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乍一看都是黑发黑眸,与其他学子并无两样,但仪态气质却全然不像是大清的监生,不用介绍,胤礽也能猜出他们正是朝鲜和琉球来的留学生。
  这些留学生一进来便呼啦一下子就想盛菜的桌子给围住了,有人嘴里念念叨叨的说着什么,听不懂,但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嫌弃。
  然后他们嘴里嫌弃着,手上的动作却不客气,国子监的餐盘是胤礽着人仿照后世打造的经典四格布局,学子们都是每一个格子打一道菜,再拿一碗盛好的米饭,而那些留学生却是完全不管格子,直接将餐盘盛的满满登登,甚至堆成小山。
  拉着胤礽的监生忍不住出言道:“你们盛这么多菜,能吃的完吗?勤拿少取懂不懂?”
  一个操着胤礽在红色电视剧里总能听到的某国口音的留学生不屑的说道:“我们问过了,午膳是随便吃的,愿意拿多少就拿多少,你管不着。”
  监生皱眉道:“是随便吃,但你也不能浪费吧?又不是不让你吃,吃完了再盛不行吗?”
  “我们都是交过学费的,比你们大清人交的要多上好几倍,我们当然能随便吃,”
  那留学生理直气壮道,“就算吃不了丢掉又如何,我们有银子,可以多交。”
  胤礽突然想起来,在现代的时候,刚上学的孩子都要背的那首诗——
  悯农。
  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果然是要从小教起的。
  不然就会如同这些留学生一样,丢人丢到别人家去了。
  第168章
  “他们交了多少学费?”
  胤礽回头问张廷玉。
  张廷玉毫不避讳的直接答道:“一年束脩二百四十两银。”
  胤礽又问:“那你们呢?”
  张廷玉:“我们每年膏火费二十四两银。”
  那留学生当即大笑:“听到没有,我们比你们多交了十倍的银钱,便是浪费些饭菜又如何?”
  他本以为周围的监生会羞愤,可没想到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盯着他。
  一个站在后面的监生大声问道:“你们国家的国子监,每个学生每年收多少束脩啊?”
  那留学生骄傲道:“我们的国学,每年学费百两,只有贵族才能入学,膳食极为精致,可不会不许人多盛。”
  “一年百两银,啧啧,果然有钱啊,”
  监生嘲讽道,“怪不得你们连什么是膏火费都不知道,还只有贵族才能入学,你们那也能叫国学?怕不是贵族少爷们的玩乐之所吧!”
  周围的监生和先生们都忍不住笑出来。
  “今儿就叫你们涨涨见识,”
  那监生见没有先生开口阻拦,更加大声的说道,“膏火费是朝廷发给我们这些国子监监生的蜡烛、灯油钱,我们国子监不收学费,凭考试入学,家境贫寒的监生还能再多拿一份贴补,为的就是让我们能安心求学,将来考取功名,为朝廷,为天下百姓出力!”
  “国子监的膳食费,亦是朝廷贴补,故而我们绝不会浪费分毫,也见不得别人糟蹋,今日你们盛到餐盘里的饭菜都能吃完便罢,若是吃不完,我塞也要给你塞进去!”
  “对,不许浪费,必须吃完!”
  “我力气大,等会儿我来塞!”
  “蛮荒小国来的果然上不了台面,读书人竟然不知粮食珍贵,还想拿银子砸人,就你那点儿银钱,还不够买小爷我屋里的一个摆件!”
  最后说话这位,显然是贵胄子弟。
  国子监的学生无论是何出身,只要进了监门,便都是同窗,吃穿用度全都一模一样,也不许家里单独送吃食进来。
  就算之前是山珍海味娇养着长大的公子哥儿,只要做了国子监的监生,都要习惯简单的饭菜,朴素的衣衫,谁都不能例外。
  因为康熙对汉学的尊崇,八旗子弟如今也多读书,成绩优异者也愿意前来国子监读书,搏一搏正经的仕途。
  所以这些监生中也有一些家世显赫的,但他们既然来了国子监,就会努力入乡随俗。
  以前也不是没有人仗着出身颐指气使,但国子监的祭酒都是能直达天听的人物,敢在监里胡来之人,都会被清理出去,一来二去,国子监的风气日渐清正,再没有敢仗势欺人之辈。
  这些个留学生不知内情,只听说监生们一年二十四两银,而他们则是交了二百四十两,便从心里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可却没想到不过是吃顿膳食,就踢到了铁板上,被所有人指责。
  “祭酒大人,我觉得国子监的学费还是收得太少了些,既然他们有钱,那便叫他们十倍交之吧。”
  胤礽对着王掞说道,“另外,这里的膳食是朝廷贴补监生们的,他们又不是监生,如何能与大家分食?以后用膳之时叫他们自行去吃,但不准他们将膳食带进国子监,以免污了书香气。”
  王掞还没说话,那留学生先急了:“你是什么东西,我以前没见过你,你根本不是国子监的监生,凭什么出来说话?!”
  拉着胤礽那监生立刻将他护在身后道:“他现在不是,但明年就是了,怎么不能说话了?”
  胤礽拍了拍那监生的肩膀,示意他不必与那留学生吵,然后转头看向王掞:“王师傅,孤的话,你听见了?”
  王掞越众而出,深深一鞠:“是,臣领旨,即刻便令他们补齐学费,并清理监舍,令他们不可在监内留宿、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