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7章 2012地球毁灭
因为大千的缘故,这些骄傲的外国车企们,提前三年开始关注电动车行业了。
而对于电动车,这些车企又分为了两派,一派觉得电动车是未来,现在应该提早拥抱电动车,早做准备。
第二派则认为电动车是祸害,会毁了一切,要坚决的将电动车碾压在摇篮里面。
尤其是这些电动车技术还是华夏人的,而不是他们自己人的,这更加就不能忍受了。
原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燃油派占据了绝对的上风,电动派顶多只是发表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这些车企可以压制的下来。
这就导致大千虽然从2003年开始,就试图扩展欧洲和米国的市场,但是这两个国家控制的很严,手段也很绝,那就是直接从政策上面禁止电动车进入市场。
他们说电动车不属于燃油动力,自然不能够受到燃油动力车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管辖。
这听上去似乎是件好事,但这些国家的政府又说了,因为没有完整的法律和政策来管辖你,所以你就不要进入市场了,等等吧,等我们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再说,在此之前,任何电动车都没有上牌和上路的权利。
说来也有趣,当米国的一些新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时候,同样是没有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管制,结果这些国家直接视而不见,说因为没有政策,所以没法管,只能任由他们横行了。
一种情况,两种解释,绝了!
反正这些国家直接在政策上就堵死了电动车出国的路子,这让大千有些焦急,因为在大千的战略里面,到2010年前为止,大千的电动车应该分布全球主要市场,彻底建立起全球性质的电动车网络的。
可是这一纸行政命令,就把计划耽搁了两年多的时间,而且看上去这个计划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完成了。
不过欧洲的环境保护事业却愈演愈烈,尤其是在2005年初,大千电影和斯皮尔伯格历史上第一次合作,邀请罗兰·艾默里奇担任导演的史诗级灾难片《2012》在全球上映,疯狂的席卷走了将近1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之后,这些环保事业就折腾的更加厉害了。
在另一个世界的电影里面,《2012》是因为太阳的中微子发生变化,导致地球变成了一个微波炉,地球内部的地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最终山海位移,大陆沉没,全地球的地质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的陆地都没了,就剩下大海了。
这个解释听上去似乎还算那么回事,但任何地质工作者听到这个理由,都会骂一句扯淡。
或者干脆不骂,毕竟电影而已。
可是这个世界的《2012》,世界毁灭的理由更加暴躁一些,就是地球因为各种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剧烈的温室效应,最终突破极点,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会上升374.4米,最终导致几乎所有的陆地全部被淹没,除了高山,一切都在海底之下。
这个理由其实就更加扯淡了,且不说这些温室气体就算按照当前10倍的排放量,再排放两三百年,也不可能导致所有的冰山融化。
就算确实排放了那么多的二氧化碳,能够融化所有的冰山,但那个时候地球的日常气温得上升到45度以上,南极和北极的冰山才会全部融化,而大部分地球人估计已经全部被热死了。
再退一步讲,所有的地球人都住在空调房里面,躲过了炎热的威胁,但海平面上升根本不可能达到374米,顶多也就是70米左右而已。
差不多也就是让西江省变成沿海省份而已。
再退一万步,就算真的上涨了374米,那华夏的面积还能剩下一半左右,世界上也几乎都是同样的水平。
所以这个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毁灭的理由,都不需要什么专业人士,随便一个高中生,用网络查一下数据,就基本上全明白了。
所以一开始,斯皮尔伯格还对这个理由非常的担忧,觉得不能太侮辱观众的智商。
事实证明,观众的智商们太好侮辱了,因为2005年的手机还不够发达,未来大量有才的人,还无法通过自媒体来影响世界,给大家做科普,所以观众们都比较纯洁,觉得电影里面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肯定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假不了的。
而另外,全球每年不都是有那么多的环保组织,发表了无数的环保文章,以至于几乎地球所有人都知道,地球现在已经陷入了温室效应之中,要是再不节能减排,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就会彻底融化,海平面就会淹没世界。
这不正好就是电影里面描述的情况吗?
说来也神奇,明明太阳微波炉的理论还算有那么一丢丢的可能性,南北极融化完全就是扯淡的言论,但是观众们却更加愿意相信后者。
原因很简单,因为观众们可以非常容易的理解天气变热了-导致冰山受热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最后地球被淹没的逻辑,哪怕你不读书都能够听得懂。
可是中微子什么的,听上去完全就是天书了,一部电影看完之后,任何人都不会担心中微子变动导致地球毁灭。
但是相反,当你明白了世界末日形成的原因之后,就开始真的相信会有这样的末日来临了。
而且2012年现在距离2005年还有7年的时间,似乎足够南北极的冰山全部融化了。
所以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反而将电影里面的剧情奉为金科玉律,等到电影结束之后,各个都惊恐不已,人都吓傻了,然后票房就大卖了,观众更多了,接着更多的观众被吓傻了。
总而言之,因为这么一部电影影响,全球关注温室效应的人多了几十倍,而觉得2012年有可能是世界末日的人,一口气多了几十万倍。
假如2012年地球真的完蛋了,被水淹了,而大部分屁民又买不起船票,似乎就只有等死这一条路。
这条路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就赶紧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效应,保护地球。
然后全世界的温室效应的环保组织们都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工作和招募人员,都变得轻松多了。
而对于电动车,这些车企又分为了两派,一派觉得电动车是未来,现在应该提早拥抱电动车,早做准备。
第二派则认为电动车是祸害,会毁了一切,要坚决的将电动车碾压在摇篮里面。
尤其是这些电动车技术还是华夏人的,而不是他们自己人的,这更加就不能忍受了。
原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燃油派占据了绝对的上风,电动派顶多只是发表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已,这些车企可以压制的下来。
这就导致大千虽然从2003年开始,就试图扩展欧洲和米国的市场,但是这两个国家控制的很严,手段也很绝,那就是直接从政策上面禁止电动车进入市场。
他们说电动车不属于燃油动力,自然不能够受到燃油动力车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管辖。
这听上去似乎是件好事,但这些国家的政府又说了,因为没有完整的法律和政策来管辖你,所以你就不要进入市场了,等等吧,等我们出台了相关的法律再说,在此之前,任何电动车都没有上牌和上路的权利。
说来也有趣,当米国的一些新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时候,同样是没有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管制,结果这些国家直接视而不见,说因为没有政策,所以没法管,只能任由他们横行了。
一种情况,两种解释,绝了!
反正这些国家直接在政策上就堵死了电动车出国的路子,这让大千有些焦急,因为在大千的战略里面,到2010年前为止,大千的电动车应该分布全球主要市场,彻底建立起全球性质的电动车网络的。
可是这一纸行政命令,就把计划耽搁了两年多的时间,而且看上去这个计划似乎已经没有办法完成了。
不过欧洲的环境保护事业却愈演愈烈,尤其是在2005年初,大千电影和斯皮尔伯格历史上第一次合作,邀请罗兰·艾默里奇担任导演的史诗级灾难片《2012》在全球上映,疯狂的席卷走了将近1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之后,这些环保事业就折腾的更加厉害了。
在另一个世界的电影里面,《2012》是因为太阳的中微子发生变化,导致地球变成了一个微波炉,地球内部的地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最终山海位移,大陆沉没,全地球的地质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本的陆地都没了,就剩下大海了。
这个解释听上去似乎还算那么回事,但任何地质工作者听到这个理由,都会骂一句扯淡。
或者干脆不骂,毕竟电影而已。
可是这个世界的《2012》,世界毁灭的理由更加暴躁一些,就是地球因为各种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过多,导致剧烈的温室效应,最终突破极点,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会上升374.4米,最终导致几乎所有的陆地全部被淹没,除了高山,一切都在海底之下。
这个理由其实就更加扯淡了,且不说这些温室气体就算按照当前10倍的排放量,再排放两三百年,也不可能导致所有的冰山融化。
就算确实排放了那么多的二氧化碳,能够融化所有的冰山,但那个时候地球的日常气温得上升到45度以上,南极和北极的冰山才会全部融化,而大部分地球人估计已经全部被热死了。
再退一步讲,所有的地球人都住在空调房里面,躲过了炎热的威胁,但海平面上升根本不可能达到374米,顶多也就是70米左右而已。
差不多也就是让西江省变成沿海省份而已。
再退一万步,就算真的上涨了374米,那华夏的面积还能剩下一半左右,世界上也几乎都是同样的水平。
所以这个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毁灭的理由,都不需要什么专业人士,随便一个高中生,用网络查一下数据,就基本上全明白了。
所以一开始,斯皮尔伯格还对这个理由非常的担忧,觉得不能太侮辱观众的智商。
事实证明,观众的智商们太好侮辱了,因为2005年的手机还不够发达,未来大量有才的人,还无法通过自媒体来影响世界,给大家做科普,所以观众们都比较纯洁,觉得电影里面既然这么说了,那就肯定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假不了的。
而另外,全球每年不都是有那么多的环保组织,发表了无数的环保文章,以至于几乎地球所有人都知道,地球现在已经陷入了温室效应之中,要是再不节能减排,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就会彻底融化,海平面就会淹没世界。
这不正好就是电影里面描述的情况吗?
说来也神奇,明明太阳微波炉的理论还算有那么一丢丢的可能性,南北极融化完全就是扯淡的言论,但是观众们却更加愿意相信后者。
原因很简单,因为观众们可以非常容易的理解天气变热了-导致冰山受热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最后地球被淹没的逻辑,哪怕你不读书都能够听得懂。
可是中微子什么的,听上去完全就是天书了,一部电影看完之后,任何人都不会担心中微子变动导致地球毁灭。
但是相反,当你明白了世界末日形成的原因之后,就开始真的相信会有这样的末日来临了。
而且2012年现在距离2005年还有7年的时间,似乎足够南北极的冰山全部融化了。
所以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反而将电影里面的剧情奉为金科玉律,等到电影结束之后,各个都惊恐不已,人都吓傻了,然后票房就大卖了,观众更多了,接着更多的观众被吓傻了。
总而言之,因为这么一部电影影响,全球关注温室效应的人多了几十倍,而觉得2012年有可能是世界末日的人,一口气多了几十万倍。
假如2012年地球真的完蛋了,被水淹了,而大部分屁民又买不起船票,似乎就只有等死这一条路。
这条路是绝对不可能的,那就赶紧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效应,保护地球。
然后全世界的温室效应的环保组织们都惊讶的发现,他们的工作和招募人员,都变得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