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二)
其实话一出口,莺时就有些后悔。
从他的讲述判断,虽然离尘的身世疑点颇多,但无疑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他一定是受到了某种限制,才不得不一直待在华相寺里,并非他自己所愿。
但她不知道他所受的限制有多么严格。若是连栖华山也不能出,岂不是再一次戳中了他的伤心处?
听闻此话,离尘有些愣怔,却不是因为旁的。
只是因为,这似乎是她第一次主动邀请他去做一件事。
他从她的眼神中品出一丝后悔与歉疚,很快就明白了她在想什么,却并未主动解释,只是嘴角勾起一个柔和的弧度,眸中波光粼粼,浮光跃金,潋滟春花。
“好。”
这四年间,他的确是没有下过山。在刚到寺中的几个月里,他被严格地监视着。那些人都对他存着基本的尊敬,可一举一动,一个神情都被人注视、禀报着的滋味总归是不好受的。虽然慢慢的也就这么过来了,但他决不愿再尝试一次。
后来时局渐渐稳定,大约是瞧出他实在没有越轨之心,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禁制也就慢慢放开了。只要每日清晨诵经时,住持确认他仍在寺中,其余时候他便爱做什么便做什么,无人在意。
他不是没有机会下山。只是在漫无涯际的终生囚禁中,山上和山下于他而言变得没有什么分别。有时,他甚至在想,或许囚禁他的恰是他自己。
上位者囚的是身,而他囚的是心。
他是最无用之人,在事发的当日便已认命,再没想过反抗。
离尘到底没被她瞧出什么。
今夜人月两团圆,只要赠予她一场欢喜,便够了。
傍晚,寺中再行祭拜、分食之礼。至月初明时,莺时换上了一套藕荷色摘枝团花的对襟小袖,作燕陵城最寻常女子的装扮。离尘亦脱掉僧袍,换上最简单的青布直缀。两人各戴一顶帏帽,四周有黑色的纱幔垂下以掩人耳目,向山下去,汇入人流。
莺时偏头望着与她并肩而行的离尘。这是她第一次见他如此装扮,完全遮盖了僧人的身份,看起来倒像是一个浊世佳公子,隐有清贵之气。
这一日,寺中固然较平时热闹许多,却不可与山下同日而语。
一轮圆月悬上屋檐,城中百姓家家户户都挂了几盏花灯,或以绢纸,或以紫竹,或以料丝,或扎通草,燃以宝炬,作美人状、月桂状、兔儿状,亦或杂七杂八的花鸟虫鱼状,生动灵活,栩栩如生。
街边亦有花灯、鲜果、香烛等贩卖,还有各色小玩意。今夜几乎全城百姓倾巢出动,人头攒动,小贩们生意颇好,面上也洋溢着喜色,叫卖声此起彼伏。
此番盛景,一年到头也难得几回,恰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
燕陵中秋有诸多习俗,其中尤以“玩月“和”走月“最为盛行。自东晋谢、袁二人打破身份壁垒,于中秋佳节泛舟于牛渚江上,畅叙一宵,便有了”牛渚玩月“这一佳话。每逢中秋,士子庶民,文人雅士便会共同登楼、泛舟,斗诗清谈,极近风雅。后诗仙所作的一句”昔闻牛渚咏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更是将这一习俗推至顶峰。
对吟诵、作诗不感兴趣的寻常百姓则会结伴夜游,走街串巷,赏月看花,称为“走月“。一定要走满叁座桥才能回来。传说中如此便可驱百病,一年都会顺遂康健。
离尘与莺时远远地听着文士的吟诵、唱词,没有参与进去。
经过一个小贩时,他在他们身后叫喊着:“这位小哥,给你娘子买盏花灯吧,提着灯去走月,月老儿才会保佑你们长长久久哩!“
离尘望向四周,果然路过的女子皆人手提着一盏灯。他在山上太久了,已经快要忘记逢年过节民间是什么样子。
征询了一下莺时的意见后,他买了一盏样貌极讨人喜欢的无骨兔儿灯递到她手里,又得了小贩顺口奉送的许多吉祥话。
他们在如织人流中缓慢前行。好像只走了几步,却又像走了一生那样长久。
不知不觉间,说不清是谁先跨过了那道界限,两人已是十指相扣。
萍水相逢,隐姓埋名,难得有一日可不再独行。
只他们彼此间都心知肚明,只今夜是寻常眷侣。
良宵苦短,更当珍惜。
----------------------------------------分割线------------------------------------------
今天努力再更一章(800珠加更)。
最近感觉珠珠都变少了,哭哭。
可以给为爱发电的作者一些鼓励吗QAQ
下一章会写到女主视角较为完整的故事。目前正文剧情已经差不多进展1/3啦,是不是很快~
从他的讲述判断,虽然离尘的身世疑点颇多,但无疑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他一定是受到了某种限制,才不得不一直待在华相寺里,并非他自己所愿。
但她不知道他所受的限制有多么严格。若是连栖华山也不能出,岂不是再一次戳中了他的伤心处?
听闻此话,离尘有些愣怔,却不是因为旁的。
只是因为,这似乎是她第一次主动邀请他去做一件事。
他从她的眼神中品出一丝后悔与歉疚,很快就明白了她在想什么,却并未主动解释,只是嘴角勾起一个柔和的弧度,眸中波光粼粼,浮光跃金,潋滟春花。
“好。”
这四年间,他的确是没有下过山。在刚到寺中的几个月里,他被严格地监视着。那些人都对他存着基本的尊敬,可一举一动,一个神情都被人注视、禀报着的滋味总归是不好受的。虽然慢慢的也就这么过来了,但他决不愿再尝试一次。
后来时局渐渐稳定,大约是瞧出他实在没有越轨之心,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禁制也就慢慢放开了。只要每日清晨诵经时,住持确认他仍在寺中,其余时候他便爱做什么便做什么,无人在意。
他不是没有机会下山。只是在漫无涯际的终生囚禁中,山上和山下于他而言变得没有什么分别。有时,他甚至在想,或许囚禁他的恰是他自己。
上位者囚的是身,而他囚的是心。
他是最无用之人,在事发的当日便已认命,再没想过反抗。
离尘到底没被她瞧出什么。
今夜人月两团圆,只要赠予她一场欢喜,便够了。
傍晚,寺中再行祭拜、分食之礼。至月初明时,莺时换上了一套藕荷色摘枝团花的对襟小袖,作燕陵城最寻常女子的装扮。离尘亦脱掉僧袍,换上最简单的青布直缀。两人各戴一顶帏帽,四周有黑色的纱幔垂下以掩人耳目,向山下去,汇入人流。
莺时偏头望着与她并肩而行的离尘。这是她第一次见他如此装扮,完全遮盖了僧人的身份,看起来倒像是一个浊世佳公子,隐有清贵之气。
这一日,寺中固然较平时热闹许多,却不可与山下同日而语。
一轮圆月悬上屋檐,城中百姓家家户户都挂了几盏花灯,或以绢纸,或以紫竹,或以料丝,或扎通草,燃以宝炬,作美人状、月桂状、兔儿状,亦或杂七杂八的花鸟虫鱼状,生动灵活,栩栩如生。
街边亦有花灯、鲜果、香烛等贩卖,还有各色小玩意。今夜几乎全城百姓倾巢出动,人头攒动,小贩们生意颇好,面上也洋溢着喜色,叫卖声此起彼伏。
此番盛景,一年到头也难得几回,恰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
燕陵中秋有诸多习俗,其中尤以“玩月“和”走月“最为盛行。自东晋谢、袁二人打破身份壁垒,于中秋佳节泛舟于牛渚江上,畅叙一宵,便有了”牛渚玩月“这一佳话。每逢中秋,士子庶民,文人雅士便会共同登楼、泛舟,斗诗清谈,极近风雅。后诗仙所作的一句”昔闻牛渚咏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更是将这一习俗推至顶峰。
对吟诵、作诗不感兴趣的寻常百姓则会结伴夜游,走街串巷,赏月看花,称为“走月“。一定要走满叁座桥才能回来。传说中如此便可驱百病,一年都会顺遂康健。
离尘与莺时远远地听着文士的吟诵、唱词,没有参与进去。
经过一个小贩时,他在他们身后叫喊着:“这位小哥,给你娘子买盏花灯吧,提着灯去走月,月老儿才会保佑你们长长久久哩!“
离尘望向四周,果然路过的女子皆人手提着一盏灯。他在山上太久了,已经快要忘记逢年过节民间是什么样子。
征询了一下莺时的意见后,他买了一盏样貌极讨人喜欢的无骨兔儿灯递到她手里,又得了小贩顺口奉送的许多吉祥话。
他们在如织人流中缓慢前行。好像只走了几步,却又像走了一生那样长久。
不知不觉间,说不清是谁先跨过了那道界限,两人已是十指相扣。
萍水相逢,隐姓埋名,难得有一日可不再独行。
只他们彼此间都心知肚明,只今夜是寻常眷侣。
良宵苦短,更当珍惜。
----------------------------------------分割线------------------------------------------
今天努力再更一章(800珠加更)。
最近感觉珠珠都变少了,哭哭。
可以给为爱发电的作者一些鼓励吗QAQ
下一章会写到女主视角较为完整的故事。目前正文剧情已经差不多进展1/3啦,是不是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