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从摆摊开始 第166节
周重诚更生气了。
冯易没在意周重诚的心情,他这会儿还兴奋着。
学校已经放寒假了,他和姜丽云再在上海待几天,就可以回九曲镇,去筹备婚礼。
姜丽云打算把筹备婚礼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办,但他想自己办,就主动请缨。
姜丽云同意了。
冯易现在满脑子都是结婚的时候要准备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吃饭都心不在焉的。
周重诚看到冯易这样子,暗骂没出息,但又无可奈何。
现在是法治社会,他总不能把冯易关起来,不让冯易去结婚!
年廿八这天,姜丽云和冯易一起回了九曲镇。
他们把两辆车都开了回去,这一方面,是他们带回去的东西有点多,一辆车装不下,另一方面,则是要拿这两辆车当婚车。
前几年,国家管进口汽车管得很严,进口汽车的关税还非常高,汽车的价格也就居高不下,甚至要加价好几万才能买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桑塔纳当婚车非常体面。
桥头村的人,已经知道姜丽云和冯易要结婚的事情了,言语间特别羡慕。
“姜丽云也太有钱了,她和冯易,竟然一人买了一辆车。”
“她真有本事!”
“冯易也不差啊,听说才读了两年,他就大学毕业了,他读书的那个大学,还想让他当老师教大学生!”
“他竟然能给大学生当老师,这也太厉害了!”
“他就是读书读傻了,那么有钱的爷爷都不认。”
“人家感恩啊!”
“姜家现在这么有钱,姜丽云和冯易的婚事,肯定办得特别体面。”
“听说姜家的喜糖,买的是进口巧克力!”
……
大部分人家,喜糖能买个喔喔奶糖已经非常好了,进口巧克力,这该多贵啊!
还有办酒席请的厨子……他们这里一般都是请同乡的厨子掌勺的,但红星乡的几个厨子都没有收到姜家的邀请,他们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姜丽云请了县城酒楼的大厨来烧。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这天。
结婚的日子是明天,但这天一大早,那些近亲还有姜家本家的人,就已经来姜家帮忙了,姜丽云请的厨子也来了。
这些厨子来的时候,还带着两辆卡车和十几个工人。
他们从卡车上搬下来各种工具,其中还包括搭建雨棚的材料,然后就在姜家的新房子门口搭出一个可以办婚宴的棚子。
二三十年后,农村办酒席都会搭这样的棚子,但对这时候的人来说,这是新鲜东西。
村里人都来看热闹了,啧啧称奇。
不久之后,那两辆卡车又装来很多桌椅。
“怪不得姜家不跟我们借桌子,原来人家自己花钱租了桌椅!”
“他们也没借碗筷,他们办酒席用的碗筷是不是也是从外面租的?”
“你们快看,他们往地上铺红地毯!那么鲜亮的红地毯,他们竟然往地上铺!”
“这也太阔了。”
“我头一次看到有人这么办婚礼!”
……
卡车来来回回很多趟,装回来非常多的东西,将整个婚礼场地都装点得非常漂亮,还有一些人拿着气球,彩带什么的,开始装饰姜家的新房子。
“用气球和彩带这么一装饰,这房子看着真漂亮。”
“这里是新房?”
“这里不是新房,新房是姜丽云在镇上买的房子,我刚从镇上回来,看到那房子的楼梯,全都铺了红毯。”
“那边的新房,肯定装扮得比这里还漂亮!”
“那些厨子已经开始准备饭菜了,里面有很多我没见过的吃食。”
“我刚才去问了,明天有鲍鱼吃!”
“就是那个鱼翅鲍鱼的鲍鱼?我的天,他们结婚还用这东西啊?”
……
姜丽云结婚,用的食材确实不错。
就说这鲍鱼……后世因为国内海鲜养殖搞得火热的缘故,个头不大的鲍鱼几块钱就能买一个,但这时候的鲍鱼,价格还是很贵的。
除了鲍鱼,姜丽云还选用了其他一些桥头村的人没有见过的食材。
她一直很节省,但在办婚礼的时候,却特别舍得花钱。
冯易都震惊了:“丽云姐,这婚礼花了好多钱……”
姜丽云笑道:“一辈子也就一次,尽量往好了办吧。”
其实这场婚礼,在她看来,还是有点简陋的。
但这时候的婚庆市场不够成熟,只能做到这样。
至于花钱比较多……刚过去的一月份她赚了几十万,把这钱花掉,她的婚礼就已经可以办得很好了!
才几十万而已,在她记忆里,有些人买个包都要花这么多钱。
就当是奢侈一把吧,房子可以以后再买,婚礼以后可不能再办。
冯易听到姜丽云的话,忍不住笑起来。
姜丽云说得没错,一辈子也就一次,花点钱确实没什么。
第112章 正文完结
正月十五这天中午,姜家摆了八桌酒席,宴请来帮忙的人,等到晚上,因为过来的人多,还又多摆了几桌。
他们准备了非常丰盛的饭菜,让那些客人赞不绝口。
姜二叔就一副自豪的样子,跟姜家本家的人说姜丽云多么多么有出息,冯易又多么多么有出息。
姜瘸子夫妇不擅长跟人聊天,姜家的事情村里人能知道,全靠姜二叔。
姜瘸子夫妇搬到镇上去住之后,就没人听姜二叔的高谈阔论了,姜二叔非常寂寞。
为了排遣寂寞,他时不时去镇上,然后趁着下午姜瘸子夫妇比较闲,跟姜瘸子夫妇聊天。
姜瘸子夫妇不怎么跟人说儿女的事情,但会跟姜二叔说,然后姜二叔再跟村里人说……
一开始,看到姜瘸子夫妇的子女越来越厉害,姜二叔是很嫉妒的。
不过都姓姜,就算很嫉妒,姜二叔也不会去说侄子侄女的坏话。
等到现在,他甚至已经不嫉妒了,只剩下自豪。
“我们家丽云,那可太有出息了,她不止在上海开店,在省城也开了店,她加起来,已经有十家店了!”
“丽云她在上海的房子,装修得那叫一个好看!她还花钱请人给她打扫。”
“她这次结婚,很多人都是从上海请来的,还要把她结婚的过程拍下来,做成电影!”
……
姜家本家的人听得非常入迷。
听着听着,又有人说起冯易那个有钱的爷爷。
绝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冯易不改名字,不要爷爷的钱有点笨。
但姜二叔与众不同:“冯易不改姓是对的!人家可不止让他改姓,还不许他入赘!他要是回了周家,丽云跟他结婚就只能嫁到他们家去,那我们姜家,可不就什么都剩不下了?那也太吃亏了!丽云这么厉害,还是留在姜家比较好。”
姜家本家的那些人觉得很有道理,纷纷赞同。
姜二叔得意起来,继续跟人聊天。
而像他一样,正跟人谈论姜丽云的,还有孙金山。
孙金山的口才可比姜二叔好多了,他的身边围了一大群人,都在听他吹牛,大家还纷纷提出,要进他的车子坐一下。
孙金山自然不会拒绝:“都去坐吧!丽萍买了一个傻瓜相机,还可以给你们拍照!你们按照她说的姿势拍,拍出来保管好看!”
孙金山的车子附近,姜丽萍拿着一个装了胶卷的相机,正给人拍照。
她指挥自己面前的人,让他们靠在车门或者车头上,亦或者坐在车里,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忙得不行。
这里的动静,还引来了村里那些老人,他们想让姜丽萍给他们拍个照片,等将来去世了当遗照用。
姜丽萍不太乐意给人拍板板正正的照片,就道:“叔叔婶婶,你们要的照片不好在车里拍,你们去屋里,拿白墙当背景,让我嫂子给你们拍。”
之前在上海,她花钱买照相机的时候,贺春琳也想要,她就撺掇姜利海给贺春琳也买了个。
这些老头老太太,让贺春琳去拍吧。
贺春琳还挺乐意拍的。
主要是姜丽云买了很多胶卷,让她和姜丽萍多拍点婚礼照片。
那胶卷一卷要三十,半卷要十八,让她自己买了胶卷免费给别人拍照,她不一定愿意,但姜丽云给了她那么多胶卷!
贺春琳开开心心地帮人拍起照片来。
一般小姑子结婚,当嫂子的会非常忙,洗菜搬桌子洗碗什么的全都要干,但这些活儿都被姜丽云请的人包了……贺春琳现在挺闲的。
她觉得自己跟姜利海结婚,真的结对了,姜利海越来越有本事,如今在食品厂和养殖场当会计,每个月都有一千多工资不说,年底还有分红。
她的公婆和小姑子也不需要他们帮衬。
时间过得很快,正月十五过去之后,就迎来了正月十六,也是姜丽云和冯易正式结婚的日子。
冯易没在意周重诚的心情,他这会儿还兴奋着。
学校已经放寒假了,他和姜丽云再在上海待几天,就可以回九曲镇,去筹备婚礼。
姜丽云打算把筹备婚礼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办,但他想自己办,就主动请缨。
姜丽云同意了。
冯易现在满脑子都是结婚的时候要准备什么东西穿什么衣服,吃饭都心不在焉的。
周重诚看到冯易这样子,暗骂没出息,但又无可奈何。
现在是法治社会,他总不能把冯易关起来,不让冯易去结婚!
年廿八这天,姜丽云和冯易一起回了九曲镇。
他们把两辆车都开了回去,这一方面,是他们带回去的东西有点多,一辆车装不下,另一方面,则是要拿这两辆车当婚车。
前几年,国家管进口汽车管得很严,进口汽车的关税还非常高,汽车的价格也就居高不下,甚至要加价好几万才能买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桑塔纳当婚车非常体面。
桥头村的人,已经知道姜丽云和冯易要结婚的事情了,言语间特别羡慕。
“姜丽云也太有钱了,她和冯易,竟然一人买了一辆车。”
“她真有本事!”
“冯易也不差啊,听说才读了两年,他就大学毕业了,他读书的那个大学,还想让他当老师教大学生!”
“他竟然能给大学生当老师,这也太厉害了!”
“他就是读书读傻了,那么有钱的爷爷都不认。”
“人家感恩啊!”
“姜家现在这么有钱,姜丽云和冯易的婚事,肯定办得特别体面。”
“听说姜家的喜糖,买的是进口巧克力!”
……
大部分人家,喜糖能买个喔喔奶糖已经非常好了,进口巧克力,这该多贵啊!
还有办酒席请的厨子……他们这里一般都是请同乡的厨子掌勺的,但红星乡的几个厨子都没有收到姜家的邀请,他们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姜丽云请了县城酒楼的大厨来烧。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这天。
结婚的日子是明天,但这天一大早,那些近亲还有姜家本家的人,就已经来姜家帮忙了,姜丽云请的厨子也来了。
这些厨子来的时候,还带着两辆卡车和十几个工人。
他们从卡车上搬下来各种工具,其中还包括搭建雨棚的材料,然后就在姜家的新房子门口搭出一个可以办婚宴的棚子。
二三十年后,农村办酒席都会搭这样的棚子,但对这时候的人来说,这是新鲜东西。
村里人都来看热闹了,啧啧称奇。
不久之后,那两辆卡车又装来很多桌椅。
“怪不得姜家不跟我们借桌子,原来人家自己花钱租了桌椅!”
“他们也没借碗筷,他们办酒席用的碗筷是不是也是从外面租的?”
“你们快看,他们往地上铺红地毯!那么鲜亮的红地毯,他们竟然往地上铺!”
“这也太阔了。”
“我头一次看到有人这么办婚礼!”
……
卡车来来回回很多趟,装回来非常多的东西,将整个婚礼场地都装点得非常漂亮,还有一些人拿着气球,彩带什么的,开始装饰姜家的新房子。
“用气球和彩带这么一装饰,这房子看着真漂亮。”
“这里是新房?”
“这里不是新房,新房是姜丽云在镇上买的房子,我刚从镇上回来,看到那房子的楼梯,全都铺了红毯。”
“那边的新房,肯定装扮得比这里还漂亮!”
“那些厨子已经开始准备饭菜了,里面有很多我没见过的吃食。”
“我刚才去问了,明天有鲍鱼吃!”
“就是那个鱼翅鲍鱼的鲍鱼?我的天,他们结婚还用这东西啊?”
……
姜丽云结婚,用的食材确实不错。
就说这鲍鱼……后世因为国内海鲜养殖搞得火热的缘故,个头不大的鲍鱼几块钱就能买一个,但这时候的鲍鱼,价格还是很贵的。
除了鲍鱼,姜丽云还选用了其他一些桥头村的人没有见过的食材。
她一直很节省,但在办婚礼的时候,却特别舍得花钱。
冯易都震惊了:“丽云姐,这婚礼花了好多钱……”
姜丽云笑道:“一辈子也就一次,尽量往好了办吧。”
其实这场婚礼,在她看来,还是有点简陋的。
但这时候的婚庆市场不够成熟,只能做到这样。
至于花钱比较多……刚过去的一月份她赚了几十万,把这钱花掉,她的婚礼就已经可以办得很好了!
才几十万而已,在她记忆里,有些人买个包都要花这么多钱。
就当是奢侈一把吧,房子可以以后再买,婚礼以后可不能再办。
冯易听到姜丽云的话,忍不住笑起来。
姜丽云说得没错,一辈子也就一次,花点钱确实没什么。
第112章 正文完结
正月十五这天中午,姜家摆了八桌酒席,宴请来帮忙的人,等到晚上,因为过来的人多,还又多摆了几桌。
他们准备了非常丰盛的饭菜,让那些客人赞不绝口。
姜二叔就一副自豪的样子,跟姜家本家的人说姜丽云多么多么有出息,冯易又多么多么有出息。
姜瘸子夫妇不擅长跟人聊天,姜家的事情村里人能知道,全靠姜二叔。
姜瘸子夫妇搬到镇上去住之后,就没人听姜二叔的高谈阔论了,姜二叔非常寂寞。
为了排遣寂寞,他时不时去镇上,然后趁着下午姜瘸子夫妇比较闲,跟姜瘸子夫妇聊天。
姜瘸子夫妇不怎么跟人说儿女的事情,但会跟姜二叔说,然后姜二叔再跟村里人说……
一开始,看到姜瘸子夫妇的子女越来越厉害,姜二叔是很嫉妒的。
不过都姓姜,就算很嫉妒,姜二叔也不会去说侄子侄女的坏话。
等到现在,他甚至已经不嫉妒了,只剩下自豪。
“我们家丽云,那可太有出息了,她不止在上海开店,在省城也开了店,她加起来,已经有十家店了!”
“丽云她在上海的房子,装修得那叫一个好看!她还花钱请人给她打扫。”
“她这次结婚,很多人都是从上海请来的,还要把她结婚的过程拍下来,做成电影!”
……
姜家本家的人听得非常入迷。
听着听着,又有人说起冯易那个有钱的爷爷。
绝大多数的人,都觉得冯易不改名字,不要爷爷的钱有点笨。
但姜二叔与众不同:“冯易不改姓是对的!人家可不止让他改姓,还不许他入赘!他要是回了周家,丽云跟他结婚就只能嫁到他们家去,那我们姜家,可不就什么都剩不下了?那也太吃亏了!丽云这么厉害,还是留在姜家比较好。”
姜家本家的那些人觉得很有道理,纷纷赞同。
姜二叔得意起来,继续跟人聊天。
而像他一样,正跟人谈论姜丽云的,还有孙金山。
孙金山的口才可比姜二叔好多了,他的身边围了一大群人,都在听他吹牛,大家还纷纷提出,要进他的车子坐一下。
孙金山自然不会拒绝:“都去坐吧!丽萍买了一个傻瓜相机,还可以给你们拍照!你们按照她说的姿势拍,拍出来保管好看!”
孙金山的车子附近,姜丽萍拿着一个装了胶卷的相机,正给人拍照。
她指挥自己面前的人,让他们靠在车门或者车头上,亦或者坐在车里,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忙得不行。
这里的动静,还引来了村里那些老人,他们想让姜丽萍给他们拍个照片,等将来去世了当遗照用。
姜丽萍不太乐意给人拍板板正正的照片,就道:“叔叔婶婶,你们要的照片不好在车里拍,你们去屋里,拿白墙当背景,让我嫂子给你们拍。”
之前在上海,她花钱买照相机的时候,贺春琳也想要,她就撺掇姜利海给贺春琳也买了个。
这些老头老太太,让贺春琳去拍吧。
贺春琳还挺乐意拍的。
主要是姜丽云买了很多胶卷,让她和姜丽萍多拍点婚礼照片。
那胶卷一卷要三十,半卷要十八,让她自己买了胶卷免费给别人拍照,她不一定愿意,但姜丽云给了她那么多胶卷!
贺春琳开开心心地帮人拍起照片来。
一般小姑子结婚,当嫂子的会非常忙,洗菜搬桌子洗碗什么的全都要干,但这些活儿都被姜丽云请的人包了……贺春琳现在挺闲的。
她觉得自己跟姜利海结婚,真的结对了,姜利海越来越有本事,如今在食品厂和养殖场当会计,每个月都有一千多工资不说,年底还有分红。
她的公婆和小姑子也不需要他们帮衬。
时间过得很快,正月十五过去之后,就迎来了正月十六,也是姜丽云和冯易正式结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