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叶府周氏归来
  叶无双想知道一些关于叶府的,关于肖氏一族的,不好明目张胆的问,只能这样旁敲侧击。
  当然,顺带听一些承安别的趣闻,她也很乐意。
  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叶无双原本在现代无牵无挂,既来之则安之,她想在这里过好,也想融入,愿意听更多的。
  “好嘞!”拿了银子的说书先生眉开眼笑,“就讲讲太傅府那热闹的后院。”
  李太傅的后院妾室之多,争宠之凶猛,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众人一听,皆是会心一笑。
  叶无双已经进了酒肆,招呼小二拿了一壶桃花酿,二两卤牛肉,一碟水煮花生,一边吃着,一边听起来。
  这一次,李太傅后院故事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罗氏,说罗氏本来已经失了宠,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愣是将李太傅迷得团团转,连新来的十二姨娘都被冷落到了一边了。
  “拜狐仙了,有人说她是拜了狐仙。”看客中有人说道,“烟雨镇那边,她前段时间去得可频繁了!”
  扑哧,叶无双忍俊不禁,感情自己倒成了那狐仙了。
  “李太傅日日留恋,听说有一回早朝都忘了去,后院的女子都想对付罗氏,偏李太傅宠到骨子里。”
  “啧啧,比起罗氏,那你们知道叶府肖氏吗?她的处境可就凄惨多了。”终于有人说到了关键之处,“失了宠之后,再不能翻身,现在更是被赶出府去了。”
  “先生,你说说叶府的事情?”既然有人提起,叶无双也跟着说了一句,摆出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
  “叶府,啧,这谁都知道礼部尚书叶恒安最是重礼仪,为人严肃正经,不可说不可说。”那说书先生压低了声音,“不过原本肖氏对叶府多有帮扶,只是,啧啧,可怜不知那身子柔弱的二小姐还能不能活得下来。”
  李太傅为人一向不正经,又只是虚衔,并无实职,大家自是可以多说,但叶恒安则不同,又涉及被皇上下令流放的肖家。
  那说书先生愣是不再多言,叶无双也没问,起身准备去找周管事给了她拜帖的那两家药铺,办今天来承安最重要的事情。
  才走出了酒肆没几步,那说书先生竟然追了上来。
  “公子,想问叶家的事情?”他跟上前来。
  叶无双有点疑惑,心底也有几分警惕,这说书先生留着两撇八字胡,样子看上去有几分尖嘴猴腮,不像好人的模样,不过这光天化日,人又这样多,他也不能做什么。
  “只是随口问问。”叶无双说道。
  “方才是你给的银子,那么多人在我也不好多说,特地追出来多告诉你几句。”那说书先生眨巴眨巴眼睛,“叶府三小姐叶碧瑶你知道吧,她的生母周氏回来了。”
  叶碧瑶是她的妹妹,只是比她小上两个月而已,周氏于七年前说是要为叶家祈福,发愿去寺庙修上七年,算着时间确实应该回来了。
  至于叶碧瑶,一直养在叶府老太太身边,深得老太太喜欢,她也十分出色,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三年前,老太太为了叶碧瑶的婚事着想,将叶碧瑶记在了肖氏名下,也算作了嫡女。
  “周氏正在四处寻找肖氏,想让肖氏签了和离文书。”说书先生又是一句话。
  周氏,记忆模糊,但叶碧瑶却是印象深入骨髓的,她的优秀却让原主人十分失落,心里有阴影,更加深居简出。
  不过周氏这和离文书的意图却十分明显,为的是自己能被扶正。
  “哦。”叶无双控制着面部表情,低低“哦”了一声,也只是盯着这奇怪的说书先生而已。
  “要是我是那肖氏,我必不会签这和离文书,让他们得逞。”他又说道,“况且,肖氏还须得为肖家谋划,礼部尚书正室的头衔留着,多少还是有用的。”
  扔下这句话,那说书先生也不等叶无双回答,便飘然而去。
  叶无双脚下如同树桩一样定住了,这说书先生特地出来说这一番话,就像是知道她是谁一样,甚至还有提点之意。
  到底是谁呢?叶无双陡然想起了与她通信的少年,是否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特地暗中相助?算起来,又有那么长时间没有通信了,忽觉有些怅然若失。
  愣了好一阵子,叶无双只是默默记下这一出,拿出了拜帖,去找那两家药铺了。
  而另外一头,那说书先生转到巷子深处一家庭院之中,院中站着个中年男子,正是当初于烟雨镇外,站在楚尧天身边的人。
  “按照您的吩咐,把消息告知了那公子。”他说。
  “嗯。”中年男子点头,“你下去吧。”
  等他一走,暗处转出了陆莫言来,一脸无可奈何的感叹:“少主真是煞费苦心了,德叔,你说这正常吗?会不会影响什么?”
  “谁知道?”中年男子摇头,“你日日跟在叶无双身边,我还正想问你。”
  “不是个普通的少女,医术之惊人,怕是得了肖家真传。”陆莫言说道,“性子也挺有意思的,跟一般姑娘不同,沉得住气,还敢作敢为。”
  “唉。少主是长大了啊,这种事情,便也是拦不住的。”中年男子叹息一声,“索性,这叶无双不像是拖累之人,西垂传来消息,说少主手上有奇药,该是这叶无双给他的。”
  “叶无双的本事,不可限量,前几日收服了玉和袁氏家的老三袁勇。”陆莫言跟着说道,“我会保护好她的,这是少主的安排,我觉得她也值得。”
  “看来,也收服你了。”
  ……
  这头,叶无双耳朵发烫,总觉得有人在议论她,不过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她连着去了那两家药铺,感觉很失望。
  看了周管事给她准备的拜帖,热情是热情,但一家的药材只卖贵的,普通的并不多,实在不合适;另外一家,则是药材质量不行,以次充好。
  解决不了这药材进货渠道,她的悬壶堂还颇有几分难以为继的意思,现在可是“等米下锅”的处境了。
  正当她在这为难之时,忽然想起了一物,那少年给了她一个锦囊,叫她遇到麻烦和困难可以打开看看!
  此时不看,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