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文化的力量
  江离和武陵春一见如故,二人认识之后,私下来往密切。二人观念相近理念相同,经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从政治风向聊到经济形势,再到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几乎无话不谈。
  当然,也谈到了何潮和周安涌。
  武陵春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周安涌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对何潮并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他很是惊讶江离对何潮的推崇。在江离细说了何潮的事迹和为人之后,他理解了江离对何潮的认可是源自何潮的理论高度和实践相结合的高明。在江离眼中,周安涌虽然现在比何潮走得更远也更容易得到别人认可,但人生是一条长河,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何潮是属于可以久经考验的朋友。
  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现在做生意也好交朋友也好,要的是长久合作看的是长远发展。
  经过江离不懈的努力,再有何潮越来越深得余知海认可,武陵春对何潮的印象越来越好,大有超越周安涌之势。不过惯性的力量依然强大,但在武陵春的内心深处,还是更倾向周安涌多一些。
  江离没有和何潮说到他的远大志向,不是不相信何潮,而是他怕何潮的问题太多而他一时无法回答。因为何潮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实干派,只要有想法就会考虑到落地的问题。他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想法,怎么执行以及如何落地,完全没有概念。他怕被何潮问得哑口无言,回答不上来就尴尬了。
  武陵春也是比较务虚,并不擅长落地的实际操作,所以他和江离才聊得十分投机。他很支持江离的做法,也赞同江离的蓄势待发,就连江离想要和何遇分手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也支持江离和何遇分手。
  合作生意,如果理念不同,但有共同利益,也可以勉强合作。但如果是恋爱结婚,三观不一致,会是巨大隐患,在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会有无数的冲突和争吵。何遇和江离在许多事情的根本看法上并不一致,不是一路人,不必非要强求在一起。
  江离本来只是有一个想要和何遇分手的意向,经武陵春一说,坚定了要和何遇分手的决心。不料不等他先提出分手,何遇却主动提了出来,而且连一个解释都没有,转身走了,走得无比决绝,走得义无反顾。
  江离愣在当场半天没有缓过神儿来,他想追出去,却迈不开脚步,直到听到楼下传来汽车的轰鸣声,他朝下面一看,何遇上了一辆皇冠绝尘而去。他愣了半天才想起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何遇经常接到神秘电话,要么挂断说是广告,要么就到一旁悄悄接听。江离曾经有过怀疑,却没有深思,现在想来,她是外面早就有人了。
  一想也是,以何遇的性格,如果不是已经找好了下家,怎么会走得如此义无反顾?他还记得隐隐约约听到何遇称呼对方为李哥,他忙翻开抽屉,找到了何遇忘记拿走的通讯录,翻到了李姓的页面,果然有一个叫李超的人,上面还有备注是:“公子哥、未婚,多次光顾,对我真心喜欢,可以考虑……”
  再联想起何遇当年当过陪酒小妹的经历,江离恍然大悟的同时,又不免嘲笑自己的愚蠢,女人的两大爱好,和穷人谈钱和有钱人谈感情。男人的两大爱好,劝风尘小姐从良,拉良家妇女下水。
  人总是喜欢做一些拧巴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江离的失恋只悲伤了一天就过去了,不是他对何遇没有感情,而是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就像是吃了一盘过了保质期的菜,虽然没有坏了肠胃,却很倒胃口。
  和何遇分手的事情,江离没有告诉何潮、夏正等人,他想隐瞒一段时间,等有了新的恋情后再公布。都说治疗失恋最好的方法是再开始一场新的恋爱,然后他才发现,爱情不像深圳的雨说来就来,爱情是深圳的雪,稀少到了百年难遇。
  如果仅仅是失恋就好了,失恋不久,江离又失业了。
  不过和失恋是被动失恋不同的是,失业他是主动失业。
  江离选择主动失业是因为郭林选。
  郭林选不只一次劝说江离辞职,专职来善来集团,以善来集团的实力,养活100个江离都不成问题。江离却迟迟不肯,总是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但何遇甩了他之后,他忽然觉得时机成熟了。
  因为来自北京的一则关于房地产的新闻让江离眼前一亮,让他意识到房地产的春天真正来临了。
  1999年8月,潘石屹和一个来自香港的姓邓的传奇操盘手结下了梁子,二人开始了公开打擂。邓传奇采用高佣金高回报等手段,挖走了潘的soho现代城几十个主力销售人员,还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soho现代城已经垮掉,让客户赶紧去退房。惊涛拍岸,乱石穿空,卷起千层浪,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潘石屹没有自乱阵脚,反而借力反击。
  随后,一封《现代城的四个销售副总监被高薪挖跑了!》的信以广告形式登上北京各大主流媒体,事件迅速发酵,成为年度地产最大新闻。
  由于被推上舆论风口,soho现代城反而因祸得福,名声大振,成为年度最热楼盘,销售异常火爆,到1999年底销售额达到18.9亿,超过大多数房企全年的销售额。潘石屹笑着说,在地产界摸爬滚打了六七年,没想到会因为一起人事纠纷而红遍全中国。
  别人看的是人事纠纷,是商业较量,江离看到的却是房地产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及文化在房地产行业之中的推动和加磅作用。
  是的,江离从一封信中看到了文化的力量!
  邓传奇对潘的出手,是纯商业手段,是常见的挖人墙角抹黑对手的传统套路,而潘打败邓传奇的却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用的是软实力,是从文化的角度以温情感性打败冰冷纯理性商业的经典范例。许多人都固执地认为商业是纯理性的行为,冰冷而无情,只有规则没有温情,其实大错特错。商业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每一个人都是商业的承载者。
  而每一个人所有的消费动机、理念以及价值观,都不是纯理性的,有许多感性的以及受到各种习惯影响的行为支配着最终决定。
  不只是房地产行业,任何一种消费行为,都会受到文化力量的影响。就像欧洲的许多奢侈品品牌,品牌附加值极高,但就是有人愿意付款,愿意付出和其他同样产品高出数倍十几倍的价格,愿意和认可,就是文化的力量。
  品牌,其实也是文化的一种。
  同样,每一个被认可的经济学家,本身就是一种品牌,是一种文化的软实力。推而广之,不论是个人品牌、房地产品牌还是电子产品品牌,等等,都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江离从中悟到了一个道理,初级做产品,中级做专利,高级做品牌。
  郭林选也看到了京城潘和邓传奇的较量,他兴奋之下找到江离,声称他也要打造一个深圳的soho,希望江离帮他完成整体规划。虽然江离不懂设计也不会销售,但江离可以打造一个房地产品牌出来。
  江离顿时怦然心动,他对经商兴趣不大,对房地产也没有多少想法,他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郭统用父子数次让他辞职下海,他都没有心动,是因为没有切中他的痒点。现在郭林选的话,终于打动了他内心沉寂已久的激情,他当即同意了。
  从学校辞职后,江离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指山文化,取指点江山之意,由郭林选投资500万,持股49%,江离以个人品牌无形资产入股,持股51%。原本江离想让郭林选控股,郭林选不同意,说他又不懂文化,如果他控股就成了他的公司,会限制江离的手脚。他就是要让指山文化成为江离的公司,他只负责出钱以及运营,发展方向和规划,都由江离说了算。
  江离很感谢郭林选的信任,立刻着手为郭林选策划项目案。原以为一切会很容易,可以依照北京、上海以及广州的模式,但很快他就发现他太乐观了,深圳和北上广不同的是,深圳人口组成十分复杂,而且偏年轻,不具备北上广的文化底蕴,还停留在初级消费阶段,也就是说是刚性需求,还远远达不到上升到品牌认知和消费升级的阶段。
  不过也可以理解,20多年前还是一片荒地的深圳,怎么也没有办法和有着几百上千年历史的北上广相提并论。但深圳自有深圳的魅力,年轻、包容、朝气,没有历史包袱,崇尚自由自在放飞自我的精神……
  江离决定帮郭林选打造一个专门针对25到35岁年轻人市场的朝阳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