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布里斯班
陆战队在布里斯班受挫,不是五个陆战师不够尽力,也不是美澳联军提前加强了布里斯班的防御部署,而是中国陆战队的运气实在不是太好,或者说庞跃龙操之过急,正好撞上了劲敌。
如果庞跃龙按照计划,在三月初攻打布里斯班,结果肯定截然不同。
事实上,他只需要把进攻时间推迟一天,布里斯班的战斗也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原因就是,当时布里斯班有四个刚刚获得了地面战系统的美军装甲师,而且澳洲大陆上四个素质最高的美军师。
一月上旬,美军把四个师的地面战系统秘密运送到了澳大利亚。
这也是美国生产的第一批地面战系统,原本计划送往俄罗斯,结果还没启运,莫斯科就被中国军队攻占了,而且中国军队暂时没有向圣彼得堡进军的意向,所以美军就把这批装备送到了澳大利亚。
也正是如此,军事情报局犯了错,认为这批装备已经送往俄罗斯。
拿到装备后,唐纳德没有立即让部队换装,毕竟僧多粥少,不可能让所有部队都获得地面战系统,也不可能平均分配给所有部队。要知道,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有集中起来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结果就是,唐纳德挑选了四个师,即第七师、第八师、第十四师与第十六师,让这些部队先进行适应性训练,在完全掌握了地面战系统之后,再全面换装。因为早就料到中国陆战队会在年初攻打澳洲,所以唐纳德让四个师全部去了布里斯班,并且让这四个师专门负责布里斯班的防御工作。
虽然美军官兵非常努力,但是他们仅有一个月。
当中国陆战队攻入澳洲大陆的时候,四个师的训练工作都没结束,自然也就谈不上全面换装了。
可以说,这是一支奇兵,使用得当的话,绝对能够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要知道,当时连庞跃龙都不知道,澳洲的美军已经获得了地面战系统,只知道美国正在为俄罗斯的美军提供这种足以与地面战平台媲美的先进装备,而且已经在大陆战场上与中国军队过招。根据陆军的战报,美军地面战系统的性能超过了第一代地面战平台,但是不及第二代地面战平台。更重要的是,美军的装备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比如配套的小型聚变供电系统非常少,没有额外的电池系统,所以只要抓住这些缺陷,即便是第一代地面战平台也能在战斗中击败美军。
事实上,这份战报,也让庞跃龙有点掉以轻心。
别忘了,陆战队的地面战平台全部升级到了第二代的水准,因此在庞跃龙看来,就算澳洲的美军有地面战系统,也不足为惧。
当时,陆战队大意到什么程度呢?
在前线作战部队,所有官兵都不知道,要尽量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三千米以内,才能击穿美军地面战平台的正面装甲,而在战斗中,应该尽可能的利用第二代地面战平台优越的战术机动能力,从侧翼包抄美军,因为美军的地面战系统使用的燃料电池与第一代地面战平台差不多,战术机动能力、特别是战场持续运动能力远不如第二代地面战平台,也就很难在侧翼包抄行动中占据上风。只要占领了美军的侧翼,就能在五千米外开火,不用冒险把距离缩短到三千米内。在五千米的交战距离上,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电磁炮绝对能够打穿美军地面战系统的侧面装甲,而美军地面战系统的电磁炮,绝对不可能在五千米处击穿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正面装甲。
这些,都是陆军在大陆战场上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
当时,陆军已经把印有交战注意事项的手册下发到基层部队,所有前线装甲部队的官兵都知道该如何对付美军的地面战系统。
结果,陆战队没做类似的准备工作。直到布里斯班战役后,陆战队才从陆军那里索要了几万分交战手册,分发给了前线部队。
由此可见,如果美军能够好好利用这四个师,绝对能打一场漂亮仗。
可惜的是,赫里斯不是唐纳德,也不知道唐纳德煞费苦心的让四个王牌师六在布里斯班的目的。
事实上,赫里斯根本没有见过唐纳德。在他走马上任的时候,唐纳德已经回国了。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赫里斯准备把这四个师派往前线,在二月底发起反攻,充当反击部队的急先锋。
从战术上讲,这没有错。
如果美军的反攻能够打起来,而且由四个装备了地面战系统的王牌市打头阵,结果肯定很难预料。
关键就是,赫里斯拿到的是错误的情报,并且根据错误的情报安排反攻行动。
这份错误的情报就是:中国陆战队要到三月初才会向南进军。
当然,严格说来,这也不是什么错误的情报,因为原计划就是在三月初进攻,而不是在二月下旬。
结果就是,赫里斯在十九日才下达命令,让四个王牌师在二十一日开赴前线。
这下,陆战队撞到了美军的刀口上。
陆战队在二十一日攻打布里斯班的时候,四个美军王牌师都在布里斯班,而且都以完成了换装工作,还都做好了开赴前线的准备。也就是说,所有地面战系统都充足了电,装满了弹药,官兵的状态也很亢奋。
相反,在中国陆战队这边,却认为能够像攻占汤斯维尔那样,迅速攻占布里斯班。
这场战斗会打成什么样子,也就不难想像了。
打到二十五日,五个陆战师的减员率都超过了百分之三十,装备损失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四十五。
可以说,如果不是五个陆战师的兵力比四个美军师多得多,而且掌握着制空权,还有更加猛烈的炮火支援,恐怕美军在二十五日之前,已经取得了一场小胜利,打垮了攻打布里斯班的中国陆战队。
得知遭遇了装备地面战系统的美军王牌部队,庞跃龙立即向布里斯班增兵。
二十六日,两个王牌陆战师到达布里斯班,两天后又增加了两个,最终由九个陆战师围攻布里斯班。
俗话说,猛虎斗不过群狼。
再说了,四个王牌陆战师的战斗力绝对在四个美军王牌师之上,而且四个美军师已经顶住了五个陆战师长达五天的轮番进攻,减员率与装备损失率都在五个陆战师之上,也就不可能顶住四个王牌陆战师的猛攻。
三月一日,中国陆战队攻入布里斯班。
接下来,双方在城区内鏖战一周,打了澳洲大陆战场上最为惨烈的一场巷战,直到最后一批美军被消灭,中国陆战队才占领了布里斯班。
为了这座澳大利亚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中国陆战队付出了一万二千名官兵阵亡、两万七千多名官兵负伤、还有三千多名官兵失踪的惨烈代价,而四个王牌师的近七万美军、以及在当地动员的大约五万澳军,只有不到两万人当了战俘,其余全部成为这座被炮火彻底摧毁的城市的殉葬品。
打到三月八日,围歼一百二十万美澳联军的战斗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在围攻布里斯班的时候,中国陆战队全面铺开。在其他战场上,美澳联军的表现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当时,庞跃龙是抱着全歼这股美澳联军的想法在打这场仗。
为此,陆战队攻占了朗里奇西面的迪亚曼蒂纳莱克斯、西南的温多拉与赛朗格拉,以及查尔维尔西面的奎波尔,切断了美澳联军所有的突围路线。当然,庞跃龙也因此动用了全部预备队。
可以说,打到最后,如果不是美澳联军士气崩溃,这场战役的结果还很难说。
要知道,陆战队的战线长度超过了八百公里,而且除掉围攻布里斯班的九个陆战师,只有十九个陆战师在守卫这条战线,兵力不到四十万,而包围区内的美澳联军总兵力高达一百二十万。在集中突围的情况下,美澳联军能在突围地点获得十倍、甚至是超过二十倍的兵力优势。
有趣的是,导致美澳联军士气崩溃,正是布里斯班失守,而导致陆战队耗光预备队的也正是美军王牌师坚守布里斯班。也就是说,布里斯班的战斗,实际上决定了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军在布里斯班多坚持两天,至少有三分之一、也就是大约四十万美澳联军成功突围。打到三月八日的时候,从查尔维尔突围的这股美澳联军实际上已经撕开了陆战队的防线,包围了陆战队在查尔维尔的阵地,大批部队正准备南下,而庞跃龙手里已经没有预备队可派。结果在得知布里斯班失守的消息后,这股美澳联军没有南下,而是等了两天,最终在三月十日投降。根据被俘美军指挥官交代,当时在是否向东运动,协助从图文巴突围的友军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结果导致这股美澳联军错失了突围军队,而在这两天里,庞跃龙已经从布里斯班抽调了一个陆战师,在查尔维尔南面建立了新的封锁线,堵住了这股美澳联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果庞跃龙按照计划,在三月初攻打布里斯班,结果肯定截然不同。
事实上,他只需要把进攻时间推迟一天,布里斯班的战斗也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原因就是,当时布里斯班有四个刚刚获得了地面战系统的美军装甲师,而且澳洲大陆上四个素质最高的美军师。
一月上旬,美军把四个师的地面战系统秘密运送到了澳大利亚。
这也是美国生产的第一批地面战系统,原本计划送往俄罗斯,结果还没启运,莫斯科就被中国军队攻占了,而且中国军队暂时没有向圣彼得堡进军的意向,所以美军就把这批装备送到了澳大利亚。
也正是如此,军事情报局犯了错,认为这批装备已经送往俄罗斯。
拿到装备后,唐纳德没有立即让部队换装,毕竟僧多粥少,不可能让所有部队都获得地面战系统,也不可能平均分配给所有部队。要知道,如此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有集中起来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结果就是,唐纳德挑选了四个师,即第七师、第八师、第十四师与第十六师,让这些部队先进行适应性训练,在完全掌握了地面战系统之后,再全面换装。因为早就料到中国陆战队会在年初攻打澳洲,所以唐纳德让四个师全部去了布里斯班,并且让这四个师专门负责布里斯班的防御工作。
虽然美军官兵非常努力,但是他们仅有一个月。
当中国陆战队攻入澳洲大陆的时候,四个师的训练工作都没结束,自然也就谈不上全面换装了。
可以说,这是一支奇兵,使用得当的话,绝对能够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要知道,当时连庞跃龙都不知道,澳洲的美军已经获得了地面战系统,只知道美国正在为俄罗斯的美军提供这种足以与地面战平台媲美的先进装备,而且已经在大陆战场上与中国军队过招。根据陆军的战报,美军地面战系统的性能超过了第一代地面战平台,但是不及第二代地面战平台。更重要的是,美军的装备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比如配套的小型聚变供电系统非常少,没有额外的电池系统,所以只要抓住这些缺陷,即便是第一代地面战平台也能在战斗中击败美军。
事实上,这份战报,也让庞跃龙有点掉以轻心。
别忘了,陆战队的地面战平台全部升级到了第二代的水准,因此在庞跃龙看来,就算澳洲的美军有地面战系统,也不足为惧。
当时,陆战队大意到什么程度呢?
在前线作战部队,所有官兵都不知道,要尽量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三千米以内,才能击穿美军地面战平台的正面装甲,而在战斗中,应该尽可能的利用第二代地面战平台优越的战术机动能力,从侧翼包抄美军,因为美军的地面战系统使用的燃料电池与第一代地面战平台差不多,战术机动能力、特别是战场持续运动能力远不如第二代地面战平台,也就很难在侧翼包抄行动中占据上风。只要占领了美军的侧翼,就能在五千米外开火,不用冒险把距离缩短到三千米内。在五千米的交战距离上,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电磁炮绝对能够打穿美军地面战系统的侧面装甲,而美军地面战系统的电磁炮,绝对不可能在五千米处击穿第二代地面战平台的正面装甲。
这些,都是陆军在大陆战场上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
当时,陆军已经把印有交战注意事项的手册下发到基层部队,所有前线装甲部队的官兵都知道该如何对付美军的地面战系统。
结果,陆战队没做类似的准备工作。直到布里斯班战役后,陆战队才从陆军那里索要了几万分交战手册,分发给了前线部队。
由此可见,如果美军能够好好利用这四个师,绝对能打一场漂亮仗。
可惜的是,赫里斯不是唐纳德,也不知道唐纳德煞费苦心的让四个王牌师六在布里斯班的目的。
事实上,赫里斯根本没有见过唐纳德。在他走马上任的时候,唐纳德已经回国了。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赫里斯准备把这四个师派往前线,在二月底发起反攻,充当反击部队的急先锋。
从战术上讲,这没有错。
如果美军的反攻能够打起来,而且由四个装备了地面战系统的王牌市打头阵,结果肯定很难预料。
关键就是,赫里斯拿到的是错误的情报,并且根据错误的情报安排反攻行动。
这份错误的情报就是:中国陆战队要到三月初才会向南进军。
当然,严格说来,这也不是什么错误的情报,因为原计划就是在三月初进攻,而不是在二月下旬。
结果就是,赫里斯在十九日才下达命令,让四个王牌师在二十一日开赴前线。
这下,陆战队撞到了美军的刀口上。
陆战队在二十一日攻打布里斯班的时候,四个美军王牌师都在布里斯班,而且都以完成了换装工作,还都做好了开赴前线的准备。也就是说,所有地面战系统都充足了电,装满了弹药,官兵的状态也很亢奋。
相反,在中国陆战队这边,却认为能够像攻占汤斯维尔那样,迅速攻占布里斯班。
这场战斗会打成什么样子,也就不难想像了。
打到二十五日,五个陆战师的减员率都超过了百分之三十,装备损失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四十五。
可以说,如果不是五个陆战师的兵力比四个美军师多得多,而且掌握着制空权,还有更加猛烈的炮火支援,恐怕美军在二十五日之前,已经取得了一场小胜利,打垮了攻打布里斯班的中国陆战队。
得知遭遇了装备地面战系统的美军王牌部队,庞跃龙立即向布里斯班增兵。
二十六日,两个王牌陆战师到达布里斯班,两天后又增加了两个,最终由九个陆战师围攻布里斯班。
俗话说,猛虎斗不过群狼。
再说了,四个王牌陆战师的战斗力绝对在四个美军王牌师之上,而且四个美军师已经顶住了五个陆战师长达五天的轮番进攻,减员率与装备损失率都在五个陆战师之上,也就不可能顶住四个王牌陆战师的猛攻。
三月一日,中国陆战队攻入布里斯班。
接下来,双方在城区内鏖战一周,打了澳洲大陆战场上最为惨烈的一场巷战,直到最后一批美军被消灭,中国陆战队才占领了布里斯班。
为了这座澳大利亚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中国陆战队付出了一万二千名官兵阵亡、两万七千多名官兵负伤、还有三千多名官兵失踪的惨烈代价,而四个王牌师的近七万美军、以及在当地动员的大约五万澳军,只有不到两万人当了战俘,其余全部成为这座被炮火彻底摧毁的城市的殉葬品。
打到三月八日,围歼一百二十万美澳联军的战斗也已进入收尾阶段。
在围攻布里斯班的时候,中国陆战队全面铺开。在其他战场上,美澳联军的表现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当时,庞跃龙是抱着全歼这股美澳联军的想法在打这场仗。
为此,陆战队攻占了朗里奇西面的迪亚曼蒂纳莱克斯、西南的温多拉与赛朗格拉,以及查尔维尔西面的奎波尔,切断了美澳联军所有的突围路线。当然,庞跃龙也因此动用了全部预备队。
可以说,打到最后,如果不是美澳联军士气崩溃,这场战役的结果还很难说。
要知道,陆战队的战线长度超过了八百公里,而且除掉围攻布里斯班的九个陆战师,只有十九个陆战师在守卫这条战线,兵力不到四十万,而包围区内的美澳联军总兵力高达一百二十万。在集中突围的情况下,美澳联军能在突围地点获得十倍、甚至是超过二十倍的兵力优势。
有趣的是,导致美澳联军士气崩溃,正是布里斯班失守,而导致陆战队耗光预备队的也正是美军王牌师坚守布里斯班。也就是说,布里斯班的战斗,实际上决定了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军在布里斯班多坚持两天,至少有三分之一、也就是大约四十万美澳联军成功突围。打到三月八日的时候,从查尔维尔突围的这股美澳联军实际上已经撕开了陆战队的防线,包围了陆战队在查尔维尔的阵地,大批部队正准备南下,而庞跃龙手里已经没有预备队可派。结果在得知布里斯班失守的消息后,这股美澳联军没有南下,而是等了两天,最终在三月十日投降。根据被俘美军指挥官交代,当时在是否向东运动,协助从图文巴突围的友军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结果导致这股美澳联军错失了突围军队,而在这两天里,庞跃龙已经从布里斯班抽调了一个陆战师,在查尔维尔南面建立了新的封锁线,堵住了这股美澳联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