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537节
然而辽东那边,哪怕偶尔有些骚动叛乱,也都很快平息。
而唯一一次闹得比较大的新罗叛乱,还是刘仁轨亲自出面杀了个回马枪,售后负责的利利索索。
李培根躲开了各种政治漩涡,可不是依旧政治头脑年轻而清澈。
*
姜握让李敬业先靠边站,一会儿跟她走,接受教育。
她的目光落在骆宾王带着的几位新生身上。
姜握今日之所以来这里,自然不是来逮李敬业的。
而是在新的入学名单上,看到了一个名字。
如今能让她感兴趣的事情不很多,集卡史册上熟悉的名字就是其中一件。
骆宾王告完状后,自然要带着学生们上前见礼。
其中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与其余人一样,有点紧张地通报姓名,见礼道:“学生张若虚,见过大司徒。”
姜握眼前,似出现了一片‘海上明月共潮生’之景。[1]
第358章 女子继承事
姜握离开文学院的时候,哪怕李培根已经慢慢挪后了两步,并且垂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她还是没有忘记带上他。
李培根再次被点名,只好上前来。
他很自然按晚辈奉长辈礼,先扶大司徒上马凳,然后自己才上了马车。
还不忘掀起马车帘一角,再次怒视骆宾王。
真是旧仇未了又添新怨。
等他放下帘子,见大司徒正在看他,李敬业心虚画蛇添足解释道:“大司徒,我刚是在看这上阳宫的风景。”
姜握问道:“风景如何?”
李敬业想了想,由衷感叹:“真好啊!”
姜握听他对美景感叹之匮乏,心道:到了元宵宫宴上做应制诗,只怕又是个显眼包。
主要是他这个显眼,还是挂着英国公的名头。
想到此,姜握也不忙训他,而是先问道:“你从辽东归来,有先回长安去祭拜先人吗?”
李敬业听此一问,也迅速正色起来。
“去过了。”他一一向姜握汇报:他回到长安后,先去昭陵陪葬墓祭拜了祖父,又去了长安外的族坟之地,祭拜了祖母与父母。
李勣大将军的夫人过世的早,故而早已安葬于族地。
后来英国公得陪葬昭陵之荣,后人商议着不要惊动先祖的坟茔棺椁,于是只在英国公坟内置了衣冠冢,并未再挪李老夫人的墓地。
顿了顿后,李敬业又道:“大司徒,算起来父亲已经过世数年,我也做了数年的英国公了。可……”
在辽东还罢了,人人叫他一声都护,或是李将军。
可回到长安,许多官员是惯于按爵称呼人的,何况英国公府又是难得的恩典,三代不降等而袭爵。
“旁人每每称我英国公,我都觉得古怪。”
姜握看了看他,也是,她对着李培根也是叫不出英国公的。
*
时已八月底,过了中秋后洛阳的天一日冷似一日了,马车上都添了小小的炭炉。
此时李敬业拎起炭炉上的紫砂壶,给姜握添了一次茶水。
殷勤过后就道:“说起英国公的爵位,我还有一事想请教大司徒。”
姜握其实猜到了他要问什么,果然,李培根很在意的眼巴巴问道:“我的爵位传给顺顺后,还能按照先帝的恩典,不降等而袭爵吗?”
他女儿,还能不能做英国公啊!
其实原本,别说按照前朝李唐的《户婚律》,按往前哪一朝的继承法,女儿都是不具备继承资格的。
就拿唐朝的《户婚律》来举个例子,若一家中有爵位,按照规定是:“公侯伯子男(爵位),皆由嫡子袭爵,庶子听宿卫也。袭爵嫡子无子孙而身亡者,国除,更不及兄弟。”[1]
也就是说,袭爵的顺序是:嫡子、嫡孙、嫡子同母弟、嫡孙同母弟,而若是这些‘嫡’都没有,庶子袭爵,还需要单独上奏疏来请示一下。
而且按照降等袭爵的规矩,很可能就是传给嫡长子,正常降二等,传给庶子再多减一等。
总之,若是嫡庶的子孙都没有,这一枝的爵位,就算到此为止了。国家会愉快收回这个爵位,从此朝廷少一份爵位开支。
但自圣神皇帝登基,尤其是镇国公主为皇储后,这种《户婚律》里的继承制必然要改的。
曜初对于‘改’‘创’这两个字可从来不陌生。
母亲已经给她做了太多的示范。
这种继承制,当然由她上书要求改制,更名正言顺,于她也更有助益——若是不改这条户婚律,她这个由嫡长女继承的世上最大的爵位,还违法了呢!
曜初:那不行,长辈们从来教育她,哪怕是皇帝的女儿,也要遵纪守法。
而此时,她既然违背了继承法,那就只好……把继承律法改掉。
不过,这条律法的改动,曜初还是很慎重的。
只是先让女儿有了袭爵的权利,而并没有规定女儿的袭爵优先权——
若一下子迈的步子太大……曜初并不惮于以恶意揣测下人性:如果规定女子继承优先,譬如嫡长女若优先于嫡长子,那么,会不会许多内心不认同这条律法的公侯伯爵家,忽然就‘生不出’女儿,或者女孩们忽然就容易‘生病夭折’了?
只怕会的。
自己吃不上饭就掀桌的行为,在哪里都不会少。
毕竟,对许多人来说,一个爵位比亲人的命可要紧多了。
京城中几乎每隔两三年,都会出现为了爵位闹出‘庶子谋害嫡子嫡孙’甚至‘嫡次子谋害兄长’等案件丑闻。
所以,曜初上书改动户婚律的第一步,也只是让女子先拥有了继承权。
如此勋贵有爵之家也更好接受——
比起没有儿孙,爵位就要被国除,那当然还是能留给自己生的女儿更好。
因在他们心里,女儿还只是‘保底选项’,所以,这条律法改过以后,如李培根一样,准备上书传爵女儿的旧式有爵之家并不多。
在姜握看来倒也没有很着急:这条律法,原本也不是给旧式人家准备的,更多是为了将来朝上的女爵们准备的。
**
比起公文,姜握一向是喜欢看简单明了的各种数据分析的。
今岁,婉儿还刚给她提交了一份女官的成婚情况分析表——
自有公主为皇储这明晃晃的例子在前,现在京中勋贵、官宦也多有给出色的女儿招赘的风俗。甚至已经开始蔓延到民间,不少富商也渐行此事。
毕竟在利益面前,绝大多数人的底线还是很灵活的。
原本给女儿招赘的人家,都是没有儿孙被迫给女儿找个赘婿。
可如今是,只要女儿考上官学、尤其是考上了正经官职前途有亮的那种,许多人家就不太舍得这样的女儿嫁到旁人家去了。
否则若是将来,女儿真做了大司徒那般的位极人臣,自家岂不是要后悔死。
这种思想的转变,也是在利益和实事面前,潜移默化形成的,甚至很多人都没意识到——
比如眼前的李培根。
姜握是很清楚的记得:先帝之时,李培根拜托她照顾顺顺的时候,曾说过,想让姜相帮着女儿留意个好人家,可不要将来嫁过去受拘束。
可现在,随着圣神皇帝登基,随着顺顺自己的官位眼见的前途亨通,李敬业都已经在打听女儿袭爵,是否能不降等的事儿了。
而他对女婿的要求也变成了:最好像皇储的驸马一样,做个省心的贤内助!
没错,唐愿已经变成了许多奋斗于事业女官们,颇为满意的一个模范标准。
从前女子们成婚,自然要注重出身、家世、富贵,那是因为她们的一身荣辱系在对方身上。自己多聪明,在朝事上多能出主意、在后宅多会理家都没用,只要嫁的男人发昏,她们就得跟着倒霉。
可如今,她们能去挣自己的官体荣耀,对成婚的标准自然就变成了——别耽误我。
*
见李培根眼巴巴望着她,姜握也不绕弯子,很明确对他道:“先帝定了英国公府三代不降等袭爵,自是准的。”
其实,若是顺顺足够出色争气,说不定还能给她下一代再挣一个‘不降等袭爵’。
李培根倒没想这么远,他只确定女儿还能做国公,就大大放心。
问过了他此番入京最悬心之事,李敬业又怕大司徒想起方才之事要训他,于是在腹内拼命搜寻大司徒会感兴趣的话题,努力让大司徒忘记跳树事件。
还真让他寻到了一件——
“大司徒,之前吴将军出海的时候,我还去送了呢。”
“那弘舸巨舰铺遍海面的场景,实在壮观,我说给大司徒听听吧!”
姜握比较怀疑他的描述能力,也猜到他只是不想挨骂,但事关吴英以及她很在意的航海事,她还是点头,让李敬业这个亲历者,给她细细讲讲。
是的,自去岁起,吴英终于可以不必镇守倭国,得以放肆出海开辟新路线去了。
其实这些年,限制吴英的,始终不是船只,而是人才。
既缺少能代替她镇守倭国以及兼守辽东海岸的女将,又缺少航海的专业人才。
其实此时的造船业已经颇为发达,早在从前刘仁轨扫平东海之时,就已经有各式各样的战船:楼船战舰,灵活机动的海鹘船,专门哨探和冲锋用的走舸……
且不但能造船,造船量还很大:仅洪州一地,一年内就可以造海船及双舫上千艘,而且海上运粮也已然纯熟,装载量都达到千石以上。[2]
而河运海运也越发兴旺发达,如今商人都有着‘风水为乡船作宅。’的俗语,可见船运的普遍。
圣神皇帝与姜握三年前南下蜀地的时候,也曾经亲眼见过‘舟船之胜,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昼夜不歇’场景。
但开辟海上的新航线,又绝非可同日而语之事。
是直到一批批的女将到了辽东,以及航海专业的毕业生也到吴英麾下报道后,她才终于能组织舰队出航——
而唯一一次闹得比较大的新罗叛乱,还是刘仁轨亲自出面杀了个回马枪,售后负责的利利索索。
李培根躲开了各种政治漩涡,可不是依旧政治头脑年轻而清澈。
*
姜握让李敬业先靠边站,一会儿跟她走,接受教育。
她的目光落在骆宾王带着的几位新生身上。
姜握今日之所以来这里,自然不是来逮李敬业的。
而是在新的入学名单上,看到了一个名字。
如今能让她感兴趣的事情不很多,集卡史册上熟悉的名字就是其中一件。
骆宾王告完状后,自然要带着学生们上前见礼。
其中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与其余人一样,有点紧张地通报姓名,见礼道:“学生张若虚,见过大司徒。”
姜握眼前,似出现了一片‘海上明月共潮生’之景。[1]
第358章 女子继承事
姜握离开文学院的时候,哪怕李培根已经慢慢挪后了两步,并且垂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她还是没有忘记带上他。
李培根再次被点名,只好上前来。
他很自然按晚辈奉长辈礼,先扶大司徒上马凳,然后自己才上了马车。
还不忘掀起马车帘一角,再次怒视骆宾王。
真是旧仇未了又添新怨。
等他放下帘子,见大司徒正在看他,李敬业心虚画蛇添足解释道:“大司徒,我刚是在看这上阳宫的风景。”
姜握问道:“风景如何?”
李敬业想了想,由衷感叹:“真好啊!”
姜握听他对美景感叹之匮乏,心道:到了元宵宫宴上做应制诗,只怕又是个显眼包。
主要是他这个显眼,还是挂着英国公的名头。
想到此,姜握也不忙训他,而是先问道:“你从辽东归来,有先回长安去祭拜先人吗?”
李敬业听此一问,也迅速正色起来。
“去过了。”他一一向姜握汇报:他回到长安后,先去昭陵陪葬墓祭拜了祖父,又去了长安外的族坟之地,祭拜了祖母与父母。
李勣大将军的夫人过世的早,故而早已安葬于族地。
后来英国公得陪葬昭陵之荣,后人商议着不要惊动先祖的坟茔棺椁,于是只在英国公坟内置了衣冠冢,并未再挪李老夫人的墓地。
顿了顿后,李敬业又道:“大司徒,算起来父亲已经过世数年,我也做了数年的英国公了。可……”
在辽东还罢了,人人叫他一声都护,或是李将军。
可回到长安,许多官员是惯于按爵称呼人的,何况英国公府又是难得的恩典,三代不降等而袭爵。
“旁人每每称我英国公,我都觉得古怪。”
姜握看了看他,也是,她对着李培根也是叫不出英国公的。
*
时已八月底,过了中秋后洛阳的天一日冷似一日了,马车上都添了小小的炭炉。
此时李敬业拎起炭炉上的紫砂壶,给姜握添了一次茶水。
殷勤过后就道:“说起英国公的爵位,我还有一事想请教大司徒。”
姜握其实猜到了他要问什么,果然,李培根很在意的眼巴巴问道:“我的爵位传给顺顺后,还能按照先帝的恩典,不降等而袭爵吗?”
他女儿,还能不能做英国公啊!
其实原本,别说按照前朝李唐的《户婚律》,按往前哪一朝的继承法,女儿都是不具备继承资格的。
就拿唐朝的《户婚律》来举个例子,若一家中有爵位,按照规定是:“公侯伯子男(爵位),皆由嫡子袭爵,庶子听宿卫也。袭爵嫡子无子孙而身亡者,国除,更不及兄弟。”[1]
也就是说,袭爵的顺序是:嫡子、嫡孙、嫡子同母弟、嫡孙同母弟,而若是这些‘嫡’都没有,庶子袭爵,还需要单独上奏疏来请示一下。
而且按照降等袭爵的规矩,很可能就是传给嫡长子,正常降二等,传给庶子再多减一等。
总之,若是嫡庶的子孙都没有,这一枝的爵位,就算到此为止了。国家会愉快收回这个爵位,从此朝廷少一份爵位开支。
但自圣神皇帝登基,尤其是镇国公主为皇储后,这种《户婚律》里的继承制必然要改的。
曜初对于‘改’‘创’这两个字可从来不陌生。
母亲已经给她做了太多的示范。
这种继承制,当然由她上书要求改制,更名正言顺,于她也更有助益——若是不改这条户婚律,她这个由嫡长女继承的世上最大的爵位,还违法了呢!
曜初:那不行,长辈们从来教育她,哪怕是皇帝的女儿,也要遵纪守法。
而此时,她既然违背了继承法,那就只好……把继承律法改掉。
不过,这条律法的改动,曜初还是很慎重的。
只是先让女儿有了袭爵的权利,而并没有规定女儿的袭爵优先权——
若一下子迈的步子太大……曜初并不惮于以恶意揣测下人性:如果规定女子继承优先,譬如嫡长女若优先于嫡长子,那么,会不会许多内心不认同这条律法的公侯伯爵家,忽然就‘生不出’女儿,或者女孩们忽然就容易‘生病夭折’了?
只怕会的。
自己吃不上饭就掀桌的行为,在哪里都不会少。
毕竟,对许多人来说,一个爵位比亲人的命可要紧多了。
京城中几乎每隔两三年,都会出现为了爵位闹出‘庶子谋害嫡子嫡孙’甚至‘嫡次子谋害兄长’等案件丑闻。
所以,曜初上书改动户婚律的第一步,也只是让女子先拥有了继承权。
如此勋贵有爵之家也更好接受——
比起没有儿孙,爵位就要被国除,那当然还是能留给自己生的女儿更好。
因在他们心里,女儿还只是‘保底选项’,所以,这条律法改过以后,如李培根一样,准备上书传爵女儿的旧式有爵之家并不多。
在姜握看来倒也没有很着急:这条律法,原本也不是给旧式人家准备的,更多是为了将来朝上的女爵们准备的。
**
比起公文,姜握一向是喜欢看简单明了的各种数据分析的。
今岁,婉儿还刚给她提交了一份女官的成婚情况分析表——
自有公主为皇储这明晃晃的例子在前,现在京中勋贵、官宦也多有给出色的女儿招赘的风俗。甚至已经开始蔓延到民间,不少富商也渐行此事。
毕竟在利益面前,绝大多数人的底线还是很灵活的。
原本给女儿招赘的人家,都是没有儿孙被迫给女儿找个赘婿。
可如今是,只要女儿考上官学、尤其是考上了正经官职前途有亮的那种,许多人家就不太舍得这样的女儿嫁到旁人家去了。
否则若是将来,女儿真做了大司徒那般的位极人臣,自家岂不是要后悔死。
这种思想的转变,也是在利益和实事面前,潜移默化形成的,甚至很多人都没意识到——
比如眼前的李培根。
姜握是很清楚的记得:先帝之时,李培根拜托她照顾顺顺的时候,曾说过,想让姜相帮着女儿留意个好人家,可不要将来嫁过去受拘束。
可现在,随着圣神皇帝登基,随着顺顺自己的官位眼见的前途亨通,李敬业都已经在打听女儿袭爵,是否能不降等的事儿了。
而他对女婿的要求也变成了:最好像皇储的驸马一样,做个省心的贤内助!
没错,唐愿已经变成了许多奋斗于事业女官们,颇为满意的一个模范标准。
从前女子们成婚,自然要注重出身、家世、富贵,那是因为她们的一身荣辱系在对方身上。自己多聪明,在朝事上多能出主意、在后宅多会理家都没用,只要嫁的男人发昏,她们就得跟着倒霉。
可如今,她们能去挣自己的官体荣耀,对成婚的标准自然就变成了——别耽误我。
*
见李培根眼巴巴望着她,姜握也不绕弯子,很明确对他道:“先帝定了英国公府三代不降等袭爵,自是准的。”
其实,若是顺顺足够出色争气,说不定还能给她下一代再挣一个‘不降等袭爵’。
李培根倒没想这么远,他只确定女儿还能做国公,就大大放心。
问过了他此番入京最悬心之事,李敬业又怕大司徒想起方才之事要训他,于是在腹内拼命搜寻大司徒会感兴趣的话题,努力让大司徒忘记跳树事件。
还真让他寻到了一件——
“大司徒,之前吴将军出海的时候,我还去送了呢。”
“那弘舸巨舰铺遍海面的场景,实在壮观,我说给大司徒听听吧!”
姜握比较怀疑他的描述能力,也猜到他只是不想挨骂,但事关吴英以及她很在意的航海事,她还是点头,让李敬业这个亲历者,给她细细讲讲。
是的,自去岁起,吴英终于可以不必镇守倭国,得以放肆出海开辟新路线去了。
其实这些年,限制吴英的,始终不是船只,而是人才。
既缺少能代替她镇守倭国以及兼守辽东海岸的女将,又缺少航海的专业人才。
其实此时的造船业已经颇为发达,早在从前刘仁轨扫平东海之时,就已经有各式各样的战船:楼船战舰,灵活机动的海鹘船,专门哨探和冲锋用的走舸……
且不但能造船,造船量还很大:仅洪州一地,一年内就可以造海船及双舫上千艘,而且海上运粮也已然纯熟,装载量都达到千石以上。[2]
而河运海运也越发兴旺发达,如今商人都有着‘风水为乡船作宅。’的俗语,可见船运的普遍。
圣神皇帝与姜握三年前南下蜀地的时候,也曾经亲眼见过‘舟船之胜,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昼夜不歇’场景。
但开辟海上的新航线,又绝非可同日而语之事。
是直到一批批的女将到了辽东,以及航海专业的毕业生也到吴英麾下报道后,她才终于能组织舰队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