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章 婵姐儿番外(36)
  村长按照侯府的要求,让崔科和张玉芳在村里把亲成了。
  仇恨这种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会慢慢的变淡,日子一久,张家人再说两句软话,崔科就心软了。
  他静下心来想一想,事已至此,他既然已经落到这个地步就跟张玉芳好好过日子。
  毕竟从小到大的感情还在,他们如此对他,或许是想离开南诏的希望没有了,所以才……过于激动了些。
  不得不说,崔科这个人真的是特别的软弱,太容易给对方找借口了。
  只是,现实再次狠狠的打了他巴掌。
  张玉芳根本就没有跟他好好过日子的心,之所以愿意跟他上床,无非就是想着家里多了个劳力,她不用下地干活儿了。
  崔科要干两个人的活儿,他在张家就像是长工般的存在,干得比牛多,吃得比鸡少。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刚开始,张家人还觉得侯府可能只是想教训一下崔科,等他吃够了苦头就会把他给接回去,所以有时候还是会给他好脸。
  可是,几个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还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甚至又一次崔科高烧,都要病死了,最后还是村长给了点儿药他才缓过来。
  就这样,也没见有人来接他。
  张家人便死心了,同时也再次对崔科露出了丑恶的嘴脸。
  张玉芳当着他的面儿勾搭村里的后生和汉子,只为对方能给她几个钱,或者给她买点儿小东西。
  张玉良动不动就打骂他,还说当初他没睡到崔娟,但是崔科却睡了张玉芳,他亏大发了。
  更过分的是,在他一次生病发烧的时候,张玉芳和张玉良两人半夜把他从被窝里抬出来,扔到山林里去了。
  后来若不是寡居在山脚下的珍娘救了他,他都死了。
  崔科从此便没有再回张家,而是等着他病好了之后,带着珍娘母女悄悄的离开了山村,去县里讨生活。
  到了县城,就用珍娘的积蓄足了间房子,然后珍娘在家做些针线补贴家用,他就出去找活儿干。
  再后来,珍娘给他生了墩子,可能是月子里操劳了,珍娘的身子骨一天天的差了起来。
  崔科很想给珍娘好的生活,他想攒点钱,然后带珍娘回大汉。
  在大汉,就算他不去求崔家,可他到底是上了那么多年的学,找个好活儿是没问题的。
  再加上大汉的条件好,免费医馆什么的也多,也有女孩子可以念书学东西的地方,墩子将来也能念书。
  想到这里,崔科就浑身都充满干劲。
  “嗯,跟着你咱们的日子一定会好奇来的。”珍娘崇拜的看向崔科,这个男人对她非常温柔,不像她前头死去的那个,动不动就打她。
  他对自己的闺女也好,从来都不对她们娘儿两个红脸。
  韩氏觉得,跟着崔科,就算是日子苦些,但是男人是把她放在心上的,所以,她很满足,也觉得很幸福。
  “等我赚够了钱,我就带你们回大汉,大汉有女子学堂,小南若是能考进去,将来的前途咱们就不用担心了。”
  这些年,只要崔科有空就会教小南认字,只是没钱买纸笔,两父女是用树枝沾水在地上写。
  “嗯,可你也不要太辛苦,若是去不成咱们不去就是了。”韩氏道。
  崔科颔首,韩氏长相普通,没有张玉芳漂亮,甚至都比不上以前侯府中他院子里的粗使丫头。
  但是韩氏对他是真心的。
  真心对崔科来说,非常的珍贵。
  “爹,这药膏给你擦。”小南回来后就递给崔科一罐子药膏,同时也把剩下的银钱递给了他。
  “不是花的爹的钱,是我自己攒的。”小南平常帮大户人家浆洗衣裳,挣着的钱崔科和韩氏都让她自己攒着的。
  “你这孩子,咋瞎花钱呢,下次不兴这样了。”崔科眼睛发涩,心想,若是他崔科还有翻身的一天,定不负珍娘和小楠。
  “好了,你陪着你娘,我出去熬药。”崔科说完就起身。
  但是崔小楠却先一步出去:“娘先帮爹擦药吧,我出去给娘熬药。”
  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
  “珍娘,我想明日出去另外找个房子,这里人太杂乱了。”崔科把药膏递给韩氏,便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依你。”韩氏答应着。
  她知道崔科曾经是贵公子,只是不知道他犯了什么事儿。
  如果条件允许,韩氏也不想崔科受罪。
  晚上一家人吃了一顿好的,浓稠的粥里还有碎肉,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
  “爹以后努力赚钱,争取能经常让你们吃上肉!”崔科高兴的道。
  墩子最高兴了,他拉着小楠的手就跳了起来,一家人高兴极了。
  只是到了半夜,小南忽然尖叫起来。
  崔科想也不想就抄起创呕吐放着的棍子冲了出去,瞧见一个从小南和墩子屋里跑出来的黑影就狠狠的打了下去。
  “打死人了!”那人尖叫道。
  一听竟然是房东,也是他们的邻居!
  崔科气得发颤。
  他没有停手,棍子一下下的往下砸。
  “来人啊,抓贼啊!”崔科大喊,院子里其他人也起来了,有人点了灯,也有人点了火把。
  却见被打地抱头鼠窜的人竟然是房东!
  原本想着来帮忙打贼的人便不敢出手了,都往后站了站,也有人去搀扶房东,房东太太冲过来哭天抢地的要跟崔科拼命。
  “你个挨千刀的,竟然打人,我要上衙门告你去!”房东太太见房东被打得头破血流,就指着崔科的鼻子骂。
  “赔银子!不赔银子今儿这事儿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