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两天之后,秦勇一大早就把冲洗好的彩色照片送到了祥宝斋,温喜兰接过来一看,拍的跟电影海报似的,古色古香。
“感谢的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没你们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撑下去”。温喜兰真诚的道。
秦勇却朝她摆摆手:“你千万别有什么负担,我帮你也不完全是出于私情。看着这么有历史价值的老宅子被拆了,我也不好受。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关键的事儿还要靠你自己去跑”。
送走了秦勇以后,温喜兰把照片仔仔细细的装好,又换了套干净利落的衬衫、长裤,鞋袜也是板板正正的,这才骑着自行车去了县文物保护中心。
虽说平日里她跟亲戚邻里打交道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可独当一面去政府部门见这些当官的,她还真是头一次。又是为了拆迁这么大的事儿,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到了文物保护单位门口,温喜兰从自行车上下来,跟看门的大爷说明了情况,对方听说她要找张主任,忙打了个电话核实,然后让她在来访簿上登记了姓名,就让她进去了。
张主任的办公室在二楼最东头,上楼梯的时候她的心就开始‘砰砰砰’的跳,这是一种宿命被别人拿捏的恐慌,祥宝斋能不能保住,就在这些领导们的一念之间。
到了办公室门口,温喜兰站直身子,深呼吸之后才敲响了门,得到应允后,她推开门的瞬间,脸上已经挂上了大方得体的微笑。
更多精彩在:胖梨推文小窝
“张主任您好,我是祥宝斋的温喜兰,冒昧的来打扰您,给您添麻烦了。”
坐在办公桌后头的精瘦男人从一堆资料中抬起头,看见她之后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走过来,指指靠墙的沙发,道:“小温是吧?来,坐下说”。
他说完以后,便走到门口,把办公室的门敞开,而后转过身指指沙发:“坐,不用这么拘谨”。
温喜兰简单的打量了一下,这位张主任四十来岁的年纪,穿着板正的灰色短袖衬衫,黑色迪卡裤子,鞋袜也都是黑色的。大背头梳的一丝不苟,硕大的黑色眼镜框后面,一双眼透出几分严谨刻板。
这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寒暄客套的话还是少说,直奔主题比较好。
打定主意后,温喜兰便把包里的照片掏出来,开门见山道:“张主任,我们祥宝斋所在的柏树街区最近要拆迁了,不知您听说了这个事情没。我今天来打扰您,就是想请您看看,我们祥宝斋能不能达到文物保护的标准,这方面您是专家,还请您别嫌麻烦,多给点建议”。
她说完以后便双手把照片递了过去,张主任没什么表情的接过照片,皱起眉开始一张一张的翻照片。
五六分钟以后,他把照片又整整齐齐的排好,放在了桌角上。
“拆迁的事我听说了,”他沉着脸,让人猜不出态度。
“怎么?”他突然抬起眼,严肃看着温喜兰,道:“你们家不想拆?”
温喜兰被他看的有点发怵,但面儿上依旧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点点头道:“我们家,确实不想拆”。
“怕补偿给的不够?”张主任扶了一下眼镜,继续用严肃的语气道:“其实这个你们大可放心,政府牵头的项目,肯定不能让老百姓吃亏。将来盖了新房子,一定会按原有的平方数补给你们,即便有点偏差,也会折合成钱款作为补偿”。
温喜兰听后点了点头,顺着他的话道:“这个我们确实没什么不放心的,不过…”。
“政府给你们盖新房子不好吗?还是你们有其他的想法?”张主任的语气有点不善。
温喜兰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默默在心里琢磨着,想保留老宅子是不是也属于其他想法的范畴。
她定了一下神,而后字句清晰的开了口:“我们家不想拆,是因为祥宝斋从开创名号开始,就是在这个老宅子里。这栋老宅子就跟做毛笔的手艺一样,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早成了百年笔庄的一部分,也是于家的一部分”。
张主任听了她的话没吭声,只是用惊讶的目光打量了她一眼。
“您刚才说拆了老房子一定会给足够的补偿,可老房子的年代感、文化积淀是新房子补偿不了的。”她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打了个比方:“就像博物馆里那些个旧陶罐旧瓷瓶,打碎了以后再赔个新的,那还有什么价值?”
“在我们心里,祥宝斋的老宅子就像那些个旧陶罐,一旦打碎了,就消失了,无论换个多新多漂亮的都没用。新房子延续不了祥宝斋的百年文化传承。”
她说完以后,张主任难得点了一下头,而后重新拿起桌角上的那叠照片,又仔细的看了起来。
半晌,他才开口:“你说的话倒是也有一些道理,可我看了一遍咱这个照片,这么说吧,”张主任突然抬起头,一脸严肃的道:“咱们这个老宅子缺少突出的特色,很难被划进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里”。
温喜兰不太能完全理解他话里的意思,便试探着问:“是因为年代不够久远吗?”
张主任微微摇头:“时间只是其中一部分,关键是缺乏特色。说实话,咱们陵澜县从秦朝统一天下后就被置为县,距今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个历史底蕴丰厚的地方。光明代传下来的历史建筑有多少?”
“感谢的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没你们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撑下去”。温喜兰真诚的道。
秦勇却朝她摆摆手:“你千万别有什么负担,我帮你也不完全是出于私情。看着这么有历史价值的老宅子被拆了,我也不好受。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关键的事儿还要靠你自己去跑”。
送走了秦勇以后,温喜兰把照片仔仔细细的装好,又换了套干净利落的衬衫、长裤,鞋袜也是板板正正的,这才骑着自行车去了县文物保护中心。
虽说平日里她跟亲戚邻里打交道都能做到游刃有余,可独当一面去政府部门见这些当官的,她还真是头一次。又是为了拆迁这么大的事儿,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到了文物保护单位门口,温喜兰从自行车上下来,跟看门的大爷说明了情况,对方听说她要找张主任,忙打了个电话核实,然后让她在来访簿上登记了姓名,就让她进去了。
张主任的办公室在二楼最东头,上楼梯的时候她的心就开始‘砰砰砰’的跳,这是一种宿命被别人拿捏的恐慌,祥宝斋能不能保住,就在这些领导们的一念之间。
到了办公室门口,温喜兰站直身子,深呼吸之后才敲响了门,得到应允后,她推开门的瞬间,脸上已经挂上了大方得体的微笑。
更多精彩在:胖梨推文小窝
“张主任您好,我是祥宝斋的温喜兰,冒昧的来打扰您,给您添麻烦了。”
坐在办公桌后头的精瘦男人从一堆资料中抬起头,看见她之后愣了一下,随即站起身走过来,指指靠墙的沙发,道:“小温是吧?来,坐下说”。
他说完以后,便走到门口,把办公室的门敞开,而后转过身指指沙发:“坐,不用这么拘谨”。
温喜兰简单的打量了一下,这位张主任四十来岁的年纪,穿着板正的灰色短袖衬衫,黑色迪卡裤子,鞋袜也都是黑色的。大背头梳的一丝不苟,硕大的黑色眼镜框后面,一双眼透出几分严谨刻板。
这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寒暄客套的话还是少说,直奔主题比较好。
打定主意后,温喜兰便把包里的照片掏出来,开门见山道:“张主任,我们祥宝斋所在的柏树街区最近要拆迁了,不知您听说了这个事情没。我今天来打扰您,就是想请您看看,我们祥宝斋能不能达到文物保护的标准,这方面您是专家,还请您别嫌麻烦,多给点建议”。
她说完以后便双手把照片递了过去,张主任没什么表情的接过照片,皱起眉开始一张一张的翻照片。
五六分钟以后,他把照片又整整齐齐的排好,放在了桌角上。
“拆迁的事我听说了,”他沉着脸,让人猜不出态度。
“怎么?”他突然抬起眼,严肃看着温喜兰,道:“你们家不想拆?”
温喜兰被他看的有点发怵,但面儿上依旧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点点头道:“我们家,确实不想拆”。
“怕补偿给的不够?”张主任扶了一下眼镜,继续用严肃的语气道:“其实这个你们大可放心,政府牵头的项目,肯定不能让老百姓吃亏。将来盖了新房子,一定会按原有的平方数补给你们,即便有点偏差,也会折合成钱款作为补偿”。
温喜兰听后点了点头,顺着他的话道:“这个我们确实没什么不放心的,不过…”。
“政府给你们盖新房子不好吗?还是你们有其他的想法?”张主任的语气有点不善。
温喜兰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默默在心里琢磨着,想保留老宅子是不是也属于其他想法的范畴。
她定了一下神,而后字句清晰的开了口:“我们家不想拆,是因为祥宝斋从开创名号开始,就是在这个老宅子里。这栋老宅子就跟做毛笔的手艺一样,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早成了百年笔庄的一部分,也是于家的一部分”。
张主任听了她的话没吭声,只是用惊讶的目光打量了她一眼。
“您刚才说拆了老房子一定会给足够的补偿,可老房子的年代感、文化积淀是新房子补偿不了的。”她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打了个比方:“就像博物馆里那些个旧陶罐旧瓷瓶,打碎了以后再赔个新的,那还有什么价值?”
“在我们心里,祥宝斋的老宅子就像那些个旧陶罐,一旦打碎了,就消失了,无论换个多新多漂亮的都没用。新房子延续不了祥宝斋的百年文化传承。”
她说完以后,张主任难得点了一下头,而后重新拿起桌角上的那叠照片,又仔细的看了起来。
半晌,他才开口:“你说的话倒是也有一些道理,可我看了一遍咱这个照片,这么说吧,”张主任突然抬起头,一脸严肃的道:“咱们这个老宅子缺少突出的特色,很难被划进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里”。
温喜兰不太能完全理解他话里的意思,便试探着问:“是因为年代不够久远吗?”
张主任微微摇头:“时间只是其中一部分,关键是缺乏特色。说实话,咱们陵澜县从秦朝统一天下后就被置为县,距今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个历史底蕴丰厚的地方。光明代传下来的历史建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