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而对于这一切,张叏从未有过任何抱怨。
  张叏家只有六十平米,搜查工作却进行了很久。原因就在卫长庚手机上的一段视频里。
  这是一段昏暗且无声的视频,只能勉强看出是室内。最亮的地方是窗户,窗边有床,床边堆满了黑黢黢的杂物。
  十秒钟后有人打开了手电。光柱穿透黑暗的一瞬间,白典浑身的寒毛顿时立正站好。
  满屋子所谓的“杂物”全都是大大小小的“玩偶”。小到钥匙扣粘土人,大到几乎等身的玩具熊。所有这些玩偶全都面朝着床铺,像是舞台下的观众。
  但是所有的玩偶都没有脸,本该是脸颊的部分全都被剪掉了,泡沫、弹力絮或者棉花等各种质地的填充物争先恐后地从玩偶内部涌出,像是失血的内脏。
  “先说说你的分析。”
  卫长庚提出条件:“然后我再告诉你,你想知道的。”
  “这不是一般的玩偶收集癖。”
  白典曾经见过类似的案例:“因为父母的两次抛弃。孤独的他失去了对人类的信任,无处安放的依恋之情转而指向了带有‘陪伴’意味的无生命物体,这是心智发育不全的表现。但是为什么要剪掉玩偶的面部……我暂时还想不到。”
  “很有趣的分析,现在换我说了。”
  卫长庚拨动转向灯,更换车道。
  “听过面孔失认症吗?张叏6岁那年就因为老记不住熟人而去看过脑子,诊断结果也就是俗称的脸盲症。”
  “怎么会?”
  白典愕然:“不是天生的,难道他大脑受过损伤……等等,6岁……你刚才说他父亲在他6岁那年因为虐待罪进了监狱?”
  “对,他6岁,他爸用酒瓶子给他开了瓢。icu里住了十多天,后遗症就是面孔失认症。具体而言,就是看谁的脸都是一团模糊。”
  说到这里,卫长庚停顿了一下:“倒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认得了,他还记得他爸和他妈的脸,并且会随之产生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极端恐惧和极端依恋。”
  “家庭就是孩子的世界。父母则是世界的毁灭者和守护者。”白典若有所思。
  “还是说回到玩偶上来吧。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张叏的玩偶收集癖从初中就开始了。他还偷过同学书包上的挂饰。不过事情最后不了了之,因为有老师发现张叏的手腕上有很多伤口,担心处分会刺激到他,给学校惹麻烦。”
  “这么看,张叏似乎是个内向自卑,甚至有点懦弱的人。他的攻击行为主要指向自身,也就是自毁倾向。”
  白典边梳理边寻思,并且继续翻动手机里的相册。下一张照片拍的是废纸篓,里面堆着几十张被剪下来的娃脸,还有几个解了体的娃娃,有的脖子被割了一刀,有的直接切成了碎块。
  “这是犯罪预演。”
  白典眉心紧蹙:“普通人发泄到这一步就应该停手了。一个逆来顺受的孩子,怎么突然就有了残害别人的勇气和能力?”
  “我还以为你早就知道答案了呢。”
  卫长庚缓缓减速,驶下高架。
  “不过没事,我这儿还有一条特别线索。如果你早弄明白就没意思了。”
  在他的提示下,白典继续滑动相册,目光定格在最后的照片上。
  还是张叏的卧室,照明已经全部开启,展示出室内的大全景。
  那些大大小小的玩具并不是随机排列,它们三五成群,颜色、大小、外形遥相呼应,组成了一种奇怪又复杂的扇形图案。
  白典眼皮突跳,内心却拨云见日般地明朗起来。
  “是万花筒……”
  第004章 万花筒
  假如爱情始于邂逅,那么人活一世,邂逅真爱的概率有多大?
  某些并不靠谱的心灵鸡汤认为是千万分之五——相当于在550块方糖中寻找一粒单晶,2000颗草莓表面寻找一粒种子。
  在现实的情感交往中,能够做到“阅人无数”的掠食者寥寥无几。也正因此,当草食情侣们争吵冷战甚至分手时,很少会自我检讨,反而更习惯于归咎“没找到对的人”。
  在滚滚红尘中找到最钟意的那个人,缘分万花筒app应运而生。
  “这个app的slogan是‘不真实,无真爱’,并以此鼓励用户使用真实数据以获得最精确的匹配结果。”
  卫长庚轻轻叩击着方向盘,与转向灯跳动的节奏遥遥呼应。
  “当然,这些真实数据最大的用处是营销,越配合的用户越好操纵。”
  “对于脸盲症患者而言,不需要辨识面孔就能够进行交流的网络软件显然是社交的好工具。”
  副驾驶白典是个很不错的陪聊:“所以你们找到了张叏的万花筒账号?”
  “何止。我们在你和张叏缠斗过的楼顶水箱里找到了他的衣物、手机和自拍杆。通过系统恢复,打开了他在手机上登录过的社交网络账号。”
  卫长庚让白典从置物箱里取出了一个牛皮纸档案袋,里面装着一沓张叏与家人的照片,还有一份彩打档案,前几页就是万花筒图案。
  这些图案大多颜色黯淡,像是洇湿的墨点或者灰尘土块。它们看似杂乱无序地散落着,却又在轴对称的组合之下拼凑出了眼斑、蛇头、恶魔等等令人不快的形状。
  从档案来看,张叏的万花筒账户没有好友,访客留言也只有寥寥十几条。而那些路过的网友显然没意识到自己窥见了一个连环杀手的阴暗内心。他们有的调侃、有的质疑、也有个别发出中二满满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