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晚上,在接风宴上,薛太太给甄太太引荐了薛蟠和薛宝钗。
薛太太之前问出薛蟠对英莲无意,心中松了口气。
英莲姓甄,不知道和江南甄家有没有关系。
既然说是薛家通家之好的女儿,那么薛蟠就不能将英莲纳为妾室。
而将英莲作为儿媳娶进门,虽然薛太太喜欢英莲,也不愿意。
薛太太就害怕薛蟠混账起来,非要收了英莲不可,那她真的会非常头疼,幸好薛蟠没有此念。
薛太太对英莲秉性很喜欢,为了防止薛蟠以后改变主意,就亲切的对甄太太说,想收英莲当自己的义女。
甄太太听了英莲之前的经历,心中对薛家很感激,同时也害怕薛蟠会强纳英莲为妾。
这件事,她死都不会同意。
女儿是她从小捧在手中的珍宝,好不容易失而复得,自然更加珍惜。
以后,她希望女儿可以找一个对她好的夫婿,嫁为正妻。女婿可以不富裕,但必须温柔体贴。
甄太太甚至想过,为了女儿不再受苦,她给女儿招赘的可能性。
可是薛家对他们有恩情,如果薛家对她们直接提出,要纳英莲,她直接拒绝又不妥当。
薛家是皇商,巨富之家。他们甄家老爷出家了,现在就剩她们孤儿寡母,田地也没有多少,想用钱来偿还恩情也做不到。
如果薛家真的要纳英莲,她想来想去,只有一死报答,换得英莲的自由身。
可是如果自己真的死了,可怜的英莲刚刚认得母亲,就要失去母亲,而母亲又是为了她而死,今生估计都不会幸福了。
甄太太左思右想,左右为难,实在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
如今听薛太太要认自己的女儿当义女,那么英莲就是薛蟠的义妹,甄太太看向薛蟠,见薛蟠并没有反对,也不像对自己女儿有情的,甄太太连忙答应。
如此,自然再好不过。
她不害怕别人和自己抢着做英莲的母亲,她只怕英莲过不好。英莲能多一个真心对她的母亲,多得一份母爱,她求之不得。
甄太太不由对薛家更加感恩。
薛家要留英莲母女长住,甄太太只觉得麻烦薛家太过,不愿如此,被薛太太说都是自己人,强留了下来。
甄太太想,这样也好。自己娘家都知道自己的女儿曾经失踪过,带着孩子回去也不好,毕竟人言可畏。
甄太太打算在金陵城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把自己在娘家的产业都卖掉,在城郊买一块房产,以后搬过去。一来没有人认识自己,可以重新开始生活,二来离薛家近便,可以彼此照应。
不提甄太太的打算,这边刘大人将拐卖案子处理完,就打发人来请薛蟠。
薛蟠拜访刘大人,刘大人给了薛蟠很多书贴,薛蟠苦着脸还是接受了。
刘大人告诉薛蟠拐子的判案结果,包括杨四旺在内,其中两人是主犯,被判秋后问斩,其余的人流放岭南。
上一世,明年贾雨村任职应天府知府,薛蟠却不知刘大人的结果如何。他上一世从来不关心这些,《红楼梦》中也没有写明。薛蟠小心翼翼的问刘大人,刘大人告诉他,自己三年期满,可能会平调到其他地方,薛蟠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犯事了就行。
英莲的事情了结后,薛太太要带薛宝钗去京城待选。
今年京城皇家有一次小选,主要选女官,而宝钗符合条件,已经报名了。
薛蟠知道林姑娘现在已经去了京城贾家,心中想去京城一见,但是却不想薛宝钗去待选。
在薛太太的房内,薛蟠将丫鬟嬷嬷全部都撵了出去,语重心长的劝说宝钗:“妹妹,薛家的家业,有哥哥在,哥哥自会担着,将薛家振兴起来,不需要靠你这样牺牲。”
“哥哥糊涂,进宫做公主陪读,可以仰祗天颜,怎么算作牺牲?”宝钗反驳。
“呵,你真的当宫中是一个好去处不成?一入宫门深似海,这辈子就没有出来的可能。说的好听,选的是公主、郡主入学陪侍,谁知道究竟是个什么章程!说的是女官,在宫中那些主子眼中,不过是奴才罢了。你想想皇帝的年纪,想想宫中妃嫔女官宫女的人数,再想一想三年一选秀,你什么时候能熬出来?贾府的大表姐,十几岁时便已入宫做女史,大表姐的样貌,才艺,家世哪样差了,如今怎么样?不还是一个女史!即使你真的熬出来了,被选为妃子,又有什么好的。在外人眼中是君,但在宫中,不过是妾。即使生了孩子又如何?凭咱的家世,商家的地位,就不要肖想那个位置了。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孩子前往封地,你一辈子困死宫中,母子分离。”薛蟠越说语气越激烈。
宝钗听着,有些意动,但还是忍不住低头垂泪,低声斥道:“哥哥说的都是什么话,天家也是你我能编排的。”
薛太太也呵斥了薛蟠一声:“蟠儿,不可胡说!”
薛蟠看将妹妹说哭了,缓和了语气,接着劝道:“既然入了宫,咱们基本上就没有见面的可能了!你真的舍得我和妈妈?”
宝钗听见,伸手抱着薛太太的手臂,不舍之意更浓。
“你如果入宫是为了咱家的皇商家业,那么大可不必。金陵四大家族,说的好听,我们薛家豪富,其实不过是其他三家的钱袋子。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即使有钱,在官宦眼中,也不过是冤大头,待宰的肥羊。”薛蟠说着这些,痛心疾首,有些不甘,想起上一辈子的遭遇,他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薛蟠面向母亲和妹妹,郑重的说道:“妈妈,妹妹,要想恢复祖宗的荣光,走商途是行不通的。皇商竞争大,其中关系复杂,父亲去世后,很多人脉都丢失了。本来我就打算,不做皇商了。咱们一家三口,才能吃多少用多少。把那些不听使唤的大掌柜都裁了,忠心耿耿的留下来,收缩产业。一来,避免有人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败了咱们的家业,二来,生意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惹眼,省的有人眼红觊觎。至于我自己,我想走仕途,考科举。”
“科举?科举那么苦,蟠儿,你何苦要去受那个罪?”薛太太问道,宝钗也跟着点头。
薛蟠知道,母亲和妹妹不是怕他受苦,只是怕他吃不了苦,半途而废。
薛蟠承诺道:“妹妹,你就信哥哥这一回。哥哥定能护住你和妈妈,等将来,哥哥还要给妈妈挣一个诰命,让大家都称呼她一声薛夫人。至于妹妹,你且好好享受几年闺阁生活,等将来,哥哥会将你堂堂正正,八抬大轿,风光大嫁,十里红妆!”
薛蟠见宝钗脸现红晕,却没有斥责自己,知道妹妹心中也是肯了,只是放不下面子,而且涉及到自己的终身,宝钗心中害羞,不好意思直言罢了。
薛太太也同意了,如果薛蟠能立得起来,宝钗不进宫也无妨。她自然是不希望母女分离的。
薛蟠见如此,为了给母亲和妹妹一个台阶,干脆学着宝玉胡闹道:“妹妹,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入宫,我就出家当和尚去!薛家的家业爱给谁给谁。自己唯一的亲生妹妹都护不住,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哥哥别说了,我不入宫便是。”宝钗终于开口说道,说完,就将头埋在母亲的怀中。
“蟠儿长大了,你们都是好孩子。”薛太太用手抚着宝钗的后背,一下一下,欣慰的说道。
今日这些话,其实薛蟠已经想了很久。
薛家想要奋起,只有一条路,从商转士。
想做官,恩荫自己别想了。花钱买官,自己也没有门路,即使花大把的钱买了官,也不过是一个虚职,面子上好看。和贾蓉贾琏一样,说是官身,其实都是糊弄外人呢。
正规途径有两种,一种文,一种武。
文官走科举,武官需战功。
走战功之路,贾家和王家,都是军功起家,在军中有一定的势力。自己虽然和王家贾家有亲,却不一定能借用这些势力,那么自己只能在军中苦熬。即使自己能借用这些势力,那样自己就必须依附于贾家和王家。等到最后贾家大树倾覆,薛家还是难免被牵连。结局估计和上一世差不多。
薛蟠又想起自己藏在心中的丽影。
如果自己走武官的路子,如今天下承平已久,武备松懈,自己奋斗一生,估计也不能超过国公府,压不住贾府的史老太君,她可是超一品诰命国公夫人。那么,自己和林姑娘就没有一丝机会。难道重来一辈子,自己依旧要眼睁睁的看她香消玉殒在贾府中吗?
现今文贵武贱,文官处处压制武官一头。
对于自己来讲,要振兴薛家,科举的路子,是最正规,也是最快最没有后患的一条路。
而在这条路上,如果筹谋一番,凭借他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隐秘,娶到林姑娘,也能有一丝机会。最起码,他能努力,让林姑娘不会无声无息的消逝在贾府。
他要走科举,不仅要快,而且成绩不能差。毕竟,林姑娘的父亲是探花郎。
薛蟠想起科举要读书,颇有些头疼。不过既然下定了决心,就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奋斗到底。自己的科举之路,不仅关乎自己一人,还关乎很多自己在乎的人的性命。
薛家人达成了共识,宝钗不进皇宫。但是薛宝钗的名字已经报上去了,京城之行,不得不去。
薛蟠去辞别刘大人,被刘大人告诫了一番。从刘大人那里,拿了科举需要学习的基本书册名单,薛蟠去书店一一买了,打算在路上就开始用功。
薛太太将英莲母女安置好,带着薛蟠和宝钗,还有管家许升许迁和众多仆人,向京城出发。
薛太太之前问出薛蟠对英莲无意,心中松了口气。
英莲姓甄,不知道和江南甄家有没有关系。
既然说是薛家通家之好的女儿,那么薛蟠就不能将英莲纳为妾室。
而将英莲作为儿媳娶进门,虽然薛太太喜欢英莲,也不愿意。
薛太太就害怕薛蟠混账起来,非要收了英莲不可,那她真的会非常头疼,幸好薛蟠没有此念。
薛太太对英莲秉性很喜欢,为了防止薛蟠以后改变主意,就亲切的对甄太太说,想收英莲当自己的义女。
甄太太听了英莲之前的经历,心中对薛家很感激,同时也害怕薛蟠会强纳英莲为妾。
这件事,她死都不会同意。
女儿是她从小捧在手中的珍宝,好不容易失而复得,自然更加珍惜。
以后,她希望女儿可以找一个对她好的夫婿,嫁为正妻。女婿可以不富裕,但必须温柔体贴。
甄太太甚至想过,为了女儿不再受苦,她给女儿招赘的可能性。
可是薛家对他们有恩情,如果薛家对她们直接提出,要纳英莲,她直接拒绝又不妥当。
薛家是皇商,巨富之家。他们甄家老爷出家了,现在就剩她们孤儿寡母,田地也没有多少,想用钱来偿还恩情也做不到。
如果薛家真的要纳英莲,她想来想去,只有一死报答,换得英莲的自由身。
可是如果自己真的死了,可怜的英莲刚刚认得母亲,就要失去母亲,而母亲又是为了她而死,今生估计都不会幸福了。
甄太太左思右想,左右为难,实在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
如今听薛太太要认自己的女儿当义女,那么英莲就是薛蟠的义妹,甄太太看向薛蟠,见薛蟠并没有反对,也不像对自己女儿有情的,甄太太连忙答应。
如此,自然再好不过。
她不害怕别人和自己抢着做英莲的母亲,她只怕英莲过不好。英莲能多一个真心对她的母亲,多得一份母爱,她求之不得。
甄太太不由对薛家更加感恩。
薛家要留英莲母女长住,甄太太只觉得麻烦薛家太过,不愿如此,被薛太太说都是自己人,强留了下来。
甄太太想,这样也好。自己娘家都知道自己的女儿曾经失踪过,带着孩子回去也不好,毕竟人言可畏。
甄太太打算在金陵城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把自己在娘家的产业都卖掉,在城郊买一块房产,以后搬过去。一来没有人认识自己,可以重新开始生活,二来离薛家近便,可以彼此照应。
不提甄太太的打算,这边刘大人将拐卖案子处理完,就打发人来请薛蟠。
薛蟠拜访刘大人,刘大人给了薛蟠很多书贴,薛蟠苦着脸还是接受了。
刘大人告诉薛蟠拐子的判案结果,包括杨四旺在内,其中两人是主犯,被判秋后问斩,其余的人流放岭南。
上一世,明年贾雨村任职应天府知府,薛蟠却不知刘大人的结果如何。他上一世从来不关心这些,《红楼梦》中也没有写明。薛蟠小心翼翼的问刘大人,刘大人告诉他,自己三年期满,可能会平调到其他地方,薛蟠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犯事了就行。
英莲的事情了结后,薛太太要带薛宝钗去京城待选。
今年京城皇家有一次小选,主要选女官,而宝钗符合条件,已经报名了。
薛蟠知道林姑娘现在已经去了京城贾家,心中想去京城一见,但是却不想薛宝钗去待选。
在薛太太的房内,薛蟠将丫鬟嬷嬷全部都撵了出去,语重心长的劝说宝钗:“妹妹,薛家的家业,有哥哥在,哥哥自会担着,将薛家振兴起来,不需要靠你这样牺牲。”
“哥哥糊涂,进宫做公主陪读,可以仰祗天颜,怎么算作牺牲?”宝钗反驳。
“呵,你真的当宫中是一个好去处不成?一入宫门深似海,这辈子就没有出来的可能。说的好听,选的是公主、郡主入学陪侍,谁知道究竟是个什么章程!说的是女官,在宫中那些主子眼中,不过是奴才罢了。你想想皇帝的年纪,想想宫中妃嫔女官宫女的人数,再想一想三年一选秀,你什么时候能熬出来?贾府的大表姐,十几岁时便已入宫做女史,大表姐的样貌,才艺,家世哪样差了,如今怎么样?不还是一个女史!即使你真的熬出来了,被选为妃子,又有什么好的。在外人眼中是君,但在宫中,不过是妾。即使生了孩子又如何?凭咱的家世,商家的地位,就不要肖想那个位置了。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孩子前往封地,你一辈子困死宫中,母子分离。”薛蟠越说语气越激烈。
宝钗听着,有些意动,但还是忍不住低头垂泪,低声斥道:“哥哥说的都是什么话,天家也是你我能编排的。”
薛太太也呵斥了薛蟠一声:“蟠儿,不可胡说!”
薛蟠看将妹妹说哭了,缓和了语气,接着劝道:“既然入了宫,咱们基本上就没有见面的可能了!你真的舍得我和妈妈?”
宝钗听见,伸手抱着薛太太的手臂,不舍之意更浓。
“你如果入宫是为了咱家的皇商家业,那么大可不必。金陵四大家族,说的好听,我们薛家豪富,其实不过是其他三家的钱袋子。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即使有钱,在官宦眼中,也不过是冤大头,待宰的肥羊。”薛蟠说着这些,痛心疾首,有些不甘,想起上一辈子的遭遇,他绝对不会重蹈覆辙。
薛蟠面向母亲和妹妹,郑重的说道:“妈妈,妹妹,要想恢复祖宗的荣光,走商途是行不通的。皇商竞争大,其中关系复杂,父亲去世后,很多人脉都丢失了。本来我就打算,不做皇商了。咱们一家三口,才能吃多少用多少。把那些不听使唤的大掌柜都裁了,忠心耿耿的留下来,收缩产业。一来,避免有人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败了咱们的家业,二来,生意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惹眼,省的有人眼红觊觎。至于我自己,我想走仕途,考科举。”
“科举?科举那么苦,蟠儿,你何苦要去受那个罪?”薛太太问道,宝钗也跟着点头。
薛蟠知道,母亲和妹妹不是怕他受苦,只是怕他吃不了苦,半途而废。
薛蟠承诺道:“妹妹,你就信哥哥这一回。哥哥定能护住你和妈妈,等将来,哥哥还要给妈妈挣一个诰命,让大家都称呼她一声薛夫人。至于妹妹,你且好好享受几年闺阁生活,等将来,哥哥会将你堂堂正正,八抬大轿,风光大嫁,十里红妆!”
薛蟠见宝钗脸现红晕,却没有斥责自己,知道妹妹心中也是肯了,只是放不下面子,而且涉及到自己的终身,宝钗心中害羞,不好意思直言罢了。
薛太太也同意了,如果薛蟠能立得起来,宝钗不进宫也无妨。她自然是不希望母女分离的。
薛蟠见如此,为了给母亲和妹妹一个台阶,干脆学着宝玉胡闹道:“妹妹,如果你打定主意要入宫,我就出家当和尚去!薛家的家业爱给谁给谁。自己唯一的亲生妹妹都护不住,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哥哥别说了,我不入宫便是。”宝钗终于开口说道,说完,就将头埋在母亲的怀中。
“蟠儿长大了,你们都是好孩子。”薛太太用手抚着宝钗的后背,一下一下,欣慰的说道。
今日这些话,其实薛蟠已经想了很久。
薛家想要奋起,只有一条路,从商转士。
想做官,恩荫自己别想了。花钱买官,自己也没有门路,即使花大把的钱买了官,也不过是一个虚职,面子上好看。和贾蓉贾琏一样,说是官身,其实都是糊弄外人呢。
正规途径有两种,一种文,一种武。
文官走科举,武官需战功。
走战功之路,贾家和王家,都是军功起家,在军中有一定的势力。自己虽然和王家贾家有亲,却不一定能借用这些势力,那么自己只能在军中苦熬。即使自己能借用这些势力,那样自己就必须依附于贾家和王家。等到最后贾家大树倾覆,薛家还是难免被牵连。结局估计和上一世差不多。
薛蟠又想起自己藏在心中的丽影。
如果自己走武官的路子,如今天下承平已久,武备松懈,自己奋斗一生,估计也不能超过国公府,压不住贾府的史老太君,她可是超一品诰命国公夫人。那么,自己和林姑娘就没有一丝机会。难道重来一辈子,自己依旧要眼睁睁的看她香消玉殒在贾府中吗?
现今文贵武贱,文官处处压制武官一头。
对于自己来讲,要振兴薛家,科举的路子,是最正规,也是最快最没有后患的一条路。
而在这条路上,如果筹谋一番,凭借他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隐秘,娶到林姑娘,也能有一丝机会。最起码,他能努力,让林姑娘不会无声无息的消逝在贾府。
他要走科举,不仅要快,而且成绩不能差。毕竟,林姑娘的父亲是探花郎。
薛蟠想起科举要读书,颇有些头疼。不过既然下定了决心,就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奋斗到底。自己的科举之路,不仅关乎自己一人,还关乎很多自己在乎的人的性命。
薛家人达成了共识,宝钗不进皇宫。但是薛宝钗的名字已经报上去了,京城之行,不得不去。
薛蟠去辞别刘大人,被刘大人告诫了一番。从刘大人那里,拿了科举需要学习的基本书册名单,薛蟠去书店一一买了,打算在路上就开始用功。
薛太太将英莲母女安置好,带着薛蟠和宝钗,还有管家许升许迁和众多仆人,向京城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