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你们”与“我们”
中国人自古就爱看杀头。
不过这么刺激的事,谁又不爱看呢?
巴黎市民这方面老有经验了。
印第安人中,玛雅人更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不过这一次可不仅仅是杀头这么简单。
这一次公审俘虏,是再一次向子民彰显煌煌大明之武德,也是再一次提醒大家,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德国学者施密特在他的《政治的概念》一书直言不讳地说到,政治永恒的主题就是敌我斗争。
想要搞清楚谁是“我们”,就必须要提出谁是“你们”。
可以说,“你们”的出现,才塑造了“我们”。
一旦“你们”消失,那么“我们”也就不复存在。
比如说,当“你们”是一省之内长江以北,那么对于苏南小市民来说,“我们”就限定在了苏锡常三个小小的城市。
内斗省由此产生。
当“你们”划定在所谓执掌男权社会的男性,女拳也由此诞生。
朱富贵当然不能用如此狭隘的“你们”,来创造如此狭隘的“我们”。
未来的日不落帝国,就是因为始终没有处理好“你们”和“我们”的标准,最终分崩离析,成为历史云烟。
而如今,新生的第四大明帝国内部,有华工,有殷人。
殷人来自不同部落。
华工内部也有广府人,有福建人,有客家人,还有江浙人。
可以预见,未来朱富贵的治下,还会有四川人、华北人,有西北人,有东北……
好吧,东北人估计暂时是不会有的。
就在3年前,白痴一般的满清政府居然被刚刚克里米亚惨败的弱鸡沙俄诈走了外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俄国人用的借口是帮忙调停英法联军,让他们撤出北京城。
然而……
调停个鬼啊!
在克里米亚携手奥斯曼土鸡将毛熊一顿胖揍的,就是特么的英法联军。
刚被人揍得亲妈都不认识,转头和对方说“给我一个面子”,俄国人哪来那么大脸?
可满清政府居然就真的就被唬住了,白白把外东北送了出去。
都说旗人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其实多数也是错怪他们了。
他们不光卖汉地不心疼,卖自家祖宗的龙兴之地更是不带眨眼的。
要说人家卖国割地起码能听个响,多数能换回点啥。
这帮人才真是连卖国都不配,应该算是送国。
恍然大悟的满清政府,为了防备沙俄进一步南下,只好在咸丰十年(1860年)才亡羊补牢地开禁放垦,拆掉了柳条边。
不过一直要到1877至1878年间,中原地区爆发“丁戊奇荒”,华北、山东的百姓才开始大规模“闯关东”。
所以如今的东北,基本上还是一片白地。
总之,就像到了东北就不管你是河北人还是山东人,大家都是东北淫了一样。
不管你是在老家十世之仇的土、客人,还是向来爱打小算盘的江浙人,又或者是殷人,只要来到大明,就是大明人,就是那个“我们”!
而用以塑造“我们”的“你们”,自然就是这些白皮殖民者了!
于是,日进斗金的伐木厂,今天也破天荒的停工一日,所有的大明子民都必须要来参加公审大会。
因为人数太多,所以云雾部落原本的广场已经不够用了。
公审大会的地点选择在伐木厂河谷下游的空旷地带。
一个个精神崩溃、脸颊凹陷、形如败犬的俘虏被威武强壮的第四旗战士拖拽上来。
大明皇家陆军临时军事法庭法官赵阿千拿着扩音喇叭,开始宣读他们的罪状。
一个长者红毛长须的俘虏最先坚持不住,嘴里大喊着“尔康——尔康——”,疯癫起来。
接着,有喊“相公”的,有喊“师父”的,还有喊“大哥大嫂过年好”的,一时之间,群魔乱舞。
“看吧,在我煌煌大明的天威之下,欧罗巴的小丑只能装疯卖傻以求苟活!”
赵阿千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朝鲜播音员的铿锵之音,义正言辞地怒斥道,“但是,英明神武的圣天子不会被蒙蔽,善良淳朴的华夏儿女,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无论是摇尾乞怜也好,无论是负隅顽抗也好,北美及满清奴隶制种族灭绝匪帮,必须被毁灭!”
“行刑!”
“尔康——”
“紫薇——”
砰!砰!砰!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地枪响,那些不知所谓的嘶吼声全部停了下来。
由于行刑的枪支比较原始,很多情况下,即便是直射后脑尚不能一枪毙命。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战士们又用刺刀捣毁延髓,结束了这些殖民者罪恶的一生。
自此,大明陆军第一师的第一场大捷,“马车关大捷”正式尘埃落定。
但全军上下的弦并没有松懈。
基层军官自然不知道万岁爷已然将普拉什矿场的主管玩弄于股掌。
更不知道这些护矿队本就是双方一起坑死的。
面对矿场方面极有可能的报复,所有战士都士气高昂。
不知是谁带头,一百多名职业军人,以及参加过军训的武装工人,都自发喊起了号子,唱起了歌:
“武装保卫朱大帅!”
“消灭满清,消灭白人奴隶主!”
……
“王师傅,怎么样,朕之民心,可固乎?”
不远处,朱富贵正笑眯眯地与一个中年人站在一起,听着山呼海啸的呼声。
这个中年人正是华工王杰,此时他脸色复杂,不过嘴里还叼着一个鸭爪。
自从被解救回来之后,王杰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本来他还想绝食来着。
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如今王杰也想效仿,来个不食明粟。
奈何康帅傅实在太香了。
拒周粟易,拒明面,确切的说,拒绝现代工业的味精、油脂、盐、辛香料,实在是太难了。
尤其是当朱富贵得知这个顽固的中年人是湖北人,更是祭出了周黑鸭这一大杀器。
这种现代快餐工业结合地区传统风味的美食,很容易就能俘虏了这位九头鸟的味蕾。
如今他一天三顿,三鲜豆皮、汤包、热干面、烧麦、牛肉豆丝、糯米包油条、煨汤、糊汤粉、面窝、周黑鸭不断。
朱富贵给足了他礼贤下士的面子。
让老王同志那句“我与汉贼不两立”的话始终没办法说出口。
没错,他是真的想说汉贼不两立的。
“内门三日不得朝,咫尺天威无路见。
三十万众解甲降,锦绣封疆成广荐。
明日腥风虏骑来,背城借一谁堪战?
……
抆泪踏边尘,含愁别宫院。
回首东南汉月高,淅沥风沙破颜面。
白草黄云望莫穷,西楼尚隔汤城淀。”
这是元代铁杆汉奸张宪的《发白马》一词。
这位与抗金名将张宪同名的家伙,是浙江山阴人。
若没有仔细研究,初一看这首《发白马》,还当作者是什么品德高洁的抗虏志士呢。
但这位老兄终其一生以元士自居,元亡明立之后,就出家为僧,吃斋念佛,当起了大元遗老了。
而这首诗中的“虏骑”指的不是别人,就是朱富贵的老祖宗,朱元璋的军队。
而诗中的“汉月”,则是他的蒙元主子。
“南州冠佩闲中老,北极星辰梦里真,邂逅相逢同一笑,苍头白发老移民。”
这几句,就更新赤裸裸的诉说故国北去,成为星辰,自己这个遗民只能在梦中相见的哀凉了。
可悲,可叹,可恨!
其实,无论是王杰也好,张宪也好。
以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价值观来衡量,也并不能说他们多么奸佞。
忠臣不事二主,这在很多时候是值得称颂的。
但还是那句话。
当没有搞清楚谁是“你们”,谁是“我们”,这种忠诚就会变得一无是处。
朱富贵带他来看这次公审,就是帮他搞清楚这个问题。
哪怕你就算不愿与满清为敌。
但在这花旗国,白人殖民者就是那个“你们”,我们这群黄皮肤的,随时可能被灭种的边缘者,就不能不成为那个“我们”。
这不是你愿意,或者不愿意所能左右的。
“陛下……”
听着地动山摇,饱含热情的歌声,王杰终于搞明白了“我们”是谁。
他跪了下来,“罪民王杰,拜见万岁!”
…………
…………
感谢取尼玛的名字啊打赏500起点币
感谢书友20200813114307287打赏300起点币
不过这么刺激的事,谁又不爱看呢?
巴黎市民这方面老有经验了。
印第安人中,玛雅人更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不过这一次可不仅仅是杀头这么简单。
这一次公审俘虏,是再一次向子民彰显煌煌大明之武德,也是再一次提醒大家,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德国学者施密特在他的《政治的概念》一书直言不讳地说到,政治永恒的主题就是敌我斗争。
想要搞清楚谁是“我们”,就必须要提出谁是“你们”。
可以说,“你们”的出现,才塑造了“我们”。
一旦“你们”消失,那么“我们”也就不复存在。
比如说,当“你们”是一省之内长江以北,那么对于苏南小市民来说,“我们”就限定在了苏锡常三个小小的城市。
内斗省由此产生。
当“你们”划定在所谓执掌男权社会的男性,女拳也由此诞生。
朱富贵当然不能用如此狭隘的“你们”,来创造如此狭隘的“我们”。
未来的日不落帝国,就是因为始终没有处理好“你们”和“我们”的标准,最终分崩离析,成为历史云烟。
而如今,新生的第四大明帝国内部,有华工,有殷人。
殷人来自不同部落。
华工内部也有广府人,有福建人,有客家人,还有江浙人。
可以预见,未来朱富贵的治下,还会有四川人、华北人,有西北人,有东北……
好吧,东北人估计暂时是不会有的。
就在3年前,白痴一般的满清政府居然被刚刚克里米亚惨败的弱鸡沙俄诈走了外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俄国人用的借口是帮忙调停英法联军,让他们撤出北京城。
然而……
调停个鬼啊!
在克里米亚携手奥斯曼土鸡将毛熊一顿胖揍的,就是特么的英法联军。
刚被人揍得亲妈都不认识,转头和对方说“给我一个面子”,俄国人哪来那么大脸?
可满清政府居然就真的就被唬住了,白白把外东北送了出去。
都说旗人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其实多数也是错怪他们了。
他们不光卖汉地不心疼,卖自家祖宗的龙兴之地更是不带眨眼的。
要说人家卖国割地起码能听个响,多数能换回点啥。
这帮人才真是连卖国都不配,应该算是送国。
恍然大悟的满清政府,为了防备沙俄进一步南下,只好在咸丰十年(1860年)才亡羊补牢地开禁放垦,拆掉了柳条边。
不过一直要到1877至1878年间,中原地区爆发“丁戊奇荒”,华北、山东的百姓才开始大规模“闯关东”。
所以如今的东北,基本上还是一片白地。
总之,就像到了东北就不管你是河北人还是山东人,大家都是东北淫了一样。
不管你是在老家十世之仇的土、客人,还是向来爱打小算盘的江浙人,又或者是殷人,只要来到大明,就是大明人,就是那个“我们”!
而用以塑造“我们”的“你们”,自然就是这些白皮殖民者了!
于是,日进斗金的伐木厂,今天也破天荒的停工一日,所有的大明子民都必须要来参加公审大会。
因为人数太多,所以云雾部落原本的广场已经不够用了。
公审大会的地点选择在伐木厂河谷下游的空旷地带。
一个个精神崩溃、脸颊凹陷、形如败犬的俘虏被威武强壮的第四旗战士拖拽上来。
大明皇家陆军临时军事法庭法官赵阿千拿着扩音喇叭,开始宣读他们的罪状。
一个长者红毛长须的俘虏最先坚持不住,嘴里大喊着“尔康——尔康——”,疯癫起来。
接着,有喊“相公”的,有喊“师父”的,还有喊“大哥大嫂过年好”的,一时之间,群魔乱舞。
“看吧,在我煌煌大明的天威之下,欧罗巴的小丑只能装疯卖傻以求苟活!”
赵阿千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朝鲜播音员的铿锵之音,义正言辞地怒斥道,“但是,英明神武的圣天子不会被蒙蔽,善良淳朴的华夏儿女,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无论是摇尾乞怜也好,无论是负隅顽抗也好,北美及满清奴隶制种族灭绝匪帮,必须被毁灭!”
“行刑!”
“尔康——”
“紫薇——”
砰!砰!砰!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地枪响,那些不知所谓的嘶吼声全部停了下来。
由于行刑的枪支比较原始,很多情况下,即便是直射后脑尚不能一枪毙命。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战士们又用刺刀捣毁延髓,结束了这些殖民者罪恶的一生。
自此,大明陆军第一师的第一场大捷,“马车关大捷”正式尘埃落定。
但全军上下的弦并没有松懈。
基层军官自然不知道万岁爷已然将普拉什矿场的主管玩弄于股掌。
更不知道这些护矿队本就是双方一起坑死的。
面对矿场方面极有可能的报复,所有战士都士气高昂。
不知是谁带头,一百多名职业军人,以及参加过军训的武装工人,都自发喊起了号子,唱起了歌:
“武装保卫朱大帅!”
“消灭满清,消灭白人奴隶主!”
……
“王师傅,怎么样,朕之民心,可固乎?”
不远处,朱富贵正笑眯眯地与一个中年人站在一起,听着山呼海啸的呼声。
这个中年人正是华工王杰,此时他脸色复杂,不过嘴里还叼着一个鸭爪。
自从被解救回来之后,王杰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本来他还想绝食来着。
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如今王杰也想效仿,来个不食明粟。
奈何康帅傅实在太香了。
拒周粟易,拒明面,确切的说,拒绝现代工业的味精、油脂、盐、辛香料,实在是太难了。
尤其是当朱富贵得知这个顽固的中年人是湖北人,更是祭出了周黑鸭这一大杀器。
这种现代快餐工业结合地区传统风味的美食,很容易就能俘虏了这位九头鸟的味蕾。
如今他一天三顿,三鲜豆皮、汤包、热干面、烧麦、牛肉豆丝、糯米包油条、煨汤、糊汤粉、面窝、周黑鸭不断。
朱富贵给足了他礼贤下士的面子。
让老王同志那句“我与汉贼不两立”的话始终没办法说出口。
没错,他是真的想说汉贼不两立的。
“内门三日不得朝,咫尺天威无路见。
三十万众解甲降,锦绣封疆成广荐。
明日腥风虏骑来,背城借一谁堪战?
……
抆泪踏边尘,含愁别宫院。
回首东南汉月高,淅沥风沙破颜面。
白草黄云望莫穷,西楼尚隔汤城淀。”
这是元代铁杆汉奸张宪的《发白马》一词。
这位与抗金名将张宪同名的家伙,是浙江山阴人。
若没有仔细研究,初一看这首《发白马》,还当作者是什么品德高洁的抗虏志士呢。
但这位老兄终其一生以元士自居,元亡明立之后,就出家为僧,吃斋念佛,当起了大元遗老了。
而这首诗中的“虏骑”指的不是别人,就是朱富贵的老祖宗,朱元璋的军队。
而诗中的“汉月”,则是他的蒙元主子。
“南州冠佩闲中老,北极星辰梦里真,邂逅相逢同一笑,苍头白发老移民。”
这几句,就更新赤裸裸的诉说故国北去,成为星辰,自己这个遗民只能在梦中相见的哀凉了。
可悲,可叹,可恨!
其实,无论是王杰也好,张宪也好。
以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价值观来衡量,也并不能说他们多么奸佞。
忠臣不事二主,这在很多时候是值得称颂的。
但还是那句话。
当没有搞清楚谁是“你们”,谁是“我们”,这种忠诚就会变得一无是处。
朱富贵带他来看这次公审,就是帮他搞清楚这个问题。
哪怕你就算不愿与满清为敌。
但在这花旗国,白人殖民者就是那个“你们”,我们这群黄皮肤的,随时可能被灭种的边缘者,就不能不成为那个“我们”。
这不是你愿意,或者不愿意所能左右的。
“陛下……”
听着地动山摇,饱含热情的歌声,王杰终于搞明白了“我们”是谁。
他跪了下来,“罪民王杰,拜见万岁!”
…………
…………
感谢取尼玛的名字啊打赏500起点币
感谢书友20200813114307287打赏300起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