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他心里笃定得很,的确有人从海外逃归,在渤海投靠亲友,或是直接落籍,但是没有他的配合——他根本不想也不可能配合——满宠就不可能一一查清楚。
几百人散在渤海,就像几滴水融入大海,哪有那么容易查。
看他怎么向朝廷交待,怎么向天子交待。
满宠将上计副本在手里掂了掂,转身交给从事,笑道:“府君是不想查,还是不能查?”
张昭轻轻哼一声,不屑一顾。
满宠接着说道:“天子的胸怀,府君应该是清楚的。他将那些人流放海外,不过是让他们尝尝辛苦,以合乎孟子生于忧患之义,并非赶尽杀绝。如今海船往来,中山与中原之间不过数日之程,不及西域十分之一。天子去得西域,他们去不得中山?”
张昭眉头微皱,神色渐缓。
满宠一声轻叹。“府君不妨想一想,你在渤海行王道,是为了探索另一种自强之道,还是收留好逸恶劳之辈。如果是后者,那渤海还有试验的必要吗?”
张昭嚅了嚅嘴,欲言又止。
韩宣上前一步,拱手道:“使君言重了。府君并非不想查,只是事务繁多,实在无法在短期内完成。使君明于律法,又蒙天子器重,能者多劳,若能由使君主持,或许能尽快解决,为天子解忧。”
他笑了笑。“渤海虽蒙天子恩准,可以自行其令,毕竟还是冀州一郡。”
满宠转头看向韩宣。“功曹韩景然?”
“韩宣见过使君。”
满宠微微颌首。“府君公务繁忙,不如就请你协助我彻查此事,如何?”
韩宣转头看向张昭。
张昭稍微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他既不能明着与满宠对抗,又需要及时了解进展,有韩宣在满宠身边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来传到天子耳中,至少他也派人协助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
满宠没在南皮停留,带着韩宣,赶往阳信。
阳信长是钟繇,有不少汝颍人迁到了阳信,且阳信近海,从海外逃回来的人,迁到阳信是最可能的选择。
当然,满宠选择阳信作为第一个目标,就像他邀请韩宣一起行动一样,都是预先准备好的方案。
钟繇与韩宣的冲突,汝颍人与张昭的貌合神离,他早就听说了。
半路上,他向韩宣问计。
一开始,韩宣还有些顾忌,后来满宠对他说,张昭在渤海施政几年,情况如何,你也看到了。渤海已经和周边的郡国拉开了距离,而且距离越拉越大。就算天子有耐心,不会立刻取消渤海的特殊政策,张昭也不可能成功。
汝颍人实力雄厚,就算渤海的试验失败了,他们也没什么问题。回朝廷,他们有荀彧、荀攸那样的盟友,将来出仕很容易。出海,他们可以投符合袁熙、袁尚,说不定还能建国封侯。
你们渤海人呢?
我曾在曹使君麾下任事,与汝颍人有过接触,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你的遭遇,不会比我强多少。
满宠的话,勾起了韩宣心底不愉快的经历。他沉默了良久,最后为满宠出了一个主意。
“使君有不妨先从海商入手。”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势如破竹
满宠接受了韩宣的建议。
阳信近海,地多沼泽,由水路进出是最方便的。从中山回来只能坐海船,而通往中山的海船每次靠岸都有记录,隐瞒的难度极大。
除非中山有人配合。
朝廷已经派大鸿胪去中山,中山自顾不暇,怕是没胆量配合阳信弄虚作假,篡改相关记录。
除非之前就做好了一切准备,防患于未然。
只是他们都觉得,以汝颍士人和青徐士人的张扬,未必会料到闹出这么大的风波,事先考虑得周全。毕竟以他们的能力,真想隐瞒的话,根本不会闹到这一步。
满宠快马加鞭,赶到阳信之后,第一时间赶到海边的大市,将相关的记录拿到手中。
刺史亲至,又有郡功曹陪着,市中官员不敢拒绝,只能乖乖地交出记录,然后派人通知钟繇。
钟繇倒不是很紧张,相关的记录,他都已经收起来了。他打算等满宠查不出结果的时候再去见他们,以便奚落一下满宠和韩宣。
但荀谌反对钟繇的方案。
荀谌说,满宠任冀州刺史这么久,一直没有干涉渤海的事务。这次突然来渤海,太守张昭又没有阻拦,还派韩宣协助他,肯定接到了朝廷的诏书。
既然是朝廷想查,没有理由只查渤海,不查其他地方。你能将进入阳信的人藏起来,还能将其他人的踪迹也藏起来吗?
一旦被朝廷发现你故意隐瞒,那问题就大了。
天子为人宽仁,但是对故意欺骗他的人绝不姑息。这次派人彻查海外逃归人员,原因正在于此。
你觉得袁熙能承受住朝廷的压力,拒不交出名单吗?你不清楚袁熙是什么人,我太清楚了。他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苦难,也不是敢冒死一搏的人,否则不至于现在还受制于刘备。
想起往事,荀谌很伤感。
这几年比较清闲,他时常回想往事。最让他后悔的事就是袁绍逃出洛阳。如果当时袁绍能够承受住董卓的压力,没有离开洛阳,他其实是有很大机会控制住朝政,击败董卓的。
几百人散在渤海,就像几滴水融入大海,哪有那么容易查。
看他怎么向朝廷交待,怎么向天子交待。
满宠将上计副本在手里掂了掂,转身交给从事,笑道:“府君是不想查,还是不能查?”
张昭轻轻哼一声,不屑一顾。
满宠接着说道:“天子的胸怀,府君应该是清楚的。他将那些人流放海外,不过是让他们尝尝辛苦,以合乎孟子生于忧患之义,并非赶尽杀绝。如今海船往来,中山与中原之间不过数日之程,不及西域十分之一。天子去得西域,他们去不得中山?”
张昭眉头微皱,神色渐缓。
满宠一声轻叹。“府君不妨想一想,你在渤海行王道,是为了探索另一种自强之道,还是收留好逸恶劳之辈。如果是后者,那渤海还有试验的必要吗?”
张昭嚅了嚅嘴,欲言又止。
韩宣上前一步,拱手道:“使君言重了。府君并非不想查,只是事务繁多,实在无法在短期内完成。使君明于律法,又蒙天子器重,能者多劳,若能由使君主持,或许能尽快解决,为天子解忧。”
他笑了笑。“渤海虽蒙天子恩准,可以自行其令,毕竟还是冀州一郡。”
满宠转头看向韩宣。“功曹韩景然?”
“韩宣见过使君。”
满宠微微颌首。“府君公务繁忙,不如就请你协助我彻查此事,如何?”
韩宣转头看向张昭。
张昭稍微犹豫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他既不能明着与满宠对抗,又需要及时了解进展,有韩宣在满宠身边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将来传到天子耳中,至少他也派人协助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
满宠没在南皮停留,带着韩宣,赶往阳信。
阳信长是钟繇,有不少汝颍人迁到了阳信,且阳信近海,从海外逃回来的人,迁到阳信是最可能的选择。
当然,满宠选择阳信作为第一个目标,就像他邀请韩宣一起行动一样,都是预先准备好的方案。
钟繇与韩宣的冲突,汝颍人与张昭的貌合神离,他早就听说了。
半路上,他向韩宣问计。
一开始,韩宣还有些顾忌,后来满宠对他说,张昭在渤海施政几年,情况如何,你也看到了。渤海已经和周边的郡国拉开了距离,而且距离越拉越大。就算天子有耐心,不会立刻取消渤海的特殊政策,张昭也不可能成功。
汝颍人实力雄厚,就算渤海的试验失败了,他们也没什么问题。回朝廷,他们有荀彧、荀攸那样的盟友,将来出仕很容易。出海,他们可以投符合袁熙、袁尚,说不定还能建国封侯。
你们渤海人呢?
我曾在曹使君麾下任事,与汝颍人有过接触,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你的遭遇,不会比我强多少。
满宠的话,勾起了韩宣心底不愉快的经历。他沉默了良久,最后为满宠出了一个主意。
“使君有不妨先从海商入手。”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势如破竹
满宠接受了韩宣的建议。
阳信近海,地多沼泽,由水路进出是最方便的。从中山回来只能坐海船,而通往中山的海船每次靠岸都有记录,隐瞒的难度极大。
除非中山有人配合。
朝廷已经派大鸿胪去中山,中山自顾不暇,怕是没胆量配合阳信弄虚作假,篡改相关记录。
除非之前就做好了一切准备,防患于未然。
只是他们都觉得,以汝颍士人和青徐士人的张扬,未必会料到闹出这么大的风波,事先考虑得周全。毕竟以他们的能力,真想隐瞒的话,根本不会闹到这一步。
满宠快马加鞭,赶到阳信之后,第一时间赶到海边的大市,将相关的记录拿到手中。
刺史亲至,又有郡功曹陪着,市中官员不敢拒绝,只能乖乖地交出记录,然后派人通知钟繇。
钟繇倒不是很紧张,相关的记录,他都已经收起来了。他打算等满宠查不出结果的时候再去见他们,以便奚落一下满宠和韩宣。
但荀谌反对钟繇的方案。
荀谌说,满宠任冀州刺史这么久,一直没有干涉渤海的事务。这次突然来渤海,太守张昭又没有阻拦,还派韩宣协助他,肯定接到了朝廷的诏书。
既然是朝廷想查,没有理由只查渤海,不查其他地方。你能将进入阳信的人藏起来,还能将其他人的踪迹也藏起来吗?
一旦被朝廷发现你故意隐瞒,那问题就大了。
天子为人宽仁,但是对故意欺骗他的人绝不姑息。这次派人彻查海外逃归人员,原因正在于此。
你觉得袁熙能承受住朝廷的压力,拒不交出名单吗?你不清楚袁熙是什么人,我太清楚了。他根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苦难,也不是敢冒死一搏的人,否则不至于现在还受制于刘备。
想起往事,荀谌很伤感。
这几年比较清闲,他时常回想往事。最让他后悔的事就是袁绍逃出洛阳。如果当时袁绍能够承受住董卓的压力,没有离开洛阳,他其实是有很大机会控制住朝政,击败董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