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秀水村的事不重要,县令的颜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不能让大姐姐羊入虎口,嫁给那样一个荒唐的人。
以陈小粥的威势,县衙没让沈芜等到第二天,下午顶着太阳就派了文书和衙差来,将秀水村遗民的户籍房舍地契田地一一办妥,不仅态度和善,还客气的连一口水都不吃,惊得村民们都以为他们洗心革面了。
时至傍晚都跑到沈芜家里来,感谢她。
有的打了柴送来,有的帮着刷锅扫地,有的帮她将破了的竹篮补好,还给她编了几个新的,有的送她自己心爱的鸡毛毽子,有的将自己做的荷包送她,更离谱的是有的想帮着煎药,被宋下童赶跑了。
最后来的是那壮汉,他推院门而入,正与在院中煎药的宋下童视线交错,那壮汉踌躇,不想退出去,清了清嗓子,解释道:“我是来问问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决不扰她清净。”
他知道来谢沈芜的人都被这个煎药的骂了,他不想挨骂。
宋下童就瞧着他,也不接他的话,明摆着不信他。
那壮汉憨厚地笑了两声,绕过宋下童去敲门。
沈芜中午睡了一觉,烧退了,除了身体仍然有些脱力发软以外,精神已经大好,亲自给他开了门,请他进来坐。
那壮汉一进门就给沈芜行了一个大礼,吓了她一跳,都忘了去扶他起来。
两人这才重新互通了姓名。
原来这壮汉叫敖风,曾在剑南道做校尉,妻子是秀水村人,退伍后就与她一同回到村中定居,没想到好日子不过几年就遇上灾年。
秀水村村民常年受他影响,民风淳朴强悍,往常没人敢欺负他们,而灾年里却吃了许多亏,最后只剩下二十八人,其中十八人都是青少年。
这些剩下的人,不是他有意留的,但能留下是天意,也是他下意识的每一个抉择促成。
如今沈芜能帮他们安身立命,敖风怎能不感激。
沈芜也无限感慨,想了想,说道:“敖大叔,我拜托你件事。”
沈芜将她的计划跟敖风说了一遍,敖风讶然:“你是说你想将村民组织起来,接受训练?”
“嗯。”沈芜解释道,“他们身体很差,吃得不好,平时也不强身健体,常常一碰就受伤,这是其一;其二是,我想他们有自保的能力,村民们自己能组织起来,遇到匪盗可以保护村子,平时官府的恶差和大地主的恶仆也不敢欺负他们。”
敖风顿时如遇知己,不过还是说道:“当初在秀水村,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可惜,他们都要下地干活,每日劳作就已很是劳累,都不愿意学,更不愿意练。”
沈芜笑道:“这你不用担心,我与村民有诺,每日我教授他们赚钱的知识,支付他们每人五文钱,我再同他们商量,若是他们来跟你学,每人再加三文。这样他们不下地,一日也能赚八文,八文可就能买一个羊肉酸菜包子了。”
“啥?你教他们,还得倒贴钱?”敖风更加惊讶,“这是什么道理?”
沈芜笑,知这事儿听上去违反常识,说道:“我是想培养他们的习惯,不用太久,顶多半年,他们能自主学习之后,便会接受学习,爱上学习,不再需要钱财的诱惑。而且这钱也是弥补他们,他们因学习少了种地的时间,就会少赚钱,他们也是要养家吃饭的,理想和馒头都要有啊。”
敖风听不懂她这些东西,就觉得她真是个大善人。
“沈姑娘,这世上要是多些你这样的人就好了。”
沈芜并不觉这是什么夸她的话,反而怅然道:“这世上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
敖风又对她行了大礼,这回沈芜反应快没让他弯下去。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非常投机的样子,宋楼兰进来都没能吸引住沈芜的目光,他倒也没有不高兴,非常有涵养地等着两人聊完,将敖风送走。
敖风瞧着将自己送出门外的宋楼兰,不知是开了哪一窍,对他说道:“宋老弟,要是喜欢就先下聘礼,将事情定下来,总是这样出出进进的,会坏了姑娘家的名声的。”
宋楼兰目露不耐,左颊的小酒窝盛着讽意,敖风跟没看出来似的,拍了拍他的肩:“像沈姑娘这样的好姑娘,别让人捷足先登了。”
说完就潇洒地走了,没想过要等宋楼兰说两句感谢他的话。
宋下童将熬好的药塞他手里:“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不过你的身份摆在这里,要不然我去安排一处居所,先收为外室吧。”
宋楼兰端着药,竟也不觉烫,不由怒问:“你们到底哪只眼睛看出来,我对她有意思了?”
宋下童也急了,又不敢张扬,咬着牙问:“没意思,你为何硬要住人家屋子?昨晚你们都同居一室了!”
宋楼兰:“马车太小,我腿伸不直。”
宋下童顿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更不能轻易绕他:“那我叫你回去,你也不理我?”
家里高枕软卧他不睡,非要到这山沟沟里来受罪,还不愿意走。
宋楼兰不答他,反而骂道:“你脑子里除了情情爱爱,还能不能有点别的,报仇呢?大业呢?都被你吃啦?”
转身留给他一个背影,比敖风要潇洒得多,端了药碗进去。
“报仇呢?大业呢?”宋下童不敢顶嘴,偷偷嘀咕,“你还知道啊你!”
以陈小粥的威势,县衙没让沈芜等到第二天,下午顶着太阳就派了文书和衙差来,将秀水村遗民的户籍房舍地契田地一一办妥,不仅态度和善,还客气的连一口水都不吃,惊得村民们都以为他们洗心革面了。
时至傍晚都跑到沈芜家里来,感谢她。
有的打了柴送来,有的帮着刷锅扫地,有的帮她将破了的竹篮补好,还给她编了几个新的,有的送她自己心爱的鸡毛毽子,有的将自己做的荷包送她,更离谱的是有的想帮着煎药,被宋下童赶跑了。
最后来的是那壮汉,他推院门而入,正与在院中煎药的宋下童视线交错,那壮汉踌躇,不想退出去,清了清嗓子,解释道:“我是来问问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决不扰她清净。”
他知道来谢沈芜的人都被这个煎药的骂了,他不想挨骂。
宋下童就瞧着他,也不接他的话,明摆着不信他。
那壮汉憨厚地笑了两声,绕过宋下童去敲门。
沈芜中午睡了一觉,烧退了,除了身体仍然有些脱力发软以外,精神已经大好,亲自给他开了门,请他进来坐。
那壮汉一进门就给沈芜行了一个大礼,吓了她一跳,都忘了去扶他起来。
两人这才重新互通了姓名。
原来这壮汉叫敖风,曾在剑南道做校尉,妻子是秀水村人,退伍后就与她一同回到村中定居,没想到好日子不过几年就遇上灾年。
秀水村村民常年受他影响,民风淳朴强悍,往常没人敢欺负他们,而灾年里却吃了许多亏,最后只剩下二十八人,其中十八人都是青少年。
这些剩下的人,不是他有意留的,但能留下是天意,也是他下意识的每一个抉择促成。
如今沈芜能帮他们安身立命,敖风怎能不感激。
沈芜也无限感慨,想了想,说道:“敖大叔,我拜托你件事。”
沈芜将她的计划跟敖风说了一遍,敖风讶然:“你是说你想将村民组织起来,接受训练?”
“嗯。”沈芜解释道,“他们身体很差,吃得不好,平时也不强身健体,常常一碰就受伤,这是其一;其二是,我想他们有自保的能力,村民们自己能组织起来,遇到匪盗可以保护村子,平时官府的恶差和大地主的恶仆也不敢欺负他们。”
敖风顿时如遇知己,不过还是说道:“当初在秀水村,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可惜,他们都要下地干活,每日劳作就已很是劳累,都不愿意学,更不愿意练。”
沈芜笑道:“这你不用担心,我与村民有诺,每日我教授他们赚钱的知识,支付他们每人五文钱,我再同他们商量,若是他们来跟你学,每人再加三文。这样他们不下地,一日也能赚八文,八文可就能买一个羊肉酸菜包子了。”
“啥?你教他们,还得倒贴钱?”敖风更加惊讶,“这是什么道理?”
沈芜笑,知这事儿听上去违反常识,说道:“我是想培养他们的习惯,不用太久,顶多半年,他们能自主学习之后,便会接受学习,爱上学习,不再需要钱财的诱惑。而且这钱也是弥补他们,他们因学习少了种地的时间,就会少赚钱,他们也是要养家吃饭的,理想和馒头都要有啊。”
敖风听不懂她这些东西,就觉得她真是个大善人。
“沈姑娘,这世上要是多些你这样的人就好了。”
沈芜并不觉这是什么夸她的话,反而怅然道:“这世上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
敖风又对她行了大礼,这回沈芜反应快没让他弯下去。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非常投机的样子,宋楼兰进来都没能吸引住沈芜的目光,他倒也没有不高兴,非常有涵养地等着两人聊完,将敖风送走。
敖风瞧着将自己送出门外的宋楼兰,不知是开了哪一窍,对他说道:“宋老弟,要是喜欢就先下聘礼,将事情定下来,总是这样出出进进的,会坏了姑娘家的名声的。”
宋楼兰目露不耐,左颊的小酒窝盛着讽意,敖风跟没看出来似的,拍了拍他的肩:“像沈姑娘这样的好姑娘,别让人捷足先登了。”
说完就潇洒地走了,没想过要等宋楼兰说两句感谢他的话。
宋下童将熬好的药塞他手里:“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不过你的身份摆在这里,要不然我去安排一处居所,先收为外室吧。”
宋楼兰端着药,竟也不觉烫,不由怒问:“你们到底哪只眼睛看出来,我对她有意思了?”
宋下童也急了,又不敢张扬,咬着牙问:“没意思,你为何硬要住人家屋子?昨晚你们都同居一室了!”
宋楼兰:“马车太小,我腿伸不直。”
宋下童顿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更不能轻易绕他:“那我叫你回去,你也不理我?”
家里高枕软卧他不睡,非要到这山沟沟里来受罪,还不愿意走。
宋楼兰不答他,反而骂道:“你脑子里除了情情爱爱,还能不能有点别的,报仇呢?大业呢?都被你吃啦?”
转身留给他一个背影,比敖风要潇洒得多,端了药碗进去。
“报仇呢?大业呢?”宋下童不敢顶嘴,偷偷嘀咕,“你还知道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