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这就是纯属赖皮了。要宫中文书和张姿一起做伪证,表示衣飞石不在现场。
——爱屋及乌到太后这个份上,也算是旷古罕见了。
“慢着。”谢茂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可他知道凭衣飞石的身手,想要不被兵马司的差役们抓住,那是轻而易举,“阿娘,我差人出去看看,再做定夺。他若要逃,兵马司哪里抓得住。”
太后从梦中被惊醒,还未适应灯火,殿内宫灯只点了寥寥几盏。她在黑夜中看了摆钟一眼,说:“已近丑时。五更鼓,夜禁除。你若要查,抓紧时间。待天亮了就不好办了。”
谢茂心中很是愧疚。他喜欢衣飞石是他的事,太后作为他的母亲,从未挑剔衣飞石半点不好——既不说衣飞石是男人不能生孩子,也不说衣飞石拿乔不懂得温顺奉迎,提起衣飞石也是笑眯眯的,只说小公子有本事又漂亮。
如今衣飞石在外边惹了事,累得太后也半夜三更起床帮着操心,他真是又感动又惭愧。
“还请阿娘给张姿一道懿旨,凡事从儿臣吩咐行事。”谢茂知道张姿是太后心腹,也知道相比起他而言,张姿更听从太后的吩咐。
他不会因忌惮太后就夺了张姿的兵权,也不会害怕被太后猜忌就不用张姿。他直接要。
太后瞪他一眼,说:“那日不是说了?人都给你了。早吩咐过了,随便你用!”
谢茂被她训得有点不好意思。那日太后给的都是二十四司的太监女官,他以为只给了宫权。哪晓得太后连羽林卫也一起给他了。时间紧迫,他讨好地冲太后笑了笑,即刻吩咐跟进来的黎顺:“你去,速去速回。”
黎顺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侍卫之一,和衣飞石很熟悉,又是张姿的亲弟弟,办什么都方便。
※
黎顺去得再快,在贞顺门与张姿汇合之后,一路飞马赶到西城兵马司衙门,也花了小半个时辰。禁中离西城兵马司衙门实在太远了。这地方他也很熟悉,前不久才被卫戍军捆成粽子,跟着逛青楼的谢茂一起被捉进来过。
和他那时候被捆得死紧丢廊下的惨状不同,钱彬对衣飞石那叫一个客气,黎顺跟着张姿去牢里找人时,十多个兵马司的衙役正端着水盆、拿着抹布,认认真真地替衣飞石打扫单间。卫烈就站在牢房门口,活像是监工。
衣飞石则坐在廊下,歪头靠着廊柱,身边还有一个两眼冒星星的少年在给他打扇。
黎顺仔细一看,我去,这不是那天穿着女装差点吓死人的钱元宝吗?
“二哥,你收我做徒弟吧?你别看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我投壶准头可好啦!那天我都看到了,你在房顶上呼呀一下飞过去,比鸟都轻灵……真好看。你教教我呗,我……哎,二哥,你喝茶,喝茶……”钱元宝被亲爹叫醒来陪衣飞石聊天,简直是心花怒放。
衣飞石看见钱彬、张姿与黎顺一齐走来,惊讶之余,心中也多了一丝触动。
黎顺来了。
他不意外黎顺会来。
他出了事,哪怕没有和皇帝私下的情谊,有他阿爹和大哥在西北,皇帝也一定会派人来察看。
让他意外的是,黎顺来得太快了。在他想来,总要等到天亮之后,宫门开了,皇帝听了消息才会处置。——消息能半夜递进宫去,本就代表着皇帝对他的看重。消息进了宫,皇帝还半夜醒来处理他这一点儿小事,这就更不得了了。
“诸位大人有礼。”衣飞石起身深施一礼,敬的不是诸位大人,而是黎顺所代表的拳拳天心。
作者有话要说:
bug小剧场:
钱彬:我到底是杨皇后的表舅?亲舅?还是堂舅?
杨皇后:你猜?
蠢作者:……可、可能是堂舅吧?
第46章 振衣飞石(46)
黎顺和衣飞石密谈后火速赶回宫中,恰好遇上宫门打开。
皇帝在太极殿坐等。他一夜没睡,拿着昨天没看完的奏折打发时间,实际上认真批阅过的奏折也就三两本,其他的堆砌在案角。——若衣飞石的事弄不明白,今天一整天皇帝都别想做事了。
黎顺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皇帝问他:“你怎么看?”
谢茂也有点懵。
这个梁幼娘因丧父之事已经彻底疯了,可她这么出格的举动,背后到底有没有陈朝的支持?她们有后手吗?后手是什么?
黎顺在东宫时就常为中宗办阴私事,相比起衣飞石那几个亲兵,他才是专业人士。
“回圣人,刺客在周记客栈引燃的乃是一车制作烟花用的火药,可见在外仍有同党,她不是一个人行事。她将动静闹得这么大,理由无外乎两个。一,她要公之于众,引起京中百姓热议,二,她这是孤注一掷,一旦事发,哪怕是她背后的主子,也没法悄无声息地灭火阻止她。”
他才说完这一句,谢茂脑子里的思路就彻底清晰了起来。真是关心则乱。
“她虽死了,她在外还有同党。她在侯爷长嫂的客栈里搞事情,今日只怕就有人放风了。”
黎顺和衣飞石在监牢里就想明白这事儿了,可是,就算想明白了,谣言这个事怎么破?
京城这么大,谁知道梁幼娘的同党潜伏在何处?谁能保证在他们传谣之前就识破他们的身份?不能!都不能!可等他们传谣之后再进行抓捕,是否抓错人(京中一大帮子闲得龇牙无聊就编段子的闲汉)不提,就算及时把人抓了,谣言也失了风,抓人的动作越发显得心虚,越发引人猜测。
这时候已经不是捞不捞衣飞石的问题了。皇帝、太后都存心包庇,就算有一万个证人站出来说衣飞石和陈朝探子在周记客栈接头交换情报,皇帝说我不信,你们就是栽赃,诸法司还能拿衣飞石如何?——西北衣家两父子手握重兵,御史敢上书骂皇帝,可不敢在这时候怼衣飞石。
这是谣言与民心的决斗。而民心是最淳朴,又最愚蠢善变的东西。
谢茂出身在新历3956年,现代人经历过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碰撞,走过了舆论绑架民心的纪年,到他出生的时代,人们已经变得谨信、自信且客观。他大学的专业是修真与科学农业进化观察研究,必修课里就有旧地球史,所以,他很熟悉这类套路。
“等一等吧。”谢茂吩咐黎顺,“事前已不可控制,只能后发制人。你去问张姿借人,全城布防,传谣的奸细有一个抓一个,——他们敢冒头,朕就不客气了。”
“是。”黎顺领命,又忍不住提醒,“圣人容禀,若此刻抓人,只怕反倒惹起百姓议论,‘坐实’了谣言……”明明是谣言,可若朝廷立马派人将传谣之人捉拿,坊间又要揣测是不是朝廷恼羞成怒,捉知情的无辜百姓封口。
“事后抓,百姓就不议论了?”谢茂根本不在乎议论,他就是要把这件事情搞大。
不搞大,怎么收场?不搞大,怎么从中谋利?
※
早市开启,忙碌来去的摊贩、货商,一边做着生意,一边暗搓搓地八卦。
“哎,昨晚东城好大的火光!怕不是雷公电母下凡!”
“你懂个屁,我听我那口子说了,这是玄女娘娘点火,是要赐福。”
“那我今天就带我小子去拜拜!是东城玄女庙吧?”
赞哥儿在城西早市潜伏了近三年,专盯着林首辅家采买的管事黄福,见这黄管事满脸精干、带着五个小厮入市,忙凑近那群说闲话的摊贩中,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消息”:“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在缉事所有个远房亲戚,听他说,昨儿就有人举报说,有陈朝探子在什么客栈传递情报。”
前边卫戍军满城搜人的闲事儿过去才不到两个月,朝廷当然都知道逛青楼的是信王,卫戍军纯属抓错了人,可百姓不知道啊。京城百姓还沉浸在“陈朝庆襄侯归来、不惜人头风月探知己”的香艳八卦中。
自文帝朝陈朝庆襄侯风光打脸谢朝诸学子后,京城百姓对自己城里有奸细这事儿,半点都不惊奇!奸细?肯定有嘛!五城兵马司都是吃干饭的,当年就把文皇帝气坏了,把他们的指挥使全部砍了头!可见咱们的兵马司,不行!
不用赞哥儿多忽悠,八卦群众就自由发挥了想象力:“说不定庆襄侯又回来了!住客栈嘛!”
“我看不见得。他才逃出去多久?再说了,城东那边哪有什么好客栈?庆襄侯啊!要住也是住老桂坊!据我推测,这回大概就是真奸细。”说话的是一个贩卖漆器的瘦汉,蓄须葛巾,打扮得干干净净,在八卦小团体中很有几分话语权。
见所有人都认真听自己说话,瘦汉矜持地拈着胡须,说:“大将军才去了西北,咱们肯定要打陈朝的蛮子。大将军你们还不知道啊?他家的大公子在襄州就把陈朝狗打得哭爹喊娘,现在他老人家猛虎下山,襄州必定一战而定!陈朝狗怕不是都被吓尿了!他们的奸细还能坐得住?”
坐不住的陈朝狗奸细赞哥儿:……膝盖好痛。
“您老人家想得倒是好,我听说大将军是被皇帝赶出京城的。”赞哥儿凑近众人,降低声音,故意神神秘秘地说,“要不他一个堂堂的大将军,去西北只带五百亲兵?连他最心腹的中军都被新君从青梅山迁到了北城。”
大将军吹瘦汉就皱了眉,赞哥儿小声感叹:“先帝多好啊,登基就给大将军夫人晋位,给大将军四个儿子封侯,这位……唉。我看哪,咱们大将军走得憋屈!”
另一边早茶铺子里,也有一伙子人围着窃窃私语。
“听说昨儿出事的是周家的客栈。”
“哪个周家?”
“平湖周家。你不知道吧?他家闺女嫁到了衣大将军府上,啧啧,那客栈,就是周家闺女的陪嫁铺子。”
“哦哟,那不就是衣大将军家的铺子了?兵马司的人去查了吗?谁敢去他家闹事?”
“我有个小舅子在卫戍军吃粮,听说是有人——”压低声音,“奸细,在周家客栈接头,兵马司收到风声去缉拿,打起来了!打得那叫一个厉害,大半夜的,还抬了恁大的霹雳弹!轰地炸上了天。不得了,不得了。”
……
有陈朝奸细在暗中引导,再搭上京中百姓丰富的想象力,短短半天时间,谣言就传得沸沸扬扬。羽林卫肩负拱卫宫室的职责,街面上没多少人手,皇帝要求捉拿传谣者,张姿就将此事交给了五城兵马司来办,到午时,五城兵马司的监牢里就装满了一大帮子“奸细”。
这么一来,坊间谣言看似平息了下去,却在缄默风闻中静水深流、越传越离奇。
※
林附殷是从家中采买的下人里听到了街面上的传闻,他本就打算立刻进宫,半道上就听说兵马司出街大肆抓人,简直眼前一黑:皇帝年轻不知道轻重,太后在宫中为何也不阻止?这种情况下能抓人吗?抓人就是心虚啊!
他进宫时先去了内阁值房,除了当值的吴阁老,陈、纪两位阁老也已经闻讯赶来。
“林相!”陈阁老急切的说,“此事定要慎重啊!这是要动摇民心、军心的呀!”
外界的传言乱七八糟什么都有,最主流的说辞便是:新君容不下衣大将军,陈朝则对衣大将军倾慕已久,现在衣大将军和陈朝奸细眉来眼去,这是要抛下谢朝去陈朝当大将军王了!是的,谣言中,陈朝皇帝许诺给衣大将军封王。
至于到底是怎么从一个莫名其妙的烟花爆炸联想到衣大将军叛国,这就是谣言的威力了。
“走,觐见陛下!”
如今谢朝实行的是五日三朝制度。也就是说,每五天里,皇帝只参加三次朝会,中间两天休息。这三次朝会中,前两次是玉门殿奏事,各部各衙门主官才参加,逢五逢十才是百官大朝会。
——今天恰好就是大朝会的前一天,皇帝不上朝。
当然,皇帝虽然不上朝,但不代表他不理政。
在皇帝辍朝的日子里,内阁只有两位阁臣值班,但这两位阁臣依然要拨出时间,在太极殿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也就是说,内阁可以轮休,皇帝是没得轮的。皇帝这个苦逼职业,天天都要上班。
现在内阁几位阁老齐聚,联袂赶到太极殿觐见皇帝,哪晓得却扑了个空。
守殿太监板着脸说,太后昨夜偶感不适宣了太医,皇帝半夜就去长信宫探望侍疾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都是人精儿,岂会听不出个中深意:皇帝知道你们要来,皇帝不想听你们的。你们走吧。
陈阁老与季阁老都眼巴巴地望着林附殷:长信宫是太后寝宫,我们不好意思去,你是太后的亲哥哥,你跑一趟总没关系吧?哎,太后病了耶,你去探病!
“诸位宽心。”林附殷还真的就往长信宫去了。
长信宫中。
皇帝与太后母子二人坐在案前,皇帝拿着朱笔认真批阅奏本,多数写“着内阁某大臣(与某大臣)酌情督办、主理”,有时候也会直接写处理意见。太后在他身边帮着翻奏本,不怎么紧要的事就抽出来放在一边,皇帝提起这样的奏本也不怎么看,在后边写上“阅”字即可。
有太后帮忙过滤一遍,谢茂工作效率噌噌地往上爬,心中感慨有个懂政事的妈真好。
外边来禀,说林相求见。
太后放下奏本款款起身,道:“得了,我去吧。”
谢茂笑道:“舅舅也不是外人。”
到底还是母子二人一起去了外边。
林附殷就看见皇帝扶着精神奕奕的太后出来,哪里有半点生病的意思?他先见礼,皇帝赐了座,不等他问,谢茂就解释道:“这事昨晚就有信儿了。朕岂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既然防不住,不如因循利导。林相别着急,朕自有道理。”
两句话就把林附殷噎得说不出话来。
“既然舅舅来了,不如帮朕去承恩侯府一趟。”谢茂突然说。
林附殷若有所思:“臣遵旨。”
lt;/divgt;
lt;/divgt;
——爱屋及乌到太后这个份上,也算是旷古罕见了。
“慢着。”谢茂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可他知道凭衣飞石的身手,想要不被兵马司的差役们抓住,那是轻而易举,“阿娘,我差人出去看看,再做定夺。他若要逃,兵马司哪里抓得住。”
太后从梦中被惊醒,还未适应灯火,殿内宫灯只点了寥寥几盏。她在黑夜中看了摆钟一眼,说:“已近丑时。五更鼓,夜禁除。你若要查,抓紧时间。待天亮了就不好办了。”
谢茂心中很是愧疚。他喜欢衣飞石是他的事,太后作为他的母亲,从未挑剔衣飞石半点不好——既不说衣飞石是男人不能生孩子,也不说衣飞石拿乔不懂得温顺奉迎,提起衣飞石也是笑眯眯的,只说小公子有本事又漂亮。
如今衣飞石在外边惹了事,累得太后也半夜三更起床帮着操心,他真是又感动又惭愧。
“还请阿娘给张姿一道懿旨,凡事从儿臣吩咐行事。”谢茂知道张姿是太后心腹,也知道相比起他而言,张姿更听从太后的吩咐。
他不会因忌惮太后就夺了张姿的兵权,也不会害怕被太后猜忌就不用张姿。他直接要。
太后瞪他一眼,说:“那日不是说了?人都给你了。早吩咐过了,随便你用!”
谢茂被她训得有点不好意思。那日太后给的都是二十四司的太监女官,他以为只给了宫权。哪晓得太后连羽林卫也一起给他了。时间紧迫,他讨好地冲太后笑了笑,即刻吩咐跟进来的黎顺:“你去,速去速回。”
黎顺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侍卫之一,和衣飞石很熟悉,又是张姿的亲弟弟,办什么都方便。
※
黎顺去得再快,在贞顺门与张姿汇合之后,一路飞马赶到西城兵马司衙门,也花了小半个时辰。禁中离西城兵马司衙门实在太远了。这地方他也很熟悉,前不久才被卫戍军捆成粽子,跟着逛青楼的谢茂一起被捉进来过。
和他那时候被捆得死紧丢廊下的惨状不同,钱彬对衣飞石那叫一个客气,黎顺跟着张姿去牢里找人时,十多个兵马司的衙役正端着水盆、拿着抹布,认认真真地替衣飞石打扫单间。卫烈就站在牢房门口,活像是监工。
衣飞石则坐在廊下,歪头靠着廊柱,身边还有一个两眼冒星星的少年在给他打扇。
黎顺仔细一看,我去,这不是那天穿着女装差点吓死人的钱元宝吗?
“二哥,你收我做徒弟吧?你别看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我投壶准头可好啦!那天我都看到了,你在房顶上呼呀一下飞过去,比鸟都轻灵……真好看。你教教我呗,我……哎,二哥,你喝茶,喝茶……”钱元宝被亲爹叫醒来陪衣飞石聊天,简直是心花怒放。
衣飞石看见钱彬、张姿与黎顺一齐走来,惊讶之余,心中也多了一丝触动。
黎顺来了。
他不意外黎顺会来。
他出了事,哪怕没有和皇帝私下的情谊,有他阿爹和大哥在西北,皇帝也一定会派人来察看。
让他意外的是,黎顺来得太快了。在他想来,总要等到天亮之后,宫门开了,皇帝听了消息才会处置。——消息能半夜递进宫去,本就代表着皇帝对他的看重。消息进了宫,皇帝还半夜醒来处理他这一点儿小事,这就更不得了了。
“诸位大人有礼。”衣飞石起身深施一礼,敬的不是诸位大人,而是黎顺所代表的拳拳天心。
作者有话要说:
bug小剧场:
钱彬:我到底是杨皇后的表舅?亲舅?还是堂舅?
杨皇后:你猜?
蠢作者:……可、可能是堂舅吧?
第46章 振衣飞石(46)
黎顺和衣飞石密谈后火速赶回宫中,恰好遇上宫门打开。
皇帝在太极殿坐等。他一夜没睡,拿着昨天没看完的奏折打发时间,实际上认真批阅过的奏折也就三两本,其他的堆砌在案角。——若衣飞石的事弄不明白,今天一整天皇帝都别想做事了。
黎顺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皇帝问他:“你怎么看?”
谢茂也有点懵。
这个梁幼娘因丧父之事已经彻底疯了,可她这么出格的举动,背后到底有没有陈朝的支持?她们有后手吗?后手是什么?
黎顺在东宫时就常为中宗办阴私事,相比起衣飞石那几个亲兵,他才是专业人士。
“回圣人,刺客在周记客栈引燃的乃是一车制作烟花用的火药,可见在外仍有同党,她不是一个人行事。她将动静闹得这么大,理由无外乎两个。一,她要公之于众,引起京中百姓热议,二,她这是孤注一掷,一旦事发,哪怕是她背后的主子,也没法悄无声息地灭火阻止她。”
他才说完这一句,谢茂脑子里的思路就彻底清晰了起来。真是关心则乱。
“她虽死了,她在外还有同党。她在侯爷长嫂的客栈里搞事情,今日只怕就有人放风了。”
黎顺和衣飞石在监牢里就想明白这事儿了,可是,就算想明白了,谣言这个事怎么破?
京城这么大,谁知道梁幼娘的同党潜伏在何处?谁能保证在他们传谣之前就识破他们的身份?不能!都不能!可等他们传谣之后再进行抓捕,是否抓错人(京中一大帮子闲得龇牙无聊就编段子的闲汉)不提,就算及时把人抓了,谣言也失了风,抓人的动作越发显得心虚,越发引人猜测。
这时候已经不是捞不捞衣飞石的问题了。皇帝、太后都存心包庇,就算有一万个证人站出来说衣飞石和陈朝探子在周记客栈接头交换情报,皇帝说我不信,你们就是栽赃,诸法司还能拿衣飞石如何?——西北衣家两父子手握重兵,御史敢上书骂皇帝,可不敢在这时候怼衣飞石。
这是谣言与民心的决斗。而民心是最淳朴,又最愚蠢善变的东西。
谢茂出身在新历3956年,现代人经历过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碰撞,走过了舆论绑架民心的纪年,到他出生的时代,人们已经变得谨信、自信且客观。他大学的专业是修真与科学农业进化观察研究,必修课里就有旧地球史,所以,他很熟悉这类套路。
“等一等吧。”谢茂吩咐黎顺,“事前已不可控制,只能后发制人。你去问张姿借人,全城布防,传谣的奸细有一个抓一个,——他们敢冒头,朕就不客气了。”
“是。”黎顺领命,又忍不住提醒,“圣人容禀,若此刻抓人,只怕反倒惹起百姓议论,‘坐实’了谣言……”明明是谣言,可若朝廷立马派人将传谣之人捉拿,坊间又要揣测是不是朝廷恼羞成怒,捉知情的无辜百姓封口。
“事后抓,百姓就不议论了?”谢茂根本不在乎议论,他就是要把这件事情搞大。
不搞大,怎么收场?不搞大,怎么从中谋利?
※
早市开启,忙碌来去的摊贩、货商,一边做着生意,一边暗搓搓地八卦。
“哎,昨晚东城好大的火光!怕不是雷公电母下凡!”
“你懂个屁,我听我那口子说了,这是玄女娘娘点火,是要赐福。”
“那我今天就带我小子去拜拜!是东城玄女庙吧?”
赞哥儿在城西早市潜伏了近三年,专盯着林首辅家采买的管事黄福,见这黄管事满脸精干、带着五个小厮入市,忙凑近那群说闲话的摊贩中,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消息”:“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在缉事所有个远房亲戚,听他说,昨儿就有人举报说,有陈朝探子在什么客栈传递情报。”
前边卫戍军满城搜人的闲事儿过去才不到两个月,朝廷当然都知道逛青楼的是信王,卫戍军纯属抓错了人,可百姓不知道啊。京城百姓还沉浸在“陈朝庆襄侯归来、不惜人头风月探知己”的香艳八卦中。
自文帝朝陈朝庆襄侯风光打脸谢朝诸学子后,京城百姓对自己城里有奸细这事儿,半点都不惊奇!奸细?肯定有嘛!五城兵马司都是吃干饭的,当年就把文皇帝气坏了,把他们的指挥使全部砍了头!可见咱们的兵马司,不行!
不用赞哥儿多忽悠,八卦群众就自由发挥了想象力:“说不定庆襄侯又回来了!住客栈嘛!”
“我看不见得。他才逃出去多久?再说了,城东那边哪有什么好客栈?庆襄侯啊!要住也是住老桂坊!据我推测,这回大概就是真奸细。”说话的是一个贩卖漆器的瘦汉,蓄须葛巾,打扮得干干净净,在八卦小团体中很有几分话语权。
见所有人都认真听自己说话,瘦汉矜持地拈着胡须,说:“大将军才去了西北,咱们肯定要打陈朝的蛮子。大将军你们还不知道啊?他家的大公子在襄州就把陈朝狗打得哭爹喊娘,现在他老人家猛虎下山,襄州必定一战而定!陈朝狗怕不是都被吓尿了!他们的奸细还能坐得住?”
坐不住的陈朝狗奸细赞哥儿:……膝盖好痛。
“您老人家想得倒是好,我听说大将军是被皇帝赶出京城的。”赞哥儿凑近众人,降低声音,故意神神秘秘地说,“要不他一个堂堂的大将军,去西北只带五百亲兵?连他最心腹的中军都被新君从青梅山迁到了北城。”
大将军吹瘦汉就皱了眉,赞哥儿小声感叹:“先帝多好啊,登基就给大将军夫人晋位,给大将军四个儿子封侯,这位……唉。我看哪,咱们大将军走得憋屈!”
另一边早茶铺子里,也有一伙子人围着窃窃私语。
“听说昨儿出事的是周家的客栈。”
“哪个周家?”
“平湖周家。你不知道吧?他家闺女嫁到了衣大将军府上,啧啧,那客栈,就是周家闺女的陪嫁铺子。”
“哦哟,那不就是衣大将军家的铺子了?兵马司的人去查了吗?谁敢去他家闹事?”
“我有个小舅子在卫戍军吃粮,听说是有人——”压低声音,“奸细,在周家客栈接头,兵马司收到风声去缉拿,打起来了!打得那叫一个厉害,大半夜的,还抬了恁大的霹雳弹!轰地炸上了天。不得了,不得了。”
……
有陈朝奸细在暗中引导,再搭上京中百姓丰富的想象力,短短半天时间,谣言就传得沸沸扬扬。羽林卫肩负拱卫宫室的职责,街面上没多少人手,皇帝要求捉拿传谣者,张姿就将此事交给了五城兵马司来办,到午时,五城兵马司的监牢里就装满了一大帮子“奸细”。
这么一来,坊间谣言看似平息了下去,却在缄默风闻中静水深流、越传越离奇。
※
林附殷是从家中采买的下人里听到了街面上的传闻,他本就打算立刻进宫,半道上就听说兵马司出街大肆抓人,简直眼前一黑:皇帝年轻不知道轻重,太后在宫中为何也不阻止?这种情况下能抓人吗?抓人就是心虚啊!
他进宫时先去了内阁值房,除了当值的吴阁老,陈、纪两位阁老也已经闻讯赶来。
“林相!”陈阁老急切的说,“此事定要慎重啊!这是要动摇民心、军心的呀!”
外界的传言乱七八糟什么都有,最主流的说辞便是:新君容不下衣大将军,陈朝则对衣大将军倾慕已久,现在衣大将军和陈朝奸细眉来眼去,这是要抛下谢朝去陈朝当大将军王了!是的,谣言中,陈朝皇帝许诺给衣大将军封王。
至于到底是怎么从一个莫名其妙的烟花爆炸联想到衣大将军叛国,这就是谣言的威力了。
“走,觐见陛下!”
如今谢朝实行的是五日三朝制度。也就是说,每五天里,皇帝只参加三次朝会,中间两天休息。这三次朝会中,前两次是玉门殿奏事,各部各衙门主官才参加,逢五逢十才是百官大朝会。
——今天恰好就是大朝会的前一天,皇帝不上朝。
当然,皇帝虽然不上朝,但不代表他不理政。
在皇帝辍朝的日子里,内阁只有两位阁臣值班,但这两位阁臣依然要拨出时间,在太极殿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也就是说,内阁可以轮休,皇帝是没得轮的。皇帝这个苦逼职业,天天都要上班。
现在内阁几位阁老齐聚,联袂赶到太极殿觐见皇帝,哪晓得却扑了个空。
守殿太监板着脸说,太后昨夜偶感不适宣了太医,皇帝半夜就去长信宫探望侍疾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都是人精儿,岂会听不出个中深意:皇帝知道你们要来,皇帝不想听你们的。你们走吧。
陈阁老与季阁老都眼巴巴地望着林附殷:长信宫是太后寝宫,我们不好意思去,你是太后的亲哥哥,你跑一趟总没关系吧?哎,太后病了耶,你去探病!
“诸位宽心。”林附殷还真的就往长信宫去了。
长信宫中。
皇帝与太后母子二人坐在案前,皇帝拿着朱笔认真批阅奏本,多数写“着内阁某大臣(与某大臣)酌情督办、主理”,有时候也会直接写处理意见。太后在他身边帮着翻奏本,不怎么紧要的事就抽出来放在一边,皇帝提起这样的奏本也不怎么看,在后边写上“阅”字即可。
有太后帮忙过滤一遍,谢茂工作效率噌噌地往上爬,心中感慨有个懂政事的妈真好。
外边来禀,说林相求见。
太后放下奏本款款起身,道:“得了,我去吧。”
谢茂笑道:“舅舅也不是外人。”
到底还是母子二人一起去了外边。
林附殷就看见皇帝扶着精神奕奕的太后出来,哪里有半点生病的意思?他先见礼,皇帝赐了座,不等他问,谢茂就解释道:“这事昨晚就有信儿了。朕岂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既然防不住,不如因循利导。林相别着急,朕自有道理。”
两句话就把林附殷噎得说不出话来。
“既然舅舅来了,不如帮朕去承恩侯府一趟。”谢茂突然说。
林附殷若有所思:“臣遵旨。”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