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进军所罗门群岛
牧浩洋只在德黑兰呆了一天,只参加了一次会议,即东方同盟集团军事首脑第一次全体会议,而他也只阐明了一个观点:不要质疑中国的战争策略,同盟集团只有团结在中国周围才能取得胜利。
随后,牧浩洋就急匆匆的飞回了北京,让周渝生大将去替他参加接下来的会议。
要知道,攻打所罗门群岛的作战行动已经迫在眉睫了,而这是牧浩洋亲自策划、组织的战略进攻行动,他可不想在战役发起的时候,呆在鸟不拉屎的德黑兰,而不是在战争部里遥控指挥。
周渝生到了德黑兰,立即向那些盟军元帅提出:递交一份详细的兵力表,中国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盟军参战。
十一月三日,盟军首脑表决,一致通过了成立“盟军司令部”的决议。
当天,盟军司令部就在德黑兰宣告成立。
问题是,当时没有任命盟军司令,只是由周渝生暂时代任这个关键职务。按理说,这个位置属于牧浩洋。可是随后牧浩洋拒绝了出任盟军总司令的任命书,而是建议黄瀚林另外安排合适人选。
牧浩洋这么做也可以理解,作为战争部长,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协调与指挥盟军。
问题是,除了牧浩洋,还有谁有资格出任盟军司令?
从威望上讲,能够顶替牧浩洋的,也就只有戚凯威了,而且那些盟军元帅恐怕也只会听从戚凯威的调度与指挥。
可惜的是,戚凯威也不大热心,觉得这是个清水衙门。
结果就是,继续由周渝生暂代盟军司令一职。直到二零五四年底,在黄瀚林把戚凯威晋升为陆军元帅之后,才让戚凯威去了德黑兰,正式出任盟军司令一职,并且由他一直担任到战争结束。
不管怎么说,盟军司令部总算是成立了,而且也开始调度盟军的作战部队。
必须承认,在这个位置上,周渝生的表现非常不错。在他暂代司令的一年多里,盟军由默默无闻逐步发展成了一支不可小觑的作战力量,而且周渝生也尽职尽责,力所能及的为盟军争取利益。比如,从二零五四年七月开始,中国开始为盟军主要部队提供地面战平台,让盟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只是,这样一来,周渝生就没无法辅佐牧浩洋了。
事实上,这让牧浩洋非常不满,因为他拒绝出任盟军司令,就是希望黄瀚林把戚凯威派过去。
为什么要这么做,前面都已提到。
周渝生得留在德黑兰,牧浩洋也就只有老老实实的呆在战争部,在离战场上万公里的地方“观战”。
所幸的是,龚继飞与佟少云没有让他失望。
十一月三日,也就是盟军司令部成立当天,所罗门群岛战役开始,首先由龚继飞指挥的第一太平洋舰队轰炸了所罗门群岛上的美军基地。当天晚上,佟少云指挥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开始炮击所罗门群岛。
与所罗门海战时一样,龚继飞指挥航母战斗群,佟少云指挥突击舰队。
不同的是,这次佟少云手里有十二艘大型综合战舰与十二艘反潜战舰,而且反潜战舰都配了一门大口径电磁炮。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龚继飞的舰队里只有十四艘防空型的大型综合战舰。
当时,还有两艘大型综合战舰的反应堆出了故障,在十月下旬返回造船厂,没能参加攻打所罗门群岛的作战行动。
受大型综合战舰减少影响,龚继飞采用了新的防空编队,即把七艘航母集中起来,让十四艘大型综合战舰组成一个范围更大的防空圈,让三十五艘反潜战舰担任内圈防御,以提高舰队的整体防空能力。
随后的实战证明,新的防空编队能够更有效的发挥末段防御系统的作战能力。
当时,还有一个变化,即海军为大型综合战舰提供了第二种增程炮弹,射程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六百公里。
只是,这种炮弹并不受待见,主要是威力太差了。
测试证明,在减轻了弹重的情况下,新式增程炮弹甚至无法砸穿航母的飞行甲板,只能对付护航战舰。
事实上,这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在大口径线圈电磁炮的输出能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提高炮弹射程,除了改善炮弹的气动外形、降低飞行阻力之外,就只能安装更大的火箭增程发动机,而炮弹总质量不变,弹头质量自然得降低。因为大口径电磁炮炮弹大部分弹道在空气稀薄的亚轨道上,所以改善炮弹气动外形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此一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火箭增程发动机上,以延长中段弹道的长度。
要想在不降低炮弹威力的情况下提高射程,就得重新设计大口径线圈电磁炮。
当时,海军已经启动了相关的研究项目,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果,甚至有能力在年内对大型综合战舰进行改进。主要就是,大型综合战舰上的供电与储电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留下了余量,能够在不改变基础结构的情况下,把输出电能提高百分之五十。只是,电磁炮的感应线圈得重新设计,以增大输出功率。这样一来,就得让接受改进的大型综合战舰返回造船厂,改装工期在一个月以上。主要就是,除了改进线圈,还得改装对地打击模块的弹药库设置方式,以便携带口径更大的炮弹。
可惜的是,直到十月底,相关研制工作才完成。
显然,牧浩洋不会为此耽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他也不可能推迟战役发起时间。
要知道,何时攻打所罗门群岛,在几个月前就定了下来,而且在十月底,牧浩洋与戚凯威已经就此事达成了协议,还得到了黄瀚林的认同。如果因为改造战舰耽搁一个月,显然无法说服戚凯威与黄瀚林。
再说了,当时美军还没有相应的大口径电磁炮。
即便使用射程为一千二百公里的增程炮弹,中国海军也有足够的优势,没有必要急着采用更先进的电磁炮。
当然,新式增程炮弹也有用武之地,即用来打击没有防护的地面目标,特别是设置在地面上的军事设施。
十一月三日夜间,佟少云指挥的第二舰队就是在全速冲刺五百公里后,在霍尼亚拉北面大概一千六百公里处,炮击了霍尼亚拉港,用大约四万枚新式增程炮弹,把这座所罗门群岛上唯一的大型港口炸成了废墟。随后,第二舰队在第一舰队防空战斗机的掩护下,迅速撤退到了美军战术战斗机的打击范围之外。
接下来几天里,佟少云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即在傍晚全速南下,在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炮击所罗门群岛上的重要军事设施,然后在下半夜全速北上,赶在第二天上午离开美军战术战斗机的打击区域。
对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美军几乎无计可施。
要知道,仅仅是搜索第二舰队,就需要三个小时以上,然后至少得花两个小时才能发起攻击,而第二舰队的炮击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然后能花三个小时规避两百多公里,避开美军的空中反击。
撤下去之后,佟少云要做的,就是补充弹药,顺带让官兵休息几个小时。
白天的打击任务,落到了第一舰队身上。在最初五天里,第一舰队一直在美军战术航空兵打击区域的边缘活动。为此,龚继飞向波纳佩岛派遣了六十架大型加油机,以便支持舰载战斗机返航。
显然,美军出了动用战略轰炸机,不然没办法进行反击。
问题是,用战略轰炸机发起反击,肯定收效甚微。
十一月五日,美军就进行了一次反击,结果战略轰炸机还没升空,龚继飞就接到了军事情报局发来的紧急电报,随即把防空区域扩大到了一千五百公里,在舰队南面集中了十四架舰载预警机与一百六十八架战斗机。美军的轰炸机还没进入发射导弹的海域,就遭到舰载战斗机拦截。在反击完全失败的情况下,美军损失了一百二十八架轰炸机,还有三十多架轰炸机带伤返航。
这场战斗,彻底打垮了美军的士气。
用仍然担任第三舰队司令官的尼克松中将的话来说:此时能够攻击中国舰队的,恐怕就只有宙斯手里的闪电了。
有趣的是,刚刚晋升为中将的尼克松根本没有考虑到另外一支力量:潜艇。
当时,对中国舰队威胁最大的就是美军潜艇。
十一月五日夜间,第一舰队就差点栽了大跟头。当时,一艘美军攻击核潜艇“静坐”的方式突破了舰队反潜警戒网,最近的时候离“泰山”号不到五十公里,离最近的“黄山”号大概只有三十公里。所幸的是,这艘潜艇的艇长没有决死一搏的勇气,因为在它附近,至少有六艘中国海军的全电动潜艇。结果是,等到第一舰队转向走远了,这艘美军潜艇才向五十公里外,落在最后面的“青城山”号发射了四条重型鱼雷,然后紧急下潜到九百米处,转向逃走了。
有趣的是,第一舰队根本没有感受到这次鱼雷攻击。
原因是,当时舰队正在加速,准备回收返航的战斗机,航速很快就达到四十五节,而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在离“青城山”号还有大约十五公里的时候就耗光了燃料,然后沉到了海底。
这也是前五天,美军发起的唯一有威胁的反击行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随后,牧浩洋就急匆匆的飞回了北京,让周渝生大将去替他参加接下来的会议。
要知道,攻打所罗门群岛的作战行动已经迫在眉睫了,而这是牧浩洋亲自策划、组织的战略进攻行动,他可不想在战役发起的时候,呆在鸟不拉屎的德黑兰,而不是在战争部里遥控指挥。
周渝生到了德黑兰,立即向那些盟军元帅提出:递交一份详细的兵力表,中国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盟军参战。
十一月三日,盟军首脑表决,一致通过了成立“盟军司令部”的决议。
当天,盟军司令部就在德黑兰宣告成立。
问题是,当时没有任命盟军司令,只是由周渝生暂时代任这个关键职务。按理说,这个位置属于牧浩洋。可是随后牧浩洋拒绝了出任盟军总司令的任命书,而是建议黄瀚林另外安排合适人选。
牧浩洋这么做也可以理解,作为战争部长,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协调与指挥盟军。
问题是,除了牧浩洋,还有谁有资格出任盟军司令?
从威望上讲,能够顶替牧浩洋的,也就只有戚凯威了,而且那些盟军元帅恐怕也只会听从戚凯威的调度与指挥。
可惜的是,戚凯威也不大热心,觉得这是个清水衙门。
结果就是,继续由周渝生暂代盟军司令一职。直到二零五四年底,在黄瀚林把戚凯威晋升为陆军元帅之后,才让戚凯威去了德黑兰,正式出任盟军司令一职,并且由他一直担任到战争结束。
不管怎么说,盟军司令部总算是成立了,而且也开始调度盟军的作战部队。
必须承认,在这个位置上,周渝生的表现非常不错。在他暂代司令的一年多里,盟军由默默无闻逐步发展成了一支不可小觑的作战力量,而且周渝生也尽职尽责,力所能及的为盟军争取利益。比如,从二零五四年七月开始,中国开始为盟军主要部队提供地面战平台,让盟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只是,这样一来,周渝生就没无法辅佐牧浩洋了。
事实上,这让牧浩洋非常不满,因为他拒绝出任盟军司令,就是希望黄瀚林把戚凯威派过去。
为什么要这么做,前面都已提到。
周渝生得留在德黑兰,牧浩洋也就只有老老实实的呆在战争部,在离战场上万公里的地方“观战”。
所幸的是,龚继飞与佟少云没有让他失望。
十一月三日,也就是盟军司令部成立当天,所罗门群岛战役开始,首先由龚继飞指挥的第一太平洋舰队轰炸了所罗门群岛上的美军基地。当天晚上,佟少云指挥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开始炮击所罗门群岛。
与所罗门海战时一样,龚继飞指挥航母战斗群,佟少云指挥突击舰队。
不同的是,这次佟少云手里有十二艘大型综合战舰与十二艘反潜战舰,而且反潜战舰都配了一门大口径电磁炮。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龚继飞的舰队里只有十四艘防空型的大型综合战舰。
当时,还有两艘大型综合战舰的反应堆出了故障,在十月下旬返回造船厂,没能参加攻打所罗门群岛的作战行动。
受大型综合战舰减少影响,龚继飞采用了新的防空编队,即把七艘航母集中起来,让十四艘大型综合战舰组成一个范围更大的防空圈,让三十五艘反潜战舰担任内圈防御,以提高舰队的整体防空能力。
随后的实战证明,新的防空编队能够更有效的发挥末段防御系统的作战能力。
当时,还有一个变化,即海军为大型综合战舰提供了第二种增程炮弹,射程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六百公里。
只是,这种炮弹并不受待见,主要是威力太差了。
测试证明,在减轻了弹重的情况下,新式增程炮弹甚至无法砸穿航母的飞行甲板,只能对付护航战舰。
事实上,这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在大口径线圈电磁炮的输出能量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提高炮弹射程,除了改善炮弹的气动外形、降低飞行阻力之外,就只能安装更大的火箭增程发动机,而炮弹总质量不变,弹头质量自然得降低。因为大口径电磁炮炮弹大部分弹道在空气稀薄的亚轨道上,所以改善炮弹气动外形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此一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火箭增程发动机上,以延长中段弹道的长度。
要想在不降低炮弹威力的情况下提高射程,就得重新设计大口径线圈电磁炮。
当时,海军已经启动了相关的研究项目,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果,甚至有能力在年内对大型综合战舰进行改进。主要就是,大型综合战舰上的供电与储电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就留下了余量,能够在不改变基础结构的情况下,把输出电能提高百分之五十。只是,电磁炮的感应线圈得重新设计,以增大输出功率。这样一来,就得让接受改进的大型综合战舰返回造船厂,改装工期在一个月以上。主要就是,除了改进线圈,还得改装对地打击模块的弹药库设置方式,以便携带口径更大的炮弹。
可惜的是,直到十月底,相关研制工作才完成。
显然,牧浩洋不会为此耽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他也不可能推迟战役发起时间。
要知道,何时攻打所罗门群岛,在几个月前就定了下来,而且在十月底,牧浩洋与戚凯威已经就此事达成了协议,还得到了黄瀚林的认同。如果因为改造战舰耽搁一个月,显然无法说服戚凯威与黄瀚林。
再说了,当时美军还没有相应的大口径电磁炮。
即便使用射程为一千二百公里的增程炮弹,中国海军也有足够的优势,没有必要急着采用更先进的电磁炮。
当然,新式增程炮弹也有用武之地,即用来打击没有防护的地面目标,特别是设置在地面上的军事设施。
十一月三日夜间,佟少云指挥的第二舰队就是在全速冲刺五百公里后,在霍尼亚拉北面大概一千六百公里处,炮击了霍尼亚拉港,用大约四万枚新式增程炮弹,把这座所罗门群岛上唯一的大型港口炸成了废墟。随后,第二舰队在第一舰队防空战斗机的掩护下,迅速撤退到了美军战术战斗机的打击范围之外。
接下来几天里,佟少云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即在傍晚全速南下,在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炮击所罗门群岛上的重要军事设施,然后在下半夜全速北上,赶在第二天上午离开美军战术战斗机的打击区域。
对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美军几乎无计可施。
要知道,仅仅是搜索第二舰队,就需要三个小时以上,然后至少得花两个小时才能发起攻击,而第二舰队的炮击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然后能花三个小时规避两百多公里,避开美军的空中反击。
撤下去之后,佟少云要做的,就是补充弹药,顺带让官兵休息几个小时。
白天的打击任务,落到了第一舰队身上。在最初五天里,第一舰队一直在美军战术航空兵打击区域的边缘活动。为此,龚继飞向波纳佩岛派遣了六十架大型加油机,以便支持舰载战斗机返航。
显然,美军出了动用战略轰炸机,不然没办法进行反击。
问题是,用战略轰炸机发起反击,肯定收效甚微。
十一月五日,美军就进行了一次反击,结果战略轰炸机还没升空,龚继飞就接到了军事情报局发来的紧急电报,随即把防空区域扩大到了一千五百公里,在舰队南面集中了十四架舰载预警机与一百六十八架战斗机。美军的轰炸机还没进入发射导弹的海域,就遭到舰载战斗机拦截。在反击完全失败的情况下,美军损失了一百二十八架轰炸机,还有三十多架轰炸机带伤返航。
这场战斗,彻底打垮了美军的士气。
用仍然担任第三舰队司令官的尼克松中将的话来说:此时能够攻击中国舰队的,恐怕就只有宙斯手里的闪电了。
有趣的是,刚刚晋升为中将的尼克松根本没有考虑到另外一支力量:潜艇。
当时,对中国舰队威胁最大的就是美军潜艇。
十一月五日夜间,第一舰队就差点栽了大跟头。当时,一艘美军攻击核潜艇“静坐”的方式突破了舰队反潜警戒网,最近的时候离“泰山”号不到五十公里,离最近的“黄山”号大概只有三十公里。所幸的是,这艘潜艇的艇长没有决死一搏的勇气,因为在它附近,至少有六艘中国海军的全电动潜艇。结果是,等到第一舰队转向走远了,这艘美军潜艇才向五十公里外,落在最后面的“青城山”号发射了四条重型鱼雷,然后紧急下潜到九百米处,转向逃走了。
有趣的是,第一舰队根本没有感受到这次鱼雷攻击。
原因是,当时舰队正在加速,准备回收返航的战斗机,航速很快就达到四十五节,而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在离“青城山”号还有大约十五公里的时候就耗光了燃料,然后沉到了海底。
这也是前五天,美军发起的唯一有威胁的反击行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