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开始婊演
这不,小严氏摔摔打打了老半天,眼见无法逼出二房,又气又急,急中生智,居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只见小严氏一把丢掉手里的破菜刀,蹬蹬蹬几步跑到沈家大门口,略微酝酿了一下感情,就抽抽噎噎的哭了出来。
小严氏的声音很有特色——又尖又细,极具穿透力。
她这一哭,不单是一直关注着她的二房听了个一清二楚,沈家其他人也听到了动静。
这个时候,沈家的男人已经下地去了,剩下的全是女人。
小严氏是什么货色,家里的男人或许不清楚,家里的女人却个个心知肚明。
大伙儿都知道,今儿个小严氏因为二房的缘故,领了一大堆活计,憋了一肚子气,如今她倚门痛哭,还能为啥?必定是在针对二房,想要对二房使坏。
没有沈寿山在场,严氏不必假装贤良,自然不会出去制止小严氏。
当家的严氏都没有动静,其他人更加不会有所行动,一个个的,都躲在屋子里看戏。
由于无人制止,小严氏的哭声很快就惊动了左邻右舍。
不少热心的邻居围了过来,纷纷向小严氏询问她哭泣的缘由。
小严氏虽没有大房母女那般的城府,但小聪明多少还是有些的。
别人问她,她并不立刻作答,只是一味的哭泣。
哭声哀婉,神色凄楚,啧啧,真可谓是闻着伤心,见者流泪。
随着时间的推移,聚到沈家门口的人越来越多,不仅仅是邻居,就连隔了大半个村子的村民听到风声后,也跑过来瞧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村东的孙婆子闻讯之后,一双小脚跑的飞快,火速杀到现场。
孙婆子是十里八乡闻名的长舌妇,最爱东家长西家短,到处搬弄是非。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有些坏事,孙婆子知道了,就意味着全村人,乃至于附近十几个村子的乡亲都将会知道。
小严氏哭哭啼啼了这么久,图的是什么?还不就是想把事情尽可能的闹大。
眼见孙婆子这个大杀器到了,小严氏掏出手帕,拭了拭眼泪,开始了她的婊演——
孙婆子问小严氏为什么哭,她一开始只是摇头,在孙婆子的一再追问之下,她犹豫再三,方才语焉不详的说出“实情”——家里有些人什么活儿都不干,坐享其成,以致家里其他人受苦受累,不得安生。
正如小严氏所料想的那样,一听这话,孙婆子就来劲儿了,一叠声的追问她口中的“有些人”是谁。
小严氏支吾其词,磨磨唧唧了老半天,就是不肯痛痛快快的说出来。
小严氏这般做派,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来,她这是心存顾忌,不愿或不敢当众爆出“有些人”的身份。
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
沈家的女人都很熟悉小严氏的套路,知道她这是在酝酿大招,再过片刻,酝酿的差不多了,她就要将矛头指向二房了。
戏看到这儿,沈月婵忍不住笑出声来:“哎哟哟,先前沈采萱多威风啊!又是逼着家里立字据,又是逼着家里拿钱,尾巴都快翘上天去了!这下好了,经三婶这么一宣扬,全村人都知道二房的人偷奸耍滑,我倒要看看,从今往后,她沈采萱还威风不威风得起来了!”
沈月婵道出了严氏的心声,严氏心头大畅,感觉郁积了一上午的憋屈一下子全没了。
只是畅快过后,严氏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担忧:“经你三婶这么一宣扬,二房的名声算是坏了,可二房毕竟没有从家里分出去,他们的名声坏了,多少会影响到老沈家的名声吧?”
沈月婵笑吟吟的说道:“怎么会?望山村就这么大,左邻右舍都是知根知底的。乡亲们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清楚,二房不是你的亲生儿孙。都说继母难为,哪怕你掏心掏肺的对二房好,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可二房不拿你当亲人看,就是不领情,就是不服管教,你能有什么办法?你一个继母,又不好打骂他们,只好任由他们偷奸耍滑呗!乡亲们都是明理的,孰是孰非,心里有数,绝不会因为二房这个老鼠屎,就觉得咱老沈家不好的。”
严氏闻言,深以为然。
母女俩对视一眼,会心而笑。
然而,很快,这母女俩就笑不出来了。
就在小严氏要“勉为其难”的吐露“有些人”的身份之时,响起一道清亮悦耳的声音:“三婶,我知道到你看不惯小姑,觉得她一个十六岁的大姑娘了,整天躲在屋子里睡大头觉,什么活儿都不干,实在太不像话!所以,平日里,你时不时就嘟哝着‘明明是个农家姑娘的命,却总是摆大户人家小姐的款儿’这种话。
“没错,三婶,你所说不假,没有一字虚言,全部都是实情!小姑确实是懒了些,自己不干活,总是支使嫂子,差遣侄女,把嫂子侄女当成奴婢使唤,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小姐。可实情归实情,并不是所有的实情都能够拿出去说的!你要抱怨小姑,不是不行,大可以关起门来,在家里抱怨,发泄发泄心中的怒气。但是,你不能因为心里有气,就把这些实情拿出去说!
“要知道,小姑今年都已经十六了,她这年纪早该定亲了,却因为眼高过顶,始终没找到合适的人家。现如今,家里正急着给小姑张罗亲事呢。在这紧要关头,你当着全村人的面,把这些实情抖搂了出来,这不是在给家里添乱嘛!
“虽然我相信,大伙儿乡里乡亲的,就算听说了这些实情,也不会随便往外传的,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哪位乡亲不小心说走了嘴,把这些实情传扬了出去,那小姑的名声可就全完了,你让她还怎么定亲啊?!”
说出这番话的自然是沈采萱。
方才小严氏正在酝酿感情,准备放出大招,将二房的名声往死里踩。
没承想,沈采萱一阵风似的刮了过来,一把拉住小严氏的手,苦口婆心的劝说起来。
小严氏先是一愣,待她回过神来,意识到沈采萱说的可不是什么好话,立马想要打断沈采萱。
可不知怎么回事儿,小严氏张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来,就好像……忽然之间哑巴了一样。
小严氏有口难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沈采萱嘚啵个没完。
只见沈采萱嘚啵嘚啵了一长串,喘了口气,再接再厉,继续嘚啵:“三婶,你为什么对小姑这么大怨气?说到底,不就两个缘故——一是小姑总使唤你,二是小姑一直嫁不出去,却不识趣,非但不帮着家里干活,反倒变着法儿的要吃要喝要穿戴,花费家里的银钱。说句公道话,小姑这性情确实蛮招人恨的,你因此而恨上她,倒也情有可原。
“可是啊,三婶,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你心里越是不待见小姑,嘴上就越是得要说她的好话,给她营造一个名声,因为惟有这样,才能让她尽快嫁出去。她嫁出去了,不就没人使唤你了,不就不会乱使家里的银钱了,你不就可以怨气全消了嘛?
“所以啊,三婶,听我一句劝,别站在门口哭诉了,赶紧收起你的眼泪,回屋吧。”
说罢,沈采萱就作势要拉小严氏回屋。
小严氏狠狠甩开沈采萱的手,先是张了张嘴,随即疯狂摇头。
小严氏这一连番的表现,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来,她这是心头怨气未消,还想继续站在门口哭诉。
此时此刻,小严氏神色复杂,有憋屈,有迷惘,其中最多的还是愤怒——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要将谁生吞活剥了一般。
广大吃瓜群众见状,都相信了小严氏方才所说(其实是沈采萱所说),以为她被沈月婵欺负惨了。
一时之间,四周议论纷纷,不少吃瓜群众开始窃窃私语:
“自己不干活,还支使嫂子,差遣侄女?我的天!这世上还有这样懒怠的姑娘?!”
“怎么没有?沈家的小女儿不就是!我家就住在沈家附近,时常能看见沈家其他人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却从没见沈家的小女儿干过任何活计!”
“确实,从没见过沈家的小女儿干活儿,倒是经常见她刁难嫂子、打骂侄女。啧啧,沈家的三媳妇还真没瞎说,她小姑子的确什么活儿都不干,坐享其成,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小姐呢!”
“唉,摊上这么小姑子,难怪沈家的三媳妇要哭呢!换做是我,我也得哭!”
“……”
先前小严氏是在假哭,如今小严氏真的哭了,急得直掉眼泪的她很想大声辩驳:“不,不是的!我说的不是沈月婵,是二房的人啊啊啊!”
然而,无论小严氏如何努力,都无法顺利说出话来,哪怕是一个字。
自个儿怎么忽然之间就哑巴了呢?
为什么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小严氏瞠目结舌,蓦地里,她心中涌出一个念头:“该不会是自个儿瞎嚼舌根,企图诬陷二房,遭报应了吧?”
只见小严氏一把丢掉手里的破菜刀,蹬蹬蹬几步跑到沈家大门口,略微酝酿了一下感情,就抽抽噎噎的哭了出来。
小严氏的声音很有特色——又尖又细,极具穿透力。
她这一哭,不单是一直关注着她的二房听了个一清二楚,沈家其他人也听到了动静。
这个时候,沈家的男人已经下地去了,剩下的全是女人。
小严氏是什么货色,家里的男人或许不清楚,家里的女人却个个心知肚明。
大伙儿都知道,今儿个小严氏因为二房的缘故,领了一大堆活计,憋了一肚子气,如今她倚门痛哭,还能为啥?必定是在针对二房,想要对二房使坏。
没有沈寿山在场,严氏不必假装贤良,自然不会出去制止小严氏。
当家的严氏都没有动静,其他人更加不会有所行动,一个个的,都躲在屋子里看戏。
由于无人制止,小严氏的哭声很快就惊动了左邻右舍。
不少热心的邻居围了过来,纷纷向小严氏询问她哭泣的缘由。
小严氏虽没有大房母女那般的城府,但小聪明多少还是有些的。
别人问她,她并不立刻作答,只是一味的哭泣。
哭声哀婉,神色凄楚,啧啧,真可谓是闻着伤心,见者流泪。
随着时间的推移,聚到沈家门口的人越来越多,不仅仅是邻居,就连隔了大半个村子的村民听到风声后,也跑过来瞧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村东的孙婆子闻讯之后,一双小脚跑的飞快,火速杀到现场。
孙婆子是十里八乡闻名的长舌妇,最爱东家长西家短,到处搬弄是非。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有些坏事,孙婆子知道了,就意味着全村人,乃至于附近十几个村子的乡亲都将会知道。
小严氏哭哭啼啼了这么久,图的是什么?还不就是想把事情尽可能的闹大。
眼见孙婆子这个大杀器到了,小严氏掏出手帕,拭了拭眼泪,开始了她的婊演——
孙婆子问小严氏为什么哭,她一开始只是摇头,在孙婆子的一再追问之下,她犹豫再三,方才语焉不详的说出“实情”——家里有些人什么活儿都不干,坐享其成,以致家里其他人受苦受累,不得安生。
正如小严氏所料想的那样,一听这话,孙婆子就来劲儿了,一叠声的追问她口中的“有些人”是谁。
小严氏支吾其词,磨磨唧唧了老半天,就是不肯痛痛快快的说出来。
小严氏这般做派,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来,她这是心存顾忌,不愿或不敢当众爆出“有些人”的身份。
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
沈家的女人都很熟悉小严氏的套路,知道她这是在酝酿大招,再过片刻,酝酿的差不多了,她就要将矛头指向二房了。
戏看到这儿,沈月婵忍不住笑出声来:“哎哟哟,先前沈采萱多威风啊!又是逼着家里立字据,又是逼着家里拿钱,尾巴都快翘上天去了!这下好了,经三婶这么一宣扬,全村人都知道二房的人偷奸耍滑,我倒要看看,从今往后,她沈采萱还威风不威风得起来了!”
沈月婵道出了严氏的心声,严氏心头大畅,感觉郁积了一上午的憋屈一下子全没了。
只是畅快过后,严氏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担忧:“经你三婶这么一宣扬,二房的名声算是坏了,可二房毕竟没有从家里分出去,他们的名声坏了,多少会影响到老沈家的名声吧?”
沈月婵笑吟吟的说道:“怎么会?望山村就这么大,左邻右舍都是知根知底的。乡亲们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清楚,二房不是你的亲生儿孙。都说继母难为,哪怕你掏心掏肺的对二房好,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可二房不拿你当亲人看,就是不领情,就是不服管教,你能有什么办法?你一个继母,又不好打骂他们,只好任由他们偷奸耍滑呗!乡亲们都是明理的,孰是孰非,心里有数,绝不会因为二房这个老鼠屎,就觉得咱老沈家不好的。”
严氏闻言,深以为然。
母女俩对视一眼,会心而笑。
然而,很快,这母女俩就笑不出来了。
就在小严氏要“勉为其难”的吐露“有些人”的身份之时,响起一道清亮悦耳的声音:“三婶,我知道到你看不惯小姑,觉得她一个十六岁的大姑娘了,整天躲在屋子里睡大头觉,什么活儿都不干,实在太不像话!所以,平日里,你时不时就嘟哝着‘明明是个农家姑娘的命,却总是摆大户人家小姐的款儿’这种话。
“没错,三婶,你所说不假,没有一字虚言,全部都是实情!小姑确实是懒了些,自己不干活,总是支使嫂子,差遣侄女,把嫂子侄女当成奴婢使唤,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小姐。可实情归实情,并不是所有的实情都能够拿出去说的!你要抱怨小姑,不是不行,大可以关起门来,在家里抱怨,发泄发泄心中的怒气。但是,你不能因为心里有气,就把这些实情拿出去说!
“要知道,小姑今年都已经十六了,她这年纪早该定亲了,却因为眼高过顶,始终没找到合适的人家。现如今,家里正急着给小姑张罗亲事呢。在这紧要关头,你当着全村人的面,把这些实情抖搂了出来,这不是在给家里添乱嘛!
“虽然我相信,大伙儿乡里乡亲的,就算听说了这些实情,也不会随便往外传的,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哪位乡亲不小心说走了嘴,把这些实情传扬了出去,那小姑的名声可就全完了,你让她还怎么定亲啊?!”
说出这番话的自然是沈采萱。
方才小严氏正在酝酿感情,准备放出大招,将二房的名声往死里踩。
没承想,沈采萱一阵风似的刮了过来,一把拉住小严氏的手,苦口婆心的劝说起来。
小严氏先是一愣,待她回过神来,意识到沈采萱说的可不是什么好话,立马想要打断沈采萱。
可不知怎么回事儿,小严氏张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来,就好像……忽然之间哑巴了一样。
小严氏有口难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沈采萱嘚啵个没完。
只见沈采萱嘚啵嘚啵了一长串,喘了口气,再接再厉,继续嘚啵:“三婶,你为什么对小姑这么大怨气?说到底,不就两个缘故——一是小姑总使唤你,二是小姑一直嫁不出去,却不识趣,非但不帮着家里干活,反倒变着法儿的要吃要喝要穿戴,花费家里的银钱。说句公道话,小姑这性情确实蛮招人恨的,你因此而恨上她,倒也情有可原。
“可是啊,三婶,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你心里越是不待见小姑,嘴上就越是得要说她的好话,给她营造一个名声,因为惟有这样,才能让她尽快嫁出去。她嫁出去了,不就没人使唤你了,不就不会乱使家里的银钱了,你不就可以怨气全消了嘛?
“所以啊,三婶,听我一句劝,别站在门口哭诉了,赶紧收起你的眼泪,回屋吧。”
说罢,沈采萱就作势要拉小严氏回屋。
小严氏狠狠甩开沈采萱的手,先是张了张嘴,随即疯狂摇头。
小严氏这一连番的表现,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来,她这是心头怨气未消,还想继续站在门口哭诉。
此时此刻,小严氏神色复杂,有憋屈,有迷惘,其中最多的还是愤怒——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仿佛要将谁生吞活剥了一般。
广大吃瓜群众见状,都相信了小严氏方才所说(其实是沈采萱所说),以为她被沈月婵欺负惨了。
一时之间,四周议论纷纷,不少吃瓜群众开始窃窃私语:
“自己不干活,还支使嫂子,差遣侄女?我的天!这世上还有这样懒怠的姑娘?!”
“怎么没有?沈家的小女儿不就是!我家就住在沈家附近,时常能看见沈家其他人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却从没见沈家的小女儿干过任何活计!”
“确实,从没见过沈家的小女儿干活儿,倒是经常见她刁难嫂子、打骂侄女。啧啧,沈家的三媳妇还真没瞎说,她小姑子的确什么活儿都不干,坐享其成,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小姐呢!”
“唉,摊上这么小姑子,难怪沈家的三媳妇要哭呢!换做是我,我也得哭!”
“……”
先前小严氏是在假哭,如今小严氏真的哭了,急得直掉眼泪的她很想大声辩驳:“不,不是的!我说的不是沈月婵,是二房的人啊啊啊!”
然而,无论小严氏如何努力,都无法顺利说出话来,哪怕是一个字。
自个儿怎么忽然之间就哑巴了呢?
为什么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小严氏瞠目结舌,蓦地里,她心中涌出一个念头:“该不会是自个儿瞎嚼舌根,企图诬陷二房,遭报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