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想通
  所以他匆忙的走了,他还要去看看大当家的。
  林应声也不在意,走就走了,走了也好,她还要仔细的想一想。
  软筋散……像软筋散……全身乏力,不能动用武功,还有什么呢?对,是脉象,紊乱的脉象,这种症状,还有枯黄的容颜,身体萎缩,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你的药快熬干了!”
  王蛊突然在林应声身边蹲下,用手在她眼前晃。
  林应声立刻回神,她看到王蛊打扰她,心中不悦,他总是这样,她明明有正事。
  “说你呢!回神拉!”
  王蛊没在意她的不高兴,又提醒了一下,手指向药罐:“快干了!你要倒出来还是加水加药继续熬?”
  林应声这才看向药罐,发现的确熬干了。
  等等……熬干了!
  林应声突然想明白了什么。
  软筋散是暂时散功的,所以使不出武功,全身乏力,虚弱,还有憔悴的容颜,以及身体萎缩,都像是在变老。
  只不过,正常变老是缓慢的,在大当家的身上却很快,脉象紊乱,像是消耗过度的样子,这就说明,她在昏迷的时候,被消耗了气血,在快速变老!
  是身体上的变老,从各种机能方面,熬干了气血,就是油尽灯枯之象!
  这是什么药?也太可怕了!
  林应声想通了这点,却还是感觉到这药棘手,这么厉害,简直可以说恶毒,越国人哪里来的?为什么要用这种药?
  如果要用作杀人手段,还有其他毒药,为什么都是用这种?
  能够让人从年轻迅速衰老,在昏迷中熬到油尽灯枯,最后直接老死!
  这么狠毒,又诡秘的药,怎么制出来的,又用来做什么?
  林应声猜不透,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这个,她猜到药效,但没有想到对策。
  对症下药,也许会容易一些,但还要思考,还要试验。
  不过总算是有了头绪,好歹不负众望。
  她立刻就想要着手试药。
  王蛊看她呆愣住,而后就想要做什么去,分明没有听自己的话,心中不悦,一把拉住她。
  “你想什么呢?怎么不听我说话?你这药罐里的药都不用了?”
  林应声被他拉住,来不及生气,将他的手拂开:“你先别闹了行吗?那药不用了!我终于又了头绪,现在什么都没有这个要紧!我要抓紧时间配药,总要试一试!”
  将人甩开,林应声快步回到了黄张良为她准备的药房,埋头思索药房,时不时增减一二。
  她要趁着思绪清明时,拟出药方,而后再试验一下。
  知道药效,不能立马找到解药,但缓解却不难。
  气血流失,可补气血,昏迷期间耗费太多,可尽量保持清醒。
  要想彻底解毒,要继续找下去,但字少她不用担心大当家的,她会有足够的时间找到解药。
  王蛊看着房内伏案书写的人,心中叹息。
  这人心中还是那些药最重要,自己却是比不上的。
  不过不要紧,他会让她明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白君起写信给了某位将军之后,山下粮商被杀的传闻就少了很多,在他们之后,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案子。
  那位将军果然很讲义气,将越国人拖住了。
  李小白卧床,卓年摄入的药少,却也卧病在床,两个人都不能用了,可是白君起还有别人可用。
  他自己也没有闲着。
  白君起这天亲自下了山。
  他之前对李小白说的话,他心中已经有了猜测,现在来证实。
  山下人心惶惶,死了太多人,买粮食的都看不见了。
  这样的事情,出现在这里,百姓恐慌,就会这样。
  白君起还是有些不懂,越国人为什么选在这里,要粮食,可以理解,白君起能够猜到,但在这里,他们粮食要运到哪里去?
  之前杀人后夺走的粮食不少,运送要费很大力,越国人就不能少,太少根本运不走。
  白君起走到一家已经关门的粮店旁,是之前大当家的买粮的地方。
  趁着四下无人,他推门走进去,里面还可以看出当时的慌乱。
  这里不会有人来,他们担心引祸上身,不敢靠近,大当家的中了毒恍恍惚惚逃回去,所以那些痕迹没有收拾。
  白君起缓慢的走过,仔细的观察,他可以猜到当时的情况,地上还有血迹。
  不久,白君起走出了店门,将门关好,离开了这里。
  他基本可以确定了,现在就看那些人什么时候再出现。
  他来到一家小茶棚,虽然这里的一切都很破旧,但是他却没有丝毫的嫌弃,找个地方坐下:“来一碗茶。”
  经营茶棚的是老夫妻两个,看到白君起这样的人,心中诧异,生得这么好,穿得也比一般,气质更是高贵,明显是个贵气老爷,怎么来他们的摊子喝茶?
  附近还有加茶楼,虽然比不上大城镇,很简朴,但比他们这里好得多。
  这样的人物,就算路过,也应该去那边喝茶吧?
  不过,客人的决定,他们不好置喙,说哟茶,他们就上茶。
  “您的茶!”老汉端着茶送了过来,碗是那位老大娘特地擦过几遍的,很干净,茶水比较透亮,还很清香。
  不名贵,但也别有一番滋味。
  白君起有礼的谢过,他从来不介意这样,他在外没有表露身份,就跟这些人一样,是平等的。别人给他茶水,也用了心,一句道谢不算什么。
  白君起不会像有的高官,看不起平民,高高在上,嫌弃这些普通寻常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有什么不好?都是用了心的,也各有滋味。
  白君起就喜欢这样,坐在寻常的小摊,看着过往的百姓,听他们说话。
  这里比茶楼里听到的哟真实,贴近生活。
  茶楼里或许还有说书的,大多夸大其词,来引人注意。
  “唉,巷尾哪家粮店也关门了。我家里还好,自己种粮,不愁买不到。兄弟家却艰难,他们家比我们出息,兄弟做点小生意,就没有种地。谁知……出了这样的事,有钱都愁!”
  一个看着就像庄稼汉子的男人端起碗,灌了一口茶,粗声抱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