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793节
纪灵不为所动,昌豨等人也没办法,可是当他们收到董访率部出城的消息时,他们坐不住了,再次向纪灵请战。董访只有一万人,又是主动进攻我们,我们总不能不战而退吧?若是如此,董昭出城增援定陶,我们岂不是又违抗了朱桓的军令?
纪灵也觉得不好处理,只得下令迎战。他出于谨慎起见,派人急报朱桓,说明情况,以便朱桓有所准备,免得到时候来不及反应。
两军在济水北岸相遇,孙观、昌豨士气高涨,抢先发起了进攻。董访早有准备,命令刀盾手、长矛手押住阵脚,强弩兵夹在两侧,全力射击。密集的箭雨从阵中跃出,射得孙观、昌豨抬不起头来,更遑论进攻,转眼之间,近千名士卒就倒在了阵前。
连续三次攻击未果,损失惨重,孙观等人慌了,连忙向纪灵请示。
纪灵倒是早有准备,他命令孙观、昌豨重整队形,稳住阵脚,然后派出战力最强的中军出战。比起孙观等人出自泰山贼的部下,他所领的中军不仅训练好,装备也好,战斗力明显要高出一筹,上阵之后,迅速夺回了主动权。
董访见状,按照事先准备的计划,率部向昌邑方向撤退。纪灵不打算追击,但吃了亏的孙观等人却不肯罢休,坚请无果,干脆带着自己的人马追了上去。纪灵收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追到了昌邑境内,被埋伏在这里的董昭逮个正着。
臧霸落在后面,得知孙观、昌豨中伏,这才知道中了计,仅凭他自己的兵力根本无法救出孙观等人,除非纪灵出面,请朱桓派兵增援。他亲自赶到纪灵的中军大营,一句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第2077章 论将
纪灵脸色铁青,半晌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臧霸。
臧霸伏在地上,连连叩头,汗如浆出。虽然看不到纪灵的脸,但他能感受到纪灵的怒意。纪灵已经忍他们很久了,这次捅出这么大篓子,纪灵如果不肯出手救人,他也无话可说。
忽然之间,他心头一动。朱桓为什么这么安排,他会不会是早就料到了这一天?他和孙观等人自成一系也不是什么秘密,朱桓很可能根本不信任他们,这才安排纪灵独自面对董昭,借董昭的手来重创他们,杀他们的威风。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除去朱桓所领的中军,满宠领的豫州郡兵曾和董昭交过手,吕范更是常年驻扎在睢阳,所领皆是跟随他多年的精锐,只有纪灵部下将士成份复杂,尤其是他们这些泰山人,名义上向孙策称臣,其实自有主张。之前太史慈邀请他去辽东,就被他拒绝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孙观、昌豨这次是真的死定了。
臧霸后悔莫迭,羞愧难当,恨不得地上裂一个缝,好让他钻进去。虽然知道这是一个坑,却怨不得别人,谁让他们不听纪灵的劝阻,拼命要往坑里跳呢。
纪灵是不是早就看破了,所以才这么谨慎?
就在臧霸胡思乱想的时候,纪灵叹了一口气。“宣高,你说这吴国九督中谁最无能?”不等臧霸说话,他又苦笑了一声:“就是我啊,胜负且不论,连自己的部下都控制不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还有什么脸面跻身九督?你看其他八督,有我这样的吗?周公瑾、太史子义等人就不说了,就算是徐琨、吕岱,麾下将校也没有这么自行其事的吧?”
臧霸无言以对,面皮发烫如火,心里却凉了大半截。
“起来吧。”纪灵俯身,扶起臧霸。臧霸也没有坚持,顺势起身。纪灵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再求纪灵增援也不过是白费口舌,自取其辱。他向纪灵施了一礼,转身正准备走,却被纪灵叫住。“你去哪儿?”
“我等自寻死路,不敢有劳都督。以前多有得罪,还请都督海涵。只不过孙观、昌豨虽粗鄙,却是我的兄弟,我不能见死不救。就算是死,也要一起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去吧。”纪灵挥挥手。“你眼里只有他们这几个兄弟,没有我这个都督,也没有吴王。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此别过。”
臧霸愣了一下,连忙说道:“都督言重了。霸并无此意,我只是……”他落下泪来。“都督,当年家父被人诬陷,是他们舍了命,陪我去劫狱。救父之恩,不能不报,我当年就与他们立誓,结为兄弟,要同富贵,共患难。这些年,我也知道他们无礼,怠慢了都督,只是旧恩难忘,一忍再忍,如今咎由自取,怨不得人。虽然如此,我却不能舍了他们独活,还望都督见谅。平日多蒙都督体恤,感激不尽,若上苍保佑,能让我活着回来,一定报都督的大恩。”
纪灵冷笑一声。“你还能活着回来吗?董昭领的可不是兖州郡兵、各家部曲,而是冀州精兵,他在黑山作战多年,足智多谋,用兵或许比袁谭本人还要更胜一筹。”
臧霸一声长叹。“尽人事,听天命吧。”
纪灵起身,背着手来回转了两圈,转头看着臧霸。“宣高,你信我吗?”
臧霸连忙拱手。“这是自然,霸对都督的为人一向景仰。”
纪灵摆摆手。“这些虚话就不用说了。你如果信你,我就和你做个交易。你退守亢父,我去救人。我不敢说一定能救出他们,只能说会尽力。”
“都督……”
“你不信我?”
臧霸想了片刻,咬咬牙,向纪灵深施一礼。“霸向都督保证,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去吧,亢父交给你了。”
纪灵挥了挥手,没有再说什么。臧霸深深地看他一眼,再施一礼,转身退出,大步流星地走了。纪灵看着臧霸宽厚雄壮的背影,眼神微缩,眼角抽了抽,握紧了拳头。他转身回到案前,铺开纸,提起笔,写了几行字,然后解下腰下的印信,叫进一个贴身亲卫,让他带着信和印信赶往定陶,面见朱桓。
亲卫转身去了。纪灵随即下令拔营,奔赴战场。他走得并不快,还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消息,却让每一个战士都全副武装,弓上箭,刀出鞘,随时准备战斗。
半路上,他与撤退的臧霸错肩而过,两人什么也没说,只是互相拱了拱手。
又向前走了二十多里,斥候送来消息,孙观、昌豨被董昭、董访兄弟困在金乡山南坡,伤亡惨重,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援兵赶到。纪灵很惊讶,仔细询问斥候,又拿出地图看了又看,觉得其中有诈。孙观、昌豨所部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董访一个人都能击败他们,现在董氏兄弟合围,却让他们坚持到现在?
这分明是一个陷阱,董昭的目标根本不是孙观等人,而是他纪灵。
纪灵原本就有这样的猜疑,所以才和臧霸交易,让他先回亢父据守,以免后方有失。此刻他心里更加笃定,不急着去救人,而是绕道北坡,沿着金乡山的北麓、荷水南岸前进,同时派出擅长攀登的斥候,让他们翻过金乡山,与南麓的孙观等人取得联系,让他们做好突围的准备。
孙观等人都是泰山贼出身,又与太史慈并肩战斗过,山地战是他们的强项。遇伏之后,他们肯定往山里跑——这几乎是本能——但是董昭早有准备,派人截住了他们,将他们困在山下。他的兵力有限,要想救人,也只有这一个办法。当然,他还有更大的想法,如果朱桓不想借刀杀人,愿意派人来增援,他说不定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
在收到纪灵的消息之前,朱桓就收到了董访、董昭先后出城的消息。
朱桓不敢大意,立刻和陆议商量,并加派斥候,密切注意董氏兄弟的去向。等他们发现董氏兄弟出城之后没有向西,而是向东,朱桓判断,董昭很可能是冲着纪灵去了。
纪灵是他们之中最弱的一环,又在董昭身后,董昭想救援定陶,必然要先解决纪灵,解除后顾之忧。这个可能性在事先就有过准备,朱桓给纪灵的命令是保持距离,避免接战。他的任务就是牵制董昭,不让董昭救援定陶,董昭如果出城追击,正符合他们的期望。
但陆议也提醒朱桓,虽说有言在先,而且代表纪灵参加会议的还是臧霸本人,但孙观等人出身泰山贼,一直以来就和其他几个战区督的部下不太一样,他们对纪灵本人的服从有限,部下的战斗力也有所不足,守城时可能还看不出什么问题,野战却明显不足。董昭率领的却是冀州精锐,又在冀州任魏郡太守,常年与黑山军作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对于这种流寇的习性也非常清楚。他如果用计诱击孙观等人,纪灵就算看破了也未必控制得住,应该早做准备。
朱桓本来不太想救孙观。他一直不太看得上这些流寇,更不喜欢不听命令的部下,可是陆议说,纪灵身为九督之一,如果阵亡,对士气影响大太。况且纪灵负责任城战区,一旦损失严重,董昭有可能从任城撤退,到时候再留兵扼守亢父,形势会很棘手。
听了陆议的分析,朱桓深以为然,随即做出部署,准备增援。他留下吕范监视定陶城,防止李进出城,其他的人马全部赶往昌邑,阎行等人率骑兵先行,张奋率水师,顺水而下,满宠沿陆路官道前进,中军紧接其后。
朱桓一路走一路与陆议商量。如果董昭的主力出了城,这是一个在野战中重创他的好机会。击溃董昭的主力后,形势对他们更有利,既可以直接进攻昌邑,也可以回定陶。
陆议却觉得董昭不会这么容易就范。董昭曾与满宠对阵,不分胜负,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他一定还有其他的准备,还是谨慎些为好。兵不厌诈,急于立功往往会被对方利用。想利用对方的破绽之前,先要确保自己没有破绽被人抓住。
朱桓听着听着,忽然忍不住笑了。“伯言,你说话用兵都像极了大王。”
陆议笑笑。这样的话他已经听很多人说过了,朱桓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我只是学了点用兵的皮毛,治道才是大王的精髓所在,这方面……”他停了一下,抬起头,看看远方,眼神有些失落。“诸葛孔明的领悟更深,我望尘莫及。如果不是大王坚持文武分途,他才是最像大王的人。”
“孔明也能用兵?”
“当然。”陆议笑了起来。“大王说过,之所以不让孔明为将,不是他不能用兵,而是怕他太累。孔明为人谨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亲为,为将固能百战百胜,却规模有限。若是超过十万兵,他自己就能把自己累死。”
“能统兵十万,那已经很厉害啦。”朱桓好奇的问道:“那你呢?”
“我啊,如果能继续精进二十年,不惑以后,也许能比他多一点点。”陆议抿嘴一笑,伸手一指前面。“将军,又有消息来了。”
第2078章 揣摩
傍晚,朱桓收到了纪灵第一份军报。
得知纪灵迫于孙观等人的压力和董访出城的事实,不得不迎战,朱桓有些不安。作为任城督,纪灵指挥不了孙观等人,无法做到令行禁止,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他原本打算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战场,却被陆议劝阻了。
陆议说,孙观等人如果中伏,那也是咎由自取,不值得为他们冒险。天色将黑,夜间行军太危险,万一董昭的目标不是孙观,而是将军你呢?他有五万大军,就算留一些人守城,能够调动的兵力至少有四万,还是比我们多,一旦中伏,黑夜之中指挥不便,伤亡必然惨重。
退一步说,就算要救,也要等孙观等人中伏以后再救,不让他们吃点苦头,这个隐患会一直在。孙观等人的生死不足虑,将军应该担心的是纪灵。纪灵身为孙观等人的上官,他不太可能见死不救,相比于孙观等人,纪灵这个任城督显然更有价值,董昭不会不考虑这个可能性。
孙观可以死,纪灵不能死。纪灵救孙观,我们救纪灵。
朱桓深以为然,他随即下令全军保持速度,即时进食,保证体力。接到命令后,将士们拿出行军干粮——又被称为夫人饼的馒头——有的直接吃,有的用水泡烂吃。这种晒干的馒头耐存储,有面有肉,口味不错,很受将士们欢迎。一边走一边吃,可以节省埋锅造饭的时间和体力。临战之前,所有将士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吃一个馒头,维持八分饱的状态,以便战斗开始后有体力维持长时间的厮杀。
半夜,朱桓接到了纪灵的第二份军报和任城督的官印。看到官印,朱桓又好气又好笑。都说九督之中,纪灵最低调,没想到还会玩这一手。他安排臧霸退守亢父,又交出官印,自然是表示不惜代价,要与董昭决战。他没有向朱桓求援,救不救由朱桓自己决断,看似很体贴,其实给朱桓出了一个难题。
纪灵如果出了意外,九督之一阵亡,朱桓这个主将如果没有一点行动,难辞其咎。
拿着纪灵的军报,朱桓忿忿不平。“谁说这纪灵忠厚?我看他就是个奸雄。”
陆议倒没说什么。能成为九督之一,纪灵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无能之辈。他这是以进为退,借机收拾人心呢。如果能救出孙观,当然最好,有了救命之恩,孙观等人以后再不听命令,就怨不得他下手狠了。救不出孙观,他也尽力了,没人能说他什么。如果朱桓来援,他说不定还可以打董昭一个反包围,立个大功。
不过陆议没和朱桓说这些。朱桓勇猛过人,谋略稍有不足,孙策派他做朱桓的参军,是为了防止出现重大失误,小问题和个人领悟那就要看朱桓自己了,总不能由他耳提面命,越俎代庖。
朱桓也清楚这一点,什么事都问比自己小的陆议不仅没面子,更辜负了吴王的一片心血。所以他如果和陆议私下议事,都会先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再由陆议补充。如果是有其他人参加的军议,则由其他人先说,他自己最后做总结发言,择优而取。
面对纪灵的第二份军报,朱桓反复考虑后,决定派水师继续前进,与骑兵配合,步卒则就地立营休息。交战的地点在济水以北,有水师协助,骑兵可以顺利渡河,及时增援纪灵,并保持联络。
将士们休息了,朱桓却不敢休息。他和衣而卧,保持随时起身的状态。跟着孙策作战多年,他很清楚孙策就是这么做的,每逢交战,很少能睡安稳觉。统领大军征战不仅考虑人的智力,更考虑人的体力。
……
金乡山上,纪灵坐在一块大石上,看着山下阵地。
董访在山下立三重阵,挡住了孙观等人撤入金乡山的路线。董昭在更远处,阵势的最南端几乎到了济水北岸,应该是防备从定陶赶来的援兵。
天色已黑,他看不清董昭的阵势,但他可以确认一点。如果董昭真的只是想杀孙观、昌豨,早就得手了,之所以等到现在,自然是为了更大的猎物,要么是他,要么是朱桓派来的援兵。至于朱桓本人,纪灵倒没想太多,这不太可能。朱桓一向自负,当初任城之战时还只是一个中军校尉,就因争功被吴王当众批评,现在成了负责整个兖州战事的大将,又怎么可能屈尊来救他。
也不知道会是谁,如果从熟悉地形和对手的情况来看,满宠的可能性最大。满宠部有一万人,如果全来,加上他的这近万人,应该有一战之力。如果还有骑兵和水师,把握就更大了。
“都督,你看。”一个亲卫扯了扯纪灵的袖子,声音中带着惊喜。
纪灵转头,顺着亲卫的手向西侧看去。只是目力可及之处,有几个亮点忽聚忽散,看似杂乱无章,却有规律可循。纪灵想了想,忽然灵光一现,想起来了,这是骑兵夜间示警、传递消息的方式,据说是阎行所创,吴王曾将各种信号的含义下发各都督,他也收到了一份,只是一直没用过,记不太清了。
此刻,看着那些离合的光点,纪灵既兴奋又后悔。兴奋的是不仅有骑兵来援,而且速度这么快,说明朱桓在接到他第一封军报之后就做出了反应。后悔的是平时功课做得不扎实,此刻看到这些信号,却不明白信号的意思。朱桓究竟派了谁,有多少兵,有什么计划,他一概不清楚。
纪灵考虑了一下,放弃了派斥候去接头的打算。董昭现在还不知道他在这里,却一定会在周围安排警戒,一旦斥候被他抓住了,很可能会暴露他的位置,立刻发起进攻。他相信孙观等人也在登高而望,会看到骑兵的信号,至于他们能不能理解,他不在乎,只要骑兵的到来能给孙观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就好。
董昭一定也看到了这些信号,他会怎么做?纪灵忽然有些好奇。如果董昭想等更大的猎物,那孙观等人活下去的希望就更大了。如果董昭怕了,他很可能会直接发起进攻,抢在援兵到达之前杀死孙观,然后撤回昌邑城。
纪灵下令全军准备,如果董昭想速战速决,他不能见死不救。
不出所料,山下被困的孙观等人很快发现了骑兵的存在,阵中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纪灵在山上都能感受到他们死里逃生的狂喜。
……
董昭收到报告,快步上了望楼,看着远处那几个亮点,眉头紧皱。
他不知道这些亮点是什么意思,但他相信他们一定在传递某种约定的消息。有援兵来了,但这些援兵是哪儿来的,他不清楚。日落之前,他收到斥候的消息,跟在孙观等人身后的臧霸撤了,纪灵出了大营,但很快就失去了踪影,最后的位置是金乡山东麓,可能是进了金乡山,也可能过了荷水,具体情况不明。
如果这几个亮点是纪灵发出的消息,那倒无所谓。如果是定陶方向来的援兵,这就有点麻烦了。
董昭在心里仔细计算了一下时间,觉得是纪灵的可能性更大。定陶的援兵来得不会这么快,就算是一些骑兵斥候,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根据孙观中伏的时间来计算,就算纪灵及时请援,朱桓又迅速做出反应,援兵主力也要明天下午才能到。他至少有半天的时间来击破孙观,甚至咬住纪灵。击败纪灵之后,再回师阻击朱桓,他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转移昌邑城中的物资和人质,赶到无盐。
董昭派人给董访传消息,让他做好进攻的准备,最迟明天凌晨,不管纪灵来没来,都要对孙观发起进攻,在中午之前解决孙观,结束战斗。
与此同时,董昭派人回城,要求城中留守的将士做好出战的准备。如果来的是满宠或者吕范,就出城拦住他们,只要坚持到晚上,他就可以回师昌邑,以优势兵力击溃这支援兵。万一来的是朱桓率领的中军主力,那他就撤兵,与朱桓对峙,为辎重撤退提供掩护。
董昭一连发出几道命令,心里还有很不安。战事刚刚开始,进程就超出了他的预期,巨型抛石机的出现将他做的准备毁了大半,迫使他只能放弃昌邑,退守无盐、甄城,等于让出了大半个兖州。天知道朱桓还会有什么杀器。作为江东人,朱桓得到孙策的重点扶持,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出现。
再完美的计划,再高明的权谋,在巨型抛石机面前都是个笑话。
这还怎么打?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孙策没有足够的粮食上,万一孙策找到了解决粮食的办法呢?
冀州完了,袁谭也完了。就算一时取胜,山东终究还是孙策的,要想活下去,只有去并州,去关中,或者像曹昂、陈宫一样去益州,只有大山才能挡住孙策前进的步伐。
董昭站在望楼上,看着满天星斗,心情沮丧。
第2079章 混战
凌晨之前,董昭又收到了更确切的消息,阎行率领的骑兵已经渡过济水,到了昌邑城下。
纪灵也觉得不好处理,只得下令迎战。他出于谨慎起见,派人急报朱桓,说明情况,以便朱桓有所准备,免得到时候来不及反应。
两军在济水北岸相遇,孙观、昌豨士气高涨,抢先发起了进攻。董访早有准备,命令刀盾手、长矛手押住阵脚,强弩兵夹在两侧,全力射击。密集的箭雨从阵中跃出,射得孙观、昌豨抬不起头来,更遑论进攻,转眼之间,近千名士卒就倒在了阵前。
连续三次攻击未果,损失惨重,孙观等人慌了,连忙向纪灵请示。
纪灵倒是早有准备,他命令孙观、昌豨重整队形,稳住阵脚,然后派出战力最强的中军出战。比起孙观等人出自泰山贼的部下,他所领的中军不仅训练好,装备也好,战斗力明显要高出一筹,上阵之后,迅速夺回了主动权。
董访见状,按照事先准备的计划,率部向昌邑方向撤退。纪灵不打算追击,但吃了亏的孙观等人却不肯罢休,坚请无果,干脆带着自己的人马追了上去。纪灵收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追到了昌邑境内,被埋伏在这里的董昭逮个正着。
臧霸落在后面,得知孙观、昌豨中伏,这才知道中了计,仅凭他自己的兵力根本无法救出孙观等人,除非纪灵出面,请朱桓派兵增援。他亲自赶到纪灵的中军大营,一句话不说,“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第2077章 论将
纪灵脸色铁青,半晌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臧霸。
臧霸伏在地上,连连叩头,汗如浆出。虽然看不到纪灵的脸,但他能感受到纪灵的怒意。纪灵已经忍他们很久了,这次捅出这么大篓子,纪灵如果不肯出手救人,他也无话可说。
忽然之间,他心头一动。朱桓为什么这么安排,他会不会是早就料到了这一天?他和孙观等人自成一系也不是什么秘密,朱桓很可能根本不信任他们,这才安排纪灵独自面对董昭,借董昭的手来重创他们,杀他们的威风。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除去朱桓所领的中军,满宠领的豫州郡兵曾和董昭交过手,吕范更是常年驻扎在睢阳,所领皆是跟随他多年的精锐,只有纪灵部下将士成份复杂,尤其是他们这些泰山人,名义上向孙策称臣,其实自有主张。之前太史慈邀请他去辽东,就被他拒绝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孙观、昌豨这次是真的死定了。
臧霸后悔莫迭,羞愧难当,恨不得地上裂一个缝,好让他钻进去。虽然知道这是一个坑,却怨不得别人,谁让他们不听纪灵的劝阻,拼命要往坑里跳呢。
纪灵是不是早就看破了,所以才这么谨慎?
就在臧霸胡思乱想的时候,纪灵叹了一口气。“宣高,你说这吴国九督中谁最无能?”不等臧霸说话,他又苦笑了一声:“就是我啊,胜负且不论,连自己的部下都控制不住,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还有什么脸面跻身九督?你看其他八督,有我这样的吗?周公瑾、太史子义等人就不说了,就算是徐琨、吕岱,麾下将校也没有这么自行其事的吧?”
臧霸无言以对,面皮发烫如火,心里却凉了大半截。
“起来吧。”纪灵俯身,扶起臧霸。臧霸也没有坚持,顺势起身。纪灵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再求纪灵增援也不过是白费口舌,自取其辱。他向纪灵施了一礼,转身正准备走,却被纪灵叫住。“你去哪儿?”
“我等自寻死路,不敢有劳都督。以前多有得罪,还请都督海涵。只不过孙观、昌豨虽粗鄙,却是我的兄弟,我不能见死不救。就算是死,也要一起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去吧。”纪灵挥挥手。“你眼里只有他们这几个兄弟,没有我这个都督,也没有吴王。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此别过。”
臧霸愣了一下,连忙说道:“都督言重了。霸并无此意,我只是……”他落下泪来。“都督,当年家父被人诬陷,是他们舍了命,陪我去劫狱。救父之恩,不能不报,我当年就与他们立誓,结为兄弟,要同富贵,共患难。这些年,我也知道他们无礼,怠慢了都督,只是旧恩难忘,一忍再忍,如今咎由自取,怨不得人。虽然如此,我却不能舍了他们独活,还望都督见谅。平日多蒙都督体恤,感激不尽,若上苍保佑,能让我活着回来,一定报都督的大恩。”
纪灵冷笑一声。“你还能活着回来吗?董昭领的可不是兖州郡兵、各家部曲,而是冀州精兵,他在黑山作战多年,足智多谋,用兵或许比袁谭本人还要更胜一筹。”
臧霸一声长叹。“尽人事,听天命吧。”
纪灵起身,背着手来回转了两圈,转头看着臧霸。“宣高,你信我吗?”
臧霸连忙拱手。“这是自然,霸对都督的为人一向景仰。”
纪灵摆摆手。“这些虚话就不用说了。你如果信你,我就和你做个交易。你退守亢父,我去救人。我不敢说一定能救出他们,只能说会尽力。”
“都督……”
“你不信我?”
臧霸想了片刻,咬咬牙,向纪灵深施一礼。“霸向都督保证,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去吧,亢父交给你了。”
纪灵挥了挥手,没有再说什么。臧霸深深地看他一眼,再施一礼,转身退出,大步流星地走了。纪灵看着臧霸宽厚雄壮的背影,眼神微缩,眼角抽了抽,握紧了拳头。他转身回到案前,铺开纸,提起笔,写了几行字,然后解下腰下的印信,叫进一个贴身亲卫,让他带着信和印信赶往定陶,面见朱桓。
亲卫转身去了。纪灵随即下令拔营,奔赴战场。他走得并不快,还派出大量斥候打探消息,却让每一个战士都全副武装,弓上箭,刀出鞘,随时准备战斗。
半路上,他与撤退的臧霸错肩而过,两人什么也没说,只是互相拱了拱手。
又向前走了二十多里,斥候送来消息,孙观、昌豨被董昭、董访兄弟困在金乡山南坡,伤亡惨重,不知道能不能撑到援兵赶到。纪灵很惊讶,仔细询问斥候,又拿出地图看了又看,觉得其中有诈。孙观、昌豨所部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董访一个人都能击败他们,现在董氏兄弟合围,却让他们坚持到现在?
这分明是一个陷阱,董昭的目标根本不是孙观等人,而是他纪灵。
纪灵原本就有这样的猜疑,所以才和臧霸交易,让他先回亢父据守,以免后方有失。此刻他心里更加笃定,不急着去救人,而是绕道北坡,沿着金乡山的北麓、荷水南岸前进,同时派出擅长攀登的斥候,让他们翻过金乡山,与南麓的孙观等人取得联系,让他们做好突围的准备。
孙观等人都是泰山贼出身,又与太史慈并肩战斗过,山地战是他们的强项。遇伏之后,他们肯定往山里跑——这几乎是本能——但是董昭早有准备,派人截住了他们,将他们困在山下。他的兵力有限,要想救人,也只有这一个办法。当然,他还有更大的想法,如果朱桓不想借刀杀人,愿意派人来增援,他说不定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
在收到纪灵的消息之前,朱桓就收到了董访、董昭先后出城的消息。
朱桓不敢大意,立刻和陆议商量,并加派斥候,密切注意董氏兄弟的去向。等他们发现董氏兄弟出城之后没有向西,而是向东,朱桓判断,董昭很可能是冲着纪灵去了。
纪灵是他们之中最弱的一环,又在董昭身后,董昭想救援定陶,必然要先解决纪灵,解除后顾之忧。这个可能性在事先就有过准备,朱桓给纪灵的命令是保持距离,避免接战。他的任务就是牵制董昭,不让董昭救援定陶,董昭如果出城追击,正符合他们的期望。
但陆议也提醒朱桓,虽说有言在先,而且代表纪灵参加会议的还是臧霸本人,但孙观等人出身泰山贼,一直以来就和其他几个战区督的部下不太一样,他们对纪灵本人的服从有限,部下的战斗力也有所不足,守城时可能还看不出什么问题,野战却明显不足。董昭率领的却是冀州精锐,又在冀州任魏郡太守,常年与黑山军作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对于这种流寇的习性也非常清楚。他如果用计诱击孙观等人,纪灵就算看破了也未必控制得住,应该早做准备。
朱桓本来不太想救孙观。他一直不太看得上这些流寇,更不喜欢不听命令的部下,可是陆议说,纪灵身为九督之一,如果阵亡,对士气影响大太。况且纪灵负责任城战区,一旦损失严重,董昭有可能从任城撤退,到时候再留兵扼守亢父,形势会很棘手。
听了陆议的分析,朱桓深以为然,随即做出部署,准备增援。他留下吕范监视定陶城,防止李进出城,其他的人马全部赶往昌邑,阎行等人率骑兵先行,张奋率水师,顺水而下,满宠沿陆路官道前进,中军紧接其后。
朱桓一路走一路与陆议商量。如果董昭的主力出了城,这是一个在野战中重创他的好机会。击溃董昭的主力后,形势对他们更有利,既可以直接进攻昌邑,也可以回定陶。
陆议却觉得董昭不会这么容易就范。董昭曾与满宠对阵,不分胜负,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他一定还有其他的准备,还是谨慎些为好。兵不厌诈,急于立功往往会被对方利用。想利用对方的破绽之前,先要确保自己没有破绽被人抓住。
朱桓听着听着,忽然忍不住笑了。“伯言,你说话用兵都像极了大王。”
陆议笑笑。这样的话他已经听很多人说过了,朱桓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我只是学了点用兵的皮毛,治道才是大王的精髓所在,这方面……”他停了一下,抬起头,看看远方,眼神有些失落。“诸葛孔明的领悟更深,我望尘莫及。如果不是大王坚持文武分途,他才是最像大王的人。”
“孔明也能用兵?”
“当然。”陆议笑了起来。“大王说过,之所以不让孔明为将,不是他不能用兵,而是怕他太累。孔明为人谨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亲为,为将固能百战百胜,却规模有限。若是超过十万兵,他自己就能把自己累死。”
“能统兵十万,那已经很厉害啦。”朱桓好奇的问道:“那你呢?”
“我啊,如果能继续精进二十年,不惑以后,也许能比他多一点点。”陆议抿嘴一笑,伸手一指前面。“将军,又有消息来了。”
第2078章 揣摩
傍晚,朱桓收到了纪灵第一份军报。
得知纪灵迫于孙观等人的压力和董访出城的事实,不得不迎战,朱桓有些不安。作为任城督,纪灵指挥不了孙观等人,无法做到令行禁止,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他原本打算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到战场,却被陆议劝阻了。
陆议说,孙观等人如果中伏,那也是咎由自取,不值得为他们冒险。天色将黑,夜间行军太危险,万一董昭的目标不是孙观,而是将军你呢?他有五万大军,就算留一些人守城,能够调动的兵力至少有四万,还是比我们多,一旦中伏,黑夜之中指挥不便,伤亡必然惨重。
退一步说,就算要救,也要等孙观等人中伏以后再救,不让他们吃点苦头,这个隐患会一直在。孙观等人的生死不足虑,将军应该担心的是纪灵。纪灵身为孙观等人的上官,他不太可能见死不救,相比于孙观等人,纪灵这个任城督显然更有价值,董昭不会不考虑这个可能性。
孙观可以死,纪灵不能死。纪灵救孙观,我们救纪灵。
朱桓深以为然,他随即下令全军保持速度,即时进食,保证体力。接到命令后,将士们拿出行军干粮——又被称为夫人饼的馒头——有的直接吃,有的用水泡烂吃。这种晒干的馒头耐存储,有面有肉,口味不错,很受将士们欢迎。一边走一边吃,可以节省埋锅造饭的时间和体力。临战之前,所有将士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吃一个馒头,维持八分饱的状态,以便战斗开始后有体力维持长时间的厮杀。
半夜,朱桓接到了纪灵的第二份军报和任城督的官印。看到官印,朱桓又好气又好笑。都说九督之中,纪灵最低调,没想到还会玩这一手。他安排臧霸退守亢父,又交出官印,自然是表示不惜代价,要与董昭决战。他没有向朱桓求援,救不救由朱桓自己决断,看似很体贴,其实给朱桓出了一个难题。
纪灵如果出了意外,九督之一阵亡,朱桓这个主将如果没有一点行动,难辞其咎。
拿着纪灵的军报,朱桓忿忿不平。“谁说这纪灵忠厚?我看他就是个奸雄。”
陆议倒没说什么。能成为九督之一,纪灵又怎么可能是一个无能之辈。他这是以进为退,借机收拾人心呢。如果能救出孙观,当然最好,有了救命之恩,孙观等人以后再不听命令,就怨不得他下手狠了。救不出孙观,他也尽力了,没人能说他什么。如果朱桓来援,他说不定还可以打董昭一个反包围,立个大功。
不过陆议没和朱桓说这些。朱桓勇猛过人,谋略稍有不足,孙策派他做朱桓的参军,是为了防止出现重大失误,小问题和个人领悟那就要看朱桓自己了,总不能由他耳提面命,越俎代庖。
朱桓也清楚这一点,什么事都问比自己小的陆议不仅没面子,更辜负了吴王的一片心血。所以他如果和陆议私下议事,都会先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再由陆议补充。如果是有其他人参加的军议,则由其他人先说,他自己最后做总结发言,择优而取。
面对纪灵的第二份军报,朱桓反复考虑后,决定派水师继续前进,与骑兵配合,步卒则就地立营休息。交战的地点在济水以北,有水师协助,骑兵可以顺利渡河,及时增援纪灵,并保持联络。
将士们休息了,朱桓却不敢休息。他和衣而卧,保持随时起身的状态。跟着孙策作战多年,他很清楚孙策就是这么做的,每逢交战,很少能睡安稳觉。统领大军征战不仅考虑人的智力,更考虑人的体力。
……
金乡山上,纪灵坐在一块大石上,看着山下阵地。
董访在山下立三重阵,挡住了孙观等人撤入金乡山的路线。董昭在更远处,阵势的最南端几乎到了济水北岸,应该是防备从定陶赶来的援兵。
天色已黑,他看不清董昭的阵势,但他可以确认一点。如果董昭真的只是想杀孙观、昌豨,早就得手了,之所以等到现在,自然是为了更大的猎物,要么是他,要么是朱桓派来的援兵。至于朱桓本人,纪灵倒没想太多,这不太可能。朱桓一向自负,当初任城之战时还只是一个中军校尉,就因争功被吴王当众批评,现在成了负责整个兖州战事的大将,又怎么可能屈尊来救他。
也不知道会是谁,如果从熟悉地形和对手的情况来看,满宠的可能性最大。满宠部有一万人,如果全来,加上他的这近万人,应该有一战之力。如果还有骑兵和水师,把握就更大了。
“都督,你看。”一个亲卫扯了扯纪灵的袖子,声音中带着惊喜。
纪灵转头,顺着亲卫的手向西侧看去。只是目力可及之处,有几个亮点忽聚忽散,看似杂乱无章,却有规律可循。纪灵想了想,忽然灵光一现,想起来了,这是骑兵夜间示警、传递消息的方式,据说是阎行所创,吴王曾将各种信号的含义下发各都督,他也收到了一份,只是一直没用过,记不太清了。
此刻,看着那些离合的光点,纪灵既兴奋又后悔。兴奋的是不仅有骑兵来援,而且速度这么快,说明朱桓在接到他第一封军报之后就做出了反应。后悔的是平时功课做得不扎实,此刻看到这些信号,却不明白信号的意思。朱桓究竟派了谁,有多少兵,有什么计划,他一概不清楚。
纪灵考虑了一下,放弃了派斥候去接头的打算。董昭现在还不知道他在这里,却一定会在周围安排警戒,一旦斥候被他抓住了,很可能会暴露他的位置,立刻发起进攻。他相信孙观等人也在登高而望,会看到骑兵的信号,至于他们能不能理解,他不在乎,只要骑兵的到来能给孙观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就好。
董昭一定也看到了这些信号,他会怎么做?纪灵忽然有些好奇。如果董昭想等更大的猎物,那孙观等人活下去的希望就更大了。如果董昭怕了,他很可能会直接发起进攻,抢在援兵到达之前杀死孙观,然后撤回昌邑城。
纪灵下令全军准备,如果董昭想速战速决,他不能见死不救。
不出所料,山下被困的孙观等人很快发现了骑兵的存在,阵中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纪灵在山上都能感受到他们死里逃生的狂喜。
……
董昭收到报告,快步上了望楼,看着远处那几个亮点,眉头紧皱。
他不知道这些亮点是什么意思,但他相信他们一定在传递某种约定的消息。有援兵来了,但这些援兵是哪儿来的,他不清楚。日落之前,他收到斥候的消息,跟在孙观等人身后的臧霸撤了,纪灵出了大营,但很快就失去了踪影,最后的位置是金乡山东麓,可能是进了金乡山,也可能过了荷水,具体情况不明。
如果这几个亮点是纪灵发出的消息,那倒无所谓。如果是定陶方向来的援兵,这就有点麻烦了。
董昭在心里仔细计算了一下时间,觉得是纪灵的可能性更大。定陶的援兵来得不会这么快,就算是一些骑兵斥候,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根据孙观中伏的时间来计算,就算纪灵及时请援,朱桓又迅速做出反应,援兵主力也要明天下午才能到。他至少有半天的时间来击破孙观,甚至咬住纪灵。击败纪灵之后,再回师阻击朱桓,他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转移昌邑城中的物资和人质,赶到无盐。
董昭派人给董访传消息,让他做好进攻的准备,最迟明天凌晨,不管纪灵来没来,都要对孙观发起进攻,在中午之前解决孙观,结束战斗。
与此同时,董昭派人回城,要求城中留守的将士做好出战的准备。如果来的是满宠或者吕范,就出城拦住他们,只要坚持到晚上,他就可以回师昌邑,以优势兵力击溃这支援兵。万一来的是朱桓率领的中军主力,那他就撤兵,与朱桓对峙,为辎重撤退提供掩护。
董昭一连发出几道命令,心里还有很不安。战事刚刚开始,进程就超出了他的预期,巨型抛石机的出现将他做的准备毁了大半,迫使他只能放弃昌邑,退守无盐、甄城,等于让出了大半个兖州。天知道朱桓还会有什么杀器。作为江东人,朱桓得到孙策的重点扶持,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出现。
再完美的计划,再高明的权谋,在巨型抛石机面前都是个笑话。
这还怎么打?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孙策没有足够的粮食上,万一孙策找到了解决粮食的办法呢?
冀州完了,袁谭也完了。就算一时取胜,山东终究还是孙策的,要想活下去,只有去并州,去关中,或者像曹昂、陈宫一样去益州,只有大山才能挡住孙策前进的步伐。
董昭站在望楼上,看着满天星斗,心情沮丧。
第2079章 混战
凌晨之前,董昭又收到了更确切的消息,阎行率领的骑兵已经渡过济水,到了昌邑城下。