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节
和这光棍一聊,他所讲的,和那男的讲的差不多。听来听去,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忽然,我想到昨晚我所看到的那座庙,打断这人说,“我刚才过来的时候,看到那河对岸的山头上有座庙,是干嘛的?”
“庙?”这人愣了愣。
“对啊,山上那座。”
“你说那个啊,那是红军当年让修的。”
“哦?为什么让修座庙在那里?”
“你不提那庙我都忘了,好像就是因为那个红军小战士诈尸修的…”
这人告诉我说,据他爹活着时跟他讲,当年那个红军小战士诈尸的事,闹的人心惶惶的,惊动了红军总部。那小战士的尸体被烧掉后的第二天,总部派了一个长的眉清目秀的红军干部过来,彻查这件事。那干部转悠了两天,最后让修了座庙在那里…
“他有没有说让在那里修庙的原因?”我问。
“没有…”
我想到了什么?我想到当初石头村山体滑坡时,我和雨馨藏身的那座废庙,那座庙,据说是当年八路撤走的时候,‘徐师’让修的…
忽然,我听到杨叔叫我的声音,“小冷,小冷,你在哪里?!”
“这里!…”
“快点出来,你师父他们来了…”
☆、第三十一章 茶马古道
我心说,师父他们怎么会过这里来?…我也顾不得跟这光棍告辞,急急忙忙的便跑了出去。来到村道上一望,只见师父他们正站在东边那里,向风跟杨老爷子也在。这村上的村民听到杨叔的叫喊,不少人从家里探头往外看。
“师父,你们怎么来了?”跑到跟前,我问道。
“我也正想问的。”杨叔拍了拍手里的包,“那男的把包给我们送来,我跑过来叫你,刚好碰到你师父他们,小张,你们怎么来了?”
“我跟杨老爷子在昨晚借宿的那村子上打探到一件事,所以就打这个崔大爷的电话通知师父,一起过来了。”向风说,“本来也给阿冷打电话通知你们的,可电话打不通…”
“我手机坏了。”我说道,“你们打探到什么事?”
师父看了看那些张望的村民,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我们找一个清静,能避雨的地方。”
“我知道一个好地方…”
我带着师父他们,来到先前我跟杨叔避雨烤火的那座破房子。
一进屋,我迫不及待便问,“阿风,你们打探到什么事?”
“关于茶马古道的事…”向风说。
“茶马古道?”
“嗯…”
向风说,昨天和我们分头以后,他和杨老爷子去了东边的那村子,像我们一样,借宿在了一户村民家里。晚上,他们和那村民聊了很多,虽然没问到关于冉民的线索,但杨老爷子对川蜀地区的民俗文化之类特别感兴趣,依然聊兴不减,后面聊着聊着,聊到了茶马古道,结果得知到这样一件事…
茶马古道,是古时候连接川藏的商业通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一批又一批的马帮,背夫,负载着茶叶、丝绸、山药、毛皮…等等物质,长年累月的来往于川藏之间,促进了文化的沟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所谓茶马古道,并不是单一的一条路道,它是由许多主道和无数条支道所构成的,十分复杂的交通路道网。随着川藏公路的打通,那些古道,除了仅作为村镇相通的路道以外,其余大多都废弃了,有的成了旅游景点,有的成了历史遗迹…
不过,在川藏公路修通之前的历史长河里,有些古道由于不可抗距的自然因素,比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早就已经废弃了…听到这里,杨老爷子便好奇的问那村民,知不知道古时候遭废弃的路道有哪些,在什么地方。结果,他村民想了好一会儿说,他听老一辈人讲,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有一条路道被山体滑坡所阻断,无法再通行,所以废弃了…
听那人这样一说,杨老爷子和向风两个,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我当初去‘鬼境’里,那个死鬼老头儿的讲述,那老头儿的爷爷杨显圣,是大明永乐年间进士(明朝初期),那杨显圣跑到川西邛崃山脉这里来游玩,返程时遇到了山体滑坡…当时在下大雨,杨显圣和他那仆人,应该不是爬山越岭,而是走山间的路时遇到的滑坡…分析之下,两个人都觉得,那个村民所说的那条道,或许就是杨显圣当年所走的那一条。向那村民问明那条道所在的大体位置,天还没大亮,向风便打电话告诉了师父他们两个…
“那你们过这村子来干嘛?”我问。
“去茶马古道,经过这村子。”向风说。
“哦哦…”我用手指敲了敲头,“我真笨,这应该能想到的…”
“师父说,我们不是来旅游玩耍的,既然有线索,就抓紧追寻,不回那镇上叫雨馨、晨星她们了,电话联系不到你们,那也不找你们了,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碰头了,你们为什么来这里?”
我把我们的经历,给众人讲述了一遍,把杨老爷子和那崔老头儿两个听的眼睛都直了。
“还有这样的事?”杨老爷子问。
“嗯,刚才我出来的那家,那个光棍说,那个红军小战士的尸体被烧掉以后,有个红军干部过来他们这村子,让修了座庙在河对岸的山头上,师父,我们要不要过那座庙去看看?”我道。
“也好。”师父说,“顺路看一看,再去茶马古道也无妨…”
来到那条河边,这样白天看,河水十分清澈,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辨,真不知道,昨晚河里那个白色的是个什么东西…
沿着河岸往下游走了一段,穿过一座石桥,我们来到河对岸,很短的工夫,到了那庙山底下,沿着台阶而上,我们来到庙里…这是一座佛庙,里面供着一尊佛像,面朝着下面的河道…
“这庙修在这里,供一尊佛,是镇这河的…”向风说。
“这样么?”我道。
“嗯。”向风说,“乐山大佛你应该知道吧?”
“当然…你的意思是说,这座庙里的佛,和那乐山大佛是一样性质的,也是用来镇水的?”
向风点了下头。
我朝下面那河望了望,“这么一条小河里,难道还有水怪作乱不成,还弄个佛在这里镇着?我昨晚遭遇的那个,是个水怪?”
师父看了看表说,“具体那是什么,到时候我们回来再查探,走,去茶马古道…”
我们冒着雨,从这村子往西,顺着一条泥泞的山间小路,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来到一条石头路。
“这应该就是茶马古道了。”向风手指着路上,“大家看…”
我看过去,只见这路道上有一个个或深或浅的凹坑,延伸而去。
“怎么这么多坑?”我疑惑道。
“这是拐子窝。”向风说,“古时候的背夫,为了减轻重物对脊背的压力,都是拄着拐杖前行,他们一走,就要走几百上千里的路,为了防止拐头磨损,所以,都会在头上包一块铁皮之类的东西,无数人长年累月的这样行走,久而久之,就在路面上形成这么多坑窝…”
我心里暗暗叹服古人的毅力和艰辛,居然在石头路上拄出这么多坑来…
顺着这条石路又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一座数层楼高的山梁,一条长约七八米的隧洞穿梁而过。这条隧洞是古人开凿的,洞顶离地足有三米高,洞壁的砖颜色都有些发黑了,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过了隧洞,路道蜿蜒而下,又走二三里,我们来到一个古村子。
向风四处打量了一番,说道,“那人所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村子了,出了这村子,再走大约二三里,就到那条路的路口…”
走了这么久的路,我跟向风,师父,我们三个都还好,杨叔,杨老爷子,还有那个崔老头儿,三人都累的弓腰驼背的,快走不动了。现在已经是中午了,师父决定,在这村上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再走。
这雨下起来没完没了的,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眼前这个雨中的村子,如果不是有衣着时尚的游客打着伞四处走动的话,真让人怀疑是不是穿越来到了古代,房子大多都是那种明清风格的,石墙黑瓦的老房,墙头上生长着藤蔓植物。老街两边,茶馆的招牌黑漆漆的。街檐底下,不少身穿藏族服装,脸膛黑红的女人,向游客售卖糍粑、糯米糕之类小吃,以及藏族特色的各种小玩意儿…
在一家茶馆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我们打起精神,继续前行,终于来到向风所说的那个路口。
从那路口转弯,没走很久,又来到一个村子。幸亏向村民询问了一下,不然的话,如果顺着出村的路走,就走错了。我们问‘茶马古道’,这村里的村民开始不知道是什么,就像住在古运河边的村民,不知道那就是古代京杭运河一样…后面,那村民才明白过来,我们所指的,应该是他们村外的‘老路’…在一个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那‘老路’,几个人面面相觑…
眼前这条路,由于多年没人走过,几乎已经分辨不出路道来了,只近处,拨开乱草,可以看到凹凸不平,龟裂不堪的铺路石头,往远处看,不是树就是草,再往远处,便是云雾笼罩的茫茫大山…
向带我们来的那村民道谢以后,我们走上这条路。走了不到半里,便已经完全分辨不出路径了。不过,这难不倒我们。师父,我,向风,我们三个都是术师,就算这路被深埋到地下,我们也能探的到。不过,如此一来,每走一段,就要用罗盘探一探,行进的速度慢之又慢。走了大半个下午,才走了不到十里。四近已经望不到人烟,雨中的景致倒是挺美丽,全是原生态的山石树木,有些简直像画一样。这川西的风光,比太行山要美丽多了,但由于交通不够便利,还有其它种种原因,相对于名山大川来说,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如果雨馨和晨星在的话,肯定要拍不少照片…
杨叔他们三个,喘气都像老牛一样了,互相搀扶着,咬牙硬撑着跟在后面。将近五点钟时,路忽然出现了!紧贴着前面的山壁,被青草覆盖,像铺了层绿毯子,路旁便是万丈深崖…
“看那里!”向风指着前方远处说。
☆、第三十二章 万骨洞
我们顺着向风手指看过去,只见前面的远处,两山之间有一个垭口。从我们眼前这条路的走向来看,就是通往那垭口的。那垭口的下半部分,看起来被封堵住了,根本没法通过…
我看了看众人,说道,“莫非,那里就是当年山体滑坡的地方?”
“过去看看。”师父说。
这山壁上的路十分狭窄,一旁就是悬崖,往下望一眼,头晕目眩的。路上的草被雨一淋,脚踩上去滑辘辘的,我们不敢大意,一个牵着一个的衣服走。
终于通过山壁上最艰险的这一段,回头看去,众人都像卸掉大石头一样,浑身轻松。向风说,以前的背夫,在通过悬崖峭壁上的路段的时候,经常会有人失足摔下去。古人都很迷信,认为掉崖的人死的不甘,尸体如果不从崖底捞上来,亡魂徘徊不去,久而久之,就会害其他过路的人。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专人打捞掉崖人的尸体,尸体被弄上来以后,统一处理。茶马古道上每年都会死很多人,不仅有掉崖摔死的,还有病死的,冻死的,累死的,等等,所以,沿途不少地方,都有尸体被处理所形成的‘万骨坑’…
休息片刻,我们一鼓作气,黄昏时分,终于来到垭口。来到近前一看,这垭口中间的土石足有数十层楼高,十分陡峭,由于常年风吹雨淋,早已看不出山体滑坡的样子了,石缝里长满了草…
“应该就是这里了。”向风说。
“可这…”我往高处望了望,说道,“是不是那个什么杨显圣当年遇险的地方?”
师父想了想,问我道,“鬼境里的那个老头儿跟你说,杨显圣当时钻进了一个山洞里,所以躲过一劫,是么?”
“嗯,杨显圣出了那山洞以后就迷路了,一直走,到了一条河…师父,如果我们能找到那个山洞,看那山洞通向哪里,然后根据地图,应该就能够确定,杨显圣当年所到的,是哪一条河…这么一说,我想到一件事…”
众人都看着我。
“什么事?”师父问。
“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我说道,“大家想啊,那些冉族遗民,据说是隐居在岷江支流下游的深山里,而岷江的支流,无论大渡河也好,青衣江也好,在雅安西部这里,都不是下游…”
“不是下游?”杨老爷子愣问。
“阿冷说的没错…”向风说,“从雅安往乐山段,才是下游,西部这里不是。”
“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邛崃山脉,种种迹象表明,那些冉民必然在这一带无疑。如果不是那死鬼老头儿的表述有误,那么我认为,所谓的岷江支流,并不是一级支流(大渡河)或者二级支流(青衣江),而是奔行在山间的三级或者四级支流,也就是大渡河或青衣江的支流…”
“嚯…”杨叔嘴一咧,“要是这样,那这范围可就大了,支流有支流,支流还有支流,支支流流无穷尽也,我们在这山里,就算全部把衣服走烂,变成露大屁股,蹦蹦跳跳的野人,估计也摸不清到底是哪条支流…”
“唉…”杨老爷子叹了口气,“要不是为了尽快查到诅咒的根源,我现在就找个能露大屁股睡觉的地方,好好睡上他妈的十天八个月,我这老腰都快走断了…”
师父看了看天色说,“天很快就黑了,我们先施法测一测,看看这垭口这里,有没有山洞洞口…”
我和向风两人协助师父,按照后天八卦位,在埋堵垭口的山石上,布了八道六丁六甲神符,符与符相距两米,围成一圈。师父在符圈正中一块凸出来的石头上,起了一个小小的坛。然后,师父紧贴着那坛站着,以剑指指坛,闭起眼睛,嘴里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师父身子一测,剑指往下一斜,指住一个地方…
“怎么样师父?”
见师父睁开眼睛,我问道。
“我所指的这位置,埋藏着一个山洞的洞口…”师父说。
“真有山洞?!”
“嗯。”
“我想,这里肯定就是杨显圣当年遇险的地方,在山体垮塌的那一瞬间,他钻进了垭口山壁的山洞里,从而逃过了一劫。”师父说。
“可这洞口被埋住了呀,我们要怎么进去?”杨老爷子问。
这时候,天已经全黑了,雨下的大了起来。师父看了看时间,说道,先找个地方,吃饭休息吧,明天一早再想办法,如果进不去这山洞,那就想办法卜一卜,看这山洞通哪里,然后翻山过去…
我们离开垭口,往西走了大约两百多米,来到山体往里凹陷的一处地方避雨,每人吃了些包里携带的食物。夜渐渐深了下来,群山好比环绕的巨人,耸立在黑暗里,显得十分神秘。走了一大天,大家都累坏了,杨叔也没了兴致说笑。我们靠着山壁,听着远近细密的雨声,纷纷睡了过去。睡到后半夜的时候,我感觉肚子不大舒服,醒了过来,看了看众人,都还在睡着。雨仍在下,外面黑乎乎的一片。
我怕吵醒师父他们,小心翼翼的从包里摸索到手电筒,披了雨衣,来到了外面。走了二三十米,我用手电照了一圈,没有适合方便的地方,我就又走了一段。手电光下,只见前面有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密,于是便快步来到了树底下。
这树也不知多少年头了,很粗壮,我用手抱了抱,根本抱不过来。用手电往上照了照密密的枝叶,我用手拍了拍树身,说道,“树啊树,念你常年累月立在这里,吸风饮露,孤苦无依,本大师给你贡献点肥料吧…”
“庙?”这人愣了愣。
“对啊,山上那座。”
“你说那个啊,那是红军当年让修的。”
“哦?为什么让修座庙在那里?”
“你不提那庙我都忘了,好像就是因为那个红军小战士诈尸修的…”
这人告诉我说,据他爹活着时跟他讲,当年那个红军小战士诈尸的事,闹的人心惶惶的,惊动了红军总部。那小战士的尸体被烧掉后的第二天,总部派了一个长的眉清目秀的红军干部过来,彻查这件事。那干部转悠了两天,最后让修了座庙在那里…
“他有没有说让在那里修庙的原因?”我问。
“没有…”
我想到了什么?我想到当初石头村山体滑坡时,我和雨馨藏身的那座废庙,那座庙,据说是当年八路撤走的时候,‘徐师’让修的…
忽然,我听到杨叔叫我的声音,“小冷,小冷,你在哪里?!”
“这里!…”
“快点出来,你师父他们来了…”
☆、第三十一章 茶马古道
我心说,师父他们怎么会过这里来?…我也顾不得跟这光棍告辞,急急忙忙的便跑了出去。来到村道上一望,只见师父他们正站在东边那里,向风跟杨老爷子也在。这村上的村民听到杨叔的叫喊,不少人从家里探头往外看。
“师父,你们怎么来了?”跑到跟前,我问道。
“我也正想问的。”杨叔拍了拍手里的包,“那男的把包给我们送来,我跑过来叫你,刚好碰到你师父他们,小张,你们怎么来了?”
“我跟杨老爷子在昨晚借宿的那村子上打探到一件事,所以就打这个崔大爷的电话通知师父,一起过来了。”向风说,“本来也给阿冷打电话通知你们的,可电话打不通…”
“我手机坏了。”我说道,“你们打探到什么事?”
师父看了看那些张望的村民,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走,我们找一个清静,能避雨的地方。”
“我知道一个好地方…”
我带着师父他们,来到先前我跟杨叔避雨烤火的那座破房子。
一进屋,我迫不及待便问,“阿风,你们打探到什么事?”
“关于茶马古道的事…”向风说。
“茶马古道?”
“嗯…”
向风说,昨天和我们分头以后,他和杨老爷子去了东边的那村子,像我们一样,借宿在了一户村民家里。晚上,他们和那村民聊了很多,虽然没问到关于冉民的线索,但杨老爷子对川蜀地区的民俗文化之类特别感兴趣,依然聊兴不减,后面聊着聊着,聊到了茶马古道,结果得知到这样一件事…
茶马古道,是古时候连接川藏的商业通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一批又一批的马帮,背夫,负载着茶叶、丝绸、山药、毛皮…等等物质,长年累月的来往于川藏之间,促进了文化的沟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所谓茶马古道,并不是单一的一条路道,它是由许多主道和无数条支道所构成的,十分复杂的交通路道网。随着川藏公路的打通,那些古道,除了仅作为村镇相通的路道以外,其余大多都废弃了,有的成了旅游景点,有的成了历史遗迹…
不过,在川藏公路修通之前的历史长河里,有些古道由于不可抗距的自然因素,比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等,早就已经废弃了…听到这里,杨老爷子便好奇的问那村民,知不知道古时候遭废弃的路道有哪些,在什么地方。结果,他村民想了好一会儿说,他听老一辈人讲,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有一条路道被山体滑坡所阻断,无法再通行,所以废弃了…
听那人这样一说,杨老爷子和向风两个,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我当初去‘鬼境’里,那个死鬼老头儿的讲述,那老头儿的爷爷杨显圣,是大明永乐年间进士(明朝初期),那杨显圣跑到川西邛崃山脉这里来游玩,返程时遇到了山体滑坡…当时在下大雨,杨显圣和他那仆人,应该不是爬山越岭,而是走山间的路时遇到的滑坡…分析之下,两个人都觉得,那个村民所说的那条道,或许就是杨显圣当年所走的那一条。向那村民问明那条道所在的大体位置,天还没大亮,向风便打电话告诉了师父他们两个…
“那你们过这村子来干嘛?”我问。
“去茶马古道,经过这村子。”向风说。
“哦哦…”我用手指敲了敲头,“我真笨,这应该能想到的…”
“师父说,我们不是来旅游玩耍的,既然有线索,就抓紧追寻,不回那镇上叫雨馨、晨星她们了,电话联系不到你们,那也不找你们了,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碰头了,你们为什么来这里?”
我把我们的经历,给众人讲述了一遍,把杨老爷子和那崔老头儿两个听的眼睛都直了。
“还有这样的事?”杨老爷子问。
“嗯,刚才我出来的那家,那个光棍说,那个红军小战士的尸体被烧掉以后,有个红军干部过来他们这村子,让修了座庙在河对岸的山头上,师父,我们要不要过那座庙去看看?”我道。
“也好。”师父说,“顺路看一看,再去茶马古道也无妨…”
来到那条河边,这样白天看,河水十分清澈,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辨,真不知道,昨晚河里那个白色的是个什么东西…
沿着河岸往下游走了一段,穿过一座石桥,我们来到河对岸,很短的工夫,到了那庙山底下,沿着台阶而上,我们来到庙里…这是一座佛庙,里面供着一尊佛像,面朝着下面的河道…
“这庙修在这里,供一尊佛,是镇这河的…”向风说。
“这样么?”我道。
“嗯。”向风说,“乐山大佛你应该知道吧?”
“当然…你的意思是说,这座庙里的佛,和那乐山大佛是一样性质的,也是用来镇水的?”
向风点了下头。
我朝下面那河望了望,“这么一条小河里,难道还有水怪作乱不成,还弄个佛在这里镇着?我昨晚遭遇的那个,是个水怪?”
师父看了看表说,“具体那是什么,到时候我们回来再查探,走,去茶马古道…”
我们冒着雨,从这村子往西,顺着一条泥泞的山间小路,走了将近两个小时,来到一条石头路。
“这应该就是茶马古道了。”向风手指着路上,“大家看…”
我看过去,只见这路道上有一个个或深或浅的凹坑,延伸而去。
“怎么这么多坑?”我疑惑道。
“这是拐子窝。”向风说,“古时候的背夫,为了减轻重物对脊背的压力,都是拄着拐杖前行,他们一走,就要走几百上千里的路,为了防止拐头磨损,所以,都会在头上包一块铁皮之类的东西,无数人长年累月的这样行走,久而久之,就在路面上形成这么多坑窝…”
我心里暗暗叹服古人的毅力和艰辛,居然在石头路上拄出这么多坑来…
顺着这条石路又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一座数层楼高的山梁,一条长约七八米的隧洞穿梁而过。这条隧洞是古人开凿的,洞顶离地足有三米高,洞壁的砖颜色都有些发黑了,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过了隧洞,路道蜿蜒而下,又走二三里,我们来到一个古村子。
向风四处打量了一番,说道,“那人所说的,应该就是这个村子了,出了这村子,再走大约二三里,就到那条路的路口…”
走了这么久的路,我跟向风,师父,我们三个都还好,杨叔,杨老爷子,还有那个崔老头儿,三人都累的弓腰驼背的,快走不动了。现在已经是中午了,师父决定,在这村上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再走。
这雨下起来没完没了的,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眼前这个雨中的村子,如果不是有衣着时尚的游客打着伞四处走动的话,真让人怀疑是不是穿越来到了古代,房子大多都是那种明清风格的,石墙黑瓦的老房,墙头上生长着藤蔓植物。老街两边,茶馆的招牌黑漆漆的。街檐底下,不少身穿藏族服装,脸膛黑红的女人,向游客售卖糍粑、糯米糕之类小吃,以及藏族特色的各种小玩意儿…
在一家茶馆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我们打起精神,继续前行,终于来到向风所说的那个路口。
从那路口转弯,没走很久,又来到一个村子。幸亏向村民询问了一下,不然的话,如果顺着出村的路走,就走错了。我们问‘茶马古道’,这村里的村民开始不知道是什么,就像住在古运河边的村民,不知道那就是古代京杭运河一样…后面,那村民才明白过来,我们所指的,应该是他们村外的‘老路’…在一个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那‘老路’,几个人面面相觑…
眼前这条路,由于多年没人走过,几乎已经分辨不出路道来了,只近处,拨开乱草,可以看到凹凸不平,龟裂不堪的铺路石头,往远处看,不是树就是草,再往远处,便是云雾笼罩的茫茫大山…
向带我们来的那村民道谢以后,我们走上这条路。走了不到半里,便已经完全分辨不出路径了。不过,这难不倒我们。师父,我,向风,我们三个都是术师,就算这路被深埋到地下,我们也能探的到。不过,如此一来,每走一段,就要用罗盘探一探,行进的速度慢之又慢。走了大半个下午,才走了不到十里。四近已经望不到人烟,雨中的景致倒是挺美丽,全是原生态的山石树木,有些简直像画一样。这川西的风光,比太行山要美丽多了,但由于交通不够便利,还有其它种种原因,相对于名山大川来说,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如果雨馨和晨星在的话,肯定要拍不少照片…
杨叔他们三个,喘气都像老牛一样了,互相搀扶着,咬牙硬撑着跟在后面。将近五点钟时,路忽然出现了!紧贴着前面的山壁,被青草覆盖,像铺了层绿毯子,路旁便是万丈深崖…
“看那里!”向风指着前方远处说。
☆、第三十二章 万骨洞
我们顺着向风手指看过去,只见前面的远处,两山之间有一个垭口。从我们眼前这条路的走向来看,就是通往那垭口的。那垭口的下半部分,看起来被封堵住了,根本没法通过…
我看了看众人,说道,“莫非,那里就是当年山体滑坡的地方?”
“过去看看。”师父说。
这山壁上的路十分狭窄,一旁就是悬崖,往下望一眼,头晕目眩的。路上的草被雨一淋,脚踩上去滑辘辘的,我们不敢大意,一个牵着一个的衣服走。
终于通过山壁上最艰险的这一段,回头看去,众人都像卸掉大石头一样,浑身轻松。向风说,以前的背夫,在通过悬崖峭壁上的路段的时候,经常会有人失足摔下去。古人都很迷信,认为掉崖的人死的不甘,尸体如果不从崖底捞上来,亡魂徘徊不去,久而久之,就会害其他过路的人。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专人打捞掉崖人的尸体,尸体被弄上来以后,统一处理。茶马古道上每年都会死很多人,不仅有掉崖摔死的,还有病死的,冻死的,累死的,等等,所以,沿途不少地方,都有尸体被处理所形成的‘万骨坑’…
休息片刻,我们一鼓作气,黄昏时分,终于来到垭口。来到近前一看,这垭口中间的土石足有数十层楼高,十分陡峭,由于常年风吹雨淋,早已看不出山体滑坡的样子了,石缝里长满了草…
“应该就是这里了。”向风说。
“可这…”我往高处望了望,说道,“是不是那个什么杨显圣当年遇险的地方?”
师父想了想,问我道,“鬼境里的那个老头儿跟你说,杨显圣当时钻进了一个山洞里,所以躲过一劫,是么?”
“嗯,杨显圣出了那山洞以后就迷路了,一直走,到了一条河…师父,如果我们能找到那个山洞,看那山洞通向哪里,然后根据地图,应该就能够确定,杨显圣当年所到的,是哪一条河…这么一说,我想到一件事…”
众人都看着我。
“什么事?”师父问。
“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我说道,“大家想啊,那些冉族遗民,据说是隐居在岷江支流下游的深山里,而岷江的支流,无论大渡河也好,青衣江也好,在雅安西部这里,都不是下游…”
“不是下游?”杨老爷子愣问。
“阿冷说的没错…”向风说,“从雅安往乐山段,才是下游,西部这里不是。”
“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邛崃山脉,种种迹象表明,那些冉民必然在这一带无疑。如果不是那死鬼老头儿的表述有误,那么我认为,所谓的岷江支流,并不是一级支流(大渡河)或者二级支流(青衣江),而是奔行在山间的三级或者四级支流,也就是大渡河或青衣江的支流…”
“嚯…”杨叔嘴一咧,“要是这样,那这范围可就大了,支流有支流,支流还有支流,支支流流无穷尽也,我们在这山里,就算全部把衣服走烂,变成露大屁股,蹦蹦跳跳的野人,估计也摸不清到底是哪条支流…”
“唉…”杨老爷子叹了口气,“要不是为了尽快查到诅咒的根源,我现在就找个能露大屁股睡觉的地方,好好睡上他妈的十天八个月,我这老腰都快走断了…”
师父看了看天色说,“天很快就黑了,我们先施法测一测,看看这垭口这里,有没有山洞洞口…”
我和向风两人协助师父,按照后天八卦位,在埋堵垭口的山石上,布了八道六丁六甲神符,符与符相距两米,围成一圈。师父在符圈正中一块凸出来的石头上,起了一个小小的坛。然后,师父紧贴着那坛站着,以剑指指坛,闭起眼睛,嘴里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师父身子一测,剑指往下一斜,指住一个地方…
“怎么样师父?”
见师父睁开眼睛,我问道。
“我所指的这位置,埋藏着一个山洞的洞口…”师父说。
“真有山洞?!”
“嗯。”
“我想,这里肯定就是杨显圣当年遇险的地方,在山体垮塌的那一瞬间,他钻进了垭口山壁的山洞里,从而逃过了一劫。”师父说。
“可这洞口被埋住了呀,我们要怎么进去?”杨老爷子问。
这时候,天已经全黑了,雨下的大了起来。师父看了看时间,说道,先找个地方,吃饭休息吧,明天一早再想办法,如果进不去这山洞,那就想办法卜一卜,看这山洞通哪里,然后翻山过去…
我们离开垭口,往西走了大约两百多米,来到山体往里凹陷的一处地方避雨,每人吃了些包里携带的食物。夜渐渐深了下来,群山好比环绕的巨人,耸立在黑暗里,显得十分神秘。走了一大天,大家都累坏了,杨叔也没了兴致说笑。我们靠着山壁,听着远近细密的雨声,纷纷睡了过去。睡到后半夜的时候,我感觉肚子不大舒服,醒了过来,看了看众人,都还在睡着。雨仍在下,外面黑乎乎的一片。
我怕吵醒师父他们,小心翼翼的从包里摸索到手电筒,披了雨衣,来到了外面。走了二三十米,我用手电照了一圈,没有适合方便的地方,我就又走了一段。手电光下,只见前面有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密,于是便快步来到了树底下。
这树也不知多少年头了,很粗壮,我用手抱了抱,根本抱不过来。用手电往上照了照密密的枝叶,我用手拍了拍树身,说道,“树啊树,念你常年累月立在这里,吸风饮露,孤苦无依,本大师给你贡献点肥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