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这一审,还当真审出来了。
原来是那伴读回家之后将自己为什么惹怒胤褆说了,再加上惠妃特意叫人传话让好好管教,那伴读的阿玛便要动家法。
那伴读自是不肯受罚,就想逃跑,却被他阿玛抓住,父子二人拉扯之下,不知怎么那伴读就往后跌了出去,正好后脑磕在门槛上晕了过去。
再醒来之后,便是如今这稚童模样了。
那家人本指望着儿子做了胤褆的伴读以后能飞黄腾达,可如今儿子变成这般模样,眼看着断了前程,一咬牙便想出了这么个主意,想要赖上胤褆,为儿子谋一个补偿。
原本他们的计划已经成功了,毕竟伤在头上,无人能发现,可谁知碰到胤褆这么个混不吝的,竟是将人家头发给剃了,叫那家人的计划全落空不说,如此欺君的行为,只怕还会招来更大的祸患。
康熙本想将那家人全部流放,但胤礽劝他将此事交给胤褆自己来处置。
胤礽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哥哥,胤褆看似胡闹的行为,其实并非真要羞辱那伴读,而是当真觉得其中另有隐情。
胤褆这人看着没心没肺,似乎对自己的伴读并不在意,但胤礽却知道他这些日子偷偷问过多少太医,翻过多少医书,在发现问题将那伴读带回宫中之后,又暗中去看过他多少回。
毕竟是从小一起长起来的,又怎么可能真的没有一点感情?
胤褆不愿意承认,但那伴读在宫里的一应事务皆是胤褆亲自安排的,吃穿用度全都周全,还派了小太监日夜守着他,陪他玩,也不许任何人欺负他。
如今虽然查出了那伴读家人撒了谎,但前后两次都是伤在头上,到底是哪一处伤造成了如今的情况,其实并不能下定论。
而伴读如今形同稚童已成事实,便是终身需要有人照顾,若将他的家人尽数流放,那这伴读又该何去何从?
即便是胤褆肯给他安排宅院,安排伺候的人手,但总归比不得家人周到。
康熙将此事交给胤褆之后,胤褆纠结了许久,最后还是将那家人给放了。
本来要许的爵位康熙是肯定不会给了,但胤褆将人送回家的时候言明那伴读今后的一应用度都由他来出,只要他的家人好生照顾他便行。
前后两次登门,相隔也不过十数日,但胤褆却像是突然间长大了许多,虽明知那伴读家里人不算良善之辈,却还是收敛了脾气,好声好气的与他们说清楚,为的只是他们能真正善待他的伴读。
第151章
此事终了之后,惠妃通过康熙给胤礽送了一份很厚重的谢礼,因为她觉得,自家那从小就不靠谱的儿子如今能心中多一份善念,多亏了胤礽的潜移默化。
胤礽忍不住替他哥哥辩解几句,没想到康熙也是这么想的。
“胤褆在你面前自然是什么都好的,多少背后的事你看不到,”
康熙如是说道,“他刚回宫那会儿,性子骄纵跋扈,那几年不知道换了多少奴才,便是跟他额娘也敢甩脸子,不说旁的,他跟张英斗智斗勇那会儿,你还不知道吗?这几年他瞧着你的为人处世,也渐渐收敛了脾气,你对伴读们友善,他也学着对他们好些,不然放在前几年,他会在乎那伴读的死活?”
生在皇家,自小便习惯了高人一等,别说是皇阿哥,便是寻常宗室子弟,也有很多不拿奴才当人的。
胤褆小时候从来不在乎身边的奴才们,不顺心就打罚,不喜欢就换人,反正有的是奴才削尖了脑袋想要伺候他。
他刚进上书房的时候,觉得伴读们也只是身份稍微高一点的奴才,虽然不能随意更换,但也从不觉得该重视。
在他眼里,这些伴读都是想扒着他往上爬的,自然就该乖乖听他的话,稍微不驯的,他就会故意犯错让师傅罚他们,直到他们被打怕了不敢进宫,或是被打服。
一直到胤礽也来了上书房,有了伴读,他看着胤礽跟伴读们日常相处的情形,才慢慢学着改变态度,对伴读们宽容了许多。
若非如此,惠妃娘家那个伴读也不会敢到他面前说那些混账话。
其实说起来,胤礽才是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自小康熙就说他生性纯善,这并不夸张,而是真的觉得自家崽子过于善良了。
明明自小便是最尊贵的身份,却偏偏从不曾轻视任何人,即便是对身边的奴才们亦是如此。
康熙看着胤礽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他对任何人胡乱发过脾气,有什么觉得不对的也只是平和的指出来,若奴才们犯了错,便叫他们按规矩去领罚,不会妄动私刑。
他一度觉得自己将儿子给养得过于纯良,甚至希望儿子能变得心狠手辣些,所以才会将儿子带上战场,甚至将血腥的事情交给儿子来处置,就是想锻炼儿子,让他学会无情。
其实如今想想,不止是胤褆,就连他也多少被胤礽影响到了。
他好像很多年都没怎么责罚过奴才们了,就连顾问行都说,如今慎刑司里空荡荡的,清闲的很。
“以后叫阿哥们下了学之后都去你那儿读书吧,”
康熙琢磨道,“也不用你看着他们,就算是让你们兄弟间多亲近亲近吧。”
他家太子那么好,叫孩子们都多跟他学学,将来都会更好的。
胤礽一点都不觉得他跟弟弟们不够亲近,即便康熙不说,那些小包子们也没少往乾安宫闹腾。
原来是那伴读回家之后将自己为什么惹怒胤褆说了,再加上惠妃特意叫人传话让好好管教,那伴读的阿玛便要动家法。
那伴读自是不肯受罚,就想逃跑,却被他阿玛抓住,父子二人拉扯之下,不知怎么那伴读就往后跌了出去,正好后脑磕在门槛上晕了过去。
再醒来之后,便是如今这稚童模样了。
那家人本指望着儿子做了胤褆的伴读以后能飞黄腾达,可如今儿子变成这般模样,眼看着断了前程,一咬牙便想出了这么个主意,想要赖上胤褆,为儿子谋一个补偿。
原本他们的计划已经成功了,毕竟伤在头上,无人能发现,可谁知碰到胤褆这么个混不吝的,竟是将人家头发给剃了,叫那家人的计划全落空不说,如此欺君的行为,只怕还会招来更大的祸患。
康熙本想将那家人全部流放,但胤礽劝他将此事交给胤褆自己来处置。
胤礽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哥哥,胤褆看似胡闹的行为,其实并非真要羞辱那伴读,而是当真觉得其中另有隐情。
胤褆这人看着没心没肺,似乎对自己的伴读并不在意,但胤礽却知道他这些日子偷偷问过多少太医,翻过多少医书,在发现问题将那伴读带回宫中之后,又暗中去看过他多少回。
毕竟是从小一起长起来的,又怎么可能真的没有一点感情?
胤褆不愿意承认,但那伴读在宫里的一应事务皆是胤褆亲自安排的,吃穿用度全都周全,还派了小太监日夜守着他,陪他玩,也不许任何人欺负他。
如今虽然查出了那伴读家人撒了谎,但前后两次都是伤在头上,到底是哪一处伤造成了如今的情况,其实并不能下定论。
而伴读如今形同稚童已成事实,便是终身需要有人照顾,若将他的家人尽数流放,那这伴读又该何去何从?
即便是胤褆肯给他安排宅院,安排伺候的人手,但总归比不得家人周到。
康熙将此事交给胤褆之后,胤褆纠结了许久,最后还是将那家人给放了。
本来要许的爵位康熙是肯定不会给了,但胤褆将人送回家的时候言明那伴读今后的一应用度都由他来出,只要他的家人好生照顾他便行。
前后两次登门,相隔也不过十数日,但胤褆却像是突然间长大了许多,虽明知那伴读家里人不算良善之辈,却还是收敛了脾气,好声好气的与他们说清楚,为的只是他们能真正善待他的伴读。
第151章
此事终了之后,惠妃通过康熙给胤礽送了一份很厚重的谢礼,因为她觉得,自家那从小就不靠谱的儿子如今能心中多一份善念,多亏了胤礽的潜移默化。
胤礽忍不住替他哥哥辩解几句,没想到康熙也是这么想的。
“胤褆在你面前自然是什么都好的,多少背后的事你看不到,”
康熙如是说道,“他刚回宫那会儿,性子骄纵跋扈,那几年不知道换了多少奴才,便是跟他额娘也敢甩脸子,不说旁的,他跟张英斗智斗勇那会儿,你还不知道吗?这几年他瞧着你的为人处世,也渐渐收敛了脾气,你对伴读们友善,他也学着对他们好些,不然放在前几年,他会在乎那伴读的死活?”
生在皇家,自小便习惯了高人一等,别说是皇阿哥,便是寻常宗室子弟,也有很多不拿奴才当人的。
胤褆小时候从来不在乎身边的奴才们,不顺心就打罚,不喜欢就换人,反正有的是奴才削尖了脑袋想要伺候他。
他刚进上书房的时候,觉得伴读们也只是身份稍微高一点的奴才,虽然不能随意更换,但也从不觉得该重视。
在他眼里,这些伴读都是想扒着他往上爬的,自然就该乖乖听他的话,稍微不驯的,他就会故意犯错让师傅罚他们,直到他们被打怕了不敢进宫,或是被打服。
一直到胤礽也来了上书房,有了伴读,他看着胤礽跟伴读们日常相处的情形,才慢慢学着改变态度,对伴读们宽容了许多。
若非如此,惠妃娘家那个伴读也不会敢到他面前说那些混账话。
其实说起来,胤礽才是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自小康熙就说他生性纯善,这并不夸张,而是真的觉得自家崽子过于善良了。
明明自小便是最尊贵的身份,却偏偏从不曾轻视任何人,即便是对身边的奴才们亦是如此。
康熙看着胤礽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他对任何人胡乱发过脾气,有什么觉得不对的也只是平和的指出来,若奴才们犯了错,便叫他们按规矩去领罚,不会妄动私刑。
他一度觉得自己将儿子给养得过于纯良,甚至希望儿子能变得心狠手辣些,所以才会将儿子带上战场,甚至将血腥的事情交给儿子来处置,就是想锻炼儿子,让他学会无情。
其实如今想想,不止是胤褆,就连他也多少被胤礽影响到了。
他好像很多年都没怎么责罚过奴才们了,就连顾问行都说,如今慎刑司里空荡荡的,清闲的很。
“以后叫阿哥们下了学之后都去你那儿读书吧,”
康熙琢磨道,“也不用你看着他们,就算是让你们兄弟间多亲近亲近吧。”
他家太子那么好,叫孩子们都多跟他学学,将来都会更好的。
胤礽一点都不觉得他跟弟弟们不够亲近,即便康熙不说,那些小包子们也没少往乾安宫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