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推波助澜
七月下旬,一些由军事情报局提供的关键情报,更加让牧浩洋认识到,陆雯搞出来的反重力场技术将是中国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准确的说是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这场战争最后胜利的关键因素。
当时,军事情报局提供的第一份情报与美国的第六代战斗机有关。
yf-51已经在七月初试飞,各项性能都超过了设计指标,马歇尔在第一次试飞后就要求马上进行量产,并且要求承担研制工作的洛马公司在一个月之内,向美国空军、海军与陆战队航空兵交付第一批模拟飞行训练设备,以便让军队提前培训飞行员,或者说让飞行员熟悉新式战斗机的操控系统。
按照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yf-51的试飞工作肯定得持续到年底。
只是,量产很有可能在八月份开始,首先生产的是原形机,主要提供给空军、海军与陆战队航空兵的飞行训练部队,让飞行员在模拟飞行训练设备上完成初期训练之后,进行实际飞行训练。
紧接着,就是初期量产型,投产时间肯定在十月份。
与原形机相比,初期量产型的改进不是很大,主要就是完善战斗机的武器系统,使其具备有限的作战能力。因为yf-51的设计指标就是全面超越j-33系列战斗,即按照空中优势战斗机进行研制的,所以其最初的用途,肯定是制空与防空,将成为美军中性能最先进的空中优势战斗机。
到了年底,低速量产型就将投产。
相对于初期量产型,低速量产型的主要改变在于完善了设计,解决了在试飞中发现的问题,在基本结构上与正式量产型不会有太大区别,甚至没有区别,差别只是武器系统,即低速量产型仍然不具备全部的作战能力,还是一种以制空为主,兼备有限对地/对海打击能力的空中优势战斗机。
当然,名义上是低速量产,实际生产速度绝对不慢。
按照军事情报局的估计,如果洛马、波音、通用等几家美国飞机制造厂全部加入生产工作,那么在二零五五年,f-51的产量就将突破两千架,其中至少有一千五百架是作战能力比较稳定的低速量产型。
到二零五六年初,正式量产型就将投产。
正式量产型应该是yf-51的第一个成熟型号,很有可能被赋予f-51a的编号,并且根据空军、海军与陆战队航空兵,分为f-51aa、f-51ab与f-51ac三种型号。因为yf-51原本就具备短距起飞/垂直降落能力,所以三种型号的区别不会太大,主要体现在任务功能系统上,即适合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
到了二零五六年,f-51a的月产量肯定会突破两千架,也许能达到三千架。
也就是说,最多只需要一年,美国空军、海军与陆战队航空兵就能用f-51a取代所有的现役战斗机。
当然,这还不是结束。
军事情报局已经获得了可靠情报,在yf-51进行试飞的时候,洛马公司就联合波音与通用公司,开始对yf-51进行改进,主要增强战斗机的多任务能力,使其能够取代美军中所有的战术战斗机与半数的轰炸机。
可以说,yf-51绝对是一种划时代的战斗机,至少在传统战斗机领域,yf-51达到了一个很难超越的高度,即便是中国正在研制的j-40系列战斗机,主要性能也最多只能与其持平,谈不上超越。
要知道,这是第一种具备实战应用能力的空天战斗机。
当然,yf-51还有很多个第一,比如第一种能够常规起降的空天战斗机、第一种混合动力空天战斗机、第一种洲际战斗机等等。
与第五代战斗机相比,yf-51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亚轨道作战模式上,几乎具有无限的打击半径,或者说是全球打击能力,即其亚轨道作战半径达到了一万五千公里,能够从美国本土起飞,打击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
所幸的是,最初的f-51的亚轨道作战能力还不完善。
事实上,知道大战结束,美国也没有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f-51,在战时生产的全是简化了的f-51,及不要求具备完备的亚轨道作战能力,主要作战范围还是在大气层内,且主要作战用途仍然是战术级别。
可以说,中国的j-40一直没有研制成功,就与空军的高要求有关,即j-40必须是一种具备完备亚轨道作战能力的全球战斗机,如果只具备大气层内作战能力,空军宁愿采购更多的j-31系列战斗机。
要知道,j-31的价格比j-40便宜得多。
即便如此,f-51仍然拥有比j-31、哪怕是j-31的终极改进型都要先进得多,这毕竟是代差,而不是型号之间的差距。
如果f-51大批量服役,绝对是灾难性后果。
要知道,到时候,中国空军要想夺取制空权,就得动用数倍于美军的战斗机,而且承受更大的战斗损失。
所幸的是,f-51的产量并不大。
除了造价极为昂贵,或者说是生产效率极为低下之外,也与中国随后对美国本土进行的战略轰炸有关。等到美国的飞机制造厂提高了f-51的生产效率,中国的战略轰炸已经大幅度削弱了美国的战争潜力,使美国没有能力制造出足够多的f-51,甚至没有办法为这种高性能战斗机提供充足的特种航空燃油。
只是,在二零五五年,yf-51上天,对中国军队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当时,军事情报局提供的另外一份情报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yf-51试飞,这就是美国也同期开发了亚轨道轰炸机。
事实上,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并不准确。
在立项的时候,确实存在f-x与b-x两个军用飞机计划,前者就是yf-51,只是后者在项目规划阶段,最终被取消,或者说是合并到了f-x项目中,计划中的产物应该是编号为fb-51的战斗轰炸机。
当然,说战斗轰炸机并不准确,fb-51不是f-51的简单放大版,而是一种全新的作战平台,与f-51相同的只有动力设备,即冲压/火箭一体式发动机,其他方面则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
只是,fb-51的发展非常不顺利,比f-51慢得多。
虽然在战争末期,美国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武器装备项目,包括一种能够全程以四十马赫飞行、载弹量高达一百吨的亚轨道轰炸机项目,但是真正得到发展的,只有fb-51,而且该项目最终也被f-51的全性能版,即f-51e取代。最重要的是,在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空军都没能获得f-51e,仅有的三架原形机也在战争结束前被销毁,留下的只是一大堆残缺不全的设计图纸。
也就是说,直到大战结束,美国也没有能够进行战略轰炸任务的亚轨道轰炸机。
问题是,在二零五五年,牧浩洋不可能怀疑这份情报。首先,yf-51已经上天,而其最初设计就是一种亚轨道战斗机,因此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只要研制出了发动机,就能制造出亚轨道轰炸机。其次,中国空军也有类似的军备项目,而且进度也不算慢,都计划在二零五六年或者二零五七年实现首飞。最后,就是在全面对抗中,对这类战略性情报的基本处理方式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最关键的一份情报,与反重力场技术有关。
这份情报的来源非常可靠,是一名埋伏在美国国防里、有机会接触到美军最新技术资料的高级谍报人员。在此之前,已经向军事情报局提供了十几份极为有用的情报,比如美国装备地面战系统的确切时间,地面战系统的详细性能指标,而切最终都证明,该谍报人员提供的情报准确无误。
结果就是,李明阳对这份情报确信无疑。
直到战后,李明阳才知道,该谍报人员早已暴露,而且被美国情报机构策反,成为了大战中最有名的双面间谍。在向中国提供有价值的情报时,该谍报员也提供了虚假情报,而最关键的虚假情报,就是美军的反重力场技术。
当时,美军的反重力场技术情报实际上是由美国情报机构提供的,目的是想试探一下中国的反应,以此推断中国在反重力场领域取得了那些突破性进展。美国情报机构这么做,主要就是没有办法从其他渠道探听到相关情报,而美国科研部门已经证明,反重力场技术肯定有实现途径,具有无比的军事应用价值。最重要的是,中国最先进行相关研究,而且投入非常巨大。
毫无疑问,美国在反重力场领域取得的突破,足以让牧浩洋做出最为疯狂的举动。
加上前两份情报产生的影响,即让牧浩洋相信,只有以反重力场技术为基础的新式作战平台才能全面超越美军的新式战机,让中国空军重新掌握技术优势,也就不难理解,牧浩洋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了。
七月底,牧浩洋就在战争部内成立了一个名为“骊山办公室”的机构,专门负责管理与反重力场技术有关的工作,直接对他负责。后来,该办公室演变为“骊山计划”,核心工作就是把反重力场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以及解决工业化生产所遇到的问题,成为战争部内最神秘的部门。
最后,似乎有人觉得“骊山”这个词不大好听。
也就是说,“骊山计划”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刑天计划”,而其结果,就是中国率先跨入了重力场技术时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当时,军事情报局提供的第一份情报与美国的第六代战斗机有关。
yf-51已经在七月初试飞,各项性能都超过了设计指标,马歇尔在第一次试飞后就要求马上进行量产,并且要求承担研制工作的洛马公司在一个月之内,向美国空军、海军与陆战队航空兵交付第一批模拟飞行训练设备,以便让军队提前培训飞行员,或者说让飞行员熟悉新式战斗机的操控系统。
按照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yf-51的试飞工作肯定得持续到年底。
只是,量产很有可能在八月份开始,首先生产的是原形机,主要提供给空军、海军与陆战队航空兵的飞行训练部队,让飞行员在模拟飞行训练设备上完成初期训练之后,进行实际飞行训练。
紧接着,就是初期量产型,投产时间肯定在十月份。
与原形机相比,初期量产型的改进不是很大,主要就是完善战斗机的武器系统,使其具备有限的作战能力。因为yf-51的设计指标就是全面超越j-33系列战斗,即按照空中优势战斗机进行研制的,所以其最初的用途,肯定是制空与防空,将成为美军中性能最先进的空中优势战斗机。
到了年底,低速量产型就将投产。
相对于初期量产型,低速量产型的主要改变在于完善了设计,解决了在试飞中发现的问题,在基本结构上与正式量产型不会有太大区别,甚至没有区别,差别只是武器系统,即低速量产型仍然不具备全部的作战能力,还是一种以制空为主,兼备有限对地/对海打击能力的空中优势战斗机。
当然,名义上是低速量产,实际生产速度绝对不慢。
按照军事情报局的估计,如果洛马、波音、通用等几家美国飞机制造厂全部加入生产工作,那么在二零五五年,f-51的产量就将突破两千架,其中至少有一千五百架是作战能力比较稳定的低速量产型。
到二零五六年初,正式量产型就将投产。
正式量产型应该是yf-51的第一个成熟型号,很有可能被赋予f-51a的编号,并且根据空军、海军与陆战队航空兵,分为f-51aa、f-51ab与f-51ac三种型号。因为yf-51原本就具备短距起飞/垂直降落能力,所以三种型号的区别不会太大,主要体现在任务功能系统上,即适合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
到了二零五六年,f-51a的月产量肯定会突破两千架,也许能达到三千架。
也就是说,最多只需要一年,美国空军、海军与陆战队航空兵就能用f-51a取代所有的现役战斗机。
当然,这还不是结束。
军事情报局已经获得了可靠情报,在yf-51进行试飞的时候,洛马公司就联合波音与通用公司,开始对yf-51进行改进,主要增强战斗机的多任务能力,使其能够取代美军中所有的战术战斗机与半数的轰炸机。
可以说,yf-51绝对是一种划时代的战斗机,至少在传统战斗机领域,yf-51达到了一个很难超越的高度,即便是中国正在研制的j-40系列战斗机,主要性能也最多只能与其持平,谈不上超越。
要知道,这是第一种具备实战应用能力的空天战斗机。
当然,yf-51还有很多个第一,比如第一种能够常规起降的空天战斗机、第一种混合动力空天战斗机、第一种洲际战斗机等等。
与第五代战斗机相比,yf-51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亚轨道作战模式上,几乎具有无限的打击半径,或者说是全球打击能力,即其亚轨道作战半径达到了一万五千公里,能够从美国本土起飞,打击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
所幸的是,最初的f-51的亚轨道作战能力还不完善。
事实上,知道大战结束,美国也没有制造出真正意义上的f-51,在战时生产的全是简化了的f-51,及不要求具备完备的亚轨道作战能力,主要作战范围还是在大气层内,且主要作战用途仍然是战术级别。
可以说,中国的j-40一直没有研制成功,就与空军的高要求有关,即j-40必须是一种具备完备亚轨道作战能力的全球战斗机,如果只具备大气层内作战能力,空军宁愿采购更多的j-31系列战斗机。
要知道,j-31的价格比j-40便宜得多。
即便如此,f-51仍然拥有比j-31、哪怕是j-31的终极改进型都要先进得多,这毕竟是代差,而不是型号之间的差距。
如果f-51大批量服役,绝对是灾难性后果。
要知道,到时候,中国空军要想夺取制空权,就得动用数倍于美军的战斗机,而且承受更大的战斗损失。
所幸的是,f-51的产量并不大。
除了造价极为昂贵,或者说是生产效率极为低下之外,也与中国随后对美国本土进行的战略轰炸有关。等到美国的飞机制造厂提高了f-51的生产效率,中国的战略轰炸已经大幅度削弱了美国的战争潜力,使美国没有能力制造出足够多的f-51,甚至没有办法为这种高性能战斗机提供充足的特种航空燃油。
只是,在二零五五年,yf-51上天,对中国军队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当时,军事情报局提供的另外一份情报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yf-51试飞,这就是美国也同期开发了亚轨道轰炸机。
事实上,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并不准确。
在立项的时候,确实存在f-x与b-x两个军用飞机计划,前者就是yf-51,只是后者在项目规划阶段,最终被取消,或者说是合并到了f-x项目中,计划中的产物应该是编号为fb-51的战斗轰炸机。
当然,说战斗轰炸机并不准确,fb-51不是f-51的简单放大版,而是一种全新的作战平台,与f-51相同的只有动力设备,即冲压/火箭一体式发动机,其他方面则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
只是,fb-51的发展非常不顺利,比f-51慢得多。
虽然在战争末期,美国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武器装备项目,包括一种能够全程以四十马赫飞行、载弹量高达一百吨的亚轨道轰炸机项目,但是真正得到发展的,只有fb-51,而且该项目最终也被f-51的全性能版,即f-51e取代。最重要的是,在大战结束的时候,美国空军都没能获得f-51e,仅有的三架原形机也在战争结束前被销毁,留下的只是一大堆残缺不全的设计图纸。
也就是说,直到大战结束,美国也没有能够进行战略轰炸任务的亚轨道轰炸机。
问题是,在二零五五年,牧浩洋不可能怀疑这份情报。首先,yf-51已经上天,而其最初设计就是一种亚轨道战斗机,因此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只要研制出了发动机,就能制造出亚轨道轰炸机。其次,中国空军也有类似的军备项目,而且进度也不算慢,都计划在二零五六年或者二零五七年实现首飞。最后,就是在全面对抗中,对这类战略性情报的基本处理方式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最关键的一份情报,与反重力场技术有关。
这份情报的来源非常可靠,是一名埋伏在美国国防里、有机会接触到美军最新技术资料的高级谍报人员。在此之前,已经向军事情报局提供了十几份极为有用的情报,比如美国装备地面战系统的确切时间,地面战系统的详细性能指标,而切最终都证明,该谍报人员提供的情报准确无误。
结果就是,李明阳对这份情报确信无疑。
直到战后,李明阳才知道,该谍报人员早已暴露,而且被美国情报机构策反,成为了大战中最有名的双面间谍。在向中国提供有价值的情报时,该谍报员也提供了虚假情报,而最关键的虚假情报,就是美军的反重力场技术。
当时,美军的反重力场技术情报实际上是由美国情报机构提供的,目的是想试探一下中国的反应,以此推断中国在反重力场领域取得了那些突破性进展。美国情报机构这么做,主要就是没有办法从其他渠道探听到相关情报,而美国科研部门已经证明,反重力场技术肯定有实现途径,具有无比的军事应用价值。最重要的是,中国最先进行相关研究,而且投入非常巨大。
毫无疑问,美国在反重力场领域取得的突破,足以让牧浩洋做出最为疯狂的举动。
加上前两份情报产生的影响,即让牧浩洋相信,只有以反重力场技术为基础的新式作战平台才能全面超越美军的新式战机,让中国空军重新掌握技术优势,也就不难理解,牧浩洋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了。
七月底,牧浩洋就在战争部内成立了一个名为“骊山办公室”的机构,专门负责管理与反重力场技术有关的工作,直接对他负责。后来,该办公室演变为“骊山计划”,核心工作就是把反重力场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以及解决工业化生产所遇到的问题,成为战争部内最神秘的部门。
最后,似乎有人觉得“骊山”这个词不大好听。
也就是说,“骊山计划”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刑天计划”,而其结果,就是中国率先跨入了重力场技术时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