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周尧成自然也明白这是丈母娘在敲打她,他也不好和李氏说他已经在陛下面前说过,他一生只有他媳妇,不会有其她女人。
第七十二章
周尧成在家的日子,每天热闹的像过年一样。
进士立碑的日子已经定好了,为庆祝周尧成金榜题名,周家又出钱宴请摆了一场流水席。这次比上次周尧成中举人摆的流水席还要盛大。周家家族人也早放出了话去,只要有愿意来沾喜气的,他们都欢迎。
晏青予在家的时候就把事情交代清楚了,又问陈良是否愿意待在大林村,如果他想跟着去京城她就要重新选人了。
陈良考虑半天最后答应了,他没有他哥那么聪明,野心也不大,还不如就待在大林村安安稳稳的做管事。
时间一晃就到了启程回京的日子。
大林村这边,村民听说周老头两口子也跟着去京城的消息,一个个羡慕的很。
“还是你会教儿子,给咱们老周家争脸了,你放心,家里我会看着的。”周富贵上门拍着周老头的肩膀说道。
周老头点点头,拉着他大哥的手说不出话来。虽然他大嫂对他比较吝啬刻薄,又把他大哥管的死死的,但这人一准备离开,以前的恩恩怨怨也就消散了。
两兄弟都明白,若无意外恐怕以后只有到了知命之年才能相见了。
“周老头,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京城可是皇帝住的地方,咱们一辈子也去不了。” 有人酸溜溜的道。
另一个接过话,“可不是周老头,你福气好啊,以后就享福了,到时候不要忘了咱们村里的人。”
周老头摆手笑呵呵道,“肯定不得,大林村是我的根,以后我还会回来的,以后好好培养村里的娃娃,说不定大伙都能去京城看看。”
大林村的老人一个村都是住了几十年,虽然平时有时候也会吵架,但这几十年下来,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谁家有事说一声,大伙儿都去帮忙了,即使是那种只想占别人便宜的,也只是会嘀咕两句就算了。
村里的人听到消息就来周家,和老两口说些送别的话,手艺好的给小葡萄做了身衣服,有的就送上自家做的辣菜或者种的花生之类的,表示自己小小的心意。
到了离开的那一天,差不多酸村所有的人都来送别了。
周家三兄弟也很是不舍,以前尧成读书出远门的时候,知道到了日子四弟就会回来,但这次不一样了,四弟做官也没有时间回来,他们又一时离不开家里,这一别下次见面还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
以前虽然尧成的身体不好,但因为脑子聪明,一直是他们心中的主心骨,如今人要走了,三兄弟心里觉得怅然若失起来。
周子柔和周子行几个小孩子围着晏青予两口子转来转去,一双黝黑的眼睛哭的红红的,他们都习惯了家里热热闹闹的,想到以后都见不到人了,几兄妹就伤心的不行。
周尧成摸摸几兄妹的头,安慰道:“以后小叔写信来的,你们几个在家里要乖乖的听话,好好读书,小叔期盼着有朝一日,你们也能来京城找我。”
他说完走到兄长们的边上,“大哥、二哥、三哥你们在家也要好好的,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做事,但也不能让人欺负了,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就及时写信告诉我。”
“爹娘,我会好好照顾的。”
周家三兄弟闻言忍不住红了眼,尤其是周一金,照顾爹娘本来就应该是他的责任,结果现在却被四弟接过去了。即使他们分家搬出去的时候,因为离的近还可以时不时的回去看看,爹娘这一走,他们就感觉很不适应。
晏青予也在和三个嫂子话别,嫂嫂们虽然有时候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对晏青予来说都不当回事,一是嫂子们的实力太弱了,二则人难免有自己的小心思,这都是正常的。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即使周家人有说不完的话也该动身了,回头看着自己的家人、熟悉的村民们,还有这片生活的土地,终究还是狠狠心上了马车。
“媳妇,等我稳定下来,到时候咱们就去把爹娘接到京城来,有碰到合适的院子就买下来吧。”周尧成抱着晏青予安慰道。
七月份赶路,这时候天气已经热起来,即使有马车可以休息,但小葡萄年纪太小受不住。所以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都会停下来休息。
晏青予在走之前,就让人做了很多香包,她从山上移出来的草木早就陷入了深眠,但它身上长出来的叶子还是可以用的。她让每人带了一个香包,说里面装的都是草药。连小葡萄身上也放了两个,胖崽儿太小了,赶路途中一点点小病,这山郊野外的又没有大夫,晏青予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出发的早,每到一个地方,周尧成都会停下来带着两位老人看一看,尝一尝当地的特色吃食。
周老头两口子也见到了许多之前几十年从未见过的东西,初上京城的惶恐也逐渐消失。
赶路的日子不好受,尤其是这天气还那么炎热,待在小小的马车里简直让人难以忍受。尤其是在吃食方面,只能吃一些干粮。除了赶到驿站或遇到客栈的时候, 可以吃一些新鲜的吃食。
除了吃食水也要紧着用, 如果野外遇到有溪水,周尧成等大男人到是不计较在野外,可以直接下水清洗一番。但女眷就不合适了,只有小葡萄受不了,晏青予才会让人烧一点热水,给他擦擦身子。
一路上的酷暑难耐, 随行的周老头和宋氏年纪大了,晏青予一直担心他们中暑,每天都会让人一锅绿豆汤或者酸梅汤,每人每天一大碗。因为这随行的下人都觉得探花郎的夫人是个心善的,对主人家也更忠心了。
这一路走来,周老头两口子没出什么事,对他们来说以前天气晒的要掉皮了还不是一样的要下地干活,那比赶路要辛苦多了。
不过最让几位大人担心的还是小葡萄,小孩子娇嫩,即使照顾的再怎么精细,小葡萄还是不可避免的瘦了下来,胖嘟嘟的肉脸瘦了一圈,小肚子扁下去了。
晏青予和宋氏心疼极了,即使是周尧成一直嫌弃小葡萄是个胖崽儿,看到小葡萄陷下去的脸颊,还是忍不住心疼了,念叨着等到了京城之后,一定要好好的补补。
不过这要是外人看来,小葡萄还是那个胖嘟嘟的崽儿,可爱的很。下了马车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见到有好吃好玩的,瞪大了葡萄般晶莹的眼珠子,也不哭着要,心疼儿子的探花郎见状大手一挥全不部都要了。
小葡萄拿着新到手的玩具,笑的眉眼弯弯,这一路下来,小葡萄的东西又重新装了半辆马车,不过周尧成还是挺满意的,起码小葡萄明显喜欢黏着他了。抱着胖嘟嘟的一团,即使这天气热的全身都在流汗水,看着小葡萄懵懵的眼神就舍不得放下。
就这么在路上走了二十来天,终于到了京城。
即使所有人都感觉有些精神不济,马车摇摇晃晃的,全身骨头都痛的很。可进入城门之后,所有人都很激动,周老头等没来过的人,想的是有朝一日,他也能到天子脚下,皇帝住的地方,能不让人稀罕嘛!
而其他人想的是终于来到京城,他们再也不用赶路了,酷暑赶路简直是让人难以忍受。
即使一段时间不在,陈柏依然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甚至看起来比走之前更加精致,没有半点冷清。
宋氏一进院子就喜欢上了,能不喜欢吗?这么大的院子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在他们乡下,最好的是青砖青瓦建的院子,一般人家都土泥巴和石头,更差一点就是草房子了。
宋氏有心说几句,但想到这院子是儿媳妇花钱买的,而且她也很喜欢就不做那讨人嫌了。她听说大户人家的瓦片都是琉璃瓦,那皇帝住的宫殿,更是用金子做的,金光闪闪的,老值钱了。
虽然这三进的院子不是用那什么琉璃瓦和金子做的,但也看呆了周老头夫妻俩,这地面全身用青石铺的,长长的走廊,每隔一里就种了常青树,院子里有凉亭假山,池塘里面种的有荷花,还可以看见里面有鲤鱼游来游去。
一旁的小花园还种了不少花草,看的宋氏有点可惜,这地方要是用来种菜不知道要节约多少钱。这一路走来,离京城越近的地方,一碗面还不如她自己弄的好吃都要贵上几文钱,怪不得京城都是些有钱人。
小葡萄也很喜欢这里,在马车上一直在睡觉,周尧成一把人抱下来就醒了。一看人要哭,就抱着小葡萄去看池塘里的鱼,眼泪瞬间就缩回去了,乌溜溜的大眼睛眼都不眨,小小的身体更是往前倾,一个劲的想去捞。
主人家回来了,陈柏立马安排厨房的人烧水煮饭,再让人把带来的行李全都安排好。这三进的院子,前面的院子充当外院,是用来待客的地方,里面的内院是周尧成夫妻住的,小葡萄现在年纪小就跟着他们一起住,等他长大了就要搬到外院去住了。
而周老头夫妻俩住的最里面的院子,里面还带着一个大花园,也算满足了宋氏想种菜的心思。里面的床单摆设陈柏全都换的是新的,每天都安排人打扫,干净的一尘不染。
一家人安顿下来,正式了开始京城的生活。
第七十三章
周尧成回到京城来不及休息,就去翰林院报道了,虽然说迟几天再去也没人说什么,但他这种背后没人的耍的上好,而那些待了几年的老人苦哈哈的按时点卯,这不是遭人嫉嘛。
所以周尧成一大早吃了顿早饭,就准备去翰林院报道。
文官上朝坐的是轿子或者坐马车,武官都是骑马,而周尧成这一路回京坐马车坐的浑身酸痛,就直接骑马去翰林院。
看着周尧成上马飘洒的身姿,小葡萄看的眼睛都直了,小手指着他爹啊啊的乱哼,在他娘的怀里动来动去,晏青予差点都没有抱住人。
“以后也让小葡萄去骑马好不好啊。”宋氏弯腰看着小葡萄的眼睛,轻声安慰。
“骑,骑。”小葡萄拍开宋氏伸过来的手,念念不忘的盯着远处已经看不见的人影。
宋氏也不恼,眯着眼睛道:“咱们小葡萄以后一定是个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像你爹一样考个探花郎回来,又考个武状元回来,到时候再挑个京城贵女……”
晏青予听的黑线直冒,她娘想的也太好了,哪有文武科举一起考的。算了,宋氏高兴就好,她看小葡萄也就觉得他爹骑马的样子好看。
清柳巷也是在东区,离翰林院并不算太远,骑马也就半个时辰。
这一路,周尧成碰到很多同路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去上朝的。他如今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是没有资格上朝的。
这次科举进入翰林院的,除了一甲的三人,还有二甲之后的其他进士有七个人通过朝考,成为庶吉士。
周尧成随着同僚进入翰林院,进去一看挑眉,怪不得说翰林院实际上是清修之地,这办公的地方就是个普通的四合院,可能因为来往的都是文人,看着要大气一些。
随行的同僚姓冯,和他一样是个七品官,但这位冯大人爬到这位置用了十年的时间,估计一辈子在这位置也就不动了。
冯平看着朝气蓬勃的周尧成,心里除了感慨之外也没其他意思。翰林院是个清贵的地方,非翰林不入内阁。在翰林院,没有一定的背景人脉或者没被陛下记在心里,说不定就能做个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冷板凳。
别看周尧成是个探花郎,入了翰林,别说是个探花,状元三年出现一次,翰林院的人见的多了去了,也没有什么好不稀罕的。
只不过冯平是二甲进士,他原本初进翰林院也是野心勃勃的,只不过这十多年下来野心全被磨平了。再加上他年纪也不小了,就想安安分分的在这位置上待到致仕为止,和周尧成打招呼也是不想得罪人而已。
在官场,永远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说不定来日就入了贵人的眼。
“这是新来的周编修,这是掌管翰林院点卯的江侍书。”冯平带着周尧成到了一间门房,对着一个留着胡须,大概有四十来岁的清瘦男人介绍道。
江博拱手行礼,“下官江博,见过周大人。”
姓江,周尧成看对方一眼,也不知道这人和江家有没有关系,回礼道:“江侍书早。”
江侍书也不多话,直接把桌面的纸和笔递过去,“两位大人请。”
翰林院点卯就归江诗书管,此人不进油盐,如果有人迟到早退,想在江博那里求情是不可能的。然而这人是皇帝钦点的,再加上又是江家的人,虽然出了五服,但总归是姓江,也没有人想不开以权压人。
周尧成签完到,进了门。
一路碰到人看见官职比他大的行礼,同级的互相点头问个好,比自己级别低的等对方行礼后再回礼。
他遇到的几个同僚,没有他认识的人。
没多久,他就被带到一个宽敞房间的座位上,这个房间已经有两三个同僚坐着了。
他进来时,那几人看了他一眼又继续做自己的事了。
周尧成也不奇怪,文人相轻,骨子里头又多少带着一丝清高,至少被无视还好些,起码不会被刻意刁难。
周尧成坐下来看其他人,见他们都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没人理会他,也不去打搅别人,便随手拿本书来打发时间。
这一看,就是好几天。
周尧成按时点卯,到了点就回家,这冷板凳颇有做到老的意思。
他也不急,他一个新人刚来肯定是难出头的。
……
这一日朝堂无大事,文帝很快就散朝回到了乾清宫。刚一进殿,就有内侍来报:“寿康宫来人了。”
文帝一听是寿康宫来人了,命内侍将人带进来问道:“太后那里可是有何事?”
来人跪下道:“禀皇上,太后请皇上下朝后就去一趟寿康宫。”
文帝今日心情还算不错,又想着他最近忙的有段时间没去看太后了,就想着现在去一趟寿康宫好了。
文帝来到寿康宫,看到太后脸色好像不大好,赶紧问道:“母后,可是谁惹你生气了?”
太后抬头看了他一眼道:“还不是安宁那丫头,看上一个新科进士了。”
文帝一听随意道:“安宁也该到嫁人的年纪了,她看上谁了,要是没问题朕赐婚就是,保证让她嫁的风风光光的。”
安宁是皇帝的亲外甥女,她的母亲是皇帝一母同胞的妹妹安庆公主。别看文帝为中宫嫡子坐稳了皇位,当初也是经过了一番腥风血雨的。尤其是安庆为了自家哥哥坐上皇位连同驸马一起死了。只留下安宁一个丫头,为此太后和皇帝对她多有愧疚,结果就养成安宁不可一世霸道的性子。
lt;/divgt;
lt;/divgt;
第七十二章
周尧成在家的日子,每天热闹的像过年一样。
进士立碑的日子已经定好了,为庆祝周尧成金榜题名,周家又出钱宴请摆了一场流水席。这次比上次周尧成中举人摆的流水席还要盛大。周家家族人也早放出了话去,只要有愿意来沾喜气的,他们都欢迎。
晏青予在家的时候就把事情交代清楚了,又问陈良是否愿意待在大林村,如果他想跟着去京城她就要重新选人了。
陈良考虑半天最后答应了,他没有他哥那么聪明,野心也不大,还不如就待在大林村安安稳稳的做管事。
时间一晃就到了启程回京的日子。
大林村这边,村民听说周老头两口子也跟着去京城的消息,一个个羡慕的很。
“还是你会教儿子,给咱们老周家争脸了,你放心,家里我会看着的。”周富贵上门拍着周老头的肩膀说道。
周老头点点头,拉着他大哥的手说不出话来。虽然他大嫂对他比较吝啬刻薄,又把他大哥管的死死的,但这人一准备离开,以前的恩恩怨怨也就消散了。
两兄弟都明白,若无意外恐怕以后只有到了知命之年才能相见了。
“周老头,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京城可是皇帝住的地方,咱们一辈子也去不了。” 有人酸溜溜的道。
另一个接过话,“可不是周老头,你福气好啊,以后就享福了,到时候不要忘了咱们村里的人。”
周老头摆手笑呵呵道,“肯定不得,大林村是我的根,以后我还会回来的,以后好好培养村里的娃娃,说不定大伙都能去京城看看。”
大林村的老人一个村都是住了几十年,虽然平时有时候也会吵架,但这几十年下来,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谁家有事说一声,大伙儿都去帮忙了,即使是那种只想占别人便宜的,也只是会嘀咕两句就算了。
村里的人听到消息就来周家,和老两口说些送别的话,手艺好的给小葡萄做了身衣服,有的就送上自家做的辣菜或者种的花生之类的,表示自己小小的心意。
到了离开的那一天,差不多酸村所有的人都来送别了。
周家三兄弟也很是不舍,以前尧成读书出远门的时候,知道到了日子四弟就会回来,但这次不一样了,四弟做官也没有时间回来,他们又一时离不开家里,这一别下次见面还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
以前虽然尧成的身体不好,但因为脑子聪明,一直是他们心中的主心骨,如今人要走了,三兄弟心里觉得怅然若失起来。
周子柔和周子行几个小孩子围着晏青予两口子转来转去,一双黝黑的眼睛哭的红红的,他们都习惯了家里热热闹闹的,想到以后都见不到人了,几兄妹就伤心的不行。
周尧成摸摸几兄妹的头,安慰道:“以后小叔写信来的,你们几个在家里要乖乖的听话,好好读书,小叔期盼着有朝一日,你们也能来京城找我。”
他说完走到兄长们的边上,“大哥、二哥、三哥你们在家也要好好的,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做事,但也不能让人欺负了,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就及时写信告诉我。”
“爹娘,我会好好照顾的。”
周家三兄弟闻言忍不住红了眼,尤其是周一金,照顾爹娘本来就应该是他的责任,结果现在却被四弟接过去了。即使他们分家搬出去的时候,因为离的近还可以时不时的回去看看,爹娘这一走,他们就感觉很不适应。
晏青予也在和三个嫂子话别,嫂嫂们虽然有时候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对晏青予来说都不当回事,一是嫂子们的实力太弱了,二则人难免有自己的小心思,这都是正常的。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即使周家人有说不完的话也该动身了,回头看着自己的家人、熟悉的村民们,还有这片生活的土地,终究还是狠狠心上了马车。
“媳妇,等我稳定下来,到时候咱们就去把爹娘接到京城来,有碰到合适的院子就买下来吧。”周尧成抱着晏青予安慰道。
七月份赶路,这时候天气已经热起来,即使有马车可以休息,但小葡萄年纪太小受不住。所以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都会停下来休息。
晏青予在走之前,就让人做了很多香包,她从山上移出来的草木早就陷入了深眠,但它身上长出来的叶子还是可以用的。她让每人带了一个香包,说里面装的都是草药。连小葡萄身上也放了两个,胖崽儿太小了,赶路途中一点点小病,这山郊野外的又没有大夫,晏青予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出发的早,每到一个地方,周尧成都会停下来带着两位老人看一看,尝一尝当地的特色吃食。
周老头两口子也见到了许多之前几十年从未见过的东西,初上京城的惶恐也逐渐消失。
赶路的日子不好受,尤其是这天气还那么炎热,待在小小的马车里简直让人难以忍受。尤其是在吃食方面,只能吃一些干粮。除了赶到驿站或遇到客栈的时候, 可以吃一些新鲜的吃食。
除了吃食水也要紧着用, 如果野外遇到有溪水,周尧成等大男人到是不计较在野外,可以直接下水清洗一番。但女眷就不合适了,只有小葡萄受不了,晏青予才会让人烧一点热水,给他擦擦身子。
一路上的酷暑难耐, 随行的周老头和宋氏年纪大了,晏青予一直担心他们中暑,每天都会让人一锅绿豆汤或者酸梅汤,每人每天一大碗。因为这随行的下人都觉得探花郎的夫人是个心善的,对主人家也更忠心了。
这一路走来,周老头两口子没出什么事,对他们来说以前天气晒的要掉皮了还不是一样的要下地干活,那比赶路要辛苦多了。
不过最让几位大人担心的还是小葡萄,小孩子娇嫩,即使照顾的再怎么精细,小葡萄还是不可避免的瘦了下来,胖嘟嘟的肉脸瘦了一圈,小肚子扁下去了。
晏青予和宋氏心疼极了,即使是周尧成一直嫌弃小葡萄是个胖崽儿,看到小葡萄陷下去的脸颊,还是忍不住心疼了,念叨着等到了京城之后,一定要好好的补补。
不过这要是外人看来,小葡萄还是那个胖嘟嘟的崽儿,可爱的很。下了马车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见到有好吃好玩的,瞪大了葡萄般晶莹的眼珠子,也不哭着要,心疼儿子的探花郎见状大手一挥全不部都要了。
小葡萄拿着新到手的玩具,笑的眉眼弯弯,这一路下来,小葡萄的东西又重新装了半辆马车,不过周尧成还是挺满意的,起码小葡萄明显喜欢黏着他了。抱着胖嘟嘟的一团,即使这天气热的全身都在流汗水,看着小葡萄懵懵的眼神就舍不得放下。
就这么在路上走了二十来天,终于到了京城。
即使所有人都感觉有些精神不济,马车摇摇晃晃的,全身骨头都痛的很。可进入城门之后,所有人都很激动,周老头等没来过的人,想的是有朝一日,他也能到天子脚下,皇帝住的地方,能不让人稀罕嘛!
而其他人想的是终于来到京城,他们再也不用赶路了,酷暑赶路简直是让人难以忍受。
即使一段时间不在,陈柏依然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甚至看起来比走之前更加精致,没有半点冷清。
宋氏一进院子就喜欢上了,能不喜欢吗?这么大的院子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在他们乡下,最好的是青砖青瓦建的院子,一般人家都土泥巴和石头,更差一点就是草房子了。
宋氏有心说几句,但想到这院子是儿媳妇花钱买的,而且她也很喜欢就不做那讨人嫌了。她听说大户人家的瓦片都是琉璃瓦,那皇帝住的宫殿,更是用金子做的,金光闪闪的,老值钱了。
虽然这三进的院子不是用那什么琉璃瓦和金子做的,但也看呆了周老头夫妻俩,这地面全身用青石铺的,长长的走廊,每隔一里就种了常青树,院子里有凉亭假山,池塘里面种的有荷花,还可以看见里面有鲤鱼游来游去。
一旁的小花园还种了不少花草,看的宋氏有点可惜,这地方要是用来种菜不知道要节约多少钱。这一路走来,离京城越近的地方,一碗面还不如她自己弄的好吃都要贵上几文钱,怪不得京城都是些有钱人。
小葡萄也很喜欢这里,在马车上一直在睡觉,周尧成一把人抱下来就醒了。一看人要哭,就抱着小葡萄去看池塘里的鱼,眼泪瞬间就缩回去了,乌溜溜的大眼睛眼都不眨,小小的身体更是往前倾,一个劲的想去捞。
主人家回来了,陈柏立马安排厨房的人烧水煮饭,再让人把带来的行李全都安排好。这三进的院子,前面的院子充当外院,是用来待客的地方,里面的内院是周尧成夫妻住的,小葡萄现在年纪小就跟着他们一起住,等他长大了就要搬到外院去住了。
而周老头夫妻俩住的最里面的院子,里面还带着一个大花园,也算满足了宋氏想种菜的心思。里面的床单摆设陈柏全都换的是新的,每天都安排人打扫,干净的一尘不染。
一家人安顿下来,正式了开始京城的生活。
第七十三章
周尧成回到京城来不及休息,就去翰林院报道了,虽然说迟几天再去也没人说什么,但他这种背后没人的耍的上好,而那些待了几年的老人苦哈哈的按时点卯,这不是遭人嫉嘛。
所以周尧成一大早吃了顿早饭,就准备去翰林院报道。
文官上朝坐的是轿子或者坐马车,武官都是骑马,而周尧成这一路回京坐马车坐的浑身酸痛,就直接骑马去翰林院。
看着周尧成上马飘洒的身姿,小葡萄看的眼睛都直了,小手指着他爹啊啊的乱哼,在他娘的怀里动来动去,晏青予差点都没有抱住人。
“以后也让小葡萄去骑马好不好啊。”宋氏弯腰看着小葡萄的眼睛,轻声安慰。
“骑,骑。”小葡萄拍开宋氏伸过来的手,念念不忘的盯着远处已经看不见的人影。
宋氏也不恼,眯着眼睛道:“咱们小葡萄以后一定是个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像你爹一样考个探花郎回来,又考个武状元回来,到时候再挑个京城贵女……”
晏青予听的黑线直冒,她娘想的也太好了,哪有文武科举一起考的。算了,宋氏高兴就好,她看小葡萄也就觉得他爹骑马的样子好看。
清柳巷也是在东区,离翰林院并不算太远,骑马也就半个时辰。
这一路,周尧成碰到很多同路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去上朝的。他如今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是没有资格上朝的。
这次科举进入翰林院的,除了一甲的三人,还有二甲之后的其他进士有七个人通过朝考,成为庶吉士。
周尧成随着同僚进入翰林院,进去一看挑眉,怪不得说翰林院实际上是清修之地,这办公的地方就是个普通的四合院,可能因为来往的都是文人,看着要大气一些。
随行的同僚姓冯,和他一样是个七品官,但这位冯大人爬到这位置用了十年的时间,估计一辈子在这位置也就不动了。
冯平看着朝气蓬勃的周尧成,心里除了感慨之外也没其他意思。翰林院是个清贵的地方,非翰林不入内阁。在翰林院,没有一定的背景人脉或者没被陛下记在心里,说不定就能做个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冷板凳。
别看周尧成是个探花郎,入了翰林,别说是个探花,状元三年出现一次,翰林院的人见的多了去了,也没有什么好不稀罕的。
只不过冯平是二甲进士,他原本初进翰林院也是野心勃勃的,只不过这十多年下来野心全被磨平了。再加上他年纪也不小了,就想安安分分的在这位置上待到致仕为止,和周尧成打招呼也是不想得罪人而已。
在官场,永远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说不定来日就入了贵人的眼。
“这是新来的周编修,这是掌管翰林院点卯的江侍书。”冯平带着周尧成到了一间门房,对着一个留着胡须,大概有四十来岁的清瘦男人介绍道。
江博拱手行礼,“下官江博,见过周大人。”
姓江,周尧成看对方一眼,也不知道这人和江家有没有关系,回礼道:“江侍书早。”
江侍书也不多话,直接把桌面的纸和笔递过去,“两位大人请。”
翰林院点卯就归江诗书管,此人不进油盐,如果有人迟到早退,想在江博那里求情是不可能的。然而这人是皇帝钦点的,再加上又是江家的人,虽然出了五服,但总归是姓江,也没有人想不开以权压人。
周尧成签完到,进了门。
一路碰到人看见官职比他大的行礼,同级的互相点头问个好,比自己级别低的等对方行礼后再回礼。
他遇到的几个同僚,没有他认识的人。
没多久,他就被带到一个宽敞房间的座位上,这个房间已经有两三个同僚坐着了。
他进来时,那几人看了他一眼又继续做自己的事了。
周尧成也不奇怪,文人相轻,骨子里头又多少带着一丝清高,至少被无视还好些,起码不会被刻意刁难。
周尧成坐下来看其他人,见他们都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没人理会他,也不去打搅别人,便随手拿本书来打发时间。
这一看,就是好几天。
周尧成按时点卯,到了点就回家,这冷板凳颇有做到老的意思。
他也不急,他一个新人刚来肯定是难出头的。
……
这一日朝堂无大事,文帝很快就散朝回到了乾清宫。刚一进殿,就有内侍来报:“寿康宫来人了。”
文帝一听是寿康宫来人了,命内侍将人带进来问道:“太后那里可是有何事?”
来人跪下道:“禀皇上,太后请皇上下朝后就去一趟寿康宫。”
文帝今日心情还算不错,又想着他最近忙的有段时间没去看太后了,就想着现在去一趟寿康宫好了。
文帝来到寿康宫,看到太后脸色好像不大好,赶紧问道:“母后,可是谁惹你生气了?”
太后抬头看了他一眼道:“还不是安宁那丫头,看上一个新科进士了。”
文帝一听随意道:“安宁也该到嫁人的年纪了,她看上谁了,要是没问题朕赐婚就是,保证让她嫁的风风光光的。”
安宁是皇帝的亲外甥女,她的母亲是皇帝一母同胞的妹妹安庆公主。别看文帝为中宫嫡子坐稳了皇位,当初也是经过了一番腥风血雨的。尤其是安庆为了自家哥哥坐上皇位连同驸马一起死了。只留下安宁一个丫头,为此太后和皇帝对她多有愧疚,结果就养成安宁不可一世霸道的性子。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