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节
走之前,她想了想,问道:“夫人可曾想过改嫁?”
大夫人端着茶杯的手颤了颤,抬头看向她。
池韫眉目平和,既不是试探,也不是责问。
大夫人反问:“阿韫为何这么问?”
池韫道:“只是觉得,夫人余下的一生,都要困在这里,未免可怜。您若想改嫁,我便分出父亲的产业,送您做嫁妆。”
大夫人笑了笑:“我还以为,你不想要我这个名义上的母亲了。”
池韫实话实说:“我现下住在朝芳宫,等年底回来,应该很快会出嫁。您在不在,于我并无妨碍。”
“那就留我一个院子吧。”大夫人说,“天地虽大,可我不过求个容身之处,改不改嫁,都是一样的。”
池韫点点头:“我知道了。告辞。”
三夫人那边,早就扫榻以待。
池韫一到,立刻将她迎进来,各色果盘摆得满满当当。
池韫瞧那些食盒,上面还有记号,笑道:“三婶娘,这也太隆重了,这些糕点,才从折桂楼买来的吧?”
三夫人笑眯眯:“托你的福,几碟子糕点,我们还吃得起。”
池韫拈起一块酥油鲍螺尝了尝,说道:“味道不错,不过京里还有一家更正宗的,三婶娘下次可以去那里买。”
“是吗?”三夫人忙问,“哪家?”
池韫便说了楼晏那间点心铺的位置。
闲坐了一会儿,四小姐池姗跑进来:“二哥回家啦!”
池璋带着一脸倦意进屋,看到池韫,也露出笑容:“大妹回来了?”
池韫起身施礼,说道:“还有几日就要下场了,二哥可要休息好,不然空有满腹才学,到时候没力气答题,岂不冤枉。”
“大妹说的是,书院放假了,接下来几日,我就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池韫又问了孔蒙的情况,而后拿了本册子给他:“这是跟别人讨来的猜题集,二哥且看看,说不定有帮助。”
池璋谢了她,迟疑着问:“能给孔蒙和戴嘉看吗?”
池韫含笑:“二哥愿意与同窗分享,我自不会反对。”
这本书是俞慎之为弟弟拟的,俞大公子是考试能手,俞家又消息灵通,就算没猜中,想必也代表了出题的方向。
三夫人笑眯了眼,连声道谢,亲自送她出府。
回来后,她对池璋道:“你大妹识得的人多,这书也不知道从哪位大儒手里讨来的,你可要好好看!”
池璋毫不怀疑。
他和孔蒙能跟着吕先生学习,就是托了大妹的福。
到吕先生授官,不过学了一个多月,他们俩几乎脱胎换骨。书院的先生都说,他们考中的机会很大。
第二日,池璋叫来孔蒙和戴嘉。
想了想,又去请池琰。
池琰顶着黑眼圈,埋头写策论:“叫我干什么?”
那小厮答道:“二公子得了一本猜题集,请大公子一起去看。”
池琰停了停笔,抬头问:“哪来的?吕先生给的吗?”
“这……二公子也不知道。”
池琰嗤笑一声:“多谢他的好意,我这边还没写完,就不过去了。”
“大公子……”
池琰已经不理会了,他的书僮皮笑肉不笑:“过几日就要考试了,我家公子忙着看书,夫人下过命令,谁都不许打扰。”
这是说他故意来打扰大公子?
小厮忿忿,冷着脸躬了躬身:“那小的告退了。”
待他走后,书僮嘀咕:“二公子真是不知所谓,不知道哪里得来的猜题集,也叫公子去看,存的什么心?”
“什么心?自然是不希望我考中的心。”池琰冷笑,“他的课业一向不如我,跟着吕先生学了个把月,就以为能超过我了。呵呵,等着吧,待我考中他落榜,就知道谁比谁强了。”
池璋那边得到小厮回报,皱了皱眉:“大哥不肯来?”
小厮脸上还有怒气:“何止不肯来,还赶小的走,好像小的故意打扰他念书似的。”
戴嘉在旁边道:“不来就不来嘛!池二,你那个大哥什么德性,你还不清楚?他小人之心,你何必对他那么好?”
“怎么说也是我大哥。”池璋说,“我们两家都和解了,当然一起考中更好。”
“可他不听你的,能怎么办?”
池璋摇摇头:“算了,我们来看吧。”
三人讨论了一天,孔蒙和戴嘉把题抄回去琢磨。
到晚上,池璋想想,决定再努力一次,便自己抄了一遍,把那本猜题集送去给池琰。
池琰拿到猜题集,翻开来看了看,眉头越皱越紧。
他拿出另一本薄册。
这是家里花重金向书院的先生求的,他一直藏着,谁都没舍得给。
“怎么可能出这么偏?跟先生猜的完全不一样。”
“都说不看了,还塞过来,他哪那么好心?八成是见不得我好。”
池琰冷笑一声,扔掉那本猜题集,继续写自己的策论。
第212章 谁中了
到乡试那天,贡院人头攒动。
学子们一遍遍地检查考篮,家人一遍遍地叮嘱。
三夫人拉着儿子道:“别紧张,好好考就是。你年纪又不大,真考不中,咱们三年后再来。”
池璋哭笑不得:“母亲,别人都盼着考中,就您说泄气的话。”
三夫人理直气壮:“本来就是嘛!你这个年纪,大多去陪考的。”
十七八岁考中举人,放到哪里都是少年英才了。三夫人自知儿子不是什么天才人物,就没做过这样的梦。
三老爷也道:“认真看题,好好答卷,习惯习惯考试的氛围。连着考好几天,吃不好睡不好,可不容易熬过去,你别太自负。”
池璋点头称是。
于是又清点了一遍考篮。
另一边,二夫人也在叮嘱池琰,说的却是:“你可得好好考,这半年咱家什么境遇,你是知道的,外头都看不起咱们!等你考中了,我看他们有没有脸上门!”
池琰不耐烦:“知道了!娘你别吵,我在默诵,都让你吵忘了。”
“好好好,”二夫人忙道,“不吵你,不吵你。”
正说着,絮儿来了。
她笑着给两家人施了礼,各递过去一个香囊:“我家小姐惦记两位公子,命奴婢送如意香囊来。两位公子带着进考场,定能提神醒脑,高中桂榜。”
三夫人喜滋滋地接过:“哎呀,有劳你了,还特意送来。”
池璋也道:“替我谢谢大妹。”
说罢,他接过香囊,挂在身上。
二夫人也露出笑容,说了几句客气话,将香囊塞给池琰。
时间差不多了,池璋池琰提着考篮,进入贡院。
池璋顺利通过检查,进号房去了。
池琰检查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把香囊扔在了收缴处。
……
因为两位公子要考试,今年的中秋囫囵着过了。
全家人心不在焉,到考试结束那天,站在贡院外望眼欲穿。
眼看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都不见池琰和池璋,二房三房急了。
“怎么还没出来?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吧?”
“刚才抬出来好几个考晕了的,该不会……”
“呸呸呸!别乌鸦嘴!”
终于,池璋扶着池琰出现了,两家人急忙围上去。
“阿璋,你没事吧?”三夫人忙问。
池璋摆摆手,有气无力:“没事,就是太累了。”
号房的条件,谁见谁知道。吃睡都在那里,连澡都没得洗,越到后面越难熬,各种难闻的气味混在一起,再加上睡眠不佳,大小伙子熬下来都要脱层皮。
池琰的脸色更难看,眼睛都发直了。
但他这样,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太累,而是考题。
当他看到策论的题目时,脑袋哄哄作响。
那题目,竟和池璋给他的猜题集差不离!
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学子,前面的经义题,不过是照本宣科,拉不开差距。后面的诗赋论、策论才是影响成绩最大的因素。
尤其策论,近年越来越看重了。
池琰怎么也没想到,池璋送来的猜题集,居然是真的。
反而他向先生求来的,八竿子打不着。
大夫人端着茶杯的手颤了颤,抬头看向她。
池韫眉目平和,既不是试探,也不是责问。
大夫人反问:“阿韫为何这么问?”
池韫道:“只是觉得,夫人余下的一生,都要困在这里,未免可怜。您若想改嫁,我便分出父亲的产业,送您做嫁妆。”
大夫人笑了笑:“我还以为,你不想要我这个名义上的母亲了。”
池韫实话实说:“我现下住在朝芳宫,等年底回来,应该很快会出嫁。您在不在,于我并无妨碍。”
“那就留我一个院子吧。”大夫人说,“天地虽大,可我不过求个容身之处,改不改嫁,都是一样的。”
池韫点点头:“我知道了。告辞。”
三夫人那边,早就扫榻以待。
池韫一到,立刻将她迎进来,各色果盘摆得满满当当。
池韫瞧那些食盒,上面还有记号,笑道:“三婶娘,这也太隆重了,这些糕点,才从折桂楼买来的吧?”
三夫人笑眯眯:“托你的福,几碟子糕点,我们还吃得起。”
池韫拈起一块酥油鲍螺尝了尝,说道:“味道不错,不过京里还有一家更正宗的,三婶娘下次可以去那里买。”
“是吗?”三夫人忙问,“哪家?”
池韫便说了楼晏那间点心铺的位置。
闲坐了一会儿,四小姐池姗跑进来:“二哥回家啦!”
池璋带着一脸倦意进屋,看到池韫,也露出笑容:“大妹回来了?”
池韫起身施礼,说道:“还有几日就要下场了,二哥可要休息好,不然空有满腹才学,到时候没力气答题,岂不冤枉。”
“大妹说的是,书院放假了,接下来几日,我就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池韫又问了孔蒙的情况,而后拿了本册子给他:“这是跟别人讨来的猜题集,二哥且看看,说不定有帮助。”
池璋谢了她,迟疑着问:“能给孔蒙和戴嘉看吗?”
池韫含笑:“二哥愿意与同窗分享,我自不会反对。”
这本书是俞慎之为弟弟拟的,俞大公子是考试能手,俞家又消息灵通,就算没猜中,想必也代表了出题的方向。
三夫人笑眯了眼,连声道谢,亲自送她出府。
回来后,她对池璋道:“你大妹识得的人多,这书也不知道从哪位大儒手里讨来的,你可要好好看!”
池璋毫不怀疑。
他和孔蒙能跟着吕先生学习,就是托了大妹的福。
到吕先生授官,不过学了一个多月,他们俩几乎脱胎换骨。书院的先生都说,他们考中的机会很大。
第二日,池璋叫来孔蒙和戴嘉。
想了想,又去请池琰。
池琰顶着黑眼圈,埋头写策论:“叫我干什么?”
那小厮答道:“二公子得了一本猜题集,请大公子一起去看。”
池琰停了停笔,抬头问:“哪来的?吕先生给的吗?”
“这……二公子也不知道。”
池琰嗤笑一声:“多谢他的好意,我这边还没写完,就不过去了。”
“大公子……”
池琰已经不理会了,他的书僮皮笑肉不笑:“过几日就要考试了,我家公子忙着看书,夫人下过命令,谁都不许打扰。”
这是说他故意来打扰大公子?
小厮忿忿,冷着脸躬了躬身:“那小的告退了。”
待他走后,书僮嘀咕:“二公子真是不知所谓,不知道哪里得来的猜题集,也叫公子去看,存的什么心?”
“什么心?自然是不希望我考中的心。”池琰冷笑,“他的课业一向不如我,跟着吕先生学了个把月,就以为能超过我了。呵呵,等着吧,待我考中他落榜,就知道谁比谁强了。”
池璋那边得到小厮回报,皱了皱眉:“大哥不肯来?”
小厮脸上还有怒气:“何止不肯来,还赶小的走,好像小的故意打扰他念书似的。”
戴嘉在旁边道:“不来就不来嘛!池二,你那个大哥什么德性,你还不清楚?他小人之心,你何必对他那么好?”
“怎么说也是我大哥。”池璋说,“我们两家都和解了,当然一起考中更好。”
“可他不听你的,能怎么办?”
池璋摇摇头:“算了,我们来看吧。”
三人讨论了一天,孔蒙和戴嘉把题抄回去琢磨。
到晚上,池璋想想,决定再努力一次,便自己抄了一遍,把那本猜题集送去给池琰。
池琰拿到猜题集,翻开来看了看,眉头越皱越紧。
他拿出另一本薄册。
这是家里花重金向书院的先生求的,他一直藏着,谁都没舍得给。
“怎么可能出这么偏?跟先生猜的完全不一样。”
“都说不看了,还塞过来,他哪那么好心?八成是见不得我好。”
池琰冷笑一声,扔掉那本猜题集,继续写自己的策论。
第212章 谁中了
到乡试那天,贡院人头攒动。
学子们一遍遍地检查考篮,家人一遍遍地叮嘱。
三夫人拉着儿子道:“别紧张,好好考就是。你年纪又不大,真考不中,咱们三年后再来。”
池璋哭笑不得:“母亲,别人都盼着考中,就您说泄气的话。”
三夫人理直气壮:“本来就是嘛!你这个年纪,大多去陪考的。”
十七八岁考中举人,放到哪里都是少年英才了。三夫人自知儿子不是什么天才人物,就没做过这样的梦。
三老爷也道:“认真看题,好好答卷,习惯习惯考试的氛围。连着考好几天,吃不好睡不好,可不容易熬过去,你别太自负。”
池璋点头称是。
于是又清点了一遍考篮。
另一边,二夫人也在叮嘱池琰,说的却是:“你可得好好考,这半年咱家什么境遇,你是知道的,外头都看不起咱们!等你考中了,我看他们有没有脸上门!”
池琰不耐烦:“知道了!娘你别吵,我在默诵,都让你吵忘了。”
“好好好,”二夫人忙道,“不吵你,不吵你。”
正说着,絮儿来了。
她笑着给两家人施了礼,各递过去一个香囊:“我家小姐惦记两位公子,命奴婢送如意香囊来。两位公子带着进考场,定能提神醒脑,高中桂榜。”
三夫人喜滋滋地接过:“哎呀,有劳你了,还特意送来。”
池璋也道:“替我谢谢大妹。”
说罢,他接过香囊,挂在身上。
二夫人也露出笑容,说了几句客气话,将香囊塞给池琰。
时间差不多了,池璋池琰提着考篮,进入贡院。
池璋顺利通过检查,进号房去了。
池琰检查的时候,犹豫了一下,把香囊扔在了收缴处。
……
因为两位公子要考试,今年的中秋囫囵着过了。
全家人心不在焉,到考试结束那天,站在贡院外望眼欲穿。
眼看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都不见池琰和池璋,二房三房急了。
“怎么还没出来?不是遇到什么事了吧?”
“刚才抬出来好几个考晕了的,该不会……”
“呸呸呸!别乌鸦嘴!”
终于,池璋扶着池琰出现了,两家人急忙围上去。
“阿璋,你没事吧?”三夫人忙问。
池璋摆摆手,有气无力:“没事,就是太累了。”
号房的条件,谁见谁知道。吃睡都在那里,连澡都没得洗,越到后面越难熬,各种难闻的气味混在一起,再加上睡眠不佳,大小伙子熬下来都要脱层皮。
池琰的脸色更难看,眼睛都发直了。
但他这样,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太累,而是考题。
当他看到策论的题目时,脑袋哄哄作响。
那题目,竟和池璋给他的猜题集差不离!
像他们这样的优秀学子,前面的经义题,不过是照本宣科,拉不开差距。后面的诗赋论、策论才是影响成绩最大的因素。
尤其策论,近年越来越看重了。
池琰怎么也没想到,池璋送来的猜题集,居然是真的。
反而他向先生求来的,八竿子打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