人让座。”
柏菡顿悟,低头专心吃,吃得太快,又遭晏沥的“嘟嘟”声打断。
“吃慢点。”
“咳咳。”柏菡被呛着了,通红着脸皱眉看他。
一会快,一会慢,是要怎样。
晏沥淡淡道:“匀速吃。”
“下午考完在门口等我,陈叔来接。”
他说这话时,婷婷刚好点完餐坐了过来,惊愕的视线在二人间来回穿梭。
柏菡捧起碗,遮挡住晏沥和婷婷同时看过来的视线,喝着汤。
她闷闷地回答:“知道了。”声音被包裹在碗中。
柏菡放下面碗,转头对婷婷说:“我吃完先走了,下午考试加油。”
婷婷愣了愣,木讷点头,“你也是。”
不认识?
信他们个鬼。
下午考试结束,陈叔如约接了两人一起回去。
在地铁口把车搬到后备箱带了回来,送到晏家门口时,林沐琴邀她一起吃晚饭,吃了晚饭柏菡借口要复习才走回家。
隔日她重复了第一天睡沙发的操作,但不知怎地已经没有第一天那般紧张了,早早便入睡了,第二天醒来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不适感。
她嘴里咬着三明治走出院门,门前停着晏家的小轿车,陈叔摇下车窗笑眯眯地说:“柏小姐,太太让我接您一块去考场。”
柏菡鞠躬谢过,弯腰钻进车后座里。
晏沥正闭目养神,她也就没有打招呼,而是靠着窗又睡了一会儿。
可车窗到底是坚硬的物体,车行过减速带时的震颤,总是迫使她的额头一次次与玻璃发生冲撞,多次惊醒。
再一次惊醒时,她的睡姿发生了变化,脖子向反方向倾斜过去,额头恰好搁在了晏沥的肩上。
柏菡睁眼坐起,晏沥还是向后靠着,鼻息均匀,似在沉睡。
她与他不同,她不喜欢向后仰着睡,睡不着,非要往两侧才行。
柏菡凑近了端详晏沥的脸庞。
原来睡觉时是这样的,睫毛又细又长且浓密,惹得她忍不住想要抚上去。
驾驶座传来一声轻笑,陈叔透过后视镜看着后排的举动,面上很是宠溺与和蔼。
柏菡脸颊微晒,重新坐端正了。
高考结束,最后一场结束时,柏菡问他。
“晏沥,你什么时候出发去英国?”
晏沥蹲下系了松散的鞋带,立起身子时遮住了她面前投来的阳光。
“不知道。”
“喔。”
彼时柏菡忧郁地想,等他出发离开时,就是长久的分别,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了。
未曾想变化来得更快,晏家搬家了。
搬去了更奢富的别墅,院子的大小也番了几番,虽然开车过去三十分钟足矣,却是再也做不成邻居了。
柏菡趴在窗头,看着搬家公司的车驶来,大包小包的行李和大件的家具被运上车,一连好几辆,阵势浩大。
晏沥伫立在院墙边,板着脸看着一切。
空气里掺杂着花香,风一吹扑入鼻腔中,引得柏菡泪腺忽地决堤,手指摸上脸颊湿答答了。
打从9岁起,他们便是邻居,近水楼台,才有了时不时的交集。
高中一毕业,他要出国,也不再是邻居,好像他们的故事书写至此处就到头了。
柏菡没有冲下楼和他道别,而是背过身,靠着窗,抱膝而坐。
闹哄哄的车边。
晏沥抬起头,视线上瞟。
她的窗开着,背影的轮廓挨着窗。
没有动作。
是睡着了?
他微微蹙了眉头,手从兜里拿出悬在空中,手心的汗被风吹散,浸着丝丝凉意。
几辆车同时发动的声音在空气中传着,传进柏菡的耳中。
下巴贴着膝盖,她蔫蔫地在心里想。
再见,晏沥。
距离是难以跨越的横沟,隔着千山万水,不联系不联系,就会散。
一个月后,她进h大报道,从大门进去,穿过林荫道。
这一片广阔天地是她未来四年要闯荡的。
柏菡提着行李到寝室,环顾四周,宿舍环境比她想象得还要好很多。
h大在宿舍和食堂方面的优秀也是她选择此处的一个原因之一。
四人寝,宽敞。
午饭时间,她还是没有碰到舍友,只独自往食堂走去。
穿过林荫道的社团招新区,她被话剧社拦了下来。
“学妹,对话剧社感兴趣吗?”
柏菡接过宣传单一目十行,“不会演可以吗?”
她更倾心于文学社。
学姐见她有一点兴趣,立刻说:“当然可以,我们也很欢迎幕后人员。编剧、道具组、摄影组等等,我们都招。”
“编剧?”柏菡抬起头。
“学妹是对编剧有兴趣吗?那可以加入我们社,我们正好缺编剧呢!学妹是什么系的?”
“文学系。”
“那正合适!来来,在这填一下表格。”
“……嗯。”
这一应,编剧成了柏菡往后人生中的重要一环。
艰难穿过一群热情的学长学姐之间,柏菡终于到了二食堂。
她没看价格打了饭菜,坐到窗边。
此时还没到饭点,稍早一些,全是空位。
入口,不负盛名,味道确实不错。
从窗户往外望,能看见学校里的那片湖,近处是绿油油的灌木丛,蚊虫萦绕。
她打量着一簇又一簇走过的人群。
百花齐放。
和高中时千篇一律的校服不同,此处各有各的个性,从穿衣打扮上便能窥得不同人的性格一二。
低头吃菜,再一抬眼。
她愣住了。
从灌木丛后的小道上走过的三五人。
走在最前面的那人,像晏沥。
很像。
是产生了幻觉?
还是在做梦?
一晃眼,人已经不见了。
柏菡当机立断推开了窗户,冲着窗外喊了一声。
“晏沥!”
现在还无人认识她,她不怕丢人。
没有回应。
食堂里的学生向她投来目光,柏菡出神地扒着窗沿,许久才重新关上窗坐了下来。
她呆呆地望着饭菜,忽觉食之无味。
晏沥此刻应在英国,看着欧洲的建筑,吃着英国的菜,也许是土豆,但不会是眼前的炒菜。
她有些失神。
高中时在学校里偷偷看晏沥的习惯,努力制造小偶遇的心机,都要摒弃了。
柏菡一直这么以为,直到她坐在大礼堂里,听校领导和不同学生代表发言听得打瞌睡时,忽然出现了她熟悉的声音。
瞌睡虫跑了,她向台上看去。
高挺的鼻梁,短而干净的头发,深陷的眼窝,英气却又不失温柔的眉毛。
还有那双望不到底的眼睛。
晏沥下巴微抬,视线指向门外等候的考生,“吃完给人让座。”
柏菡顿悟,低头专心吃,吃得太快,又遭晏沥的“嘟嘟”声打断。
“吃慢点。”
“咳咳。”柏菡被呛着了,通红着脸皱眉看他。
一会快,一会慢,是要怎样。
晏沥淡淡道:“匀速吃。”
“下午考完在门口等我,陈叔来接。”
他说这话时,婷婷刚好点完餐坐了过来,惊愕的视线在二人间来回穿梭。
柏菡捧起碗,遮挡住晏沥和婷婷同时看过来的视线,喝着汤。
她闷闷地回答:“知道了。”声音被包裹在碗中。
柏菡放下面碗,转头对婷婷说:“我吃完先走了,下午考试加油。”
婷婷愣了愣,木讷点头,“你也是。”
不认识?
信他们个鬼。
下午考试结束,陈叔如约接了两人一起回去。
在地铁口把车搬到后备箱带了回来,送到晏家门口时,林沐琴邀她一起吃晚饭,吃了晚饭柏菡借口要复习才走回家。
隔日她重复了第一天睡沙发的操作,但不知怎地已经没有第一天那般紧张了,早早便入睡了,第二天醒来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不适感。
她嘴里咬着三明治走出院门,门前停着晏家的小轿车,陈叔摇下车窗笑眯眯地说:“柏小姐,太太让我接您一块去考场。”
柏菡鞠躬谢过,弯腰钻进车后座里。
晏沥正闭目养神,她也就没有打招呼,而是靠着窗又睡了一会儿。
可车窗到底是坚硬的物体,车行过减速带时的震颤,总是迫使她的额头一次次与玻璃发生冲撞,多次惊醒。
再一次惊醒时,她的睡姿发生了变化,脖子向反方向倾斜过去,额头恰好搁在了晏沥的肩上。
柏菡睁眼坐起,晏沥还是向后靠着,鼻息均匀,似在沉睡。
她与他不同,她不喜欢向后仰着睡,睡不着,非要往两侧才行。
柏菡凑近了端详晏沥的脸庞。
原来睡觉时是这样的,睫毛又细又长且浓密,惹得她忍不住想要抚上去。
驾驶座传来一声轻笑,陈叔透过后视镜看着后排的举动,面上很是宠溺与和蔼。
柏菡脸颊微晒,重新坐端正了。
高考结束,最后一场结束时,柏菡问他。
“晏沥,你什么时候出发去英国?”
晏沥蹲下系了松散的鞋带,立起身子时遮住了她面前投来的阳光。
“不知道。”
“喔。”
彼时柏菡忧郁地想,等他出发离开时,就是长久的分别,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了。
未曾想变化来得更快,晏家搬家了。
搬去了更奢富的别墅,院子的大小也番了几番,虽然开车过去三十分钟足矣,却是再也做不成邻居了。
柏菡趴在窗头,看着搬家公司的车驶来,大包小包的行李和大件的家具被运上车,一连好几辆,阵势浩大。
晏沥伫立在院墙边,板着脸看着一切。
空气里掺杂着花香,风一吹扑入鼻腔中,引得柏菡泪腺忽地决堤,手指摸上脸颊湿答答了。
打从9岁起,他们便是邻居,近水楼台,才有了时不时的交集。
高中一毕业,他要出国,也不再是邻居,好像他们的故事书写至此处就到头了。
柏菡没有冲下楼和他道别,而是背过身,靠着窗,抱膝而坐。
闹哄哄的车边。
晏沥抬起头,视线上瞟。
她的窗开着,背影的轮廓挨着窗。
没有动作。
是睡着了?
他微微蹙了眉头,手从兜里拿出悬在空中,手心的汗被风吹散,浸着丝丝凉意。
几辆车同时发动的声音在空气中传着,传进柏菡的耳中。
下巴贴着膝盖,她蔫蔫地在心里想。
再见,晏沥。
距离是难以跨越的横沟,隔着千山万水,不联系不联系,就会散。
一个月后,她进h大报道,从大门进去,穿过林荫道。
这一片广阔天地是她未来四年要闯荡的。
柏菡提着行李到寝室,环顾四周,宿舍环境比她想象得还要好很多。
h大在宿舍和食堂方面的优秀也是她选择此处的一个原因之一。
四人寝,宽敞。
午饭时间,她还是没有碰到舍友,只独自往食堂走去。
穿过林荫道的社团招新区,她被话剧社拦了下来。
“学妹,对话剧社感兴趣吗?”
柏菡接过宣传单一目十行,“不会演可以吗?”
她更倾心于文学社。
学姐见她有一点兴趣,立刻说:“当然可以,我们也很欢迎幕后人员。编剧、道具组、摄影组等等,我们都招。”
“编剧?”柏菡抬起头。
“学妹是对编剧有兴趣吗?那可以加入我们社,我们正好缺编剧呢!学妹是什么系的?”
“文学系。”
“那正合适!来来,在这填一下表格。”
“……嗯。”
这一应,编剧成了柏菡往后人生中的重要一环。
艰难穿过一群热情的学长学姐之间,柏菡终于到了二食堂。
她没看价格打了饭菜,坐到窗边。
此时还没到饭点,稍早一些,全是空位。
入口,不负盛名,味道确实不错。
从窗户往外望,能看见学校里的那片湖,近处是绿油油的灌木丛,蚊虫萦绕。
她打量着一簇又一簇走过的人群。
百花齐放。
和高中时千篇一律的校服不同,此处各有各的个性,从穿衣打扮上便能窥得不同人的性格一二。
低头吃菜,再一抬眼。
她愣住了。
从灌木丛后的小道上走过的三五人。
走在最前面的那人,像晏沥。
很像。
是产生了幻觉?
还是在做梦?
一晃眼,人已经不见了。
柏菡当机立断推开了窗户,冲着窗外喊了一声。
“晏沥!”
现在还无人认识她,她不怕丢人。
没有回应。
食堂里的学生向她投来目光,柏菡出神地扒着窗沿,许久才重新关上窗坐了下来。
她呆呆地望着饭菜,忽觉食之无味。
晏沥此刻应在英国,看着欧洲的建筑,吃着英国的菜,也许是土豆,但不会是眼前的炒菜。
她有些失神。
高中时在学校里偷偷看晏沥的习惯,努力制造小偶遇的心机,都要摒弃了。
柏菡一直这么以为,直到她坐在大礼堂里,听校领导和不同学生代表发言听得打瞌睡时,忽然出现了她熟悉的声音。
瞌睡虫跑了,她向台上看去。
高挺的鼻梁,短而干净的头发,深陷的眼窝,英气却又不失温柔的眉毛。
还有那双望不到底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