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枝记 第22节
那监门校尉见到粮袋下藏着箱子,瞬间冷下脸道:“世子只说是送粮草,怎么还暗暗夹带这些箱子?”说完便要命人开箱。
元剑雪上前一步,正见那监门校尉将箱子打开,周遭之人皆倒吸一口冷气,里面是明晃晃的金锭,耀得人睁不开眼睛。而金锭下面隐隐是一匹匹彩绢,若仔细算来,这十辆马车所载可谓价值不菲。
元剑雪也是一怔,好在他随机应变极快,即刻将手按在箱盖上,将其合了起来,望着那监门校尉低声道:“将军借一步说话。”
那人与他走到一旁,阴晴不定道:“世子这是何意?“元剑雪已快速思索了好了说辞,此时沉稳道:“将军勿疑,这车上装的不仅有粮草,还有朔方军的军饷。”
那人犹疑地望着他,似乎并不信他的话,元剑雪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近年朝廷派发的军饷不足,北疆战事又紧,阿父既任主帅,又怎么能看将士们饥不果腹浴血奋战,回家还要卖儿弼女,连日子也过不下去,少不得需自己贴补一些。”
那监门校尉也知本朝乃府兵制,所谓军户,无战事时在家耕种,有战事时应召入伍,一应甲胄兵器需自行筹备,十死九生不说,而若出身寒微,军功让长官抢去,无功可袭,一身伤病回去连日子也过不下去。而近年战事频繁,国库连年亏空,连军饷也发不下,户册上的那些军户宁可冒着杀头的罪携家带口逃走,也不愿留在原籍等着被召入伍。想来这监门校尉也是军户,不过出身尚好,所以入了监门卫,还混上了校尉之职,比起同乡的大多数人都好了许多,此时不由有些同命相连之感。
他仔细打量元剑雪,面前之人身姿不凡,端得是一位贵公子。元家的封地在宁州,坐拥一州沃土,人说富可敌国也许有些夸张,但确实还养得起十几万的部曲。虽然知道元家自己出钱充作军资,自然打的是将这些朝廷的府兵都收为自家部曲的念头,但对于那些军籍的将士来说,确是天降的恩泽,能让他们在这乱世中吃得饱饭,不至于变卖妻子。想到此处不由心生好感。
元剑雪见他神色,知道已有了些动摇,指着其中的几方箱子低声道:“将军行个方便,这些与兄弟们贴补。”
那监门校尉闻言勃然大怒,粗声粗气道:“世子将我张老六当作了什么人,我虽是个粗人,但却也不是那见利忘义随处揩油的小人。靖北王如此顾念手下的兵士,我倒还要替将士们道一声谢,怎敢克扣一丝一毫。”
元剑雪顿时敛神,肃然拱手道:“将军如此大义凛然,是朔方军之福,是北疆百姓之福,倒是我浮浅,若将军不嫌弃,待过几日定要与将军共饮,我先自罚三杯。”
那监门校尉从未被如此抬举,又哪有王公贵族愿意与他们这些粗人倾心相交,顿时热血沸腾道:“蒙世子不弃,定不爽约。“挥了挥手,径直命人将那些箱子都装上车去。他的手下还欲说什么,被他狠狠瞪了一眼,再不敢开口。
见那些黑箱子与粮草重新又装上了车,元剑雪心下一松,霍东青也松开了紧紧握住刀柄的手,为防止夜长梦多,待装车完毕,从那监门校尉手中接过盖了朱印的过所,元剑雪与霍东青对视一眼,即刻与他告辞,押着车向明德门走去。
长安外郭城墙极厚,明德门下的甬道有百丈之深,两面皆点着火把,这段距离似乎极漫长,随车之人皆是大气不敢一喘,待到重见日光的那一刻,元剑雪才真的松了口气,一刻不停的快马奔驰。
此前李容渊只告诉他出了城将车队带到郊外,却没告诉他具体的地点。虽然并不知道他是如何行这偷梁换柱瞒天过海之计,但对他的话,他是极信服的,自然是一丝不苟地照办。只是这次……元剑雪默默思忖,不会真的要将这车队送到三十里外高原乡的朔方军驻地去?然而车队刚走出十里,他便听到身后有达达的马蹄之声,隐隐可见一片尘土飞扬。
元剑雪与霍东青心中皆是一凛,难道竟是来了追兵?
第39章 醉酒 李容渊似饮了些酒,与往日很不同……
那马蹄之声由远及近,似来得极快,元剑雪与霍东青对视一眼,他们的马车上载着辎重,快跑不及,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到此处元剑雪干脆命车队停了下来, 随车一共有十位兵士,皆刀剑出鞘,拱形护卫车前。
待马蹄荡起的烟尘滚滚散去, 元剑雪才发觉果然来者不善。那队骑士皆身着暗红色的甲胄, 是金吾卫特有的颜色,带头一人身姿魁梧,朱紫缺胯袍, 头戴武弁,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元剑雪定睛一瞧, 发觉竟是金吾卫将军杨安。
原来方才押车的那位中郎将回到府衙之后,前来处理公务的杨安闻他所言, 得知昨夜元剑雪欲出城,顿时心中惊疑。昨夜他在宫中值宿, 隐约听闻一件秘事——朔方军主将靖北王元子期意欲谋反,已被缉拿关押在刑部天牢之中。
联想到这被扣下的粮车,杨安顿时怀疑元剑雪此次出城非是为补给军需,而是为将主帅被扣押的消息告知城外驻军。须知此次靖北王虽只带少量部曲入京,然而朔方军极彪悍,若因此引发朔方军哗变,那么他这个放元剑雪出城的长官便是首罪。
因此听闻这个消息, 杨安立刻点召手下追着元剑雪而去,然而直追到了明德门,才发觉车队已然通过查验出城而去,幸好之后他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十里之外追上了元剑雪。
被团团围住,元剑雪便知定是杨安发觉哪里不妥,要追自己回去。他带来的金吾卫有五十人左右,而己方只有十人,可谓敌众我寡,实力悬殊。
霍东青已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守在元剑雪身前,然不过片刻车队便被金吾卫团团围住,元剑雪冷道:“将军这是何意?”
杨安下了马,望着元剑雪道:“没有陛下的旨意,靖北王府之人一律不许出城,世子请与在下一同回去。”
他虽说得冠冕堂皇,却只是自己揣度圣意,并没有官方的文书,元剑雪也正是拿捏住这一点,自然并不肯上当,望着杨安道:“恐怕,这不是陛下的意思,而是将军自作主张。”
那人见被拆穿,也不恼怒,强横道:“那又如何,我劝世子还是乖乖与我回去,否则……”他意味深长地巡视了一圈,语气中带着威胁。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一箭破空,马上的一位金吾卫应声而倒。如今他们身处一片洼地,杨安猛然抬头,正见远处山坡上俯冲下来一队人,他们并未乘坐骑,来势之快却犹如鬼魅。
好在金吾卫皆训练有素,方才一箭虽引起混乱,但即刻便被平息,剩下的四十九人勇猛上前与之缠斗。从山上俯冲而下之人只有九位,皆裹在丝麻兜帽之中,不曾露出一点形貌,但从手中的弯刀能透露出他们应来自异邦。
仗人多势众,杨安原本以为稳操胜券,然而不多时他便发觉事情的发展已脱出意料。那九人竟极其彪悍,皆有以一当十之力。尤其是最前一位首领。就在杨安兀自惊疑的一瞬,一柄银色弯刀已悄然架在他的脖子上,知回天无力,杨安长叹一口气,掷下手中之剑。
杨安默然,想来以往军中比校武艺,他年年拿头筹,此时却被人无声钳制,毫无反抗之力。身后之人身姿纤长,虽与自己的魁梧完全不同,却令他一动也不敢动。
见主帅被俘虏,其余金吾卫顿时停手,杨安面色阴沉地望着元剑雪,暗自思忖,身后以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之人是否是其援兵。
此时元剑雪自然也被牢牢制住,他老老实实掷下了剑,一言不发任自己双手被牛筋缚住。
此时杨安忽然听到身后一个生涩的声音道:“只要货,不杀人。”
那人声线清澈,汉话却说得生硬。杨安心道,他们果然是番邦的匪徒。想到此处,杨安松了口气,前日听闻长安城外有一伙极其彪悍的胡匪,连郑家防护严密的寿贺都被截了去。想必如今碰的便是同一伙人,这倒是好办,不过是单纯的抢劫,只要将这车上的货物给他们,自己便没有性命之忧。
见长官默许,那些金吾卫自然也不再抵抗,任胡匪接管了马车。元剑雪的心砰砰直跳,这劫匪劫走了马车,倒等于带走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以后便是有人怀疑这车上的东西被掉了包,也查无对证了。只是这伙人出现的突然……难道和李容渊有什么关系?
虽心中一阵轻松喜悦,但元剑雪自然还要装装样子,眼见那些胡匪要将马车拉走,望着杨英怒声道:“光天化日之下,将军竟任由劫匪横行?”
杨安虽听得到他的言语,然而冰凉的刀刃架在他的脖子上,自然保命要紧,只能默默别过头去,并不接话。见杨安这副样子,元剑雪彻底放下心来,眸色一转,断然喝道:“朗朗乾坤,究竟还有没有王法。”
被元剑雪灼灼的目光注视着,听着他语中带着讽刺,杨安屈辱闭目,不去看他,任由那些胡匪驾车而去。然而那车队虽消失了踪影,架在他脖子上的弯刀却一刻也没有放松,直到整整过了一个时辰,再没有可能追回那车队,杨安才方觉得颈间一松,身后之人将弯刀撤了去。
也就在那一刻,杨安蓄力已久,如鹰捉兔扑向身后之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直直扑了个空,那人急速地后退,快得像闪电,即便杨安武艺高强,也只触到他的一片衣角。只是被杨安凌厉的掌风带到,那人丝麻兜帽一闪,元剑雪恰巧看见一张极艳美的脸。
元剑雪心中极其惊讶,这张脸他自然不会忘记,他便是那日在皇家御园行刺的那刺客,也正是一刀捅入他腹中,令他现下依旧有伤在身之人。元剑雪原本以为那是个女子,现在看来他竟是个男人,除非……除非他还有一位与他生得一模一样的姐妹,然而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元剑雪望着他轻捷的身影想,方才见到那弯刀之时自己就该想到是他,原来长安城中搜捕了那么久的刺客,竟然早已到了城外。
元剑雪不留痕迹张望,似乎并没有什么旁人同他一般见到那人的面目。元剑雪在心中沉沉,若今日他是李容渊派来的,那么那日去行刺难道也是李容渊授意?元剑雪想起此前,五娘曾提醒过他关于刺客的事,而五娘是李容渊身边的人,难道这刺客真与九表兄有什么联系……元剑雪心中极困惑,恨不得即刻去问一问李容渊。
避过杨安的掌风,那人施施然撤下弯刀,唇角扬起一丝微笑,随即飘然而去。杨安踉跄几步,终究没有追上去。见长官被放开,那些金吾卫即刻跨马去追,却被杨安唤回,杨安自知那人既敢孤身留下殿后,便有全身而退的本事,盲目去追反而损兵折将,丢人现眼。
见此情景,元剑雪心下了然,望着杨安冷笑道:“将军是否还要押我回去,这便请了,只可惜那些粮草是追不回来。”
如今他无事一身轻,本来也要回长安去,因此一点也不惧,杨安今日简直受尽了平生之耻,早已失了煞气,又见他这个苦主虽丢了粮草,却并未追究自己不作为之责,态度自然也软化下来道:“只需世子与我回去,一切都好说。”
见杨安如此颓败,元剑雪知道见好就收,与霍东青对视一眼,一同上了马,转身向长安方向而去。杨安见他如此配合,打马上前,与他并驾,低声道:“某还有一件不情之请。”
元剑雪淡淡道:“讲。”
杨安哑着嗓音道:“今日之事,请世子日后务必勿要再提起。”
元剑雪知道杨安定是怕今日带了五十人却不敌区区九人的胡匪,又贪生怕死,以至于眼睁睁看着胡匪将粮车截去不作为之事传出去。这事情若是传入朝中,只怕丢官事小,如此渎职却要杖刑流放连累全家,所以求他这个苦主不要声张。
元剑雪心中暗笑,但面上还做冷淡样子,半晌后才道:“也罢,今日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杨安闻言松下一口气,元剑雪失了粮草却愿意帮他隐瞒,如此以德报怨,不由心生感激,提醒他道:“世子可知,靖北王如今已被押入刑部大狱?”
元剑雪沉默片刻,极缓慢地点了点头,杨安低声道:“那请世子千万小心郑任,余现余工部之事便是前车之鉴。”
元剑雪一惊,郑任乃是刑部尚书,而余现则是前些日被问斩的一位小吏,这两人毫无瓜葛,杨安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然而之后无论元剑雪再如何询问,杨安却也不肯再开口了。元剑雪知道虽他感激自己,但也只能帮自己到这里了,他暗中记下这两个关键的名字,准备回去之后再好好查一查。或者……说不定李容渊会知道其中的关窍。
此时元剑雪想到方才那个刺客,心下又是一沉,下一瞬间便心生惭愧,九表兄如此真心实意对待元家,自己如何能不信任他。
于此同时,阿素正在弥漫着沉静香气的罗帐之中沉沉睡去,自然并不知元剑雪心中的纠结。
天亮之时北苑的夜宴方散,宾客纷纷告辞。而在此之前,前半夜一直消失的李容渊再次终于出现,见到他的身影,席间顿时有些暧昧的目光交接,窃窃私语,在场的宾客皆曾听府中女史隐晦讲起,是东苑有位极得宠的小娘子醋意上来,缠着李容渊不许他走。
这样一桩风流之事,自然有大胆之人借着酒意上前调笑,没想到李容渊竟未否认,玩着手中的琉璃杯,含笑只是饮酒,却让原本不相信这事的人也不由感慨,没想到那位沈侍郎的女儿,倒真有些手段。如此一来在场之人皆心照不宣,自然没人会疑心到李容渊离席的真相上去。
因是哄好了小美人,后半夜才入席,李容渊自然被罚酒,万骑陈、张两位统领搂着美人灌了他十来杯剑南的葡桃酒,李容渊似心情极好,照单全收,又回敬了三盏阳明的春酒,在场之人无不惊叹他酒量之好,陈、张二人更是喜极,待与他一同又痛饮了一大海碗的东都烧刀子,才重重拍着李容渊的肩,放他离去。
期间裴说不胜酒力,早被架着回去。陈、张二位还有公务,也不敢耽搁太晚,天未亮便告辞,即便如此,北衙之中那位等了半夜不见人的羽林将军高嵩恐怕也要气得吐血。
李静玺自然也起身告辞,方才席间宾客对沈家小娘子议论纷纷之时他便未再开口。一旁的崔泯察言观色,知道那小娘子是赵王妃的庶妹,恐怕李静玺面上挂不住,然而今日他才与李容渊把酒言欢,自然不能再翻脸。见李静玺面色不善告了辞,崔泯也即刻起身,想再劝他几句。
然崔泯刚走出宴厅,便见李静玺身边另有一人,似乎正是裴说带来的那位唤作姜远之的才子。方才李容渊不在之时,他便与李静玺打得火热,此时两人并肩而立,又不知说些什么。
姜远之望着李静玺淡淡道:“殿下真的相信,他是被沈家的小娘子绊住,才消失那么久?”
李静玺自然知道他指的是李容渊,他十分欣赏姜远之的直来直往,自然干脆道:“不信。”
姜远之颔首道:“旁人兴许未曾留意,但殿下一定注意到,今日靖北王世子元剑雪原不在受邀之列,却不请自来,之后与九殿下一同消失,让人不得不猜疑,这其中有什么联系。”
姜远之知道李静玺必定已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果然他不过一暗示,李静玺微微点头,眸色深沉望着他道:“你可知他们究竟要做什么?”
姜远之笑道:“我自然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只可惜没有证据,殿下若信我,我可为殿下助力。”
李静玺并不上钩,淡淡道:“哦?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姜远之道:“敌人的敌人,便是我的朋友。”
李静玺打断他,笑道:“我是他兄长,并非他的敌人,自然也不能与你为友。”
姜远之微笑道:“他目无尊长,殿下即便惩治他,也不过是行兄长之责任罢了。”
李静玺闻言仔细审视了他一会,对他的话却不置可否,负手转身,径自而去。
姜远之望着李静玺的背影道:“仆,愿为殿下所用。”
他的声音很轻,同时也知道,李静玺一定将他的话都听了去
李静玺自然没有这么快上钩,不过自己的一番话应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目送他的背影远去,姜远之默默扬起唇角。
听到门外响动时,阿素猛然惊醒,揉着眼睛从矮榻上坐起来,朦胧正见李容渊进来,赶紧起身相迎。
然而甫一走过去,阿素便有些后悔了,李容渊饮了酒,神情与往日很不同。她踟躇站在一旁不敢上前,但见他身形不稳,方才走过去扶他,却被他钳着腰揽如怀中。阿素扑在他怀里,悄悄闻了闻,是熟悉的白檀香气混着清冽的酒气,却并没有脂粉气息,不由扬起唇角。
李容渊低头望着她的发顶,似乎知道方才她在做什么,轻轻笑了笑,将她从怀里撕下来。阿素觉得他今日整个人都有些不同寻常,心中极紧张。李容渊揽着她的腰,似要将全身的力量都压在她身上,慢慢向内走去。阿素虽勉力支撑,还是被他带入帐幔间,缓缓倒在床榻上。
他有些灼热的呼吸就打在颈间,这种感觉熟悉而陌生,阿素觉得不舒服,她最近在长个子,小腿时常会抽筋,此时被压着渐渐麻得没了知觉,胸口也有些痛,是发育的烦恼。阿素撑着身子,想翻过身去,却被牢牢禁锢。
李容渊似乎沉浸在一个美妙的梦里,不知把她当作隐枕还是什么别的东西,无意识地捏着她纤细的腰骨,寻了个最舒服的位置埋着,沉沉睡了去。
此时的李容渊像极了一只懒洋洋的大猫,有些孩子气拱在她怀里,似乎极累,呼吸沉稳兀自沉睡,想来一夜劳碌奔波不曾休息。虽不知道为什么他对元家如此上心,阿素心中一片柔软,还是放松下身体,让他睡得更安稳些。
第40章 搜查 顷刻间万骑的金甲武士如流水般涌……
却说另一厢, 万骑的陈、张两位统领离了李容渊的府邸,在卯时前就到了北衙。
如今万骑的最高统帅羽林将军高嵩,出身广陵高氏,是南衙左羽林将军将军高衍之子,也是高后之侄子, 身世显赫却举止轻浮,空降万骑自然是沾了祖上的光,因属下并不真心信服, 生了暴虐之心,将不服管的几位校尉拖到校场当众鞭打。陈、张二位有意替同僚出气,因此昨夜故意冷落他,但既已给了趾高气扬的高嵩一个下马威,他们也不敢真耽误差事, 离了席便早早到衙门之中报到。
昨夜高嵩原本得了授意, 想突然袭击查抄元府,然而他的亲卫拿着腰牌去点人, 竟找不到万骑的左右两位统领, 此时高嵩才知道, 若离开了陈、张二人,自己不过是一个光杆司令。他虽恨得咬牙,却也无法,直直等到天亮,才见二人施施然来了。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 高嵩知道如今重中之重是先带人抄了元府,待搜出那些私自藏匿的兵甲,再慢慢与那些粗鲁武夫计较。想到此处高嵩只得先咽下这口气, 急匆匆点好了人马,准备向着兴道坊的靖北王府奔去。
陈、张两位统领如今才知道他们竟要去查抄元府,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心中皆惊。要知道兴道坊的那处不仅是座王府,更是长公主府。安泰长公主是窦太后所出,先帝唯一嫡女,与如今景云帝为一母同胞,自周岁册为公主以来,历经两朝荣宠已极。那长公主府又岂是想抄便抄的。
见二人神色迟疑,高嵩冷笑道:“靖北王意欲谋反,长公主被禁足宫中,两位统领若搜出了元氏谋反的证据,便是陛下面前的首功一件。”
高嵩说的信誓旦旦,陈统领却并不买账,凛然道:“既然是陛下的旨意,将军可否将敕书取出一观?”
高嵩自然早有准备,果真从怀中取出一封黄帛卷,陈、张二位接过展开,发觉竟真是一封景云帝亲下的敕书,密令万骑即刻查抄元府,上面盖着赤红的朱印,的确是陛下的旨意。
陈、张二人此刻方知,原来陛下此次是真的对元家不留情面,为此甚至不惜将长公主禁足宫中,恐怕元家这次一场大难在即。见二人对此深信不疑,高嵩也不再多言,径自上马。陈、张二人无法,只得点齐了人马,与他一同向兴道坊而去。
此次阵仗极大,为了查抄元府,高嵩动用了万骑中的两列千人纵队。黑压压的一片金甲武士沿着朱雀大街向兴道坊开去,惹得街市之中百姓皆惶恐,凑在一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然而当一行人开到元府,高嵩才发觉,今日安泰自不在府中,靖北王世子元剑雪竟也不在。他满以为待搜出了物证,便可直接将元剑雪一同押解,却没想到扑了个空。一众婢子仆役分列,其后走出一位挽着绸帔的小娘子。
那小娘子年纪不大,一身凛然,衣饰不凡,只胸前那件七宝众华璎珞便价值连城,显然身份高贵。
高嵩目光犀利,望着她俏生生的身姿,明白她该就是顺颐长公主的遗孤,被安泰长公主养在身边的长平县主苏樱华。然而高嵩自然不会将这孤女放在眼里,眼神微微示意,身后的武士便上前将她与身后的家人团团围住。
元剑雪上前一步,正见那监门校尉将箱子打开,周遭之人皆倒吸一口冷气,里面是明晃晃的金锭,耀得人睁不开眼睛。而金锭下面隐隐是一匹匹彩绢,若仔细算来,这十辆马车所载可谓价值不菲。
元剑雪也是一怔,好在他随机应变极快,即刻将手按在箱盖上,将其合了起来,望着那监门校尉低声道:“将军借一步说话。”
那人与他走到一旁,阴晴不定道:“世子这是何意?“元剑雪已快速思索了好了说辞,此时沉稳道:“将军勿疑,这车上装的不仅有粮草,还有朔方军的军饷。”
那人犹疑地望着他,似乎并不信他的话,元剑雪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近年朝廷派发的军饷不足,北疆战事又紧,阿父既任主帅,又怎么能看将士们饥不果腹浴血奋战,回家还要卖儿弼女,连日子也过不下去,少不得需自己贴补一些。”
那监门校尉也知本朝乃府兵制,所谓军户,无战事时在家耕种,有战事时应召入伍,一应甲胄兵器需自行筹备,十死九生不说,而若出身寒微,军功让长官抢去,无功可袭,一身伤病回去连日子也过不下去。而近年战事频繁,国库连年亏空,连军饷也发不下,户册上的那些军户宁可冒着杀头的罪携家带口逃走,也不愿留在原籍等着被召入伍。想来这监门校尉也是军户,不过出身尚好,所以入了监门卫,还混上了校尉之职,比起同乡的大多数人都好了许多,此时不由有些同命相连之感。
他仔细打量元剑雪,面前之人身姿不凡,端得是一位贵公子。元家的封地在宁州,坐拥一州沃土,人说富可敌国也许有些夸张,但确实还养得起十几万的部曲。虽然知道元家自己出钱充作军资,自然打的是将这些朝廷的府兵都收为自家部曲的念头,但对于那些军籍的将士来说,确是天降的恩泽,能让他们在这乱世中吃得饱饭,不至于变卖妻子。想到此处不由心生好感。
元剑雪见他神色,知道已有了些动摇,指着其中的几方箱子低声道:“将军行个方便,这些与兄弟们贴补。”
那监门校尉闻言勃然大怒,粗声粗气道:“世子将我张老六当作了什么人,我虽是个粗人,但却也不是那见利忘义随处揩油的小人。靖北王如此顾念手下的兵士,我倒还要替将士们道一声谢,怎敢克扣一丝一毫。”
元剑雪顿时敛神,肃然拱手道:“将军如此大义凛然,是朔方军之福,是北疆百姓之福,倒是我浮浅,若将军不嫌弃,待过几日定要与将军共饮,我先自罚三杯。”
那监门校尉从未被如此抬举,又哪有王公贵族愿意与他们这些粗人倾心相交,顿时热血沸腾道:“蒙世子不弃,定不爽约。“挥了挥手,径直命人将那些箱子都装上车去。他的手下还欲说什么,被他狠狠瞪了一眼,再不敢开口。
见那些黑箱子与粮草重新又装上了车,元剑雪心下一松,霍东青也松开了紧紧握住刀柄的手,为防止夜长梦多,待装车完毕,从那监门校尉手中接过盖了朱印的过所,元剑雪与霍东青对视一眼,即刻与他告辞,押着车向明德门走去。
长安外郭城墙极厚,明德门下的甬道有百丈之深,两面皆点着火把,这段距离似乎极漫长,随车之人皆是大气不敢一喘,待到重见日光的那一刻,元剑雪才真的松了口气,一刻不停的快马奔驰。
此前李容渊只告诉他出了城将车队带到郊外,却没告诉他具体的地点。虽然并不知道他是如何行这偷梁换柱瞒天过海之计,但对他的话,他是极信服的,自然是一丝不苟地照办。只是这次……元剑雪默默思忖,不会真的要将这车队送到三十里外高原乡的朔方军驻地去?然而车队刚走出十里,他便听到身后有达达的马蹄之声,隐隐可见一片尘土飞扬。
元剑雪与霍东青心中皆是一凛,难道竟是来了追兵?
第39章 醉酒 李容渊似饮了些酒,与往日很不同……
那马蹄之声由远及近,似来得极快,元剑雪与霍东青对视一眼,他们的马车上载着辎重,快跑不及,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想到此处元剑雪干脆命车队停了下来, 随车一共有十位兵士,皆刀剑出鞘,拱形护卫车前。
待马蹄荡起的烟尘滚滚散去, 元剑雪才发觉果然来者不善。那队骑士皆身着暗红色的甲胄, 是金吾卫特有的颜色,带头一人身姿魁梧,朱紫缺胯袍, 头戴武弁,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元剑雪定睛一瞧, 发觉竟是金吾卫将军杨安。
原来方才押车的那位中郎将回到府衙之后,前来处理公务的杨安闻他所言, 得知昨夜元剑雪欲出城,顿时心中惊疑。昨夜他在宫中值宿, 隐约听闻一件秘事——朔方军主将靖北王元子期意欲谋反,已被缉拿关押在刑部天牢之中。
联想到这被扣下的粮车,杨安顿时怀疑元剑雪此次出城非是为补给军需,而是为将主帅被扣押的消息告知城外驻军。须知此次靖北王虽只带少量部曲入京,然而朔方军极彪悍,若因此引发朔方军哗变,那么他这个放元剑雪出城的长官便是首罪。
因此听闻这个消息, 杨安立刻点召手下追着元剑雪而去,然而直追到了明德门,才发觉车队已然通过查验出城而去,幸好之后他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十里之外追上了元剑雪。
被团团围住,元剑雪便知定是杨安发觉哪里不妥,要追自己回去。他带来的金吾卫有五十人左右,而己方只有十人,可谓敌众我寡,实力悬殊。
霍东青已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守在元剑雪身前,然不过片刻车队便被金吾卫团团围住,元剑雪冷道:“将军这是何意?”
杨安下了马,望着元剑雪道:“没有陛下的旨意,靖北王府之人一律不许出城,世子请与在下一同回去。”
他虽说得冠冕堂皇,却只是自己揣度圣意,并没有官方的文书,元剑雪也正是拿捏住这一点,自然并不肯上当,望着杨安道:“恐怕,这不是陛下的意思,而是将军自作主张。”
那人见被拆穿,也不恼怒,强横道:“那又如何,我劝世子还是乖乖与我回去,否则……”他意味深长地巡视了一圈,语气中带着威胁。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一箭破空,马上的一位金吾卫应声而倒。如今他们身处一片洼地,杨安猛然抬头,正见远处山坡上俯冲下来一队人,他们并未乘坐骑,来势之快却犹如鬼魅。
好在金吾卫皆训练有素,方才一箭虽引起混乱,但即刻便被平息,剩下的四十九人勇猛上前与之缠斗。从山上俯冲而下之人只有九位,皆裹在丝麻兜帽之中,不曾露出一点形貌,但从手中的弯刀能透露出他们应来自异邦。
仗人多势众,杨安原本以为稳操胜券,然而不多时他便发觉事情的发展已脱出意料。那九人竟极其彪悍,皆有以一当十之力。尤其是最前一位首领。就在杨安兀自惊疑的一瞬,一柄银色弯刀已悄然架在他的脖子上,知回天无力,杨安长叹一口气,掷下手中之剑。
杨安默然,想来以往军中比校武艺,他年年拿头筹,此时却被人无声钳制,毫无反抗之力。身后之人身姿纤长,虽与自己的魁梧完全不同,却令他一动也不敢动。
见主帅被俘虏,其余金吾卫顿时停手,杨安面色阴沉地望着元剑雪,暗自思忖,身后以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之人是否是其援兵。
此时元剑雪自然也被牢牢制住,他老老实实掷下了剑,一言不发任自己双手被牛筋缚住。
此时杨安忽然听到身后一个生涩的声音道:“只要货,不杀人。”
那人声线清澈,汉话却说得生硬。杨安心道,他们果然是番邦的匪徒。想到此处,杨安松了口气,前日听闻长安城外有一伙极其彪悍的胡匪,连郑家防护严密的寿贺都被截了去。想必如今碰的便是同一伙人,这倒是好办,不过是单纯的抢劫,只要将这车上的货物给他们,自己便没有性命之忧。
见长官默许,那些金吾卫自然也不再抵抗,任胡匪接管了马车。元剑雪的心砰砰直跳,这劫匪劫走了马车,倒等于带走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以后便是有人怀疑这车上的东西被掉了包,也查无对证了。只是这伙人出现的突然……难道和李容渊有什么关系?
虽心中一阵轻松喜悦,但元剑雪自然还要装装样子,眼见那些胡匪要将马车拉走,望着杨英怒声道:“光天化日之下,将军竟任由劫匪横行?”
杨安虽听得到他的言语,然而冰凉的刀刃架在他的脖子上,自然保命要紧,只能默默别过头去,并不接话。见杨安这副样子,元剑雪彻底放下心来,眸色一转,断然喝道:“朗朗乾坤,究竟还有没有王法。”
被元剑雪灼灼的目光注视着,听着他语中带着讽刺,杨安屈辱闭目,不去看他,任由那些胡匪驾车而去。然而那车队虽消失了踪影,架在他脖子上的弯刀却一刻也没有放松,直到整整过了一个时辰,再没有可能追回那车队,杨安才方觉得颈间一松,身后之人将弯刀撤了去。
也就在那一刻,杨安蓄力已久,如鹰捉兔扑向身后之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直直扑了个空,那人急速地后退,快得像闪电,即便杨安武艺高强,也只触到他的一片衣角。只是被杨安凌厉的掌风带到,那人丝麻兜帽一闪,元剑雪恰巧看见一张极艳美的脸。
元剑雪心中极其惊讶,这张脸他自然不会忘记,他便是那日在皇家御园行刺的那刺客,也正是一刀捅入他腹中,令他现下依旧有伤在身之人。元剑雪原本以为那是个女子,现在看来他竟是个男人,除非……除非他还有一位与他生得一模一样的姐妹,然而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元剑雪望着他轻捷的身影想,方才见到那弯刀之时自己就该想到是他,原来长安城中搜捕了那么久的刺客,竟然早已到了城外。
元剑雪不留痕迹张望,似乎并没有什么旁人同他一般见到那人的面目。元剑雪在心中沉沉,若今日他是李容渊派来的,那么那日去行刺难道也是李容渊授意?元剑雪想起此前,五娘曾提醒过他关于刺客的事,而五娘是李容渊身边的人,难道这刺客真与九表兄有什么联系……元剑雪心中极困惑,恨不得即刻去问一问李容渊。
避过杨安的掌风,那人施施然撤下弯刀,唇角扬起一丝微笑,随即飘然而去。杨安踉跄几步,终究没有追上去。见长官被放开,那些金吾卫即刻跨马去追,却被杨安唤回,杨安自知那人既敢孤身留下殿后,便有全身而退的本事,盲目去追反而损兵折将,丢人现眼。
见此情景,元剑雪心下了然,望着杨安冷笑道:“将军是否还要押我回去,这便请了,只可惜那些粮草是追不回来。”
如今他无事一身轻,本来也要回长安去,因此一点也不惧,杨安今日简直受尽了平生之耻,早已失了煞气,又见他这个苦主虽丢了粮草,却并未追究自己不作为之责,态度自然也软化下来道:“只需世子与我回去,一切都好说。”
见杨安如此颓败,元剑雪知道见好就收,与霍东青对视一眼,一同上了马,转身向长安方向而去。杨安见他如此配合,打马上前,与他并驾,低声道:“某还有一件不情之请。”
元剑雪淡淡道:“讲。”
杨安哑着嗓音道:“今日之事,请世子日后务必勿要再提起。”
元剑雪知道杨安定是怕今日带了五十人却不敌区区九人的胡匪,又贪生怕死,以至于眼睁睁看着胡匪将粮车截去不作为之事传出去。这事情若是传入朝中,只怕丢官事小,如此渎职却要杖刑流放连累全家,所以求他这个苦主不要声张。
元剑雪心中暗笑,但面上还做冷淡样子,半晌后才道:“也罢,今日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杨安闻言松下一口气,元剑雪失了粮草却愿意帮他隐瞒,如此以德报怨,不由心生感激,提醒他道:“世子可知,靖北王如今已被押入刑部大狱?”
元剑雪沉默片刻,极缓慢地点了点头,杨安低声道:“那请世子千万小心郑任,余现余工部之事便是前车之鉴。”
元剑雪一惊,郑任乃是刑部尚书,而余现则是前些日被问斩的一位小吏,这两人毫无瓜葛,杨安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然而之后无论元剑雪再如何询问,杨安却也不肯再开口了。元剑雪知道虽他感激自己,但也只能帮自己到这里了,他暗中记下这两个关键的名字,准备回去之后再好好查一查。或者……说不定李容渊会知道其中的关窍。
此时元剑雪想到方才那个刺客,心下又是一沉,下一瞬间便心生惭愧,九表兄如此真心实意对待元家,自己如何能不信任他。
于此同时,阿素正在弥漫着沉静香气的罗帐之中沉沉睡去,自然并不知元剑雪心中的纠结。
天亮之时北苑的夜宴方散,宾客纷纷告辞。而在此之前,前半夜一直消失的李容渊再次终于出现,见到他的身影,席间顿时有些暧昧的目光交接,窃窃私语,在场的宾客皆曾听府中女史隐晦讲起,是东苑有位极得宠的小娘子醋意上来,缠着李容渊不许他走。
这样一桩风流之事,自然有大胆之人借着酒意上前调笑,没想到李容渊竟未否认,玩着手中的琉璃杯,含笑只是饮酒,却让原本不相信这事的人也不由感慨,没想到那位沈侍郎的女儿,倒真有些手段。如此一来在场之人皆心照不宣,自然没人会疑心到李容渊离席的真相上去。
因是哄好了小美人,后半夜才入席,李容渊自然被罚酒,万骑陈、张两位统领搂着美人灌了他十来杯剑南的葡桃酒,李容渊似心情极好,照单全收,又回敬了三盏阳明的春酒,在场之人无不惊叹他酒量之好,陈、张二人更是喜极,待与他一同又痛饮了一大海碗的东都烧刀子,才重重拍着李容渊的肩,放他离去。
期间裴说不胜酒力,早被架着回去。陈、张二位还有公务,也不敢耽搁太晚,天未亮便告辞,即便如此,北衙之中那位等了半夜不见人的羽林将军高嵩恐怕也要气得吐血。
李静玺自然也起身告辞,方才席间宾客对沈家小娘子议论纷纷之时他便未再开口。一旁的崔泯察言观色,知道那小娘子是赵王妃的庶妹,恐怕李静玺面上挂不住,然而今日他才与李容渊把酒言欢,自然不能再翻脸。见李静玺面色不善告了辞,崔泯也即刻起身,想再劝他几句。
然崔泯刚走出宴厅,便见李静玺身边另有一人,似乎正是裴说带来的那位唤作姜远之的才子。方才李容渊不在之时,他便与李静玺打得火热,此时两人并肩而立,又不知说些什么。
姜远之望着李静玺淡淡道:“殿下真的相信,他是被沈家的小娘子绊住,才消失那么久?”
李静玺自然知道他指的是李容渊,他十分欣赏姜远之的直来直往,自然干脆道:“不信。”
姜远之颔首道:“旁人兴许未曾留意,但殿下一定注意到,今日靖北王世子元剑雪原不在受邀之列,却不请自来,之后与九殿下一同消失,让人不得不猜疑,这其中有什么联系。”
姜远之知道李静玺必定已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果然他不过一暗示,李静玺微微点头,眸色深沉望着他道:“你可知他们究竟要做什么?”
姜远之笑道:“我自然知道他们做了什么,只可惜没有证据,殿下若信我,我可为殿下助力。”
李静玺并不上钩,淡淡道:“哦?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姜远之道:“敌人的敌人,便是我的朋友。”
李静玺打断他,笑道:“我是他兄长,并非他的敌人,自然也不能与你为友。”
姜远之微笑道:“他目无尊长,殿下即便惩治他,也不过是行兄长之责任罢了。”
李静玺闻言仔细审视了他一会,对他的话却不置可否,负手转身,径自而去。
姜远之望着李静玺的背影道:“仆,愿为殿下所用。”
他的声音很轻,同时也知道,李静玺一定将他的话都听了去
李静玺自然没有这么快上钩,不过自己的一番话应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目送他的背影远去,姜远之默默扬起唇角。
听到门外响动时,阿素猛然惊醒,揉着眼睛从矮榻上坐起来,朦胧正见李容渊进来,赶紧起身相迎。
然而甫一走过去,阿素便有些后悔了,李容渊饮了酒,神情与往日很不同。她踟躇站在一旁不敢上前,但见他身形不稳,方才走过去扶他,却被他钳着腰揽如怀中。阿素扑在他怀里,悄悄闻了闻,是熟悉的白檀香气混着清冽的酒气,却并没有脂粉气息,不由扬起唇角。
李容渊低头望着她的发顶,似乎知道方才她在做什么,轻轻笑了笑,将她从怀里撕下来。阿素觉得他今日整个人都有些不同寻常,心中极紧张。李容渊揽着她的腰,似要将全身的力量都压在她身上,慢慢向内走去。阿素虽勉力支撑,还是被他带入帐幔间,缓缓倒在床榻上。
他有些灼热的呼吸就打在颈间,这种感觉熟悉而陌生,阿素觉得不舒服,她最近在长个子,小腿时常会抽筋,此时被压着渐渐麻得没了知觉,胸口也有些痛,是发育的烦恼。阿素撑着身子,想翻过身去,却被牢牢禁锢。
李容渊似乎沉浸在一个美妙的梦里,不知把她当作隐枕还是什么别的东西,无意识地捏着她纤细的腰骨,寻了个最舒服的位置埋着,沉沉睡了去。
此时的李容渊像极了一只懒洋洋的大猫,有些孩子气拱在她怀里,似乎极累,呼吸沉稳兀自沉睡,想来一夜劳碌奔波不曾休息。虽不知道为什么他对元家如此上心,阿素心中一片柔软,还是放松下身体,让他睡得更安稳些。
第40章 搜查 顷刻间万骑的金甲武士如流水般涌……
却说另一厢, 万骑的陈、张两位统领离了李容渊的府邸,在卯时前就到了北衙。
如今万骑的最高统帅羽林将军高嵩,出身广陵高氏,是南衙左羽林将军将军高衍之子,也是高后之侄子, 身世显赫却举止轻浮,空降万骑自然是沾了祖上的光,因属下并不真心信服, 生了暴虐之心,将不服管的几位校尉拖到校场当众鞭打。陈、张二位有意替同僚出气,因此昨夜故意冷落他,但既已给了趾高气扬的高嵩一个下马威,他们也不敢真耽误差事, 离了席便早早到衙门之中报到。
昨夜高嵩原本得了授意, 想突然袭击查抄元府,然而他的亲卫拿着腰牌去点人, 竟找不到万骑的左右两位统领, 此时高嵩才知道, 若离开了陈、张二人,自己不过是一个光杆司令。他虽恨得咬牙,却也无法,直直等到天亮,才见二人施施然来了。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 高嵩知道如今重中之重是先带人抄了元府,待搜出那些私自藏匿的兵甲,再慢慢与那些粗鲁武夫计较。想到此处高嵩只得先咽下这口气, 急匆匆点好了人马,准备向着兴道坊的靖北王府奔去。
陈、张两位统领如今才知道他们竟要去查抄元府,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心中皆惊。要知道兴道坊的那处不仅是座王府,更是长公主府。安泰长公主是窦太后所出,先帝唯一嫡女,与如今景云帝为一母同胞,自周岁册为公主以来,历经两朝荣宠已极。那长公主府又岂是想抄便抄的。
见二人神色迟疑,高嵩冷笑道:“靖北王意欲谋反,长公主被禁足宫中,两位统领若搜出了元氏谋反的证据,便是陛下面前的首功一件。”
高嵩说的信誓旦旦,陈统领却并不买账,凛然道:“既然是陛下的旨意,将军可否将敕书取出一观?”
高嵩自然早有准备,果真从怀中取出一封黄帛卷,陈、张二位接过展开,发觉竟真是一封景云帝亲下的敕书,密令万骑即刻查抄元府,上面盖着赤红的朱印,的确是陛下的旨意。
陈、张二人此刻方知,原来陛下此次是真的对元家不留情面,为此甚至不惜将长公主禁足宫中,恐怕元家这次一场大难在即。见二人对此深信不疑,高嵩也不再多言,径自上马。陈、张二人无法,只得点齐了人马,与他一同向兴道坊而去。
此次阵仗极大,为了查抄元府,高嵩动用了万骑中的两列千人纵队。黑压压的一片金甲武士沿着朱雀大街向兴道坊开去,惹得街市之中百姓皆惶恐,凑在一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然而当一行人开到元府,高嵩才发觉,今日安泰自不在府中,靖北王世子元剑雪竟也不在。他满以为待搜出了物证,便可直接将元剑雪一同押解,却没想到扑了个空。一众婢子仆役分列,其后走出一位挽着绸帔的小娘子。
那小娘子年纪不大,一身凛然,衣饰不凡,只胸前那件七宝众华璎珞便价值连城,显然身份高贵。
高嵩目光犀利,望着她俏生生的身姿,明白她该就是顺颐长公主的遗孤,被安泰长公主养在身边的长平县主苏樱华。然而高嵩自然不会将这孤女放在眼里,眼神微微示意,身后的武士便上前将她与身后的家人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