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156节
“还在想呢?”
“嗯。”
“你不吃饭了?”
“不吃。”
“那怎么行,我给你烤个地瓜吧。”
张俪去厨房拿了个大地瓜,生好小炉子,找块薄纸板盖在上面。然后切薄片,一片片的摊在纸板上。
炉火很旺,热度透上来,地瓜水分脱干,很快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甜香。
里屋床上,陈小旭抱着被子,绞尽脑汁。
什么书签子,笔记本啊,文具类根本做不了。除非自己有厂子,大批量生产,这样能赚到钱。但她知道现在木有厂子,纯作坊,而且重心在服装上。
许非明显主打女性市场,跟当初卖挎包一样。
陈小旭跟着练摊,深得其味,思路合拍。于是她又想起卖书包,面向儿童市场,那些孩子撒泼打滚催生出的购买力,令自己震惊。
女装暂时不懂,不过戏里有个孩子,赵妍妮。
赵妍妮,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小姑娘喜欢什么呢?
“来吃了。”
张俪端着盘子进来,拈起一片略带焦糊的地瓜,“给,呼……小心烫。”
小旭下意识张嘴,直接吞。
“傻了你?”
她戳了戳妹妹的头,“我放这了,你记得吃。”
末了,她又去厨房烧了壶热水,见许非还没回来。
院子里影影绰绰,石榴树的枝丫晃动,狗在跟虫子玩,猫在窗台上打着呵欠。东厢里传出两口子的悄悄话,夹杂着一些古古怪怪。
“灯关了。”
“不关,我想看看。”
“看什么……哎呀!”
“……”
张俪听得脸红,急忙提水回屋,陈小旭居然还在那儿歪着。
“你真是着魔了,明天再商量也不迟啊?”
“不行,想不出来我睡不着!”
小旭瞧了她一眼,“你又温温吞吞的了。”
“我这是劳逸结合,来烫烫脚,你也走一天了。”
“嗯?”
张俪见她没动静,叹了口气,倒盆热水端进来,“我上辈子一定欠了你的。”
“才不,你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陈小旭哄得她连气都生不了,随即扯掉袜子,两只白嫩的小脚伸进盆里。脚指头在水里一泡,衬着灯光仿佛是透明的。
“咣啷!”
“咣啷!”
外面忽地一阵声响,某人推车进院,却是回来了。
第164章 六月
“回来了?”
许非一进门,就见西厢门口站着个人,影子落在地上,窈窈窕窕。
“嗯,你们吃饭了么?”
“不怎么饿,烤了个地瓜吃,你呢?”
“我刚对付一口,今天晕头转向的……”
许非把自行车停好,跟张俪进了正屋,灯打开,冷清一天的屋子总算有了点生气。
“这风刮的,全是沙子……”
他脱了外套,摸了摸脖子,黏糊糊一层砂粒感,“还有热水么?”
“小旭还剩点洗脚水,你要么?”
“啊?真洗脚,假洗脚啊?”
“当然真的了,你要么?”
“呃,拿来吧。”
张俪笑着出去,不一会,提着半壶水进来。
许非一瞧,嗯,我就说不能坑我。
他又脱了衬衫,剩件白背心,投投毛巾开始擦。脖子修长,肩略宽,胳膊不粗不细,肌肉线条流畅,不是那种壮汉感,而是一种很舒服的男子体态。
“小旭干嘛呢?”
“自己发疯呢。这两天我们跑了十几家店,看了几十套书签子,无论创意还是技术都非常成熟。而且是大印厂批量做,我们一星半点的估计不太行。”
“笔记本呢?”
“笔记本都是那种塑料皮的,倒是能弄些新花样,但问题是货量少,利润薄,除非我们自己开家厂子。”
“哦……”
许非本来也没当重点,就是很惊讶俩人的积极性,居然懂市场调查了。
他擦了一遍,没太干净,张俪拿过毛巾,又投了投,“小旭正在想别的路子,都魔怔了,我脑子笨,也帮不上忙。”
“你不是笨,你是稳,谢谢……”
许非接过毛巾,笑道:“小旭有创意,擅长想点子,有几分灵感就敢尝试。你比较周全,往往有把握之后才肯做。”
“是这样么,我自己没意识到。”张俪疑惑。
“旁观者清嘛。”
许非擦完上半身,坐在床上道:“我这段忙,开拍就更忙了,估摸下半年都得搭进去。开店的事,还得麻烦你们多操心。对了,我妈过阵子可能要过来,常住。”
“常,常住?”
“嗯,我干不了个体户,得用她的名头。哎,你现在转业了,其实也可以试试,有什么麻烦我帮你兜着。”
“我……”
张俪轻轻摇头,“我自觉也没做演员的天赋,但对影视这方面还是很感兴趣,不想过早放弃。”
“影视行业多种多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得多了解。”
许非想了想,道:“这样吧,等我们开拍,我带你去片场转转。好了,不早了,你也睡吧。”
“嗯。”
“……”
许非扯着腰带,见她不动,“你要看我擦下面么?”
“啊?那,那我回去了。”
张俪慌的不知所措,低头跑出门。
……
夜半。
庭院静谧,傻狗在狗窝里睡觉,猫瞪着钛合金眼巡视一圈,江山无恙,遂摇摇摆摆的跳到窗台上。
张俪迷迷糊糊的睡着,忽听旁边一阵躁动。
“我想到了,想到了。”
“嗯?”
“我想到做什么东西,哎呀,你别睡了……”
陈小旭晃着她肩膀,“赵妍妮是个小女孩子,女孩子都喜欢可爱漂亮的小玩意,我们做暖耳怎么样?”
暖耳?
张俪勉强调动了一些思维。
这东西很早就有,书上有记载: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
“有人买么,现在都带狗皮帽子。”她含糊道。
“当物质生活低下的时候,人们往往不追求精致,但现在水平提高了,尤其是京城,女孩子都喜欢美的,谁想冬天戴个破帽子呢?”
陈小旭颇有几分非言非语,道:“再说我们也可以做帽子呀,毛线织的,配上暖耳,凑成一套卖。
哎呀,别睡了,这么大的事情!”
“多大的事也得睡觉呀,明天再折腾好不好?”
张俪把她按回被窝,又拍了拍。
“唔……”
陈小旭一肚子话吐不出来,各种郁闷。
“暖耳?”
第二天一早,许非听到这个词还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就是保暖耳罩嘛!
后世很常见,现在比较少,因为条件不好,冬天太冷,光戴这东西不实用,得把脑袋都包起来才行。
“嗯。”
“你不吃饭了?”
“不吃。”
“那怎么行,我给你烤个地瓜吧。”
张俪去厨房拿了个大地瓜,生好小炉子,找块薄纸板盖在上面。然后切薄片,一片片的摊在纸板上。
炉火很旺,热度透上来,地瓜水分脱干,很快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甜香。
里屋床上,陈小旭抱着被子,绞尽脑汁。
什么书签子,笔记本啊,文具类根本做不了。除非自己有厂子,大批量生产,这样能赚到钱。但她知道现在木有厂子,纯作坊,而且重心在服装上。
许非明显主打女性市场,跟当初卖挎包一样。
陈小旭跟着练摊,深得其味,思路合拍。于是她又想起卖书包,面向儿童市场,那些孩子撒泼打滚催生出的购买力,令自己震惊。
女装暂时不懂,不过戏里有个孩子,赵妍妮。
赵妍妮,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小姑娘喜欢什么呢?
“来吃了。”
张俪端着盘子进来,拈起一片略带焦糊的地瓜,“给,呼……小心烫。”
小旭下意识张嘴,直接吞。
“傻了你?”
她戳了戳妹妹的头,“我放这了,你记得吃。”
末了,她又去厨房烧了壶热水,见许非还没回来。
院子里影影绰绰,石榴树的枝丫晃动,狗在跟虫子玩,猫在窗台上打着呵欠。东厢里传出两口子的悄悄话,夹杂着一些古古怪怪。
“灯关了。”
“不关,我想看看。”
“看什么……哎呀!”
“……”
张俪听得脸红,急忙提水回屋,陈小旭居然还在那儿歪着。
“你真是着魔了,明天再商量也不迟啊?”
“不行,想不出来我睡不着!”
小旭瞧了她一眼,“你又温温吞吞的了。”
“我这是劳逸结合,来烫烫脚,你也走一天了。”
“嗯?”
张俪见她没动静,叹了口气,倒盆热水端进来,“我上辈子一定欠了你的。”
“才不,你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陈小旭哄得她连气都生不了,随即扯掉袜子,两只白嫩的小脚伸进盆里。脚指头在水里一泡,衬着灯光仿佛是透明的。
“咣啷!”
“咣啷!”
外面忽地一阵声响,某人推车进院,却是回来了。
第164章 六月
“回来了?”
许非一进门,就见西厢门口站着个人,影子落在地上,窈窈窕窕。
“嗯,你们吃饭了么?”
“不怎么饿,烤了个地瓜吃,你呢?”
“我刚对付一口,今天晕头转向的……”
许非把自行车停好,跟张俪进了正屋,灯打开,冷清一天的屋子总算有了点生气。
“这风刮的,全是沙子……”
他脱了外套,摸了摸脖子,黏糊糊一层砂粒感,“还有热水么?”
“小旭还剩点洗脚水,你要么?”
“啊?真洗脚,假洗脚啊?”
“当然真的了,你要么?”
“呃,拿来吧。”
张俪笑着出去,不一会,提着半壶水进来。
许非一瞧,嗯,我就说不能坑我。
他又脱了衬衫,剩件白背心,投投毛巾开始擦。脖子修长,肩略宽,胳膊不粗不细,肌肉线条流畅,不是那种壮汉感,而是一种很舒服的男子体态。
“小旭干嘛呢?”
“自己发疯呢。这两天我们跑了十几家店,看了几十套书签子,无论创意还是技术都非常成熟。而且是大印厂批量做,我们一星半点的估计不太行。”
“笔记本呢?”
“笔记本都是那种塑料皮的,倒是能弄些新花样,但问题是货量少,利润薄,除非我们自己开家厂子。”
“哦……”
许非本来也没当重点,就是很惊讶俩人的积极性,居然懂市场调查了。
他擦了一遍,没太干净,张俪拿过毛巾,又投了投,“小旭正在想别的路子,都魔怔了,我脑子笨,也帮不上忙。”
“你不是笨,你是稳,谢谢……”
许非接过毛巾,笑道:“小旭有创意,擅长想点子,有几分灵感就敢尝试。你比较周全,往往有把握之后才肯做。”
“是这样么,我自己没意识到。”张俪疑惑。
“旁观者清嘛。”
许非擦完上半身,坐在床上道:“我这段忙,开拍就更忙了,估摸下半年都得搭进去。开店的事,还得麻烦你们多操心。对了,我妈过阵子可能要过来,常住。”
“常,常住?”
“嗯,我干不了个体户,得用她的名头。哎,你现在转业了,其实也可以试试,有什么麻烦我帮你兜着。”
“我……”
张俪轻轻摇头,“我自觉也没做演员的天赋,但对影视这方面还是很感兴趣,不想过早放弃。”
“影视行业多种多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得多了解。”
许非想了想,道:“这样吧,等我们开拍,我带你去片场转转。好了,不早了,你也睡吧。”
“嗯。”
“……”
许非扯着腰带,见她不动,“你要看我擦下面么?”
“啊?那,那我回去了。”
张俪慌的不知所措,低头跑出门。
……
夜半。
庭院静谧,傻狗在狗窝里睡觉,猫瞪着钛合金眼巡视一圈,江山无恙,遂摇摇摆摆的跳到窗台上。
张俪迷迷糊糊的睡着,忽听旁边一阵躁动。
“我想到了,想到了。”
“嗯?”
“我想到做什么东西,哎呀,你别睡了……”
陈小旭晃着她肩膀,“赵妍妮是个小女孩子,女孩子都喜欢可爱漂亮的小玩意,我们做暖耳怎么样?”
暖耳?
张俪勉强调动了一些思维。
这东西很早就有,书上有记载: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
“有人买么,现在都带狗皮帽子。”她含糊道。
“当物质生活低下的时候,人们往往不追求精致,但现在水平提高了,尤其是京城,女孩子都喜欢美的,谁想冬天戴个破帽子呢?”
陈小旭颇有几分非言非语,道:“再说我们也可以做帽子呀,毛线织的,配上暖耳,凑成一套卖。
哎呀,别睡了,这么大的事情!”
“多大的事也得睡觉呀,明天再折腾好不好?”
张俪把她按回被窝,又拍了拍。
“唔……”
陈小旭一肚子话吐不出来,各种郁闷。
“暖耳?”
第二天一早,许非听到这个词还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就是保暖耳罩嘛!
后世很常见,现在比较少,因为条件不好,冬天太冷,光戴这东西不实用,得把脑袋都包起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