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淡定从容
随着大家热烈的掌声年度最后一个慈善拍卖会开始了,首先主持人请来了几位市长、慈善总会会长、企业老总作为嘉宾上台,每位嘉宾都向大家祝贺了新年好,又感谢了为这次慈善拍卖活动提供拍品的爱心人士,以及参加拍卖的朋友们,感谢大家热心慈善事业,为乡村的孩子们献爱心。
紧接着拍卖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登台的拍品是一件胡振郎先生的山水画。田佳怡不太懂水墨画的各种技巧,只觉得这幅作品清雅丰韵,光影灵动,好像倾注着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无限情蕴,就如一位离家千里的老者对家乡山水有着无限的依恋之情一般。
提供拍品的人应该是抱着奉献爱心的心情来的,所以起拍价很低,只有五千。竞拍的人很多,不断有人举牌加价,很快这幅画就加到三万五千。田佳怡轻轻推了退邵天行,轻声地问他:“天行,当代的国画作品也有这么高的价值啊!”
邵天行挠了挠头,撇了撇嘴:“老婆大人,艺术这方面为夫我基本是小白,关于国画你最好问你干爹,他对国画、雕刻、古玩都有较深的研究,为夫我这个方面真的不行。”
邵天行也有不精通的知识点,田佳怡倒是挺奇怪,在和邵天行接触的大半年,田佳怡发现他的知识面很宽泛,几乎每个领域都能说上些什么,就算不精通,知识面的广度还是让她咋舌的,难得有邵天行直接举手投降的知识领域,田佳怡艺术品收藏方面知识也基本空白,夫妻俩就干脆看别人争拍,最后这幅山水画以五万五千元成交。
接下去又拍卖了几件字画和印章,有当代大家的书画,也有明清时代书画的收藏,甚至还有一些现代的油画作品。慈善拍卖品种有些杂,田佳怡对书画什么的没什么研究,倒是听着主持人细致的讲解,普及了不少基本知识,她还有幸被邀请到台上,近距离欣赏了一下几幅作品的展示。
字画的拍品告一段落,贵金属和珠宝首饰的拍卖登场,先上来的就是一枚三克拉的钻石的项链吊坠,简约的吊坠托成不规则的扭绕,如同一条在空中飘动的丝带缠着熠熠闪光的钻石。拍卖师情绪激昂地介绍着这枚吊坠,钻石的重量,纯净度,切工什么的都介绍的清清楚楚。当听到钻石的纯净度是vvs级的时候,现场很多年轻的竞拍者都激动起来,拍卖师刚刚说出起拍价,举牌报价者络绎不绝,几乎到了疯抢的地步。
邵天行转头看向田佳怡,却看见她的眼神已经飘到了那对老夫妻的身上,好像田佳怡对这枚钻石吊坠一点兴趣也没有。邵天行捏了一把田佳怡的小腰,把她注意力拉回来:“宝贝,你看三克拉的钻石吊坠,纯净度vvs级,造型挺不错了,有没有兴趣?”
田佳怡这才看了一眼点子屏上显示的吊坠图片,摇了摇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钻石呢?其实钻石本身是不发光的,它的光线完全靠反射和折射。玻璃切割成合适的切面,一样能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不比钻石差啊。”
邵天行可是真的服了自家媳妇了,这么多的女人都在追求钻石的重量和纯净度的时候,他媳妇居然在给他普及钻石发光的物理原理。邵天行忍不住笑了:“宝贝,喜欢这枚吊坠吗?要是喜欢为夫我立马把它拿下。”
田佳怡听了赶紧摇头:“不要,不要,钻石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不是有句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人们用钻石做结婚戒指,是因为钻石象征爱情的坚贞和永恒。我这一辈子只要这一颗钻石就够了,要那么多干嘛?”说着她扬了一下自己的左手。
正好一束摇摆灯的光照在她无名指上的“执”上,那枚小钻石非常给力的闪了一下,照亮了邵天行温柔的眼眸。邵天行伸手把田佳怡的左手拉到自己的掌心,轻轻的搓揉。
这枚钻石吊坠拍卖的过程有点漫长,居然花了将近一刻钟,最后被一位穿着貂皮大衣身材有些臃肿的中年女士,以三十九万的价格买走了,拍卖师一锤敲定的时候,那位中年女士的脸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炫耀。邵天行忍不住捏了捏眉心,心里暗暗的嘀咕:“这么丑的女人,白瞎了这枚钻石了。”
后面又拍卖了几件珠宝首饰,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竞拍,邵天行真是佩服田佳怡了,在场的女人们都快疯狂了,不断的有女人举手要近距离的观看展品。可是田佳怡淡定地坐在那里,漠然地看着疯狂的女人们在展示台前的各种“表演”。
最后拍卖的是一枚手工制作的胸针,造型是一个用铜丝缠绕出的两只天鹅,而两只天鹅的腹部,分别镶嵌了两块水滴状的蜜蜡,两块蜜蜡的颜色不是很统一,一个接近白色,一个是很鲜亮的黄。拍卖师介绍,这枚胸针是一位中学生完全手工制作,包括那两块小蜜蜡,也是孩子亲手用原石磨制的,本来准备送给自己的母亲作为新年礼物,因为得知有这么一个“希望工程慈善拍卖会”,母女两昨天才送过来的拍品,希望为乡村的孩子们献出一份爱心,起拍价就是这个首饰的成本价九十八圆。
可是拍卖师富含深情地讲完后,整个现场竟然没有一位举牌竞拍。不过想想也是,这枚胸针和前面的那些贵金属和高档珠宝比起来,是显得粗糙了一点,估计按照一些贵妇看根本算不上是首饰,顶多算是个小玩具。拍卖师感觉有点冷场,便开始鼓动起大家:“先生们,女士们,这是一款纯手工制作的首饰,也可以说在这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哪位来宾愿意上来近距离观赏一下这枚特别的首饰,这枚充满爱心的首饰。”
就在场下一片寂静的时候,突然田佳怡举起了右手:“请问,我可以上去看一下吗?”
“哦!我也想看一下,可以吗?”
突然有一个声音接着田佳怡的话响起,田佳怡诧异的转头,惊讶地发现,说话的正是坐在中间位置的那位老夫人。
紧接着拍卖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登台的拍品是一件胡振郎先生的山水画。田佳怡不太懂水墨画的各种技巧,只觉得这幅作品清雅丰韵,光影灵动,好像倾注着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无限情蕴,就如一位离家千里的老者对家乡山水有着无限的依恋之情一般。
提供拍品的人应该是抱着奉献爱心的心情来的,所以起拍价很低,只有五千。竞拍的人很多,不断有人举牌加价,很快这幅画就加到三万五千。田佳怡轻轻推了退邵天行,轻声地问他:“天行,当代的国画作品也有这么高的价值啊!”
邵天行挠了挠头,撇了撇嘴:“老婆大人,艺术这方面为夫我基本是小白,关于国画你最好问你干爹,他对国画、雕刻、古玩都有较深的研究,为夫我这个方面真的不行。”
邵天行也有不精通的知识点,田佳怡倒是挺奇怪,在和邵天行接触的大半年,田佳怡发现他的知识面很宽泛,几乎每个领域都能说上些什么,就算不精通,知识面的广度还是让她咋舌的,难得有邵天行直接举手投降的知识领域,田佳怡艺术品收藏方面知识也基本空白,夫妻俩就干脆看别人争拍,最后这幅山水画以五万五千元成交。
接下去又拍卖了几件字画和印章,有当代大家的书画,也有明清时代书画的收藏,甚至还有一些现代的油画作品。慈善拍卖品种有些杂,田佳怡对书画什么的没什么研究,倒是听着主持人细致的讲解,普及了不少基本知识,她还有幸被邀请到台上,近距离欣赏了一下几幅作品的展示。
字画的拍品告一段落,贵金属和珠宝首饰的拍卖登场,先上来的就是一枚三克拉的钻石的项链吊坠,简约的吊坠托成不规则的扭绕,如同一条在空中飘动的丝带缠着熠熠闪光的钻石。拍卖师情绪激昂地介绍着这枚吊坠,钻石的重量,纯净度,切工什么的都介绍的清清楚楚。当听到钻石的纯净度是vvs级的时候,现场很多年轻的竞拍者都激动起来,拍卖师刚刚说出起拍价,举牌报价者络绎不绝,几乎到了疯抢的地步。
邵天行转头看向田佳怡,却看见她的眼神已经飘到了那对老夫妻的身上,好像田佳怡对这枚钻石吊坠一点兴趣也没有。邵天行捏了一把田佳怡的小腰,把她注意力拉回来:“宝贝,你看三克拉的钻石吊坠,纯净度vvs级,造型挺不错了,有没有兴趣?”
田佳怡这才看了一眼点子屏上显示的吊坠图片,摇了摇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钻石呢?其实钻石本身是不发光的,它的光线完全靠反射和折射。玻璃切割成合适的切面,一样能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不比钻石差啊。”
邵天行可是真的服了自家媳妇了,这么多的女人都在追求钻石的重量和纯净度的时候,他媳妇居然在给他普及钻石发光的物理原理。邵天行忍不住笑了:“宝贝,喜欢这枚吊坠吗?要是喜欢为夫我立马把它拿下。”
田佳怡听了赶紧摇头:“不要,不要,钻石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不是有句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人们用钻石做结婚戒指,是因为钻石象征爱情的坚贞和永恒。我这一辈子只要这一颗钻石就够了,要那么多干嘛?”说着她扬了一下自己的左手。
正好一束摇摆灯的光照在她无名指上的“执”上,那枚小钻石非常给力的闪了一下,照亮了邵天行温柔的眼眸。邵天行伸手把田佳怡的左手拉到自己的掌心,轻轻的搓揉。
这枚钻石吊坠拍卖的过程有点漫长,居然花了将近一刻钟,最后被一位穿着貂皮大衣身材有些臃肿的中年女士,以三十九万的价格买走了,拍卖师一锤敲定的时候,那位中年女士的脸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炫耀。邵天行忍不住捏了捏眉心,心里暗暗的嘀咕:“这么丑的女人,白瞎了这枚钻石了。”
后面又拍卖了几件珠宝首饰,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竞拍,邵天行真是佩服田佳怡了,在场的女人们都快疯狂了,不断的有女人举手要近距离的观看展品。可是田佳怡淡定地坐在那里,漠然地看着疯狂的女人们在展示台前的各种“表演”。
最后拍卖的是一枚手工制作的胸针,造型是一个用铜丝缠绕出的两只天鹅,而两只天鹅的腹部,分别镶嵌了两块水滴状的蜜蜡,两块蜜蜡的颜色不是很统一,一个接近白色,一个是很鲜亮的黄。拍卖师介绍,这枚胸针是一位中学生完全手工制作,包括那两块小蜜蜡,也是孩子亲手用原石磨制的,本来准备送给自己的母亲作为新年礼物,因为得知有这么一个“希望工程慈善拍卖会”,母女两昨天才送过来的拍品,希望为乡村的孩子们献出一份爱心,起拍价就是这个首饰的成本价九十八圆。
可是拍卖师富含深情地讲完后,整个现场竟然没有一位举牌竞拍。不过想想也是,这枚胸针和前面的那些贵金属和高档珠宝比起来,是显得粗糙了一点,估计按照一些贵妇看根本算不上是首饰,顶多算是个小玩具。拍卖师感觉有点冷场,便开始鼓动起大家:“先生们,女士们,这是一款纯手工制作的首饰,也可以说在这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哪位来宾愿意上来近距离观赏一下这枚特别的首饰,这枚充满爱心的首饰。”
就在场下一片寂静的时候,突然田佳怡举起了右手:“请问,我可以上去看一下吗?”
“哦!我也想看一下,可以吗?”
突然有一个声音接着田佳怡的话响起,田佳怡诧异的转头,惊讶地发现,说话的正是坐在中间位置的那位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